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鄭金炎的個人事跡
由於其對中國經濟建設有特殊的貢獻,今年初,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拿督鄭金炎投資類「赤子楷樣」榮譽稱號。今年5月26日,由馬來西亞馬華公會中央委員會委員、森美蘭州立法議會議員、拿督姚再添等代表馬華公會中央委員會授予拿督鄭金炎「馬來西亞海外傑出華裔企業家」榮銜 。
鄭金炎富了,可以說是富甲一方,但他長袖善舞,待人以誠,樂善好施。長期以來,他以「取諸於社會,用諸於社會」的精神回饋社會,服務華族,只要力所能及,他皆以實際行動作出貢獻。在馬來西亞、由他創立的「華聯基金會」於去年4月在吉隆坡文良港南北花園設立了一個非盈利性的洗腎中心,免費為不幸患上腎臟病者提供洗腎服務。同時,他又以林彩瑛夫人的名義捐獻給廣東梅州市梅縣區當地政府300萬人民幣興建梅縣區婦幼保健院林彩瑛門診大樓,該大樓佔地面積995平方米,樓高四層半,建築面積達4400平方米,設綜合服務區、專業服務區、醫技輔助診斷區、保健區、行政服務區和配套功能區等,是一幢綜合性的業務大樓,為梅縣區的功能配套和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此外,鄭金炎設立的華聯基金會還在當地為家境貧困的華人學生提供助學金、協助莘莘學子完成學業,以便學成後服務於社會。
在社團方面,拿督鄭金炎目前擔任馬來西亞福建社團聯合會名譽會長、馬來西亞興安總會及雪隆興安會館名譽會長等。他對鄉會的任何活動、均慷慨解囊、鼎力支持,他的仁風義舉,在馬來西亞華人中有口皆碑 。
『貳』 牛芳茂的個人事跡
牛芳茂書法作品多次在海外展出並獲獎,多幅作品被釣魚台國賓館、中國歷史博物館、人民大會堂和部分國家領導人收藏。其藝術成果輸入中外名人電腦庫,榮獲國家人事部、中國人才研究會、宋慶齡基金會、中國文聯出版社頒發的跨世紀97『藝術人才證書、紀念佛教2000年全國書畫大賽銀獎、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邀請展一等獎、第五屆國際書畫作品展金獎、全國民間藝術書法美術大賽特別金獎、第二屆祖國頌詩詞創作獎金獎、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中華魂」書畫作品邀請展二等獎、中國國學傑出貢獻獎書畫類金獎。2005年12月由中國國學研究會授予「國學傑出貢獻藝術家」稱號、2006年10月由中國時代名人協會評為中國時代十大傑出書畫名人、2006年由文化部評為中國文化藝術終身成就獎——書畫藝術類銀獎。2009年北京索富比拍賣公司冬季拍賣會上,書法《赤壁懷古》四條屏,以68000元拍賣成交。
『叄』 中國扶貧基金會的人物故事
到高原上扶貧的年輕人
未到玉樹,先聞陳濟滄其名。
中國扶貧基金會負責媒體事務的小姑娘說:「你們到玉樹,一定要采訪一下陳濟滄。3年了,他一直待在玉樹扶貧。
陳濟滄,湖南常德人,中扶貧基金會員工。他在結婚14天後即奔赴玉樹參與災後重建,其長期奮戰在高原地區的義舉,一直被他的同事引為美談。提起陳濟滄,青海扶貧局一名官員贊不絕口:「我認識他。地震那年,我跟他在山上住好幾個月的板房,一起救災扶貧,那小夥子幹事實在。」一位藏民翹起了大拇指,用半生不熟的漢語說:「陳濟滄,夠意思。」
有口碑的公益人不少,但像陳濟滄這么吃得開的還真不多見。但是,如果你因此對他產生了很高的期待,見面的時候只怕會有些小失望。
「小人物」陳濟滄
8月末,南方正值盛夏,但在高原玉樹之上,已經有幾分秋涼的味道。這一天,面朝大山的玉樹農畜交易市場竣工,這是陳濟滄促成的公益項目之一,耗資不菲,建設過程幾經周折。據說陳濟滄會到場,我滿懷期待地在現場東張西望,忽而有人指著一抹快速移動的黃色身影說:「看,那就是。」
陳濟滄很忙,當時的他正跑來跑去地干著一個後勤組織人員的活。他身材瘦小,皮膚黝黑,穿著一件黃色運動外套,腰間別著一個喊話用的「小蜜蜂」,毫無「范兒」可言,普通得就像一個路人甲。
陳濟滄年近30,但看上去比實際年齡還要小幾歲。在被記者截停後,他的娃娃臉上露出了有點羞澀的笑容,自嘲地說了句:「我就是幹活的、打雜的。」但是,這自稱打雜的人不一會站上了講台,立馬用一種中氣十足、慷慨激昂的語調向一眾高官匯報市場概況。末了,他還不忘加一句要求:「市場面臨著發展問題,我們希望政府繼續支持,讓老百姓早受益、多收益。」
後來,在一次酒醉後,陳濟滄跟人倒苦水說,他操辦那場竣工儀式很不容易,提意見的地方官員很多,但真正幹活的卻沒幾個,他不得已身兼數職,既當爹又當媽,最後還被某官員數落了一通,說他辦事不周。陳濟滄氣憤地說道:「我在現場忙死忙活的時候,他在辦公室里喝茶!」
若論地位、財富,陳濟滄在高官、富人扎堆扶貧的玉樹里排不上號,但正是這個來自民間的不起眼的年輕人,震後3年常駐玉樹,為1.5億元善款籌劃公益項目,並在一場由行政和資本力量主導的公益造城運動中,深層次地思考民間的訴求。
陳濟滄時常到結古鎮及附近的幾個村落調研,他發現,雖然一個現代化的城鎮在快速成型,可牧民的生活並沒有改變,他們依舊在白天把牛趕到草原吃草,晚上沒事就去喝酒、打麻將,沒錢就去找朋友們借。政府給災民重建了基礎設施和房子,但這些東西都不能當飯吃,他們沒有生產資料、生計來源,最後還是會受窮。政府沒來得及關注藏民們的生計,民間可以有什麼作為呢?
按專家們的說法,應該引導藏民組建村民合作社,發展集體經濟。可是,藏人社區沒有合作經商的傳統,漢人聚居地流行的做法,在玉樹頗有點「水土不服」。這是一個讓駐點扶貧的公益人士普遍頭疼的問題:你認為好的做法,當地不接受,能怎麼辦?
走進藏人社區
幸好,陳濟滄是比較願意開動腦筋的。他在甘達村調查時發現,當問「你們需要什麼」時,女人總會讓他去問自己的男人,而男人總會讓他去問村裡的帶頭大哥。陳濟滄就把有威望的村莊精英聚了起來,想著先給大哥們灌輸先進理念,再鼓搗他們帶領村民一塊奔小康。但他很快發現:沒那麼容易。
巴桑扎西就是一位村莊精英,他在沒多少商業氣息的藏區依靠蟲草生意發家致富,在藏人之中並不多見,可不是一個容易被忽悠的人。面對陳濟滄的提議,他客氣地提出了反對意見:「之前聽說過合作社模式,村裡也嘗試過,但從沒分過紅,做的事情也不是我們自己希望做的。」
村莊大佬不會輕信一個外來的毛頭小伙。這時,陳濟滄充分發揚了湖南人「耐得煩」的傳統,三天兩頭往村裡跑,跟藏人們喝酒聊天,稱兄道弟。他還不忘反復告訴大佬們:農民合作社是民主選舉負責人,由村民自己當家做主,賺了錢就是村民自己的。幾次下來,藏人們覺得這漢人小伙的確「夠意思」,說的話也有點道理,便依其言成立了合作社,巴桑扎西當選首屆理事長。
有了合作社,陳濟滄趁熱打鐵,又把大佬們召集到一起,討論這村子有什麼優勢,合作社可以干點什麼。捕捉商機,這是商人巴桑扎西擅長的事,他提議:「災後重建,有很多地方都要修房子,要拉磚、拉水泥、拉沙子,搞個運輸隊吧!」
組建運輸隊,這不在扶貧基金會原本的計劃中,但陳濟滄覺得這想法契合玉樹造城發展的需要,也能保障藏民的生計。在他的協調下,中扶貧重新調整了公益項目,撥出了248萬元為當地添置了車輛,還投入48萬元作為項目的啟動資金。
自己的提議得到了大筆資金的支持,巴桑扎西的積極性也上來了,他放棄了自己的蟲草生意,開始全力為運輸隊拉生意。在他的努力下,甘達村的村民當年就拿到了分紅。目前,甘達村運輸隊發展得不錯,截至今年3月,已經賺了9萬多元。
發生在甘達村的故事,只是陳濟滄業績的其中一起,在玉樹周邊眾多的村莊里,他總是入鄉隨俗,並很快與當地藏民打成一片,在玉樹的3年裡,除了運輸隊,他還折騰了一個蔬菜大棚、一個奶牛基地、一個農貿市場。這幾個公益項目,地方政府、出資企業與當地藏民都比較滿意。
在藏民看來,陳濟滄像是一個聖徒,他從富饒的平原地區而來,卻願意到高原上與牧民同吃同住,他帶來了組織方式,帶來了資金,甚至從政府處爭取來對村民有利的政策,卻不圖回報。然而,真的是這樣嗎?
異鄉人的苦與樂
酒是個好東西。要不是有酒,很難想像平日笑容羞澀、言語拘謹的陳濟滄會如此徹底地發泄出內心的苦悶與豪情。
那一晚,玉樹農畜交易市場竣工了,陳濟滄苦心經營的最後一個公益項目也告完成,他迎來了功成身退的時刻。陳濟滄的藏人老朋友們,在玉樹新城中設宴款待,席間觥籌交錯,懷舊情緒濃烈。陳濟滄來者不拒,酒到杯乾,這時的陳濟滄,言語不再拘謹,「說實話,我沒想到要在玉樹待這么久,但我就是想著,一定得干出個樣子來!」
「但是,我虧欠我的家人太多了。」說到這,陳濟滄頓了一頓,臉部劇烈抽搐,語音很快變成了哭腔,「那年,我媽初診得了癌症,我卻不在她身邊,只得搭飛機趕回去,我在路上不斷為她念經。」說著說著,陳濟滄痛哭出聲,他說,後來母親的病情出現了轉機,但他很快又要趕回玉樹工作,未能照顧患病老母,他常常心懷愧疚。
陳濟滄說,在玉樹的日子裡,望著雪山草原,他總會思考一個問題,在這偏遠的地方蹲了3年,究竟值不值。他又說,自己在玉樹過得很苦,但在某些時刻里,卻能觸碰到生命的真諦。玉樹很偏僻,離得最近的一個大城市是青海省會西寧,但是,途中重山隔阻,開車須10多小時才能跑一趟。「我開車跑了很多回,在盤山公路上,我看到了狼,看到了氂牛、羚羊、禿鷹,看到了草原上無盡的星海。」說這話時,陳濟滄語調放慢,眼望遠方,彷彿又回到了那個靜寂的星夜,「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厚度,我想明白了,生命不在其長度,而在其厚度,我在玉樹這幾年,是值的!」
陳濟滄這幾年的生活是苦逼的,也是精彩的,而讓人感嘆的是,他將繼續這種苦逼而精彩的旅程—從玉樹下來後,他又被基金會派往了蘆山。
「有企業高薪挖我,我不知道我還會堅持多久,也許有一天,我就不做公益了。」說這話時,酒宴已殘,人漸走散,「我也要顧及我的家人,我的生活,但是,我的心裡,永遠有公益。」
『肆』 林惠敏的人物事跡
1977年7月,學校所在地鋼陵鎮整建街道,林惠敏被借用到頂街居委會任代主任。不到l年時間,她一手創辦了11家鄉鎮企業和商店,在當時剛剛開放的海島上,她一時成為新聞人物。然而,就在組織上要正式凋她任居委會主任時,內心始終眷戀著學校和師生的林惠敏,立即找到了鎮領導,表達重返學校的心願,鎮里只好讓她回校任教。1994年6月,組織上准備調她任銅陵鎮經委主任。林惠敏再次推辭了。林惠敏憑著勤能補拙的信念,她堅持每天6點多到校,把當天要上的課先試阱一遍;夜幕降臨,她踏著夜色上學生家中訪問;夜深了,她坐在燈下批改作業,書寫教案……如此周而復始,從未懈怠。她牢記老校長吳端容的一句話:「課堂就在身邊。」在年段里,她的「三愛」是出了名的:一是愛提問題,虛心請教。二是愛聽課.吸取經驗;二是愛接觸學生,教學相長。她常說:「當一年的教師,背一年書包」30年來,她訂了一個又一個自學計劃,以頑強的意志啃完了中師函授十多門課程,取得畢業文憑。為f更好地掌握教學基本功夯實基出石。她堅持每年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進行總結,形成了幾篇頗有價值的教學淪文。當了校長後,她也始終沒有減少教學工作量,還經常帶頭上教改專題課和示範課。
1994年10月,已是副校長的林惠敏老師再度為全縣數學老師開《較復雜的分數乘法應用題》公開課,她講課的語氣、神態、手勢和提問隨著教學內容的發展而變化,巧妙地把孩子引入知識的殿堂,而課堂的設計、學生的論和教師講解等環節則動靜相宜,活而不亂;教具的運用、線段圖的演示,又使那些抽象的教學概念休形象化。聽課的老師們 被她那純熟的教學藝術魅力深深吸引了。遵循規律,求新務實,使林惠敏的課堂教學始終充滿魅力,教學效果飲譽島內外。林惠敏的最大願望是把東山實小營造成一片愛的熱土,讓每一位學生同在一片藍天下生活,讓所有孩子都享有幸福的童年。為不使因天災人禍致家庭經濟困難的孩子失學,林惠敏一直用有限的Il資為16名特困生支付學費,1994年秋,林惠敏任校長。她著手創建的「扶貧助學工程」走上軌道。採取「免、減、緩、助」等辦法開展助學行動,幫助全校50多名特困學生就學u每年除夕,她都帶領黨員深入特困生家庭,訪貧問苦,給1:上位特閑生送去r黨員捐資的「壓歲錢」。為了建立學校扶貧肋學基金 會,她四處奔走籌款,並把自己8000多元獎金全部捐給學校扶貧基金會。她還廣泛發動社會各界與特困生結成助學對子,她的丈夫和女兒也分別扶助兩名特困生。1998年夏天,林惠敏獲得「中國福利會第九屆宋慶齡樟樹獎」殊榮。
林惠敏始終把與教師和睦相處、密切配合,作為從師的准則和規范。還在她是名普通教師時,身為共產黨員的她,就始終遵循「吃苦在前,享樂在後」的准則。長期以來,她帶領全體黨員堅持做到「三先三止」,也就是困難的事先干,落後的班級先教,關鍵時刻先站出來。評優讓,晉級讓,旅遊度假讓。每逢評模評優,她總讓。以至許多老師紛紛向校長提意見,要求校長不能再理會她個人的意見,可她總是笑著對校長說:「多讓出一份榮譽,就能多調動教師一份力量。」建立一支政治過硬、業務精良、品德高尚的教師隊伍,是林惠敏為之奮斗的目標。為此,她著力構建學校「先鋒l1程」,以黨建促師資隊伍的建設,把培養優秀教師入黨與培養骨幹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有機結和起來,以多種渠道、多種形式開展黨員培訓為途徑,以建立激勵為保證,加快建設高素質的黨員隊伍。在支部中開展以學習鄧小平理論和法制知識為內容的「聽德形象工程」。在全校師生大會上,她響亮的喊出了「黨員向我看齊,非黨員教師向黨員教師看齊」的口號,在全校發起一場比學習、比育人、比奉獻的競賽活動。幾年來,地處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東山實小,100多名的教師敬業愛崗,無一人離職,無一人「跳槽」、「下海」,無一人到社會兼職,無一人搞有償家教,形成了校以育人為本,師以敬業為樂的良好風氣。
林惠敏極力提倡的施愛教育,越來越熱烈地吸引全社會的密切關注。來自四面八方的各界人上,越來越多地投身於東山實小扶貧助學的熱潮中。在東山實小召開的扶貧助學現場會I二,學校公布32名急待扶助的特困生名單,當場就被東山縣工商局、漳州市交通系統、東山縣商檢局、東世界地縣英才聯誼會等單位,還有許多學生家長和個體戶一一認領,結下了32對「幫」對子,32名特困生從這一天起,便不再為學雜費而發愁。林惠敏常說:「育人先立德,樹才勵志先。」東山實小堅持把思想道德索質的培養放在育人的首位。圍繞愛國主義的主旋律,以「英雄出少年」的傳統教育作為立校之本。構築德育的「王色工程」一革命傳統教育的「紅色工程』,基礎道德教育的「金色工程」,勞動教育和環保意識教育的「綠色工程,以小學生日常規范養成教育為突破口,抓養成,促規范,不斷摸索行之有效的德育模式,總結出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蕎成教育一系列經驗和措施,論文《實施養成教育,構築「471」工程》發表於《福建教育》,並在省、市交流獲得好評。學生素質的全而發展,是素質教育的根本目的。學校課程設置是直接影響學生素質發展的重耍囚素。東山實小在課程設置和活動的安排中,增加了有助學生素「質發展的內容。
『伍』 彭志偉的主要事跡
彭志偉,男,28歲,民建會員,大學文化,高級工程師,湖北致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關愛生命萬里行」活動小組副組長,湖北省青聯委員,湖北省青年企業家協會常務理事,民建湖北省勵志基金會委員、孝感市政協委員,孝感市青聯常委、共青團孝感市第四屆委員會委員、民建孝感市委員會企業委員會副主任、孝感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
他帶領的企業先後榮獲「湖北省青年文明號」、「湖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業」、「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路線圖計劃重點培育企業」、「湖北省消費者滿意單位」、「湖北省雙軟企業」、「孝感市守合同重信用企業」等榮譽稱號。他是當代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完美典範、立足科技創新,熱心公益事業,幫扶青年創業者,創業近五年來連續帶領團隊研發多項新技術,積極推進產學研合作,推動科技創新事業發展,完成國家科技創新項目2項,省級信息化示範項目1項,市級科技攻關項目3項,主持了基於雲計算、3S及FLEX技術的多維技術融合,填補了湖北省在此高端技術上的空白。公司創立至今先後向社會捐款捐物60餘萬元,幫扶創業青年12人,對數十名青少年的心理隱患進行了有效干預和治療。
他先後於2007年11月獲得「中國關愛生命貢獻力量獎」,2008年02月獲得「中國關愛生命萬里行十佳志願者」,2010年2月、2011年2月兩次獲得孝感市開發區「創新創業十佳個人」、2010年05月獲得 「孝感市第三屆十佳青年創業之星」、2010年12月獲得孝感市第五屆「外出創業十大新聞人物」 、2011年05月獲得湖北省「全省優秀共青團員」 、2011年07月獲得湖北省「尋找身邊的青年創業榜樣」等榮譽和稱號。
『陸』 志願者個人事跡
你這傢伙,也誇張了點吧!如果你這樣說出去你還會很有資格做志願者嗎?有失有失……
『柒』 萬達集團董事長忘建林的個人慈善事跡簡介
一、創業之初就做慈善
1/5
1990年,王健林在企業剛成立兩年,並不富裕的時候就捐贈100萬建設了大連西崗區教師幼兒園,1991年又捐資200萬元將原為水泥覆蓋的大連市人民廣場改造為碧草茵茵的綠化廣場;1993年,萬達集團捐資2000萬元興建了大連市西崗區體育館。
二、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王健林總是在社會遭遇困難的緊急關頭帶領萬達第一個捐款,發揮榜樣力量,帶動其他企業參與救助。2007年3月,遼寧省遭遇百年一遇暴風雪災害,萬達集團全省第一個向受災地區捐款700萬元。2008年2月,中國南方地區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面積冰凍災害,萬達集團率先捐款600萬元。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大地震,萬達集團在震後第一天全國首家向災區捐款500萬元,一月內持續捐款共1.59億元;2009年至2010年,又向災區捐款2億元,使捐款總額達到3.59億元。2009年5月,萬達集團捐款1000萬元,率先在遼寧、河北兩省建立貧困兒童重大疾病救助基金。2010年3月,萬達集團向中國西南遭遇大旱地區捐款4000萬元。2010年4月,萬達集團向青海玉樹地震災區捐款1億元。2010年8月,萬達集團向甘肅舟曲泥石流災害地區捐款1000萬元,向吉林遭受洪災地區捐款3000萬元。
三、重點支持文化教育
教育是國家的百年大計,王健林將提高社會教育水平作為萬達慈善事業的重點之一,持續大手筆投入。
萬達集團已形成一個慣例,每到一地開發,都在當地捐建學校,
2/5
已先後在全國捐建了上百所希望小學和中學。1994年,萬達集團出資5億元建設了佔地106萬平方米、一期建築面積30萬平方米的大連大學。最近幾年,萬達集團又繼續向大連大學捐贈2500萬元現金用於建設游泳館和博物館。 2001年,萬達集團捐款5000萬元建設了大連一流的大連實驗學校。2003年,萬達集團捐款5000萬元建設了長春師大附中,建築面積4萬多平米,設有48個班級,是當地最好的中學。2005年,萬達集團出資5000萬元捐建的大連萬達華府中學建築面積1.2萬平方米,擁有24個班,配有室內體育館、游泳館和網球館,硬體設施達到國內一流。2005年,萬達集團出資600萬元支持大連理工大學建設體育館和培訓中心。2010年,萬達集團捐贈2億元用於建設成都市七中。
王健林注重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萬達集團多年來系統收藏了百餘位中國近現代中國畫名家的近千幅字畫,是收藏中國近現代名家字畫最多的企業。萬達每年都自己花錢租用場地,免費向市民開放展覽。同時,萬達集團注重發掘和推薦當代中國畫藝術巨匠,先後為吳冠中、楊延文、石齊等中國畫大家舉辦高規格畫展,並產生巨大社會影響。
2010年,王健林向南京市人民政府捐款10億元人民幣,用於南京金陵大報恩寺重建,這是迄今為止中華慈善史上最大數額的單筆個人捐款。
四、長期致力消除貧困
王健林帶領萬達長期扶助低收入困難群體,幫助社會創造和諧氛圍。
3/5
從1994年開始,萬達集團十餘年累計捐助對口扶貧單位大連普蘭店市安波鎮太陽村400多萬元,並通過幫助村裡建立工程隊、果樹基地等措施引導村民脫貧致富,使該村人均收入由扶助之初的不足1000元增長到上萬元。
2005年6月,萬達集團帶頭向大連市有關部門捐款500萬元,成立全國首支農民工援助基金;2009年,萬達集團再次向該基金捐款500萬元,使基金的規模達到1000萬元。2009年,萬達集團向全國工商聯扶貧專項基金捐款1500萬元。2009年5月,萬達集團捐款1000萬元,率先在遼寧、河北兩省建立貧困兒童重大疾病救助基金。2009年6月,萬達集團捐款1000萬元參與成立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2010年3月,萬達集團向寧夏回族自治區捐款500萬元,用於改善西海固地區移民子女教育條件。每年春節,萬達集團都要面向大連城鄉困難群體開展「送溫暖活動」,已形成傳統,目前累計捐款上千萬元。
五、員工慈善蔚然成風
在王健林的帶領下,慈善已成為萬達企業文化的重要內涵和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員工慈善行為蔚然成風。
萬達集團每年年初都計劃安排巨資用於慈善捐助,每年年底都要對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情況進行總結。萬達集團內部專門出台獎勵善行義舉的文件,員工的善行義舉同樣被視為成績,與工作表現好、經營業績好一樣會得到集團的獎勵提拔。萬達集團每年都舉辦「訪貧問苦」活動,集團總部和全國各地子公司二萬名員工每年都組織深入到當地
4/5
最貧困的村莊進行走訪和慰問,捐款捐物,噓寒問暖。萬達集團總部和各地公司都成立了義工站,所有萬達員工都成為義工,每名員工每年至少做一次義工。
希望能幫你,滿意請採納!
『捌』 李文達的個人事跡有哪些
李文達一直積極推動教育和慈善事業的發展,1990年出資在珠海市南水鎮興建「李兆南紀念中學」及「陳彩琴科學館」;1997年,捐資1050萬元在家鄉興建「李文達中學」,並在學校設立獎勵助學獎金基金會;1998年中國水災捐出價值3000萬元人民幣之物資作賑災用途;2002年,李文達又向清華大學捐資1000萬元興建「李文達醫學生命科學圖書館」等。
『玖』 中國做慈善的人的事跡,多一點。
成龍和他的慈善事業
一場名為「吉馬之夜·龍徽干紅 成龍和他的朋友們」2005年成龍上海演唱會將在9月2日於上海八萬人體育場隆重舉行。作為此次成龍上賽慈善周末的重要活動之一,成龍親力親為,誓將慈善事業進行到底。 做善事樂此不疲 盡管拍電影、做宣傳的事情很多,只要有空成龍大哥就會花時間來做善事。 ");ad_dst = ad_dst+1;> 成龍母親的過世對他打擊很大,也使他重新定位了自己,他的好友說:「(成龍)母親的死,加上身邊好友梅艷芳、張國榮、黃沾的離去,世界到處發生的災難,種種事件令成龍非常觸動,甚至改變了他今後的人生。此後不斷舉辦的慈善活動都表現了他真心地希望去關心他人、幫助他人的願望。」 成龍更是把整個4月定為「生日月」,用所有時間做慈善。今年4月里,新疆、西安、遭遇海嘯襲擊的地區、柬埔寨、越南……都留下了成龍慈善事業的足跡。 愛心感動中國 「做名人其實一點也不難,但做一個有德的名人,確實是難上加難」 2004年2月20日,在中央電視台第二屆「2003年感動中國十大新聞人物」的評選中,成龍因熱心參與公益事業,獲得了「感動中國人物」的稱號。推薦委員們對成龍的評價是:成龍在好萊塢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中國傳統文化中英雄的概念,然而最打動人心的是成龍的公益心;成龍在國際演藝界為中國爭了光,他熱心公益,不忘回饋社會,這是難能可貴的。 成龍表示,剛開始我只是在香港做慈善活動,後來到內地,再後來發展到歐洲、美國、非洲、加拿大……而且我做的時候穿著唐裝,讓他們知道我是一個中國人,來到外國幫助你們,我希望用我的力量讓人家知道,中國人也到你們國家幫助你們,我覺得身為一個中國人,有這個使命去做。 成龍的三個夢 2005年8月8日成龍出現在「吉馬之夜·龍徽干紅 成龍和他的朋友們」2005年成龍上海演唱會的新聞發布會現場,動情地講述了自己的三個夢,「我希望世界和平,我希望世界大同,我希望中國沒有窮人」。為了慈善事業,為了心中的三個夢,2005年9月2日「吉馬之夜·龍徽干紅 成龍和他的朋友們——2005年成龍上海演唱會」將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舉行。憑借著成龍在演藝圈內的號召力和多年執著於慈善事業的可貴品質,此次演唱會有來自港、台、韓、及馬來西亞的眾多藝人前來助陣。 將慈善事業進行到底 為了回報社會,成龍於1988年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會,幫助貧苦孩子、殘疾人士、老年人,和那些在科學以及藝術領域頗有追求的學生。這些年來,無論是捐錢捐物,還是代言慈善機構,成龍都不遺餘力。 隨著成龍電影在全世界影響的擴大,成龍的慈善事業也越做越大,如今,成龍在近30個國家、50多座城市做了百餘件善事。 對於所做的,成龍感到自己能幫的亦不過是冰山一角,但他仍會盡能力所及不斷去做。懷著一顆慈愛之心,從香港到內地,從亞洲到非洲,到處都有成龍奔波的身影。為了心中的夢想,這位身著唐裝的愛心使者依然不覺疲憊,要將慈善事業進行到底。 成龍愛心大事記 1988年成龍成立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會。 2003年,成龍為了抗擊非典組織義演,並捐款150萬元。 2004年初,成龍奔赴泰國、韓國、日本等禽流感流行的國家,支持政府和民眾抵抗病毒。 2005年年初,成龍趕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總部,以個人名義捐款50萬港元給東南亞受海嘯影響的地區。 2005年3月底,成龍拉開「保護中國自然與文化遺產大型活動——真心英雄2005中國羅布泊沙漠越野賽」活動。 2005年4月1日,成龍在新疆貧困地區開展助學慈善活動。 2005年7月26日,成龍在貴州貧困地區開展助學慈善活動。 2005年9月2日「成龍和他的朋友們」2005年成龍上海演唱會 2005年9月3日 慈善募捐晚宴 2007年9月,在成龍――「龍子心」走進內蒙古自治區杭錦旗公益慈善活動上,知名藝人、聯合國親善大使成龍先生表示,要將公益慈善事業進行到底。 成龍說,是貧困兒童和孤兒感動了我,讓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我從小沒有讀過書,目前所得到的知識全是靠後來自學。近年來,我一直致力於慈善事業,要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去幫助那些因為貧困而上不起學的孩子們,幫助那些失去生活來源的人們。 成龍說,公益慈善事業有起點,但沒有終點,要一直做下去,直到不能做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