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結合個人生命周期過程理論,解釋在各階段的理財重點
金融的傷不起啊
B. 按照個人的生命周期寫一份理財方案
0-20歲 無收入
20-30歲 P2P 50%,貨幣型基金50%,房產1套。
30-50歲 P2P 30%,股票型/混合型基金30%,股票20%,黃金10%,貨幣基金10%,房產若干。
50-60歲 股票型/混合型基金50%,黃金20%,P2P 20%,貨幣基金10%,房產若干。
60-?? 股票型/混合型基金50%,P2P 40%,現金10% (享受晚年生活),房產1套(其他轉給後輩)。
C. 個人理財方案建議
住公司,吃食堂!~~
D. 個人五年理財規劃方案,個人該如何規劃
在不同的人生階段,做好不同的投資規劃與保障規劃。
一、大學生時代
學生時代,我們手裡大多時候只有零用錢,除了日常的生活零用外,一般也不容易有多餘的能拿出來投資, 所以這個階段最重要的是這兩方面的學習:
1.學習理財基本:多看看理財相關的書籍,以便在出社會後比隔壁班的同學更快累積自己的第一桶金。
2.學習養成儲蓄的習慣:盡量不要當月光族,想想自己的花費是「必要」還是「想要」,必要的不用省;非必要的可以在花之前想一想【現在擁有】與【未來擁有】有什麼差別。
二、社會新鮮人階段(開始工作-成家之前)
理財規劃思路:
這個時期,剛開始工作尚未成家,所以也比較沒有家庭費用方面的支出,這個階段要做好目標設定然後開始執行。
目標設定可以用「金額」小目標,比如「存下10萬來積累買車買房的錢」;然後再開始設置定投計劃,這時候建議依照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為主, 再稍微提高權益資產的配置比重。比如股票基金,年輕可以承受波動,長期定投獲得較高收益的機率也較高。
小結:
孩子開始進入獨立階段,身為父母也應開始測算退休需求目標金額、執行退休金積累規劃,此時正值壯年,加上家庭資產還在不斷增加,因此穩健合理的資產增值是退休計劃完成的重要要素。
家庭中各種重要支出及需求的目標金額測算,比如教育費用要花多少,退休養老金多少才夠,都是規劃目標的重要數值。因此為了做到更精準的測算需求金額,三思投顧上的智能投資場景規劃都能協助到各位喔。(目前場景有養老規劃、結婚計劃、賺錢目標以及小目標,很快子女教育規劃場景也會上線。)
上述的的規劃與配置建議都是參考,事實上每個人、每個家庭的財富規劃與安排都應該是定製化的,因為每個人的人生階段和家庭都不一樣。
E. 生命周期中成熟期應怎麼進行個人理財
生命周期理論一般是指企業的發展階段,題主應該指的的是人生的年齡和事業所處階段在中年。此時作為個人理財,應當堅持充分保障基本需求和應對潛在風險下進行分散投資。
首先家庭生活、子女撫養、教育和老人贍養屬於家庭成員的基本開支,是必須支付的,具體方式可以通過購買保險(分紅、年金、教育、醫療)、銀行活期定期儲蓄等低風險方式,而多餘的資金可以配置實物和金融資產,實物可以選擇房產、黃金,金融資產可根據不同標的資金量、風險進行分配,可以選擇基金、股票、信託、股權等等。
總之,人生這個階段應當以較多資金安全可靠,較少資金博收益的方式進行理財。
F. 什麼是生命周期理論它在個人理財規劃中如何應用
生命周期(Life Cycle)的概念應用很廣泛,在心理學上主要是指人的生命周期和家庭的生命周期,是指它的出生、成長過程、衰老、生病和死亡的過程。
個體生命周期
提起個體生命周期,首先會想到埃里克森的個體發展的模型,卡特和莫麥戈得里將個人發展納入到家庭中,提出了具有創見性的個體心理發展階段模型。[1] (1)嬰兒期(0-2歲)共情和協調情感反應的發展,個體大腦被塑造成可以負擔終身的情感學習。
(2)兒童早期(2-6歲)對相互依存的的進一步認識,兒童早期接近尾聲時,個體獲得了共情、關系性,有關依存的知覺和直覺的能力。
(3)兒童中期(6-11、12歲)道德發展,包括智力邏輯和良心邏輯的發展
(4)青春前期(女孩11-13歲,男孩12-14歲)尋找自己的聲音,真實性發展的開始。有能力清晰的理解關系,認識到關系中的不正當並對此表示反感。
(5)青春期(13、14歲-21歲)尋找認同,在社會、父母和同伴的壓力下,年齡、性別和種族等刻板印象問題繼續內化到觀點和感受中,學習關注自己與關注他人之間尋找平衡,不在人雲亦雲。
(6)成年早期(21-35歲)發展與參與深度關系的能力,個體將對家庭的關心和職業的關注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發展一個核心的自我,將關於關系、直覺以及道德良心的發展有意識的結合在一起。在自己與他人之間建立真正的親密關系。
(7)成年中期(35-50或55歲)真正力量的出現,變得更有意識到他人的存在,在平衡多重任務中能夠反思自己的優先需要,能夠更多的參與社會活動。
(8)成年晚期(50、55歲-75歲)睿智時代的開始,重新利用互相依存的智慧,為他人提供幫助,將自己的價值觀傳授給他人,重新傾向於精神原則,並且追求生命、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和諧。
(9)老年期(75歲以上)悲傷、喪失、重新振作、反思和成長,這是一個反思自己一生的階段,重新賞析和接受自己。
G. 根據家庭財務狀況和人生理想,談談生命周期的個人理財規劃
在理財中,家庭分為4個期,把它比喻成人,就有組成、成長、壯年、老年。具體的專業詞彙我忘記怎麼說了。組成就是剛結婚把家庭才組成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收入微薄,但負擔不重,理財主要注意在節流上;成長期的時候一般家庭會養育孩子,負擔加重,家庭開支較大,主要理財在教育規劃上;壯年期是家庭主要收入人群在40歲之後,那個時候收入相對穩定,比較可觀,子女成長大,在精力與時間上相對更為旺盛,這個時候的理財注重投資與開源,當然也要考慮養老;最後就是老年,也是空巢期,子女工作、成家立業,此刻父母負擔最輕,主要理財考慮養老和醫療金
H. 如何針對人的生命周期進行理財規劃
理財規劃須根據你的財務與非財務狀況以及目標綜合來考量。
理財規劃是全方位的綜合服務而不是簡單的金融產品銷售,是一項貫穿一生的長期規劃。
理財規劃必須和家庭模型相結合才能產生最佳的效果。
雖然理財規劃是一項強調個性化的服務,但是在相同的生命周期階段的家庭往往面臨相似的理財目標、收入狀況和風險承受能力。
根據個人生命周期分為五個階段:
單身期:參加工作到結婚這段時間一般2~8年
家庭與事業形成期:結婚到新生兒誕生這段時間一般1~3年
家庭事業成長期:子女出生到完成大學教育這段時間一般18~22年
退休前期:子女參加工作到個人退休之前這段時間一般10~15年
退休期:退休後這段時期
按家庭收入主導者的生命周期又可以將家庭模型分為三種:
1、家庭收入主導者年齡在35周歲以下的為青年家庭,包含單身期和家庭事業形成期。(風格:積極、投資組合:年齡%低風險收益+100-年齡%追求高收益)
需求分析:買房、結婚、子女出生及教育、建立應急基金、增加收入、風險保障、儲蓄和投資、建立退休資金。
理財規劃:消費支出規劃、現金規劃、風險規劃、投資規劃、稅收籌劃、子女教育規劃、退休養老規劃。
2、家庭收入主導者年齡在35~55周歲之間的為中年家庭,包含家庭事業成長期和退休前期(風格:穩健,投資組合:年齡%低風險收益+100-年齡%追求高收益)
需求分析:買房、買車、子女教育、增加收入、風險保障、儲蓄和投資、養老金准備。
理財規劃:子女教育規劃、消費支出規劃、風險管理規劃、投資規劃、退休養老規劃、現金規劃、稅收籌劃。
3、家庭收入主導者年齡在55周歲以上的為老年家庭,也是退休期,(風格:保守。投資組合)
需求分析:保障財物安全、遺囑、建立信託、准備善後費用
理財規劃:財產傳承規劃、現金規劃、投資規劃
註:投資組合中的年齡是指家庭收入主導者的年齡,這個比例可根據個人情況適當調整。
低風險收益是指: 銀行理財、債券、固定類收益等
高收益是指: 基金、股票、以及一些金融衍生品,最好配置一些國外資產,但高收益通常伴有高風險,再實操中要區別對待
當然這只是一個籠統的。具體投資規劃還是要看實際生活的詳細情況的。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