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社会学的理论
运用社会学研究方法和范畴研究电影的理论。社会学研究人类以个人和群体形式形成社会关系、参与社会行动和发生相互影响的原因与结果,研究因人的交往而产生的风俗和制度。电影因其与生俱来的群众性和广泛的社会影响,而使电影的社会功能备受关注。20世纪20年代,已有电影社会学研究的初步尝试,如巴拉兹·贝拉的《可见的人》(1923)、德国理论家哈尔姆斯的《电影哲学》(1926)和苏联作家爱伦堡的《梦幻工厂》(1927)。英国学者梅耶尔《电影社会学》(1945)和曼威尔的《电影与观众》(1950)的问世,标志电影社会学的成型。电影社会学的使命是:研究社会需求如何影响和制约电影艺术家的创作,研究观众审美需求的演变而引起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和变化,研究社会群体参与电影活动的基本形式,分析这些基本形式的演变状况或成因,展望这些形式未来的走向。电影社会学的方法论是:确定研究范畴、建立行之有效的模型,以描述和解释电影的社会条件、社会价值、社会功能和社会效应,以及电影作为社会活动的运行模式和运行规律。通过民意调查机构掌握观众对电影的态度、分析统计材料以有效帮助电影制作者决策,是电影社会学研究的重要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影社会学研究领域显示出两种对立的倾向:一是运用实证主义、直觉主义、弗洛伊德学说和天主教教义的电影社会学;一是力求按照唯物史观来分析电影社会功能问题的电影社会学,这方面重要的著述有:美国理论家劳逊的《思想战线上的电影》、德国克拉考尔的《从卡里加里到希特勒》、意大利契阿里尼的《电影,第五种力量》,法国梅尔西戎的《电影与垄断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