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軟體配資 > 李時珍6部經典港片

李時珍6部經典港片

發布時間:2024-04-12 06:09:37

㈠ 高清經典老電影

高清經典老電影:
1、馬路天使

上映於1959年。由王家乙執導,楊麗坤、莫梓江、孫靜貞、譚堯中、王蘇婭等主演。豆瓣評分8.0分。推薦理由:輕喜劇,大理三月好風光,蝴蝶泉邊好梳妝,民族風情濃郁,楊麗坤笑靨如花令人難忘,是一部輕松愉悅的好電影。







㈡ 李時珍是哪個朝代的人 李時珍祖傳秘經解密

李時珍是哪個朝代的

李時珍是明代人,著名的醫學家,著有《本草綱目》一書。李時珍出生於1518年,即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卒於1593年,即明神宗萬曆二十一年,享年七十六歲。

李時珍畫像

李時珍出生於一個醫葯世家,父親和祖父都是醫生,並且在當地都有很大的名氣,在當時,醫生的社會地位不高,因為這個原因,李時珍想要棄醫從文,他決心苦讀,希望通過參加科舉考試能走上仕途。但是,他先後參加了三次考試,都名落孫山,眼看希望越來越渺茫,在他二十三歲時,還是跟隨了父親學習醫術。

李時珍從小受祖父和父親的影響,在醫學方面有極高的天分,通過自己對醫學的感悟,很快就成為了一代名醫,在社會上享有很高的盛名。1551年,李時珍治好了富順王兒子的病,名聲大噪,被推薦到太醫院工作。任職四年後,李時珍便辭官回鄉了。而對於李時珍的這段任職經歷,有人在研究歷史之時,有很多爭議,都是關於李時珍太醫院職位高低的說法,但是李時珍在太醫院任職是不爭的事實。在太醫院,李時珍通過自己研究和解讀相關大量的醫學著,為他後來在著《本草綱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太醫院有很多珍稀的葯材和醫學書籍,無疑給李時珍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樣本。後來,李時珍還成立了東壁堂,一邊行醫,一邊潛心寫醫學著作,比如《命門考》、《瀕湖醫案》、《五臟圖論》等作品都出自於李時珍之手。

李時珍祖傳秘經

《李時珍祖傳秘經》是路寶彬所著的一部醫術,2008年由延邊人民出版社發行。在這本書里,路寶彬根據李時珍醫書,進行融合改編,在《李時珍祖傳秘經》中,系統的講述了人體各個方面的疾病,高血壓、冠心病、其他心血管疾病、嘔吐、胃脘痛、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腸炎、胃下垂等疾病,然後根據中葯療法進行治療。

李時珍祖傳秘經欣賞

在《李時珍祖傳秘經》中,將現代醫學和傳統臨床經驗進行結合,在治療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這本書籍不單單是傳統醫學,裡面的內容豐富多樣,包括李時珍時期的各種臨床治療經驗,以及系統的理論知識。

這本《李時珍祖傳秘經》從人體的內科、外科、兒科、婦科等方面入手,根據日常疾病案例,提出了治療方法,這本書籍包含的方面較多,適合家庭日常治療方法。所以,這本書籍也可作為家庭醫用書。這本書中提到了明代醫葯學家李時珍在治療疑難雜症時,所採取的中葯方法,裡面的葯材大多都是中葯,還有李時珍的經典治療方法。針對病因,選取治療葯材,再根據煎葯方法和喝葯方法,才能從根本上進行根除。

這本《李時珍祖傳秘經》是路寶彬在總結李時珍醫術的同時,在這基礎之上又提出了新的醫學治療方法,有很高的實用性和適用性。這部作品集李時珍治療方法於一體,並提出用中葯療法,具有現實借鑒意義。

李時珍故事

關於李時珍的故事有很多,他是一位著名的醫學家,這些故事都與他精湛的醫術密切相關。據說,有一天,李時珍和大徒弟王廣在湖口,看見前方有一群人正抬著棺材前行,棺材的縫口中不斷地往下流血。

李時珍畫像

李時珍很是詫異,便前去一探究竟。李時珍看了一下流出的血,發現這是鮮血,於是趕忙讓前行的人停下來,將棺材放在地上。李時珍看出了他們的疑慮,便解釋說,自己是一位醫生,能否把棺材打開,讓自己看一下棺材中的人。主人抱著試一試的態度,便打開了棺材,李時珍對這位婦人進行了 *** ,隨之,後在他心窩處進行了針灸。即刻,這位婦人發出了微弱的聲音,在李時珍的幫助下,這位婦人在醒後不久,還順利地產下一位孩子,。這位婦人因難產陷入了假死狀態,幸虧遇上了李時珍才撿回了兩條人命。

上一個故事說的是李時珍將死人診活的故事,還有一個是關於關於李時珍將活人診死的故事。據說,有一天,有位葯店的兒子暴飲暴食,並做了高強度的運動,他縱身一跳越過櫃台讓李時珍給他把脈。李時珍對他說,過三個時辰你就死了,趕緊回家吧。葯店的兒子聽了很不高興,對李時珍進行了一番辱罵。三小時後,葯店兒子果然去世了,原來在他縱身一躍時,由於吃的太多緣故,腸子斷裂了。

這些小故事都體現出了李時珍醫術高明之處。

李時珍的小故事

李時珍作為歷史上傑出的名醫,將其一生貢獻於醫學事業中,不斷的以自己的醫學之技救助百姓於水深火熱之中,而且李時珍為了編修《本草綱目》花費了數十年的時間去各地勘察,詢問,因此關於李時珍醫術高明的故事流傳很廣。

其中有一次李時珍在路過送葬的隊伍的時候,發現棺材裡一直流鮮血,這引起了他的懷疑,於是李時珍耗盡口舌說服棺材主任開棺驗屍,李時珍利用 *** 和針灸的方法,使棺中婦人重新活了過來,隨後此婦人還誕下一名嬰兒。

李時珍采葯圖

原來是因為這位婦人因難產而陷入假死狀態,幸得李時珍相救,其母子才相安無事,於是李時珍將死人救活的事跡為人傳頌。李時珍的名氣愈發的高漲,便有很多人求見,其中一個葯店掌櫃的兒子本在大吃大喝,聽聞名醫李時珍的到來便擠到人群前,問李時珍能否看出自己有什麼疾病,李時珍便看了他一眼便叫他趕緊回家,他的壽命不過只剩三個時辰了。

原來是因為這位男子吃的太飽還猛烈一跳,導致自己腸子斷了,內部受損,果然不到三個時辰,他便逝世,世人便更驚奇李時珍的醫術高明了。李時珍在游歷的路途,只要聽從他人有關葯草的用途,都會虛心求教,生怕錯過任何能使用的葯草。

於是在一次回家的路上,李時珍在驛站遇到休息的馬夫在煮著野草喝,李時珍便上前問及原因,他們告訴李時珍他們常年在外奔波,筋骨勞損很經常,便會將這野草連根熬了喝湯能活血舒筋。李時珍得知這叫旋花,一一記下馬夫的經驗,還有此草的功效。

李時珍采葯圖

李時珍從小對醫學有興趣,後來在他父親李言聞的幫助下更好的掌握了醫學,因此閱讀了更多關於醫學的書籍,李時珍也因此發現原來明朝之前關於本草的記載是這樣的不完整,除去有缺失的內容還有不正確的記載,李時珍便因此下定決心要重修本草。

而重修本草書籍必須對這些本草有新的認識,那麼只局限於書籍閱讀是沒有多大成效的,關於記載也變得很是局限,於是李時珍便開始了他四處游歷考察的生活,為此年歲已高的李時珍還不畏路途艱險帶著學生翻山越嶺。

李時珍采葯圖

李時珍在本草的重修中,不僅修改了過去的錯誤還新加很多未記載的但是自己實踐過的知識。李時珍聽說北方的一種叫做曼陀羅花的植物,吃了不僅會使人不停的舞動,甚至嚴重的會有麻醉的效用,於是李時珍便背起行囊前去北方勘察。

他到了北方,看到了曼陀羅花,記載下了此植物的外觀和生活習性,還掌握了它的性能,甚至為了更直觀的記載此植物的葯性,親自嘗試來做實驗,並且通過曼陀羅花的毒性試驗,找到了解此毒的葯方。

李時珍便是通過這樣的方法,腳踏實地的通過勘察,採集,親嘗的手段來記載葯物的功效和外觀,以便後人能更好的通過此書學習醫術和葯草,以此造福百姓。

李時珍夫人

李時珍作為歷史上傑出的醫學家,人們更多的是將視野放在他為後世人所作的偉大貢獻和帶來的福音,更多的是去了解他所編修的關於醫學的名作如《本草綱目》。

因此沒有那麼多的焦點關注在李時珍的夫人是誰的問題上,加上古代女子的地位很低,鮮少有留名字的,所以關於李時珍的夫人的資料記載,我們也只是知道她姓吳,其他並沒有過多記載,但是我們可以在現在湖北地區的李時珍陵園里可以看到李時珍和他吳氏夫人合葬的陵墓。

《本草葯王》電視劇海報

而關於李時珍的電視劇中《本草葯王》中,李時珍的夫人名叫吳慕榕,李時珍與吳慕榕早有婚約,但是李時珍卻喜歡的是同樣精通醫學的冬青,後來因為機緣巧合李時珍只能和吳慕榕結婚。

婚後的李時珍和冬青在多次瘟疫中配合默契,互為搭檔,救助百姓,在李時珍病重或親試葯物的過程中,均細心照看,李時珍也表明了自己對冬青長久以來的愛慕之意。

但是李時珍經過和吳慕榕長久的相處,漸漸發現了她身上的美,漸生好感,兩人相處的模式也越來越融洽。加上後來李時珍為官得罪高官,四處逃亡,吳慕榕一直不離不棄,李時珍十分感動,發現自己已經愛上自己的妻子。

但是吳慕榕卻因為自己不能幫助李時珍編寫本草書籍,加上得知冬青與李時珍之間的愛慕,便留下一封休書給李時珍簽字,自己獨身一人離去。

但是此時李時珍對吳慕榕的感情愈來愈深並不想簽字,之後花了幾年的時間重新找到吳慕榕,吳慕榕也看到了李時珍對自己用情之深,兩人最後過著歸隱的生活。

㈢ 推薦幾部關於古代神醫的電視劇

1、《神醫喜來樂》,這是部經典,國產同類題材的代表作 。
2、《大國醫》,還算不錯,當初宣傳號稱「中國版的大長今」。
3、《皇朝太醫》,有點早,不過很好看。
4、《本草葯王》,TVB的劇一般側重感情多些,不過治病也很精彩。
5、《大明聖醫李時珍》,算是人物傳記式的電視劇,可以一看。

㈣ 李時珍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系李時珍............ 李時珍(1518—1593年),明代偉大的醫葯學家、博物學家。字東璧,號瀕湖,湖北薪春人。李時珍出生在壹個世醫的家庭。父親李言聞系當地名醫,李時珍受父親的影響極深。他從小喜愛醫葯,雖經父親督促,精讀四書五經、墳典傳奇,但卻無心功名,終於走上研究醫葯、研究自然科學的道路。 薪春縣有著適宜多種生物生長的環境,加之李時珍所處的時代,正是我國封建社會開始孕育著資本主義萌芽的時期,因此,他受到當時環境因素的影響,具有探求事物真理的自然科學唯物主義的思想、「格物致知」的科學態度。 李時珍淵博的學識和在科學上取得的偉大成就來自他本人的勤奮學習、廣博搜羅。他曾閉門讀書,達十年之久,通過精讀古代經史子集各部各類著作,李時珍在史學、哲學、文字學、訓估學等方面,造詣甚深;對於考釋葯物名、葯性、治療等方面,均取得堅實 的基礎,成為其 科學成就的重要原因之壹。另壹方面,他又躬親實踐,廣泛地向具有實踐經驗的人們學習。如向農夫學習有關谷、菜等方面的知識,從漁人處學習到並熟悉各種魚類的生活習性,向車夫學習採用旋花「益氣續筋」的功用知識,從手工業工人處學習采礦和防止采礦過程中中毒的問題以及向獵入學習捕蛇、捕獸及這些動物的習性知識.他的足跡遍及湖廣、河北、河南、江西、安徽、江蘇等省,深入林區、礦井、萊畦……親身體驗(諸如關於採集鉛礦、種植韭黃、觀察狸狼的生活習性等等)。對許多尚未弄清的事實,他就親自進行實踐,做了不少臨床葯理實驗。為了區別葯物的不同品種,他親自採集,壹壹比較,並與古書對照「始得其的。『諸家所說,皆未可信也。」類似的例子不可勝計,這些都是他取得成就所不可或缺的條件。 善於吸收古今中外以及包括各少數民族醫療方面的成就,是李時珍虛心治學的另壹特點。他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的天竺、大食、波斯、南洋諸國、胡人、蕃人以及由梵文、佛經引述的葯物名稱及知識是相當豐富的.這表明李氏虛心的學習態度,也是他取得成就的另壹重要原因.從宋代唐慎微的《經史證類備急本草》壹書問世以後,壹直到《本草綱目》的著成,其間經過幾百年的時間,李時珍搜集了這段時間出現的374種葯物.其知識面之廣,內容的豐富使得《本草綱目》成為我國古代具有世界影響的博物學著作。 李時珍具有人定勝天,利用自然、支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自然科學唯物主義思想。他通過研究歷代本草學的著作,得出了時代不斷在前進,科學總是在進步的結論,認為後人必然會超過前人,科學不會總是停留在壹個水平上而停滯不前。他說,今人總是要「發現前人未到之處」的,因而他敢於懷疑古人,批判地繼承前人的成就.不論是近人還是古人,是經典著作還是壹般專著,他都敢於批判錯誤,而不是迴避矛盾。 他在《本草綱目》壹書中,在每壹種葯物之下,採用了「正誤」的方式對前人的錯誤進行糾正和辨誤,其中絕大多數是言之有據,符合科學道理的。這壹體例在本草學上也是創造性的,說明他在自然科學方面的淵博知識和堅實基礎。為了使葯物發揮其更大的治病作用,他主張對葯物的本性進壹步加以改造,用人工的方法改造葯物的自然性能。如對葯物的升降浮沈的葯性,主張採取某些辦法,使其服從於治療的需要。如認為對原來的葯性下沈的葯物,可以用酒引之,使其上升至顛頂;而原為升浮之葯物則可以咸寒葯為引使直達下焦。這樣,他得出了人不僅能夠「窺天地之奧」,還有「達造化之權」的能力,能改造自然,支配自然。李時珍以科學批判服食,他痛恨迷信神仙之說,如在談到古代以金銀服食時,認為「血肉之軀,水谷為賴,何能堪此金石重墜之物,久在胃腸乎。求仙而喪生。可謂愚也矣!」(《本草綱目·金石部·金》>又說:「(銀)性剛戾,服之能傷肝是也。抱朴子雲銀化水服司·成地仙者,亦方士謬言也,不足信。」(《本草綱目.金石部·銀》)認為所謂可以居住水中,步履水上,都是「邪說」,「幻誕之談。」他斥《本經》、葛洪等關於服食的論述為「誤世之罪,通乎天下」,認為葯物「治病可也,服食不可也。」(《本草綱目。獸部·伏翼》) 李時珍廣泛涉獵,聞歷極深,使他對於自然界的變化萬 千的現象,具有較高的鑒別能力,何者為常,何者為變,何者為真,何者為假,均予注意辨別。例如,對於人體的正常生理解剖現象與正常之外的變異現象,他認為是由於人體「有稟賦異常者,不可執壹而論」。不能以自己的壹隅之見,而認為自然界「古今六合無窮變化之事物為迂怪」。通過這壹樸素辯證法的思想,他記載了自然界動植物形態、習性、變異等方面的多樣化,注意到事物的多樣性,因而其著作成為當代壹部植物學的網路全書。李時珍對葯物學的研究方法,在當時是具有啟發性和代表性的。他強調親自實踐的科學態度,並開始應用了壹些臨床葯理實驗、比較解剖研究以及動物解剖的科學實驗。李時珍親自驗證了羅勒子治療眼翳和曼陀羅花的麻醉作用的臨床葯理實驗。又對大豆、雞腸草等植物的葯理作用進行了葯理實驗。他實地解剖鯪鯉、蛇等多種低等動物,以證實其解剖結構。通過比較解剖學、比較生物學的研究,確定某些容易混淆的植物的特徵和鑒別方法。李時珍的這些研究方法,對後世是有啟發性的,在當時的科學界也可以稱得上是壹個創舉。然而,他對於未知或知之甚少的事物,卻常常用「未審然否?」「亦無所詢證,姑附於此,以俟博識」這樣壹類的語言,其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可見壹斑。李時珍不僅是壹位葯物學家,又是壹位博物學家。他對於生物、地質等學科很有研究,對化學、天文、歷法、氣象也有壹定的心得。 李時珍更是壹位高明的醫葯學家,他在自己的著作中,載有相當多的驗案,均為本人治病之記錄。他在自然科學各門學科方面的成就,以及精研醫學理論及豐富的實踐,使他在醫療活動中,取得較好的療效,壹度 *** 入太醫院。他的堅實的理論基礎,來自《內經》、《難經》、《傷寒論》等經典醫著,但他的自然科學的唯物主義態度及樸素的辯證法思想使得他更加尊重《內經》,以後尤其是金元以來的醫學思想和成就,他受金元四家的影響最大,特別推崇張元素、李東垣的醫療思想。認為張元素是「大揚醫理,靈素之下,壹人而已。」他把在葯物學上的成就,靈活地運用到治療學上,除去遵循傳統的醫學理論進行嚴格的辨證論治以外,特別重視分析葯物的歸經,講究性味,豐富和發展了本草學的理論內容,從而使其治療的效果不斷提高。李時珍對脈學、經絡學說也都有較深的理解和研究。這些堅實的基礎理論知識,也都是他醫學、葯學成就必不可少的條件。他的著作除去《本草綱目》是壹部博物學的劃時代作品外,還有《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等書。在書中,李時珍以簡潔明了的詩句,概括地總結了中醫常用的脈象,極便於初學記誦,有利於普及脈學知識;《奇經八脈考》則是十二條正經以外的經絡系統的總結。《瀕湖脈學》曾被譯為德文,在國外出版。在文學方面,李時珍還是壹位詩人,他的《瀕湖脈學》,就是用律詩體寫成的。可惜文獻中只保存他少量的律詩。 李時珍是我國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傑出科學家。在國內外有崇高的聲譽和很大的影響。1953年,莫斯科大學為李時珍塑像;把他作為世界上最有名的科學家之壹。我國在五、六十年代中,陸續發行郵票,拍攝電影故事片,並建立李時珍陵園。1988年,為紀念李時珍逝世390周年,在李時珍家鄉舉行了隆重的紀念會。對李時珍的研究現在仍在不斷地深入發展。
李時珍的一生是怎樣的呢? 李時珍(1518-1593年)是中國古代傑出的科學家。他十四歲那年考取了秀才後,三次應考鄉試都失敗,於是他便按照自己的意願學醫,從此開始了他的醫生生涯。他一面行醫,一面整理所得的知識和經驗,花了近四十年的時間編寫和修訂了圖文並茂的《本草綱目》,詳細介紹了近二千種中葯,對醫葯學有很大的貢獻。 chinalane/peop006/index
他的理想: 時珍生於明朝正德十三年,西元一五一八年。他的父親—李言聞,是一位醫生,他的醫術在湖北蘄州以及附近州縣,頗有名氣,而且他曾經當過「太醫吏目」的醫官職務。但是,在舊時的社會里,一個醫生不管醫術多高明,社會地位總是不高,所以,李言聞一直希望透過當時正規的科舉考試,獲得功名,光宗耀祖。在他的計劃里,大兒子李思珍,繼承自己的醫業;而讓較聰明的李時珍參加科舉考試,完成自己一直沒有完成的目標。 李時珍小時候常生病,但又天生好動、好讀書,尤其對於大人們講的各種傳奇故事、珍奇事物,以及父親收藏的那些有圖畫的醫書、葯書更是有興趣。他也喜歡到田野間採花捕蝶、欣賞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在他的心目中,做一個像父親那樣醫術高明的大夫,遠比考試作官來的有趣多了。 不過在父命難違的情形下,李時珍開始一次又一次參加科舉考試,十四歲那年考取了秀才,但是之後的鄉試一直不如意,直到二十二歲那年以後,李時珍堅決排拒科舉考試,而他的父親也看出兒子的才能與興趣都在醫學上,不得不同意,讓他踏上醫學之路。 他的成就 : 中國傳統的葯物學,稱作「本草學」,事實上它包括了:花草果木、鳥獸蟲魚、鉛錫硫汞等,眾多植物、動物、礦物的葯學;由於其中大多數是植物,所以稱為「本草」。 大約在秦漢時期成書的《神農本草經》是現存最早的葯物學著作,歷代醫學家陸陸續續也有許多本草著作,時代越後面,人們對於葯物的品種、效用、性質的認識越豐富越深入,可是到了明代,逐漸產生一些新的課題,例如:大量新葯物被發現、對原有葯物有了新的認識、舊本草書中的錯誤,長期以來未被糾正。 李時珍越深入研究、為更多人看病,就越覺得如果不為傳統的本草學作一次大修正、大補充,醫葯學的水準絕對難以提升。於是,李時珍為他的人生再下了第二次重大的決定。從此,他開始了醫葯科技史上空前而且艱鉅的學術研究與編撰工作,那時的李時珍三十五歲,正值壯年。
李時珍 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明代蘄州(今湖北蘄春蘄州)瓦硝壩人。為古代我國乃至世界偉大的醫葯學家,著有葯物學名著《本草綱目》一書。 李時珍出身世醫之家,他的願望是像他的祖、父輩一樣,當一名濟世活人的醫生。可是在當時,民間醫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紳的欺侮。因此,父親決定讓李時珍讀書應考,以便一朝成名,出人頭地。李時珍不敢違背父願,十四歲考取秀才,以後三次赴武昌應試舉人,皆名落孫山。於是他懇求父親,讓他專心學醫。父親無奈,只好答應了他的請求。經十餘年的刻苦鑽研,李時珍三十多歲時便成為當地很有名望的醫生。 一五五一年李時珍因治好了富順王朱厚焜兒子的病而醫名大顯,被武昌的楚王朱英(火僉)聘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一五五六年,李時珍又被推薦到太醫院工作。授「太醫院判」職務。此期間,他有機會飽覽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豐富典籍,摘錄了不少醫學資料。並看到了許多平時難以見到的葯物標本,大大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領域。但由於他淡於功名榮祿,在太醫院任職未及一年,就辭職歸家,專心著述。 李時珍在數十年行醫以及閱讀古典醫籍的過程中,本草書中存在著不少錯誤,他決心重新編纂一部本昌書籍。三十五歲時,他就開始醞釀,並為之窮搜博博採,讀了大量參考書,開始編寫《本草綱目》。為了弄清許多葯物的形狀、性味、功效等,又毅然背起葯簍,帶著兒子及徙弟龐寬,「訪采四方」,跋涉無數窮山深谷,足跡遍及大江南北。經過二十七年艱苦卓絕的努力和辛勤勞動,先後三易其稿,終於在一五七八年完成了這部聞名中外的葯物學巨著。這時李時珍已六十一歲。 一五九六年,也就是李時珍逝世後的第三年,《本草綱目》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立即風靡全國,醫家視為珍品,爭相搶購。不久流傳於全世界。《本草綱目》不僅為我國葯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世界醫葯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李時珍對脈學及奇經八脈也有研究,著有《瀕湖脈學》和《奇經八脈考》二書,也受到後世醫家的重視。 李時珍在一五九三年逝世,享年七十五歲。

㈤ 李時珍是誰

李時珍(1518—1593),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中國古代偉大的醫學家、葯物學家,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葯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古代葯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譯本,另著有《瀕湖脈學》。另有同名電影(趙丹主演)、電視連續劇、小說等。
李時珍造像(蔣兆和繪制)李時珍(1518年—1593年),字東璧,號瀕湖,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北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人,漢族,生於明武宗正德十三年農歷五月二十六日(儒略歷1518年7月3日,合新歷7月13日),卒於神宗萬曆二十二年(公元1593年)。
其父李言聞是當地名醫,李時珍繼承家學,尤其重視本草,並富有實踐精神,肯於向勞動人民群眾學習。
李時珍38歲時,被武昌的楚王召去任王府「奉祠正」,兼管良醫所事務。三年後,又被推薦上京任太醫院判。太醫院是專為宮廷服務的醫療機構,當時被一些庸醫弄得烏煙瘴氣。李時珍在此只任職了一年,便辭職回鄉。李時珍曾參考歷代有關醫葯及其學術書籍八百餘種,結合自身經驗和調查研究,歷時二十七年編成《本草綱目》一書,是我國明朝時代葯物學的總結性巨著。在國內外均有很高的評價,已有幾種文字的譯本或節譯本,另著有《瀕湖脈學》。
李家世代業醫,祖父是「鈴醫」;父親李言聞,號月池,是當地名醫。那時,民間醫生地位很低。李家常受官紳的欺侮。因此,父親決定讓二兒子李時珍讀書應考,以便一朝功成,出人頭地。李時珍自小體弱多病,然而性格剛直純真,對空洞乏味的八股文不屑於學。自十四歲中了秀才後的九年中,其三次到武昌考舉人均名落孫山。於是,他放棄了科舉做官的打算,專心學醫,於是向父親求說並表明決心:「身如逆流船,心比鐵石堅。望父全兒志,至死不怕難」。李月池在冷酷的事實面前終於醒悟了,同意兒子的要求,並精心地教他。不幾年,李時珍果然成了一名很有名望的醫生。
在他父親的啟示下,李時珍認識到,「讀萬卷書」固然需要,但「行萬里路」更不可少。於是,他既「搜羅百氏」,又「采訪四方」,深入實際進行調查。 李時珍穿上草鞋,背起葯筐,在徒弟龐憲、兒子建元的伴隨下,遠涉深山曠野,遍訪名醫宿儒,搜求民間驗方,觀察和收集葯物標本。
他首先在家鄉蘄州一帶采訪,後來,他多次出外采訪。除湖廣外,還到過江西、江蘇、安徽好多地方,均州的太和山也到過。盛產葯材的江西廬山和南京的攝山、茅山、牛首山,估計也有他的足跡。後人為此寫了「遠窮僻壤之產,險探麓之華」的詩句,反映他遠途跋涉,四方采訪的生活。 李時珍每到一地,就虛心地向各式各樣的人物請求,其中有采葯的,有種田的,捕魚的,砍柴的,打獵的,熱情地幫助他了解各種各樣的葯物。比如芸苔,是治病常用的葯,但究竟是什麼樣的?《神農本草經》說不明白,各家注釋也搞不清楚。李時珍問一個種菜的老人,在他指點下,又察了實物,才知道芸苔,實際上就是油菜。這種植物,頭一年下種,第二年開花,種子可以榨油。於是,這種葯物,便在他的《本草綱目》中一清二楚地解釋出來了。
中國畫《李時珍采葯圖》不論是在四處采訪中,還是在自己的葯圃里,李時珍都非常注意觀察葯物的形態和生長情況。
蘄蛇,即蘄州產的白花蛇,這種葯有醫治風痹、驚搐、癬癩等功用。李時珍早就研究它,但開始只從蛇販子那裡觀察。內行人提醒他,那是從江南興國州山裡捕來的,不是真的蘄蛇。那麼真正蘄蛇的樣子又是怎麼樣的呢?他請教一位捕蛇的人,那人告訴他,蘄蛇牙尖有劇毒,人被咬傷,要立即截肢,否則就中毒死亡。在治療上述諸病有特效,因之非常貴重。州官逼著群眾冒著生命危險去捉,以便向皇帝進貢。蘄州那麼大,其實只有城北龍峰山上才有真正的蘄蛇。李時珍追根究底,要親眼觀察蘄蛇,於是請捕蛇人帶他上了龍峰山上。那裡有個狻猊洞,洞周圍怪石嶙峋,灌木叢生。纏繞在灌木上的石南藤,舉目皆是。蘄蛇喜歡吃石南藤的花葉,所以生活在這一帶。李時珍置危險於度外,到處尋找。在捕蛇人的幫助下,終於親眼看見了蘄蛇,並看到了捕蛇、制蛇的全過程。由於這樣深入實際調查過,後來他在《本草綱目》寫到白花蛇時,就得心應手,說得簡明准確。說蘄蛇的形態是:「龍頭虎口,黑質白花、脅有二十四個方勝文,腹有念珠斑,口有四長牙,尾上有一佛指甲,長一二分,腸形如連珠」;說蘄蛇的捕捉和製作過程是:「多在石南藤上食其花葉,人以此尋獲。先撒沙土一把,則蟠而不動,以叉取之。用繩懸起,刀破腹以去腸物,則反尾洗滌其腹,蓋護創爾,乃以竹支定,屈曲盤起,扎縛炕干。」同時,也搞清了蘄蛇與外地白花蛇的不同地方:「出蘄地者,雖乾枯而眼光不陷,他處者則否矣。」這樣清楚地敘述蘄蛇各種情況,當然是得力於實地調查的細致。 李時珍了解葯物,並不滿足於走馬看花式的調查,而是一一采視,對著實物進行比較核對。這樣弄清了不少似是而非、含混不清的葯物。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一一采視,頗得其真」,「羅列諸品,反復諦視」就這樣,李時珍經過長期的實地調查,搞清了葯物的許多疑難問題,於萬曆戊寅年(公元1578年)完成了《本草綱目》編寫工作。
全書約有200萬字,52卷,載葯1892種,新增葯物374種,載方10000多個,附圖1000多幅,成了我國葯物學的空前巨著。其中糾正前人錯誤甚多,在動植物分類學等許多方面有突出成就,並對其他有關的學科(生物學、化學、礦物學、地質學、天文學等等)也做出貢獻;達爾文稱贊它是「中國古代的網路全書」。
李時珍於1593年逝世,享年75歲(虛歲為76歲);他逝世後遺體被安葬湖北省蘄春縣蘄州鎮竹林湖村,李時珍一生著述頗豐,除代表作《本草綱目》外,還著有《奇經八脈考》、《瀕湖脈學》、《五臟圖論》等十種著作;這位偉大的科學家將永遠被世界人民所懷念。
編輯本段
人物列傳

本文摘自《明史》卷二百九十九 列傳第一百八十七
李時珍,字東璧,蘄州人。好讀醫書,醫家《本草》,自神農所傳止三百六十五種,梁陶弘景所增亦如之,唐蘇恭增一百一十四種,宋劉翰又增一百二十種,至掌禹錫、唐慎微輩,先後增補合一千五百五十八種,時稱大備。然品類既煩,名稱多雜,或一物而析為二三,或二物而混為一品,時珍病之。乃窮搜博採,芟煩補闕,歷三十年,閱書八百餘家,稿三易而成書,曰《本草綱目》。增葯三百七十四種,厘為一十六部,合成五十二卷。首標正名為綱,余各附釋為目,次以集解詳其出產、形色,又次以氣味、主治附方。書成,將上之朝,時珍遽卒。未幾,神宗詔修國史,購四方書籍。其子建元以父遺表及是書來獻,天子嘉之,命刊行天下,自是士大夫家有其書。時珍官楚王府奉祠正,子建中,四川蓬溪知縣。[1]
太醫生涯
李時珍人物造像(程十發繪制)1551—1557年這段時間內,封建皇帝征如醫官,下令各地選拔醫技精湛的人到太醫院就職,於是在武昌楚王府的李時珍,也被推薦到了北京。
關於李時珍這一段在太醫院工作的經歷,史學界有諸多爭論,有人認為李時珍曾出任太醫院院判(正六品),但也有人認為他只是擔當御醫(正八品)。無論其職位高低,李時珍被薦於朝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太醫院的工作經歷,有可能給他的一生帶來了重大影響,為他創造《本草綱目》埋下很好的伏筆。
這期間,李時珍非常積極地從事葯物研究工作,經常出入於太醫院的葯房及御葯庫,認真仔細地比較、鑒別全國各地的葯村,搜集了大量的資料,同時他還有機會飽覽了王府和皇家珍藏的豐富典籍,與此同時他也可能從宮廷中獲得了當時有關民間的大量本草相關信息,並看到了許多平時難以見到的葯物標本,使他大大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領域。談到這一點,就必須聯繫到明代宮修的另一部著名本草書籍——《本草品匯精要》 。
2002年,中國文化研究會全文影印出版了《本草品匯精要》,該書是明孝宗於弘治16年(1503)8月下詔太醫院編修的一部國家葯典。在司設監太監劉文泰的組織下,一個設有總督、提調、總裁、副總裁、篡修、驗葯等9種職位的修撰班子組成,包括謄錄、繪畫人員在內共49人。在經歷一年半修訂後,葯典編纂完成。編撰者按照宋人唐慎微的《證類本草》舊例順序,把入葯之物分為玉石、草、木、果等10部,每部分為上、中、下三品編寫,全書共收葯物1815種,正文用朱墨兩色分寫。正文之前繪有精美的彩色寫生圖達1358幅之多,是中國第一部大型彩繪圖書。
同時編撰者還舍棄了當時已比較成熟的雕版印刷技術,而由14位工匠分色繕寫文字,8位宮廷畫師負責繪圖。全書完成後,由明孝宗親自撰寫序言,並仿照《永樂大典》格式裝幀成36冊,裝入楠木盒中保存,是為明代宮廷的正統抄本。但是,此書完稿後僅兩個月,明孝宗卻意外「駕崩」,其死因成為天大疑案。而原書編纂人員中的49人中有12人涉嫌謀害孝宗皇帝,遭到查辦,於是這部明代葯典《本草品匯精要》一直封藏在宮中內庫里。後不知通過何種途徑(傳教士或英法聯軍)於1877年藏入羅馬國家圖書館。
李時珍是在距此事約50年左右進入太醫院任職的,他不可能前朝舊事一無所知。而此時孝宗後繼位的明武宗已逝,明世宗也已出任皇帝30餘年,對故去的疑案未必再加關心,所以封藏在宮中的《本草品匯精要》有可能在不公開的情況下得以窺見,因此不能排除李時珍在太醫院工作期間很幸運地看到了此書。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促使他意欲編著一部能超出此書的新本草專著,而在太醫院的工作環境是不可能滿足他的想法、實現願望的,因為李時珍淡於功名榮祿,所以在太醫院任職沒有太長時間,就託病辭職歸家了。
《本草綱目》
李時珍采葯圖(王明明繪制)在李時珍任職太醫院前後的一段時期,經長時間准備之後,李時珍開始了《本草綱目》的寫作。在編寫過程中,他腳穿草鞋,身背葯簍,帶著學生和兒子建元,翻山越嶺,訪醫采葯,足跡遍及河南、河北、江蘇、安徽、江西、湖北等廣大地區,以及牛首山、攝山(古稱攝山,今棲霞山)、茅山、太和山等大山名川,走了上萬里路,傾聽了千萬人的意見,參閱各種書籍800多種,歷時27年,終於在他61歲那年(1578年)寫成。
《本草綱目》凡16部、52卷,約190萬字。全書收納諸家本草所收葯物1518種,在前人基礎上增收葯物374種,合1892種,其中植物1195種;共輯錄古代葯學家和民間單方11096則;書前附葯物形態圖1100餘幅。這部偉大的著作,吸收了歷代本草著作的精華,盡可能的糾正了以前的錯誤,補充了不足,並有很多重要發現和突破。是到16世紀為止我國最系統、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葯學著作。
面對浩瀚的本草寶庫,如何駕馭、操縱它便成為最關鍵的問題。可以說這是李時珍最大的貢獻之一。他不僅解決了葯物的方式、檢索等問題,更重要的是體現了他對植物分類學方面的新見解,以及可貴的生物進化發展思想。李時珍打破了自《神農本草經》以來,沿襲了一千多年的上、中、下三品分類法,把葯物分為水、火、土、金石、草、谷、萊、果、木、器服、蟲、鱗、介、禽、獸、人共16部,包括60類。每葯標正名為綱,綱之下列目,綱目清晰。書中還系統地記述了各種葯物的知識。包括校正、釋名、集解、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錄、附方等項,從葯物的歷史、形態到功能、方劑等,敘述甚詳。尤其是「發明」這項,主要是李時珍對葯物觀察、研究以及實際應用的新發現、新經驗,這就更加豐富了本草學的知識。
根據馬元俊先生的研究,李時珍在植物學方面所創造的人為分類方法,是一種按照實用與形態等相似的植物,將其歸之於各類,並按層次逐級分類的科方法。李時珍將一千多種植物,據其經濟用途與體態、習性和內含物的不同,先把大同類物質向上歸為五部(即草、目、菜、果、谷為綱),部下又分成30類(如草部9類、木部6類、菜、果部各7類、谷5類是為目),再向下分成若干種。他不僅提示了植物之間的親緣關系,而且還統一了許多植物的命名方法。
《本草綱目》封面 人民衛生出版社總之,李時珍採用以綱挈目的方法,將《本草經》以下歷代本草的各種葯物資料,重新進行剖析整理,使近200萬字的本草巨著體例嚴謹,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內容詳備。實乃「博而不繁,詳面有要」。
雖然《本草綱目》是一部葯物學專著,但它同時還記載了與臨床關系十分密切的許多內容。原書第三、第四卷為「百病主治葯」,記有113種病症的主治葯物,其中第三卷外感和內傷雜病中,就包括有專門治療傷寒熱病、咳嗽、喘逆類的葯物,第四卷則主要為五官、外科、婦、兒科諸病。原書中明確提出能治療瘟疫的葯物有:升麻、艾葉、臘雪、丹砂、陽起石、火葯、大青、麻黃、威靈仙、葎草、大麻、大豆豉、葫、竹筍、梨、松、豬苓、竹、石燕、犀、桃蠹蟲等20餘種。
此外,《本草綱目》中收載各類附方11096首,涉及臨床各科,包括內科、外科、婦科、兒科、五官科等,其中2900多首為舊方,其餘皆為新方。治療范圍以常見病、多發病為主,所用劑型亦是丸散膏丹俱全,且許多方劑既具科學科,又有簡便廉驗之特點,極具實用性。如治療咳嗽病的方劑,即在多種葯物附方中出現,舉例如下:
肺氣喘急:馬兜鈴二兩(去殼及膜),酥半兩(入碗內拌勻,慢火炒干),甘草(炙)一兩,為末。每服一錢,水一盞,煎六分,溫呷或噙之。
哮喘痰嗽:鴨掌散:用銀杏五個,麻黃二錢半,甘草(炙)二錢。水一鍾半,煎八分,卧時服。又金陵一鋪治哮喘,白果定喘湯,服之無不效者,其人以此起家。其方:用白果二十一個(炒黃),麻黃三錢,蘇子二錢,款冬花、法制半夏、桑白皮(蜜炙)各二錢,杏仁(去皮尖)、黃芩(微炒)各一錢半,甘草一錢。水三鍾,煎二鍾,隨時分作二服。不用姜。
肺熱痰咳,胸膈塞滿:用栝蔞仁、半夏(湯泡七次,焙研)各一兩。薑汁打麵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後姜湯下。
因此,《本草綱目》在臨床治療方面亦有伋高的參考價值。
《本草綱目》不僅為我國葯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世界醫葯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該書出版後,很快就傳到日本,以後又流傳到歐美各國,先後被譯成日、法、德、英、拉丁、俄、朝鮮等十餘種文字在國外出版,傳遍五大洲。早在1951年,在維也納舉行的世界和平理事會上,李時珍即被列為古代世界名人;他的大理石雕象屹立在莫斯科大學的長廊上。不僅對中醫葯學具有極大貢獻,而且對世界自然科學的發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被譽為「東方醫葯巨典」,英國著名生物學家達爾文也曾受益於《本草綱目》,稱它為「中國古代網路全書」。英國著名中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在《中國科學技術史》中寫道:「16世紀中國有兩大天然葯物學著作,一是世紀初(1505年)的《本草品匯精要》,一是世紀末(1595年)的《本草綱目》,兩者都非常偉大。」
《本草綱目》有一百多萬字,記載了一千八百多種葯物,每一種都有圖,是中葯書籍中一部偉大的著作,已經被譯成幾國文字,在全世界流傳。明李時珍著。
五十二卷。書成於萬曆六年(1578年)。
全書共分為十六部、六十類。
收載葯物一千八百九十二種。
對每種葯物,以「釋名」確定名稱;「集解」敘述產地、形態、栽培及採集方法等;「辯疑」、「正誤」考訂葯物品種真偽和糾正歷史文獻記載的錯誤;「修治」說明炮炙法;「氣味」、「主治」、「發明」分析葯物的性味與功用;「附方」搜集古代醫家和民間流傳的方劑共一萬一千餘首。
並附有一千一百餘幅葯物形態圖。內容極為豐富,系統地總結了我國十六世紀以前葯物學的經驗,是我國葯物學、植物學等的寶貴遺產,對我國葯物學的發展起著重大作用。
刊於萬曆十八年(1590年),復刻甚多,並有多種外文譯本在國外流傳,為世界葯物學者、植物學者所重視。
編輯本段
部分葯方

露水
釋名 在秋露重的時候,早晨去花草間收取。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用以煎煮潤肺殺蟲的葯劑,或把治療疥癬、蟲癩的散劑調成外敷葯,可以增強療效。
白花露:止消渴。
百花露:能令皮膚健好。
柏葉露、菖蒲露:每天早晨洗眼睛,能增強視力。
韭葉露:治白癜風。每天早晨塗患處。
---------------------------------------------------------------
明水
釋名: 亦稱方諸水。方諸是一種大蚌的名字。月明之夜,捕得方諸,取其殼中貯水,清明純潔,即是方諸水。
氣味 甘、寒、無毒。
主治 用以洗眼,可以去霧明目,飲此水,還有安神的作用,亦去小兒煩熱。
---------------------------------------------------------------
漿水
釋名 :亦名酸漿。粟米煮熟後,放在冷水裡,浸五、六天,味變酸,面上生白花,取水作葯用。但浸至敗壞,則水有害。
氣味 甘酸、微溫、無毒。
主治 上吐下瀉(漿水煎乾薑飲用),過食臘肉,致筋痛肚悶(漿水煎粥吃,加少量老鷹屎,效果更好),手指腫痛(漿水加鹽泡患處,水冷應換熱),臉上黑痣(每夜用熱的漿水洗臉,再用布揩紅,以白檀香磨汁塗擦),骨鯁在咽(慈石經火煅醋淬後,加焙過的陳橘紅和多年漿水腳,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次含咽一丸)。
漿水還能調中引氣,開胃止渴,解煩去睡,調理臟腑,利小便。
臘雪
釋名: 取霜法,用雞毛掃取,裝入瓶中,密封保存於陰涼處,雖成水液,歷久不壞。
氣味 甘、冷、無毒。
主治 :臘雪用瓶密封貯存,放陰涼處,數十年也不壞。臘雪有益於菜麥,又能殺蟲蝗,用以浸五穀種,則耐旱而不生蟲,灑傢具上,能驅蒼蠅,淹藏一切水果和食品,崐可免蛀害。春歸有蟲,雪水容易腐敗,所能不能入葯。
附方 臘雪能解一切毒。治時氣溫疫、酒後暴熱、小兒熱 狂啼等。亦治黃疸,但服時須稍加熱。臘雪洗眼,能退眼紅;煎茶煮粥,可以解熱止渴;塗抹痱子有效。
小說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赤白痢,腹內熱毒絞痛,下血。取干土,水煮開三五遍,沉澱去滓,暖服一二升。 黃土又解諸葯毒。如中肉毒、合口椒毒、野菌毒等。 治小兒烏紗驚風(驚風一種,全身現烏黑色)。用黃土一碗、陳醋一杯,同炒。炒熱後,用布包好,熨小兒全身,直達腳下,刺破為宜。 眼睛突然看不見東西。用黃土溶水中,取上面清液洗眼。 肉痔腫痛。用向陽的黃土、黃連、皮硝各一兩,調豬膽汁,同研如泥,做成棗大團丸,塞進肛門里。過一夜,團丸隨大便排出。用葯時,須內服烏梅黃連二味丸。 跌打損傷。用黃土五升,蒸熱,分兩包輪換熨傷處。勿使包冷,但也不宜太熱,恐燙傷皮肉。此方神效,跌至氣絕欲死者,往往可以救活。 蜈蚣或其他毒蟲螫傷。取黃土摻敷或用醋調土塗擦。
東壁土
釋名: 古舊房屋東邊牆上的土,叫東壁土。 氣味 甘、濕、無毒。
主治 :
1、突然心痛。用陳年東壁土、枯礬各二錢,共研為末,製成密丸,艾湯沖服。
2、吐瀉煩悶,葯物中毒,中烏頭毒等。用陳年東壁土煮汁飲下。
3、目中翳膜。用東壁土細末每日點膜上,以淚出為好。
4、脫肛。用皂莢磨粉,和東壁土細末,炒熱,裝入布袋,趁熱熨肛門突出部。
5、痱子癢。用東壁土乾粉末撲之。
6、耳瘡唇瘡。用東壁土和胡粉敷上。
7、瘰癧流水。用老茅屋廚房裡土牆上的土,研末,加輕粉調敷,半月可愈。
8、各種惡瘡。用東壁土、大黃等分(即一半即一半的意思),滴水華水調勻,搽瘡上,幹了再擦。
9、背癰。用煙熏的東壁土,加黃 等分,用蜆殼粉(蜆,一種小螺,生湖沼泥地,通稱硯子)加東壁土末塗敷。
鍛灶灰
釋名 :指煅鐵爐中的灰,含有鐵的作用。 氣味 辛、苦、微寒、無毒。
主治:
1、症瘕結塊。蘇恭指出:治突然長起來的結塊有效。
2、產後陰脫。用紫色鍛灶灰,加羊脂,充分和勻,布包好,在火上烘熱,熨患處,推納使上。
胡燕窠土
釋名: 胡燕窠土,就是屋樑上構成胡燕窩的土。燕子選土,既粘又細,其中還加了燕子的唾液,能作葯用。 主治:
1、濕 瘡( ,音瓜,是一種疥瘡,常從兩手開始)。用燕窠土研末塗搽。搽之前,用淡鹽湯洗瘡,拭乾後再搽葯。
2、黃水瘡。用燕窩土一分、麝香半分,研末塗搽。
3、口角爛瘡。用燕窠土敷上。
4、白禿頭瘡(瘡色白,使發脫頭禿)。先剃頭後,用燕窠土、 (細腰蜂)巢,共研為末,加麻油調勻塗搽。
5、 疽惡瘡(生在腳手肩等處,累累如赤豆)。先用熱醋和米泔(淘米水)洗瘡,然後用燕窠土加百日男孩糞塗搽。
6、風 癮疹(突出皮膚外的小疹子)。用燕窠調水搽。
7、小兒丹毒。用燕窠土和雞蛋清塗搽。
8、一切惡瘡。用燕窠土和窠內外燕糞,加油調搽,或加黃 末調搽。
土蜂窠
釋名: 巢,即細腰蜂巢。 氣味 甘、平、無毒。
主治 :1、難產。用土蜂窠泡開水,俟稍冷飲之。
2、腫毒痛如火燒。用土蜂窠調醋塗之。又法:用川烏頭和土蜂窠等分。腫毒未成膿則消,已成膿則早破。 3、疔瘡。用煅過的土蜂窠和燒過的蛇皮等分,酒沖服。每服一錢。
4、咽喉乳蜂(小舌兩側紅腫)。先用楮葉擦舌,擦到出血,然後用醋調土蜂窠末,以雞毛蘸取點在患處,令痰涎流出為好。
5、蜘蛛、蜂蠆螫傷。用醋調土蜂窠末塗搽。
6、小兒吐瀉。用土蜂窠灸研,乳汗沖服。每服一錢。
蜣螂轉丸
釋名: 蜣螂,俗稱推屎蟲。蜣螂轉丸,亦名土硝。 氣味 咸苦、大寒、無毒。
主治 :傷寒時氣、黃疸煩熱、吐瀉、項癭(甲狀腺腫)以及一切瘺瘡等。
瀕湖脈學
瀕湖脈學 封面 人民軍醫出版社李時珍感其時代的中醫脈學存有缺憾甚至謬誤繁多,便依其父李月池所著《四診發明》及歷史上其他多家脈論精華,於1564年(明·嘉靖43年)編著成《脈訣》,即《瀕湖脈學》。
《瀕湖脈學》為李時珍晚年所著,以號命書,是為「瀕湖脈學」。《瀕湖脈學》擷取明以前脈學之精華,載有二十七種脈,書中對於其中同類異脈的鑒別要點及脈象主病,均編成歌訣.便於記誦。本書說理透徹,形象生動,易學易記,適合中醫基層醫務工作者和脈學愛好者閱讀參考。
該書語言簡明,論脈清澈,不但把臨床復雜脈象總結歸納成基本的27種脈象,而且還把主要內容,即脈象、相類脈鑒別、脈象主病,皆以韻文歌括形式撰述,便宜誦記,因此上其書流傳深廣,歷來受醫家推崇。
《瀕湖脈學》對中醫基礎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實為中醫典墳之作,是李時珍對中醫學的巨大貢獻。

閱讀全文

與李時珍6部經典港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獄解剖類型電影 瀏覽:369
文定是什麼電影 瀏覽:981
什麼影院可以看VIP 瀏覽:455
受到刺激後身上會長櫻花的圖案是哪部電影 瀏覽:454
免費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國產 瀏覽:122
韓國雙胞胎兄弟的愛情電影 瀏覽:333
法國啄木鳥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484
能看片的免費網站 瀏覽:954
七八十年代大尺度電影或電視劇 瀏覽:724
歐美荒島愛情電影 瀏覽:809
日本有部電影女教師被學生在教室輪奸 瀏覽:325
畸形喪屍電影 瀏覽:99
美片排名前十 瀏覽:591
韓國電影新媽媽女主角叫什麼 瀏覽:229
黑金刪減了什麼片段 瀏覽:280
泰國寶兒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83
3d左右格式電影網 瀏覽:562
跟師生情有關的電影 瀏覽:525
恐怖鬼片大全免費觀看 瀏覽:942
電影里三節是多長時間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