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薪阶层受益颇多: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被称作是免个税的养老险,事实上并非完全免税,只是对投保人有一定的税收优惠。通俗来说,这个延期缴纳税过程指的是,只要个人在税前有一定额度的,可以先免交税,待退休领养老金的时候来缴纳一定额度的税收。
根据《通知》,在试点地区,对于取得工资薪金、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的个人,税前扣除限额按照每月工资薪金、报酬收入的6%和1000元孰低扣除;对于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等,税前扣除限额按照不超过当年应税收入的6%和12000元孰低确定。待个人达到规定条件时开始领取商业养老金收入时,其中25%部分予以免税,其余75%部分按照10%的比例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税款计入“其他所得”项目。
从事财务工作的黄小姐向记者表示:“养老保险费从税前工资中扣除,也就是当期应税工资与应交个人所得税随之降低,这部分税的延迟缴纳的时间成为增值的空间。”她认为,国家推出税延养老金,是鼓励老百姓养成良好的储备养老金的习惯,为未来的养老生活早做准备。
想了解更多的保险资讯与产品可以进入:平安保险,这里有丰富的保险资讯与优质的保险产品。
㈡ 税收对居民储蓄有何影响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有:
(1)税收对储蓄的收 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水平, 而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 边际税率高低;
(2)边际税率的高低决定了替代效应的强弱,所得税的累进程度 越高, 对个人储蓄行为的抑制作用越大;
(3) 高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一般较高, 对高收入者征税有碍于储蓄增加;
(4)减征或免征利息所得税将提高储蓄的收益 率,有利于储蓄。
㈢ 缴纳个人所得税对个人的好处
交个人所得税是每一个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可以作为自已收入的证明 ,为自已的贷款(买房 ,买车等 ) 提供收入证明。可以为自已和单位的劳动纠纷提供依据。
交个人所得税对国家的好处:
①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征收个人所得税能够保证稳定的财政收入。
②调节收入分配,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等问题将会逐步显现,有可能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负面因素。对个人所得征收累进税,可减少社会分配不公的程度,缓和社会矛盾。
③具有自动稳定器的功能。由于个人所得税一般采用累进税率,在经济繁荣时期,税收增加的速度超过个人所得增加的速度,可以自动遏制通货膨胀趋势;反之,在经济萧条时期,税收减少的速度比个人收入降低的速度还要快,可阻止通货紧缩的趋势。
④个人所得税作为直接税,有助于培养和增强公民的纳税意识。
(3)税收对个人养老储蓄的作用扩展阅读: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既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也包括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居民纳税义务人负有完全纳税的义务,必须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全部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仅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本国公民、居住在本国境内的个人的所得和境外个人来源于本国的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在有些国家,个人所得税是主体税种,在财政收入中占较大比重,对经济亦有较大影响。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1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2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3 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
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㈣ 有关税收对居民储蓄的例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总供给构成的是( )
A.净出口
B.居民的消费
C.居民的储蓄
D.政府的税收
E.进口物品
正确答案
C,D,E
税收对储蓄的影响主要是指个人所得税课征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其影响表现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所得税对纳税人在储蓄方面的收入效应,表现为政府课税会减少可支配的收入,从而促使纳税人减少现期消费,为维持既定的储蓄水平而增加储蓄。
㈤ 说一说储蓄对个人国家有哪些重要意义
存款储蓄及其作用
本框题的内容与居民的投资理财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密切。学习时除了要准确把握知识要点外,还应结合当前我国实施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等社会热点加深理解和运用。
1.储蓄的含义。
储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储蓄包括存款储蓄、购买债券、商业保险和手持现金等。日常生活中所讲的储蓄一般指狭义的储蓄,即存款储蓄。
2.存款储蓄的类型。
我国储蓄分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两大类。
3.我国对公民存款储蓄的政策和原则。
我国对公民的存款储蓄采取鼓励和保护的政策。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4.储蓄的作用。
公民个人的存款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国家经济活动和人民生活中起着重大作用,利国利民。
(1)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可以“变小钱为大钱,变死钱为活钱”,有利于国家现代化建设。
(2)调节市场货币流通。一方面,国家通过开展储蓄业务,可以把市场上多余的一部分纸币采用信用回笼的方式吸收过来,可以有效地减少需求压力,使货币购买力和商品供应量平衡,保持物价稳定。另一方面,银行吸收公民的个人储蓄存款,转化为生产投资,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消费品,从而增加货币回笼,保持正常的货币流通和物价稳定。
(3)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公民的储蓄不仅是一种投资行为,而且是计划消费行为。通过储蓄有计划地安排生活,有利于培养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是科学文明的消费习惯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学习本知识要点时,要注意防止出现以下认识误区:一是认为个人储蓄存款只是一种个人获得利息收入的投资行为;二是认为个人将余款存入银行就是让银行代自己保管现金;三是认为个人储蓄存款越多越好。这些认识误区都与不了解银行的职能,缺乏对储蓄方面知识的准确把握有关。实际上,个人存款储蓄不仅是个人的一种投资理财方式,也有利于国家建设和市场供求关系的调节,是既利国也利民的事情。当然,银行的个人储蓄存款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出现高储蓄现象,会加大币值压力,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反映出居民的投资渠道比较单一。
思考:如何认识新形势下的“高储蓄”现象?
分析:首先,要明确公民存款储蓄增长快的原因。从根本上说,这首先得益于我国良好的经济形势,说明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百姓收入的不断增多。此外,目前的居民高储蓄率与中国传统文化、社会结构、家庭观念等诸多因素有关,但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是老百姓要存钱的重要原因。
其次,要辩证地看待存款储蓄的作用。公民存款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利国利民。但是,储蓄高增长意味着居民消费和投资会在一定程度受到抑制,对改善居民近期生活质量、启动消费、扩大内需有不利影响。因此,要合理引导、分流储蓄,促进储蓄向消费转化。
有关公民存款储蓄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居民储蓄越多越好。
解析:对此问题要作具体分析。有一定的居民储蓄是必要的。居民的个人储蓄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起着重大作用。它可以为国家积累资金、支援现代化建设,可以调节市场货币的流通,而且还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居民储蓄太多就会导致消费市场的萎缩,造成消费品的积压,对企业生产的扩大和积累的实现造成不良影响,最终会影响居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误区二:居民储蓄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查询和扣划。这就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
解析:我国对居民储蓄采取鼓励和保护政策,实行“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为储户保密”的原则。“为储户保密”是指非依法定条件、程序,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冻结和查询,也不得扣划。但如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因审理已立案的案件,需要查询当事人的储蓄存款的,必须向银行提出正式书面申请。如果要求停止支付或处理个人储蓄,必须向银行提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文件,经县银行和县以上支行核准后才能办理。其他任何部门、任何个人无权向银行查询,无权要求停止支付或处理个人储蓄。所以不能笼统地说居民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单位和组织机构的查询、扣划。
误区三:如果银行连续下调利率,影响了居民储蓄存款的实际收益,那么储蓄存款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解析:利率下调并不一定使存款的实际收益减少了。当利率下调但利率水平仍高于同期物价涨幅时,存款者的实际收益仍然存在,甚至可能增加。只有当物价涨幅等于或高于同期存款利率水平时,存款者的实际收益才不复存在。同时虽然利率下调,但储蓄与保存现金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储蓄可以获得利息收入,而保存现金没有任何收入;储蓄可把零散资金集中起来,投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保存现金不利于支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储蓄可以调节市场货币流通,保存现金则不行;储蓄有利于培养科学合理的生活习惯,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㈥ 储蓄与税收的关系
一是税收对储蓄的收入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平均税率水平,而替代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所得税的边际税率高低。
二是边际税率的高低决定了替代效应的强弱,所得税的累进程度越高,对个人储蓄行为的抑制作用
越大。
三是高收入者的边际储蓄倾向一般较高,对高收入者征税有碍于储蓄增加。
四是减征或免征利息所得税将提高储蓄的收益率,有利于储蓄。
㈦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是微观经济学研究价格变动情况下商品购买调整时使用的两个概念。当一种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将会导致
(1)你能以一种商品交换另一种商品的比率发生变化;
(2)你的收入的全部购买力也会发生变化。
例如,如果商品A 的价格下降了,这意味着你为购买商品A 可以少放弃一些商品B;同时,还意味着你的货币收入可以购买更多的商品A。前者指的就是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后者指的就是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具体来说,收入效应是用来说明,一种商品购买量的增减,是因价格引起的某一固定收入购买力的变化造成的。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收入效应就会使人们以既定的收入购买的商品减少了。简单来说,收入效应是指因收入的购买力下降或上升对商品消费所作的调整。替代效应是指随着商品价格的变化,人们用一种价格下降的商品替代其他价格保持不变的商品,增加对价格相对下降的商品的需求。换言之,替代效应是指消费者因商品相对价格变化而对其开支结构所作的调整。
㈧ 税收效应的税收对储蓄的效应
大多数税收都有侵蚀一国储蓄的效应。但在某些情况下,税收也有刺激一国储蓄增加的效应。为了更典型更清晰地说明这一问题,我们以所得税为例加以详细讨论。
一国真实储蓄数量的增加或减少,受所得税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从纯粹理论的意义上讲,确实存在一种直接的关系。纳税人缴纳所得税后,如果其挣取的所得不能与其缴纳的税款同等增加,那么他纳税后所得用于储蓄的数额必将减少,因为纯所得既已减少,作为储蓄的数额自然也要减少。在通常情况下,还有一种储蓄的心理效应存在。一个缴纳较重所得税后仍有很高储蓄能力的人,他也不会象过去那样去更多地储蓄,因为在未来收益与现时消费之间加以权衡后,他也许选择后者。另外,由于大部分人的所得需求弹性小,因而他们都希望c在工作时期多储蓄一些钱财,以留作补助年老时收入的不足;或者为防备意外死亡,准备足够的钱留作辅助家属之用。在前一种情况下,课征所得税,对于刺激储蓄的效应小;而在后一种情况下,课征所得税,对于刺激人们的储蓄心理有很大的效应。
尽管如此,所得税对私人储蓄的效应是激励还是阻碍,取决于不同纳税人各自的所得数额大小和各自的储蓄愿望与需要。
对于低收入者而言,所得税对储蓄的影响并不很大。第一,低额所得者大部分不需付税,即使需付税者,其所纳税额也很少。第二,低收入者一般宁愿削减日常生活费用,也不愿减少储蓄的数量,因为低收入者对年老时生活费及抚养父母及子女的意愿是极强的。
在所得较高的阶层人氏中,所得税的储蓄效应比较大。通常情况下,由于富裕者一般能够把握其父母及子女的生活需要,因而课征所得税后,他们不愿大部分所得储存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而是将税后所得多用于消费,充分享受现时的快乐。
所得税对储蓄的效应还取决于纳税人所从事的经济活动性质。假使他是一个工薪收入者,就会受所得税对不同阶层收入者效应的影响。但假如他是一个私人企业者,那么他对储蓄的态度将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因为私人企业者必须考虑其税后所得中用于营业的必要资金。对于企业主来说,新资本是时时需要的,而且这种资本的提供来源于税后所得的储蓄远比借助外部的帮助为好。但如果私营企业主的税后所得很高,那么其储蓄的愿望将减小。
对公司或企业而言,所得税的储蓄效应更小。公司或企业,不论其组织形式、所有制性质如何,即使是课征高额所得税还是课征较轻的税,它都必须将一定数额的未分配利润储蓄起来,以备必要时提用。
综上所述,所得税对储蓄的效应不尽相同,低收入者税后失去储蓄的勇气程度较高收入者为小,私营企业所有者税后储蓄的态度较强烈,但其收入较高时,其储蓄亦将减少,对企业来说,税后储蓄的状况不会有很大改变。
就我国的情况而言,所得税无论是个人所得税还是企业所得税,对储蓄的影响不是很大,尽管现行税制对储蓄利息负税且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鼓励人们去储蓄,但对储蓄的激励效应很不明显。人们对储蓄的态度主要取决于所得税以外的其他因素,诸如各人所享受的保障制度的差别、通货膨胀等。
储蓄包括国内储蓄和来自国外的储蓄之和。其中国内储蓄包括政府储蓄、企业(公司)储蓄和居民个人储蓄,国外储蓄包括国外政府的储蓄和国外社团组织的储蓄以及国外私人储蓄。税收对储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税收政策的改变,影响不同的储蓄主体倾向及全社会储蓄率的改变。下面重点讨论税收对国内储蓄的影响。 影响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取决于个人收入总水平和储蓄利率水平。
个人收入水平愈高,可供储蓄的资金愈多,则储蓄率愈高;同时,对储蓄收益率而言,储蓄利率愈高,对储蓄人的吸引力愈大。此外,储蓄率与储蓄习惯也有关系,一般而言,东方国家的居民偏好储蓄,而西方国家的居民偏好消费。因此,亚洲地区的国家,尤其是中国、日本等国,其储蓄率大大高于欧美国家。税收具体通过个人所得税、商品税和利息税对储蓄发生影响: 个人所得税对储蓄的影响,主要原因是它对个人实际收入水平的影响。对个人所得是否征税及征税的多少,会减少个人实际可支配收入,并减少个人的储蓄率。设S表示储蓄,b为边际消费倾向,Y为收入,C为消费,那么税前个人储蓄S1为:
S1 =(1-b)Y
其中,(1-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以 C、Y分别表示消费增量和收入增量,则:
(1-b)=(Y-C)Y
那么,在征收所得税以后,税后个人储蓄S2为:
S2 =(1-b)(1-T) Y
式中T为个人所得税税率,当个人收入Y和边际消费倾向不变的情况下,对个人收入征税将减少个人储蓄额。 政府储蓄是指政府将财政收入中经常性收入大于经常性支出的部分存入金融机关的行为。税收对政府储蓄的主要影响,体现在税收收入规模对预算收入的影响方面。从原理上讲,所有提高税收总量的行为,都对政府储蓄产生有利的影响。但提高税收水平也不是随意的,它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一国税负总水平的改变,必须以不损害经济均衡发展为前提,所以,最有效的途径不是提高税率,而是完善税制,并不断提高税收征收管理水平。总之,税收对政府储蓄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必须建立在强化税收管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