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可轉換債券的持有者是債權人,因此對公司收益的索取權是固定的,對還是錯
錯,轉換前沒有索取權。
B. 剩餘索取權的深入研究
楊小凱、黃有光(1993年)利用數學模型分析了自給自足索取權結構(A)以及勞動分工要求下的進行組織交易的三種剩餘索取權結構,即由產品市場與管理服務市場組成的結構(D)、由產品市場與被僱傭在企業里提供管理服務的勞動市場組成的結構(FY)、由產品市場與在企業里被僱傭來生產產品的勞動市場組成的結構(FX)對交易成本與生產效率的影響,解決了管理者的管理服務直接定價的問題。證明了科斯與張五常的企業理論,與格羅斯曼與哈特(GrossmanandHart1986)的所有權結構理論的剩餘索取權重要性理論相一致。得出結論:非對稱剩餘索取權結構FX可以提高交易效率並通過排除由直接定價和交易所帶來的最低交易效率來提升勞動分工的作用,達到均衡與帕累托最優。 (OliverHartandMoore1989)研究了產權與公司的本質,證明了把企業剩餘索取權與剩餘控制權集中對稱配置給非人力資本所有者的企業產權契約具有最優性。哈特(1995)論述了剩餘控制權與收入權經常捆綁在一起的理論根據:如果剩餘收入權與剩餘控制權是分離的,那麼這種情況就會造成套牢(holp)問題;如在有些情況中,對資產收益流不可能做出全方面的度量(或證實),剩餘收入權與剩餘控制權的分離甚至行不通;剩餘收入權與剩餘控制權的分離,會導致公司控制權市場的無效率。
C. 請問什麼叫做「剩餘索取權」,可不可以很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
您好!剩餘索取權是一項索取剩餘(總收益減去合約報酬)的權力,也就是對資本剩餘的索取。簡單地說是對利潤的索取,即經營者分享利潤。在實踐中,將剩餘索取權分剩餘索取權配給經營者的一種做法就是在市場經濟國家盛行的讓經營者持有股份或分配給經營者期權。這種激勵方式的主要機理在於,讓經營者成為公司的股東或虛擬股東,使經營者與其他股東形成利益共同體,利益取向完全一致。用通俗的話說,就是您做老闆(或者股東)就由索取利潤的權利。謝謝閱讀!
D. 公司債券發行公司在清算過程中,債券持有人有權參加剩餘財產的分配,且在次序上優先於公司股東.對還是錯
是對的。
股東最後,公司債優先於股東,銀行貸款及應付賬款又優先於公司債。
E. 剩餘控制權和剩餘索取權什麼意思
剩餘控制權就是對純利潤的控制權,如使用,支配,處置等權能.剩餘索取權則是謀取或索取社會剩餘(利潤或其它社會剩餘)的權利.
F. 所有者與債權人的區別是什麼
所有者和債權人的主要區別有:
1、性質不同
負債是債權人權益,到期可以收回本息。所有者權益是所有者對企業凈資產的求償權,沒有明確的償還期限。
2、償還責任不同
負債要求企業按規定時間和利率支付利息,到期償還本金。所有者權益則與企業共存亡,無需償還。
3、享受權利不同
債權人享受收回本金和按約定收回利息的權利,沒有參與經營的權利,也沒有參與企業收益分配的權利。所有者既具有參與企業管理的權利,也具有參與收益分配的權利。
4、計量特性不同
負債可以單獨直接計量,而所有者權益除了投資者投資時以外,一般不能直接計量,通過資產和負債的計量來進行間接的計量。
5、風險和收益的大小不同
負債風險小,收益一般也要小些。所有者權益風險大,收益可能較高。
所有者和債權人的概念和聯系
一、債權人權益的概念。
債權人權益指流動負債和長期負債。流動負債指企業在一年內或者超過一年的一個營業周期內需要償還的債務合計,其中包括短期借款、應付及預收款項、應付工資、應交稅金和應交利潤等。長期負債是會計分錄的內容,是指期限超過1年的債務,1年內到期的長期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列入短期負債。
二、所有者權益的概念。
所有者權益是指資產扣除負債後由所有者應享的剩餘利益。即一個會計主體在一定時期所擁有或可控制的具有未來經濟利益資源的凈額。所謂凈資產,在數量上等於企業全部資產減去全部負債後的余額,這可以通過對會計恆等式的變形來表示,即: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三、兩者聯系。
債權人權益和所有者權益都是兩個會計要素,都是反映了企業的資金來源,企業的所有者和債權人均是企業資金的提供者,因而所有者權益和負債(債權人權益)二者均是對企業資產的要求權。
G. 債權持有人是剩餘索取者這句話對嗎
我覺得這句話就單看而言,沒有問題。應該是正確的。
H. 剩餘索取權的學術解釋
1、「剩餘索取權」是指對總產品扣除了所有簽約要素的報酬之後的剩餘利益的佔有權.按照新制度經濟學者德姆塞茨的觀點,長期投資經費的提供者應該是剩餘利益的索取者,監督者也是剩餘利益的索取者,提供勞動力的只是工資的獲得者。。
2、根據剩餘權理論,剩餘索取權是指享有企業扣除工資支出後剩餘收入的權利.剩餘控制權是企業生產過程中,通過監督勞動力實現企業剩餘的權利。
3、(二)農業剩餘索取權在現代產權經濟學中,剩餘索取權是指為了避免偷懶和搭便車等道德風險,通過企業產權制度的安排,賦與企業的所有者獲得扣除工人工資後企業剩餘收入的權利。
4、剩餘索取權是指對企業收入在扣除所有的固定合同支付(指原材料成本、固定工資、利息等)後的余額(利潤)的要求權,具體表現在企業經營者對企業利潤或企業股票升值的合法索取權。
5、其中,剩餘索取權是指對企業收入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如原材料,固定工資、利息等)之後的余額的要求權,而剩餘控制權指的是契約中沒有特別規定的活動的決策權。
6、所謂剩餘索取權是指「對企業剩餘(總收益減固定合同支付)的要求權.控制權是指選擇和監督其他代理人的權力,同時也包括經營決策權。
7、所謂剩餘索取權主要是指股東從公司的收益中獲得現金股利的權利.當然也包括股東拋售股票獲得差價.而控制權是指股東對公司的經營管理進行決策的權利。
8、所謂剩餘索取權,是指在其他各方按合同獲取他們的收益之後,剩餘的收益由所有者索取,也就是索取扣除合約報酬後的收益的權利。
9、這里,剩餘索取權是指在契約中事前不能明確規定的那部分索取收益的權力.剩餘控制權是指在契約中事前不能明確規定的那部分控制權的權力,是「決定企業資源在契約所限定的具體用途之外如何被使用的權力」。
10、剩餘索取權是指,合同中未能規定分配方式的那部分盈餘的歸屬.剩餘控制權是指,可以按任何不與先前的合同、慣例或法規相違背的方式決定資產的所有用法的權利[1](P78),是「契約中沒有特別規定的活動的決策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