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保险业务员该怎么做
培训费和考证费时不退的,但是有些公司可能会有一些给予报销的变相措施。你应该还会遇到押金的问题,一般是500元,这在你离开时退还。团队的概念是团体、单位,保险公司强调凝聚力,因此用这一概念。估计你平时不太看书,因此不了解这一名词。
以下是我对与你有类似疑惑的朋友的回答,仅供参考!
保险公司和其他行业公司性质相同,都是盈利性的商业公司,因为人们寻求人身和财产保障的需求,才有了提供这种提供相应产品的公司。其中,人寿保险公司是从业人员最多的保险公司,主要经营个人人寿保单业务,人们平时所接触到的保险公司多属此类。
之所以有人对他另眼相看,恐怕是因为保险公司一般采用个人直销(one to one)的销售方法,而one to one销售方式的特点就是近身紧贴销售,这必然使他们的营销组织和人员销售中体现出与其他行业的不同之处。
寿险公司几乎都采取代理人制的营销体制,这种体制下,销售人员是外勤设置,不属于公司正式职员,不签劳动合同,有别于内勤员工。销售人员业绩压力相当大,没有固定底薪,按业绩提佣,没有业绩是一毛钱都没有的,甚至会被清退,而且平时几乎所有的业务费用都得由自己私人承担。公司和销售人员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利益关系,销售人员对公司没有归属感,更像是有组织的个体户。有鉴于此,销售人员一般比较短视,不注重客户服务,甚至会违背法律和规则。再加上进门门槛较低,销售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几乎全世界的寿险销售人员口碑都不好。要扭转这种印象可能只有将代理人制改成职员制。现在国内有些公司已经做此尝试,但人力成本较高。在目前中国就业人口较多的情况下,各寿险公司(包括外资)是完全没有必要这样做的。即使有也不过是作为代理人制的补充。
而保险公司的内部运作是相当规范严密的,高管往往是国内和海外精英,即使是国内的一些小型保险公司,其运营也相当规范。
所以,我认为保险公司经营是很规范的,但是销售的规范性值得商榷。
如果你是想买保险,关键在于选择好的公司,如果买终身险,建议更多考虑中国人寿和平安人寿,险种方面差异不大,各有所长。一般而言,外资公司经营运作更规范和有经验,但是,一来,刚来中国大陆市场,初期可能难免水土不服,险种不具备什么优势;二来,今后的运作受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较大,会有经营风险,毕竟你买的是一辈子的保险。
如果你是进入这个行业发展,建议首先考虑内勤岗位,虽然初期工资可能不如精英业务员,但真正高薪的精英业务员毕竟凤毛麟角,据我所知,保险业务员的平均月薪只有几百元,即使相对发达的江苏地区也只有1100元左右。而且,业务人员只能按外勤路线晋升,保险公司的真正的高级职位他们是没有份的。在保险公司,外勤是从属于内勤管理的,而内外勤之间有着无法逾越的鸿沟,这不仅是体制上的,也是文化上的。如果目前主客观条件使您不考虑内勤职位,相对于其他众多行业而言,外勤销售人员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你一定要了解,外勤的发展路线都必须是从业务员做起,而后按照它的规则晋升,而且,它的晋升也和其他公司不一样,完全凭你的实力和努力,完全靠自己。溜须拍马轧苗头那套只适用于客户,对自己的主管做了也白做,甚至你的主管在很多情况下要有求于你。
如果你已考虑清楚打算加入这个行业做销售,有几项注意:
1、如果你刚毕业或者刚进入所在城市,缺乏一定的社会阅历和人脉基础,劝你莫做;
2、如果你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劝你莫做;
3、如果你做事一向缺乏坚持,劝你莫做;
4、别听拉你的人乱许诺,你自己有眼睛、耳朵、嘴巴和脑子。
5、初期你可能会遇到家人的不理解、朋友的疏远、邻里的鄙视,业绩的压力(保险公司绝对不是温情脉脉的地方,做不好一毛钱都没有,甚至落井下石请你滚蛋),收入也不会太好,甚至不如从前。对此你一定要有心理准备。但是只要你能坚持下来,一切都会改观,甚至会主动有人找你买保险;
6、做之前对你想了解的东西先了解清楚,一旦做了就沉下心好好做,别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如果下定决心做了,我觉得首先确定适合自己的保险行销模式,这是大的方向,至于具体的方法可以慢慢地边学边做,不用急。最好的保险行销模式是区域式行销,即选择一处有比较适合自己的客户群,离家也比较近的固定区域,专心致志地开发。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拜访收集到大量客户资料后,为所在区域客户建立客户数据库,按客户的特点(与成交相关的因素)和所属更小的区域做数据库营销。贵在坚持和长期维护。至于准客户数量不宜太多,贪多嚼不烂。
祝你成功!
㈡ 保险业务员要做些什么
保险公司的这些招聘,门槛很低,学历不限经验不限,欢迎应届毕业生。
只要你是个能喘气的活人,对方都要。
不管你怎么去应聘,都叫你LASS测试,叫你交钱,叫你培训,叫你考证。
目的只有一个,变着花样拉你去当那种成天到处推销保险,自己却:
1,没有底薪(责任底薪,你要卖出多少业绩才能拿到底薪),
2,没有劳动合同(签订代理合同,不属于劳动法保护的范畴,劳动部门也管不了),
3,没有福利(底薪都没有,谈什么福利),
4,没有社保(不是劳动关系,没有社保,对方会向你兜售商业保险让你出钱买),
5,不是保险公司正式员工(一个营业部,一个主任或者经理都能打着保险公司的旗号招人)。
每天的交通费电话费拉客户搞活动的费用都要自己出,
卖出保险给你高额提成,卖不出去一分钱不会发给你的保险代理人。
先让为自己买一份保险,说是要从底层做起,熟悉业务好推销。
然后让你拉你亲朋好友来买,给你的是责任底薪——就是每个月要完成不同数量的任务,才能拿到不同级别的底薪——
假设某个月一份业务做不到(业务有数额规定的,可不是随便做一单那么简单的),那么这个月实际到手的全部收入一分钱没有。
给你招聘那帮人打着小算盘,
拉来一个人拿一个人的人头费(增员奖),外加向你和你的家人兜售保险。
如果你听了他们的话,去当所谓的保险代理人,他就是你的头头。
你每卖出一份保单,对方就能抽成,所以这帮人想到处找下线。
这样的利益面前,干嘛不热心,干嘛不给你吹水,生怕你不来?
㈢ 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好做吗
对于我来说,我感觉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不好做因为保险业务员是看你所招揽的客户的,看你做了多少业务来给你奖金的,而且一般来说保险业务员都有社保吧,但是业务员没有,而且周六日休息日有时候还要上班。
㈣ 做保险业务员需具备什么条件
保险业务员需具备的条件有:
1.从硬性要求方面讲:需要取得《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没有刑事犯罪记录、非金融监管机构宣布的违禁人员。
2.从个人从业能力职业规划方面讲:需要有广泛的人脉或人脉开拓能力、良好的品德、优秀的口才、稳定的家庭关系和一定经济基础、良好的心理素质等等,当然你还要比绝大多数行业从业人员更加勤奋。
《保险营销员管理规定》第六条从事保险营销活动的人员应当通过中国保监会组织的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考试(以下简称资格考试),取得《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以下简称《资格证书》)。
从事保险业务的人员称之为保险业务员。
工资待遇
保险营销员的收入保险销售佣金(包括新佣和续佣)为主,还包括基本法利益,组织发展利益,公司福利等。不同保险公司利益上会有一定差别。
刚入行的营销员由于心态,技能欠缺,不同保险公司会根据新人本身条件,分别给予600—5000不等的底薪,持续3-10个月不等,作为新人补贴政策。在入司一段时间后,将会享受到其他基本法利益,包括服务津贴,季度奖,13月留存奖,年终奖等,按业绩来修匀分配收入。
保险公司为激励优秀营销员营销技巧的传承,通常还有一块收入,用于奖励营销员建立自己的团队,并给予主任,经理,督导等不同的头衔,这样就可以享受到团队业绩提成的收入,团队越大,收入越高。 其他还有保险公司按营销员职级不同提供的福利,包括意外医疗保险,养老年金保险等,按业绩量不同提供的福利,包括业务冲刺期间的奖励,小到毛巾,水杯。大到出国旅游,奔驰,宝马等。
工资待遇总体上来看,以销售业绩为主要导向,团队管理也会对待遇有影响。一名优秀的保险销售员基本能达到年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㈤ 我做2个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可以吗
一个人只能入职一家保险公司,不能同时入职两家及以上保险公司,不能兼业销售其它公司的产品,
也就是,如果你入职A公司,就只能销售A公司的产品,如果入职B公司,就只能销售B公司的产品,不能同时入职两家公司,销售两家公司的产品,
这样的保险代理人模式,让保险代理人不得不自卖自夸,因为可以销售的产品有限,几款产品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也没办法做到客观,公正,按需求配置保险方案。
鉴于你想销售多家公司产品的需求,建议你入职保险经纪公司,因为经纪平台有丰富的产品线,好产品随便挑,随便选。
更重要的是保险经纪人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只代表客户的利益。为客户提供专业的需求分析,提供综合全面的保障方案,同时为客户提供后续的保全理赔等一系列保险服务。
经纪人的入职门槛相对较高,你可以了解一下,
㈥ 保险业务员好干吗
保险业务员应该具有的素质:
1、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作为一名业务员,我认为只有吃别人不能吃的苦,才能赚别人不能赚的钱,每天走访2个客户和5个客户效果是截然不同的。
2、态度诚恳形象专业。靓丽英俊的外表与销售成功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而诚恳的态度,却能在客户心中树立起很好的形象。在营销员的眼中,所有的客户在需要建立保险保障这一点是相同的,而没有金钱、地位、权势上的区别。对待地位低下的人不藐视、不冷落;对待有钱、有权、有势的人,不低三下四,降低自己的身份,对任何人都应该平等而热情,诚恳而坦率。说话时的口气不必咄咄逼人,但态度一定要诚恳而坚决。
3、知识广博专业精深。保险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不见得学历高就一定能够成功。一个优秀的营销员应储备专业的保险知识,以及由保险衍生出来的金融、法律、财税、医学等多方面的知识。除此之外,寿险业务员还要不断地学习顾客心理学、行为科学、社会学、人际关系等多学科内容,并在实践中不断地感悟和总结。
㈦ 做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前景如何
别人说的都很多
保险是一个朝阳行业 在中国就10几年的历史
356行 行行出状元。
我大学毕业开始做保险
从一个业务员做到营销经理,从无产阶级到10万年薪。
下一个目标 百万年薪。
不知道你呢???
㈧ 做保险业务员真的能挣到钱吗不会骗人的吧
表彰大会上的光环、即可兑现的佣金、伶牙俐齿的话术……这是社会大众眼中的保险代理人。然而,中国保险代理人的真实生存状况是怎样的?有多少人能够看到他们的真实状况?大报小报唾沫横飞地抨击个别代理人的。
不规范行为的时候得到的是激扬文字、主持正义的自我良好感觉。此时,在考核和社会排斥的双重压力下展业的代理人成了真正的弱势群体。“理解万岁”曾经被奉为人文精神的体现,我们也应该理解作为社会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150万保险代理人,理解他们的光荣、他们的梦想。
中国保险代理人有150万,曾经涉足过保险业的总人数不少于一千万。这一代人,成就了中国保险业今天的辉煌。中国的保险代理人制度由友邦保险公司1992年引入中国,继而成为中国保险业10多年来高速发展的源动力之一。时至今日,现存的保险代理人制度却面临着全面挑战。
一、 辛苦撑起一片天,承受八方责难
“保险不是人干的,是人才干的!”
“你要想成功,你就要和成功的人在一起!”
“你只要想发财,那你就能发财。关键在于你想不想!”
在中国,当想富的和不想富的都已经富起来的时候,留给社会中下层人们的机会已经不多了。保险公司的职场是一个能令他们兴奋的地方。在那里,高级讲师的讲演,在高超的讲演技巧运用中糅合了西方成功学和中国传统厚黑学(当然已去其糟粕)的精华,如传说中的甘露,点点滴滴地落到受众们的心田,令他们意醉神迷、手足俱奋。
“百万不是梦,十万刚起步!”
不是吗?保险精英们就坐在身边--款款有致,英气勃发,真是令人羡慕的一族啊!“今天卖白菜,明天卖保险。”
带着职场里传染的亢奋,还有心底里对于富起来的无比渴望,一大批处于社会下层的人们开始迈出了保险代理人的脚步。
而接下来,他们就要面对冰与火般的锻炼与考验了。
你能想象他们究竟经受过多少次的冷遇,你能想象他们经受过多少次的拒绝,你能想象他们多少回在暗地里独自舔舐挫折带来的伤害,你还能想象他们多少次迷失在城市和乡村的大路小巷……君不觉,白领们盘踞的堂皇而整洁的写字楼竟是那样的可畏!在代理人的心里,可畏的不是停泊着的高级车,也不是威严的保安,更不是白领们一团富贵气的圆脸……可畏的是写字楼的大门口挂着这样的提示牌,上面用黑体大号字打印着:“保险推销请勿入内!”
代理人能对此说些什么呢?在沉默中拼命抵御着深入内心的寒冷吧!或者,渴望成功的热情会融化所有的坚冰--成功应付的代价啊!或者,来自不易的签单也可以带走聚积在心头的抑郁吧!在经过一次次灵与肉的煎熬之后,终于有一群人从金字塔的底层升起,他们构成了保险队伍的精英部分,他们中的很多人,在走过不平凡的创业路途之后,终于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但是又有谁知道,有多少代理人在展业道路上因各种各样的困难而选择走开,去他方寻找失落的梦想。
然而,正是这群人,他们和她们,离去的和没有离去的,用自己的坚定、辛勤、渴望和努力,还有混于其中的汗水、血泪、挫折和伤痛,带来了中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撑起了中国保险业一遍繁荣的天空。
中国保险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快速发展,近10年保费收入平均以每年超过30%的速度在增长,至2004年底中国保险业已积聚起11853.6亿元人民币的巨额资产。整个保险业在全国更大的地域范围内铺开。保险业、银行业、证券业在中国金融领域三分天下,为社会保障、资金融通、社会管理和服务经济发展方面作出巨大的贡献。而支撑和带来中国保险业繁荣的正是150万中国保险代理人--他们辛勤而不舍的努力工作。
巨额的数字,见证了辉煌;庆功和表彰,鲜花和掌声,也是太多太多保险代理人神往的时刻。然而,当鲜花凋谢之后,在掌声平静之后,在这一切象征着的繁华之后,保险代理人的生存状态除了他们自己之外,还有多少人了解,还有多少关怀在心!由于代理人队伍是保险生产力的主要代表者和实践人,所以不难了解中国保险业的所有重要事件都与他们相关。易言之,保险代理人太容易卷入关于中国保险业发展的讨论。请看2004年中国保险业发生的大事,请问哪次事件引发的讨论(即使不是直接与代理人相关,比如关于保险资金入市的讨论)不招来来自四面八方的针对代理人的飞沫。
保险公司感叹代理人不够忠诚不够勤勉,公众埋怨代理人过于纠缠有点烦,个别保户谩骂代理人趋利误引,管理部门要求代理人恪守职业道德规范,而专家们则呼吁尽快提高代理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代理人进入的门槛……不可否认,这些要求都有道理。也不可否认,保险代理人及其展业的确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作为中国保险业生产力的代表者和实践者,所有的罪责真是保险代理人能够承担得了的吗?难道让代理人来一次从肉体到精神的洗礼就会真的解决这些问题吗?
二、 生存在中国化的友邦模式及其基本法之下
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落户上海,带来了寿险营销个人代理制。到1994年底,友邦保险公司共招收保险营销员近5000人,业务量超过1亿元人民币。1995年美国友邦又获准在广州开展寿险业务,发展势头也相当惊人,当年公司营销队伍就发展到8000人,新单标准保费收入近3.88亿元人民币。美国友邦保险公司这种个人寿险营销制度,引起国内保险公司纷纷效仿,在极短的时间内这一制度被快速复制,带动了中国寿险业超常规发展,保费收入快速超过产险,改变了产险和寿险的市场格局。从1996年以来,中国寿险市场保费收入以平均每年40%的速度增长,这主要归根于寿险的个人营销。尽管近年来银行保险突飞猛进,但统计显示,个人代理销售仍处于市场主导地位。2002年,个人险仍占全部寿险保费收入的80%以上。2004年,全国的寿险代理人大军已扩充到了150多万人。寿险的发展直接带动了保险业的发展,因此,有人曾这样直言不讳地描述了寿险个人营销制度对行业发展的贡献:“没有个人营销,就没有中国保险业的今天!”同时,寿险个人营销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并对保险知识的普及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现行的代理人营销制度最早源于美国家庭用品推销制度。这种营销制度建立在一种被称为“基本法”即保险营销基本管理制度之上。
基本法有几个显著特征:
一、大量增员,并鼓励所有代理人都冲到外面去对陌生人做“扫街式销售”。
二、重视培训上岗,甚至建立了军规一般严格的培训制度。
三、低保障、高激励的人才激励机制。
四、制定严格的淘汰机制,如3个月保单挂零即被淘汰。
在中国这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上,“扫街式销售”以及“基本法”其余规则,无疑是以低成本刮起的一场疯狂的“圈地风暴”,在短时间内为保险公司带来了巨大的利益。由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利益本身成保险公司的唯一存在法则,保险代理人只不过是公司追逐利润的工具和手段。更专业地说,营销本身成了目的。
保险公司的增员采取类似传销的方式,以规模空前的“人民战争”来夺取保险市场。保险公司在增员时放压代理人进入门槛,拼命招人,导致代理人整体素质下降。
业内人士坦言:“由于进入门槛比较低,寿险代理人的素质参差不齐,再加上不是保险公司员工,不享受保险公司的任何福利和津贴,完全依赖业务提成,一些寿险代理人为了提高收入,就只好急功近利,误导或诱导消费者投保,致使损害保险公司形象的事频频发生。”
保险公司盲目追求速度与规模,粗放式经营,忽视对保险市场的培育特别是优质客户的培育;片面强调营销技巧的培训,而忽视对员工专业素质的教育,营销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不上去,必然使公司缺乏发展后劲。
传销式的增员建立在带有“血缘”色彩的“金字塔”式的组织结构之上。这种结构与现代企业的激励机制不相容,形成人员晋升体制弊端,并连带产生其他弊端。我国保险业快带发展初期,一大批学历和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员加入成为保险代理人,为中国的保险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如今,他们中的很多已经进入保险公司的管理层。现加入的拥有更高学历和素质的代理人常常感受这方面的压力,甚至产生不满情绪。
据一位高级经理介绍,在招聘时很难招收到高素质人才。原因在于一旦新人进入某个部门,那么只要在这个保险公司就永远是这个部门负责人的下级,永远为这个部门的负责人创造提成。
在“高激励”思想的指导下,保险公司用人靠前,不用人靠后,有保单则留,无保单则去。这种管理方式,不仅让代理人时刻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而且强烈地冲击着代理人的社会行为观念,客观上也麻木了代理人对于公司的责任感、忠诚感。最终让保险代理人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
“如果说没有归属感和缺少保障使得代理人们失去了一层保护自己的盔甲,那么严格甚至严厉的业绩考核则是悬在代理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
保险,是一个集中体现了人类人文关怀的伟大发明。然而保险公司的基本法却是冰冷的,毫无人情味可言。
根据各保险公司对代理人的“基本法”,新人如果在半年内(或者9个月)达到一定的业绩标准,可转为正式业务员,否则出局。正式业务员之后,如果业绩持续达到一定的标准,可升级至资深业务员、业务主任、高级主任……但不管升到何职位,只要有连续一段时间(比如2个月)未能出单,便会出局,且不能享受一分钱的续保佣金。如果某一段时间内业绩不能达标,便会降级,甚至可能一直降为“见习业务员”。其中的做法已经与我国保护劳动者法律相冲突。
这就是说保险代理人一旦从业就不能出任何问题。我们可以设想一下,一旦一位尚未生育的女性从事保险事业,那么她就算是怀孕或者产后都必须坚持展业,否则不管她以前的业绩如何,她面临的将是降级、再降级。也就是说保险代理人是没有《劳动法》里规定的产假的。生育是人生大事,但是代理人却不能管那么多,因为,她们时刻要保持一定的业绩标准,否则,以前的一切努力就会化为无乌有。连生育的权利都要受到业绩考核的威胁,更不用说生病住院了。诚然,我们在看到关于代理人在病床上展业报道的时候,有敬佩,更多的是心酸。谁不想在生病的时候好好休息呢,然而,面临无情的业绩考核,代理人能休息吗,敢休息吗?保险公司的电脑只会计算你的业绩,而不会考虑你的遭遇;那么制度的制定人呢,难道也只会0101的二进制吗?“成绩只能代表过去”这句话用在其它行业还有谦虚的成分,但用在代理人身上,我们体会到的是一种重压下的心酸。
案例:今年49岁的李明艳1996年9月进入某大型寿险公司,成为一名保险代理人,并且一直没有离开。七年中,她通过自己的努力从普通业务员升为“业务代表”,又从“业务代表”升为“高级业务代表”。后来因没能维持住“高级业务代表”的考核指标,被降为普通业务员。随之,一场大病又让她不得不住院治疗。她出院以后发现,自己的出单号码已被公司电脑系统停用,公司已单方面解除了与她的合同。
个人代理人和寿险公司之间是完全平等的民事代理关系。然而中国的保险公司及其团队,对代理人的管理掺杂了许多带有劳动关系特征的内容。如有的公司向代理人发放固定的“底薪”,有的公司对违反保险公司有关规定的代理人实行纪律处分等。结果造成代理人与保险公司之间法律关系的模糊,营销与管理体制严重冲突。
在现行体制下,代理人感觉自己好像是保险公司的人,好像又不是。角色的冲突,在现实中使得代理人很难从注重长远的角度向客户提供优质的保险服务。结果是大量的代理人只注重业务数量的增长,不注重业务质量的控制,导致保险业整体的服务水平和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在承受高激励带来的精神压力的同时,代理人还要承受保险公司非员工的待遇。保险公司不为代理个人购买社会保险。不管你工作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一旦离开,得不到一分钱的补偿。按照这种制度下去,到六十岁退休,代理人没有退休金。一天不干就一天没钱。今天的保险代理人享受不到任何的社会福利,连最基本的社保都与他们无缘。保险公司团队中类似于“帮规”的严格管理,实际上已经剥夺了他们法律意义上的代理人身份。他们享受不到保险公司员工的待遇,保险公司随时都可以单方面地解除代理合同。
㈨ 在保险公司做业务员的工作怎么样
万事开头难,试用期有很低有保底,提成也不是很高,正试录用是无底薪,有30%左右的提成,无封顶,至少收入的多少那就要看你的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