A. 金山金矿的成矿机制
一、流体运移的驱动能量和方式
大量的研究已表明,金矿床形成时代分布主要与地史中各种重大的能量释放事件有关。区域变质、深部变质热流上升和断裂动力作用均可成为有效的热液驱动能量。九岭地体与怀玉地体碰撞拼贴之后,引发了赣东北深大断裂活动和碰撞造山事件,形成赣东北网结状韧性变形阵列构造,并发生大规模的区域变质作用(崔学军,1998)和小规模的中基性岩浆沿赣东北深大断裂侵位(舒良树等,1995)。这些大规模的区域变质作用和构造-岩浆活动所提供的热量可能是金山金矿成矿流体运移的主要驱动力。当然,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断层阀机制所导致的流体压力由静岩压力变为静水压力所造成的压力梯度可能是成矿流体由深部向浅部运移的驱动力。
变形过程中岩石中物质的富集和亏损主要通过流体进行热量和物质的运移来实现。对于大多数变质事件来说,热量的迁移主要是通过热传导完成的(Ferty,1992)。流体的传质作用通过两种主要运移机制来完成。其一是在应力作用下,物质颗粒的压溶作用、应力腐蚀作用以及在矿物晶格之间位错所产生的扩散作用。这种条件下,驱动流体传质作用的主要动力是由于变形作用所产生的化学能梯度和浓度梯度(Bell et al.,1990)。然而,由这种传质作用导致的有效传质距离非常有限,因而不能造成剪切带内元素大面积的亏损和富集。其二,在剪切应力作用下,岩石的变形过程中产生的叶理、S-C面理和透入性劈理造成渠化作用。在这种条件下,占主导作用的传质机制是渗滤或平流。剪切带内流体的渠化作用已被众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Selverstone et al.(1999)在研究澳大利亚Tauern构造窗时指出剪切带内流体流量的大小与剪切带内的变质作用有关,它的运移主要与变形带内的渠化作用有关,而没有经过渗滤作用与其周围的岩石发生作用。
金山金矿岩石叶理、S-C面理发育,表明流体的渠化作用明显,因此本书认为金山金矿流体的运移方式主要以渠化作用为主,虽然,岩石显微构造表明石英的颗粒边界迁移作用也比较明显,但它对溶质的运输能力十分有限。
二、金的迁移形式
许多研究者对金在热液系统中的迁移形式做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包括金在各种条件下的溶解实验、热力学计算以及流体包裹体的测定等,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认识和见解。一般认为,金在热液中的迁移形式取决于介质的温度、氧逸度、酸碱度以及氧和硫的活度等物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在高温、富氯、氧化和酸性的介质条件下,有利于金-氯络合物的迁移;而在中、低温的更多环境中,金主要呈含硫络合物形式(如Au(HS)-2)迁移。
根据金山金矿矿床中石英包裹体的测定结果,石英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为250~300℃,成矿压力为980×105Pa,成矿溶液化学成分以富H2O,CO2,Na+,K+为特征,SO-2>Cl->F-,因此,可以推测含硫络合物是金山金矿金的主要迁移形式之一。
当前有关金在硫代硫酸盐和氯化物络合物中溶解度的理论可以容易地模拟金络合物在300℃和100MPa条件下的迁移和沉淀行为(Seward,1991)。然而,在一些矿床中,Au表现出与元素As、Te、Sb和Bi明显的或者强烈的相关关系。最初对一些矿床中Bi-Au的关系研究表明,它们形成于低水-岩比的环境中。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Au-As,Au-Sb,Au-Te络合物,以确定金在富集这些元素的成矿系统中的替代机制。造山型金矿和与侵入体有关的金矿中具有明显的H2O-CO2相分离,然而导致金在成矿流体中沉沉的精细的地球化学变化还是个未知数。准确认识挥发分的不混溶作用对于金及有关元素的沉淀对于认识造山型金矿系统,特别是脉状金矿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许多矿床中,H2O-CO2相的不混溶作用并不是总伴随着金的沉淀,因此,需要阐明其他的机制是如何导致金络合物的不稳定性而造成金的沉淀的。事实上,Loucks等(1999)的实验研究表明,在400℃条件下,变质岩的水压致裂作用如果导致压力降低2kar,就会引起超临界流体的脱硫化作用以及金的溶解度降低90%以上。
近年来,金-硅络合物在富硅热液系统中的溶解、迁移和沉淀,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樊文苓等,1995;涂光炽,1998)。金山金矿硅化作用较强,金的富集沉淀与硅化作用密切相关。硅化越强,金的品位越高,并且石英的递进变形作用,使石英颗粒边界迁移造成局部封闭,成为蓄金构造(石火生,1995)。因此,金山金矿金以金-硅络合物形式迁移也是可能的。故本书认为金山金矿金主要以金-含硫络合物和金-硅络合物的形式迁移。
三、有机质与金的矿化
有机质与脉状金矿成因之间的关系一直受到矿床学家的关注。大量的研究表明,在脉状金矿的成矿作用过程中,有机质对于金的迁移、沉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验表明,金可以形成[AuCl4]-的络合物迁移。有机质在成矿过程中可以使含金的部分无机络合物还原,从而使金沉淀并聚集成矿。Gatellier(1990)对有机质还原[AuCl4]-的动力学研究表明,有机质具有很强的还原能力,甚至在室温下也能使[AuCl4]-破坏,致使金沉淀出来,与此同时,导致有机质氧化,使RCH3-基团转化为-COOH基团,由于羧基的热不稳定性而释放出CO2,这也可能是许多金矿流体含有CO2的原因。邹焕炎(1993)认为金山金矿有机碳与金的含量整体上呈正相关关系,而在矿化过程中从矿化中心向围岩方向,有机质又发生了向围岩的迁移。矿区富金石英脉边部出现大量的黑色千枚岩薄层。在金的富集处,有机碳的含量最低,从而使有机碳的含量与金的含量呈反相关。金山金矿石英流体包裹体中有机流体包裹体的发现(张文淮等,1998)也证明有机质参与了金山金矿金的成矿作用。
四、成矿机制讨论
金山金矿的金主要以两种方式产出:一是赋存于硫化物内(如黄铁矿);二是赋存于微砂糖状石英内,这与其他大多数与剪切带有关的矿床中金的赋存状态一样(王玉明,1998)。许多研究者认为:金的沉淀主要是由于韧性剪切带由韧性向脆性演化时,含金流体所处的物理化学条件改变,导致金络合物失稳,从而使金从溶液中沉淀出来。但是研究发现:金矿化与变形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随着变形的加强,金矿化强度增高,金矿化优先选择变形强的韧性剪切带的中心部位。也有学者指出:金矿体的最高品位不与剪切带中变形最强的地段相吻合,而与两个最大增量剪应变强度中心所限定的区段完全吻合(何绍勋等,1996)。这些情况促使越来越多的学者探索金在韧性剪切带中的富集机理。王玉明(1998)认为金在剪切带内的富集并不是由于成矿热液在宏观上已达到金络合物失稳、分解的条件;金在黄铁矿、毒砂等硫化物中富集的原因,是这些矿物生长时造成了在其生长面附近的微区内会出现Eh值及(或)S2-和(AsS)3-等浓度的局部降低,以致引起了金络合物在此微区内的失稳、分解,分解出的金就近附着在矿物的生长面上及随后被包围。对于金在微砂糖状石英中的富集,他认为:韧性剪切过程中石英普遍会产生压电效应,它会造成石英颗粒一侧表面及其附近出现局部负电荷集中的强还原环境,及在某些相邻石英颗粒间和颗粒表面之间诱生电子发射。从而有效地促使热液中金络合物的还原分解,释放的金就近附着在石英颗粒间和颗粒表面上。姜泽春等(1998)认为:金在黄铁矿中的富集与金在热液中的存在形式有关。在韧性剪切带内金被碾磨成粉末状,以纳米金的形式存在。半导体型黄铁矿有N型和P型两种。前者具负热电动势,带负电;后者具正电位带正电荷,当其与SiO2水溶液迁移时,若与正电荷的P型黄铁矿相遇,即被P型黄铁矿吸附沉淀成矿;而带负电荷的黄铁矿不能吸附带负电荷的纳米金,因而不能成矿。这种认识比较合理地解释了黄铁矿的含金性。也有人认为,金在韧性剪切带中以纳米金的形式存在,由于纳米金本身具有极大的扩散系数和吸附性,因而可以以自然金的形式迁移、扩散和富集成矿。有的学者(樊文苓等,1995;涂光炽,1998)根据韧性剪切带中金的沉淀与硅化密切相关,认为导致金矿化的成矿流体是一种富Si的流体。金在富硅的溶液中主要以AuH3Si40形式迁移,由于硅化作用,导致SiO2沉淀,致使溶液中的AuH3Si4不稳定,沉淀出Au。
根据金的迁移形式、金在矿石中的赋存状态、石英的流体包裹体以及岩石的结构特征,本书认为,金山金矿的金可能主要通过以下机制从流体中沉淀出来:
1.流体的减压沸腾和混合作用
在地壳岩石上隆的过程中,成矿流体在构造应力的驱动下向浅部运移,静岩压力不断降低。在岩石上升到韧-脆性转换带时,岩石发生破裂,压力骤然降低,导致流体沿岩石裂隙迅速上升并发生沸腾作用,引起广泛的水化,促使残余流体相盐度的增高和流体温度的下降,金-硫络合物饱和度增强。同时,由于流体处于开放体系,导致大气降水的下渗和补给,又促成了流体混合-冷却机制的发生,致使金-硫络合物和金-硅络合物解体。
AuH3SiO40+0.5H2O=Au↓+0.25O2+H4SiO40
2.温度、压力的下降
成矿流体所处环境的温度、压力条件的变化,会引起金-硫络合物和金-硅络合物溶解度的降低,从而引起金的沉淀。
3.水-岩反应
各类与热液活动有关的矿床都伴随广泛而强烈的蚀变作用,金山金矿也不例外。在金山剪切带内分布由大量水-岩作用产生的富水矿物,如绿泥石、绢云母(伊利石)等,这说明剪切带内水-岩作用十分广泛。水-岩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水,结果是使溶液中溶质趋于饱和,从而产生沉淀。剪切带内广泛的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导致SiO2大量沉淀。SiO2的大量沉淀引起AuH3SiO40不稳定,沉淀出金。另一方面,绢云母化、绿泥石化的结果是溶液由弱酸性向弱碱性转化,导致金在流体中溶解度下降,促使金沉淀。
另外,流体与双桥山群底部含炭千枚岩中的碳发生反应,也使溶液的物理化学条件发生改变,从而引起金-硫络合物和金-硅络合物的失稳,沉淀出金。
4.岩石的变形作用
石英位错壁中金的发现说明金山金矿金的沉淀与岩石的变形作用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岩石的变形,使石英产生压电效应,黄铁矿发生极化,以及毒砂等硫化物的微区出现Eh值和[AuCl2]-活度的局部降低,引起金-硅和金-硫络合物的失稳,发生分解,在石英的位错墙、位错壁,以及黄铁矿、毒砂等硫化物中沉淀出金。
吴学益等(2007)的模拟实验研究表明,在构造活动的热动力作用下,不仅岩石、矿石产生韧性剪切变形和脆性变形,而且韧性变形在先,脆性变形在后,并叠加在韧性变形之上。构造作用能使成矿物质活化、迁移并聚集在褶皱的虚脱部位、层间破碎带及裂隙交汇部位;多期多次构造应力不仅使变形、破裂加剧,而且能使成矿物质叠加富集。
5.有机质的还原作用
金山金矿的金一部分以[AuCl2]-形式迁移,而有机质对还原[AuCl2]-具有较强的能力,甚至在室温下也能使[AuCl2]-破坏,致使金沉淀出来(Gatellieretal.,1990)。
B. 金矿是怎么形成的
世界上的黄金宝藏,主要以岩金和沙金两种形态蕴藏于地下,此外还有伴生金.天体运行、地球形成、火爆发、古造山运动、岩浆喷涌、金元素从地核中被夹带喷薄而出等形成岩金;富含金元素的崇山峻岭,在日照风化、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山体滑坡、泥石俱下、洪水泛滥、河流稳水地段沉淀等形成沙金。
据科学的测定与推断,大约在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后经海洋沉积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矿源.大约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强大力的作用,地壳变形褶,褶露出海面,金物质活化迁移富有集,形成金矿田,即我们所说的岩金。
在岩金富集地带,岩石氧化后往往留下许多自然金.地表浅层的岩金,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与剥蚀,岩石变为沙土.因金的性质稳定,因而被解离为单体,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因而在河流的稳水处沉积下来,于是形成沙金矿.同时由于沙金具有亲和力,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由小滚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颗粒金.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的金块重达280公斤,它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大自然变迁中形成的黄金矿床,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岩金矿床、沙金矿床和伴生矿床。在世界上,岩金、伴生金和沙金的储量比例,大约为:70:15:15。其中,岩金矿床,又可划分为若干成因类: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火山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热水溶滤型和变质砾岩型等。
各种类型的金矿床,在世界总储量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变质砾岩型56.2%,变质热液型12.4%,伴生金9.5%,沙金8.9%,岩浆热液型及火山热液型7.0%,热水溶滤型0.9%。
从全球范围来看,按金矿产出的大地构造单元来分,又可分为四类:地盾成矿区、地台及边缘成矿区、地槽褶皱带成矿区和环太平洋成矿带。其中,产于地盾的金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6--27.8%;古地台盖层局部中生代活化区,占1.1--1.3%,优地槽区,占12.9--15.6%;冒地槽区,占1.1--1.2%;而古地台盖构造区,则占47.1--47.7%。
C. 金矿是如何形成的
在宇宙很远的地方,有着比太阳系还大的恒星,他们在燃烧中,发生聚变反应,由氢到氦,再由氦到更重的金属,最后,当聚变到金这种物质时,恒星就会发生爆炸爆炸,把大量的金原子喷射到宇宙中。之后,由一个原子一个原子的组成大的物质, 在45亿年前,地球形成的时候,很多宇宙中的小天体带有一些金,在撞击地球的时候被熔化,由于金的密度大,于是,金便往地心下沉,所以现在挖金矿都在地下, 所以,也许在地心附近有大量的黄金。金矿的形成是地球形成时期的宝贵遗产,凡此类物质均被人类称之为金。地球形成时期由于超新星爆炸,制造了很多重金属元素,其中就包括金,碎片聚合成为了类地行星,而木星、土星就没有这样的遗产 。
D. 金矿的形成条件
砂金矿的形成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砂金补给源、水动力条件、
地貌
特点。现侧重从
这三方面综合分析我国砂金分布的特征。
砂金分布条件
1
.
砂金
的分布严格受含金地质体的控制
“含金地质体”是砂金形成的物质基础,
并直接影响其分布。
所谓“含金地质体”
主要有岩金矿化体,伴生金矿床(点)及含
金
丰度值很高的
地层
与
岩体
。
实际资料表明:
(1)
多数砂金矿的分布与
岩金
矿产地密切相关
但也有少数限于其他地质条件,虽
有岩金矿分布不一定都能形成砂金矿床。如
小秦岭
是岩金
成矿区
,限于地貌等条件未
能形成砂金矿床。相反,在
大兴安岭
北部及
阿尔泰
等地区是砂金密布区,目前仅发现
一些原生金矿点或
矿化点
。
(2)
砂金成矿区大都分布于含金
丰度
较高的古老基底地层及大面积
侵入岩
的剥蚀
区
如
湖南
的
湘江
、
资水
、
沅江
、
汨罗江
,
江西修水
、昌江、
信江
、
新安江
水系的砂
金主要分布于
江南古陆
的
板溪群
、
冷家溪群
地层出露的
地区
;川西北地区的砂金矿其
补给源主要来自前
震旦系碧口群
、
志留系
茂县群及中上三叠统地层,及其中的原生金
矿点;
两广
交界一带的砂金主要分布于
加里
东褶皱基底震旦系与前寒武系地层中;大、
小兴安岭
一带的砂金主要分布于海西期
岩浆岩
大面积出露区。
(3)
大多数砂金矿床的
物质
来源具有多源性
例如,
金盆
砂金矿的物质来源主要是
白垩系
下统含金砾岩层,其次为二道洼群中的分散含金石英脉、
侏罗系
含金
砾岩
等多
源补给。又如
珲春河
两岸大面积分布的中酸性岩浆岩中的含金石英脉及含金破碎蚀变
带周围的伴生金矿及
第三纪
含金砾岩是砂金的补给来源
控制金矿形成的地质作用主要有构造活动、火山喷发、岩浆侵入、热液形成和流动、
沉积作用、生物作用等。
看来,现代不可能再形成岩金矿,岩金是不可再生的。而正在形成的砂金矿也是非常
缓慢的,
短时期内不可能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砂金矿。
地球上储藏的金矿资源只能是越来越
少。当世界上的金矿资源枯竭时,黄金会价值几何?
金矿石如何形成的
金矿的采选:开采金矿床的类型金矿资源主要分两大类:
一类为脉金矿,
矿床大多分布在高山地区,由内力地质作用(主要是火山作用、岩浆作
用、变质作用)形成,脉金矿又称山金矿、内生金矿;
另一类为砂金矿,
由山金矿露出地面后,
经过长期风化剥蚀,
破碎成金粒、
金片、
金末,
又通过风、流水等的搬运作用,在流水的分选作用下聚集起来,沉积在河滨、湖滨、海岸而
形成冲积型、洪积型或海滨型砂金矿床。
有的山金矿风化剥蚀后,
碎屑产物在原地堆积,则
形成残积型砂金矿床;如果沿斜坡堆积,则形成坡积型砂金矿床。砂金矿床又称外生金矿,
其成矿时代可以在古生代、中生代、第三纪、第四纪或现代。此外,还有一种伴生金矿,其
含金量低,常常在有色金属矿井过程中加以回收,并进行综合利用。
E. 金矿石是怎样形成的
地球形成时期由于超新星爆炸,制造了很多重金属元素,其中就包括金。
据科学的测定与推断,大约在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后经海洋沉积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矿源.大约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强大力的作用,地壳变形褶,褶露出海面,金物质活化迁移富有集地带,形成金矿田,即我们所说的岩金。 在岩金富集地带,岩石氧化后往往留下许多自然金.地表浅层的岩金,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与剥蚀,岩石变为沙土.因金的性质稳定,因而被解离为单体,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因而在河流的稳水处沉积下来,于是形成沙金矿.同时由于沙金具有亲和力,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由小滚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颗粒金.
*摘自SOSO问问。
F. 金矿是怎么形成的
世界上的黄金宝藏,主要以岩金和沙金两种形态蕴藏于地下,此外还有伴生金、天体运行、地球形成、火爆发、古造山运动、岩浆喷涌、金元素从地核中被夹带喷薄而出等形成岩金;富含金元素的崇山峻岭,在日照风化、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山体滑坡、泥石俱下、洪水泛滥、河流稳水地段沉淀等形成沙金。
金矿
据科学的测定与推断,大约在26亿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后经海洋沉积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矿源,大约在1亿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强大力的作用,地壳变形褶,褶露出海面,金物质活化迁移富有集,形成金矿田,即我们所说的岩金。
在岩金富集地带,岩石氧化后往往留下许多自然金。地表浅层的岩金,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与剥蚀,岩石变为沙土。因金的性质稳定,因而被解离为单体,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因而在河流的稳水处沉积下来,于是形成沙金矿。同时由于沙金具有亲和力,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由小滚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颗粒金。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的金块重达280千克,它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
大自然变迁中形成的黄金矿床,大致可划分为3大类:岩金矿床、沙金矿床和伴生矿床。在世界上,岩金、伴生金和沙金的储量比例,大约为70∶15∶15。其中,岩金矿床,又可划分为若干成因类: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火山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热水溶滤型和变质砾岩型等。
各种类型的金矿床,在世界总储量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变质砾岩型56.2%,变质热液型12.4%,伴生金9.5%,沙金8.9%,岩浆热液型及火山热液型7%,热水溶滤型0.9%。
从全球范围来看,按金矿产出的大地构造单元来分,又可分为四类:地盾成矿区、地台及边缘成矿区、地槽褶皱带成矿区和环太平洋成矿带。其中,产于地盾的金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6278%;古地台盖层局部中生代活化区,占11.3%,优地槽区,占12.915.6%;冒地槽区,占11.2%;而古地台盖构造区,则占147.7%。
G. 炒股软件的工作原理
炒股软件的实质是通过对市场信息数据的统计,按照一定的分析模型来给出数(报表)、形(指标图形)、文(资讯链接),用户则依照一定的分析理论,来对这些结论进行解释,也有一些傻瓜式的易用软件会直接给出买卖的建议。其实,比较正确,或者实在的用法,是应该挑选一款性能稳定、信息精准的软件,结合自己的炒股经验,经过摸索之后,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应用法则,那样才是值得信赖的办法,而机械地轻信软件自动发出的进场离场的信号,往往会谬以千里。
H. 金山金矿成因与成矿模式
金山金矿的形成是赣东北地区地质构造长期活动、演化、叠加的结果。新元古代,由于海底的火山喷发作用,赣东北地区沉积了一套富含火山物质的类复理石建造,形成双桥山群含金建造。九岭地体与怀玉地体发生的碰撞拼贴作用,造成本区发生大面积区域动力变质,形成绿片岩相地层,以及一系列NEE走向为主的紧密线型褶皱与规模不等的断裂。在九岭地体与怀玉地体碰撞过程中所产生的左旋剪切挤压构造应力场及其派生的应力场作用下,形成赣东北地区网结状韧性变形阵列构造(崔学军,1998)。其蚀变矿物组合与其赋存的变质地体的变质p-T条件一致,说明金山金矿的成矿过程与变质峰期基本一致或者稍晚于变质峰期。
德兴地区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的赋存地层是新元古界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系,这套岩系属于岛弧环境的变质火山-沉积岩序列。矿体主要呈不连续或者石香肠状分布,与围岩的叶理相协调,主要以石英-黄铁矿脉和围岩的弱黄铁矿化为特征。不同尺度的地质构造表明,金山金矿发育不均匀的韧-脆性变形作用,其成矿作用是同构造的,成矿作用与递进变形作用密切相关,矿脉侵位于韧-脆性环境。围岩中沿叶理面产生的张裂作用在成矿作用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角色。已有的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金山金矿与成矿作用有关的流体为CO2-H2O流体,这种流体包裹体具有不同的气液比。在均一化过程中,有的流体包裹体均一于气相,有的均一于液相,并且均一温度相同,说明成矿作用过程中发生了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含金石英脉呈纹层状也是成矿作用过程中,压力发生波动的有力证据,而且其内部结构表明,成矿作用过程中发生了多次的破裂-愈合地震泵事件。上述事实说明金山金矿的成矿作用过程中存在流体不混溶现象和压力的波动。
在许多与剪切带有关的矿床的成矿过程中,压力的波动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剪切带热液成矿系统中,流体的压力通常是从静岩压力到静水压力变化的,并且常常是超过静岩压力的(Sibson,1987)。另一方面,在滑移系统中,最小主应力σ3方向是近于水平的,由此产生近于直立方向上的破裂构造,从而造成流体压力的下降,有利于流体从深部迁移到有利的成矿位置。
矿体中金与硫化物共生沉淀,说明H2S和HS-是成矿流体中的主要组分。流体包裹体的成分、均一温度以及热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和较低的贱金属含量等数据表明,金山金矿金主要以还原硫络合物的形式迁移,在这种条件下,Au(HS)2-是最有可能的迁移形式。由于压力降低而导致成矿流体发生相的分离以及由于水-岩反应等引起的物理化学变化,是导致这种络合物分解以及金沉淀的主要机制之一。由于流体的不混溶作用导致CO2从流体中分离开来,致使溶液中的pH值上升,碳酸根离子活动加强,沉淀出碳酸盐矿物(例如铁白云石和方解石)。CO2-H2O流体的相的分离可能是形成石英脉中自然金沉淀的主要原因;而成矿流体与围岩中的铁镁硅酸盐矿物的水-岩反应导致的成矿流体脱硫化作用可能是形成黄铁矿-金矿物组合的主要机制。
德兴地区与剪切带有关的金矿中硫化物围绕含金石英脉富集的现象说明成矿流体与围岩是不平衡的,其成矿流体来自深部变质流体,并有少量的地幔流体和大气降水来源的流体的参与。从金山金矿成矿的地质背景、含矿构造、蚀变矿物学以及水-岩反应和韧-脆性剪切带的变形机制来看,断层阀模型(Sibson,1980,1986,1987,1988;Coxetal.,1995,1999;Robertetal.,1995)是金山金矿最有可能的成矿模型。深部来源的变质流体和地幔来源的He和Ar等气体可以通过赣东北深大断裂(它可能代表了区域上近于直立的走滑断层系统)上升到较浅部的地震带(脆-韧性环境)(图8-2,图8-3)。在超静岩压力条件下,在断层滑动之前,也就是在岩石愈合期间,岩石主要表现为塑性变形和压溶作用。由于水-岩反应,引起围岩蚀变,造成较小规模、品位较低的金的沉淀,形成蚀变岩型金矿石。在断层滑动的瞬间,即破裂的过程中,岩石主要表现为破裂脆性变形和流体渠化作用。在这个时期,由于水压致裂作用,产生一系列破裂构造,流体压力远远大于静水压力,导致流体流入这些破裂构造。由于压力降低以及水-岩反应而造成的成矿流体相的分离,导致金从成矿流体中沉淀出来,形成与断裂充填有关的含金石英脉。在多期次破裂-愈合过程的演化过程中,金的不同沉淀机制可能是造成产生不同类型金矿石以及金的品位高低的原因。虽然,在断层的演化过程中,这种方式是单一的还是循环的还是个未知的问题,但是,石英脉的纹层构造、金与黄铁矿的关系以及黄铁矿的压力影和石英的韧性变形,都说明金和硫化物是在构造-流体的演化过程中沉淀的,而不是晚期叠加的产物。
图8-2 金山金矿成矿流体运移模式
图8-3 造山型金矿形成过程中的断层阀模型(据Cox,2005)
金山金矿不同尺度的地质构造特征以及其新元古代的形成年龄揭示其形成于区域变质峰期后,与晋宁期造山作用有关,可以划归为造山型金矿(Groves et al.,1998,2003;Goldfarb et al.,2001,2007)。金山金矿的成矿模型如图8-4所示。
图8-4金山金矿成矿模型
I. 金矿是怎么形成的,哪些地区金矿比较多
黄金作为一种贵金属,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除了进行装饰以外,它也是防止货币贬值以及具有收藏价值的一种物品。在投资方面,黄金也是一款非常不错的投资产品,因此很多人都愿意去投资黄金,以此来保证自己资产稳固,同时也能够为自己带来一笔可观的收益,但是黄金的投资虽然说波动不大,也是有一定的风险的。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开发黄金以及利用黄金的国家,在黄金矿产资源的探索上有着较为突出的实力。直至今日,科学工作者们仍然在不遗余力地去寻求那些潜在的黄金矿产资源。这一做法是非常有必要的,黄金作为一种资源,它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自己本身所能够体现出来的装饰价值,同时也有它的经济价值。无论在什么时候,黄金资源对一个国家来讲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资源。
J. 炒股软件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软件就是客户端,可通过互联网获取行情数据,供显示使用
如果带交易功能,直接连接的是券商的服务器,券商服务器保存了用户信息以及提供行情数据和交易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