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個人的公益性捐贈,如何在個人所得稅稅前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00號 )第二十四條規定:「稅法第六條第二款所說的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的捐贈,是指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義務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計算公式為:捐贈扣除限額=應納稅所得額30%;如果實際捐贈額大於捐贈限額時,只能按捐贈扣除限額扣除;小於或者等於捐贈扣除限額,按照實際捐贈額扣除。扣除捐贈額情形下,應納稅額的計算公式應為:應納稅額=(應納稅所得額-允許扣除的捐贈額)適用稅率-速算扣除數(說明:除工資薪金所得,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所得,對企事業單位承包經營、承租經營所得,以及勞務報酬所得之外,其他的所得項目在適用本公式時,不減除速算扣除數。)
《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民政部關於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有關問題的通知》(財稅〔2008〕160號)第八條規定:「公益性社會團體和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組成部門和直屬機構在接受捐贈時,應按照行政管理級次分別使用由財政部或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部門印製的公益性捐贈票據,並加蓋本單位的印章;對個人索取捐贈票據的,應予以開具。新設立的基金會在申請獲得捐贈稅前扣除資格後,原始基金的捐贈人可憑捐贈票據依法享受稅前扣除。」
㈡ 個人慈善捐款是否可以抵扣個人所得稅
《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規定: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地區、貧困地區的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義務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以下是專門針對這次汶川大地震的政策:
一、個人通過扣繳單位統一向災區的捐贈,由扣繳單位憑政府機關或非營利組織開具的匯總捐贈憑據、扣繳單位記載的個人捐贈明細表等,由扣繳單位在代扣代繳稅款時,依法據實扣除。
二、個人直接通過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向災區的捐贈,採取扣繳方式納稅的,捐贈人應及時向扣繳單位出示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開具的捐贈憑據,由扣繳單位在代扣代繳稅款時,依法據實扣除;個人自行申報納稅的,稅務機關憑政府機關、非營利組織開具的接受捐贈憑據,依法據實扣除。
三、扣繳單位在向稅務機關進行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時,應一並報送由政府機關或非營利組織開具的匯總接受捐贈憑據(復印件)、所在單位每個納稅人的捐贈總額和當期扣除的捐贈額。
四、各級稅務機關應本著鼓勵納稅人捐贈的精神,在加強對捐贈扣除管理的同時,通過各種媒體廣泛宣傳捐贈扣除的政策、方法、程序,提供優質納稅服務,方便扣繳單位和納稅人具體操作。
㈢ 哪些公益捐款可以抵扣個人所得稅計稅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是可以抵扣個人所得稅的。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捐贈當期申報的個人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30%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應納稅所得額的計算:
(一)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以及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二)非居民個人的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五千元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三)經營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總額減除成本、費用以及損失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四)財產租賃所得,每次收入不超過四千元的,減除費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其餘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五)財產轉讓所得,以轉讓財產的收入額減除財產原值和合理費用後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六)利息、股息、紅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額為應納稅所得額。
勞務報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許權使用費所得以收入減除百分之二十的費用後的余額為收入額。稿酬所得的收入額減按百分之七十計算。
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捐贈額未超過納稅人申報的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國務院規定對公益慈善事業捐贈實行全額稅前扣除的,從其規定。
本條第一款第一項規定的專項扣除,包括居民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的范圍和標准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等社會保險費和住房公積金等;專項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支出,具體范圍、標准和實施步驟由國務院確定,並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備案。
(3)個人捐助公益基金如何抵稅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十九條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三款所稱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進行捐贈,是指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公益性社會組織、國家機關向教育、扶貧、濟困等公益慈善事業的捐贈;所稱應納稅所得額,是指計算扣除捐贈額之前的應納稅所得額。
第二十條居民個人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綜合所得、經營所得,應當分別合並計算應納稅額;從中國境內和境外取得的其他所得,應當分別單獨計算應納稅額。
㈣ 個人向希望工程的捐贈如何抵稅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第六條第二款規定,個人將其所得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捐贈的部分,按照國務院的有關規定從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二十四條:個人將其應稅所得對教育事業和其他公益事業的捐贈,是指個人將其所得通過中國境內的社會團體、國家機關向教育和社會公益事業以及遭受嚴重自然災害、貧困地區的捐贈。捐贈額未超過應納稅所得額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從其應納稅所得額中扣除。 注意:扣除的額度為應納稅所得額的30%以內。一般不存在因捐贈而需要退稅的問題。
㈤ 公益性捐贈可以抵扣個稅嗎
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所稱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公益事業的捐贈。根據本條的規定,公益性捐贈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條件:
(1)受贈單位必須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和直屬機構。如果受贈單位是鄉級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則不能稅前扣除。
(2)向公益性社會團體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必須是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所屬年度,且受贈單位是在財政、稅務、民政等部門聯合發布的名單上。反之,不能稅前扣除。
㈥ 公益性捐贈可以抵扣個稅嗎
公益性捐贈支出,只能抵減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不能抵扣個人所得稅。
按《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的規定:
公益性捐贈支出,在本年度利潤12%以內的部分,允許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 也就是說,在這個比例之內的,可以做為費用支出扣除。
通過向下列社會團體捐贈,可享受稅前全額扣除:
1、中國紅十字會
2、中華健康快車基金會
3、孫冶方經濟科學基金會
4、中華慈善總會
5、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
6、中華見義勇為基金會
7、宋慶齡基金會
8、中國福利會
9、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10、中國扶貧基金會
11、中國煤礦塵肺病治療基金會
12、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
13、中國醫葯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
14、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
15、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
16、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
17、中國綠化基金會
18、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公益性捐贈稅前扣除注意事項:
1、受贈單位
《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五十一條對公益性捐贈條件規定:企業所得稅法第九條所稱公益性捐贈,是指企業通過公益性社會團體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捐贈法》規定的公益事業的捐贈。根據本條的規定,公益性捐贈必須符合以下兩個條件:
(1)受贈單位必須是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門和直屬機構,如果受贈單位是鄉級人民政府或街道辦事處,則不能稅前扣除。
(2)向公益性社會團體發生的公益性捐贈支出,必須是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所屬年度,且受贈單位是在財政、稅務、民政等部門聯合發布的名單上。反之,不能稅前扣除。
2、票據合法性
不能用行政事業單位結算票據稅前扣除,而應提供省級以上(含省級)財政部門印製並加蓋接受捐贈單位印章的公益性捐贈票據,或加蓋接受捐贈單位印章的《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收據聯,作為法定扣除憑證。
3、是否是直接捐贈
企業發生的直接捐贈支出,要納稅調增。如基於政府幫扶解困的定向性,企業根據政府及相關部門扶貧計劃,直接向貧困村、農戶、城市生活困難的居民、農村小學和特困學生等捐贈。雖然這種行為具有公益性,但不符合稅法規定的公益性捐贈要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