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私募基金的運作方式
私募基金的主要運作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是承諾保底,基金將保底資金交給出資人,相應的設定底線,如果跌破底線,自動終止操作,保底資金不退回。
第二種是接收帳號(即客戶只要把帳號給私募基金即可),如果跌破10%,客戶可自動終止約定,對於贏利達10%以上部分按照約定的比例進行分成,此種都是針對熟悉的客戶,還有就是大型企業單位。
利益分配:
在基金管理人的收益方面,往往只給管理者很低的固定管理費以維持其開支或者根本就沒有管理費,其主要收入從基金收益中按比例提取。
在風險方面:
國際上基金管理者一般要持有基金3%——5%的股份,發生虧損時這部分將首先被用來支付,但國內大部分私募基金這一比例一般高達10%——20%。基金經理人自身承擔較大風險保證了投資者與管理者利益高度一致,實現了二者之間的激勵相容,這較好地解決了公募基金經理人激勵約束機制嚴重弱化的弊端。
⑵ 私募操作方式
本人代客操盤,我有操作的交割單,我可以現場截圖給你看,保證真實,私募的資金並不靈活,也不保證收益,而且也不會有人專門為您的一千萬操作,絕大多數私募都是騙人的,看一下他們的規模就知道了,因為收益根本不行,所以規模沒有太大的,幾個億,幾十億
⑶ 私募股權基金可以用信託方式來運作嗎
私募股權基金信息不透明,只是向熟人募集,運作方式外人不能盡知.
⑷ 隨可以給我詳細的講一下私募,信託嗎需要的資金量怎樣我應該怎麼操作呢
私募是相對於公募而言的,體現他的私密性,在我國為了保證資金的安全一般會引入信託機構對資金進行託管,也就是才有信託的形式,基金公司就作為信託公司的顧問進行投資活動!信託就是基於一種信任講財產委託給一般是信託公司進行適當管理的一種制度設計,他的好處在於信託財產是獨立於委託人,受託人和受益人的,具有獨立性!私募和信託所需的資金量一般在100萬以上,我們公司就有這些產品在銷售中,有需要再聯系!
⑸ 信託與私募基金的區別 私募基金怎樣玩信託
一、信託和私募的定義
信託就是信用委託,信託業務是一種以信用為基礎的法律行為,一般涉及到三方面當事人,即投入信用的委託人,受信於人的受託人,以及受益於人的受益人。
私募又稱為私募基金,是指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投資者募集資金而設立的基金,其銷售和贖回都是基金管理人通過私下與投資者協商進行的。對沖基金一般是按照私募基金的方式運作的。
二、兩者的特點及分類
信託公司產品:信託產品是指由信託公司發行的,收益率跟投資期限都固定的產品,跟銀行存款、國債等類似,屬於固定收益類產品中的一種。信託公司主管部門是中國銀監會,屬於非銀行金融機構。
信託產品特點:收益穩定,投資期限1-3年,投資門檻高(100萬起),發行規模大,常見起步都在1億以上。目前國內信託產品的規模:11萬億。
購買的方式及原理:因為信託產品的高門檻,導致我們很多小老百姓根本沒有機會接觸,今天我們用眾籌的模式,大家合夥籌錢去購買一份份的信託產品,就跟網上合夥購買彩票的原理一樣,讓每一個人都有機會去購買到過去只有那些「高富帥」才能夠買到的產品,讓我們也變成高富帥。
基金產品按照投資標的分類有:
貨幣市場基金: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風險非常小,如目前網上最火的互聯網產品支付寶旗下的余額寶就是天弘基金發行的貨幣基金,網路的百發、蘇寧的零錢寶、網易的收益寶也同屬於貨幣基金,當然還有各個基金公司自己網站或者通過銀行網站系統銷售的貨幣基金。
債券基金:80%以上的債券基金均投資於債券,比如國債、企業債、政府債等,收益低但是非常穩定。
股票型基金: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風險大,收益可能很高也可能虧損,適合於追求高收益且能夠承受高風險的人群。
混合型基金:不符合上述標準的基金如保本基金、平衡配置基金。
信託型基金:投資於實體企業、政府基建和重大設施的建設,是近年興起的一種基金投資方向,風控方式和市場均跟目前的部分信託產品一樣,擁有債權,風險控制好,收益穩定且收益高。適合追求穩定高收益的人群。
三、信託產品與私募產品的區別
信託產品與私募產品在過去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分界限,但隨著有限合夥私募的興起,越來越多的人將信託產品與私募產品混淆。所以分享有關信託和私募的區別在哪以及一些有效的區別方法。
最明顯的區別——產品管理人
信託產品的管理人是信託公司,私募產品的管理人是私募投資公司,這是兩類產品最本質的區別。當然私募產品有的時候會以很多形式出現,比如過去大家耳熟能詳的陽光私募這類產品,由於通過信託平台募集,所以有些產品的名稱中會帶有信託字樣,但它的管理人是私募投資公司。另外就是一些有限合夥私募,它們可能會以券商資管產品或是單一資金信託的形式出現,但券商和信託公司在這里也只起到通道作用,產品的管理人還是私募投資公司。
所以不管私募產品以何種名稱何種形式出現,只要找到管理人那一欄,看看到底是信託公司還是私募投資公司投資者,就很容易區分出二者。
最容易混淆之處——產品投資方向
集合信託產品基本都是投資實體經濟項目,這一設計特點多年未變,但近幾年市場中也涌現出一批以有限合夥形式投資實體經濟項目的。私募產品從產品投資方向層面來看,很容易將它們和信託產品混淆,但這類私募產品與信託產品也有較為明顯的區別。
⑹ 私募基金有哪些運作模式
1、信託制
(1)信託型基金是由基金管理機構與信託公司合作設立,通過發起設立信託受益份額募集資金,然後進行投資運作的集合投資工具;
(2)信託公司和基金管理機構組成決策委員會實施,共同進行決策;
(3)在內部分工上,信託公司主要負責信託財產保管清算與風險隔離,基金管理機構主要負責信託財產的管理運用和變現退出。
2、公司制
(1)公司制基金是一種法人型的基金;
(2)其設立方式是注冊成立股份制或有限責任制投資公司;
(3)優點:在中國目前的商業環境下,公司型基金更容易被投資人接受 ;
(4)缺點:無法規避雙重征稅的問題,並且基金運營的重大事項決策效率不高 。
3、有限合夥制
(1)合夥制基金是國外主流模式,它以特殊的規則使得投資人和管理人價值共同化;
(2)基金投資者作為有限合夥人(LP)只承擔有限責任;
(3)基金管理公司一般作為普通合夥人(GP)掌握管理和投資等各項決策權,承擔無限責任;
(4)GP通常只出總認繳資本的1%-2%;
(5)盈利來源主要是基金管理費(2%左右)和高達20%的利潤分紅;
(6)有限合夥制私募基金可以避免雙重征稅:合夥制股權基金採取「先分後稅」方式。為了避免雙重征稅,合夥制股權基金從被投資企業獲得的股息、紅利等投資性收益,屬於已繳納企業所得稅的稅後收益,該收益可按照合夥協議約定直接分配給合夥人,無需再次納稅。
(7)目前國內採取合夥制的人民幣私募股權基金方興未艾,在私募股權投資產品中的比例逐年加大。
⑺ 信託是什麼,怎麼操作!
信託是一種財產隔離投資或轉移方式,信託起源形成了在歐美法律中特有的一物二權制,但這與我國現行法律有沖突,因此在後來通過的《信託法》中,新建立了「信託財產權」的解釋。在前面強調這點,是因為這是信託與其他投資最大的區別之處。因為在一般購買時,你可能會覺得跟買銀行理財產品是一樣的,但由於上面的原因,信託完全不同於其他任何類型的投資。簡單來說,在你作為委託人設立的信託到期前,信託計劃內的信託財產不是你的個人財產,假如期間你發生負債或破產,信託計劃內的財產不能作為你的財產來進行清算,只要前提你的信託是合法設立的。比較白話的解釋就是信託財產在正常運營期間,其擁有權是信託計劃,不是委託人也不是受託人也不是受益人,因此在不考慮投資失敗的情況下,其財產安全性較高。作為委託人,一般老百姓打算去買信託是很容易的,一般來說100萬起賣,很多銀行都有代銷,當然如果你自己願意也可以直接打電話給信託公司的財富中心去認購。不過集合信託計劃不是什麼時候都有的,要看當時這個信託公司具體做了什麼項目。另外一點,購買信託的透明度要比其他的理財產品要高的多在一般情況下,因為信託基本上差不多是目前國內資金出口的最終端了,大部分信託計劃都有明確的目的和具體的項目,你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錢到底是用到什麼地方去了。
以上是從委託人的角度來看,從受託人也就是信託公司的角度來看,信託就是因委託人的信任,將其合法財產或財產權交由信託公司,並以信託公司的名義來進行管理及運營。目前國內信託基本上都是自益信託,信託目的就是為了委託人為自身創造利益。信託計劃大類可分為單一和集合,小類就太多了,根據資金或財產權的不同使用方式可以分出無數種,只要信託公司願意去創意,理論上使用方式是可以不斷創造的。信託公司一般會先進行項目鎖定,即現考察較有潛力項目,進行盡調和交易結構設計,當然還有項目競爭的,好項目大家都想要。設計好信託產品後,一般已經確定了是做單一還是集合,單一顧名思義就是只有一個委託人,一般來說都是其他銀行啊什麼的金融同業機構作為委託人。而集合就是跟私募基金有點類似,每個委託人不得低於100萬,委託人多於或等於2人(也有可能是多個機構,或者自然人和機構混雜)。單一信託較好操作,通過流程後委託人資金到賬,然後信託就開始運行。而集合信託則需要銷售,跟銀行賣理財產品類似,而且目前信託大部分都要委託銀行進行代銷。後續的管理就跟投資基金類似了。信託計劃到期後,受託人將按照信託合同分配信託利益,大部分都是能達到合同預期要求的,當然也會出現中融這次礦產信託的失敗。簡單來說就這些啦,客觀問的題目有點大,想詳細說都可以寫本書了,暫且這樣吧
⑻ 信託制私募基金與有限合夥制私募基金分別如何操作,謝謝
信託制私募基金要藉助與信託公司,受銀監會監管比較嚴格!資金在信託賬戶里,降低了道德風險!但市場風險還是一樣的,建議直接投資信託http://blog.sina.com.cn/31x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