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曹歡 藏頭詩
曹家半世耽文章
歡聲財氣塞康莊
開明義理當日用
心魂原是水花香
曹南戰勝日平西
歡樂欲與少年期
幸有元和文似錦
福力螺山高與齊
曹公詩酒饒佳興
歡然戀戀意相傾
歡喜年時為壽意
樂生長嘯韻清風
曹人學士居武功
歡賞天涯為爾同
吉祥榮華年正少
祥雲瑞氣捧階濃
曹公崛起定經綸
歡聲葉氣藹乾坤
如今正好同歡樂
意氣平生百不伸
② 關於英倫搖滾的
曲風起源:Alternative Rock (另類搖滾)
文化起源:1990年代早期,英國
典型樂器:主唱 - 吉他 - 貝斯 - 鼓 - 鍵盤樂器
普遍程度:1990年代中期至晚期
延伸曲風: Post-Britpop(後英倫搖滾)
Britpop(英式搖滾)是另類搖滾的類型之一,源自於英國九零年代初期的獨立音樂圈,其中以幾個受到英國六七零年代吉他流行樂影響的樂團最具代表性。這種音樂類型,發展成為對抗八零年代末及九零年初期音樂及文化的潮流,特別是針對來自美國的Grunge風潮。隨著美國Grunge樂團入侵,新興的英國樂團如Suede和Blur首先發聲,自詡為反對派的音樂力量,延續過去英國吉他流行樂風,並且在歌曲中特別寫入關於英國的主題。許多樂團包括Oasis、Pulp、Supergrass、Sleeper和Elastica,紛紛加入響應。
這些樂團引領英國另類搖滾成為主流,並且成為政治文化活動「Cool Britannia(酷英國)」的骨架。雖然大受歡迎的幾個樂團都能夠朝向海外發展,專輯在美國的銷售也相當成功,然而英式搖滾在九零年代末期,還是免不了走上衰退的道路。
英式搖滾受到過去英國吉他流行樂的影響,特別是英國入侵時期(British Invasion)、華麗搖滾(Glam Rock)和龐克搖滾(Punk Rock)等變革和類型。具體的影響有些許差異:Blur和Oasis分別受到The Kinks和The Beatles的啟發,而Elastica則特別喜愛前衛藝術龐克(arty punk rock)。雖然如此,所有的英式搖滾樂手都表現出對過去音樂致敬的態度。
英倫搖滾直接繼承了1980年代以及1990年代早期獨立音樂圈當中的另類搖滾風格,樂手普遍受到The Smiths的影響。其中以The Stone Roses、Happy Mondays、和Inspiral Carpets為代表的Madchester音樂圈,歌曲強調生活中的好時光,加上詞曲朗朗上口,成為Showgazing曲風之外的另一種可能,可以說是英式搖滾最直接的起源。
英式搖滾的形象和英國及勞工階層和劃上等號。音樂評論家Jon Savage主張英式搖滾是「郊區中產階級對倫敦街頭的憧憬」。在 Loaded 雜志中逐漸增加的男性胴體以及一般女士文化(lad culture)都屬於英式搖滾文化的一環。英國國旗也成為這個文化的象徵,而旗幟作為民族主義自豪的象徵,對照不久前The Smiths的前主唱Morrissey包在英國國旗中演出所造成的爭議,形成強烈的對比。這種以英國為主的觀點亦成為英式搖滾在美國市場成功的阻礙之一。
全盛時期:
Blur與Oasis之間的排行榜拉鋸被稱為「英式搖滾之戰(The Battle of Britpop)」。英式搖滾開始在1995年浮現英國媒體版面,初期樂團之間互相贊許,但是在一年左右的時間里,這兩個樂團間的敵意逐漸升高。 一方面是受到媒體煽動,就在Oasis的單曲「Roll With It」和Blur的「Country House」即將在同一天(1995年8月14日)發行的前夕, NME 雜志在8月12日以「英國重量級冠軍賽」標題作為封面,讓兩個樂團公開對決。在這場競爭中兩個樂團因為英國階級與區域差異不同而產生的沖突,不亞於在音樂上的較量。Oasis被視為北英格蘭代表,而Blur則代表南英格蘭。這個話題引發大眾的興趣,並引來大批媒體關注,包括全國性報紙、八卦小報,甚至連BBC都加入報道這個事件。這場排行榜之戰由Blur獲勝,Blur的單曲賣了247,000張,Oasis則是216,000張,分別占據排行榜的前兩名。然而長期觀察下來,Oasis的銷售要比Blur來得成功。和Blur不同的是,Oasis由於在美國發行單曲 Wonderwall ,因此能夠達成穩定的銷售量。Oasis的第二張專輯 (What's the Story) Morning Glory(1995) 在英國賣了超過四百萬張,成為英國史上第三暢銷的專輯。
Oasis之所以出名,是由於 NME 雜志將幾個英式搖滾樂團(包括The Boo Radleys、Ocean Colour Scene和Cast)歸類為「Noelrock」,以Oasis的吉他手兼主唱Noel Gallager來命名,來說明他們的成功是受到Gallagher的影響。
沒落:
當時各界相當看好Oasis的第三張專輯 Be Here Now (1997),專輯最初獲得正面的評價,同時銷售長紅。但是不久後樂評、消費者、甚至Noel Gallagher自己都開始批評專輯中過度加工、腫脹的音樂。雖然這張專輯並非像大家所說的那麼糟,但音樂評論者Jon Savage指出這張專輯原本應該是這個時期的「重大成就」才對,然而實際上並非如此,他更斷言 Be Here Now 已經走到英式搖滾的終點了。這時候在Blur的第五張專輯 Blur (1997) 當中,Damon Albarn試圖在樂團風格與英式搖滾之間做出區別。專輯中Blur舍棄 Parklife 時期的風格,轉而接納美國Lo-fi樂風。當這股浪潮逐漸退燒,許多樂團開始沒落,紛紛解散。流行團體Spice Girls似乎趁勢取代了英式搖滾而成為時代潮流。當這些已經成名的樂團還在掙扎的時候,人們開始轉而關注風格相近的Radiohead和The Verve這些過去曾被英國媒體忽略的樂團。這兩個樂團,其中特別是Radiohead,表現出大量1960及1970年代的神秘色彩,這是在過去英式搖滾樂團中罕見的。 1997年Radiohead和The Verve分別發行專輯 OK Computer 以及 Urban Hymns ,兩張專輯皆廣受好評。此外,Travis、Stereophonics和Coldplay在1990年代末到2000年初之間成為其中最受歡迎的幾個樂團,他們受到英式搖滾(特別是Oasis)的影響,歌詞中流露內斂自省的風格,產生新的 Post-Britpop(後英式搖滾)音樂類型。
現狀:
嚴格意義上講,從「收音機頭」的專輯《Kid A》開始,已經很久沒有如同90年代中期那樣激動人心的英倫搖滾專輯出現了。文藝青年們在英國搖滾樂隊中逐漸銷聲匿跡,倒是新一撥的流氓們越鬧越歡,逐漸發展成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就在最近,一支有著濃重朋克味道的樂隊「北極猴子」(Arctic Monkeys)正在躥紅,被眾多喜歡造星的英國音樂雜志捧為新一代英國搖滾的希望之星;在早些時候,以弗朗茲•費迪南德(Franz Ferdinand)為首的一批復古搖滾樂隊迅速躋身一線樂隊之列,就連產自美國的「敲擊」(The Strokes)樂隊也是被英國人賞識之後才紅遍全世界的;而像「集團聚會」(Bloc Party)和美國的「剪刀姐妹」(Scissor Sisters)這樣「吉他搖滾+電音」模式的樂隊更早就在英國音樂圈樹立了相當好的口碑……顯然,新一倫的英倫搖滾浪潮已經悄然開始了,無論他們是否可以達到90年代黃金時期英倫搖滾的高度,他們都正在蓬勃地發展年,並且,在把這些樂隊塞進CD機里時,我們總是會聽到新的驚喜。而倘若要給這新一撥兒的英倫搖滾樂隊的音樂下一個定義,還真只能從90年代的英倫搖滾比著說:在保留了經典的英倫吉他音樂基礎上,新英倫更接近搖滾樂,更豐富也更時髦;新英倫不那麼悶騷,喜歡直抒胸臆,更適合文盲和愣頭青來聽,通俗易懂、老幼咸宜。
跟朋克相比,Chav所倡導或者說被定義的生活狀態更消極,更沒有建設性——他們連破壞的興趣都沒有;而更經典的英倫搖滾樂隊中動不動就來幾個藝術學院學生相比,Chav出身草根,對「藝術」不屑一顧。在音樂上,他們有著朋克和復古搖滾的血脈,並且表達方式自由隨意。比方說,在「北極猴子」的專輯里,你可以聽到像斯卡(Ska)這樣歐美街頭青年喜歡的音樂形式,也可以聽到「四人幫」(Gang of Four)樂隊硬邦邦傻頭傻腦的朋克節奏,甚至還有美國朋克復興那一系樂隊常用的三和弦朋克流行樂。
別以為「北極猴子」或者企圖當底層青年形象代言人甚至想要領導一輪新的革命,像「性手丄槍」(Sex Pistols)那樣憑一己之力羞辱整個國家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沖撞」(The Clash)的革命態度和音樂上的創新之間所有年輕一輩的樂隊都只繼承了後者。這群來自英國二線城市謝菲爾德的猴子們只是喜歡惡作劇、喜歡唱反調,看看他們最熱門的歌曲《舞鞋》(Dancing Shoes)你就知道他們想說什麼了:穿上你的舞鞋/你是性感的小豬/希望他們會找到你/而你最終也會到達/狗屎、震撼和驚悚/你可以預見到你變成新娘的模樣/那是如此荒謬……
比「北極猴子」早些時候的「浪子」(The Libertines)樂隊同樣是英國新一代流氓代表,他們那個以毒品盜竊和耍無賴而聞名的前主唱皮特•多赫提(Pete Doherty)在3年前用自己的才華讓英國相信自己發現了新的超級明星;而兩年前此人的一系列失控事件則讓英國人又多了一個可以炫耀的超級流氓。現在多赫提有了一支叫「迷途寶貝」(Babyshambles)的樂隊,走的還是「浪子」樂隊時期的復古朋克路線,而由卡爾•巴瑞特(Carl Barat)繼續領軍的「浪子」樂隊則正在忙著樂隊後皮特時代的新專輯。
弗朗茲•費迪南德所帶來的復古搖滾浪潮不僅僅讓英倫樂迷狠狠地驚喜了一下兒,就連時尚圈子也受到了這一批樂隊的震動。這四個哥們兒習慣穿著老式條紋西裝,把自己打扮得一絲不苟,舉手投足透著一股子時髦勁兒。這跟他們的音樂頗為合拍:新浪潮和迪斯科混合在一起,風騷的老式搖滾吉他和讓人情不自禁搖擺的貝司線條——你甭想從他們這里聽到史密斯和石玫瑰式的吉他音樂,也甭想讀到收音機頭式的詩,他們只是好聽、過癮並且時髦。這四個人在混出頭兒之後更加如魚得水,我是說,開始有大牌時裝設計師給他們設計衣服穿了,比方說,俄裔美籍設計師波洛科夫(Plokhov)的新銳時裝品牌Cloak就成了他們的御用品牌。說起來弗朗茲•費迪南德算得上這幾年蘇格蘭音樂的抗鼎樂隊,至少他們讓人知道了蘇格蘭人玩兒起音樂來並不是光有風笛和田園風光,也不光是清新的獨立流行樂團——蘇格蘭可不是英格蘭的土鱉親戚,他們那兒一樣有沖擊了整個英國音樂圈子的樂隊。
來自英格蘭利茲的樂隊「愷撒首領」(Kaiser Chiefs)正是借著弗朗茲•費迪南德的東風混出頭來的樂隊,在他們嶄露頭角的最初,像《Q》、《NME》這樣的英國音樂雜志忙不迭地把他們命名為「弗朗茲•費迪南德第二」,並歡呼英倫搖滾新浪潮的到來。按說現在這個年頭里,真想弄出來個能翻天覆地的文化英雄是不大可能了,再沒有哪個英倫樂隊能像「收音機頭」那樣代言整個兒一個群體,而這一輪「英倫搖滾新浪潮」所能帶來的不過是幾支可以被劃分到一起的樂團、幾張堪稱經典的專輯和幾年裡各獎項的青睞而已。在「愷撒首領」這兒,有一點值得一提,他們多少還是繼承了「污點」(Blur)時期清新的英倫流行吉他,頗有幾份Brit-Pop昔日的神采,就連他們的處女專輯都是「污點」經典專輯《Parklife》的製作人史蒂芬(Stephen Street)幫忙做的,所以呢,英國人對他們更偏愛一點。
「硬保真」樂隊(Hard-Fi)是我個人比較欣賞的一個團伙兒。他們跟與弗朗茲幫不太一樣,如果說弗朗茲•費迪南德等樂隊把偏懷舊的新浪潮提煉出時髦的元素創造了一種時尚的話,那麼硬保真所涉獵的音樂元素像斯卡、Hip-Hop和吉他搖滾則更讓廣大青年流氓感到親切,生命力更加旺盛。這伙兒來自西倫敦的樂隊正跟他們地區的英超樂隊切爾西一起走上巔峰,當然了,切爾西隊是不太能跟硬保真這樣的獨立樂隊相提並論的,一個是搶了前蘇聯人民的錢往足球上砸的俄羅斯商人阿布一手弄出來的,而硬保真樂隊則是憑借自己的努力真刀真槍地做出了好音樂。
關於對錢的態度,他們在自己的熱門歌曲《提款機》(Cash Machine)中已經唱過了:我總是在支付, 從沒有主動權/但是你不能往後看/我有點兒懷疑我是否真的有過錢/但我只能相信它/我正在為提款機工作。瞧,他們在說信用卡這個陰謀,這首歌的走紅看來不光是他們在音樂上的創新,能讓諸多為生活壓力所迫被信用卡賬單追著使勁兒加班的人群倍感親切引起共鳴也是相當重要的原因。而從這樣的歌詞我們也可以看得到,新一撥兒的英倫搖滾正在從孤芳自賞的文藝腔調中走出來,變得更市井、更有親和力。
(附)英搖樂隊檢索:
Arctic Monkeys
Blur
Cast
COLDPLAY
Doves
Echobelly
Elastica
Franz Ferdinand
Gene
hoobastank
James
Kaiser Chiefs
Kasabian
Keane
Kula shaker
Manic Street
Mansun
Menswear
Muse
Oasis
Pink Floyd
Preachers
Pulp
Radiohead
Silver Sun
Sleeper
Starsailor
Stereophonics
Stone Roses
Suede
Supergrass
The Boo Radleys
The Charlatans
The Divine Comedy
The Kooks
The La』s
The Stone Roses
The Ver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