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體配資 > 將是本輪牛市的發動機

將是本輪牛市的發動機

發布時間:2021-08-03 03:54:33

❶ 本輪牛市的原因是什麼為什麼經濟這么差

中國的股市是資金推動型和政策推動型 2014年的時候市場有很寬的配資融資業務,各種杠桿 各種熱錢, 房地產的增長基本已經見頂了,國內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增長點,加上國家的降准降息,各方面互相吹風。都是多方面進行配合 經濟這么差也是牛市出現的原因,畢竟現在都喊著要改革,但是這么改,先改什麼,都是一個未知數,股市做好也可以為實體經濟融資提供資金,這些資金可以有效的支持經濟轉型。
經濟差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之前的經濟太好了,所以對現在增速下降會讓我們有一種經濟差的感覺,但是放眼全世界,中國經濟在全世界是起到發動機作用。傳統行業當然是衰弱的,好比房地產,這種已經過了繁榮期必然是要走下坡路的。但是你看互聯網,看精密儀器,各種高精尖的行業中國都在拚命追趕,其實經濟並不差,差的是哪些即將被淘汰的產業。 經濟差的原因有很多 ,但是中國的經濟都差,全世界經濟沒有幾個比中國好的。

❷ A股本輪牛市,到底是快牛運行,還是以慢牛運行呢

A股本輪牛市是快牛運行,近期因為運行過快,已經進入調整階段,後期還有待觀察。

股指期貨瀑布效應

1.股市從998點以來上漲的回顧
從2005年6月6日開始,中國股市進入了第二波周期為8年以上的波瀾壯闊的大牛市。其時間跨度之長,空間幅度之大,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具體的空間點位我不做推測,但是可以說明,已經過去的3000點只是基本的,4000點是肯定要被踩在腳下的,8年之後最終到達的空間點位是多少,我不能預測,相信也沒有人能精確預測。從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2月16日,時間跨度是1年半左右,上漲幅度是200%。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這個幅度不可謂不大,但是其性質我歸納為恢復性上漲,為什麼呢,我們可以仔細回顧一下1年半以來的市場情況。
第一階段:熊市完結,股市試探性緩慢反彈(2005年6月~2005年11月)。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熊市雖然已經完結,但是人們飽經摧殘的脆弱心理仍不願相信牛市已經到來,若有上漲,仍將其看作熊市中的反彈,一切都猶猶豫豫,小心翼翼,生怕驚動了沉睡的熊大哥。只有極少數的先知勇敢的買入,因為這個時候的股票,太便宜了,真的太便宜了,遍地黃金啊,可能十年內都再沒同樣的機會了…....這個階段緩慢的上漲,快速的下跌,但是又跌不破前一個底部,磨啊磨啊,終於磨掉了那些不堅定的人,然後就到第二階段了…
第二階段:大夢初醒(2005年11月~2006年5月)
第二階段的特點是拉高成本,脫離估值太低不合理區域。這個階段沒什麼,就是明白事理的人越來越多,懷疑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都知道機會來了,趕快搞一把再說,在第二階段行情的末端,就是2006年5月初,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瘋狂波,接下來就是較大的調整…
第三階段:崢嶸初現(2006年8月~2007年2月)
2006年5月~8月,經過對第二階段的徹底清洗,股指從2006年8月開始,進入到顯露崢嶸的歲月。從8月起,在大象股的強力拉升下,股指強勢進入主升浪,這個階段,牛是沒有回頭吃草的時間的,拉升再拉升,把人都搞瘋狂了。營業部門庭若市,新股民開戶一再創新高。這個階段,只要你買股票,隨便怎樣都賺錢,股指漲得象瘋狗樣,所以都叫瘋狗浪。但是,再怎麼強大的力量也不能使股指永遠上漲而不休息,牛始終會回頭吃草的。在2007年1月30日到2月6日這一段時間,牛低頭了,大盤6日內暴跌近500點。暴漲帶來的暴跌讓很多人消受不起,也給了投資者上了生動的一課,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一年半以來,大盤雖然經歷了幾個階段,但從大趨勢來講,股指在火狗年基本屬於單邊上漲,投資者多有斬獲。雖然股指已經上漲很高,但是趨勢沒有改變,股指的連創新高開拓了牛市的空間,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吸引了大量的增量資金,為下一階段行情的演變打下了基礎和鋪墊了條件。
2.股市在2007年可能出現的波動
2007年對於指數的不利的因素:
1).市盈率太高:現在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經從1年半以前的15倍左右上升到現在的接近40倍,不管從哪個角度講,這個數據「現階段」是高了,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講,這樣下去是沒有出路的。我國是處於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又有高速發展的宏觀經濟基本面支持,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因素,市盈率可以適當高估,可以讓人接受的長期平均市盈率波動值可以考慮在20倍到25倍(歐美港是15倍),最多也不能長期脫離30倍。所以,市盈率偏高是個問題。
2).短時間獲利盤太多:1年半時間股指從1000點到3000點,這個市場的資本回報率太高,基本是暴利。一般資金年回報率在15%就有很多人開心的不得了,現在這個市場的資金年回報率超過50%的比比皆是,不是很正常。歷史告訴我們,市場不會讓你這么舒服的賺錢的,市場肯定會用他自己的方式讓投資者抬高成本。
3).市場進入題材股階段:一般牛市的板塊炒作都大致的模式,剛開始是價值投資,然後擴散到炒作二線藍籌股,後來炒作有實質性題材的板塊,最後進入到炒作垃圾題材的階段。現在這個市場基本是進行到瘋狂炒作題材的階段,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先炒了再說。大致瀏覽一下個股,每個股票都基本上都經歷過了一段飆升段了,再漲的空間有多少呢。這些表明行情在逐漸在進入末期。
4).從波浪理論的角度來看,從2007年2月6日開始的上升段,很象某個稍大級別波段的5浪,5浪過後是什麼呢,是對應更大級別波段的調整浪。
5).從江恩的時間周期來測算,2007年春節過後3到5周,是及其危險的時間之窗,是大波動的主要時間周期和小波動的次要時間周期的重合點。如果這段時間沖高上漲的話,則更加危險,那表明時間周期點將落在空間的頂點,這個信號預示著下跌不可避免。
總的來看,大盤股指的上漲力量在逐漸減弱,上漲的時間在逐漸縮短,下跌的時間和空間在加大,下跌的推動結構一次比前一次強。上證指數可能在3100點到3500點之間,時間在春節後3~5周內見到2007年春節後的第一個高點,然後進行一個大級別的調整,調整的第一參照點是上次暴跌的低點2541點。
同時聲明一點,技術性調整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下次更好上漲。在技術性調整中,可以等待市盈率逐漸跟上股價上漲的幅度,對股價形成基本面的支撐。同時也為了抬高投資者的成本,消化獲利盤。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以時間換空間。
*三、把握趨勢*
1、加息改變不了大牛勢的趨勢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也相應調整。
加息對股市無疑是一個利空,對股市的確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本次加息對股市的影響不至於大到可以改變本輪大牛勢的格局。因此,基金長線投資者的操作思路沒有必要隨著加息而進行調整。
歷次加息對股市的影響:
第一次加息:1993年5月15日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提高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各檔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個百分點,各項貸款利率平均提高0.82個百分點。這次加息,使得首個交易日滬指下跌27.43點。
第二次加息:1993年7月11日
央行再次調高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93年5月15日9.18%上調到10.98%,利率升幅為19.61%。首個交易日下跌23.05點。
1993年的兩次加息,使滬綜指在隨後3個月時間里從1392點迅速下跌到777點,跌幅達到44.2%。
第三次加息: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均上調0.27%。正處於下跌途中的滬綜指大跌1.58%,當天報收於1320點,其後經過幾個交易日的盤整後雖有一波小幅反彈,但最終仍未能擺脫下跌趨勢,滬綜指於2005年6月6日跌破千點創出了998點的多年新低。
第四次加息:2005年3月17日
央行決定住房貸款加息。這對絕大多數購房自住的市民來說,意味著支付房貸的負擔將增加5%至10%。滬綜指當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彈後,滬綜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點。
第五次加息:2006年4月28日
2006年4月28日,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58%提高到5.85%。28日,滬指低開14點,最高1445,收盤 1440,漲23點,大漲1.66%。其後依然維持上漲勢頭,並在5月份展開了一波歷史上少見的逼空行情,到2006年7月5日最高摸至1757點。
1993年—1998年,美國經歷了數次加息,但是美國股市從3520點一路漲到8300點,漲幅高達136%,走出了長大5年的大牛市。
綜上所述,在前四次加息中,由於房地產等占的主導比較大,受影響也比較大,必然會對大盤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股市還沒有改革,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大市值還沒有引進。但現在除了市值發生變化外,關鍵是投資者已經逐漸適應了加息。從去年的加息看,股市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加息不再是毒葯,而是催生股市健康發展的良葯。有些人並不理解加息的真正涵義以及用途,只會盲目跟風殺跌,其實大盤歷來暴跌的罪魁禍首很大程度都要歸咎於恐慌盤,所以,投資者的心態是關鍵。
2、股指期貨推出之日便是A股深調之時
天下既然沒有不散的筵席,也就沒有一路狂奔的牛市。人們都關心股市何時調整?何時終結?這就要從牛市的發動機談起。對於中國牛市的非典型性,我從2003年以來一直在思考,所以在2003年5月19日特意加班寫出了 「非典型牛市的典型開端」,刊於中國證券報的頭版。在我看來,中國牛市的發動機過去一直是政府,政府不掏錢就沒有牛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政策市」。經濟的高速增長必然產生證券化的需求,所以股市動態超前反應經濟趨勢,這就是所謂的「晴雨表」機制。但是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不僅沒有伴隨著股市的相應上升,反而伴隨著長達五年的大熊市,這一直困擾著中國證券市場上的投資人。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一個司機和發動機的問題。中國股市這部車是政府造的,政府當司機,用的是老式柴油機。投資人不當司機,也就想不到要換發動機,只想「搭車」,不想開車,所以政府下車就沒人開車了。2004年上半年,這一輪牛市就啟動過一回,當司機的政府本想讓這台車出廠,但沒想到後面沒人接手,司機下車,車就「熄火」。所以 2004年的股市就像飛機起飛後又緊急迫降,管理層開始尋找新的司機,啟動了股權分置改革。股權分置改革解決了兩個問題:第一是解決了「司機」隊伍的問題,第二是解決了股市發動機的問題。機構投資者帶著三種動機進入市場,第一個動機是中國經濟成長的證券化,然後在證券化的過程中獲利;第二個動機是在股市中創造新的博弈棋局,然後在大並購中獲利;第三個動機是把企業變成商品,然後在製造「企業商品」的市場上獲利。全流通市場的背後是企業的商品化,企業商品化的背後是金融的證券化,金融證券化的背後是證券市場的產業化。三者缺一不可,構成了本輪大牛市的基礎,於是在今年才讓中國的「隱形牛市」浮出了水面。
行為經濟學和理論經濟學的差別就像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差別一樣,亞當.斯密的市場界定如同天主教的上帝,在瞑瞑太空之上遙不可及,納什均衡的市場界定把上帝拉下神壇,變成了買方與賣方的博弈。所以在行為經濟學的市場上,司機可換,行為亦變。當司機從政府變為機構投資人之後,新司機就要換發動機,市場的游戲規則就變了。因為在政府當司機的時候,股市的第一原則是穩定;在機構當司機的時代,股市的本源就是波動。波動的原因有時來自買方,有時來自賣方,就像汽車的軌跡一樣,趨勢在於道路的走向,波動在於司機的駕駛。從這個原理來分析市場趨勢,股市調整發生的時點和深度就主要取決於投資機構的行為了。有機構預測明年是「年初上漲,年中調整,年末回升」,但是要具體分析本輪牛市的發動機,就會發現股市調整更大的概率會發生在年初,或者更確切的說,將發生在股指期貨推出之時。
我把這個牛市的驅動力之一界定為「移民效應」,是場外的投資機構作為股市「新移民」入市推動的牛市。原來在場外的新移民是機構,其中不少是海外機構或者是受海外機構訓練的基金經理。機構投資人有一個職業習慣,就是每到出季報年報的時候,都會「粉飾窗戶(Window Dressing)」,讓投資人,老闆或股東們賞識他們的遠見卓識。所以牛市越接近年底,就會越漲的越高,因為基金經理們在追漲補倉。中國的股市成為今年全球股市上升幅度最高的時候,如果哪個基金經理在年底還沒有用完他自己可以使用的中國投資額度,沒有持有今年漲幅最高的中國藍籌,就等於說你沒有看準市場。由於有這種壓力,年底之前大家都會把額度用完,於是就出現了越漲得好的藍籌就越漲,越牛的股市越牛。
這樣的機制推演下去的結論就是每年過了年底就會有機構先推高市場,伺機拋售,「裝飾窗戶」的工作完成了,沒有必要再繼續「裝飾」,這種職業習慣會引起市場的小幅調整,如果市場上有避險投資工具,還會有較大幅度的修正,因為機構可以先在衍生市場上布局,然後再開始拋售。這樣的對沖交易,可以使基金在正股調倉中的虧損由衍生品市場上的收益對沖,從而在基金調倉的過程中,不會導致基金凈值的大幅下跌。所以除了基本面的因素外,從行為面看股市調整要加一分小心:小調看「窗」;大調看「倉」。
這個機制告訴大家,「裝飾窗戶」後的調整多半是小幅調整。但是,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後,由於機構能夠用衍生產品來對沖正股的虧損,就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修正。較大幅度的修正有雙重作用,其一是機構調倉。在調倉的過程當中,由於有衍生品投資的收益來對沖虧損,賬面凈值變化不會很大,但可用現金卻增加了。其二是散戶「震倉」。修正幅度超過一定點的時候,散戶會成為驚弓之鳥。於是在散戶跟風拋售的時候,又為機構創造了機會。所以,機構拋售加衍生產品的對沖會在市場上創造新的投資機會。
機構和散戶的博弈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每一個人都會說保護投資者,但是保護哪一類投資者?是機構還是散戶?又都各有一本帳。對散戶的保護只能在制度上、程序上、和信息披露上來完成一般性的承諾,而市場上新推出的產品基本上都是為機構投資者服務的。所以在市場和產品創新的過程中,保護投資者自然而然就傾向於保護機構投資者。衍生產品市場的開放,股指期貨的推出,其實主要是為保護機構投資者提供新的避險工具。
所以我認為,明年初可能有「裝飾窗戶」後的小幅調整。但是,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後,市場可能會出現深度調整。牛市之中的調整隻要不跌破20%的心理線,牛市的基調就還存在,機構就會不斷發動新一輪的拉升,這是我對明年股市調整機制的看法。
中國股市換了司機,新司機換了引擎,市場又從基本面和政策面產生了新的「加速器」:
第一是人民幣升值。今年升了3%,專家預測明年升幅會是5%以上,於是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推動股市繼續向好;
第二是公司的盈利。預計明年公司的利潤會大幅超出預期,這是中國經濟成長證券化的內在動力,是基本面的因素;
第三是「隱形收益」的回歸。在管理層的利益和股票價格脫節的時候,上市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往往有三個出口:一條出口流到總公司;一條出口流到關聯公司;一條出口流到上市公司。於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在賺錢的同時還要考慮利潤分流,通過利潤分流來平衡三個口袋的不同利益主體。大口袋通常是大股東的,大股東的利益和上市公司管理層的帽子連在一起。小口袋是管理層和關聯機構的,小口袋的現金流關繫到管理層和關聯機構的間接利益,也關繫到上市公司是否能夠持續盈利。所以在兩頭照顧完之後剩下的才流入上市公司的口袋。在這樣的機制存在之時,上市公司實際創造的利潤會有相當部分會流出上市公司。但是在股權分置改革之後,有三個因素會改變上述機制:其一是明年將推出的管理層股權激勵,明年開始試點,上市公司管理層在准備積累可分配利潤;其二是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的提高。由於有強勢的投資機構進了市場,機構人不參與管理,但是監督管理的功能強化了,三個口袋就不那麼容易隨便調劑了;其三是新的會計准則和新的考核辦法,市值的考核會逐步替代原來的凈值考核,新的會計制度和新的考核方式也會使現金流回歸A股,超出預期的利潤就會帶動股價進一步上升。
第四是稅收制度的改革。稅制改革已經提上議事日程,「兩稅合一」會解決中國企業制度中的一個重大問題。當年為了對外開放,我們對三資(外商獨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實行了優惠的稅收政策。除了 「兩免三減或三免五減」之外,外資實際享受了很多的優惠,實際納稅平均只有內資企業的一半左右。兩稅合一以及包含著兩稅合一之後的減稅,估計會把新的統一稅率下調四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說在原來的盈利水平上,稅收制度的改革會使上市公司的利潤增加8%到10%,這會直接影響到目前仍然以內資國企為主導的中國 A股市場,並且還會激勵外資參股中國上市公司的動機,推動A股市場股權結構的多元化。
第五是證券市場的開放。A股市場的對外開放也是國家和跨國公司之間的博弈,結果是把境外的中小型企業排斥在中國市場之外。QFII政策也好,其他對外國機構投資者開放的政策也好,都是在全球排名在前的大行影響之下制訂的。以QFII為例,諾大一個香港地區和台灣地區,居然沒有一家公司能夠達到申請QFII額度的資格。大型的跨國金融機構控制著中國的對外開放,這種情況在明年會有所改善。我預計明年QFII的申請門檻會降低,金融市場會進一步開放,甚至可能把那些通過進出口報價偷偷進入中國市場的熱錢「棄暗投明」轉化為新的機構投資者。
第六是機構投資的規范。目前除了基金公司之外,一般企業如果以投資股票為主營業務之一的話,最好還是用「人頭賬戶」進行投資。因為法人的投資和一個自然人的投資相比,除了法人承擔有限責任的優點之外,法人的投資回報要承受多層課稅。中國目前的稅制實際上是不鼓勵機構進行證券投資的。許多機構藏在自然人的背後進行投資,一方面是為了隱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逃稅。機構投資收益的稅收問題不僅困擾著機構投資的規范化,而且阻礙著資產證券化和房地產信託等創新產品的發行和交易。
第七是A+H的一體化。隨著越來越多的藍籌股上市和H股的「回鄉」,A+H模式會逐漸導致A股市場和香港市場的一體化,進而提出B股市場退出歷史舞台的問題。B股市場的關閉應當借鑒股權分置改革的經驗,通過協議回購,私有化的退市,或者准QFII的方式來解決,從而加強A股和H股之間的一體化。
總體來說,從宏觀、微觀、國內、國際、稅收改革和企業制度改革等各方面的因素看,明年中國股市繼續向好的基礎非常強勁,今年的儲蓄增長率首次下跌僅僅是開始,是大規模資金投入股市的開始。儲蓄如蓄水,投資如泄洪,從制度上開啟儲蓄資金自動流入證券市場的變革才剛剛開始。
3、把握趨勢
對於趨勢的判定方法有多種,可以用道氏理論,可以用波浪理論,可以用均線理論,更可以簡單到用一把直尺往圖表上一放。而對於如何把握趨勢,使趨勢為己所用,則見仁見智各有各的妙法。事實上,趨勢簡單得嚇人,簡單到可以這樣描述:在多頭市場中做多,在空頭市場中做空。說的好容易,可做起來真的很難。這也怨不得自己也怨不得別人,其實這是由人類的本性所決定的。人性的諸多弱點是來自先天,如恐懼、懶惰、沖動、貪婪等等,而許多優良的品質卻需要依靠後天的培養和歷練,因此也就造成了人們知與行的無法統一。大家看股評的時候,股評師一般會說看空看多的理由,並指出了未來的支撐或阻力,還很好心的建議在支撐處低吸搶反彈,在阻力處減磅。這些先生們的勇氣都很可嘉,但我們不能苟同他們的做法,在一個空頭市場中低吸搶反彈,恐怕會淹沒在向下的瀑布里;在多頭市場中做空,恐怕會一腳踩在直升機上。趨勢是無敵的,這些趨勢運動過程中的阻力支撐能和趨勢對抗嗎?趨勢是如此簡單,你只需要有簡單的思考就會有簡單的動作,而在這個市場里,往往簡單的動作卻受的阻力最小。以市場來講,跌深醞釀反彈;漲多醞釀回落。不過又有多少人能抓住這個極點呢?有句話說:只要市場中還有人在和趨勢對抗,那麼趨勢便不會終止。在趨勢行進過程中,又有多少「敢為天下先」的「聰明人」被市場無情消滅啊。趨勢可以辨認。之所以還有那麼多人虧損,一是源於人性的問題,即知道了趨勢的方向,卻因為貪婪恐懼等等,或者以為自己比市場更聰明,而在不知不覺中選擇了和趨勢抗衡;二是不知道什麼是趨勢,完全憑感覺在市場里行走。因此,等趨勢明朗了,等盤面熱火朝天了,等你知道了明白了,你想不賺錢都難了,那時再做不遲啊。重要的是,在自己迷惘的時候應該身處局外,而不該置身其中。你不能用自己的資金賭在自己的迷惘里。做聰明人沒用的,關鍵是要做個賺錢人。

❹ 股票問題:本輪牛市什麼股票最先啟動

你說的是從1000點開始還是從2007年開始還是現在?
1000點開始啟動的順序是有色,軍工,金融,鋼鐵,消費,裝備製造,房地產。到2007年2月以後就變成低價股的天下了,530以後二線藍籌集體啟動,特別是煤炭,有色,鋼鐵,金融,房地產。二線藍籌大概是在國慶前偃旗息鼓了,一線藍籌啟動,從5000拉到6000,中神華,工行,中行,中石化,連通,萬課A以及部分高價股都有不錯的表現。

❺ 期貨效應是什麼意思具體些

可能是對未來的預期吧。期貨就是對未來價格的預期。期貨效應,估計就是對未來預期產生的影響。

❻ 股票趨勢技術分析理論

1.股市從998點以來上漲的回顧

從2005年6月6日開始,中國股市進入了第二波周期為8年以上的波瀾壯闊的大牛市。其時間跨度之長,空間幅度之大,不是一般人可以想像。具體的空間點位我不做推測,但是可以說明,已經過去的3000點只是基本的,4000點是肯定要被踩在腳下的,8年之後最終到達的空間點位是多少,我不能預測,相信也沒有人能精確預測。從2005年6月6日至2007年2月16日,時間跨度是1年半左右,上漲幅度是200%。在這么短的時間內,這個幅度不可謂不大,但是其性質我歸納為恢復性上漲,為什麼呢,我們可以仔細回顧一下1年半以來的市場情況。

第一階段:熊市完結,股市試探性緩慢反彈(2005年6月~2005年11月)。

這個階段的特點是熊市雖然已經完結,但是人們飽經摧殘的脆弱心理仍不願相信牛市已經到來,若有上漲,仍將其看作熊市中的反彈,一切都猶猶豫豫,小心翼翼,生怕驚動了沉睡的熊大哥。只有極少數的先知勇敢的買入,因為這個時候的股票,太便宜了,真的太便宜了,遍地黃金啊,可能十年內都再沒同樣的機會了…....這個階段緩慢的上漲,快速的下跌,但是又跌不破前一個底部,磨啊磨啊,終於磨掉了那些不堅定的人,然後就到第二階段了…

第二階段:大夢初醒(2005年11月~2006年5月)

第二階段的特點是拉高成本,脫離估值太低不合理區域。這個階段沒什麼,就是明白事理的人越來越多,懷疑的人越來越少,大家都知道機會來了,趕快搞一把再說,在第二階段行情的末端,就是2006年5月初,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瘋狂波,接下來就是較大的調整…

第三階段:崢嶸初現(2006年8月~2007年2月)

2006年5月~8月,經過對第二階段的徹底清洗,股指從2006年8月開始,進入到顯露崢嶸的歲月。從8月起,在大象股的強力拉升下,股指強勢進入主升浪,這個階段,牛是沒有回頭吃草的時間的,拉升再拉升,把人都搞瘋狂了。營業部門庭若市,新股民開戶一再創新高。這個階段,只要你買股票,隨便怎樣都賺錢,股指漲得象瘋狗樣,所以都叫瘋狗浪。但是,再怎麼強大的力量也不能使股指永遠上漲而不休息,牛始終會回頭吃草的。在2007年1月30日到2月6日這一段時間,牛低頭了,大盤6日內暴跌近500點。暴漲帶來的暴跌讓很多人消受不起,也給了投資者上了生動的一課,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一年半以來,大盤雖然經歷了幾個階段,但從大趨勢來講,股指在火狗年基本屬於單邊上漲,投資者多有斬獲。雖然股指已經上漲很高,但是趨勢沒有改變,股指的連創新高開拓了牛市的空間,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吸引了大量的增量資金,為下一階段行情的演變打下了基礎和鋪墊了條件。

2.股市在2007年可能出現的波動

2007年對於指數的不利的因素:

1).市盈率太高:現在股市的平均市盈率已經從1年半以前的15倍左右上升到現在的接近40倍,不管從哪個角度講,這個數據「現階段」是高了,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講,這樣下去是沒有出路的。我國是處於高速發展的新興市場,又有高速發展的宏觀經濟基本面支持,再加上人民幣升值因素,市盈率可以適當高估,可以讓人接受的長期平均市盈率波動值可以考慮在20倍到25倍(歐美港是15倍),最多也不能長期脫離30倍。所以,市盈率偏高是個問題。

2).短時間獲利盤太多:1年半時間股指從1000點到3000點,這個市場的資本回報率太高,基本是暴利。一般資金年回報率在15%就有很多人開心的不得了,現在這個市場的資金年回報率超過50%的比比皆是,不是很正常。歷史告訴我們,市場不會讓你這么舒服的賺錢的,市場肯定會用他自己的方式讓投資者抬高成本。

3).市場進入題材股階段:一般牛市的板塊炒作都大致的模式,剛開始是價值投資,然後擴散到炒作二線藍籌股,後來炒作有實質性題材的板塊,最後進入到炒作垃圾題材的階段。現在這個市場基本是進行到瘋狂炒作題材的階段,不管消息是真是假,先炒了再說。大致瀏覽一下個股,每個股票都基本上都經歷過了一段飆升段了,再漲的空間有多少呢。這些表明行情在逐漸在進入末期。

4).從波浪理論的角度來看,從2007年2月6日開始的上升段,很象某個稍大級別波段的5浪,5浪過後是什麼呢,是對應更大級別波段的調整浪。

5).從江恩的時間周期來測算,2007年春節過後3到5周,是及其危險的時間之窗,是大波動的主要時間周期和小波動的次要時間周期的重合點。如果這段時間沖高上漲的話,則更加危險,那表明時間周期點將落在空間的頂點,這個信號預示著下跌不可避免。

總的來看,大盤股指的上漲力量在逐漸減弱,上漲的時間在逐漸縮短,下跌的時間和空間在加大,下跌的推動結構一次比前一次強。上證指數可能在3100點到3500點之間,時間在春節後3~5周內見到2007年春節後的第一個高點,然後進行一個大級別的調整,調整的第一參照點是上次暴跌的低點2541點。

同時聲明一點,技術性調整的目的是什麼呢,是為了下次更好上漲。在技術性調整中,可以等待市盈率逐漸跟上股價上漲的幅度,對股價形成基本面的支撐。同時也為了抬高投資者的成本,消化獲利盤。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以時間換空間。

*三、把握趨勢*

1、加息改變不了大牛勢的趨勢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07年3月18日起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6.12%提高到6.39%;其他各檔次存貸款基準利率也相應調整。

加息對股市無疑是一個利空,對股市的確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但本次加息對股市的影響不至於大到可以改變本輪大牛勢的格局。因此,基金長線投資者的操作思路沒有必要隨著加息而進行調整。

歷次加息對股市的影響:

第一次加息:1993年5月15日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提高人民幣存、貸款利率,各檔次定期存款年利率平均提高2.18個百分點,各項貸款利率平均提高0.82個百分點。這次加息,使得首個交易日滬指下跌27.43點。

第二次加息:1993年7月11日

央行再次調高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由93年5月15日9.18%上調到10.98%,利率升幅為19.61%。首個交易日下跌23.05點。

1993年的兩次加息,使滬綜指在隨後3個月時間里從1392點迅速下跌到777點,跌幅達到44.2%。

第三次加息:2004年10月29日

一年期存、貸款利率均上調0.27%。正處於下跌途中的滬綜指大跌1.58%,當天報收於1320點,其後經過幾個交易日的盤整後雖有一波小幅反彈,但最終仍未能擺脫下跌趨勢,滬綜指於2005年6月6日跌破千點創出了998點的多年新低。

第四次加息:2005年3月17日

央行決定住房貸款加息。這對絕大多數購房自住的市民來說,意味著支付房貸的負擔將增加5%至10%。滬綜指當日下跌了0.96%,次日再跌1.29%。稍作反彈後,滬綜指一路下跌,最低至998.23點。

第五次加息:2006年4月28日

2006年4月28日,金融機構貸款利率上調0.27個百分點,由現行的5.58%提高到5.85%。28日,滬指低開14點,最高1445,收盤 1440,漲23點,大漲1.66%。其後依然維持上漲勢頭,並在5月份展開了一波歷史上少見的逼空行情,到2006年7月5日最高摸至1757點。

1993年—1998年,美國經歷了數次加息,但是美國股市從3520點一路漲到8300點,漲幅高達136%,走出了長大5年的大牛市。

綜上所述,在前四次加息中,由於房地產等占的主導比較大,受影響也比較大,必然會對大盤產生很大的影響,同時股市還沒有改革,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大市值還沒有引進。但現在除了市值發生變化外,關鍵是投資者已經逐漸適應了加息。從去年的加息看,股市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加息不再是毒葯,而是催生股市健康發展的良葯。有些人並不理解加息的真正涵義以及用途,只會盲目跟風殺跌,其實大盤歷來暴跌的罪魁禍首很大程度都要歸咎於恐慌盤,所以,投資者的心態是關鍵。

2、股指期貨推出之日便是A股深調之時

天下既然沒有不散的筵席,也就沒有一路狂奔的牛市。人們都關心股市何時調整?何時終結?這就要從牛市的發動機談起。對於中國牛市的非典型性,我從2003年以來一直在思考,所以在2003年5月19日特意加班寫出了 「非典型牛市的典型開端」,刊於中國證券報的頭版。在我看來,中國牛市的發動機過去一直是政府,政府不掏錢就沒有牛市,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政策市」。經濟的高速增長必然產生證券化的需求,所以股市動態超前反應經濟趨勢,這就是所謂的「晴雨表」機制。但是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不僅沒有伴隨著股市的相應上升,反而伴隨著長達五年的大熊市,這一直困擾著中國證券市場上的投資人。其實道理很簡單,就是一個司機和發動機的問題。中國股市這部車是政府造的,政府當司機,用的是老式柴油機。投資人不當司機,也就想不到要換發動機,只想「搭車」,不想開車,所以政府下車就沒人開車了。2004年上半年,這一輪牛市就啟動過一回,當司機的政府本想讓這台車出廠,但沒想到後面沒人接手,司機下車,車就「熄火」。所以 2004年的股市就像飛機起飛後又緊急迫降,管理層開始尋找新的司機,啟動了股權分置改革。股權分置改革解決了兩個問題:第一是解決了「司機」隊伍的問題,第二是解決了股市發動機的問題。機構投資者帶著三種動機進入市場,第一個動機是中國經濟成長的證券化,然後在證券化的過程中獲利;第二個動機是在股市中創造新的博弈棋局,然後在大並購中獲利;第三個動機是把企業變成商品,然後在製造「企業商品」的市場上獲利。全流通市場的背後是企業的商品化,企業商品化的背後是金融的證券化,金融證券化的背後是證券市場的產業化。三者缺一不可,構成了本輪大牛市的基礎,於是在今年才讓中國的「隱形牛市」浮出了水面。

行為經濟學和理論經濟學的差別就像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差別一樣,亞當.斯密的市場界定如同天主教的上帝,在瞑瞑太空之上遙不可及,納什均衡的市場界定把上帝拉下神壇,變成了買方與賣方的博弈。所以在行為經濟學的市場上,司機可換,行為亦變。當司機從政府變為機構投資人之後,新司機就要換發動機,市場的游戲規則就變了。因為在政府當司機的時候,股市的第一原則是穩定;在機構當司機的時代,股市的本源就是波動。波動的原因有時來自買方,有時來自賣方,就像汽車的軌跡一樣,趨勢在於道路的走向,波動在於司機的駕駛。從這個原理來分析市場趨勢,股市調整發生的時點和深度就主要取決於投資機構的行為了。有機構預測明年是「年初上漲,年中調整,年末回升」,但是要具體分析本輪牛市的發動機,就會發現股市調整更大的概率會發生在年初,或者更確切的說,將發生在股指期貨推出之時。

我把這個牛市的驅動力之一界定為「移民效應」,是場外的投資機構作為股市「新移民」入市推動的牛市。原來在場外的新移民是機構,其中不少是海外機構或者是受海外機構訓練的基金經理。機構投資人有一個職業習慣,就是每到出季報年報的時候,都會「粉飾窗戶(Window Dressing)」,讓投資人,老闆或股東們賞識他們的遠見卓識。所以牛市越接近年底,就會越漲的越高,因為基金經理們在追漲補倉。中國的股市成為今年全球股市上升幅度最高的時候,如果哪個基金經理在年底還沒有用完他自己可以使用的中國投資額度,沒有持有今年漲幅最高的中國藍籌,就等於說你沒有看準市場。由於有這種壓力,年底之前大家都會把額度用完,於是就出現了越漲得好的藍籌就越漲,越牛的股市越牛。

這樣的機制推演下去的結論就是每年過了年底就會有機構先推高市場,伺機拋售,「裝飾窗戶」的工作完成了,沒有必要再繼續「裝飾」,這種職業習慣會引起市場的小幅調整,如果市場上有避險投資工具,還會有較大幅度的修正,因為機構可以先在衍生市場上布局,然後再開始拋售。這樣的對沖交易,可以使基金在正股調倉中的虧損由衍生品市場上的收益對沖,從而在基金調倉的過程中,不會導致基金凈值的大幅下跌。所以除了基本面的因素外,從行為面看股市調整要加一分小心:小調看「窗」;大調看「倉」。

這個機制告訴大家,「裝飾窗戶」後的調整多半是小幅調整。但是,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後,由於機構能夠用衍生產品來對沖正股的虧損,就可能出現較大幅度的修正。較大幅度的修正有雙重作用,其一是機構調倉。在調倉的過程當中,由於有衍生品投資的收益來對沖虧損,賬面凈值變化不會很大,但可用現金卻增加了。其二是散戶「震倉」。修正幅度超過一定點的時候,散戶會成為驚弓之鳥。於是在散戶跟風拋售的時候,又為機構創造了機會。所以,機構拋售加衍生產品的對沖會在市場上創造新的投資機會。

機構和散戶的博弈是一個永恆的主題,每一個人都會說保護投資者,但是保護哪一類投資者?是機構還是散戶?又都各有一本帳。對散戶的保護只能在制度上、程序上、和信息披露上來完成一般性的承諾,而市場上新推出的產品基本上都是為機構投資者服務的。所以在市場和產品創新的過程中,保護投資者自然而然就傾向於保護機構投資者。衍生產品市場的開放,股指期貨的推出,其實主要是為保護機構投資者提供新的避險工具。

所以我認為,明年初可能有「裝飾窗戶」後的小幅調整。但是,在股指期貨推出之後,市場可能會出現深度調整。牛市之中的調整隻要不跌破20%的心理線,牛市的基調就還存在,機構就會不斷發動新一輪的拉升,這是我對明年股市調整機制的看法。

中國股市換了司機,新司機換了引擎,市場又從基本面和政策面產生了新的「加速器」:

第一是人民幣升值。今年升了3%,專家預測明年升幅會是5%以上,於是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推動股市繼續向好;

第二是公司的盈利。預計明年公司的利潤會大幅超出預期,這是中國經濟成長證券化的內在動力,是基本面的因素;

第三是「隱形收益」的回歸。在管理層的利益和股票價格脫節的時候,上市公司的經營性現金流往往有三個出口:一條出口流到總公司;一條出口流到關聯公司;一條出口流到上市公司。於是,上市公司的管理層在賺錢的同時還要考慮利潤分流,通過利潤分流來平衡三個口袋的不同利益主體。大口袋通常是大股東的,大股東的利益和上市公司管理層的帽子連在一起。小口袋是管理層和關聯機構的,小口袋的現金流關繫到管理層和關聯機構的間接利益,也關繫到上市公司是否能夠持續盈利。所以在兩頭照顧完之後剩下的才流入上市公司的口袋。在這樣的機制存在之時,上市公司實際創造的利潤會有相當部分會流出上市公司。但是在股權分置改革之後,有三個因素會改變上述機制:其一是明年將推出的管理層股權激勵,明年開始試點,上市公司管理層在准備積累可分配利潤;其二是公司治理水平和透明度的提高。由於有強勢的投資機構進了市場,機構人不參與管理,但是監督管理的功能強化了,三個口袋就不那麼容易隨便調劑了;其三是新的會計准則和新的考核辦法,市值的考核會逐步替代原來的凈值考核,新的會計制度和新的考核方式也會使現金流回歸A股,超出預期的利潤就會帶動股價進一步上升。

第四是稅收制度的改革。稅制改革已經提上議事日程,「兩稅合一」會解決中國企業制度中的一個重大問題。當年為了對外開放,我們對三資(外商獨資、中外合資、中外合作)企業實行了優惠的稅收政策。除了 「兩免三減或三免五減」之外,外資實際享受了很多的優惠,實際納稅平均只有內資企業的一半左右。兩稅合一以及包含著兩稅合一之後的減稅,估計會把新的統一稅率下調四分之一左右,也就是說在原來的盈利水平上,稅收制度的改革會使上市公司的利潤增加8%到10%,這會直接影響到目前仍然以內資國企為主導的中國 A股市場,並且還會激勵外資參股中國上市公司的動機,推動A股市場股權結構的多元化。

第五是證券市場的開放。A股市場的對外開放也是國家和跨國公司之間的博弈,結果是把境外的中小型企業排斥在中國市場之外。QFII政策也好,其他對外國機構投資者開放的政策也好,都是在全球排名在前的大行影響之下制訂的。以QFII為例,諾大一個香港地區和台灣地區,居然沒有一家公司能夠達到申請QFII額度的資格。大型的跨國金融機構控制著中國的對外開放,這種情況在明年會有所改善。我預計明年QFII的申請門檻會降低,金融市場會進一步開放,甚至可能把那些通過進出口報價偷偷進入中國市場的熱錢「棄暗投明」轉化為新的機構投資者。

第六是機構投資的規范。目前除了基金公司之外,一般企業如果以投資股票為主營業務之一的話,最好還是用「人頭賬戶」進行投資。因為法人的投資和一個自然人的投資相比,除了法人承擔有限責任的優點之外,法人的投資回報要承受多層課稅。中國目前的稅制實際上是不鼓勵機構進行證券投資的。許多機構藏在自然人的背後進行投資,一方面是為了隱形,另一方面也是為了逃稅。機構投資收益的稅收問題不僅困擾著機構投資的規范化,而且阻礙著資產證券化和房地產信託等創新產品的發行和交易。

第七是A+H的一體化。隨著越來越多的藍籌股上市和H股的「回鄉」,A+H模式會逐漸導致A股市場和香港市場的一體化,進而提出B股市場退出歷史舞台的問題。B股市場的關閉應當借鑒股權分置改革的經驗,通過協議回購,私有化的退市,或者准QFII的方式來解決,從而加強A股和H股之間的一體化。

總體來說,從宏觀、微觀、國內、國際、稅收改革和企業制度改革等各方面的因素看,明年中國股市繼續向好的基礎非常強勁,今年的儲蓄增長率首次下跌僅僅是開始,是大規模資金投入股市的開始。儲蓄如蓄水,投資如泄洪,從制度上開啟儲蓄資金自動流入證券市場的變革才剛剛開始。

3、把握趨勢

對於趨勢的判定方法有多種,可以用道氏理論,可以用波浪理論,可以用均線理論,更可以簡單到用一把直尺往圖表上一放。而對於如何把握趨勢,使趨勢為己所用,則見仁見智各有各的妙法。事實上,趨勢簡單得嚇人,簡單到可以這樣描述:在多頭市場中做多,在空頭市場中做空。說的好容易,可做起來真的很難。這也怨不得自己也怨不得別人,其實這是由人類的本性所決定的。人性的諸多弱點是來自先天,如恐懼、懶惰、沖動、貪婪等等,而許多優良的品質卻需要依靠後天的培養和歷練,因此也就造成了人們知與行的無法統一。大家看股評的時候,股評師一般會說看空看多的理由,並指出了未來的支撐或阻力,還很好心的建議在支撐處低吸搶反彈,在阻力處減磅。這些先生們的勇氣都很可嘉,但我們不能苟同他們的做法,在一個空頭市場中低吸搶反彈,恐怕會淹沒在向下的瀑布里;在多頭市場中做空,恐怕會一腳踩在直升機上。趨勢是無敵的,這些趨勢運動過程中的阻力支撐能和趨勢對抗嗎?趨勢是如此簡單,你只需要有簡單的思考就會有簡單的動作,而在這個市場里,往往簡單的動作卻受的阻力最小。以市場來講,跌深醞釀反彈;漲多醞釀回落。不過又有多少人能抓住這個極點呢?有句話說:只要市場中還有人在和趨勢對抗,那麼趨勢便不會終止。在趨勢行進過程中,又有多少「敢為天下先」的「聰明人」被市場無情消滅啊。趨勢可以辨認。之所以還有那麼多人虧損,一是源於人性的問題,即知道了趨勢的方向,卻因為貪婪恐懼等等,或者以為自己比市場更聰明,而在不知不覺中選擇了和趨勢抗衡;二是不知道什麼是趨勢,完全憑感覺在市場里行走。因此,等趨勢明朗了,等盤面熱火朝天了,等你知道了明白了,你想不賺錢都難了,那時再做不遲啊。重要的是,在自己迷惘的時候應該身處局外,而不該置身其中。你不能用自己的資金賭在自己的迷惘里。做聰明人沒用的,關鍵是要做個賺錢人。

❼ 以自身的觀點陳述本次牛市中你覺得最理想的操作手法是什麼並定下你的收益預期

自身的觀點本質流逝中我覺得最理想的操作說法就是持股不動

❽ 如果說人民幣升值是本輪牛市的主要動力那麼這股動力能維持多久能升值到多少

你可以看看,八十年代的日本的日元是如何升值的,升值了多久.很具有參考價值.

❾ 本輪牛市是瘋牛,還是快牛或者能不能形成長久的慢牛呢

本輪A股牛市肯定會形成長期的慢牛,並非是瘋牛或者是快牛,唯獨走慢牛才是王道,慢牛才符合政策的要求,下面進行分析。

首先來分析為什麼本輪牛市能形成長期慢牛,並非是走瘋牛或者快牛呢?根據近期A股市場的實際行情我們來分析。

根據近期A股快速大漲之後,在階段性高點連給市場兩桶冷水,這個舉動已經說明一切,說明A股近期上漲的速度太快了,一定要控制上漲的節奏。

所以自從個股股市降溫之後,近幾個交易日,整個市場已經變得非常明智了,並不會持續大漲,而且選擇在高位來回震盪了。

綜合以上分析得知,近期大盤剛快速大漲就緊急降溫,緊急降溫的動作答案非常明顯,就是為抑制市場來非理性分瘋牛或快牛,而且讓市場走出健康而長久的慢牛。

❿ 2015年股市上最大的概念是什麼

中國股市二十多年來,其實概念只有1個——ipo
ipo開閘就漲,ipo結束就跌,牛市的目的就是國家要賣股圈錢
所以,4月份還會漲,5月份就要小心了,5月25日發審委結束後,有可能A股將迎來暴跌
至於現在買什麼,現在唯一能確定上漲的只有券商,因券商而始,因券商而亡,券商將是本輪牛市末期的最後一個拉升概念,建議買入即將創新高的券商股,例如東北證券

望採納

閱讀全文

與將是本輪牛市的發動機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獄解剖類型電影 瀏覽:369
文定是什麼電影 瀏覽:981
什麼影院可以看VIP 瀏覽:455
受到刺激後身上會長櫻花的圖案是哪部電影 瀏覽:454
免費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國產 瀏覽:122
韓國雙胞胎兄弟的愛情電影 瀏覽:333
法國啄木鳥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484
能看片的免費網站 瀏覽:954
七八十年代大尺度電影或電視劇 瀏覽:724
歐美荒島愛情電影 瀏覽:809
日本有部電影女教師被學生在教室輪奸 瀏覽:325
畸形喪屍電影 瀏覽:99
美片排名前十 瀏覽:591
韓國電影新媽媽女主角叫什麼 瀏覽:229
黑金刪減了什麼片段 瀏覽:280
泰國寶兒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83
3d左右格式電影網 瀏覽:562
跟師生情有關的電影 瀏覽:525
恐怖鬼片大全免費觀看 瀏覽:942
電影里三節是多長時間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