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體配資 > 中國古代國防的牛市有

中國古代國防的牛市有

發布時間:2021-08-08 09:05:51

Ⅰ 中國古代國防有哪些主要成就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敵騎的行動。長城不是一道單純孤立的城牆,而是以城牆為主體,同大量的城、障、亭、標相結合的防禦體系。

長城構築

一、構築法則

長城的構築,以「因地形,據險制塞」為基本法則。「因地形」,即指根據地形條件而構築工程,和充分利用在地的自然資源選擇合適的建築材料。「據險制塞」,主要是指利用地理天險御敵。此原則有利於防守,也可以節省建築材料。

二、建築材料與構築方法

長城的修築從春秋到明後期,持續了兩千多年。由於各個時代的生產力、技術水平不同,也由於各個政權所面臨的軍事形勢不同,歷代修建的長城在構造、建築方法及形制方面都互有不同;而由於各處地理條件的差異,即使同一時代所修的長城面貌也有不同。

就不同歷史時期和築城技術的發展而言,北魏以前各朝所修的長城,以版築夯土為主,北魏時出現了磚石結構的長城,明代長城則廣泛運用了石砌法、磚砌法、磚石混砌法,從橫切面之觀察更含三角學上的應用,特別在陡坡上的鞏固方面起了作用。

就長城沿線各地的地理條件之不同而言,建造長城所需的材料均按「因地制宜」的原則就地取材解決。

崔豹《古今注·都邑》說:「秦所築長城,土色皆紫,漢亦然,故雲紫塞焉。」在山地,則開山取石壘牆;在黃土地帶,則取夯土築;在沙漠,則用蘆葦或柳條,加以層層鋪沙修築。此外,砌牆所用的磚、瓦、石灰和木料等,除就地設窯燒制或砍伐外,官府還設有專門部門供應。

三、長度

由於年代久遠,早期各個朝代的長城大多數都殘缺不全,保存得比較完整的是明代修建的長城,所以人們一般說的長城指的是明長城,所稱長城的長度,也就是明長城的長度。

國家文物局和國家測繪局2009年4月18日聯合公布,明長城東起遼寧虎山,西至甘肅嘉峪關,從東向西行經遼寧、河北、天津、北京、山西、內蒙古、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十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156個縣域,總長度為8851.8千米。經過壕塹359.7千米,自然天險2232.5千米。

2012年6月5日,國家文物局在北京居庸關長城宣布,歷經近5年的調查認定,中國歷代長城總長度為21196.18千米,包括長城牆體、壕塹、單體建築、關堡和相關設施等長城遺產43721處。

這是中國首次科學、系統地測量歷代長城的總長度。此次長城的調查和認定,不僅認定了2009年測定的明長城長度,還開展了秦漢及其他時代長城的資源調查。

(1)中國古代國防的牛市有擴展閱讀:

軍事意義

萬里長城既是農耕民族的防禦前線,也是向游牧民族發動反擊的前進基地。長城後側縱深配備機動的軍隊以因應戰事,而長城即是防禦的最前線,也是攻擊起始線,和交通線,在長城前方部署的觀察哨深入到極遠處,前線在長城以北一千公里。

在古代,游牧騎兵有優良的機動能力和強大的攻擊力,但是對於城垣防禦體系卻無能為力,即使攻破長城一段,攻勢往往被後勤強大的漢軍所包圍阻斷,因此長城的修建的確能夠有效的抵禦北方民族的侵擾。

但是僅僅依靠長城的消極防禦並不能阻止有組織、大規模的進攻。《北虜事跡》記載:「正德十年正月二十二日,套虜二萬余騎到,於花馬池北鎮邊墩起,至石井兒墩止,拆開牆口一十二處,深入固原等地搶掠而去。

本年七月二十二日,套虜二萬騎到,於花馬池北柳揚墩起至青羊墩止,拆開牆口一十六處,深入平涼臨鞏,直抵隴州,大掠而去。總制右御史鄧章調榆林等處官軍分布固原要沖,不能御。」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庚戌之變」,蒙古俺答汗於正面攻擊古北口同時,從黃渝溝拆長城而過,明軍不戰自潰。

Ⅱ 中國古代國防興與衰

中國古代很是重視國防建設,不僅僅是從理論方面有所建樹,在具體實踐上也是很有可觀之處,詳解如下:
(古代國防)
我國古代的國防是指從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到1840年鴉片戰爭,共經歷了近四千年的漫長歷史。其間,中華民族經歷了無數次戰爭的錘煉,形成了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培育出了自強不息、前仆後繼、不畏強暴、衛國御敵的尚武精神,最終成為一個多民族的大疆域國家。
1、古代的國防政策和國防理論
大約公元前21世紀,中國古代社會開始由原始氏族公社制社會進入奴隸制社會,出現了國家。從此,作為抵禦外來侵犯和征伐別國的武備——國防的雛形便函產生了。隨後的幾千年征戰中,為保家衛國,逐漸形成了我國古代的國防政策和國防理論。
春秋戰國時期,由於各諸候國之間連年征戰,使國防觀念迅速得到強化,雖然當時的諸子百家在政治和哲學主張方面各放異彩,但在國防方面卻甚至一致。形成了諸如「義戰卻不非戰」、「非攻兼愛卻不非誅」「足食足兵」、「以正治國,以奇用兵」、「富國強兵」「文武相濟」、「尚戰、善戰、慎戰」、「不戰而屈人之兵」等思想,表明春秋戰國時期對武備和國防的重視,而且國防思想已經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全面奠定古代軍事思想的基礎,標志我國古代軍事思想在這個時期已經基本成熟。主要表現體現在:軍事學術極為活躍。現存最早、影響最深的奠基之作《孫子兵法》,就是這個時期的傑出代表作。其他影響較大的還有《吳子》、《孫臏兵法》、《司馬法》、《尉繚子》、《六韜》等十多部。在幾千年的軍事歷史中一直被視為兵學經典的7部著作中,就有5部產生在這個時期。諸子百家的大量的軍事論述,共同形成了我國軍事學術史上的第一個高峰,為我國國防理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此基礎上也形成較為完整的戰爭觀,並提出了普遍的戰爭指導原則。如孫子的「知彼知已,百戰不殆」、「示戰先算」、「伐謀伐交,不戰而勝」、「以智使力」等指導原則。這些指導原則概括精闢,到現在仍具有極為重要的指導意義。總結出一整套治軍方法,形成了比較合理的軍隊編制結構;重視改善武器裝備,研製出種類繁多的兵器裝備,明確提出把軍隊的教育訓練當作治軍的首要任務,以此來提高部隊的素質。
歷史進入秦、漢、隋、唐、五代時期,中國國防建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國經過10年的統一戰爭,先後兼並六國,結束了歷史上的長期分裂局面,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標志著中國封建社會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隨後的唐、漢兩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盛世,軍事上也、處於開疆拓土的鼎盛時期。至公元10世紀中葉的近1300年間,中國古代國防政策和國防理論得到了進一步的豐富的發展。主要表現在:開始全面整理兵書,初步形成古代軍事學術體系。通過三次大規模的整理,形成了研究軍事戰略的「兵權謀」,研究戰役、戰術的「兵形勢」,研究軍事天文、氣象的「兵陰陽」,研究兵器、裝備的製造和運用技巧的「兵技巧」,共四大類,構成一個較為完整的軍事學術體系。另外,戰略思想趨於成熟,戰略防禦思想得到進一步完善。
宋朝至清朝前期,是中國封建地主階級沒落時期,但軍事上進入冷、熱兵器並用時代,因此,國防政策和國防理論上也有相當的發展。武學開始納入國家教育體系。北宋初期採用了以文制武,將中從御,結果導致了重文輕武,國防衰落。宋仁宗時期,開辦了「武學」,後又設武舉,為軍隊培養、選拔了大批軍事人才,同時也繁榮了軍事學術。明清兩朝將武舉推向更深層次,甚至出現文人談兵、武人弄文的局面,大量軍事著作面世,軍事思想研究向體系化發展。
從總體上來說,我國古代國防理論主要有:「以民為體」,「居安思危」的國防指導思想;「富國強兵」,「寓兵於農」的國防建設思想;「愛國教戰」,「崇尚武德」的國防教育思想;「不戰而勝」,「安國全軍」的國防斗爭策略等。在這些思想和策略的指導下,華夏大地消除了無數次外敵入侵帶來的戰禍,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國家的發展提供了基本的生存條件,甚至使國防曾出現過「中國既安,四夷自服」的輝煌。
2、古代的兵制建設
兵制即我們常說的軍事制度,也稱軍制。是國家或政治集團組織、管理、維持、儲備和發展軍事力量的制度。我國古代的兵制建設主要包括軍事領導體制、武裝力量體制和兵役制度等內容。
在軍事領導體制上,夏、商、西周時期,一般由國王親自掌握和指揮,沒有形成專門的軍事領導機構。春秋末期,實現將相分權治國,以將(將軍)為主組成軍事指揮機構。戰國時期,將軍開始獨立統兵作戰。秦國一統天下之後,設立了專門管理軍事的機構,太尉為最高的軍事行政長官。隋朝設立了三省六部制,設兵部專門主管軍事。宋朝則設置樞密院作為軍事領導的最高機構,主官用文官擔任,主要目的是防止「權將」擁兵自重。樞密院有權調兵卻無權指揮,將軍有權指揮卻無權調兵,形成樞密院和將軍的相互牽制的局面。各朝代在軍事領導體制方面的做法雖各有千秋,但皇權至上,軍隊的最終調撥使用大權始終是掌握在皇帝手中的。
在武裝力量體制上,秦朝之前武裝力量結構單一,一個國家通常只有一支國家的軍隊。從秦朝開始,國家的政治制度逐漸完善,生產力不斷發展,因而,各個朝代根據國家的狀況和國防的需要以及駐防地區和擔負任務的具體情況,將軍隊區分為中央軍、地方軍和邊防軍三種,並對軍隊的編制體制、屯田戍邊、兵役軍賦、軍隊調動、軍需補給、驛站通道、軍械製造和配發等都做了具體的規定,並以法律的形式頒布執行,如唐代的《衛禁律》、《軍防令》等。
在兵役制度上,隨著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人口狀況和軍事需要而發展變化。奴隸社會時期,生產力低下,人口稀少,戰爭規模小,主要實行兵民合一的民軍制度。封建社會時期,民軍制度逐漸演變為與當時歷史條件相適應的兵役制度,如秦漢時期的徵兵制、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世兵制、隋唐時期的府兵制、宋朝的募兵制、明朝的衛所兵役制等。
3、古代的國防工程建設
我國古代為抵禦外敵的侵犯,鞏固邊海防,修築了數量眾多、規模龐大的國防工程。如城池、長城、京杭運河以及海防要塞等。
我國古代國工程防建設中,城池的建設時間最早、數量最多。城池建築最早始於商代,隨後,城池建設規模不斷擴大,結構日益完善,一直延續到近代。因此,在我國古代戰爭中,城池的攻守作戰成為主要的樣式之一。
長城是城池建設的延伸和發展。春秋戰國時期長城的建築已經開始,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為了鞏固國防,防禦北方匈奴的南侵,於公元前214年開始將秦、趙、燕三國北部的長城連為一個整體,形成西起臨洮(今甘肅岷縣),北傍陰山,東至遼東宏偉工程。後經各朝代多次修建連接,至明代形成了西起嘉峪關,東至山海關,全長12700餘里的萬里長城。
京杭大運河是我國古代興建的偉大水利工程。隋煬帝時期,征調大量人力物力,將原有的舊河道上拓寬和連貫,形成運河北起通州(今北京通州區)、南至杭州,全長1794公里的大運河,把南北許多州縣連成一線,成為軍事交通和「南糧北運」的大動脈,具有重大的軍事和經濟作用。
古代海防建設是從明朝開始的。14世紀,倭寇頻繁襲擾我沿海地區,明朝在沿海重要地段陸續修建了以衛城、新城為骨幹,水陸寨、營堡、墩、台、烽堠等相結合的海防工程體系,為抗擊倭寇的入侵起到了重要作用。
4、古代國防的興衰
代國防的興衰是與各朝代的政治、經濟、軍事狀況密切相關的。縱觀我國幾千年的國防史,我們不難發現,當統治階級處於上升時期,政治開明,經濟繁榮,軍事強大,民族團結,國家統一的時候,國防就強盛;當統治階級走下坡路,政治腐敗,經濟衰落,軍事孱弱,民族分裂,國內混亂的時候,國防就削弱,就崩潰。
從整個歷史來看,我國古代前期,即從春秋戰國到秦漢、盛唐,國防日趨發展,不斷強盛以至於發展到鼎盛。其後期,即從中唐到兩宋、到晚清,我國國防便日趨衰敗,以至於一觸即潰,不可收拾。其間,雖然盛唐之前有兩晉的糜爛,中唐以後有明清中前期的振作,但從整體上來看,我國古代國防事業的基本趨勢是由弱到強,再從強盛走向衰落。
從漢、唐、明、清等幾個大的歷史朝代看,國防事業也都是由興而盛,由盛及衰。其間固然不乏極盛之前的短暫衰落,衰敗之後的一時復興,但終其一朝由盛及衰的基本趨勢是沒有改變的。
(二)近代國防
我國近代的國防是孱弱、衰敗和屈辱的。1840年西方殖民主義者憑借船堅炮利的優勢,攻破了清王朝緊鎖的厚重國門,對中華民族實行殘酷的殖民統治。在西方殖民主義者的侵略面前,腐朽的統治者卻奉行的國防指導思想卻是「居安思奢」,「賣國求榮」;執行的國防建設思想乃是「以軍壓民」「貧國臃兵」;倡導的國防教育思想卻是「愚兵牧民」,「莫談國事」;制定的國防斗爭策略甚至是「不戰而敗」,「攘外必先安內」。其結果是有國無防,國家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慘遭蹂躪和屠殺。
1、清朝後期的國防
1644年,清軍大舉入關,問鼎中原,最終建立大清王朝。從順治開始,經康熙、雍正、乾隆和嘉慶五代,先後177年是清朝的興盛時期。但是經過「康乾盛世」之後,政治日趨腐敗,國防日益疲弱。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西方殖民主義者大舉入侵,從此清王朝一蹶不振,江河日下,有國無防,內亂叢生,外患不息,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1)清朝的武備
清朝的武備包括軍事領導體制、武裝力量體制和兵役制度等方面。
在軍事領導體制方面,1840年以前,大清王朝先後設立了議政王大臣會議、兵部和軍機處,作為高層軍事決策和領率機構。鴉片戰爭後,開始實施「洋務新政」,成立了總理衙門。八國聯軍入侵中國後,清朝統治者深感軍備落後,企圖通過改革軍制來強軍安國,遂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撤消原有的兵部,成立陸軍部。
在武裝力量體制方面,清軍入關之前,軍隊是八旗兵;入關後為彌補兵力的不足,將投降的明軍和新招募的漢人單獨編組,成立了綠營;1851年以後,為鎮壓太平天國運動,咸豐號召各地鄉紳編練鄉勇,湘軍和淮軍逐漸成為清軍的主力;中日甲午戰爭之後,開始編練新軍。
在兵役制度方面,八旗兵實行的是兵民合一的民軍制。清朝規定:所有十六歲以上的滿族男子都是兵丁,不滿十六歲的則編為養育兵,作為後備兵源。綠營兵雖是招募而來,但入伍後即編入兵籍,其家屬隨營居住,實際上是綠營兵是職業兵,直到年滿五十歲才解除兵籍。湘軍和淮軍是由地方鄉勇逐漸發展起來的部隊。太平天國運動被鎮壓後,湘、淮軍取代八旗兵和綠營兵,成為清軍的主力。甲午戰爭中,湘、淮軍大部分潰散,清朝開始「仿用西法,編練新兵」。新軍採用招募制,在入伍的年齡、體格及識字程度方面均有比較嚴格的要求。
(2)清朝的疆域和邊海防建設
清朝初期重視邊海防建設。在同國內割據勢力的斗爭中,制止了分裂,促進了國內各民族的團結,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在與外部侵略勢力的斗爭中,捍衛了國家的領土主權。這一時期疆域西到今巴爾喀什湖,楚河、塔拉斯河流域、帕米爾高原;北到戈爾諾阿爾泰、薩彥嶺;東北到外興安嶺、鄂霍茨克海;東面到海,包括台灣及其附屬島嶼;南到南海諸島;西南到廣西、雲南、西藏,包括拉達克,建立了一個空前統一、疆域遼闊的多民族的封建專制國家。從道光年間開始,政治日益腐敗,邊海防逐漸廢馳。清軍的精華北洋水師「日久玩生,弁兵於操駕事宜全不練習,遇敵之時僱傭舵工,名為舟師,不諳水務」。(《清史稿》)邊防廢馳,海防要塞火炮年久失修,技術性能落後,炮彈威力很小,而且射程相當近。西方殖民主義者乘虛而入,以堅船利炮打開了中國封閉的國門。19世紀中葉以後,香港、澳門、台灣、澎湖被英、葡、日佔領,東北烏蘇里江以東、黑龍江以北及西北今國界以外的廣大地域被沙俄侵佔,帕米爾地區被俄、英瓜分,拉達克則被英國屬克什米爾所吞並。

Ⅲ 中國古代國防的四大興盛時期

中國古代國防的四大興盛時期:秦漢唐元。

中國古代國防,是從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至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其間大約經歷了4000年的歷史。

長城是城池建設的延續和發展,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秦滅六國完成統一後,為了防禦北方匈奴的南侵,於公元前214年,將秦、趙、燕三國北部的長城予以修繕,連貫為一。

(3)中國古代國防的牛市有擴展閱讀:

古代人民群眾對國防的態度和觀點。古代國家都是奴隸制或封建制國家,國家之間的戰爭往往表現為不同奴隸主之間或不同封建統治者之間的勢力爭斗。

統治階級的國防觀從維護本階級的利益出發,重視邊關、要塞、城堡等國家防禦工程的建設,重視軍隊的招募和訓練。

軍隊主要集中在邊境地區,主要用於守土御邊或攻城掠地。人民群眾則完全是被動地服從統治階級的國防需要,承受著艱苦的徭役和沉重的經濟負擔,因此,人民群眾對國防持消極或抵觸的態度。

Ⅳ 中國國防的歷史有哪些

中國國防的歷史有:

1、洋務運動。

以「自強」為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新式軍事工業,訓練新式海陸軍,建成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其中規模最大的近代軍工企業是在上海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

2、北洋水師的成立。

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12月17日於山東威海衛的劉公島正式成立,清政府每年撥出400萬兩白銀給予海軍建設。艦隊實力曾是亞洲第一,世界第九(採用當年《美國海軍年鑒》排名,前八名分別為:英國、法國、俄羅斯、德國、西班牙、奧斯曼土耳其、義大利、美國)。

3、黃海海戰。

1904年2月8日日本聯合艦隊的魚雷艇偷襲駐旅順口外錨地的俄國太平洋艦隊,日俄戰爭爆發。雙方在旅順港外都制定了相應的水雷封鎖戰術,雙方有多艘戰艦觸雷沉沒。

4月18日俄太平洋艦隊的旗艦彼得羅巴甫洛夫斯克號觸雷沉沒,艦隊司令斯捷潘·奧西波維·馬卡洛夫遇難,從此俄軍喪失了爭取黃海制海權的自信心。

4、威海之戰。

日本魚雷艇屢屢偷襲成功。威海衛之戰是保衛北洋海軍根據地的防禦戰,也是北洋艦隊對日本的最後一戰。結果日本獲得決定性勝利,北洋水師在此戰中全軍覆沒,京畿地區頓時門戶大開,位於旅順的日軍也展開進攻,連破鳳凰、營口、海城、牛庄等地,清軍全線潰敗。

以慈禧為首的統治集團向日本乞和投降,派遣李鴻章為全權大臣,前往日本和談。1895年4月17日,《馬關條約》簽訂,甲午中日戰爭結束。

5、虎門銷煙(1839年6月)。

中國清朝政府委任欽差大臣林則徐在廣東虎門集中銷毀鴉片的歷史事件。此事後來成為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南京條約》也是此次戰爭時政簽訂的。虎門銷煙間接導致了不平等條約給華夏人民帶來的傷害(割地賠款)。

虎門銷煙成為打擊毒品的歷史事件。虎門銷煙開始的6月3日,民國時被定為不放假的禁煙節,而銷煙結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是國際禁毒日。

Ⅳ 中國古代國防的特點是什麼

1、多種斗爭形式的角逐;

2、戰爭潛力的轉化;

3、綜合國力的抗衡;

4、質量建設的道路;

5、威懾作用的功能;

6、以防禦為主。

古代國防資料:

始於公元前21世紀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至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而終止,其間大約經歷了4000年的歷史。

在漫長的國防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經歷了無數次血與火的洗禮,培養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強不息、衛國禦侮的尚武精神,最終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國家。

夏朝至前清,古代國防理論不斷發展和完善,形成較為完整的古代國防理論體系。

比如 「以民為本」、「居安思危」的國防思想指導;「富國強民」、「寓兵於農」的國防建設思想;「愛國教戰」、「崇尚武德」的國防教育思想;「不戰而勝」、「安國全軍」的國防斗爭策略。

發展階段:

1、逐步上升階段:春秋至漢代。

2、鼎盛階段:唐朝。

3、逐步下落階段:宋代至明清晚期。

Ⅵ 中國古代國防的特點是什麽

一、中國古代國防的特點
1、夏商西周:崇尚自然,較為分散。這時國防還處於初步形成階段。
2、春秋戰國:學術活躍,國防逐步系統化;武器改良並加以創新。國防逐漸發展。
3、秦朝至唐朝:國防逐漸體系化。系統達到鼎盛。
4、北宋至前清:冷熱兵器並用,武學納入國家教育體系。

二、中國古代國防
國防,古人視禮義為維護社會國家的安全力量,必須嚴格遵行,防止逾越。今日指為保衛國家的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防禦外來的武裝侵略和顛覆所採取的一切措施。
中國古代國防,是從公元前21世紀夏王朝的建立,至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其間大約經歷了4000年的歷史。在漫長的國防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經歷了無數次血與火的洗禮,培養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強不息、衛國禦侮的尚武精神,最終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國家。
夏朝至前清,古代國防理論不斷發展和完善,形成較為完整的古代國防理論體系。比如 「以民為本」、「居安思危」的國防思想指導;「富國強民」、「寓兵於農」的國防建設思想;「愛國教戰」、「崇尚武德」的國防教育思想;「不戰而勝」、「安國全軍」的國防斗爭策略。

Ⅶ 中國古代國防象徵是什麼

綿延萬里的長城。

長城,又稱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禦工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限隔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略騷擾行動。

長城並不只是一道單獨的城牆,而是由城牆、敵樓、關城、墩堡、營城、衛所、鎮城烽火台等多種防禦工事所組成的一個完整的防禦工程體系。

(7)中國古代國防的牛市有擴展閱讀:

長城修築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周王朝為了防禦北方游牧民族的襲擊,曾築連續排列的「列城」作防禦。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為了爭霸,互相防守,根據防守需要在邊境上修築起長城。

秦、趙、燕三國和北方強大的游牧民族匈奴毗鄰,在修築諸侯互防長城同時,又在北部修築了「拒胡長城」。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秦吞並六國,統一天下。秦始皇陸續採取了一系列國防建設和邊防守備的重大戰略措施,其一就是大規模修建萬里長城。

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年),大將蒙恬率30萬大軍北擊匈奴,取河南地,其後築起「西起臨洮(今甘肅山尼縣),東止遼東(今遼寧省),蜿蜒一萬余里」的長城。

此後漢、隋、宋、明都有陸續修建長城,長久以來,「唐代無長城」在學術界已成定論。

明長城總長度為8851.8千米,秦漢及早期長城超過1萬千米,總長超過2.1萬千米。

1961年3月4日,長城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7年12月,長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參考資料:網路-長城

Ⅷ 中國古代國防分為哪幾個階段啊

中國的國防歷史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即古代國防史(公元前21世紀—1 840年鴉片戰爭前夕)、近代國防史(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和現當代國防史(新中國成立—現在)

Ⅸ 中國古代國防的特點

1、國防含義:
國防,就是國家的防務,是指國家為防備和抵抗侵略,制止武裝顛覆,恐怖分子等,保衛國家的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和安全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以及與軍事有關的政治、經濟、科技、外交、教育等方面的活動。
2、中國古代國防:
始於公元前21世紀第一個奴隸制國家夏朝,至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而終止,其間大約經歷了4000年的歷史。在漫長的國防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經歷了無數次血與火的洗禮,培養了民族的凝聚力和自強不息、衛國禦侮的尚武精神,最終形成了多民族、大疆域的國家。
3、基本特徵:
(1)多種斗爭形式的角逐;
(2)戰爭潛力的轉化;
(3)綜合國力的抗衡;
(4)質量建設的道路;
(5)威懾作用的功能;
(6)以防禦為主。
4、政策理論:
夏朝至前清,古代國防理論不斷發展和完善,形成較為完整的古代國防理論體系。比如 「以民為本」、「居安思危」的國防思想指導;「富國強民」、「寓兵於農」的國防建設思想;「愛國教戰」、「崇尚武德」的國防教育思想;「不戰而勝」、「安國全軍」的國防斗爭策略。
5、發展階段:
(1)逐步上升階段:春秋至漢代
(2)鼎盛階段:唐朝
(3)逐步下落階段:宋代至明清晚期.

閱讀全文

與中國古代國防的牛市有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獄解剖類型電影 瀏覽:369
文定是什麼電影 瀏覽:981
什麼影院可以看VIP 瀏覽:455
受到刺激後身上會長櫻花的圖案是哪部電影 瀏覽:454
免費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國產 瀏覽:122
韓國雙胞胎兄弟的愛情電影 瀏覽:333
法國啄木鳥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484
能看片的免費網站 瀏覽:954
七八十年代大尺度電影或電視劇 瀏覽:724
歐美荒島愛情電影 瀏覽:809
日本有部電影女教師被學生在教室輪奸 瀏覽:325
畸形喪屍電影 瀏覽:99
美片排名前十 瀏覽:591
韓國電影新媽媽女主角叫什麼 瀏覽:229
黑金刪減了什麼片段 瀏覽:280
泰國寶兒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83
3d左右格式電影網 瀏覽:562
跟師生情有關的電影 瀏覽:525
恐怖鬼片大全免費觀看 瀏覽:942
電影里三節是多長時間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