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險一金」的繳費比例
以北京市 2006年社會平均工資3008元為例計算
福利項目
社平基數*
企業繳費
個人繳費
繳費比例
繳費金額
繳費比例
繳費金額
養老保險
3008
20%
601.60
8%
240.64
失業保險
3008
1.5%
45.12
0.5%
15.04
醫療保險
3008
10%
300.80
2.%+3元
63.16
工傷保險
3008
1.% *
27.34
—
—
生育保險
3008
0.8% *
24.06
—
—
住房公積金
3008
8% *
241.00
8%
241.00
總計
企業繳費總計
1,242.66
個人繳費總計
559.84
以上數據可推算你應交數.
2. 個稅計算器中的各項社會保險費指的是指的是自己繳納的保險錢數還是公司加自己繳納的錢數總和呢
自己繳納的保險錢數,也就是在你工資中扣除的錢數
3. 工資5000 ,社保個人,公司各應繳多少,怎麼計算.多謝謝了.
這要看單位申報的繳費基數是多少了,如果按實際工資繳費,如果拿5000乘如下百分比。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章第七條規定計算如下所示:
1.醫療保險:個人承擔2%,單位承擔8%;
2.養老保險:個人為8%,單位承擔12%;
3.失業保險:個人為1%,單位承擔2%;
4.工傷保險:個人無,單位1%;
5.生育保險:個人無,單位1%;
6.公積金:個人3.5%,單位3.5%。
而工傷和生育保險的費用均由單位承擔。
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主要區別 (相輔相成,各司其職,並行不悖)
(1)目的不同
社會保險是國家強制實行的以保證社會安全為目的保險制度,不是贏利機關。
商業保險是一營利為目的企業經營活動。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國家不予補貼。
(2)作用和對象不同
社會保險以勞動者及其供養的直系親屬為對象,
在勞動者喪失勞動能力時按規定標准給予物質幫助。
商業保險以全體國民為對象。
保險人和被保險人雙方都有自由選擇的權利,
按繳納保險費的多少盒事故發生的種類,給與被保險人一定的經濟補償。
(3)權利與義務對等關系不同
社會保險強調勞動者必須來才行為社會貢獻勞動的義務,並由此獲得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權利。
商業保險是一種「多投多保,少投少保,不投不保」的等價交換關系。
4. 請問社保個人繳納部分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
社會保險個人繳納部分=月工資×個人應承擔的繳費比例。
以月工資3400為例:
1.養老保險費:單位繳納20% ,個人繳納8% 。即個人需要繳費272元。
2. 失業保險費:單位繳納2% ,個人繳納1% 。即個人需要繳費34元。
3. 醫療保險費:單位繳納8% ,個人繳納2% 。即個人需要繳費68元。
4.工傷保險費:單位繳納,個人不繳納。
5.生育保險費:單位繳納,個人不繳納。
即月工資3400元,合共需要繳社保費用:272+34+68=374元。
註:如果3400低於社保繳費基數,還需要以社保繳費基數為准,如該市的社保繳費基數下限是3500,就必須以3500計算。
(4)怎樣計算各項個人應繳保險費擴展閱讀
辦理方法
1、本地戶籍
社保局辦理
本地人需要購買社保的,可以直接去當地的地稅局購買,個人掛靠單位辦理社保,是以人力資源公司的名義去購買。個人與人力資源代理公司簽訂代理合同,提交相關資料,繳納社保費與服務費。(社保費:由企業繳納部分、個人繳納部分組成),個人掛靠單位購買,總的社保費都是由個人支付。代理公司就按月為個人繳納社保。個人可以上社保局網(或者地稅網)查詢自己購買的社保明細,並在次月領取社保卡(以前是)。需要掛靠單位購買社保的人群:自由職業者,創業者,靈活就業者,暫時失業或者短期工作者。
以個人名義掛靠到人力資源公司購買社保的,主要也是為了享受:養老保險、生育保險、醫療保險。工傷與失業保險也是享受不到的(工傷與失業保險都是單位為員工承擔費用的,但個人只是掛靠人力資源公司購買,是不存在勞動關系的,代理公司無法證明個人是出現工傷,或者是非本人意願失業)。
任何人的失業險都是要在:非本人意願下失業,如企業倒閉,企業裁員,合同到期企業不續簽,等。工傷險也是在正常單位上班狀態,因工負傷,才可以享受到工傷險的待遇。
2、網上辦理
前也有部分地區為了使市民在辦理社保過程中享受到更方便的服務,推出網路辦理個人社保業務目,個人開通網上社保業務前,本人必須持身份證到地稅部門申領自己的網上開通密碼,之後即可隨時開通辦理。再遇到社保辦理方面的具體問題時,就可通過上網搞定,再也不用勞苦奔波到地稅部門辦理。即使是開具社保證明,也可網上辦理,而且政府各個部門還可以通過地稅部門的網上社保證明查詢系統,確認該社保證明的真偽。通過網路辦理社保繳費時,個人在網上獲取扣費一卡通用戶號後,還應到銀行辦理銀行卡的扣費委託手續。
5. 個人應繳社會保險費如何計算
以員工工資為基數
養老:企業20%,個人8%
醫療:企業10%,個人2%
失業:企業2%, 個人1%
工傷和生育由企業負擔,個人不交費
6. 社保個人繳納部分如何計算!
社保分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具體社保費繳費比例分別為: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0%、8%;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12%、2%;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1%;生育保險單位繳納0.60%,個人不繳;工傷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不繳。
社保繳費基數的計算:社保繳納應以職工的稅前工資為基礎,但工資職工的工資水平有低有高,低的只能到法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水平,高的可以達到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幾十上百倍。
為了減小差異,因此規定了以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納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高於所在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於所在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60%的,以所在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3000元。
在通常情況下,職工繳費工資的確定並不採用當月實發工資額,而是採用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額。以北京為例,每年4月1日前,單位人力部門會確認上一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月平均工資,並在此基礎上確定當年4月到次年3月的社保繳費基數。
勞動者的以下勞動收入不屬於工資范圍:(1)單位支付給勞動者個人的社會保險福利費用;(2)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如工作服、解毒劑、取暖、清涼飲料費用等;(3)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7. 標準保險費計算公式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什麼是保險費率
保險費是投保人為轉移風險、取得保險人在約定責任范圍內所承擔的賠償(或給付)責任而交付的費用;也是保險人為承擔約定的保險責任而向投保人收取的費用。保險費是建立保險基金的主要來源,也是保險人履行義務的經濟基礎。保險費率,是每一保險金額單位與應繳納保險費的比率。保險費率是保險人用以計算保險費的標准。保險人承保一筆保險業務,用保險金額乘以保險費率就得出該筆業務應收取的保險費。計算保險費的影響因素有保險金額、保險費率及保險期限,以上三個因素均與保險費成正比關系,即保險金額越大,保險費率越高,或保險期限越長,則應繳納的保險費就越多。其中任何一個因素的變化,都會引起保險費的增減變動。保險金額單位一般為1000元或100元,所以保險費率通常用千分率或百分率來表示。
保險費率一般由純費率和附加費率兩部分組成。習慣上,將由純費率和附加費率兩部分組成的費率稱為毛費率。純費率也稱凈費率,是保險費率的主要部分,它是根據損失概率確定的。按純費率收取的保險費叫純保費,用於保險事故發生後對被保險人進行賠償和給付。附加費率是保險費率的次要部分,按照附加費率收取的保險費叫附加保費。它是以保險人的營業費用為基礎計算的,用於保險人的業務費用支出、手續費支出以及提供部分保險利潤等。
[編輯]費率的構成
純保險費率:保險額損失率+穩定系數:(保險額損失率=保險賠款總額/總保險金額×1000‰)
附加費率:(保險業務經營的各項費用+適當的利潤)/純保險收入總額
[編輯]保險費率釐定的基本原則
保險人在釐定費率時要貫徹權利與義務相等的原則,具體而言,厘訂保險費率的基本原則為充分、公平、合理、穩定靈活以及促進防損原則。
1、充分性原則
指所收取的保險費足以支付保險金的賠付及合理的營業費用、稅收和公司的預期利潤,充分性原則的核心是保證保險人有足夠的償付能力。
2、公平性原則
指一方面保費收入必須與預期的支付相對稱;另—方面被保險人所負擔的保費應與其所獲得的保險權利相一致,保費的多寡應與保險的種類、保險期限、保險金額、被保險人的年齡、性別等相對稱,風險性質相同的被保險人應承擔相同的保險費率,風險性質不同的被保險人,則應承擔有差別的保險費率。
3、合理性原則
指保險費率應盡可能合理,不可因保險費率過高而使保險人獲得超額利潤。
4、穩定靈活原則
指保險費率應當在一定時期內保持穩定,以保證保險公司的信譽;同時,也要隨著風險的變化、保險責任的變化和市場需求等因素的變化而調整,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5、促進防損原則
指保險費率的制定有利於促進被保險人加強防災防損,對防災工作做得好的被保險人降低其費率;對無損或損失少的被保險人,實行優惠費率;而對防災防損工作做得差的被保險人實行高費率或續保加費。
[編輯]保險費率釐定的一般方法
實務中確定保險費率的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分類法和增減法。
(一)觀察法
觀察法又被稱為個別法或判斷法,它就某一被保危險單獨釐定出費率,在釐定費率的過程中保險人主要依據自己的判斷。之所以採用觀察法,是因為保險標的的數量太少,無法獲得充足的統計資料來確定費率。
(二)分類法
分類法是指將性質相同的風險,分別歸類,而對同一類各風險單位,根據它們共同的損失概率,訂出相同的保險費率。在分類時應注意每類中所有各單位的風險性質是否相同,以及在適當的長期中,其損失經驗是否一致,以保證費率的精確度。分類費率確定之後,經過一定時期,如與實際經驗有所出入,則應進行調整,其調整公式為:
其中,M—調整因素,即保險費應調整的百分比;A—實際損失比率;E—預期損失比率;C—信賴因素。對於許多具體業務來說,費率的調整比費率的計算更重要。採用上面的公式來決定費率調整的百分比,關鍵在於確定信賴因素C的大小。信賴因素的大小,表示經驗期間所取得的數據的可信賴程度。客觀地確定信賴因素的大小,也是非壽險精算的內容之一。
(三)增減法
增減法是指在同一費率類別中,根據投保人的或投保標的的情況給以變動的費率。其變動或基於在保險期間的實際損失經驗,或基於其預想的損失經驗,或同時以兩者為基礎。增減法在實施中又有表定法、經驗法、追溯法、折扣法等多種形式。
1、表定法
表定法以每一危險單位為計算依據,在基本費率的基礎之上,參考標的物的顯著危險因素來確定費率。表定法的優點在於:1)能夠促進防災防損。若被保險人的防災防損意識不強,可能會面臨較高的保險費率,為了改變這一狀況,被保險人將主動減少有關危險因素。2)適用性較強。表定法可適用於任何大小的危險單位,而經驗法和追溯法不能做到這一點。其缺點主要是使用該法成本太高,保險機構為了詳細了解被保險人的情況,經常要文付大量營業費用。另外,該法只注重物質或有形的因素而忽視了人的因素,這是片面的。
2、經驗法
該方法是根據被保險人過去的損失記錄,對按分類法計算的費率加以增減,但當年的保費率並不受當年經驗的影響,而是以過去數年的平均損失,來修訂未來年份的保險費率。經驗法的理論基礎是:凡能影響將來的危險因素,必已影響過去的投保人的經驗。其計算公式如:
其中,M—保險費率調整的百分比,A—經驗時期被保險人的實際損失,E—被保險人適用某分類時的預期損失,C—信賴因素,T—趨勢因素(考慮平均賠償金額支出趨勢及物價指數的變動)。經驗法的優點是,在決定被保險人的保費時,已考慮到若干具體影響因素,而表定法只給出了物質因素,沒有包括非物質因素。與表定法相比,經驗法更能全面地顧及到影響危險的各項因素。經驗法主要應用於汽車保險、公共責任保險、盜竊保險等。
3、追溯法
該法是依據保險期間的損失為基礎來調整費率的。投保人起初以其他方法(如表定法或經驗法)確定的費率購買保單,而在保險期屆滿後,再依照本法最後確定保費。如果實際損失大,繳付的保費就多;實際損失小,繳付的保費就少。追溯保險費的計算公式是
其中,RP—計算所得的追溯保險費;BP—基本保險費;L—實際損失金額,LCF—損失調整因子(其數值大於1);TM—稅收系數。基本保險費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用於支付與理賠有關的各種費用,一部分用於彌補超過最大保險費的損失額。基本保費經常為標準保險費的某一百分比。損失調整系數將隨著損失變動而變動的費用考慮在內,稅收系數則是一個將稅收因素考慮在保費之內的數字。追溯法的計算方法不止一種,它視具體情況而定,追溯法計算復雜,其應用范圍不廣,僅局限於少數大規模投保人。
8. 各項社會保險費包括哪些怎麼算
一般社會保險包括養老保險,工傷保險,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失業保險。焦耐費用如下:
養老保險:1、城鎮職工:單位繳費20%,個人繳費8%;2、原綜保本市戶籍勞動者:單位繳費12%,個人繳費8%;3、非成都農村戶籍人員:單位繳費12%,個人繳費8%;
醫療保險:1、城鎮職工:單位繳納6.5%,個人繳納2%;2、原綜保本市戶籍勞動者:單位繳納6.5%,個人繳納2%;3、非成都農村戶籍人員:單位繳納2.5%,個人不繳納;
生育保險:單位繳納0.6%,個人不繳納;
失業保險:單位繳費2%,個人繳費1%;
工傷保險:一類行業0.6%,二類行業1.2%,三類行業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