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宏觀經濟學儲蓄計算 儲蓄額是什麼和個人儲蓄不一樣嗎
那得看你在什麼模型裡面了。封閉型經濟?as-ad?開放型宏觀經濟?(參與者不同,方法不同)
但是不論在什麼模型里,i=s(投資=儲蓄)是一個假設前提,所有推導的基礎。
㈡ 公民的個人存款儲蓄在國家經濟生中有何重大作用
公民的個人存款儲蓄,作為一種投資行為,在國家經濟生活中有重大作用。
(1)為國家積累資金,支援現代化建設。
銀行吸收公民個人暫時不用的貨幣成為儲蓄存款,在存期之內,個人的消費資金不再以個人購買力的形式出現,而被銀行積累起來.相應地增加社會可用的資金總量,支援社會生產發展,促進了社會積累的形成或增長。就是說,國家有償地、有息地短期或長期取得公民儲金的使用權,可以在不斷提高已定的積累率,不變更公民的資金所有權的情況下,多增加生產建設資金,支援現代化建設。從儲蓄事業本身看.儲蓄積累社會資金,支持生產;生產發展又促進了公民生活的改善.又增加了儲蓄存款的儲源。所以,這種良性循環既有利於公民個人,又有利於國家積累資金,支援現代化建設。
(2)調節市場貨幣流通。
①公民個人的勞動酬金可以任愈支配,但為了選購自己滿意的商品,留作後備,這部分資金要退出流通。在一定時期之內被推遲的購買力,銀行通過吸收儲蓄,轉化為儲蓄存款。國家根據儲蓄額的多少相應安排消費品的生產,可以保持貨幣流通量適應商品流通量的正常需要,從而有效調節貨幣流通,穩定幣值。
②當購買力的增長超過了商品可供量時,市場上商品供不應求,國家通過開展儲蓄業務,可以有效地減少需求壓力,實現貨幣購買力和商品供應量的平衡。
③銀行將公民個人儲蓄存款轉化為生產投資,為市場提供更多的消費品,從而增加貨幣的回籠,保持正常的貨幣流通和物價穩定。
(3)有利於培養科學合理的生產習慣,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公民的貨幣收入不斷增加,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的消費慾望也必然上升。但我國現在仍實行低工資制,要縮小這種消費慾望與實際殉買力之間的差距,還需要一定時間的積蓄。公民存款儲蓄,不僅是一種投資行為,而且是計劃消費行為。通過儲蓄有計劃地安排生活,有利於培養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是科學合理的習慣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體現。
㈢ 宏觀經濟學中投資和儲蓄的關系
宏觀經濟學中:儲蓄等於投資,現在的儲蓄就是未來的投資。
儲蓄是消費的延時推後,他可以轉化為即時消費,也可以轉化為投資,儲蓄是社會再生產的資金來源;
投資則是資金不同於消費的一種運用,並主要用於資本貨物、基本建設等生產領域。
在資金應用角度來看,儲蓄等於投資。
(3)經濟制度和個人儲蓄行為擴展閱讀:
儲蓄的特徵:
1.儲蓄行為的自主性
儲蓄行為的自主性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儲蓄對象是私有的,就是儲蓄者所要儲蓄的貨幣資金的所有權歸儲戶所有,儲戶自己有權支配,這是儲蓄具有自主性的根本保證和必要前提。
2.儲蓄對象的暫時閑置性和積累性
儲蓄動機產生於個人取得收入以後扣除消費部分的結余。這部分結余構成了個人能進行儲蓄的物質前提。同時,儲蓄的目的是為了未來消費,這也說明了儲蓄對象的閑置具有暫時性。
3.儲蓄價值的保值性和收益性
儲蓄是一種信用行為,信用具有還本付息的特徵。儲蓄的還本付息特徵使它具有明顯的保值性和收益性。儲戶將貨幣資金存人銀行等儲蓄機構,首先考慮的是能否保住本金,起到積累財富的作用。
㈣ 什麼叫經濟制度什麼叫經濟體制二者有何區別與聯系
所謂經濟制度,是指一定社會屬於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總和,它反映生產關系的性質,是區分不同社會形態的基本依據。
所謂經濟體制,是指一定社會生產關系藉以實現的形式,即生產關系的具體組織形式和經濟管理制度,反映社會經濟採取的資源配置方式。
1.聯系:經濟制度是經濟體制的基礎。 經濟體製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方式,既然存在於一定的經濟制度中,就必然以該社會的經濟制度為基礎,並受其制約和影響。
一定社會的經濟制度決定著與此相聯系的經濟體制的根本性質和主要特點,規定其發展方向。一定社會的經濟制度的性質、特徵,要通過與其相適應的資源配置方式反映出來。
2.二者的區別:
(1)經濟制度是經濟體制的本質內容,經濟體制是經濟制度的具體表現形式;
(2)經濟制度是相對穩定的,而經濟體制則是相對變動較快的;
(3)同一種經濟制度下可以採取多種不同的經濟體制。
(4)經濟制度和個人儲蓄行為擴展閱讀:
經濟制度
經濟制度是指國家的統治階級為了反映在社會中占統治地位的生產關系的發展要求,建立、維護和發展有利於其政治統治的經濟秩序,而確認或創設的各種有關經濟問題的規則和措施的總稱。
經濟制度是組織社會經濟活動的根本原則,是在社會經濟活動的一定(或全部)范圍內,人們普遍承認,並且實際共同遵守著的一種行為規范。
主要類型
按照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社會發展階段的學說,人類歷史上經歷了五種依次更替的經濟制度,即:
1.原始公社經濟制度、
2.奴隸制經濟制度、
3.封建制經濟制度、
4.資本主義經濟制度、
5.社會主義經濟制度。
經濟體制
經濟體制(Economic Structure) 指在一定區域內(通常為一個國家)制定並執行經濟決策的各種機制的總和。通常指國家經濟組織的形式,它規定了國家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企業與各經濟部門之間的關系,並通過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來調控或影響社會經濟流動的范圍、內容和方式等。
社會的經濟關系,即參與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各個單位、各個個人的地位和他們之間的利益關系,就是通過這樣的體系表現出來。
定義
某一社會生產關系的具體形式,是一定的所有制和產權結構與一定的資源配置方式的統一,屬於經濟運行中的制度安排范疇。簡言之,經濟體制就是資源配置的具體方式或制度模式。
經濟體制除了指整個國民經濟的管理體制外,還包括各行各業如農業、工業、商業、交通運輸等等各自的管理體制,此外各個不同企業的企業管理體制也屬於經濟體制的范圍。經濟體制的不同,體現在社會制度的不同,而社會制度的不同決定了經濟體制不同。
功能表現
1.確定經濟行為主體的權利范圍,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活動起協調作用。
2.確定經濟主體共同遵守的行為規范,對經濟當事人不符合社會整體效率的行為發揮約束作用。
3.確定利益分享規則,對經濟主體行為發揮激勵功能。
4.確定信息交流結構,對經濟運行發揮信息功能。
㈤ 宏觀經濟學中的私人儲蓄、公共儲蓄與國民儲蓄的計算
Y指GDP,當然這個經濟體是封閉經濟,沒有國際貿易,GDP既衡量國民總產出也衡量國民總收入,第一個式子私人儲蓄,Y-T表示課稅之後可支配收入,再減去消費C,剩下的就是私人儲蓄了,公共儲蓄即政府儲蓄,政府收入即稅收T減去政府購買G即公共儲蓄,最後一個式子總儲蓄就是這兩個儲蓄之和。
㈥ 從經濟學角度看,個人的儲蓄是一個跨期的行為對不對
我們每個人從呱呱墜地,直到垂垂老矣,這一生當中,始終都在面對一個基本問題——我們應該怎樣更好地生活?不得不承認,我們所生活的這個世界,已經徹底被「經濟」所「挾持」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與所作所為,全都與經濟活動有關,不得不承認,在學習微觀經濟學之前,對現實中的一些涉及經濟現象的問題不甚了解。
從利潤最大化原理淺析身邊的現象
當生活中的一些商品漲價或者是降價,只是模糊地知道是因為需求與供給大小關系的問題。現在就可以用經濟學的角度來理解了。
在我的家鄉煙台,依賴於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水果種植業在經濟發展中扮演著舉足輕重的位置,幾年前在我的家鄉還是會看到大片大片蘋果樹林,但是讓我感到驚奇的是,幾年後在它們長得還很茂盛的時候有的卻被砍掉了,最初只是知道因為蘋果價格下降,果農賠錢,不得不另謀出路,這種見解是比較淺顯的,現嘗試用微觀經濟學原理加以解釋之,即利潤最大化原理以及市場機制原理。 像是蘋果這一類的農產品的供給市場屬於競爭性市場,果農們是在MC=MR=P的時候在短期達到利潤最大化的,剛開始的蘋果價格為P1,超過了平均成本,(P1—AC1)*Q>0,果農得到了經濟利潤,於是被利潤驅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種蘋果,而且種的數量也是逐步增多的,市場上蘋果的供給越來越多,使得由市場需求和供給決定的蘋果價格趨於下降,價格降到了P2,位於平均成本和平均可變成
本之間(P2—AC2)*Q2<0,但這時果農們還是會繼續種植,因為總收益大於總可變
成本,只有這樣才能收回部分固定成本,使之不會成為沉澱成本,這樣的決策對於果農們來說才是理性的,供給量繼續增加,價格繼續下降,當降到P3時,果農們就會放棄種植了,因為(P3—AC3)*Q3<(P3—AVC)*Q3<0,果農們已無利可尋,如果還不停止種植,則全部收益連可變成本都無法收回,更談不上對不變成本的彌補了。而事實上,只要果農停止種植,就會將可變成本將為0,顯然,此時不種植要比種植強,便會出現果樹被砍,數量減少。
至此,對蘋果樹數量減少現象已分析完畢,可能影響因素還有多個,我的分析可能會不全面。
從機會成本角度淺析生活中的小事
對於身邊的一個小事,也是很普遍的一件生活瑣事,現嘗試從經濟學的角度對此進行剖析。
我家住在三樓,一樓有一對老夫妻,生活過得很滋潤,也很讓人羨慕,白天會出去散散步,去菜市場轉轉,晚上也很充實,在廣場跳交誼舞。五樓的王叔叔則是位上班族,只有在早晨他出去上班和傍晚回來時才會碰見他,只能說年輕時是需要奮斗的。有時傍晚我會跟媽媽去附近的菜市場買菜,就會遇見一樓的奶奶和五樓的叔叔,但他們買菜的方式卻有著天壤之別。老奶奶買菜一般是先把菜市場逛個遍,察看不同攤位的蔬菜質量價格 ,最後擇優而買,有時甚至不惜走一段路到其他市場去買。王叔叔則要簡單得多,就近碰到合適的則買,很少花時間去逛菜攤和進行比較,那麼,老奶奶的這種做法是否比王叔叔的實惠呢?在學習微觀經濟學之前,我會覺得老奶奶更節儉,更聰明,因為畢竟是在比較了多家攤位之後,會得出,去哪家買會更便宜,得到的消費者剩餘越多。但是我的這種觀點現在從經濟學的角度看來,並不正確,他們的行為方式都是理性的。
就像企業家在進行經濟決策時,在選擇生產一種產品的時候,他所放棄的使用同樣的生產要素生產其他產品所帶來的利潤。同樣王叔叔如果也在逛完菜市場之後,再進行購買,是要付出代價的。老奶奶逛完菜市場之後,會得到有關商品價格的信息,然而獲得信息是有代價的,是要付出金錢和時間的,這是尋找信息的成本。信息也會帶來收益,有更充分的信息可以做出更正確的決策,這種決策會使經濟活動的收益更大。老奶奶逛菜攤就是一種尋找信息的活動,所用的金錢(如磨損鞋子所需的支出)和時間就是成本。由於對各個攤位蔬菜質量與價格信息了解而買到更好更便宜的菜就是收益。 但是人不可能得到完全信息,因為得到完全信息的成本高到不可能實現。所以,人無法做出完全理性的決策。如果做出決策是不去尋找信息,作為隨機決策,決策失誤的概率很大,這是一種非理性行為。但如果用過多的金錢與時間去尋找信息,搜索信息成本大於收益,其行為也是非理性的。如果我們把多尋找一點信息所增加的成本稱為邊際成本,把多獲得這點信息所增加的收益稱為邊際收益,那麼,正像工業企業一樣,尋找信息應達到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這時就實現了經濟學家所說的最大化。
不同的人買菜方式不同正在於他們的搜尋成本不同。如前所述,搜尋信息的成本包括實際支出(鞋子磨損或坐車費)和時間。假設實際指出可以忽略不計,搜尋成本可以用尋找信息的機會成本代表,機會成本是為尋找信息而消耗的時間的其他用處,或這種用處帶來的收入。因為一樓的老奶奶已退休,頤養天年,無事可做,她的機會成本為零,即為尋找信息而花的時間並沒有其他用處。當然,如果花的時間太多,影響了做家務、其他活動,或引起疲勞,則成本就不為零了。所以,在一定合理的范圍內,老奶奶逛菜攤買到物美價廉的菜是一種理性行為。也許,逛菜攤、討價還價還會給老奶奶帶來無限樂趣呢!(這是有可能的,因為老奶奶的孩子不在身邊,這樣出去逛逛可以和更多的人打交道,聊聊天)
上班族則不一樣了,假設王叔叔上班每小時可得收入20元。如果他逛菜攤買到的菜比不逛菜攤買到的才便宜20元,那麼,多逛一小時菜攤,邊際搜尋成本為20元,邊際收益20元,那麼,他用一小時逛菜攤尋找信息就是合理的。但是,現實中,逛一小時菜攤的收益沒有這么多,那他逛菜攤就是非理性的。所以,他總是就近菜攤隨便買一點。所省下來的時間能帶來的收益大於逛菜攤的收益,當然也是理性的。
通過機會成本便可以理解老奶奶和王叔叔的行為。
從價格需求彈性淺析身邊的小事
購物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是與我們的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一些現象有時會讓我們摸不著頭腦,現嘗試用所學知識進行淺析。
在平時收到的宣傳單或報紙上,有著花花綠綠的廣告版面,從新店開業到學校招生、快餐店的打折券,再到某商場跳樓大甩賣,各種各樣的促銷信息堆積如山。最常見的當屬大型百貨商店的促銷廣告了,關於季節性新品上市和清倉促銷信息,誘惑著消費者的眼球。 常見的現象是,名牌服裝和傢具等以高收入的白領階層為目標消費者的商品佔了大半部分。相反,像一些過日子必須用得著的日用消費品則很難在大型百貨公司的促銷單上覓到蹤影,即便是偶爾找到個別生活必需品在促銷,但大部分都在後面加了一個「限量發售」的小尾巴。從我的購買經歷來看,在我被日常消費品的促銷吸引去了之後,也會順便看看其他稍高檔的商品,在我看來,他們只是為自己的高檔商品吸引顧客群而已。
那麼,為什麼大型百貨公司商店不對生活必需品進行打折呢?答案很簡單,雖然貴點,但消費者不得不買的商品就沒有降價的必要。像食品這類的生活必需品,反倒是居家附近的超市裡打折的頻率遠遠超過大型商店。實際上,在我看來,超市跟大型百貨商店走的是同一路線,超市也是通過對蔬菜、水果肉類的降價促銷來吸引消費者眼球,把消費者吸引到店裡來,再通過銷售其他昂貴的商品以確保超市有充分的賺頭。這實際上體現的經濟學原理是對不同商品的價格需求彈性的把握。
商場在做促銷計劃時,首先應該考慮的是價格變動對銷售的影響。根據價格需求彈性=(P/Q)*(△Q/△P),如果將價格降低10%,需求會提升10%,亦即Ep絕對值會大於1,那麼總的銷售額是會增加的,能夠達到薄利多銷的目的;反之,即使降價10%,而需求增長不到10%的話,亦即Ep絕對值會小於1,那麼打折反而會導致銷售收入萎縮。它反映了商品需求量對其價格變動反應的靈敏程度。將服裝的價格降低10%,而需求能夠提升10%以上的話,則此衣服的需求對價格變動的反應敏感度較高;相反,價格降10%,需求沒有明顯變化,就表明此衣服的需求對價格的變動無彈性。若Ep大於1,需求富有彈性,對商場來說總收入還是增加的,若Ep絕對值小於1,需求缺乏彈性,則商場總收入減少。
食用油類和食品類等生活必需品無論價格如何上漲,其需求都不會有大幅度變化,因為對生活必需品等商品來說,其價格需求缺乏彈性,需求量對價格的反應不敏感。相反,奢侈品的價格如果很高的話,其需求就會大幅下降,但是因為奢侈品的需求彈性大,商場便可以採取先吸引消費者的眼球,而後再打折,會讓消費者充分享受打折帶來的利益與滿足感,讓消費者獲得更大的效用,因為這類商品的需求彈性大,對該商品需求量的變化率大於價格的變化率,這樣也會使得商場收入增加,因此這類商品常常都會光榮地登上打折排行榜。
電影院也一樣,對於那些比較清閑的人來說,她們會選擇找打折電影票,她們為此付出的機會成本低,因為他們即使花時間看電影也不會減少他們的收入,而對於那些好不容易才抽空看場電影的人來說,即使晚上電影票價較貴,也不得不選擇在晚上去,早晨的時間屬於彈性時間,所以票價要賣得便宜些,買電影票的人便會增多,這樣才會使電影院收入提升,晚上的時間屬於非彈性時間,所以票
價要賣得高些,即使票價很高,也會有一部分人仍然來看電影。價格需求彈性會決定我們消費者的總支出變化和商場的總收入變化。
像我們這些20出頭的大多數年輕人,是迷迷糊糊、莽莽撞撞就過了20幾歲,留下了許多經驗教訓,也留下了許多依然不解的疑問。 幸好,這個世界上還有一門叫「經濟學」的學問。 隨著經濟學的日漸成熟和發展,這門學問中的理性也滲透到我們的生活和人生當中,讓我們有了一個全新的看待問題的視角。無論多深奧的理論,如果透徹地理解了它,必定可以還原為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從上例便可看出。個人理解,經濟學就是一門有關個人選擇的科學,學習經濟學有助於人們做出更好的決策。
㈦ 個人經濟行為包括哪些
個人經濟行為是作為生產分配消費主體的個人在經濟活動中的經常性決策傾向和對社會環境經濟條件變化的有目的的反應。個人的不同行為方式和行為後果對社會經濟運行的有效性和經濟社會秩序的狀態下產生不同的影響。個人經濟行為有以下幾種,即行為包括個人消費行為,投資行為和就業行為。
㈧ 說一說儲蓄對個人國家有哪些重要意義
存款儲蓄及其作用
本框題的內容與居民的投資理財以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聯系密切。學習時除了要准確把握知識要點外,還應結合當前我國實施的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等社會熱點加深理解和運用。
1.儲蓄的含義。
儲蓄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儲蓄包括存款儲蓄、購買債券、商業保險和手持現金等。日常生活中所講的儲蓄一般指狹義的儲蓄,即存款儲蓄。
2.存款儲蓄的類型。
我國儲蓄分活期儲蓄和定期儲蓄兩大類。
3.我國對公民存款儲蓄的政策和原則。
我國對公民的存款儲蓄採取鼓勵和保護的政策。實行「存款自願,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儲戶保密」的原則。
4.儲蓄的作用。
公民個人的存款儲蓄,作為一種投資行為,在國家經濟活動和人民生活中起著重大作用,利國利民。
(1)為國家積累資金,支援現代化建設。銀行通過吸收存款,可以「變小錢為大錢,變死錢為活錢」,有利於國家現代化建設。
(2)調節市場貨幣流通。一方面,國家通過開展儲蓄業務,可以把市場上多餘的一部分紙幣採用信用回籠的方式吸收過來,可以有效地減少需求壓力,使貨幣購買力和商品供應量平衡,保持物價穩定。另一方面,銀行吸收公民的個人儲蓄存款,轉化為生產投資,為市場提供更多的消費品,從而增加貨幣回籠,保持正常的貨幣流通和物價穩定。
(3)有利於培養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公民的儲蓄不僅是一種投資行為,而且是計劃消費行為。通過儲蓄有計劃地安排生活,有利於培養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是科學文明的消費習慣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體現。
學習本知識要點時,要注意防止出現以下認識誤區:一是認為個人儲蓄存款只是一種個人獲得利息收入的投資行為;二是認為個人將餘款存入銀行就是讓銀行代自己保管現金;三是認為個人儲蓄存款越多越好。這些認識誤區都與不了解銀行的職能,缺乏對儲蓄方面知識的准確把握有關。實際上,個人存款儲蓄不僅是個人的一種投資理財方式,也有利於國家建設和市場供求關系的調節,是既利國也利民的事情。當然,銀行的個人儲蓄存款也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出現高儲蓄現象,會加大幣值壓力,影響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也反映出居民的投資渠道比較單一。
思考:如何認識新形勢下的「高儲蓄」現象?
分析:首先,要明確公民存款儲蓄增長快的原因。從根本上說,這首先得益於我國良好的經濟形勢,說明國民收入的不斷提高,百姓收入的不斷增多。此外,目前的居民高儲蓄率與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家庭觀念等諸多因素有關,但社會保障體系的不健全是老百姓要存錢的重要原因。
其次,要辯證地看待存款儲蓄的作用。公民存款儲蓄作為一種投資行為,利國利民。但是,儲蓄高增長意味著居民消費和投資會在一定程度受到抑制,對改善居民近期生活質量、啟動消費、擴大內需有不利影響。因此,要合理引導、分流儲蓄,促進儲蓄向消費轉化。
有關公民存款儲蓄的幾個誤區
誤區一:居民儲蓄越多越好。
解析:對此問題要作具體分析。有一定的居民儲蓄是必要的。居民的個人儲蓄作為一種投資行為,在國家經濟建設中起著重大作用。它可以為國家積累資金、支援現代化建設,可以調節市場貨幣的流通,而且還有利於培養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居民儲蓄太多就會導致消費市場的萎縮,造成消費品的積壓,對企業生產的擴大和積累的實現造成不良影響,最終會影響居民生活的改善和提高。
誤區二:居民儲蓄不受任何人、任何單位和組織機構的查詢和扣劃。這就是「為儲戶保密」的原則。
解析:我國對居民儲蓄採取鼓勵和保護政策,實行「存款自願,取款自由,存款有息,為儲戶保密」的原則。「為儲戶保密」是指非依法定條件、程序,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單位和組織機構的凍結和查詢,也不得扣劃。但如果人民法院和人民檢察院因審理已立案的案件,需要查詢當事人的儲蓄存款的,必須向銀行提出正式書面申請。如果要求停止支付或處理個人儲蓄,必須向銀行提出具有法律效力的證明文件,經縣銀行和縣以上支行核准後才能辦理。其他任何部門、任何個人無權向銀行查詢,無權要求停止支付或處理個人儲蓄。所以不能籠統地說居民存款不受任何人、任何單位和組織機構的查詢、扣劃。
誤區三:如果銀行連續下調利率,影響了居民儲蓄存款的實際收益,那麼儲蓄存款就沒有什麼意義了。
解析:利率下調並不一定使存款的實際收益減少了。當利率下調但利率水平仍高於同期物價漲幅時,存款者的實際收益仍然存在,甚至可能增加。只有當物價漲幅等於或高於同期存款利率水平時,存款者的實際收益才不復存在。同時雖然利率下調,但儲蓄與保存現金相比具有很大的優越性:儲蓄可以獲得利息收入,而保存現金沒有任何收入;儲蓄可把零散資金集中起來,投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保存現金不利於支援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儲蓄可以調節市場貨幣流通,保存現金則不行;儲蓄有利於培養科學合理的生活習慣,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