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分析美國國債危機對世界經濟和對中國經濟的影響,2000字
1、中國持有大量美國國債,一旦違約,中國資產縮水。2、綁架中國,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國還債只能靠借新還舊,講白了就是繼續發債,然後來還以前的欠款。如果哪天沒人買美國國債了,美國就違約了,世界大部分國家資產都要縮水,所以形成死循環,即使中國明知不能再買了,但也不得不買,只能尷尬的維持泡沫不會破滅。這也是為什麼美債評級調低後全球股市大跌的基本原因之一。3、美聯儲已經明確表示要繼續印錢,美元貶值似乎已成定局,人民幣與美元掛鉤,中國似乎沒得選的也只能印錢,通貨膨脹可能性加大。4、世界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計價,美元一旦持續貶值引起拋售,有可能導致世界貨幣基礎崩潰,後果不堪設想,是否重新與黃金掛鉤,或者一攬子貨幣組合,尚不得而知。但確定的是,美元崩潰,中國也無法獨善其身。5、從微觀上說,大量外貿,加工企業破產風險加大,但內貿,房地產等行業由於政府調控仍有很大空間,所以存活應該是不成問題的。
❷ 請問對美國國債危機是否會發生有什麼看法如果發生會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什麼影響
周春生:美國爆發大規模債務危機的可能性不大 和訊外匯消息 4月18日標准普爾下調美國信用評級前景至負,隨即受此影響美元指數快速下跌,一度挑戰08年低點。4月28日凌晨,美聯儲利率會議也因此受到了全球市場的高度關注。因為美聯儲將在會議結束後召開歷史上的首次新聞發布會,將向外界宣布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走向。對於美聯儲是否會提前結束二次量化寬松政策?是否會實施第三輪寬松?前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經濟學家,長江商學院金融教授周春生認為美國爆發大規模債務危機的可能性不大,他認為即便美國的國債可能被下調信用等級,失去3A級的寶座,依舊是一個很高的投資級的信用評級,而且美國國債的吸引力盡管會受到影響,影響也會相對比較小,因為美國畢竟所享有的金融霸權地位,和希臘、葡萄牙等等這些國家從國內、全球影響力、對金融的控制力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區別。以下是采訪文字實錄: 和訊網:在您看來標准普爾降級對於美國意味著什麼?如果是一場危機,是債務危機還是美元的信用危機,能否對比次債危機的影響談談您的看法。 周春生:標准普爾作為美國一家非常重要的信用評級機構,最近是對美國國債的前景展望調至負面。所謂調至負面就是說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美國的國債有被降級的可能性,現在降級還沒有事實上發生,當然這對美國國債是一個負面的事件,如果說它是一場危機,也可以這么說。但是從程度上來講,可能和我們通常講的危機相比,程度還沒有那麼嚴重。如果和次債危機相比,我個人認為它的影響和沖擊力要小的多。 和訊網:標准普爾下調評級短期對美國國債發行有什麼影響,長期看來對國債的發行又有什麼影響?美國債務危機和歐洲債務危機有何不同?為什麼人們擔心後者更甚於前者? 周春生:目前來看,會加劇投資者對美國國債的擔心,會給美國國債的價格施加一定壓力,從而推高美國國債的收益率。就美國國債短期發行來講,也就意味著美國政府為募集資金支付的資金成本可能會相應的提高。從長期來看,標准普爾是把(美國國債)前景展望調整至負面,在一段時間之後有一定的可能性,也就是美國的國債會被下調評級,從3A級調整至2A+,這大概也是許多年來美國第一次遇到這種情況,失去了3A級的最高評價--無風險的最高評價。如果這個事件真的會發生,長期來看,美國國債資金成本可能會上升。信用評級如果降低,意味著籌集資金者,在這兒國債當然是美國政府,需要為購買者支付更高的利息,當然這對美國政府來說不是一件好事,某種意義上,還可能會降低美國國債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如果我們把美國的風暴或者說這個事件和歐洲債務危機相比,兩者之間確實有很多不同的地方。美國現在毫無疑問還是全球最大的經濟體,即便美國的國債可能被下調信用等級,失去3A級的寶座,但是目前來看最壞結果也是2A+,依舊是一個很高的投資級的信用評級,而且美國國債的吸引力盡管會受到影響,影響也會相對比較小,因為美國畢竟所享有的金融霸權地位,和希臘、葡萄牙等等這些國家從國內、全球影響力、對金融的控制力是有著非常重要的區別。嚴格意義上來講,美國爆發大規模的債務危機的可能性不大,也就是說失去償還能力的可能性不大,只是有可能美國的國會、政府在要不要增加國債額度方面可能會發生一些爭吵。當然了,美國國債不斷擴大,確確實實也會加劇持有美元資產的投資者的擔心,目前來看,美國的金融體系和它的債務體系、財政體系還遠沒有到崩潰的邊緣。
❸ 老師要我們寫一遍關於 結合美國金融危機談談我國國債的現狀及風險 的論文 5000字 要怎麼寫呢
你好,我不是什麼專家,就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分享一下。
文章屬於摘抄。請查收。
中國全身而退的機會幾乎為零
「兩房」終獲美國政府出手搭救,這讓包括中國在內的「兩房」債權人鬆了一口氣。然而美國政府的出手意味著美國財政赤字將創歷史新高,美國國債的信用評級可能被調降,或將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國債債權人套得更深。
「只要有如此規模龐大的外匯儲備在,那麼不是這里損失,那裡也會損失。」社科院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斌昨天表示,被美國國債深套,主權財富基金或外匯儲備出海抄底不成,反成「墊被」的不只是中國,這是包括日本在內的許多國家的共同困境,「問題的症結在於我們是否需要那麼多外匯儲備?」
「兩房」獲救的悖論
公開資料顯示,「兩房」共持有5.4萬億美元的未清償債務,約佔美國住房抵押貸款市場總規模的40%。如果「兩房」破產倒閉,全球金融市場將出現大幅動盪,那些「兩房」的債權人處境可想而知。
對於美國政府的救助計劃,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金融研究中心秘書長張明分析認為,這意味著2008年美國政府的財政赤字將達到歷史新高,與「兩房」資產組合有關的信用風險,大部分將轉移到美國政府的資產負債表上。新增美國國債的信用評級可能被調降,存量國債的市場價值可能縮水,從而給國際債權人造成資產損失。」
而據美國財政部國際資本流動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6月,我國持有美國國債5038億美元。
「不是這里虧,就是那裡虧,羊毛都是出在我們身上。」張斌形象地說,「毫無疑問,在美國爆發的這場次貸危機中,包括中國、日本等國在內的國家,成了強有力的買單者。」
對此,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梅新育的看法較為樂觀。他表示,我國外匯儲備管理採用「持有到期」的策略。存量美國國債市值降低,這對於持有債券不到期就轉手的投資者來說有損失,但官方儲備管理通常是持有債券到期收回本息。
買還是不買「都是虧」
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之一,中國央行目前正為如何處置所持美國國債感到左右為難:如果央行停止購買美國債券,其原有投資將陷入虧損,因為購買美國國債收益率僅3%;如果繼續購買,人民幣的升值因素也將導致虧損。
「除了收益率損失外,央行所持美元債券還將遭受匯率損失和價差損失。」海通證券宏觀經濟高級分析師陳勇稱。
盡管遭遇多重風險,央行目前卻無法停止繼續購買美元債券,因為這將導致美元貶值,引發中國原有投資進一步損失。陳勇表示,這一兩難處境是人民幣匯改滯後所造成的,由於結售匯機制,央行不得不持有巨額外匯儲備,也不得不持有巨額美元債券資產;而美元一旦惡化,「我們是大戶」,風險自然更大些。
紐約時報上周五報道稱,因在美國公債和抵押貸款市場的投資價值縮水,央行已經開始與中國財政部就充實其資本金的方式問題進行了會談。
該報稱,財政部最有可能採取的方式是,直接將其他政府機構的債券轉至央行。報道還稱,由財政部注資將降低央行獨立性。財政部對人民幣升值一直抱反對態度,這或將對央行產生一定影響
「僅僅是沖擊的開始」
在張明看來,持有1.8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之後,中國已被美國資本市場深度套牢,全身而退的機會幾乎為零。他分析稱,中國政府很難通過多元化外匯儲備來規避風險。如果中國每年不購買1500億美元左右的機構債,而改為購買其他金融產品,將會面臨其他問題。例如,如果中國政府購買更多美國國債,將會導致國債收益率下降;如果購買更多企業債,外匯儲備面臨的風險將會上升。當然,中國可以轉而購買其他國家的金融資產,但是這種做法也存在許多問題。例如,歐元資產太貴,日元資產收益率太低。任何國家資本市場的交易成本都高於美國。
「如果我們不下決心糾正國際收支雙順差格局,那麼中國的宏觀經濟、中國的外匯儲備資產的安全將面臨越來越嚴重的沖擊,『兩房』危機可能僅僅是沖擊的開始。」張明說。
外管局出手的尷尬
不僅僅是持有巨額美元債券資產。值得一提的是,盡管中投屢戰屢敗,但中國外儲出海的步伐依然「矯健」。據財經網報道,截至今年8月底,中國外管局已在近50家英國上市公司分持1%以下的股權,這些公司既包括巴克萊銀行、蘇格蘭皇家銀行、英國天然氣公司、吉百利、英國電力公司、聯合利華、樂購、傳播公司等,還有力拓、必和必拓亦名列其中。
而此次外管局上陣,外匯儲備的大規模出海歐洲似乎運氣也並不好,恰恰趕在「歐元區的危機」,變身成了「歐元或英鎊資產」。就在這個8月,歐元區的「次貸問題」開始浮現,長期堅挺的歐元和英鎊大幅跳水。統計顯示,自8月11日-9月8日間,歐元兌人民幣貶值5.45%,兌美元貶值4.74%。
❹ 請你對這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談談自己的感受。
自從中國打開國門,放棄曾經令國人振奮、而後來又令國人困擾不堪的計劃經濟後,中國走上了市場經濟發展之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一新時代的名詞刻進了關心政治的人們的腦海中,疑問、振奮、困惑,在各種情感還未被沖淡時,國人就被一波又一波的改革、改制徹底地推向市場。
市場經濟,曾是資產階級的代名詞,如今實實在在地出現在社會主義國家中,實實在在地出現在國人身邊,而且成為中國經濟的主體。完成這一巨大轉變也是用了三十年。
如今的中國經濟,已經是地地道道的市場經濟,和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沒有什麼區別,經濟的變化逐步和國際經濟的變化頻率一致,然而,中國畢竟是一個改革開放不久的國家,對經濟危機的抵抗力還很弱小,尤其是在國內經濟水平還不高的情況下,無序的市場競爭無情地給中國戴上了「世界加工廠」的帽子。這頂帽子,說白了,就是自己只負責生產、而銷售則依靠國際市場,這樣一來,國際市場一有風吹草動,中國市場就會感冒。
當然,改革開放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的功績不可埋沒。但是,我記得曾經有人問過一句話:中國,你准備好了嗎?這次經融危機就是一個最好的回答:中國還沒有準備好!
痛定思痛!中國的市場經濟要想繼續快速發展,而且能夠保持一種健康的發展狀態,提高自身品牌效應、組成聯合經濟實體、先站穩中國市場、逐步擺脫國際市場的控制是當務之急。為什麼這么說呢?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中國加工的產品(恕我用加工這一詞)是質量有問題嗎?到美國、到歐洲市場去看一看,答案就出來,許多外國人穿戴的都是中國加工的產品。我記得在德國世界盃時,球迷戴的頭套是中國人生產的(也可以說是加工的),加工費和材料費一共每頂一歐元,而德國經銷商僅僅運輸了一下,在世界盃的賽場上,每頂就漲到了十歐元!
錢都讓外國經銷商賺走了,國人怎麼還能賺到錢,賺不到足夠的錢,就無法做大做強,就無法和世界級品牌競爭,中國將永遠是外國的加工廠。
❺ 誰能簡單解釋下美國債務危機是怎麼回事怎麼理解啊要通俗易懂的!
我按邏輯關系簡單回答吧:
1、美國為什麼會接這么多債?
美國債務危機的根本是美國為什麼會欠這么多債?
因為次貸危機時美國政府購買銀行有毒資產(約1.4萬億),用什麼買?發行的美元,但是這么多美元都到市場上會引起惡性的通脹,所以發行1.4萬億美債收迴流動性。(這樣子,解救了銀行,也不會通脹,打壓了美元,使得美國出口競爭力加強---挽救製造業,降低失業率)
從這個邏輯推,美國政府花了太多的錢,而以後還要花錢,所以要找到錢的來源:
1)發行美元--這就是2次量化寬松的來由
2)發美債--收回美元來花。
現在看來政府傾向於第二種(美聯儲的第三次量化寬松贊同者不多)。
2、提高上限能怎麼樣?
提高了上限,美國政府可以繼續發行國債,也就是可以繼續籌到前來花,而且不用通過印美元,可以避免通脹。
所以,提高上限就是再多發國債。
3、多發的國債,怎麼還?
不好還呀,要不怎麼共和黨要求削減預算赤字,說明這是未來實打實要還的,而不是通過印美元來還。我們可以注意到,要削減的赤字和要增發的國債很接近。
❻ 你對美國金融危機的個人看法和心得
如果說上述種種現象只是矛盾的集中爆發,那麼問題的根源則在於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美國政府不當的房地產金融政策為危機埋下了伏筆。居者有其屋曾是美國夢的一部分。在上世紀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美國內需萎靡不振,羅斯福新政的決策之一就是設立房利美,為國民提供住房融資,幫助民眾購買房屋,刺激內需。1970年,美國又設立了房地美,規模與房利美相當。「兩房」雖是私人持股的企業,但卻享有政府隱性擔保的特權,因而其發行的債券與美國國債有
同樣的評級。從上世紀末期開始,在貨幣政策寬松、資產證券化和金融衍生產品創新速度加快的情況下,「兩房」的隱性擔保規模迅速膨脹,其直接持有和擔保的按
揭貸款和以按揭貸款作抵押的證券由1990年的7400億美元爆炸式地增長到2007年底的4.9萬億美元。在迅速發展業務的過程中,「兩房」忽視了資產
質量,這就成為次貸危機爆發的「溫床」。
第二、金融衍生品的「濫用」,拉長了金融交易鏈條,助長了投機。「兩房」
通過購買商業銀行和房貸公司流動性差的貸款,通過資產證券化將其轉換成債券在市場上發售,吸引投資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購買,而投資銀行利用「精湛」的金融工
程技術,再將其進行分割、打包、組合並出售。在這個過程中,最初一元錢的貸款可以被放大為幾元、甚至十幾元的金融衍生產品,從而加長了金融交易的鏈條,最
終以至於沒有人再去關心這些金融產品真正的基礎價值,這就進一步助長了短期投機行為的發生。但投機只是表象,貪婪才是本質。以雷曼兄弟為例,它的研究能力
與金融創新能力堪稱世界一流,沒有人比他們更懂風險的含義,然而自身卻最終難逃轟然崩塌的厄運,其原因就在於雷曼兄弟管理層和員工持有公司大約1/3的股
票,並且只知道瘋狂地去投機賺錢,而較少地考慮其他股東的利益。
第三、美國貨幣政策推波助瀾。為了應對2000年前後的網路泡沫破滅,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聯儲連續13次下調聯邦基金利率,
該利率從6.5%降至1%的歷史最低水平,而且在1%的水平停留了一年之久。低利率促使美國民眾將儲蓄拿去投資資產、銀行過多發放貸款,這直接促成了美國
房地產泡沫的持續膨脹。而且美聯儲的貨幣政策還「誘使」市場形成一種預期:只要市場低迷,政府一定會救市,因而整個華爾街彌漫著投機氣息。然而,當貨幣政
策連續收緊時,房地產泡沫開始破滅,低信用階層的違約率首先上升,由此引發的違約狂潮開始席捲一切賺錢心切、雄心勃勃的金融機構。
所幸的是,由於我國參與全球化的步伐較為謹慎,因此較大程度地避免了美國金融危機的直接沖擊;但不幸的是,我國也同樣也存在若干美國金融危機爆發的「病因」,這值得我們去深刻反思。
首先,雖然我國國有大型金融機構的改革取得了很大進展,但鑒於我國特殊國情,我們也許無法解決政府對大型金融機構的隱性擔保問題,但一定要繼續加強國有金融機構運作的透明化程度,切實防止金融機構的過激行為,如過度放寬信貸標准和涉水國際投機活動等。
第二,金融衍生產品是把雙刃劍,它能夠發揮活躍交易、轉移風險的功能,也能憑借杠桿效應掀起金融波瀾。因此,金融衍生品一定要在監管能力的范圍之內適時推出,切莫使其淪為投機客興風作浪的工具。
第三,貨幣政策要兼顧資產價格波動。在宏觀調控過程中,央行往往為了穩定預期而表示堅決執行某項政策,如反通脹等,但是貨幣政策的「偏執」不可避免地會導致股市和房市價格的劇烈波動。上世紀末的日本經濟危機、亞洲金融危機以及當下的美國金融危機,都是資產價格泡沫急劇破裂惹的禍。因此,貨幣政策應兼顧資產價格波動,政府更要多管齊下消除不穩定產生的制度根源。
❼ 美國金融危機,用自己的話解釋一下
要說到你全明白會比較長一點,太多細節了^_^:
銀行賺錢的管道最主要的就是放貸,但是美國有很多人買不了房子,因為他們在銀行的信譽的評價很差,銀行不給他們貸款,但是當房產很好的時候,銀行覺得房產這么好放貸給這些人其實還是比較安全的,因為就算這些人到時候不付貸款了 銀行還是可以拍賣他們的房子來補帳的,所以很多銀行就給這些人放貸,但是銀行放貸多了 他自己能去投資的錢也就越來越少了,所以他就把這些貸款包裝成債券,而且這個還是交易形的高利息債券(購買人收到的利息就是銀行收這些屋主的利息來的),這些債券看似是很可口的,所以成了很多基金還有投行的投資組合,銀行靠著"兩房"(就是被Feb接管的Freddie Mac 和Fannie Mae)去債券市場發完債券有了錢以後就再去放貸,然後再發債券,這樣一個循環,基本來算 貸款16天就能包裝成債券脫手了,很多的投行還有個人都購進了不少這樣的債券來做投資組合.但是當房價開始走低,這些債券就開始沒人要了,當房價更低,這些房子就算拿去拍賣 也贖不回這些債券了,在投資次貸的這些的投行和個人里頭,很多都是低利息的國家或是個人融資去持有這些債券的,所以當美國地產開始走低,這些債券基本就是廢紙.但是要是投行也完全拋售的話 這個市場需求沒有這么大 所以他們根本跑不了.
這就是為什麼倒閉的都是投行 雖然銀行還是有些損失的 但是壞債都是投行吞了. 還有就是最近鬧得最厲害的AIG 他們是做保險的,看似應該跟次貸沒有關系,但是他們給很多投行手裡的次貸債券作了保險,所以雷曼一倒,手裡的次貸還有外債就都由AIG買單了,AIG這樣的公司Feb不能讓它倒
所以因為很多的虧損和壞債,讓很多金融部門沒有錢周轉,所以就是危機啊
❽ 談談你對金融危機的理解和看法
1.金融危機原因:信用擴張,虛擬經濟引起的經濟泡沫破裂是金融危機的主要原因.次貸危機是導火線.實際次貸債券只有6000億美元,引發了這么大的金融危機,全是由於跟風即人們的心理預期造成的.羊群效應,它是指市場上存在那些沒有形成自己的預期或沒有獲得一手信息的投資者,他們將根據其他投資者的行為來改變自己的行為。理論上羊群效應會加劇市場波動,並成為領頭羊行為能否成功的關鍵。在下述案例中燒餅就是領頭羊.在現實經濟中,次貸房貸是領頭羊
2.從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這里原創一個案例: 兩個人賣燒餅,每人一天賣20個(因為整個燒餅需求量只有40個),一元價一個,每天產值40元.後來兩人商量,相互買賣100個(A向B購買100個,B向A購買100個),用記賬形式,價格不變,交易量每天就變成240元--虛擬經濟產生了
如果相互買賣的燒餅價為5元,則交易量每天1040元,這時候,A和B將市場燒餅上漲到2元,有些人聽說燒餅在賣5元錢1個,看到市場燒餅只有2元時,趕快購買.--泡沫經濟產生
燒餅一下子做不出來,就購買遠期餅.A和B一方面增加做燒餅(每天達100個或更多),另一方面賣遠期燒餅,還做起了發行燒餅債券的交易,購買者一是用現金購買,還用抵押貸款購買.---融資,金融介入
有些人想購買,既沒有現金,又沒有抵押品,A和B就發放次級燒餅債券.並向保險機構購買了保險.---次級債券為次貸危機播下種子
某一天,發現購買來的燒餅吃也吃不掉,存放既要地方,又要發霉,就趕快拋售掉,哪怕價格低一些.--泡沫破裂
金融危機就這樣爆發了. 燒餅店裁員了(只要每天40個燒餅就可以了)--失業;燒餅債券變廢紙了--次貸危機
抵押貸款(抵押品不值錢)收不回,貸款銀行流動性危機,保險公司面臨破產等。--金融危機
在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過程中,金融機構的金融杠桿和金融衍生品的發行和流通起了放大作用
3.金融危機波及全球,對於中國影響,國家外匯儲備部分損失了,出口困難了,經濟增長減緩,失業增加,人們收入下降,消費減少,市場蕭條.嚴重時會引起政局不穩定. 比起歐洲國家,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影響不是很大,因為中國的經濟與國際經濟有一定的割裂,我國人民幣實施資本項下的嚴格管理,國際游資沖擊不大,現在美國已有70多家銀行趨於倒閉的情況下,中國的金融系統運行良好,經濟保持一定的速度增長。
4.對策:針對金融危機的經濟萎縮,失業增加等負面影響,主要的措施有:
(1)寬松的財政政策:減少稅收(已實施了證券交易稅的下降和利息稅的取消),擴大政府支出(40000億拉動內需正在實施中);
(2)寬松的貨幣政策:存款准備金率的下降,貸款基準利率的下降,目的是增加市場貨幣供應量,擴大投資與消費。2008年10月27日還實施 首套住房貸款利率7折優惠;
(3)促進對外貿易:進出口行業是首當其沖地受到影響,並且從業人員眾多(據統計已達億人)。一是增加出口退稅;二是人民幣升值,都是增加出口競爭力的手段;
(4)減少企業負擔:勞動法的調整等;
(5)加強公共財政的社會保障/醫療等方面的支出,保持社會經濟發展環境的穩定;
(6)對外經濟合作與協調。等。
❾ 論述:結合資產證券化的內容與特點談談你對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中心危機的看法
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的負面影響
(一)對我國金融機構造成的損失尚難准確估計
究竟我國的銀行業總共投資了多大規模的次級貸款債券及其衍生品仍然是一個謎,目前還沒有確切數據。較為可靠的數字應該是根據銀行的交易對手方提供的數據進行統計,雖然這些統計也許並不完整,但反映的交易卻較為真實。總體來看,次貸危機對我國的影響很可能超過原來的預期,有關各方應對此保持清醒的認識。
(二)對我國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會產生影響,有可能加劇資產價格膨脹及金融市場大幅波動
由於金融全球化加劇,全球金融市場的聯動性已成事實,次貸危機對我國金融市場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是國際資本通過對沖基金和私人股權投資基金等形式跨境流動。我國已完全開放經常項目,資本跨境流動的監管已十分困難。二是外資機構以研究報告、研討會、訪談等形式發布各種意見,影響市場預期。三是A股與H股之間的比價關系直接影響A股的定價水平。四是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波動在很大程度上對我國投資者的心理也產生影響,影響其市場預期。而且全球市場的投資者也對中國因素的關注越來越明顯,我國經濟及金融市場的波動也相應對全球市場的投資產生一定的影響。
(三)對我國出口的負面影響將逐步顯現
總體上看,受美國次貸危機影響,2008年美國經濟增長速度可能進一步放緩,有可能發生經濟衰退。由於我國對美國出口的依賴程度較高,美國經濟進入衰退,特別是美國消費水平下降,對進口商品的需求相應下降,這將從外需方面抑制我國出口的增長。同時,美國經濟衰退會導致貿易保護壓力增大,「中國製造」將面臨更多的反傾銷和反補貼訴訟,而這將削弱我國出口商品國際競爭力,這將對我國經濟增長和就業產生顯著沖擊。
(四)匯率制度會受到挑戰
美國次貸危機導致美國經濟和美元下滑,必然會對主要與美元掛鉤的人民幣匯率產生影響。當前,我國外貿不平衡的矛盾更加突出,人民幣與美元息差倒掛,流動性過剩和通貨膨脹壓力逐步加大,熱錢流入加快及人民幣升值壓力不斷加大。美聯儲利率的調整對人民幣匯率的調整都有相當大的影響,甚至造成直接的沖擊。
(五)房地產市場風險將更加突出
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房地產信貸風險是一個很好的預警。我國房地產信貸沒有信用分級和風險定價,假按揭和假收入資產證明並不少,信貸資產沒有證券化,房地產信貸風險情況不明且風險相對集中在銀行體系內。
(六)境外投資面臨更大的市場風險
目前,美國次貸市場的動盪已擴散到普通公司債市場,導致公司債券價格暴跌。為尋求資金安全,將會有更多的資金湧向美國國債,美元資產組合和資產定價將面臨重新調整,這會給我國巨額的外匯儲備投資和中資銀行外匯資產運用帶來巨大的市場風險。
(七)對貨幣政策有效性構成沖擊
美聯儲持續加息後未來利息政策的走勢以及美國經濟狀況對我國貨幣政策構成相當大的直接沖擊。在人民幣進一步升值預期及通貨膨脹壓力加大的條件下,貨幣政策操作空間趨小。不排除國際資本為迴避歐美次貸危機而通過各種渠道進入我國資產市場,這將加劇我國資產價格膨脹。同時,熱錢的加速流入,還會產生對沖央行抑制流動性過剩的效果,並進一步推高我國股市和房價。
❿ 為什麼我們擁有那麼多的美國國債談談自己的看法了!
美國無論從軍事,政治還是經濟來說都是老大位置,這為美元得世界貨幣身份作了保障!現在爆發美債危機完全是美國兩黨得不妥協造成的,美國拿著全世界的錢來發展自己,如果發生危機,所謂的貨幣寬松政策(就是印錢)可以解決本國一切問題,而害了其他出口國~~~~放心,就算美國政府沒錢了,美國有一等一的好公司,政府都有參雜股份,每年20%-30%的回報,根本不會有危機~~~我們買美債不能說不對,但是現在得問題是不能只買美債,要促進外匯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