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美政府為什麼不救雷曼,而花7000億購買市場垃圾債券
美國政府並不擁有無止境的資源;即便它有,政府在一場嚴重金融恐慌中的挑戰,也是選擇正確之處劃清底線。如果讓房利美這樣的房貸機構癱瘓,美國經濟很可能隨之崩盤。另一方面,為好言求助的任何機構提供紓困,則是鼓勵(甚至更多)魯莽行為、導致未來另一場危機的配方。
因此,盡管美國財政部的決策帶有很大風險,但這種風險也許能產生好的結局。雷曼與貝爾斯登之間的重要區別是:貝爾斯登是突然失敗的,而雷曼兄弟掙扎了好幾個月。那些本來會因為雷曼破產而陷入困境的機構,已經有時間對沖自己的風險,清理自己的交易,因此盡管金融體系處於動盪中,但它也許能夠有序處理雷曼金融合約的解體。若如此,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的決策,將被視為投資者和銀行家終於要對自己的各種冒險決定承擔責任的轉折點。
㈡ 垃圾債券
首先你要知道什麼是垃圾債券.
所謂垃圾債券就是小型公司的債券,由於公司償還能力與大公司相去甚遠,所以評級單位通常會把他們評為等外級,俗稱垃圾債券。
但事實上,小公司的成長性可能是最高的,象網路這樣的公司幾年前還是個小不點,現在的市值卻超過了新浪。
由於現在風險投資盛行,小公司已經很少通過發行債券來籌資了,決大多數是從風險投資公司(基金)那裡獲得資本,所以不太可能有第二個邁克爾-米爾肯了,你如果對這個模式感興趣,應該學習風險投資的相關知識。
你這里說的企業債,其實是大公司的債券,他們的償債能力強所以利率比較低,而垃圾債券由於沒有明確的償債能力,只能用高利率來吸引投資者.一個是中等風險中等利率,一個是高風險高利率.
㈢ 什麼是垃圾債券,有哪些優缺點 / 債券
垃圾債券(junk bond;junk),也稱為高風險債券。評信級別在標准普爾公司 BBB級或穆迪公司Baa級以下的公司發行的債券。垃圾債券向投資者提供高於其他債務工具的利息收益,因此垃圾債券也被稱為高收益債券(high yield bonds),但投資垃圾債券的風險也高於投資其他債券。
垃圾債券80年代在美國能風行一時,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80年代初正值美國產業大規模調整與重組時期,由此引發的更新、並購所需資金單靠股市是遠遠不夠的,加上在產業調整時期這些企業風險較大,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銀行不能完全滿足其資金需求,這是垃圾債券應時而興的重要背景。
二是美國金融管制的放鬆,反映在證券市場上,就是放鬆對有價證券發行人的審查和管理,造成素質低下的垃圾債券紛紛出籠。
三是杠桿收購的廣泛運用,即小公司通過高負債方式收購較大的公司。高負債的渠道主要是向商業銀行貸款和發行債券,籌到足夠資金後,便將不被看好而股價較低的大公司股票大量收購而取得控制權,再進行分割整理,使公司形象改善、財務報告中反映的經營狀況好轉,待股價上升至一定程度後全部拋售大撈一把,還清債務後,拂袖而去。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1988年底,亨利·克萊斯收購雷諾煙草公司,收購價高達250億美元,但克萊斯本身動用的資金僅1500萬美元,其餘99.94%的資金都是靠米爾根發行垃圾債券籌得的。
四是80年代後美國經濟步入復甦,經濟景氣使證券市場更加繁榮。在經濟持續旺盛時期,人們對前景抱有美好憧憬,更多地注意到其高收益而忽略了風險,商業銀行、證券承銷商及眾多投機者都趨之若鶩,收購者、被收購者、債券持有者和發行人、包銷商都有利可獲。
巨額的垃圾債券像被吹脹的大氣泡,終有破滅的一天。由於債券質量日趨下降,以及1987年股災後潛在熊市的壓力,從1988年開始,發行公司無法償付高額利息的情況屢有發生,垃圾債券難以克服「高風險—>高利率—>高負擔—>高拖欠—>更高風險……」的惡性循環圈,逐步走向衰退。
垃圾債券在美國風行的十年雖然對美國經濟產生過積極作用,籌集了數千億游資,也使日本等國資金大量流入,並使美國企業在強大外力壓迫下刻意求新,改進管理等,但也遺留下了嚴重後果,包括儲蓄信貸業的破產、杠桿收購的惡性發展、債券市場的嚴重混亂及金融犯罪增多等等。
㈣ 什麼是垃圾債券
你好,垃圾債券也稱為高風險債券。評信級別在標准普爾公司 BBB級或穆迪公司Baa級以下的公司發行的債券。垃圾債券向投資者提供高於其他債務工具的利息收益,因此垃圾債券也被稱為高收益債券(high yield bonds),但投資垃圾債券的風險也高於投資其他債券。
㈤ 邁克爾米爾肯的人物成就
慧眼淘金「垃圾債券」
1974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攀升,信用嚴重緊縮,剎那間,許多基金公司的投資組合中的高回報債券都被債券評級機構降低了信用等級,淪為了「垃圾債券」,在投資者眼中,它們成了不能帶來任何回報的垃圾。許多基金公司都急於將手中的低等級債券出手,以免影響基金的質量形象。
但米爾肯卻敏銳地發現:「由於美國在二戰後逐步完善了許多監管措施,旨在保護投資者不會因為企業的破產或拖欠債務而遭到損失,如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這類大公司是不準許破產的,它的股票並不會停止交易。因而債券的信用等級越低,其違約後投資者得到的回報越高。」他把這些垃圾債券形象地定義成值得擁有的「所有權債券」,並且認為,這些債券在利率風險很大的時期反倒能保持穩定,因為其回報是與公司的發展前景相連,而不是同利率掛鉤的。
當時,擁有大量「垃圾債券」的「第一投資者基金」接受了米爾肯的意見,堅定地持有了這些「垃圾債券」,結果1974年至1976年,「第一投資者基金」連續3年成為全美業績最佳的基金,基金的銷售量大增。
米爾肯在德雷克斯投資公司成立了專門經營低等級債券的買賣部,由此開始了他的「垃圾債券」的投資之路。他四處游說,尋找願意購買「垃圾債券」的人,德雷克斯公司再把這些人變成「垃圾債券」的發行人,很快經他推薦的機構投資者投資的「垃圾債券」的年收益率達到了50%。米爾肯和德雷克斯公司則因此聲名鵲起,並成為了「垃圾債券」的壟斷者。
成為「垃圾債券」之王
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期,由於米爾肯的引領,這種高回報的債券已經成為非常搶手的投資產品了。由於「垃圾債券」的數量有限,已經無法滿足眾多基金公司的購買慾望。
米爾肯靈機一動:與其坐等那些擁有「垃圾債券」的公司信譽滑坡,信用降級,不如自己去找一些正在發展的公司,若放債給他們,他們的信用同那些高回報債券的公司差不多,但正處在發展階段,債券質量比那種效益下滑、拚命減虧的公司的債券好得多。
於是,米爾肯成了替新興公司甚至是高風險公司包銷高回報債券融資的財神爺,其中與MCI公司的合作堪稱經典之筆。MCI公司創立於1963年,僅靠3000美元起家,當MCI向世界上最大的電信公司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發出了挑戰的時候,米爾肯為MCI籌得了20億美元的垃圾債券,使得MCI成功地打破AT&T對長途電話市場的壟斷。
1977年到1987年的10年間,米爾肯籌集到了930億美元,德雷克斯公司在「垃圾債券」市場上的份額增長到了2000億美元,讓米爾肯成為了全美「垃圾債券大王」。
在金融市場呼風喚雨
1982年,德雷克斯公司開始通過「垃圾債券」形式發放較大比例的貸款來兼並企業,即杠桿收購。
隨著米爾肯成了中小企業和投資公司的財神爺,他個人的收入也隨之飈升,如1986年一年的交易傭金收入就曾達到5.5億美元。
他在金融界的影響也如日中天。1984年12月,米爾肯策劃了使他名聲大振的皮根斯襲擊海灣石油公司的標購事件。標購雖未獲成功,卻證明了米爾肯有在數天內籌集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的能力。
由於企業收購需要米爾肯的債券部配合,如果米爾肯同意為收購該項目包銷債券的話,德雷克斯公司就為客戶發一封信,聲明「有高度信心」為收購企業提供必需的資金。這封信的威力無比,一旦發出,沒有一家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能逃過被收購的命運。因此,不願被收購的公司的管理人員對米爾肯「有高度信心」的信,莫不膽戰心驚。
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起,就不斷有人狀告米爾肯違法經營。法庭於1990年確認米爾肯有6項罪名,這些罪名都是沒有先例的:掩蓋股票頭寸、幫助委託人逃稅、隱藏會計記錄,但均與內部交易、操縱股價以及受賄無關。
米爾肯最終被判處10年監禁,賠償和罰款11億美元,並禁止他再從事證券業,從而結束了米爾肯作為「『垃圾債券』大王」的傳奇經歷。
身為一名交易商,米爾肯開創並佔領了整個「垃圾債券」業。米爾肯雖被關入監獄,但他的理論未被金融界拋棄。「垃圾債券」作為一種金融工具已被廣泛接受,成為中小企業籌措資金的重要途徑,也是收購企業的重要手段。
「變身」教育產業巨頭
1993年,米爾肯被提前釋放。1996年,他與家人和朋友一起,投資5億美元,以教育服務為目標,創建了知識寰宇(Knowledge Universe)公司,然後開始收購和聯合相關企業。他收購了製造智能玩具的跳蛙公司,第二年就將其年產值從1700萬美元增至8000萬美元;他又收購了有良好聲譽的學前教育連鎖機構——兒童發現中心,作為其在學前教育領域的基地。現在,知識寰宇公司已有下屬企業13家,年產值15億多美元。
㈥ 我想請教各位高手什麼是垃圾債卷,除了風險大還有什麼特點或者如何定義垃圾債卷笑嘻嘻謝謝
垃圾債券,又稱高收益債券,是指資信評級低於投資級(BBB級以下)或未被評級的公司債券。
發行垃圾債券的公司可分為五類:
第一,新興公司(risingstar),因其缺乏經營歷史與雄厚資本以至於未能達到投資等級的要求。
第二,前藍籌股公司,或稱墜落的天使(fallenangle),因遭遇困難,如市場需求轉變、經濟衰退或新競爭者的加入,而導致信用等級下降。
第三,因合並而需要大量資金的企業。
第四,希望降低本身的債務負擔而發行較為有利的新債券的企業。
第五,新興國家的企業,其信用等級未達到投資等級的標准
㈦ 什麼是垃圾債
垃圾債即垃圾債券(junk
bond),也稱高收益債,是指主要由信用等級較低
垃圾債
或盈利記錄較差的公司發行的債券。由於信用等級差,發行利率高,此類債券具有風險較高同時收益也高的特徵。
高收益債在金融行業俗稱「垃圾債」,是提示其具有同高收益相應的高違約風險,並不是說這些債券是沒有價值的「垃圾」;事實上,垃圾債是國際金融市場具有獨特作用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
㈧ 1990年 垃圾債券 事件
垃圾債券一詞譯自英文Junkbond。Junk意指舊貨、假貨、廢品、哄騙等,之所以將其作為債券的一項形容詞,是因為這種投資利息高(一般較國債高4個百分點)、風險大,對投資人本金保障較弱。
垃圾債券最早起源於美國,在本世紀20及30年代就已存在。70年代以前,垃圾債券主要是一些小型公司為開拓業務籌集資金而發行的,由於這種債券的信用受到懷疑,問津者較小,70年代初其流行量還不到20億美元。70年代末期以後,垃圾債券逐漸成為投資合狂熱追求的投資工具,到80年代中期,垃圾債券市場急劇膨脹,迅速達到鼎盛時期。在整個80年代,美國各公司發行垃圾債券1700多億美元,其中被稱作「垃圾債券之王」的德崇證券公司就發行了800億美元,佔47%。1988年垃圾債券總市值高達2000億美元。1983年德崇證券收益僅10多億美元,但到了1987年該公司就成為華爾街盈利最高的公司,收益超過40億美元。有「垃圾債券之神」、「魔術師」之稱的該公司負責人米爾根1987年的薪俸高達5.5億美元,「尋找資金就要找米爾根」成為當時市面的流行語。
垃圾債券80年代在美國能風行一時,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80年代初正值美國產業大規模調整與重組時期,由此引發的更新、並購所需資金單靠股市是遠遠不夠的,加上在產業調整時期這些企業風險較大,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銀行不能完全滿足其資金需求,這是垃圾債券應時而興的重要背景。二是美國金融管制的放鬆,反映在證券市場上,就是放鬆對有價證券發行人的審查和管理,造成素質低下的垃圾債券紛紛出籠。三是杠桿收購的廣泛運用,即小公司通過高負債方式收購較大的公司。高負債的渠道主要是向商業銀行貸款和發行債券,籌到足夠資金後,便將不被看好而股價較低的大公司股票大量收購而取得控制權,再進行分割整理,使公司形象改善、財務報告中反映的經營狀況好轉,待股價上升至一定程度後全部拋售大撈一把,還清債務後,拂袖而去。其中最著名的例子是1988年底,亨利·克萊斯收購雷諾煙草公司,收購價高達250億美元,但克萊斯本身動用的資金僅1500萬美元,其餘99.94%的資金都是靠米爾根發行垃圾債券籌得的。四是80年代後美國經濟步入復甦,經濟景氣使證券市場更加繁榮。在經濟持續旺盛時期,人們對前景抱有美好憧憬,更多地注意到其高收益而忽略了風險,商業銀行、證券承銷商及眾多投機者都趨之若鶩,收購者、被收購者、債券持有者和發行人、包銷商都有利可獲。
然而,巨額的垃圾債券像被吹脹的大氣泡,終有破滅的一天。由於債券質量日趨下降,以及1987年股災後潛在熊市的壓力,從1988年開始,發行公司無法償付高額利息的情況屢有發生,垃圾債券難以克服「高風險—>高利率—>高負擔—>高拖欠—>更高風險……」的惡性循環圈,逐步走向衰退。
垃圾債券在美國風行的十年雖然對美國經濟產生過積極作用,籌集了數千億游資,也使日本等國資金大量流入,並使美國企業在強大外力壓迫下刻意求新,改進管理等,但也遺留下了嚴重後果,包括儲蓄信貸業的破產、杠桿收購的惡性發展、債券市場的嚴重混亂及金融犯罪增多等等。
㈨ 4既然垃圾債券是"垃圾,"為什麼還會有投資者購買它
垃圾債並不是垃圾,它是高收益債券,投資得當的話,是可以刨出金子來的。
垃圾債的另一個名字叫「高收益債」,就是指那些風險和收益率都比較高的債券。
比如說面值100元的一年期零息債券,一般企業賣95元,相當於收益率5%。現在有一家企業風險更大,本金保障比較低,那麼它可能就得賣90元甚至更低,因為投資人會要求一個更高一點的回報率,在這個例子里等於10%或更高。
我們耳熟能詳的著名商業巨頭,都是通過發行垃圾債蓬蓬勃勃地發展起來的。比如時代華納、默多克的新聞集團,還有好萊塢著名的影業公司米高梅,都曾發行過很多垃圾債,然後為它們贏得了融資和生機。
(9)垃圾債券充斥亞洲市場擴展閱讀:
垃圾債券投資發展史
上個世紀70年代的美國,當時美國整個經濟增長下滑,所以很多企業就陷入了財務困境,債券的等級下調,然後被市場拋售。
這個時候市場把它們稱為「墮落天使」——其實不單單是七十年代,後來像我們剛說的亞馬遜,以及一些大家很熟悉的,像諾基亞、戴爾這些企業,也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就是原來的企業業績很好,債券的等級很高,結果經營業績下滑以後,就被下調等級,所以被稱為墮落天使。70年代的美國市場出現了很多這樣的墮落天使,投資者就不再願意持有這樣的債券。
這個時候,一個叫米爾肯的投資銀行家就發現,這個裡面有很大的商機。因為他經過仔細的研究發現,這些企業的基本面其實挺好的,主要是宏觀環境非常低迷,才導致它們的經營業績下滑,只要挺過這個難關,可能一切就會雨過天晴。所以米爾肯就開始在市場上大肆地收購這些垃圾債券,然後再拿出去兜售。而事實證明,他的判斷是正確的,很多聽了他的投資建議的基金,業績都變得特別好。
比如說有一支叫做「第一投資者」的基金,因為聽了米爾肯的建議,差不多全部持有的都是垃圾債券。結果在1974年到1976年間,這個基金在美國的基金排行榜上,業績連續排在第一名。漸漸地,這些高收益的債券開始得到了市場的重視,整個市場的思路一下子就打開了,投資者們突然發現,原來垃圾債也是可以買、可以投資的。
㈩ 垃圾債券的相關人物
巴菲特所有的投資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Inc.,發布了第四季度年報,顯示利潤增長到11.8億,主要是由於其在垃圾債券中獲得高盈利。這是其公司從1998年以來第二季度以來最高的利潤收益。巴菲特說:「購買垃圾債券證明是利潤很高的一項業務。雖然普通股在跌了3年以後價格已經很吸引人,但是我們還是覺得很少有股票能夠吸引我們。」巴菲特在給投資者的信中寫到他將關閉其公司的衍生品業務,因為他覺得金融衍生品是「定時炸彈」,很難評估價值。
2009年在垃圾債券上狠撈一筆的巴菲特發出警告,至今的美股形式不適宜買垃圾債券,想要投資回報率上兩位數的人純屬做夢。詳情參見《巴菲特警告:別碰垃圾債券》。 曾經在20世紀80年代馳騁華爾街的「垃圾債券大王」邁克爾·米爾肯,是自J.P.摩根以來美國金融界最有影響力的風雲人物,曾經影響並輕輕改寫了美國的證券金融業發展的歷史。他的成功秘訣就是找到了一個無人競爭的資本市場,先入為主並成為壟斷者。
米爾肯生於1946年,父親是一位會計兼律師,從小他就幫助父親進行支票的分類、編制銀行的報表和會計賬目。
1970年,米爾肯在美國著名的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獲得工商管理碩士學位,隨後加入費城的德雷克斯投資公司當分析師。他研究發現傳統的華爾街投資者在選擇貸款或投資對象的時候只看重那些過去業績優良的企業,往往忽視了它們未來的發展勢頭,並由此開始了他的「垃圾債券」的投資之路。
1974年,美國的通貨膨脹率和失業率攀升,信用嚴重緊縮,剎那間,許多基金公司的投資組合中的高回報債券都被債券評級機構降低了信用等級,淪為了「垃圾債券」,在投資者眼中,它們成了不能帶來任何回報的垃圾。許多基金公司都急於將手中的低等級債券出手,以免影響基金的質量形象。
但米爾肯卻敏銳地發現:「由於美國在二戰後逐步完善了許多監管措施,旨在保護投資者不會因為企業的破產或拖欠債務而遭到損失,如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這類大公司是不準許破產的,它的股票並不會停止交易。因而債券的信用等級越低,其違約後投資者得到的回報越高。」他把這些垃圾債券形象地定義成值得擁有的「所有權債券」,並且認為,這些債券在利率風險很大的時期反倒能保持穩定,因為其回報是與公司的發展前景相連,而不是同利率掛鉤的。
當時,擁有大量「垃圾債券」的「第一投資者基金」接受了米爾肯的意見,堅定地持有了這些「垃圾債券」,結果1974年至1976年,「第一投資者基金」連續3年成為全美業績最佳的基金,基金的銷售量大增。
米爾肯在德雷克斯投資公司成立了專門經營低等級債券的買賣部,由此開始了他的「垃圾債券」的投資之路。他四處游說,尋找願意購買「垃圾債券」的人,德雷克斯公司再把這些人變成「垃圾債券」的發行人,很快經他推薦的機構投資者投資的「垃圾債券」的年收益率達到了50%。米爾肯和德雷克斯公司則因此聲名鵲起,並成為了「垃圾債券」的壟斷者。
到了上世紀70年代末期,由於米爾肯的引領,這種高回報的債券已經成為非常搶手的投資產品了。由於「垃圾債券」的數量有限,已經無法滿足眾多基金公司的購買慾望。
米爾肯靈機一動:與其坐等那些擁有「垃圾債券」的公司信譽滑坡,信用降級,不如自己去找一些正在發展的公司,若放債給他們,他們的信用同那些高回報債券的公司差不多,但正處在發展階段,債券質量比那種效益下滑、拚命減虧的公司的債券好得多。
於是,米爾肯成了替新興公司甚至是高風險公司包銷高回報債券融資的財神爺,其中與MCI公司的合作堪稱經典之筆。MCI公司創立於1963年,僅靠3000美元起家,當MCI向世界上最大的電信公司美國電報電話公司(AT&T)發出了挑戰的時候,米爾肯為MCI籌得了20億美元的垃圾債券,使得MCI成功地打破AT&T對長途電話市場的壟斷。
1977年到1987年的10年間,米爾肯籌集到了930億美元,德雷克斯公司在「垃圾債券」市場上的份額增長到了2000億美元,讓米爾肯成為了全美「垃圾債券大王」。
1982年,德雷克斯公司開始通過「垃圾債券」形式發放較大比例的貸款來兼並企業,即杠桿收購。
隨著米爾肯成了中小企業和投資公司的財神爺,他個人的收入也隨之飈升,如1986年一年的交易傭金收入就曾達到5.5億美元。
他在金融界的影響也如日中天。1984年12月,米爾肯策劃了使他名聲大振的皮根斯襲擊海灣石油公司的標購事件。標購雖未獲成功,卻證明了米爾肯有在數天內籌集數十億甚至上百億美元的能力。
由於企業收購需要米爾肯的債券部配合,如果米爾肯同意為收購該項目包銷債券的話,德雷克斯公司就為客戶發一封信,聲明「有高度信心」為收購企業提供必需的資金。這封信的威力無比,一旦發出,沒有一家在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能逃過被收購的命運。因此,不願被收購的公司的管理人員對米爾肯「有高度信心」的信,莫不膽戰心驚。
從上世紀80年代後期起,就不斷有人狀告米爾肯違法經營。法庭於1990年確認米爾肯有6項罪名,這些罪名都是沒有先例的:掩蓋股票頭寸、幫助委託人逃稅、隱藏會計記錄,但均與內部交易、操縱股價以及受賄無關。
米爾肯最終被判處10年監禁,賠償和罰款11億美元,並禁止他再從事證券業,從而結束了米爾肯作為「『垃圾債券』大王」的傳奇經歷。
身為一名交易商,米爾肯開創並佔領了整個「垃圾債券」業。米爾肯雖被關入監獄,但他的理論未被金融界拋棄。「垃圾債券」作為一種金融工具已被廣泛接受,成為中小企業籌措資金的重要途徑,也是收購企業的重要手段。
1993年,米爾肯被提前釋放。1996年,他與家人和朋友一起,投資5億美元,以教育服務為目標,創建了知識寰宇(Knowledge Universe)公司,然後開始收購和聯合相關企業。他收購了製造智能玩具的跳蛙公司,第二年就將其年產值從1700萬美元增至8000萬美元;他又收購了有良好聲譽的學前教育連鎖機構——兒童發現中心,作為其在學前教育領域的基地。知識寰宇公司已有下屬企業13家,年產值15億多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