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的改革開放與日本的明治維新有什麼異同點
明治維新是整個社會制度反正了變化。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明治維新之後,日本的社會制度由封建社會變成了資本主義社會。
改革開放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末中國開始實行的改革經濟政策、對外開放的政策。並沒有涉及社會制度變化。
中國歷史上的戊戌變法和明治維新很像。但是戊戌變法失敗了。說明了在中國資本主義改良道路是行不通的。
B. 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日本明治維新的主要內容:
政治改革: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強制實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政策,將日本劃分為3府72縣,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且天皇一切權力集於一身。
文明開化:社會文化方面,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歷制上則停用陰歷,改用太陽歷計日(年號除外)。
殖產興業: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設立工部省管理工商業;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原有土地政策,許可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於1882年設立日本銀行(國家的中央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殖產興業)。
大興教育:教育方面,設立文部省,頒布教育改革法令—《學制》,發展近代資產階級性質的義務教育,將全日本劃分為8個大學區,各設1所大學,下設32個中學區,各有1間中學,每1中學區下設210小學區,每一所小學區設1所小學,總計全國有8所公立大學,245所中學,53760所小學。
軍事改革:軍事方面,改革軍隊編制,陸軍參考德國訓練,海軍參考英國海軍編制;並於1872年頒布徵兵令,凡年齡達20歲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須服兵役。
社會司法: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興建新式鐵路、公路。1872年,第一條鐵路——東京(新橋)至橫濱(櫻木町)間鐵路通車;到了1914年,日本全國鐵路總里程已經超過7000公里。
「明治維新」後,日本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力日漸強盛,先後廢除了幕府時代與西方各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重新奪回了國家主權,最終進入了近代化。可以說,「明治維新」是日本歷史的轉折點。日本從此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並迅速成長為亞洲強國,乃至世界強國。
日本走上強國之路,同時也走向擴張之路。明治維新推動了日本社會的進步,使之擺脫了民族危機,從此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成為亞洲第一強國。
C. 明治維新的主要人物,前三傑、後三傑的簡介
前三傑:吉田松陰、坂本龍馬、高杉晉作;後三傑: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西鄉隆盛。
1、吉田松陰
吉田松陰(1830年9月20日-1859年11月21日),陽明學派思想家,名矩方,字義卿,號松陰,通稱寅太郎。
日本江戶時代(又稱德川時代)末期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明治維新的精神領袖及理論奠基者。生於長州藩萩城松本村(今山口縣萩市椿東)。
日本開國之後,他無限憤慨,著文疾呼民族危機,力倡「尊王攘夷」、防禦外侮。後得藩主允許,興辦松下村塾,傳授兵法,宣講尊王攘夷主張,培養了高杉晉作、伊藤博文、山縣有朋等倒幕維新領導人。
1858年《安政條約》簽訂後,進而號召武力討伐幕府,並制定刺殺幕府老中的計劃。他寄希望於藩吏、公卿組織武裝行動,終歸失敗,再次入獄。
在獄中提出「草莽崛起論」,轉而主張依靠「豪農豪商」、浪人(沒落武士)和下級武士,利用人民群眾的反封建斗爭,武力推翻幕府,為倒幕運動提供了重要指導思想。
在井伊直弼為鎮壓尊王攘夷派志士而製造的「安政大獄」事件中,吉田松陰於1859年8月被解至江戶,11月21日被處死,終年29歲。
吉田松陰的「皇國史觀」思想深深影響長州藩士,且後者成為明治政府重要支柱,使得新政府外交政策亦深受其思想影響,並且逐漸發展為日本軍國主義思想。著作有《講孟余話》、《幽囚錄》、《留魂錄》。
2、坂本龍馬
坂本龍馬(1836年1月3日-1867年12月10日),日本明治維新時代的維新志士,倒幕維新運動活動家,思想家。諱直陰(後改為直柔),於志士活動期間為了避人耳目曾使用假名「才谷梅太郎」。土佐藩出身。
1853年(嘉永六年)北上江戶,在千葉周作門下學學習「北辰一刀流」劍術,同時學習炮術。此時美國的馬休·佩里到日本要求開國,史稱「黑船來航」。受事的刺激,與水戶攘夷論者交往。
立志於振興海軍和海外貿易,與近藤長次郎等結交。1858年(安政五年)在土佐學習洋式炮術。1862年因反對土佐藩的政策而脫藩。
同年謀刺從美國學習海軍軍事歸國的幕府開明派重臣勝海舟,被勝海舟的見解所傾倒。後勝海舟介紹,結識西鄉隆盛,於1863年在長崎龜山創建「龜山社中」。
1864年(元治元年)隨同勝海舟調停美、英、荷、法四國炮轟長州藩下關事件。第二次征伐長州時更為活躍,曾指揮長州藩的海軍。
脫藩之罪被赦免後回土佐藩,改組「社中」,成立附屬於藩的海援隊,自任隊長。同年7月10-13日 ,提出「船中八策」,設想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新的國家政權體制。
經過他的努力 ,通過後藤象二郎說服藩主山內豐信,促其勸告幕府將軍德川慶喜「大政奉還」。11月9日,德川慶喜根據船中八策下達「大政奉還」指令,明治維新開始。
慶應三年11月15日(1867年12月10日)晚上9點左右,在京都與同藩倒幕派人士、陸援隊隊長中岡慎太郎商談時,在京都醬油商近江屋遇刺身亡。死後,由明治維新後的新政府追贈正四位。
3、高杉晉作
高杉晉作是日本幕末時期的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長州藩尊王討幕派領袖之一,奇兵隊的創建人。幕府末期尊攘、倒幕運動的志士。
以在幕末的長州藩作為尊王攘夷志士而活躍。並且創設奇兵隊等諸隊、把這些隊伍投入在幕末長州藩的倒幕活動中。
他認為:清政府之所以衰敗,乃在於其不識防禦外夷於外海之道。即不造能闖過萬里波濤之軍艦,也不造能防禦敵人於數十里之外的大炮,並使彼國志士所譯之《海國圖志》絕版。因循苟且,空渡歲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說。
1861年該年8月,晉作一回到長崎,就自作主張匆忙代表本藩與荷蘭商人草簽了購買軍艦的協定,這不僅為藩里拒絕,還被傳為一時笑柄。
9月,他在京都向正為斡旋公武合體而進京的藩主敘述了中國的形勢,然後就前往江戶,在勤學院中就任御用掛(負責官員)。
不久高杉晉作參加了席捲全國的攘夷運動,目的是迫使本藩不再斡旋於公武合體之間,把力量放到防長兩藩國的富國強兵上來,即實現割據。
1863年1月,晉作在神奈川的下田屋與久坂玄瑞等11人歃血盟誓,策劃暗殺外國人。1月31日,他親率13人火燒正在江戶品川御殿山施工的英國公使館。
對於高杉晉作來說,襲擊公使館雖在形式上是攘夷,但他的目的是要求實行割據,得到藩政府的同意後,便效仿西行法師故事,自號東行,剃發隱居於萩市。
4、大久保利通
大久保利通(おおくぼ としみち,1830年9月26日—1878年5月14日),幼名正助,號甲東,後改名利通。生於日本薩摩藩(今鹿兒島),原為武士,日本明治維新的第一政治家,號稱東洋的俾斯麥。
大久保以英國為目標,著手創建資本主義。在政治方面,他也把英國的立憲政治當做理想,但在當前,他感到仍需學習後進國的普魯士。這決定了大久保政權政治上的保守,但在其他方面,大久保卻努力推行「殖產興業」、「文明開化」政策。
因為他發現日本與英國地理條件頗為相似,都屬於面積小、資源少的島國,所以認為日本應像英國那樣大抓海運和工業。他同時還非常重視礦山開發和鐵路建設,強調煤和鐵是製造業興盛的動力。
大久保政權繼續推行地稅改革,1876年強力推行「秩祿處分」,公布「金祿公債發行例」;剝奪武士階級的俸祿,從根本上瓦解了舊的封建武士階級,促進了日本資本的原始積累。
在外交方面,大久保也並非是個絕對的和平主義者,1874年派兵侵略台灣,1875年侵略朝鮮。他認為,日本最大的外部敵人是俄國,曾力排眾議啟用戊辰戰爭中的對手榎本武揚為海軍中將,派他出使俄國。
榎本武揚果然不負眾望,於1875年與俄國簽訂了《庫頁島、千島群島交換條約》,暫時解決了日本的北方邊患問題。
帶頭推進文明開化的大久保雖然不會跳交際舞,但也常常出席舞會。他還率先剪短長發入朝覲見天皇,群臣都為他的大膽舉動驚駭。
但十多天後,明治天皇也剪短了頭發,於是群臣競相仿效,除去頭頂發髻。政府的「斷發脫刀令」等文明開化政策終於在最高統治者的親身示範之下迅速推行。
大久保的改革雖然成功,但並非一帆風順,風起雲涌的農民起義和不滿士族的叛亂是不斷威脅大久保政權的兩大要素,但這兩股力量都被大久保血腥鎮壓了下去,即使是最大規模的士族武裝叛亂「西南戰爭」也最終告敗。
農民起義和士族叛亂暫告平息後,自由民權運動也在大久保的鎮壓下轉入地下,北方的邊患已經解決,日本在國際上的地位也有了一定提高。
此時的大久保躊躇滿志,准備將已經取得一定效果的各項改革繼續推進,以完成日本與萬國對峙的夙願。他萬萬沒有想到,殺身之禍正悄悄來臨。
1878年5月14日,大久保到太政官去辦公的路上,他乘坐的馬車突然遭到石川縣島田一郎等六名征韓黨士族的襲擊,大久保當即身亡,時年49歲。
5、木戶孝允
木戶孝允きど たかよし(1833年8月11日—1877年5月26日)本名桂小五郎 ;865年由藩主賜姓木戶。曾師從吉田松陰。1859年步入仕途。
1862年參與藩政,將尊王攘夷確定為長州的藩政方針。1865年得到重用,主持藩政,力主聯合強藩,推翻德川幕府。1866年與西鄉隆盛締結「薩長倒幕聯盟」密約,為全國倒幕運動打下基礎。
在推翻幕府統治,建立明治維新政權中起了巨大作用。1866年參加明治新政府,任總裁局顧問。後改任參與。
曾參與制定《五條誓文》,積極推行「奉還版籍」、「廢藩置縣」政策,為確立中央集權的天皇制竭盡全力。1871年為岩倉使節團成員,出訪歐美,考察西方諸國的教育、法制、政府組織形式和科學。
1873年回國後,主張制定憲法,優先內治,反對征韓論。1874年兼任文部卿,主張普及小學教育,重視培養人才,提高國民文化水平。
因反對大久保利通出兵台灣,辭去參議職務。1875年官復參議後,上書天皇,建議仿效西方,確立君主立憲政體。3月任地方官會議議長。1876年因與其他閣員政見不一,辭去政府職務,改任顧問。1877年病逝。
6、西鄉隆盛
西鄉隆盛(さいごう たかもり,1828年1月23日—1877年9月24日),日本江戶時代末期(幕末)的薩摩藩武士、軍人、政治家,他和木戶孝允(桂小五郎),大久保利通並稱「維新三傑」。通稱吉之助,號南洲。
生於薩摩藩(今鹿兒島縣)。1844年起任下級官吏。1854年成為開明派藩主島津齊彬的親信扈從,隨其住江戶(今東京),參與藩政,並為尊王攘夷運動奔走。
1858年幕府興安政大獄,兩次被流放,1864年被召回藩,在京都掌握藩的陸海軍實權。同年參與鎮壓尊王攘夷派的第一次征討長州藩的戰爭。後積極投身倒幕運動。
1866年3月在京都同長州藩倒幕派領導人木戶孝允等人締結薩長倒幕聯盟密約。1868年1月3日,與岩倉具視、大久保利通等人發動王政復古政變,推翻了德川幕府的統治,建立明治新政府。
在同年的戊辰戰爭中任大總督參謀,指揮討幕聯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因他在倒幕維新運動和戊辰戰爭中的功勛,受封最厚。
1870年初,由於與大久保等人在內政方面的分歧,辭職回鹿兒島任薩摩藩藩政顧問。1871年到東京就任明治政府參議。
1872年任陸軍元帥兼近衛軍都督。在此前後,參與廢藩置縣、地稅改革等資產階級改革。他鼓吹並支持對外侵略擴張。
1873年10月,因堅持征韓論遭大久保利通等人反對,辭職回到鹿兒島,興辦名為私學校的軍事政治學校。
1877年,被舊薩摩藩士族推為首領,發動反政府的武裝叛亂,史稱西南戰爭。9月24日兵敗,死於鹿兒島城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吉田松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坂本龍馬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高杉晉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大久保利通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木戶孝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西鄉隆盛
D. 明治維新採取了哪些措施
A.政治——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同時廢除封建等級制,實行士、農、工、商的平等;B.經濟——廢除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度,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發行日元統一貨幣。實行「求知識於世界」的政策,聘請大批歐美專家,努力學習西方科學技術。興修鐵路、架電報線、興辦郵政、殖產興業,發展近代工業;C.社會生活——學習西方近代思潮風俗,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D.軍事——建立近代軍事制度。建立效忠天皇的軍隊,大規模引進西方近代軍事裝備和技術,實現軍事近代化。
E. 中國改革開放和日本明治維新有什麼不同
日本的明治維新與中國的戊戌變法同一時期,一個成功,一個夭折,差別就在這里。
那個時期的日本比中國差多了。
F. 明治維新時期對華族和士族的公債補償是如何進行的
取消各藩大名的征稅權。政府把農民交的租稅中本來歸大名的部分據為己有。作為補償,政府發給每個大名相當於其正常收入一半的俸祿,同時政府還免除了大名供養其武士和承擔公共工程的費用。武士和大名一樣向政府領取俸祿維生。在此後5年中,又從法律上廢除了等級間的不平等。這些措施包括:廢除了等級與階級差別的標記和服飾——甚至必須剪掉發辮;解放了賤民階級;撤銷了禁止土地轉讓的法律;撤除了各地的關卡;取消了佛教的國教地位。1878年,又把大名及武士的俸祿摺合成公債,分5年乃至15年付清。各人所得公債數額則按每個人在德川時代所領取的固定俸祿而定,他們可以用這筆錢開辦新式工業企業。
G. 請問日本經濟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衰退的 是否一直衰退到現在
日本經濟是從90年代開始衰退的,是否一直衰退到現在不好下結論。
說日本經濟停滯是和它90年代以前的發展勢頭比。但這個標桿本身不是一個正常的狀態。
1.衰退背景:
80年代末的時候,日本的GDP超過英法德三個老牌發達國家(人口加起來比日本多)之和,東京證券市場交易量超過全歐洲總額,如果那時有500強排名日本企業也會比美國或歐洲都要多。直到90年代中期,由於日元的升值,日本的人均GDP成了僅次於瑞士的世界第二比美國要多20%。戰後第一次有國家達到了美國GDP總額的70%。但這並不是日本真正的實力,這裡面有一部分是80年代開始的泡沫經濟帶來的虛假繁榮,還有一部分是當時還留有「經濟動物」心態的日本人玩兒命干出來的。
2.衰退原因:
後來的「停滯」期一方面是在給之前的泡沫經濟破滅帶來的問題還債,大量壞帳導致的銀行和企業破產在90年代中期開始進入高峰,用了十年以上的時間,付出極大的代價才把爛攤子清理得差不多,剛要緩口氣又碰上了世界經濟危機。另一方面日本社會在向它應有的位置回歸,經濟暴發戶學習如何做一個發達國家。曾經是發達國家中最長的人均工作時間逐漸下降到了平均水平,GDP數字二十年來變化不大,但經濟結構更加健康,國民的生活品質還是有提高的。
3.數據分析:
如上圖可知日本經濟衰退,也只是在1998-1999年和2008-2009年這兩次金融危機期間受到了沖擊。所以日本經濟是否衰退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
經濟衰退(Economic recession),指經濟出現停滯或負增長的時期。不同的國家對衰退有不同的定義,但美國以經濟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為衰退的定義被人們廣泛使用。而在宏觀經濟學上通常定義為「在一年中,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連續兩個或兩個以上季度出現下跌」。
H. 日本明治維新時廢除的舊制度是什麼
明治維新主要的改革是廢藩置縣。日本在明治維新前全國有280個藩,每個藩都有自己的一套規矩,有藩主,還自己發行貨幣。維新派的主要行動是要求各藩藩主放棄位子,居住在天皇的都城東京,雖然遇到一些阻力,但最後廢藩置縣還是成功了,全國由280藩縮減為72個縣,縣知事都是由中央政府統一派駐。此後統一貨幣,發展經濟,日本逐漸變得強大起來。
I. 日本的紀念幣就是明治維新時期發行的一萬元鉑金的
這可能是個傳說!
鉑
元素名稱:鉑
元素原子量:195.1
元素類型:金屬
發現人:烏羅阿(Ulloa) 發現年代:1935年
發現過程:由西班牙人烏羅阿(Ulloa)和武德(Wood)分別於1935年和1941年發現
明治維新始於1871年,在其發生前的兩個半世紀(1603-1868),日本也是受到德川幕府統治,而日本的皇族-天皇亦受制於德川政權,換言之,德川政權的大將軍在該兩個半世紀以來是日本的最高統治者。
很明顯,鉑的發現年代:1935年,而明治維新時鉑還沒有被發現,所以這是個誤傳,這種紀念幣也根本不會存在!
J. 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以後,日本逐漸發展成為什麼國家
19世紀60年代明治維新以後,日本逐漸發展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
1868年日本明治維新的內容:A.政治——廢藩置縣,加強中央集權。同時廢除封建等級制,實行士、農、工、商的平等;B.經濟——廢除封建領主土地所有制度,允許土地自由買賣,發行日元統一貨幣。實行「求知識於世界」的政策,聘請大批歐美專家,努力學習西方科學技術。興修鐵路、架電報線、興辦郵政、殖產興業,發展近代工業;C.社會生活——學習西方近代思潮風俗,提倡「文明開化」,努力發展教育;D.軍事——建立近代軍事制度。建立效忠天皇的軍隊,大規模引進西方近代軍事裝備和技術,實現軍事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