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債券融資市場存在的問題
企業債券,是企業為籌集借入資本而按照法定程序發行、約定在一定期限內向債權人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表示發債企業和投資人之間是一種債權債務關系。企業債券融資一直是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然而在我國,企業債券的運用卻遠遠落後於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且我國證券市場明顯存在著「股市強,債市弱;國債強,企業債弱」的特徵。這明顯突出我國過於重視股票市場而忽視債券市場的傾向,不利於我國資本市場的健康運行。 通過對前人文獻進行綜述,本文從我國目前企業債券的現狀和遇到的問題出發,從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個層面深刻剖析了影響...
Ⅱ 後金融危機時代我國證券市場現狀及對策
在整個金融體系中,證券市場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證券市場的任何動盪都會波及摘要 到整個金融系統,並且影響到國家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因此,證券市場的監管尤為重要,科學的監管措施可以有效克制證券市場不足, 保護投資者的合法利益, 保障證券市場平穩和透 明,提高交易效率和證券創新能力,降低風險。在監管措施方面,建議適當放寬市場准入機制的約束、 引入公司型基金制度, 完善基金持有人大會監管機制並強化託管人對基金管理人的監管。一、次貸危機對我國發展資產證券化的啟示 我國發展資產證券化現行的問題。 長期以來,我國由於金融體系的不完善,專業技術的匱乏, 信用評級機制的不完善以及相關的法律法規的不完善而造成資產證券化沒有取得更大的發展。通過本次次貸危機,我們同時發現完全照搬美國的模式是行不通的也不符合我國的基本國情。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整個國家的經濟運行狀況良好,金融體制改革不斷深化,資本市場不斷的成長與完善,為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創造了一個穩定的大環境。但同時結合我國現有的監管制度,我國的資產證券化也呈現出了一些問題: 第一,關於 SPV 的設立。SPV 作為資產證券化運作的核心機構,其功能主要在於實現「破產隔離」和「真實出售。但我國 SPV 的主體將是信託投資公司,資產證券化過程中SPV 將以信託的方式進行。 但現有的法律條文對SPV 的經營范圍沒有進行合理的限制,造成 SPV 的經營范 圍過大。 第二,現行的法律體系對資產證券化的發展存在較大的限制。 首先,現階段,我國房地產抵押貸 款證券化只能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交易,目前還沒有向個人投資者開放房地產抵押貸款證券化 市場,目前的投資者僅限於機構投資者。 其次,按目前的相關規定,政府無法為房地產抵押貸款 提供信用擔保,這無疑將大大制約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發展。 第三,證券評級制度不健全。由於涉及到風險與收益,因此對證券化的資產進行信用評估定級 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程序。評級機構應該是與各方面無利害關系的中介機構,它們在評價證券 的償還本利能力時不會由於利害關系者的壓力而有所偏倚。 第四,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的真實准確對房地產證券的發行和交易至關重要。但 是,我國目前還沒有形成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許多上市公司並沒有完全按照《證券法》的 相關條文進行具有全面性,真實性,時效性的信息披露。 二.我國證券市場監管存在的問題 1.監管部門權力分散 證監會在中國證券市場中具有明確的監督和管理權力。但是,由於證券市場監管部門較多, 除了證監會履行監管職能,還包括稅務總局、國家發改委等部門,也在不同程度的執行部分 監管權利。 這就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證監會的權利, 同時影響了證券監管的反應速度和效率。 證監會的一個重要作用是防範重大風險的發生,但是,由於監管不到位,監管目標不明確, 往往導致其對市場變化反應滯後。 2.證券發行市場監管不完善 當前中國實行的是帶實質性審查的核准制,但是仍然不完善,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①沒 有完全遵照市場機制進行新股發行定價,政府幹預太多。實行核准制後,新股發行定價標准 仍然由監管機構內部掌握。對當前我國企業來說,爭取發行額度就是最低成本的融資,形成 最直接的後果就是使得企業進行各種偽包裝和虛假宣傳, 並提供虛假信息, 誤導投資者的投 資決策。②上市公司往往隱瞞不利於自己的重大信息,在信息披露制度方面,更多的偏重於 發布有利於自己的信息,導致投資者在決策時准確性差,從而損失利益。 3.證券交易市場監管不完善 由於證券交易市場監管制度不完善, 只能對證券市場能做多但不能做空, 而導致各種違法違 規的行為出現,例如,在市場連續暴漲時,投資者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採用多開戶手段。 證券市場的波動,大部分原因是「政策市」的存在,為了控制交易價格,政府往往通過各種 手段在證券市場上托市或抑市。 這種行為在某種程度上削弱了市場機制的調控作用, 使得有 價證券的供求關系不能通過市場反映出來。 4.證券中介機構自律性不強 我國證券市場中介機構作為證券發行與交易的服務機構,在經營規模、經營手段、經營方式 等方面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處, 具體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①由於政府實行不透明的資格審批 制,在機構設立或者獲取證券業務上,造成不公正、不公開、不科學的結果,影響了證券機 構及業務的發展及規范。②中介機構的上級部門,為了追求高效益和高份額指標,往往放鬆 對營業部的內部管理和調整控制。③中介機構由於利益驅使,沒有建立有效的考核標准,也 沒有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④雖然有的中介機構制訂了一套完善的管理、控制制度,但是有 些營業部卻沒有切實的貫徹執行。 三.監管的基本原則 從國外對證券業與銀行業監管的實踐來看, 監管奉行三個基本原則: ①旨在保護投資者利益 的「賣主自行當心原則」;②旨在促進公平競爭的公平交易原則;③以法律為基礎的依法管 理原則。 1.「賣主自行當心」原則 美國證券監督,在發展初期,並沒有保護證券投資者的法律,證券市場上通行的原則是與一 般商品市場相同的「買主自行當心」原則,由證券投資者自己識別證券的質量,判斷公司性 質,決定是否購買,至於是否上當受騙則是買主自己的事。當時不僅上市審查程序不嚴格、 不規范,而且允許大量透支炒股。由於缺乏必要的監管,導致市場破壞性的大崩潰。 2.「公平」原則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最一般准則, 所有投資者都平等交易, 具有資金優勢的不能享有壟斷 特權,具有信息優勢的也不可能藉此獲利。各國都有有關法律或規定,明令禁止各種形式的 價格操縱以及內幕人員的證券活動。並且,還設置了有效的證券交易監控系統。以證券交易 中的委託、成交、持股記錄為基礎,根據交易的時間,證券的選擇等有關記錄,判斷交易活 動的性質。 3.以立法為基礎的依法監管原則、改 從發達國家監管的實際情況看, 無論是對直接金融交易市場的監管, 還是對間接金融交易中 銀行部門的監管, 統一監管加強立法管理是發達國家證券市場監管的重要特徵。 通過立法形 式把一定時期內的管理政策固定在法律基礎上,這樣,就使證券市場的交易行為有了准則, 管理有了依據,從而使管理具有強制性、規范性、穩定性。 四.完善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監管的建議 1.適當放寬市場准入機制的約束 與其他國家的許可制相比,我國對基金設置了較高的准入條件。我國《基金法》第 13 條規 定,設立基金管理公司注冊資本不低於 1 億元人民幣,且必須為實繳貨幣資本。另外,將 基金發起人資格限定為三類金融機構,即證券公司、信託投資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並要求 每個發起人的實收資本不少於 3 億元。 應當在保證市場秩序的范圍內, 適當放寬基金管理公 司的設立條件、降低基金託管人的參與門檻,使基金在規模上能夠有較大的提高,從而增強 市場競爭力,通過聲譽機制等方式讓市場對基金管理人、託管人構成足夠的壓力,從而形成 自我約束力,提高基金運作的效率。 2.引入公司型基金制度,豐富基金的組織形式 契約型與公司型作為證券投資基金的兩種不同的組織形式,在法律依據、法律地位、資金的 性質等方面存在不少差別。基金託管人對基金管理人投資運作的監督是動態的、即時的,能 有效彌補董事會事後及定期監督的不足。所以,我國的基金立法應當順應歷史潮流,在優化 契約型基金治理的同時,盡快引入公司型基金,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的機會,同時也有利 於有效治理基金管理人的道德風險問題,切實保障基金持有人的合法權益。 (三)完善基金持有人大會監管機制 基金持有人大會是基金持有人行使表決權、監督權,實現自我權益保護的一項重要制度。因 此應首先,引入大股東機制。其次應積極推進書面投票制度。持有人不必親自出席大會,但 可以解決不一定能找到適當而值得信賴的代理人, 徵集投票權的人, 或許有自身特定的目的, 如為了爭奪或維持基金控制權而支持特定派系的候選人, 這些特定的目的, 不一定與持有人 的表決意願相吻合。 (四)強化託管人對基金管理人的監管 由於基金的持有者相對較為分散, 而且基金可以隨時被贖回, 基金份額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使得基金持有人無法作為日常的監督主體, 基金治理中需要引入獨立的第三方來代為行使基 金契約的監護權。基金經營業務的特殊性,以及管理人行為的不易觀察性,決定了監督權的 實施同樣是高成本的, 監督者需要獲取相應的信息並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 這既需要大量的 時間和精力,也需要專業的技術和知識,如果將這種監督權賦予專業機構或人員,監督的效 率將大大提高,這就是基金架構中設置託管人這一角色的原因。
Ⅲ 我國債券市場目前 存在的主要問題和未來發展方向
問題之一: 市場規模小,交易不活躍 在中國,債券市場本身就並不發達,而企業債券市場相對國債和金融債的發展更加緩慢,在美國,企業債券余額則基本保持在整個債券市場的20%的份額。 交易不活躍是我國企業債券市場發展面臨的最突出的問題。債券的流通與轉讓只能在交易所進行,而交易所的上市規則存在諸多限制性條款,按規定只有企業債券中信譽較高的才可獲准上市流通,致使大多數企業債券無法在交易所上市轉讓,交易對象減少,市場交投不活,交易市場發展緩慢。二級市場的滯後,必然反過來影響一級市場的發行,從而制約整個企業債券市場的總體發展。問題之二:品種單一, 定價不合理 方向,兩會期間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又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債券市場,推進債券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這是對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上提出的要擴大企業債券的發行規模,大力發展公司債券市場的再次強調。這些都說明政府高度重視資本市場的發展,並指明了債券市場的發展方向。 而且隨著經濟的逐漸復甦,和人們投資心理的好轉,樓市政策的嚴格,資金的涌動方向不明的情況下,債券市場的前景還是看好的
Ⅳ 我國上市公司債券融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一、我國上市公司融資結構存在的問題
優序融資理論認為對於公司而言,最優的融資順序應該是內源融資→債權融資→股權融資,然而我國上市公司融資結構卻與該理論存在著相背離的情況,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內源融資不足
內源融資主要是指上市公司開展有效經營活動而產生的資金,即公司內部融通的資金。許多發達國家上市公司的內源融資在融資結構中所佔比重高達50%,而我國上市公司內源融資在融資結構中所佔比重僅維持在20%左右。
(二)偏好股權融資
與發達國家上市公司明顯不同的是,我國上市公司融資結構中佔有較大比重的是外源融資。外源融資主要包括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兩種方式。而在外源融資方式中,股權融資成為我國上市公司最主要的融資方式。目前,偏好股權融資已經成為我國上市公司融資的主要問題。
(三)負債結構不合理
我國債券市場發展滯後且內部結構不平衡,從而造成上市公司債券融資與股權融資在外源融資中的比例不合理。另外,在上市公司資產負債比率基本持平並略有降低的情況下,公司流動負債占負債總額的比率卻不斷呈現上升趨勢,接近或超過100%。一般而言,流動負債占負債總額50%的比例才是比較合理的水平。如果該項指標過高,一旦出現中央銀行緊縮銀根等不利的金融環境變化時,上市公司很可能會出現資金周轉困難的狀況,會給上市公司帶來一系列的問題。
二、我國上市公司融資結構問題原因分析
(一)內源融資不足原因分析
我國上市公司的整體業績不佳,自我積累能力較低以及資金使用效率低,原因在於我國大部分上市公司都經歷了一個股份制改制的過程,公司的利益主體和產權主體不清晰,導致我國上市公司只注重眼前利益,從而造成了內源融資不足的狀況。此外,我國有關上市公司融資的法律法規和規章不健全,導致上市公司過分依賴外源融資,長此以往,就會限制上市公司內源融資的渠道。
(二)偏好股權融資原因分析
一是與債權融資相比,股本沒有固定的到期日,不存在到期償還本金和支付利息的壓力。
二是沒有償還固定股利的壓力。上市公司股利的支付與否和支付多少,視公司有無盈利和經營需要而定。
三是籌資風險小。與債權融資相比,股權融資不存在不能償付的風險,總體而言,股權融資的風險小。
因此,在外源融資方式中,股權融資所佔比重大於債券融資。
(三)負債結構不合理原因分析
在我國上市公司的外源融資中,股權融資所佔比列遠遠高於債券融資,究其原因就在於我國的債券市場與股票市場相比較發展相對落後。目前我國對企業債券的發行實行嚴格管制,一般企業很難達到發行企業債券的標准。此外,一些債券相關法律的不健全也無法保障公司的利益。另外,我國缺乏健全的債券信用等級制度,企業債券在很大程度上作為彌補政府投資計劃缺口的一種工具,政府為公司債券直接或間接作擔保,過多的政府幹預必然會阻礙我國債券市場的良性發展。
三、優化上市公司融資結構的對策
(一)增加自身積累,提高內源融資比例
無論什麼類型的企業,要想持久生存下去,就必須提高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學會依靠內部積累不斷發展壯大。增加自身積累的具體措施:一是主動改進公司經營管理狀況,增強市場競爭力,提高經濟收益,保持公司的長遠發展。二是上市公司在融資過程中要有財務風險管理意識,樹立資本觀念,合理優化公司的內部資本結構。三是上市公司應加強對籌集資金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用資機制。
(二)提高股權融資成本
造成我國上市公司融資偏好的直接原因是我國現階段股權融資成本低,那麼解決股權融資偏好問題可以通過提高股權融資成本的途徑來實現。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從公司外部來說,政府對上市公司的分紅方式和分紅比例應有明確的政策約束和規定。從公司內部來說,要對上市公司管理層進行有效激勵,促使管理層不斷改善公司業績狀況,提高公司的每股收益,從而提高股權融資的實際成本。但事實上股權融資成本還會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
(三)大力發展債券市場
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實現融資渠道多元化發展。政府應逐步放寬債券發行的審批限制,在債券利率方面給予較大的靈活性,降低債券融資的門檻,盡快實現債券利率市場化,提高債券市場的流動性,不斷完善我國債券市場。
Ⅳ 我國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情況和存在問題,應採取什麼樣的對策
我國廣義貨幣市場存量居世界前列,而狹義貨幣市場發育相對落後,佔GDP比例僅為17.97%,處於七個國家最末位。而狹義貨幣子市場主要集中在前兩部分,銀行承兌票據和債券回購共佔到80%左右市場份額,其他子市場發育不足,尤其是短期債券市場和同業拆借市場。總體來看,我國貨幣市場在總量上並不落後,某種程度上講可以說是貨幣體系過分依賴間接融資。但是貨幣市場內部子市場之間發育很不均衡,尤其是銀行貸款、銀行承兌票據等市場化不強的工具在貨幣市場中占據97%以上份額,風險集中,急待向市場化更強的貨幣子市場和資本市場分流和轉化。 我國資本市場/GDP比例為64.86%,低於發展中三國157.68%水平93個百分點,資本市場存量遠遠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發育均滯後,債券市場發育比股票市場還落後,公司債和資產證券化債券落後於發展中國家,就資本市場而論,在總量上不僅遠遠落後於世界發達國家水平,而且落後於東南亞發展中國家,直接融資發展遠遠不夠,需要從間接融資的貨幣市場引進資金。資本市場中不僅股票市場需要貨幣市場資金支持,而且債券市場也更重要,兩者不可重此輕彼。 綜上所述,我們應進一步加強兩個市場的連通,積極推進債券市場的統一,建立金融市場連通的基礎,大力發展債券市場,促進貨幣市場資金向資本市場的流動,大力發展跨市場產品,推動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的進一步連通,擴大投資主體的連通程度,賦予其跨市場投資的權利,拓寬兩個市場的融資渠道,實現資金合規流動等。
Ⅵ 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現狀與問題
債券市場發行情況
2020年3月份,債券市場共發行各類債券5.3萬億元。其中,國債發行3700.0億元,地方政府債券發行3875.2億元,金融債券發行1.06萬億元,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1.61萬億元,資產支持證券發行1156.2億元,同業存單發行1.7萬億元。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債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