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攤余成本是什麼意思在哪些分錄中用到
攤余成本: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應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一般情況下,攤余成本等於其賬面價值,但也有兩種特殊情況:
(1)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若僅僅是公允價值的暫時性下跌,那麼計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時,不需要考慮公允價值變動明細科目的金額,此時攤余成本不等於賬面價值。
(2)貸款。已經計提損失准備的貸款,攤余成本也不等於賬面價值,因為其攤余成本要加上應收未收的利息。
將持有至到期投資重分類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
借: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當日的公允價值)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利息調整、應計利息
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差額)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期初攤余成本就是求應收本金和應收利息的現值
投資收益=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根據「新准則」第三十二條和三十三條,對於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資及貸款和應收賬款、滿足三十三條規定的金融負債後續計量採用實際利息率法,以攤余成本計量。攤余成本的公式為: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減值損失(或無法收回的金額)。實際利息率的公式為:實際利率=將未來合同現金流量折現成初始確認金額的利率。
例:假設大華股份公司2005年1月2日購入華凱公司2005年1月1日發行的五年期債券並持有到期,票面利率14%,債券面值1 000元。公司按105 359元的價格購入100份,支付有關交易費2 000元。該債券於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利息,最後一年償還本金並支付最後一次利息。
在計算實際利率時,應根據付息次數和本息現金流量貼現,即「債券面值+債券溢價(或減去債券折價)=債券到期應收本金的貼現值+各期收取的債券利息的貼現值」,可採用「插入法」計算得出。
根據上述公式,按12%的利率測試:
本金:100 000×0.55839(n =10,i=6%)
= 55 839
利息:7 000×7.36(年金:n =10,i=6%)
=51 520
本息現值合計 107 359
本息現值正好等於投資成本,表明實際利息率為12%。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00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7359
貸:銀行存款 107 359
根據實際利率,編制溢價攤銷表。
2005年6月30日收到第一次利息,同時攤銷債券投資溢價。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7 000
貸:投資收益 6 441.54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558.46
在6月30日的資產負債表上債券投資的攤余成本為106 800.54元。
通過上面的例子可知,初始攤余成本就是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買價+相關費用。而所謂的實際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來對債券在有效期內的現金流進行折現,使得折現所得現值總額等於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即初時攤余成本)。在收到債券利息的帳務處理為,投資收益的確認金額等於初始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而這一確認的投資收益與實際收到的利息之間的差額就是對初始攤余成本的調整額。調整額為正,則攤余成本會增加,調整額為負,則攤余成本會減少。
如果購買債券只用於交易,不會一直持有到期,則初始攤余成本就是買價,而其他費用則在編制會計分錄是借記投資收益。
Ⅱ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怎麼計算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就是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① 持有至到期投資為分期付息,一次還本債券投資:
借: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這里可以將期初攤余成本理解為本金,而每期的現金流入可以理解為包含了本金和利息兩部分,其中「現金流入-實際利息」可以理解為本期收回的本金。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為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投資: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應計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貸:投資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差額,或借記)
此時,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本金)+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已發生的資產減值損失,因為是一次還本付息,所以此時的現金流入為0,則實際利息增加期末攤余成本。
Ⅲ 請問下金融資產期末採用攤余成本進行計量是什麼意思
金融資產期末採用攤余成本進行計量,是金融資產期末計量使用攤余成本法。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①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③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④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金融資產中持有至到期投資是使用攤余成本進行計量的,這是一個計量方式,期末攤余成本是其的賬面價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按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的,攤余成本只是用來算債券的實際利息收入的。
Ⅳ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如何計算
攤余成本的演算法: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法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1、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2、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本期計提的減值准備
3、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4、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5、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4)債券投資期末攤余成本擴展閱讀
例:假設大華股份公司2005年1月2日購入華凱公司2005年1月1日發行的五年期債券並持有到期,票面利率14%,債券面值1 000元。公司按105 359元的價格購入100份,支付有關交易費2 000元。該債券於每年6月30日和12月31日支付利息,最後一年償還本金並支付最後一次利息。
在計算實際利率時,應根據付息次數和本息現金流量貼現,即「債券面值+債券溢價(或減去債券折價)=債券到期應收本金的貼現值+各期收取的債券利息的貼現值」,可採用「插入法」計算得出。
根據上述公式,按6%的利率測試:
本金:100 000×0.55839(n =10,i=6%)
= 55 839
利息:7 000×7.36(年金:n =10,i=6%)
=51 520
本息現值合計 107 359
本息現值正好等於投資成本,表明實際利息率為6%。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100 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7 359
貸:其他貨幣資金 107 359
根據實際利率,編制溢價攤銷表,如表1。
2005年6月30日收到第一次利息,同時攤銷債券投資溢價。根據表1,作會計分錄如下:
借:銀行存款 7 000=100000*7%
貸:投資收益 6 441.54=107359*6%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558.46
在6月30日的資產負債表上債券投資的攤余成本為106 800.54元。
Ⅳ 什麼是攤余成本持有至到期投資期末按攤余成本計量是什麼意思麻煩懂會計的朋友幫忙諒解一下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初始攤余成本就是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買價+相關費用。而所謂的實際利率就是到期收益率,用它來對債券在有效期內的現金流進行折現,使得折現所得現值總額等於取得債券的實際成本(即初時攤余成本)。在收到債券利息的帳務處理為,投資收益的確認金額等於初始攤余成本乘以實際利率,而這一確認的投資收益與實際收到的利息之間的差額就是對初始攤余成本的調整額。調整額為正,則攤余成本會增加,調整額為負,則攤余成本會減少。
如果購買債券只用於交易,不會一直持有到期,則初始攤余成本就是買價,而其他費用則在編制會計分錄是借記投資收益。
Ⅵ 會計中債券期末攤余成本等於賬面價值嗎
一般情況下,攤余成本等於其賬面價值,但也有兩種特殊情況:
(1)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若僅僅是公允價值的暫時性下跌,那麼計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時,不需要考慮公允價值變動明細科目的金額,此時攤余成本不等於賬面價值。
(2)貸款。已經計提損失准備的貸款,攤余成本也不等於賬面價值,因為其攤余成本要加上應收未收的利息。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應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賬面價值是資產或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金額,對於計提了減值准備的各項資產,其賬面價值就是其賬面余額減去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Ⅶ 什麼是攤余成本如何計算一項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
2000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價款1000元(含交易費用)從活躍市場上購入某公司5年期債券,面值1250元,票面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59元),本金最後一次支付,實際利率為10%。
以上述折價銷售為例看待攤余成本:購買5年期債券折價購買後,實際支付價款與票面金額之間形成了一個250元的差價。從理論上來講本次投資購買債券除每年的利息外還盈利250元,但是這250元數額初期產生時,不能立刻將其納入到投資收益中去,即使理論上他也是投資收益,但他不是本期(本年度)的投資收益數額,而是跨度5年時間的投資收益總額(只針對250元而言,不含利息等收益)體現。因此只能先把250元找個科目存起來(因為數額已經產生,你不得不在會計賬目中體現出來,但又必須體現年度會計賬目的真實情況。這就好比返還話費,說是一次性返你100話費,結果分5個月給你,每個月20元,難道你能說你這個月收入了100的話費。),於是只好放在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中。然後在每年把250元按一定的比例轉到投資收益中去。整個過程就稱之為攤余成本。至於按什麼比例來算每期的攤余成本,基本上按下面的公式,最後一期用總額250減去每期的攤余成本數額即可,基本上就是把利息調整科目整平就可以了。
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1250×4.72%=59
投資收益=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1000×10%=100
利息調整攤銷=投資收益-應收利息=100-59=41(這就是本期從250元中應該計算到本期的差價收益)
Ⅷ 金融資產期末採用攤余成本進行計量是什麼意思
1、金融資產期末採用攤余成本進行計量,是金融資產期末計量使用攤余成本法。
2、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
3、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一)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二)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三)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僅適用於金融資產)。
期末攤余成本=初始確認金額-已償還的本金±累計攤銷額-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該攤余成本實際上相當於持有至到期投資的賬面價值。
攤余成本實際上是一種價值,它是某個時點上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值。
①實際利率法攤銷是折現的反向處理。
②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期末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 現金流入(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③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本金)=期初攤余成本(本金)-支付利息(即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即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④未確認融資費用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付款的期初余額-未確認融資費用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⑤未實現融資收益每一期的攤銷額=(每一期的長期應收款的期初余額-未實現融資收益的期初余額)×實際利率
金融資產中持有至到期投資是使用攤余成本進行計量的,這是一個計量方式,期末攤余成本是其的賬面價值,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是按公允價值進行後續計量的,攤余成本只是用來算債券的實際利息收入的。
Ⅸ 債權工具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如何計算和確定
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現金流入-已收回的本金-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其中期初的攤余成本就是上一期期末的攤余成本,如果是第一期,那麼期初攤余成本就是你為了取得該金融資產所付出的對價的公允價值,包括交易費用,不包括已到期尚未領取的利息。
其中的投資收益=期初攤余成本X實際利率
現金流入(實收利息)=債券票面價值X票面利率。如果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每期現金流入為零,最後一期一起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