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社保個人繳納部分如何計算!
社保分單位繳納部分和個人繳納部分。具體社保費繳費比例分別為: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0%、8%;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12%、2%;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2%、1%;生育保險單位繳納0.60%,個人不繳;工傷保險單位繳納2%,個人不繳。
社保繳費基數的計算:社保繳納應以職工的稅前工資為基礎,但工資職工的工資水平有低有高,低的只能到法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水平,高的可以達到社會平均工資水平的幾十上百倍。
為了減小差異,因此規定了以社會平均工資的60%~300%為納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高於所在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300%的,以所在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300%為繳費基數;職工繳費工資低於所在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60%的,以所在地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基數。比如,社會平均工資是1000元,繳納的基數可以是600~3000元。
在通常情況下,職工繳費工資的確定並不採用當月實發工資額,而是採用職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額。以北京為例,每年4月1日前,單位人力部門會確認上一年(1月1日~12月31日)的月平均工資,並在此基礎上確定當年4月到次年3月的社保繳費基數。
勞動者的以下勞動收入不屬於工資范圍:(1)單位支付給勞動者個人的社會保險福利費用;(2)勞動保護方面的費用,如工作服、解毒劑、取暖、清涼飲料費用等;(3)按規定未列入工資總額的各種勞動報酬及其他勞動收入。
社會保險是一種為喪失勞動能力、暫時失去勞動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損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補償的一種社會和經濟制度。社會保險的主要項目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
Ⅱ 個稅要扣除的五險一金包括單位和個人負擔的所有嗎
交個人所得稅時,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是可以從工資總額中扣除的,如你的工資總額是3800元,個人負擔的「五險一金」是300元,計算個人所得稅的基數就是3500元。
單位負擔的五險一金,與個人無關。五險一金和個人所得稅是分開的。根據工資的多少,先繳納五險一金,再繳納個人所得稅。
例:廣州某人月工資6000,按規定19%將繳納社保,
那麼「應納稅額」=60006000x19%-3500=1360,對應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分別為3%和0,因而個=1360x3%-0=40.8元。
2018年最新個人所得稅計算器,自新個稅法實施,起征點從原來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個稅=應納稅額×稅率 - 速算扣除數,其中應納稅額=工資 - 三險一金 - 起征點,稅率和速算扣除數分別與不同的應納稅額對應。
(2)單位個人繳稅保險金額算嗎擴展閱讀:
《個人所得稅法》
第二條下列各項個人所得,應納個人所得稅:工資、薪金所得;
第三條個人所得稅的稅率:工資、薪金所得,適用超額累進稅率,稅率為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稅率表附後)。
(2011年6月30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一次會議通過,將九級超額累進稅率由9級改為7級)
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三千五百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第二十五條按照國家規定,單位為個人繳付和個人繳付的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住房公積金,從納稅義務人的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Ⅲ 社保公司和個人應該交多少錢怎麼計算
社保費用的多少,主要看你選擇怎麼樣的繳納基數。以合肥社保舉例,目前2020年9月份的社保繳納基數是3017.01-15085.05元,以最低繳納基數3017.01元來計算的話,職工社保費用一共需要繳納524.88元,其中個人需繳納316.79元。
(上易社保APP,個人輕松參保)
易社保支持北上廣深、合肥等36個城市的社保補繳、社保代繳、公積金代繳服務,社保代繳服務費每月僅需39.9元/人。累計服務人數超十八萬,參保費用透明,流程簡單清晰。
「個人輕松交社保,就用易社保APP」。
Ⅳ 由單位繳納的社會保險金額應不應該算在職工的工資裡面
這樣的演算法是沒有問題的,您所交的保險費,單位承擔了75%,個人承擔25%。 只是這個「實際聘金」的說法有點別扭。
「保險金」和「薪金」是兩種不同的費用,就是說保險金是企業的費用之一,不能把保險金和薪金合起來成為應付給員工的報酬。
比如說,合同中規定,公司每月付給職工A 2000元的固定薪金,那麼每個月A領取的薪金就是2000元(不考慮稅金和個人負擔的相關費用)。除此之外,企業還應該給A繳納相應的養老保險金,假如是400元(企業部分)。那麼要說成「公司付給A實際薪金是2400元」,這就沒道理了。
Ⅳ 單位和個人繳納的五險一金算是工資的一部分嗎
五險一金的個人應繳納部分從勞動報酬中扣除,由單位代扣代繳。不能算工資的一部分的。
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還有住房公積金。
拓展資料:
五險一金是指用人單位給予勞動者的幾種保障性待遇的合稱,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及住房公積金。
「在職職工個人應當按照規定繳存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為「應當繳納「項目,法律上應當即為必須,同時繳納也表現出這是一項義務。
2016年3月23日「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將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合並實施。這意味著,未來隨著生育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的合並,人們熟悉的「五險一金」或將變為「四險一金」,醫療保險將與生育保險合並,有些大型企業會為員工購買福利,如人身意外險、重大疾病保險。
網路_五險一金
Ⅵ 知道社保基數如何算單位和個人繳納的社保金額
一、社保的繳費金額=繳費基數*繳費比例,確定包含了公司繳費部分,則為職工社保。
二、職工社保繳費比例如下(個別地方與此有出入):
1、養老保險:公司20%、個人8%
2、失業保險:公司1%、個人1%
3、醫療保險:公司6%、個人2%
4、工傷保險:公司0.5~1%,個人0
5、生育保險:公司0.5~0.7,個人0
據此計算即可
(6)單位個人繳稅保險金額算嗎擴展閱讀:
繳費比例
養老保險
1、個人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最高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300%)的8%繳納。
2、單位繳費根據職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資的22%繳納。2006年1月1日起,人社部將個人養老賬戶的規模統一由本人繳費工資的11%調整為8%。此前的政策是個人繳費全部和單位繳費的3%計入個人養老賬戶,單位繳納的19%劃轉為社會統籌,而新政策將單位繳費的3%也劃入社會統籌用來解決養老空賬問題。
醫療保險
以北京市為例,醫療保險繳費比例(最低數為上年全市職工工資的60%):單位10%,個人2%+3元;
失業保險
單位1%,個人0.2%;
工傷保險
根據單位被劃分的行業范圍來確定它的工傷費率,在0.5%~2%之間;
生育保險
繳費比例:單位0.8%,個人不交錢。
公積金
以北京市為例,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09年下半年起,北京市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Ⅶ 社保個人與單位繳納金額的比例
繳費比例:
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20%,個人繳納8%;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9%,個人繳納2%;
失業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1.5%,個人繳納0.5%;
工傷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1%,個人無需繳納;
生育保險:單位每個月繳納1%,個人無需繳納;
以北京市為例,公積金繳費比例: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住房公積金繳費比例。但原則上最高繳費額不得超過北京市職工平均工資的10%。2009年下半年起,北京市統一規定所有用人單位按工資的12%辦理繳納住房公積金。單位和個人都是工資的12%。
(7)單位個人繳稅保險金額算嗎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以社保中的養老金為例,基本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如下:
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1、企業在職職工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退休前一年全市職工月平均工資×20%(繳費年限不滿15年的按15%)+個人賬戶本息和÷120+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1997年底前繳費年限×1.4%。
2、「新人」的基本養老金=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基礎養老金按本人退休時上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計發,個人賬戶養老金按本人賬戶儲存額除以120計發。
註:由於客觀原因,全國某些城市的計算標准可能有所不同。
Ⅷ 個人所得稅是按扣除五險一金之後的工資計算還是按扣之前的計算
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是按扣除五險一金之後的工資計算,每月的獎金是不扣除的。某人月工資2000元,獎金1000元,那麼其應納稅所得額就是3000(2000+1000)元。
個人所得稅是按扣除五險一金之後的工資計算
應納稅所得額 = 工資收入金額 - 各項社會保險費- 起征點(3500元)
應納稅額 = 應納稅所得額 x 稅率 - 速算扣除數
註:新個稅法於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點和稅率。新個稅法規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以及專項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依照個人所得稅稅率表(綜合所得適用)按月換算後計算繳納稅款,並不再扣除附加減除費用。
拓展資料:
征稅對象
法定對象
我國個人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國境內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國境內居住而從中國境內取得所得的個人,包括中國國內公民,在華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員和港、澳、台同胞。
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有住所,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滿1年的個人,是居民納稅義務人,應當承擔無限納稅義務,即就其在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非居民納稅義務人
在中國境內無住所又不居住或者無住所而在境內居住不滿一年的個人,是非居民納稅義務人,承擔有限納稅義務,僅就其從中國境內取得的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Ⅸ 想問問企業繳納的社會保險完稅證明單上繳稅金額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完稅憑證單上的繳納金額是根據單位所選擇的繳費基數乘以五險相對應的單位社保繳納比例及個人社保繳納比例!
Ⅹ 個人繳納社會保險的部分和個人所得稅的部分算不算工資總額
個人工資總額的組成由到收工資額加上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加上個人所得稅組成。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五險一金繳納部分不作為個稅繳納基數。比如,個人月工資總額6000元,五險一金個人繳納部分大約1200元,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為6000-1200-3500=1300元,應納個稅額為:1300*0.03=3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