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萬新隆德系事件
❷ 如果中國拋售美國國債對美國會有什麼影響
有很大的影響,不僅僅對美國有影響,對中國也有影響。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是中美兩國雙贏,完全沒有必要把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想得那麼復雜,碰巧兩個國家,一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一個是發展中國家,買美國國債就是我國靠外貿出口,賺取了太多的美元,再把賺來的美元拿到銀行換成人民幣,給工人發工資、支付原材料費用等成本支出。
而銀行保存的美元為了保值增值,就必須對外投資,我國就購買美國的國債,畢竟在一定程度上美國的國債最安全,而且收益穩定。但是較為不好的就是美國國債收益低,如果美國的美元貶值,我們的外匯資產會縮水。
就拋售美國國債的後果來看,中國並非能比美國輕松。如果中國拋空美國國債,那麼將帶有標志性意義,國際市場的跟風不可避免。美元迴流將使得貶值成為美元的唯一選擇,而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負面影響毋庸置疑。
(2)國債如何反擊擴展閱讀:
美國國債可分成兩個主要類別:
1、公眾(包括外國投資者)持有的債券,有可銷售債券以及不可銷售債券
2、美國政府帳目持有的債券
美國國債約有25%由外國政府持有,差不多兩倍於1988年的比例。美國財政部的統計顯示,2006年末,在「公眾持有」的國債中,44%由外國投資者持有,而當中的66%是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尤其是日本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
外國持有美國國債中,40%來自日本和中國,中國是美國國債最大持有國。
❸ 不問別的,如何反擊美國經濟還是其他
現在正打著經濟仗呢
❹ 美國國債中國買了做什麼 可不可以一下子全賣掉
行,可以一下子賣掉。這樣會對美國暫時的恐慌和不利。但要考慮由此造成的後果。
購買美國國債的目的主要是:
1、出於戰略需要,大量購買美國國債,可以防範金融戰爭;
2、投資,可以獲取利息收益;
3、美圓作為世界通用貨幣,貿易結算上有所需求;
中國這樣做,美國會採取什麼反擊措施你大概也明白。不僅僅是美國,還有一個美國為首的北約呢。
做生意一樣,大家都有利,雙贏就OK了。持有美國國債同樣有很多好處。上面寫得很清楚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❺ 海上戰爭怎麼打
核潛艇是主要的機動打擊方式,同時,電磁干擾也是有效的限制手段。 中國的導彈防禦可以實現洲際打擊,同時,在黃海范圍內,空軍可以有效的進行打擊。 這些都是軍事上的理論……為下策。 拋售美國國債,動搖美國金本位制,首先在經濟上摧毀美國的霸主地位……為中策。 遠交近攻,平內亂,友四邦,使自身強大……為上策。
❻ 為何堅決不再買進,適時拋出美國國債是反擊美軍售最有效力的回擊
這就是當初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結果,一拋出,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就不值錢了,豈不是更虧
❼ 關於1997年亞洲經濟危機,了解的人請進
前亞洲經濟已經基本趨於穩定,但是,由危機引發的全球
范圍的理論大討論卻方興未艾。
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的原因復雜,影響重大,所涉及的
問題很多,加上每個討論者的積極參與,因此形成了「百
家爭鳴」的熱烈場面。為了使讀者便於理解這場討論的內
涵,我把各種觀點歸納為三個主要流派,簡要地介紹其理
論要點和政策建議,並在最後闡述這場討論的意義。
1、結構主義或主流學派
這一派人多勢眾,不僅包括絕大多數發達國家的專家
學者、政府官員和工商人士,還包括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等國際機構的大部分領導成員,甚至包括一些亞洲
國家的政府和民間人士。
這一流派主要從結構分析入手,認為亞洲金融危機爆
發的基本原因在於這些國家的政治、經濟、金融、產業等
領域存在著嚴重的結構性問題。例如,政府與大企業的關
系過於密切,銀行的管理和監督系統失靈,企業的借款和
投資戰略失誤,任人唯親和貪污腐敗盛行,等等。其中,
原先一直受到世人稱贊的「東亞模式」也受到了嚴厲的批
判。他們認為,這種模式雖然在經濟發展的初期階段具有
明顯的優勢,但是它所固有的特點,即「政府主導」,經
過一定時期以後變成為經濟發展的障礙。因為正是政府的
干預,才造成了市場機制的扭曲,影響了資源的合理配置,
加劇了原有的各種內部結構的缺陷,並最終為金融危機的
爆發准備了必要的條件。
根據上述分析,這一派給亞洲國家提出的政策建議是:
放棄亞洲模式,採納美國模式;同時進行各種結構性的改
革,特別要對政府的行為和作用進行嚴格的限制,大力削
減政府預算,並對國有銀行和國有企業實行私有化。具體
的結構改革方案是由IMF制訂的,目前泰國、韓國、印度
尼西亞等國的政府正在遵照執行。
2、市場主義或自由主義
這一流派人數不多,主要包括發達國家中的部分專家
學者和政府官員。
此派的基本特點是崇尚市場機制和自由競爭。在他們
看來,亞洲經濟的基礎是良好的,雖然這些國家的內部也
存在某些缺陷和問題,但是與金融危機的爆發並沒有直接
的關系。因此,他們進行分析和說明的重點是,金融危機
的爆發實際上是市場機制、特別是國際金融市場機制發揮
作用的結果。
例如,他們中間有的人把國際金融市場的力量比喻為
「原子彈」,認為它威力無比,但又喜怒無常:如果市場
以贊許的目光看待一個國家的金融表現,那麼這個國家的
經濟就會穩定繁榮;如果市場下了相反的定論,那麼這個
國家就會陷入災難。例如,80年代的拉美各國、1994年的
墨西哥和去年的亞洲。
根據這一觀點,他們提出了與結構主義完全相反的政
策建議:不論是危機的爆發還是經濟的恢復,都應當順其
自然,不必加以人為的干涉。因此,他們嚴厲地批評了IM
F的結構改革計劃,認為它實際上等於代替亞洲政府對經
濟實行了新的干預,其結果不僅對亞洲經濟的恢復毫無幫
助,而且必然會影響市場機制發揮作用。同時,他們還指
出,IMF雖然給遭受危機最重的泰國、韓國和印度尼西亞
提供了數百億美元的緊急援助,但是它與每天在國際金融
市場上流動的2萬多億美元相比,不過是九牛一毛,根本
於事無補。有些人甚至提議,應當解散IMF。
3、激進主義或新經濟論
這一流派的人數也不多,但是成員比較復雜,既包括
亞洲國家中像馬哈蒂爾那樣的民族主義領袖,也包括發達
國家中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以及那些不同意結構主義
和市場主義的專家學者。
這一流派的特點是,強調指出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原
因在於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經濟實力的差異,以
及現行國際經濟和金融體系的內部缺陷。同時,他們論證
了弱小國家的政府對民族經濟進行干預和保護的合理性與
必要性,並且試圖提出一種與眾不同的發展道路。例如,
馬來西亞總理馬哈蒂爾認為,亞洲貨幣的暴跌是少數投機
家「人為操縱」的結果。他還指出,由於國際金融資本的
實力遠遠超過發展中國家,因此後者甚至無力決定本國貨
幣的匯率水平。他原先的副手安瓦爾也指出,這些「邪惡
的」投機活動的成功證明了國際經濟體系內部存在著嚴重
的缺陷。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亞洲國家領導人的觀點,不僅得
到了發達國家中的馬克思主義學者們的支持,也得到了非
馬克思主義學者和一些國際經濟機構官員們的贊成。例如,
美國《波士頓環球報》的一篇文章指出,亞洲政府對經濟
的管理雖然可能使某些私人企業的利益受到一定的限制,
但是它有利於保護社會和公眾的利益。反之,不受管制的
貪婪必然導致不公正,而不公正又必然導致社會的不安和
動盪。世界銀行副行長斯蒂格利茨也明確指出,亞洲金融
危機的原因不是由於政府的干涉過多,而是由於干涉過少,
比如在建立健全管理框架之前就取消了對外資的必要限制。
他進一步指出,許多人在批評亞洲各國政府的時候忘記了
一個基本事實,即每一筆貸款不僅要有借方,也要有貸方,
因此,對金融危機的發生,雙方「共同負有責任」。
從上述觀點出發,這一流派對結構主義和市場主義的
政策建議都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們認為,那兩派的觀點
和主張,實際上是有利於發達國家的貸款者,而不利於亞
洲國家。因此,他們提出的政策建議是建立新的國際經濟
機構,或者強化現有國際機構的職能,以便對短期國際流
動資本實施嚴格的管理和監督,防止亞洲式金融危機的再
度爆發。而且,最近馬來西亞政府已經對外國資本實施了
管制;香港特區政府也進入股市,與國際投機資本進行了
直接的較量。
綜上所述,當我們分別考察這三個主要流派的時候,
可以發現它們各自都包含著合理因素,因為它們都在一定
程度上揭示了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原因,並且提出了對策
建議。不過,當我們把它們綜合起來的時候,也可以發現
各派之間存在著許多難以調和的分歧。
盡管如此,通過一年多來的激烈辯論,各派的觀點得
到了比較充分的闡述,相互之間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理解
和接近。例如,不少發達國家的專家學者和國際機構也意
識到了短期國際資本自由流動帶來的巨大的破壞性,因此
對原先一味責怪亞洲的做法進行了自我批評。同時, IMF
也逐漸發現當初制訂的結構改革方案過於簡單生硬,並沒
有使亞洲的經濟和社會狀況得到明顯的改善,因此它已經
准備進行調整。同樣,亞洲領導人在怒斥了西方「邪惡的」
投機家們之後,冷靜下來也看到了自身的毛病,因此在韓
國和泰國等亞洲國家,新當選的領導人已經開始了反對貪
污腐敗的運動。與此同時,著名的國際金融家紹羅什本人
也坦率地提出警告說,不要盲目相信市場機制,因為它不
會自動糾正其無節制的狀況。
當然,由於各個流派的理論依據不同,政策主張各異,
因此目前還沒有取得一致的見解;加上各國經濟利益的矛
盾,因此許多合理建議也依然停留在討論階段。
最後,我想指出的是,由於亞洲金融危機的影響已經
先後波及到了日本、俄羅斯、南亞、南非和拉丁美洲,現
在又波及到了美國,因此,上述各個理論流派在爭論的過
程中也在隨時補充新的材料,並且對各自的觀點和建議不
斷地進行著修正。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去年爆發的亞洲
金融危機,不僅僅是「亞洲」的,也不僅僅是「金融」的,
在本質上,它是現行國際經濟體制和現有經濟理論的危機。
因此,這場深入和持久的理論大討論不僅具有重大的現實
意義,而且,由此產生的思想解放和可能出現的理論突破,
也必將對亞洲和世界的前途產生深遠的影響。
創造了戰後經濟奇跡的日本,進入九十年代後,泡沫經濟的負面效應越來越明顯。當亞洲金融風暴刮到日本列島,這種負面效應和經濟結構的深層矛盾終於激化,1997年11月以後,中小金融機構一個接一個地倒閉,金融業的核心也很快遭殃。11月3日,負債累累的三洋證券公司宣布破產。日本大藏省立即指示幾家大銀行籌措補償資金,並特別允許三洋證券公司在4日以後繼續進行償還資金和有價證券的業務。
消息一傳出,4日清晨,投資者紛紛趕來,在三洋證券公司的各個分店前排起了長蛇陣,公司職員不得不靠發號碼來維持秩序。雖然公司一再保證全額退還投資金額,但擁擠在店門前的投資者還是非常緊張。
緊接著,日本第十大商業銀行北海道拓殖銀行、第四大證券公司山一證券公司等,如多米諾骨牌一個個地倒台破產。到年底,日經指數比上一年下跌了百分之二十五。到1998年,經濟形勢進一步惡化,全國共有兩萬多家企業倒閉,負債總額超過十三萬億日元。
❽ 如何看待在全國金融危機下中國繼續增加購買美國國債的問題
國債就是國家借錢,早些年中國國債還得靠行政指令賣呢。那時候中國也想有外國買中國國債啊,可沒人買。美國也一樣,美國國債就是美國借錢,利息很低的,但他可以威脅中國買,中國膽小所以買,中國有內奸所以買。
君不見,愛爾蘭還有幾個歐洲國家赤字,想弄點錢渡過難關都沒要別國借款,可見,國債就是一種無收益的借錢方式。
中國在金融危機情況下繼續增加購買美國國債,那就是討好美國的一種奴性心理、舉動。
如果象叫獸磚家們說的綁定中國和美國的信用,可以掙錢之類的,那人家以色列歐洲中東不更是大買特買?俄羅斯全買了美國國債是不是就沒有對立了?是不是就俄羅斯最大了?
那都是扯淡。
掙不著錢就是失敗。
如果不是政治投機,那就純商業地來,國內那麼多建設需要投資,還要四處借貸,引進外資,不說要負利息,那些優惠政策帶來的隱性資產流失就高過美國國債利息。
❾ 能不能賣掉些美國國債,減少一下經濟風險
行,可以一下子賣掉。這樣會對美國暫時的恐慌和不利。但要考慮由此造成的後果。
購買美國國債的目的主要是:
1、出於戰略需要,大量購買美國國債,可以防範金融戰爭;
2、投資,可以獲取利息收益;
3、美圓作為世界通用貨幣,貿易結算上有所需求;
中國這樣做,美國會採取什麼反擊措施你大概也明白。不僅僅是美國,還有一個美國為首的北約呢。
做生意一樣,大家都有利,雙贏就OK了。持有美國國債同樣有很多好處。上面寫得很清楚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❿ 美國一直拒絕我國運回黃金,被逼無奈一招反擊,結果如何
黃金是一種硬通貨,幾乎所有國家都認可它的價值,即使是戰爭期間也沒有人會拒絕黃金,之前有一個俄羅斯的匪軍首領,因為在國內無法生存,直接帶人闖進國庫,搶走了大量的黃金。他本想著利用這些黃金安享晚年,結果跑到東北地區後,卻因為引起了日本人的覬覦,丟掉了所有的資產。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足夠強大的能力,即使是擁有大量的黃金,也沒有辦法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因為黃金引發的問題,在過去的千百年裡,出現過很多次。
我國經過深思熟慮後,決定大量拋售美國的國債,這種操作讓美國的經濟迅速動盪,引起了很多連鎖反應。如果中國的拋售行為繼續下去的話,美國的經濟將會迅速衰退,影響極其深遠。美國的企業家對此特別的惶恐,他們希望國家盡快改變策略,跟中國友好相處,不要再做那些令人不恥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