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人民銀行上調存款利率對社會和消費者分別有什麼影響
經濟影響與銀行的關系在存款准備金制度下,金融機構不能將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於發放貸款,必須保留一定的資金即存款准備金,以備客戶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備金制度有利於 保證金融機構對客戶的正常支付。隨著金融制度的發展,存款准備金逐步演變為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當中央銀行降低存款准備金率時, 2007年再度上調存款准備金率金融機構可用於貸款的資金 增加,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也相應增加;反之,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將相應減少。中央銀行通過調整存款准備金率,可以影響金融機構的信貸擴張能力,從而間接調控貨幣供應量。超額存款准備金率是指商業銀行超過法定存款准備金而保留的准備金佔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從形態上看,超額准備金可以是現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動性的金融資產,如在中央銀行賬戶上的准備存款等。2006年以來,中國經濟快速增長,但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也進一步凸顯,投資增長過快的勢頭不減。而投資增長過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貨幣信貸增長過快。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可以相應地減緩貨幣信貸增長,保持國民經濟健康、協調發展。存款准備金率與利率的關系:一般地,存款准備金率上升,利率會有上升壓力,這是實行緊縮的貨幣政策的信號。存款准備金率是針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對最終客戶的影響是間接的;利率是針對最終客戶的,比如你存款的利息,影響是直接的。簡單的說,存款准備金率對社會的貸款總量和貨幣供應量有影響。提高存款准備金率,相應的減少了貨幣供應量,利率就會有上升,這樣人們的CPI指數就會下降,最終的目的就是要降低通貨膨脹率。抑制投資購房2010年10月11日,央行已將六家大型銀行存款准備金率上調50個基點至17.5%,時間為2個月,此次是自5月份以來首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這已經是今年第三次上調存款准備金利率。利率也從年初的15.5%提升至17%,離歷史高位17.5%僅差0.5%。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是商業銀行與央行之間的事情,與普通居民關系不大;但這次可能會對房地產市場產生影響。具體體現在:如今房地產二次調控正在進行中,伴隨著首付款政策的出台,商業銀行可放貸金額的減少,也意味著銀行房貸的進一步收緊。2010年12月10日,中國央行宣布,自12月20日起上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達18.5%歷史高位。這是央行年內第6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亦是最近30天內第3次上調存款准備金率,頻度密集屬罕有。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將進一步抑制投資性購房據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8月CPI同比上漲3.5%,漲幅較7月份擴大了0.2%,而市預計9月份CPI還會上升,通貨膨脹壓力加劇,「鏈家地產」首席分析師張月認為,在目前CPI增速過快的同時,全民投資意願將會有所加強,而此產生的投資行為也更容易作用到房產市場,存款專備金利率事實上調,對於回籠資金抑制投資性貸款從而抑制投資是一個抑製作用,在當前房產市場調控背景下,該效果也將事半功倍。近來房地產市場火熱,央行提高存款准備金率間接收緊房貸存款准備金利率的上調是間接收緊房貸。最近三個月,市場有所回暖,尤其是九月份,更是屢創新政後日成交新高。而剛剛出台不久的二次調控政策,從資金上限制購房,各地首付款比例提高到30%,二套房嚴格執行首付不低於50%,利率1.1倍。而此時央行決定提高存款准備金利率對於房貸市場來說,銀行可放貸資金進一步的減少也意味著放貸額度降低。從而限制了開發商貸款的額度,隨著市場調控的深入,市場成交漸冷,開發商資金壓力或許會在幾個月後顯現。
Ⅱ 變相提高存款利率的幾種常見形式
對於利率合規問題,人民銀行多年來雖三令五申,但違規行為卻仍禁而不止,隨著形勢的變化和金融機構反監管手段的提高,變相提高存款利率的手段越來越多,加強對其的查處和防範是金融監管工作所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筆者認為,當前變相提高存款利率的常見形式有以下幾種。
一是違規辦理教育儲蓄。教育儲蓄是國家為鼓勵城鄉居民為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積蓄資金而開辦的一種特定儲蓄業務,具有利率優惠、免徵利息稅的特點。一些金融機構為了多攬存款,在教育儲蓄上大肆違規、亂開口子,不問對象,不問存期,見錢就辦。有的基層銀行對任何人都能辦教育儲蓄,在實名制登記上弄虛作假;有的不論起存金額和最高限額,一次性存入五萬或十萬也歸於教育儲蓄;有的幫忙儲戶開具虛假的學生證明;有的為同一儲戶開立多個教育儲蓄帳號等等。這樣,通過利率優惠和免徵利息稅,為不合條件的儲戶變相提高了利率。
二是私款公存而逃避利息稅。以前公款私存的現象突出,而現在私款公存的現象卻大有趕超之勢,主要是因為對公存款也不繳納利息所得稅,有的儲戶就將個人存款以對公的名義存為單位定期存款,逃避交納利息稅,而有的金融機構聽之任之,對明顯熟悉底細的私款公存也照辦不誤。
三是農信社進入城區辦理生產費用存款。與教育儲蓄相對,許多農村信用社開辦了農民生產費用存款業務,但該項存款只能對鄉鎮的農民辦理,不得在城區開辦。由於農村地區比較貧困,生產費用存款的規模難以擴大,一些農村信用社就將生產費用存款在縣城開辦,廣泛吸收公職人員和城鎮居民的儲蓄存款,全部等同於農戶對待,照樣免徵利息所得稅。
四是將單位活期存款轉成個人定期儲蓄。很多單位都擁有大量的閑置資金,有的單位為了創收設立"小金庫",或有的財會出納人員為謀取個人私利,串通金融機構將單位活期存款轉為個人定期儲蓄,充分利用單位資金的時間差,用大額單位存款賺取高額利息,造成大量的公款流入儲蓄中而套利。
五是以"計件工資"的形式為員工貼水攬儲提供默許或便利。部分金融機構為鞭策員工多吸儲,變相分解存款任務,對職工設立儲蓄計件工資,或者測算和規定員工攬儲的萬元工資含金量,對攬儲給予重獎,故意高估計件工資的報酬率,迫使有的職工為能多拿工資而以個人行為給予儲戶好處,單位領導默許,甚至故意為員工支付好處費而在工資發放上預留空間。
六是以"公關"中間業務的方式向客戶提供過頭服務。不容否認,當前許多商業銀行開展中間業務的根本目的主要是盯著客戶的存款,銀行打著拓展中間業務的旗號,不僅對代收代付業務提供無償服務和"零收費",甚至為客戶免費提供辦公場地和設施,為客戶報銷部分業務經費,通過提供額外的過頭服務,直接減少了有關客戶的辦公成本,使其僅僅因為大量的單位存款而頻頻獲得好處,無異於變相對其提高利率。
七是對所謂的客戶聯誼加大費用支出。一些金融機構為了穩定大額的存款客戶,在客戶聯誼上不惜血本、不計代價,在費用支出上不算帳,隔三岔五地請客吃飯,逢年過節不忘饋贈禮品,平時對客戶的分外要求也是有求必應,這使客戶在獲得正當利息收入的同時,還得到了大量的額外收益。
上述種種現象,都是變相提高存款利率的表現形式,也是金融機構反監管的常用手段,會造成金融機構的無序競爭,擾亂平穩的金融秩序。各級人行應該切實加大金融監管力度,及時查處各種變相的利率違規行為,規范利儲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金融運行和發展環境。
Ⅲ 利率調整會對儲蓄個人和國家經濟發展有什麼影響
http://..com/question/55158862.html?fr=qrl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可能對經濟增長、企業投資、家庭消費、進出口等產生以下影響: 提高貸款利率可防止經濟增長過熱。我國經濟自2002年開始加速增長。上調貸款基準利率使貨幣供給減少,從而使投資、消費減少,最終造成總產出的減少,有利於避免加速的增長演變為經濟過熱。 首次下調活期存款名義利率,原因在於企業存款、居民儲蓄中活期存款所佔比重過高,為抑制流動性過剩,下調活期存款利率可在一定程度上減少活期存款。 提高貸款利率對家庭消費將產生一定影響。2001年以後消費需求趨旺,2001年-2006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分別增長10.1%,8.8%,9.1%,13.3%,12.8%,13.7%,2007年預計增長12.5%左右。主要是居民消費結構升級,以買房裝修、買車為消費熱點。這方面的消費需求過於旺盛既較強地推動了重化工業和房地產投資的發展,也可能對穩定房地產市場,對緩解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間的矛盾,產生不良影響。因此,升息會使貸款買車買房的成本增加,也會使儲蓄、債券等收益增加,從而減少消費支出,以引導消費需求適度、穩定增長。 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不變。上年結轉的個人住房公積金存款利率由2.88%提高到3.33%,上調0.45個百分點,目的在於縮小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的差距,抵消個人住房公積金存款因負利率造成的縮水。此項舉措意在體現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使民有所居。但應看到,因實際利率為負,且當年歸集的個人住房公積金存款利率又下調0.09個百分點,因而,此項舉措無疑於杯水車薪。 上調貸款基準利率會影響投資。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指出,1月-11月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達26.6%,增幅仍然偏高;在建規模仍然過大。初步測算,全年在建項目投資規模32萬億元,比上年增加5萬多億元;新開工項目仍然較多。1月-10月,各地城鎮投資同比增加2.13萬個。特別是導致投資增長過快的體制機制問題仍然沒有根本解決,投資反彈仍有可能。為了繼續加強固定資產投資調控,合理控制投資增長,著力調整投資結構,注重提高投資效益,貨幣政策必須著力遏制過熱的投資。加息將加重企業負擔,尤其生產發展資金主要依賴銀行貸款的大中企業,利率變動將直接影響其成本和利潤。不過,如果利率上調幅度與通貨膨脹率兩者之差不大時,對投資量影響不大。因此,央行雖多次溫和地上調利率,並不會造成投資大幅下降和經濟衰退。 上調貸款基準利率可預防通貨膨脹。近月CPI一直處於高位,8月-11月分別為6.5%,6.2%,6.5%,6.9%,全年可能達4.5%。同時,許多價格上漲較快的消費品並未統計到CPI中,物價漲幅被低估。當然,近期CPI上漲仍屬結構性上漲,從構成CPI的八大類商品與服務看,價格上漲的有五大類:食品、煙酒及用品、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及個人用品以及居住;下跌的有三大類:衣著、交通和通信、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因此,面對結構性的物價上漲,央行必定採取貨幣緊縮的措施,防止結構性的物價上漲演化為通貨膨脹。 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對股市的影響。理論上看利率上調對股市而言並非利好消息,然而,現實似乎並非如此。從2006年4月28日到2007年12月21日期間,央行共8次上調利率,從公布第二交易日股市的表現看,股市並未大跌,滬指反而上漲。在投資渠道過於單一等因素影響下,溫和的、從緊的貨幣政策恐暫時難以影響股民強烈的渴望和巨大的熱情。因此,雖然反復提高利率,但暫時對股市影響不大。 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對商業銀行的影響。商業銀行的利潤仍取決於存貸利差,升息可能增加商業銀行的利潤;但若利差太大,高於世界其他國家的水平,則不利於商業銀行進行業務創新,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改善經營狀況。因此,採用不同利息調整組合,利於調整不合理的利率結構,促進商業銀行改進經營管理,增強競爭力。 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是調控工具的有效選擇。目前我國央行運用的調控工具主要有四種:信貸計劃、存款准備金制度、再貼現制度、利率政策。雖然四者的效果一樣,但是利率政策卻比其他調控工具更直接、更有成效,能在更短時間抑制通貨膨脹和減少「負利率」。所以,央行今年多次採用利率政策是合理明智的。 總的來說,這幾次上調利率利大於弊,是我們構建現代金融體系的探索工作之一。 但也應看到輪番加息存在的問題,雖然一年六番加息,定期存款實際利率仍然為負;活期存款名義利率首次下調,由0.81%下調到0.72%,下調0.09個百分點。如果再考慮利息稅,居民儲蓄損失較為嚴重。 需要指出的是,輪番上調利率會產生累計效應,上調利率使貨幣供給減少,從而使投資減少,會直接造成總產出的減少,也會間接增加失業人數。
Ⅳ 為什麼近年來 銀行不斷提高利率來吸收存款
最主要原因在於近年國內貨幣政策是去杠桿化,所謂的去杠桿化就是減少企業通過借債的形式進行經營,從而減少財務杠桿。由於自2008年金融海嘯以後,全球貨幣政策偏向寬松,導致企業通過借債增加財務杠桿方式經營的情況普遍存在,這樣使得經濟運營風險增加大,所以近年來國內經濟政策為了預防這種風險,在貨幣政策上傾向於去杠桿化,讓企業減少借債,使得資金供應減少,導致銀行需要不斷提高利率來吸收存款(實際上銀行的存款利率是被監管著的,按照現行規定,銀行的存款利率最高只能按照相應的期限的存款利率上浮10%)。
另外銀行計息負債大於生息資產最主要原因在於銀行並不能把所有的計息負債(可以直接理解為存款)不能全部進行放貸的,原因是受到存款准備金率限制,就是存進銀行的存款會有一部分作為存款准備金上繳給央行管理,故此出現這種情況是很正常的。
Ⅳ 存款利率上升意味著什麼
利率上調就是要收縮銀根,說明市場是已經或者將要出現通貨膨脹的風險,為了防止經濟過熱,保持物價相對穩定,就要提高存貸款利率。
首先,提高存款利率,可以吸收更多的民間資本,減少對貨幣的需求;
另一方面,提高貸款利率,可以增加貸款的成本,貸款的人少了,就減少了貨幣的供給。
貨幣的需求減少,供給也減少,那市場上流通的貨幣就會大大減少,從而穩定物價。提高存貸款利率目的就是減少市場是上的貨幣流通,穩定物價,從而保持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
宏觀調控政策的四個目標,經濟增長,促進就業,穩定物價,國際收支平衡。
其實提高存貸款利率對上面四點都有直接間接的作用。最直接的作用是穩定物價,物價穩定了,老百姓的錢才值錢,可以買更多的東西,促進消費,促進消費了,就能增加就業,增加就業了,就能促進經濟增長。至於國際收支平衡,一般是通過對匯率的調整,利率的作用不明顯。
Ⅵ 收入增加利率是怎麼上升的 幫幫忙
國民收入增加,相對來說,物價也要上漲,無價上漲,容易出現通脹 對利率來說會上漲。
如果國民收入上漲,銀行也就需要更多錢來進行投資 更應該大力吸收外來資金 因此 增加利率!
國民收入上漲,消費增加,貸款加大,增加利率可以盈利
收入效應有兩個,一個是商品價格方面,一個是利率方面。
1、商品價格上:收入效應指由商品的價格變動所引起的實際收入水平變動,進而由實際收入水平變動所引起的商品需求量的變動。它表示消費者的效用水平發生變化。 具體來說就是當你在購買一種商品時,如果該種商品的價格下降了,對於你來說,你的名義貨幣收入是固定不變的,但是價格下降後,你的實際購買力增強了,你就可以買得更多得該種商品.這種實際貨幣收入的提高,會改變消費者對商品的購買量,從而達到更高的效用水平,這就是收入效應。
2、利率上:
.
利率變動對儲蓄的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
所謂利率變動對儲蓄的替代效應,是指利率提高時,人們會認為減少目前,增加將來消費比較有利,從而鼓勵他增加儲蓄。因此,利率的提高使儲蓄增加是利率變動的替代效應。
所謂利率變動對儲蓄的收入效應,是指利率提高又儲蓄者將來的利息收入增加,會使他認為自己較為富有,以致於增加目前消費,從而可能反而會減少儲蓄。這種儲蓄的減少是利率對儲蓄的收入效應。利率如何影響儲蓄,須視替代效應與收入效應之總和而定。就低收入而言,利率越高,主要會發生替代效應(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錢可存款收取利息,利率提高也不會增加他將來的收入),故利率提高會增加儲蓄,減少當前消費。就高收入者而言,利率的提高,主要會發生收入效應,從而可能會減少儲蓄。就全社會總和而言,利率的提高究竟會增加儲蓄或減少儲蓄,則由這些人的增加和減少儲蓄的總和正負凈額來決定。
Ⅶ 存款利率上浮有利於吸引儲蓄,增加銀行資本,從而增加貨幣流通量,為什麼
存款利率上浮,的確有利於吸收存款,緩減銀行的存貸比壓力,對應的貸款也可以增加。
但存款利率上浮增加存款,並沒有改變銀行資本狀況,目前銀行提高資本充足率的主要方式是利潤留存,增發股票、次級債、可轉債、優先股等。
利率上浮,跟增加貨幣流通量也沒有什麼關系。貨幣流通量大小跟貨幣發行量和貨幣流通速度有關,利率提高,融資成本增加,客戶融資需求可能下降,貸款需求減少使得貨幣乘數降低,從而導致貨幣流通量的減少。
Ⅷ 銀行存款利率提高意味著什麼
是銀行資金緊張,存款利率就提高。這是一種正常的情況。受資金供求的情況。
Ⅸ 提高利率,防止經濟過熱,吸收存款。減少通貨膨脹率。但是,銀行如何維持這樣的高利率呢
額,貌似題目錯了,存款利率提高,那麼存款增加,接下來可貸資金(即貸款)增加,導致實際貨幣供給增加,導致物價上漲。所以利率和通脹率是同向變動的。
回答「即使吸收了存款,但是錢還是流向了社會」這一問題:
事實上,被銀行吸收的存款可以「創造」更多的貨幣的,專業里這個叫做「貨幣乘數」,提到貨幣乘數,就要先從銀行的部分准備金制度談起。
銀行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之所以吸收存款是要把存款以高於存款利率的價格貸出,賺的是存貸利差。所以銀行不可能把所有的錢擱在手裡,等儲戶來取錢。但也要預留一部分以防提取。這就是銀行的部分准備金制度。國家規定的有個法定準備金率記為rr,也就是銀行的准備金率不得低於這個數。
那麼假設某人甲存入A銀行1000元,法定準備金率是20%,則銀行A留下200做准備金,將800貸出給乙。
乙將這800元存入銀行B,銀行B將160元留做准備金,貸出640元給丙。如此循環下去,銀行中的存款就多倍的被創造。一共是 1000*1/20%(等比數列求和1000+800+640+。。。)當然銀行的信譽不同,面臨的提款的壓力也不同,所以部分銀行還要多放在手裡一些錢,這些超出的貨幣和銀行總資產之比就是超額准備金率,記為e,那麼顯然貨幣被創造的總數就變成1000*1/(2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