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擴張性財政政策是要擴大國債規模還是縮小國債規模,為什麼
首先,你要明白通貨膨脹是貨幣惹的禍。就是發行貨幣過多造成的。所以,在通貨膨脹的時候,國家要收回貨幣。怎麼收回?直接找你要,你不砸人家才怪。那國家只能發行國債,以國債換回你手裡的貨幣。你有錢的時候會拿錢買東西,現在變成國債了,你不會去拿國債去菜市場買菜的,是吧?
你這個問題呢,問的有點亂。因為通貨膨脹的治理,一般涉及貨幣政策,即提高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操作。而經濟繁榮或蕭條,才用財政政策。
貨幣政策其實是調節貨幣供應量,財政政策其實是調節政府購買力度。今年興建道路,購買飛機,就是擴張性財政政策。和擴大國債不是必然的關系。我也可以多收稅啊,是在不行造成赤字,也可以進行擴張的財政政策,擴張性財政政策和國債沒鳥關系。我擴大國債,但是得來的錢1分不花,那就是緊縮的財政政策。我不發行國債,但是我冒著赤字的壓力,花光所有積蓄,那也是擴張性財政政策。
『貳』 國債回購的「套作」或「放大」業務指什麼
這是投資者利用國債回購的杠桿作用,放大資金的使用的一種方式,放大了收益也放大了風險,可以看看如下例子這樣理解:回購放大國債頭寸 有的投資者不滿足於博取差價,利用回購交易進一步放大國債頭寸。具體的做法如下例所示: 第一步:買入國債。假定最初投入資本金1千萬元,買入9740手010203 02國債(3) 。該國債當前價格為102.46元,手續費0.2%,相當於價格升水0.2049元。上交所國債交易的基本單位是10手,每手相當於平價債券1000元,因此基本交易單位相當於平價債券1萬元。由於基本交易單位的限制,1千萬元可以購入010203券9740手,共需支付9999563元,其中9979604元為購買債券的金額,19959元為買入債券的手續費。剩餘資金437元。 到此為止,該投資者還處在基本的博取差價交易方式下,資金的運用效率大致是1比1。 第二步:回購交易,取得資金。為了便於說明,以下假定我們能夠在同一天、按照同一種價格反復進行回購交易和買入國債。如果國債行情較為穩定,或者行情僅僅隨機波動,則上述假定不會造成太大誤差。 按照交易所回購交易標准券的折算標准,每手010203在2002年第三季度可以通過回購交易獲得資金1000元。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國債回購交易每手相當於標准券1000元,以100手或其整數倍進行申報,即每筆回購交易的最低金額為10萬元。 9740手010203可以通過回購交易獲得資金970萬元。假定我們選擇14天回購品種,利率為2.00%,則在交易結束時,即14天後,需支付利息7441元。 上海證券交易所回購交易的手續費按照不同品種分別收費,14天回購交易手續費為0.05%,則在本次回購交易發生時,須繳手續費4850元。扣除手續費後,本筆交易的現金流入為9695150元,加上上次資金余額,共有資金9695587元。 交易手續費是在交易時必須與交易資金一並繳納和交割的;利息費用、利息收益則在回購交易到期時才結算。因此,每次的交易資金必須扣除交易費用。 第三步:再次買入國債。按照基本交易單位的規定,9695587元可以買入010203券9440手,共支付9691568元,其中9672224元為買入國債的金額,19334元為交易手續費。剩餘資金4018元。 現在,我們已經完成了第一次國債回購、再買入國債的循環。目前持有的國債共有19180手,國債頭寸金額為19651828元,相對於初始資金,大約放大了1.97倍。這就意味著國債010203價格每波動1%,本頭寸的市場價值將波動1.97%,價格波動也相應放大了1.97倍。這就是所謂資金杠桿效應,類似於期貨交易保證金的作用。換句話說,投資者為全部國債頭寸僅僅支付了50.76%的資金(保證金),達到了以小博大的目的。
『叄』 為什麼增加國債發行規模和降低稅率能擴大內需呢
發國債是從政府的角度,發了國債政府有錢了,就可以大興土木,搞基礎設施建設。修路、修橋什麼的,每項工程砸錢的同時就消費了東西,帶來了就業,就拉動內需了;
降低稅率是從經濟體內企業和個人的角度,稅率低了,大家交的錢少了,相當於手裡的可支配收入多了,收入多了自然花的也就多了,今天買套衣服,明天換個手機,內需就拉動了
但是像發國債,政府錢多了得同時人民手裡的錢就少了,因為拿去買國債了。這也會「擠出」一部分居民的消費,但是消費減少的部分要小於因為政府投資帶來的內需增加,所以總效果是:發國債促內需(這段可以忽略)
『肆』 a股大跌後國債成交放大是什麼原因
因為股票投資有風險 有些人不想冒風險去做股票 所以選擇了一些保本的投資交易方式 就去購買國債逆回購
『伍』 為什麼發放國債是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
在經濟衰退時期,通過發行國債,增加財政支出和減少稅收,以刺激總需求增長,降低失業率,使經濟盡快復甦,這稱之為擴張性財政政策。
通貨膨脹是流通中有過多的紙幣而導致紙幣貶值,國家發放國債不會減少流通中的貨幣量,因為國債發行所募集的資金,不是存到銀行里去不用,而是要根據發行的目的去使用,也就是政府手裡能用的錢更多,政府的投資將會增加,屬於擴張的財政政策。
(5)國債能放大嗎擴展閱讀:
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擴張性財政政策是國家通過財政分配活動刺激和增加社會總需求的一種政策行為。主要是通過減稅、增加支出進而擴大財政赤字,增加和刺激社會總需求的一種財政分配方式。最典型的方式是通過財政赤字擴大政府支出的規模。
『陸』 請教一個經濟學問題,書上說央行回收國債可以擴大貨幣供應量。那麼發行國債可以建少貨幣供應量嗎但發行
其實很簡單,首先國家發行國債是國家宏觀調控方法的一種,國家建設肯定是要進行的,而建設需要錢,國債的目的就是將民眾手中的資金回籠,避免市場上發行過多的貨幣,從而干預了通貨膨脹。第二三個問題其實可以一起回答,宏觀調控不僅僅只有像國債這樣的行政手段,央行完全可以上調存款准備金率,這樣銀行的貸款就會收緊,也能避免市場上過多貨幣流通。希望能幫到你。
『柒』 擴大國債發行規模 屬於擴張性財政政策
經濟學基本理論告訴我們,擴大赤字,增發國債通常是一種擴張性經濟政策。政府發債對貨幣供給的影響因應債主體的不同而不同,通常政府向社會公眾發債,基礎貨幣不會增加,向商業銀行發債,如果商行以超額准備金購債(基礎貨幣增加),就會擴大市場資金供給,而向央行發債(即政府印鈔),一定會增加基礎貨幣。綜上所述,政府發債會導致貨幣供給增加。因此,貨幣供給量不是一個不變的常數,換句話說,政府錢多了,並不意味著公眾的錢就一定減少,因為這期間可能有新貨幣供給的增加,從而擴大了貨幣總量。政府經濟刺激行為會導致貨幣供給增加。那麼新的貨幣被創造出來,政府采購或轉移支付把財政收入轉移到公眾手中,公眾當然想盡辦法投資,增加收益,購買股權的人自然增加,加之政府籌得資金用於投資,促進企業增加銷售,企業效益提高,利好股市,股價當然上漲。另一方面,國債的需求量的影響因素是:國債風險,收入水平,收益水平,流動性等因素決定的。國債發行增加並不一定帶來國債購買的增加。但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導致股市上升通常是順理成章的。
『捌』 為什麼 發行國債等積極財政貨幣政策 可以擴大內需
首先GDP包括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凈出口,而發行國債並不是積極財政政策,積極財政政策應該是政府減少稅收,增加政府購買等,這樣政府預算就會出現赤字,通過發行國債來籌資,減少稅收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增加消費,同時增加的政府購買更是直接引起GDP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