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大盤持續調整,券商熄火,說好的牛市還在嗎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的提高,大家口袋裡還是有一些存款的,所以很多人會有投資理財的想法,一些人會去炒股。尤其是今年,股市從4月份開始走出了一波長達2個月的小牛市,吸引了很多人開始炒股。但關注股市的朋友都知道,股市自從7月中旬開始進行各種調整,基本上是一種漲幾天就來一次暴跌的震盪狀態,而這一波調整的時間,時間超過了2個月。即便到現在,大盤依然是各種調整,作為股市風向標的券商熄火,以至於很多股民都產生了這樣的疑問,就是牛市還在嗎?接下來,冷眼就給大家聊一下個人觀點,希望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們,但需要指出的是,冷眼的觀點只是一個業余韭菜的觀點,僅能跟大家一起討論,不能作為大家的投資參考,因為冷眼的知識有限,不是專業人士。
『貳』 中國股市下一次的牛市會在什麼時候到來
尋找下一個刺激股市上漲的美麗傳說!
中國股市只能靠這些美麗傳說來刺激漲跌!誰都不願為護盤做出貢獻!只能靠美麗傳說刺激投資進場!太悲哀了!從挑戰4000點 !到三孩獎勵,再到降低印花稅!上周上海股集體上漲說浦東要獨立設市了!太奇葩了!但只有這些美麗傳說才能救市嗎?我不相信!下一個美麗傳說是個什麼?導演正在構思!估計可能是注冊制或者什麼其他!總之這個股市留不住人是永遠上不去的!道指創新高的典型風采和A股基本上風馬牛不相及!
烏龍都能把股市拉起或砸跌!可想而知這個 股市靠什麼在引導投資者投資?國家隊引領應該做出表率,否則就是空話! 不能再破罐子破摔了!
『叄』 疫情過後,如果你去買房,你會關注哪些方面舉例說明
1、容積率一定要低
容積率過高,對生活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很直觀的表現就是人口密度大,過去過來感覺小區都是人。綠化肯定也不到位,小區的安全安防也很難保證。容積率不高於2.5,綠化率得在35%以上。
2、樓間距大
這個很好理解,樓間距小了以後,感覺樓挨樓,壓抑的不行,當然,通風效果就會差。可能樓層不好的,一天到晚都見不上陽光。因樓盤而已,50米以上的樓間距會比較好。
3、樓層要厚實、達標
這個指標我很有發言權,我們小區的房子,開發商真的是能省則省,首先是層高不夠,再次是層厚度不夠。上面要是裝修的時候裝地暖,砸地板的時候,感覺樓板都能砸踏了。像我喜歡跑步的,疫情期間出不去,都不敢在家裡跑,我擔心樓下提著刀就上門來找我了。把人在家裡都能憋瘋。
4、陽台大一些
陽台大一些的好處很多,可以搬一把椅子坐上面曬太陽,關鍵的還可以在上面種菜,用塑料框子裝上土以後,種上一些時令蔬菜,還是挺不錯的。這次疫情,你就發現家裡能吃的都吃光了,還出不去,采購不成。
這個就不用多說了。物業正規不正規,大家從這次疫情就看出來了。好的物業都是別人家小區的。人家正規小區的物業,這次組織有序,臨危不亂。把小區管理得井井有條,消毒、辦證、測溫、登記、送菜、送證等等,都非常人性化。我記得在汶川大地震的時候,我們在15樓上班。突然之間就感覺樓層的玻璃嘩啦嘩啦的往地上掉,我們還以為這棟樓要倒了,當初根本沒有想到是地震,全公司的人立馬就跑出了公司,從樓道一層一層的往下跑,樓道裡面都是人,到處都是尖叫聲,高跟鞋掉的樓層都是。好不容易到了一樓大廳以後,我們看見的是物業人員分列兩隊,整齊有序的告誡大家不要慌張,當初一下心就踏實了。這就是訓練有素的物業。這是值得尊敬的物業。永遠銘記於心。
『肆』 茅台單日暴漲1300億,這個走向是否預示A股牛市的到來
茅台單日暴漲1300億,這個走向沒有預示A股牛市的到來。
1.茅台只是超跌之後的反彈;
2.去年上漲幅度比較多投資了今年漲幅;
3.貨幣政策慢慢收緊沒有牛市基礎。
隨著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手中的閑錢也越來越多,很多人為了價值最大化,都利用自己手中的閑錢進行投資,茅台是很多人都非常關注的股票。茅台單日暴漲1300億,這個不能預示A股牛市的到來,因為茅台這么行情調整了20%左右,上漲只是超跌之後的反彈;去年股市漲幅比較大已經投資了今年的漲幅,這沒有了多少上漲空間;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經濟也開始復甦,貨幣政策也會慢慢收緊,整個市場沒有牛市的基礎。
三、經濟復甦貨幣政策開始慢慢收緊
貨幣政策給牛市有非常大的關系,正常情況下,牛市都需要寬松的貨幣政策。隨著疫情慢慢得到有效控制,經濟也開始了慢慢的復甦,新興國家已經有開始加息的,我們的貨幣政策也可能會慢慢收緊,這就導致了股市資金可能會受到影響,貨幣政策收緊牛市的基礎不存在,這也我認為不可能牛市的原因。
『伍』 去年是全球經濟最差的一年,為何美股還會再走牛市呢
職業紅哥來談談,炒股炒未來.這一點必須明白,再就是炒作的趨勢,趨勢一旦形成就不會輕易改變!
我們是這樣,成熟的美國市場更是這樣,美股在經濟危機後見底走牛市,已經11年,一直是穩步上行!去年疫情爆發,曾一度崩盤,華爾街大佬們也看空,股神巴菲特割肉航空股,邏輯上這都沒錯!
春季攻勢一定還有,而且是8成票都反彈行情!我們拭目以待!
關注職業紅哥,我們一起跑贏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