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据说,大部分炒股的人都亏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在炒股呢
百分之50亏而已,两个人不同时间买同一股票一个赚一个亏,炒股比老实做事来钱快
B. 很多人都沉迷于炒股,可炒股真的能赚到钱吗,听
炒股票,能赚钱,问题是,人很少!股市中基本是七赔,二平,一赚,而能靠炒股成为富豪的占比就更少了。
投资者之所以亏钱,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散户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心理。操作股票时要么完全被各种消息裹携,要么把所有消息都视为洪水猛兽,不能客观对待。
有一个观点,个人非常认同:证券市场有时很像个淘气的精灵,你特别迫切想挣钱的时候往往就不给你,一天天耗着你,用各种办法让你精疲力尽直到灰心丧气。但只要你不为所动,耐心的做该做的事,本着一颗平常心去把过程做好把结果交给老天爷。那么某一天,在你对收益并不那么饥渴的时候,钱却会像龙卷风一样冲过来,你躲都躲不开,藏都没处藏。股市,总是很喜欢玩黑色幽默。
说以上话只是想说明:炒股票确实能挣钱,但真是能把钱拿到手里且拿到最后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了。
最后还是要说: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不要等撑不住哪一天才体会到这一点。
采纳哦谢谢
C. 股价跌破每股净资产的股票就一定有投资价值吗
今年的A股市场专治各种不服。
从1200元的贵州茅台,到99倍市盈率的恒瑞医药,再到3000亿市值的酱油股。
什么样的白马股都可能会辜负你,只有消费行业的核心资产才是稳稳的幸福。
不过从传统意义上的估值情况来看,大消费板块无论市盈率(PE)还是市净率(PB),都已经不便宜了:
① 食品饮料行业的PE为32.17倍,达到历史百分位68%,PB为6.5倍,达到历史百分位的81%;
② 细分白酒板块市盈率更是高达32.17倍,远高于历史均值水平。
消费股的估值,过高了吗?
国泰君安零售团队最新发布《坚守消费龙头,分享中国成长》,详细地分析了消费股估值逻辑正在发生的转变。
本文共2303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拉至本文底部可阅读本文核心观点。
还记得美国“漂亮50”吗?
探讨消费白马股估值是否过高的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回顾下美国20世纪70年代初的“漂亮50”行情。
所谓“漂亮50”,指的是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备受追捧的50只大盘股,它们当中有很多我们至今仍然耳熟能详的消费品牌,比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等。
“漂亮50”一个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高盈利、高PE同时存在,直译为“很贵的好股票”。
自1971年开始,“漂亮50”股价和估值水平迅速抬升,1972年底估值中位数超过40倍,最高的宝丽来公司估值甚至超过了90倍,而同期标普500估值中位数仅为12倍。
纵观市场,我们不难发现,消费股尤其受到大资金的重点青睐。分析其背后原因,我们认为有两点:
1、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 2、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消费股抱团行情何时会结束?
仍旧以美国“漂亮50”为例,“漂亮50”行情走向终结主要有三方面原因:
1)美国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美联储不得不加速收紧货币政策;
2)1973年石油危机爆发,导致通胀进一步恶化,原材料成本上升侵蚀企业盈利,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股市由牛转熊;
3)自1973年起,“漂亮 50”的盈利增速和ROE开始回落,盈利稳定性受到市场质疑。
我们认为,A股机构“抱团取暖”的现象只可能在两种情况下被打破:
1)消费龙头业绩持续低于预期,但目前而言,贵州茅台、五粮液、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白马股营收和净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2)像美国“漂亮50”那样,A股遭遇大的外部变动,例如中美摩擦全面升级或全球经济断崖式衰退,但目前来看概率很小。
两种情况在目前来看可能性都很小。
后续如何配置?
后续配置上,我们建议从两条主线主线挖掘投资机会。
1)供给看效率:经营效率高、业绩增长稳健、竞争优势明显的龙头企业,将会持续通过挤压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来获得成长,值得重点关注。
2)需求看红利:三四线市场仍存在巨大的消费需求红利,看好所处赛道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尤其是战略重心向低线级市场扩张、能够通过自身管理及成本优势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
本文观点总结:
1从传统意义上来说,大消费板块现在已经不便宜了。
2 但消费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其龙头股不应简单按照市盈率(PE)判断估值水平高低。
3消费行业的估值体系正在从PE模型向DDM模型转变。消费龙头一旦建立起足够深的“护城河”,稳健增长、市占率提升、盈利改善、持续分红等就足以支撑其估值水平。
4 国内资金和海外资金在大消费行业保持了较高的配置热情。消费股受到大资金青睐的原因是其业务模式清晰,财务内容简单,且在经济下行期更具避险属性。
5 消费股抱团行情在短期内不容易被打破。后续配置上,从供给看,关注龙头企业;从需求看,关注成长性强、行业逻辑和收入端均有支撑的企业。
D. 如何把握股票市场
1991年以来,美国经济连续强劲扩张,使富人的数量急剧增长。据纽约大学的一项统计,从1989年到1995年的6年间,美国拥有百万财产的家庭数量没有多少变化,保持在300万左右,而‘从1995年到1998年的3年间,却新增了百万富翁大约100万名,亿元富翁的队伍也迅速壮大。
值得注意的是,数量巨大的新百万富翁很少来自传统产业。他们的致富方式也与老一代百万富翁不一样。
首先是股市淘金成功。仅从1995年11月至1999年,在不到4年时间,道·琼斯工业指数已涨了7000点,连续4年都上涨20%以上。
连续牛市形成的财富效应使许多股民每年得到两位数的回报率,迈入了富人行列。一些人看准了有前途的企业股票做长线,几年前每股几美元、几十美元买进的股票,现在涨到每股上百美元甚至更多,像戴尔电脑公司的股票5年间涨了100多倍;而如果10年前花1万美元投资希思科公司的股票,现在财产可达320万美元。
还有人投资原始股发了财,在股票市场高涨时上市的公司,股票一般第一天就增值数倍,投资者也成倍获益。
近年来,投资网络服务行业的人们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虽然他们开业资本可能只有几万元,但经过短短的几年经营,一旦上市或者被大公司收购,身价常达百万以上。
克利泽曼和帕特诺特1994年在康乃尔大学读三年级时,一天在宿舍闲聊时异想天开,决定开设一个可以供人们收发电子邮件、聊天、设网页的网站。他们借了1.5万美元办起了“地球村”网站,秋天他们的公司上市成功,这两名25岁的小伙子一夜之间成了拥有财产3500万美元的富翁。1999年,有一家大公司准备以8000万美元收购20岁刚出头的马科威兹创办的“我的点数”公司。
如果成交,他个人可得400万美元,但被他拒绝。马科威兹说,几年前只要有人出一二百万我就会卖,但现在8000万也算不了什么。他准备将公司上市,这样可赚更多的钱。
发“网财”的不光是年轻人,82岁的前美国公共卫生署署长库普博士设立的“库普医生”网站,不久前公司上市,价值达到6.25亿美元,库普占的股价值4000万美元,这位年逾80的老人一下子成了富翁。
创业者总是少数,更多的在新产业领域致富者靠的是“认购股票特权”。购股特权是一些公司将高层主管的收益同公司股票联系起来,目的是鼓励他们倾力搞好公司。许多高科技公司因创业之初收益有限,员工工作条件艰苦,工资不高,便将此特权从高层主管扩大至一般员工。据统计,美国超过三分之一的公司有给员工购股特权的计划,约600万人有认购股票特权。
许多企业近年股票大幅升值,拥有认购股票特权者也就水涨船高,财富猛增。微软公司的购股特权在公司内造就了数以千计的百万甚至千万富翁,这已成为美谈。其实,成功的信息产业大公司差不多都有通过购股特权成为百万富翁的员工,连通用、福特这样的传统行业里都有这样形成的百万富翁。
由于股票市场能够产生快速的致富效应,许多公司都把上市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目标,虽然许多公司在上市前都有良好的盈利纪录,例如微软在上市之前,盈利能力高达34%。从这一点上说,股票不上市更能为公司保守利益,但对个人来说,上市可立即兑现财富。
E. 关于股票的,请高人指点
股市里面没有谁的理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什么样的行情适应什么样的技术,所以不要去像寻找真理一样寻找百分百可靠的,没这回事。只是学了东西之后结合实际的操作效率,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这样你就能如鱼得水,否则只能成为四不像。真正想要做好股票,技术面的东西也要了解,基本面的东西也需要了解。光靠某一方面的东西,死路一条。
F. 中国股市这么多年涨不起来,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中国股市过去13年时间不涨反跌,而且大盘指数还倒跌了近一半,13年前大盘最高点在6124点,13年之后大盘指数还在3200多点奄奄一息;
中国股市这么多年不涨,必然是已经出现很多自身重大问题,当然这些重大问题是由内因、外因共同所致,主要包括以下问题。
问题1:新股发行太多
新股发行是A股最大问题,要知道每发行一只新股发行一只新股就会从股市抽一定的资金,这么多年股民投资进入股市的资金都被新股抽完了。
股市都是靠资金堆起来的,股市缺乏了资金绝对涨不起来,这就是为什么A股市场其中涨不起来的最主要因素。
问题6:圈钱套现太严重
A股市场很多上市公司从头到尾都是为了圈钱而上市,首先是IPO融资,再次增发融资,最后大股东口袋没钱了,再次减持套现。
所以A股市场完全成了圈钱的市场,等上市公司圈钱完毕之后,股票一落千丈,最终股票走向退市了。
总之A股市场这么多年始终涨不起来,出现了很多问题,以上6个问题是主要因素,除了这6大问题外还包括交易制度、分红制度、披露制度、定价机制等等,这些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年涨不起来的次要问题。
生活中有句话这样说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用在A股非常适合,A股涨不起来必然是有A股的问题,必然是有A股的可恨之处。
G. 一个没接触股票的人,如何学习炒股,如何认识认知操作。希望大家原创,网上你能找到的,我也能找到。
个人经验~
如果说想靠分析挣钱的话还不如去买彩票呢~反正结果一样~那个更刺激些~
真想挣钱的话有消息还有点可能~不过不是那些散户说的消息~除非什么你老同学是庄家这样的~他们通常顶多告诉你要买什么~也不会告诉你什么时候卖的~
反正事实就是:如果光靠学什么就能挣钱~那那些股评的干吗还要天天去电视台做节目混饭吃
H. 中国股市牛市熊市有几次都有什么特点
中国股市20年间有八次牛市,七次熊市。
牛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1990年12月1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一年内仅有8只股票,人称老八股;而当时股票交易前先手工填写委托单,被编到号的人才有资格拿到委托单,能买到股票等于中了头彩,因为没人愿意抛出。这使得沪指从90年12月开始计点,一路上扬,造就了第一次牛市。92年5月21日,上证所取消涨停板,将牛市推至顶峰,当日指数狂飙到1266.49点,单日涨幅105%,这一记录至今未破。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中国的改革开放到了一个坎上,资本市场既有5 21的暴涨又有8 10暴动,但中国经济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邓小平南巡。邓小平的南巡讲话中,有关股市未来怎么发展的问题成为一大热点,而他讲话里最重要的是“坚决地试”这四个字。11月17日,天宸股份人民币股票上市,沪指完成最后一跌,第二轮牛市启动。三个月内快速上涨,301%的涨幅至今为股民津津乐道。
第三次
行情特点:1993年至1994年间,我国宏观经济偏热并引发紧缩性宏观调控,同时A股实现了一次大规模的扩容,使得大盘一蹶不振的持续探底,证券市场一片萧条,94年7月29日大盘创下325.89的最低点。7月30日(周六)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94年8月1日沪指跳空高开,第三次牛市启动。井喷行情随即展开,市场在不到30个交易日的时间上涨至1052.94点。
第四次
行情特点:1993-1995年,我国为了推进与大力发展国债市场,开设了国债期货市场,立即吸引了几乎90%的资金,股市则持续下跌。1995年2月,327国债期货事件发生;5月17日,中国证监会暂停国债期货交易,在期货市场上呼风唤雨的资金短线大规模杀入股票市场,掀起了一次短线暴涨。第四次牛市仅3个交易日,是A股史上最短的一次牛市,股指却从582.89涨到926.41。
第五次
行情特点:经过连续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终于开始走稳,最低点已经探明512点,新股再次发行困难,管理层被迫停发了新股,而政策也开始偏暖,券商资金面开始宽裕,各路资金也开始对优质股票进行井井有条的建仓。第五次牛市启动,崇尚绩优开始成为主流投资理念。火爆行情非同寻常,管理层连发12道金牌亦未能阻止股指上扬,直到1997年5月10日(周六)印花税由3‰上调至5‰。
第六次
行情特点:第六次牛市俗称5 19行情。由于管理层容许三类企业入市,到99年5月,主力的筹码已经相当多了,市场对今后将推出的一系列利好报有很高的期望,5月19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出中国股市会有很大发展,投资者踊跃入市。2000年2月13日,证监会决定试行向二级市场配售新股,资金空前增加,网络概念股的强劲喷发推动沪指创下2245的历史最高点。
第七次
行情特点:第七次牛市起点来自2005年5月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展开,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人民币升值预期,带来的境内资金流动性过剩,资金全面杀入市场。而之后伴随着基金的疯狂发行和市场乐观情绪,在5 30调高印花税都没能改变市场的运行轨迹,一路冲高至6124点。此轮牛市曾被媒体称为全民炒股的时代。
第八次
行情特点:伴随着四万亿投资政策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A股市场掀起了新一轮大牛市,股价从1664点涨至3478点,在不到十个月的时间里股价大涨109%。3月3日后的逼空上涨性质能与06年和07年的超级疯牛相媲美。即使IPO重启这样特大利空也未能改变牛市的前进。直到09年7月29日第一只大盘股上市和紧缩的宏观政策才阶段性结束了第八轮牛市。
熊市:
第一次
行情特点:沪指在第一轮牛市冲上1429后,市场开始价值回归,不成熟的股市波动极大。1992年8月9日和8月10日深圳新股认购抽签表发行了,但发生了当时震惊全国的8 10风波,刺激沪深两市大幅下挫。为加强对证券市场的管理,92年10月中国证监会成立。这次熊市仅仅半年时间,股指跌幅却高达73%,这样的下跌在现在来看是不可想象的,而在当时,投资者们都自然地接受了。
第二次
行情特点:1992年深沪两地上市公司有54家,1993年有177家,1994年有287家;A股筹资额1992年为50亿,1993年为276亿元,1994年为99.78亿元,扩容的势头十分凶猛。随着发行额度的明确,市场进入真正的低迷期,第二次熊市来临。1994年2月14日,政府宣布1994年新股发行额度55亿元,明显要比1993年的195亿元低得多,但沪指在3月10日击破700点,4个月后跌到全年最低325点。
第三次
行情特点:第三次熊市时,证券市场一片萧条,在人们对股市信心丧失殆尽的时候,相关部门出台三大利好救市,沪指1个半月涨幅达200%。但政策刺激是短暂的,随后A股进入第三次熊市。而早期的股市不讲究什么价值投资,业绩好坏是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流通盘要小,这样好炒。但随着股价的炒高,总有无形的手将股市打低。
第四次
行情特点:短暂的第三次牛市过后,股市重新下跌,第四次熊市来临。为抑制投机,1995年6月15日,管理层下达55亿的95年额度,同时20家历史遗留问题股票也被开始安排上市,沪指再下一城。从1995年的8月开始,当时仅仅3倍市盈率的四川长虹开始悄悄走强,业绩白马股逐步受到主流资金的关注。至1996年1月19日,股指达到阶段地点512点,绩优股股价普遍超跌,新一行情条件具备。
第五次
行情特点:这轮大调整也是因为过度投机,在绩优股得到了充分炒作之后,到1999年5月18日,股指已经跌至1047点。这两年间,股市的扩容继续疯狂进行,规模出现了难以想象的扩张。严重的供需矛盾使二级市场出现极度失血,持续2年的熊市就此展开。
第六次
行情特点:2001年上半年,沪指突破2000点,这让当时的中国股民为之欢呼雀跃。1个千点似乎预示着一个千年,点数的攀升似乎在向全世界宣告,中国的股票市场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然而在国有股市价减持的消息冲击下,2000点很快成为中国股票市场的险峰,从此之后,我们经历了长达4年多的调整,指数拦腰一半最低打到2005年的998点。第六次熊市是历史上最长时间的大调整。
第七次
行情特点:随着市场的亢奋,监管部门不断提示风险,07年10月16日见到6124的历史高点后,在中国的通胀持续升温、基金暂停发行、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石油上市后大幅下和大小非的减持等利空影响下,引发了第七轮熊市,在下跌过程中一个个整数关口被轻易攻破,直到1664点止跌,后迎来四万亿投资政策,才结束了第七次跌幅惊人的超级大熊市。
I. 什么是大牛市,大熊市
牛市也称多头市场,指市场行情普遍看涨,延续时间较长的大升市。熊市也称空头市场,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续时间相对较长的大跌中。一般对于了解什么是熊市牛市好掌握,但是如何判断牛市和熊市确实很多炒股的投资者想要掌握却很难掌握得到的。如何判断熊市牛市?以下几种判断熊市和牛市的方法:
1、判断宏观经济是否处于复苏状态。经济学家常说“股市是经济晴雨表”,这个大道理是正确的。因此要判断股市是否具有中长期走牛的基础,先要看宏观经济面是否开始复苏。
2、看外围股市是否处于上涨状态。淘金客这里所说的外围股市,主要指美国以及英法德这几个大国。它们的股市更加成熟,它们的走势对全球金融市场无论是中线还是短线具有非常强的参考作用。相对来说,中国股市更多属于跟随性走势。因此要判断中国股市能否走牛,一定要看外围主要金融市场走势如何。
3、再看中国股市30周线是否开始走平,10周线是否开始掉头向上。淘金客认为,股市运行周期,总是大周期决定小周期,大形态决定小形态。因此大家进行技术分析,一定先要看周线,再看日线,再看分时,这种顺序不能错。
4、看产业是否属于政策扶持的朝阳产业。淘金客经常说,国家政策导向就是股市最大的资金指挥棒,散户看主力,主力看国家政策。因此要判断一只股票是否具有中线投资潜力,首先要看产业是否属于国家政策扶持的朝阳产业。如果是,那么该板块整体性上涨的潜力就会大很多。
5、判断个股是否处于中线行情启动以及是否属于板块龙头。个股启动,技术上可以看30日线是否处于长期下跌后的底部第一次掉头向上形成上涨趋势,股价短线是否运行在5周线上方,如果是,则处于上涨周期的可能性较大(更详细的阻力分析以及涨幅预判不在这里讨论)。另外是否属于板块中的强势股,属于龙头股更好。如果是这种股票,那么后市出现中线上涨的可能性就较大。
希望可以帮到您,还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