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融危機受害最大的國家是哪個
金融危機潛在的最大受害國是中國
我為什麼這樣說,這是因為我國已是美國國債最大的持有國,美國財政部近日發布的公告顯示,截至2008年底,中國持有美國國債金額由此前的6962億美元,調高至最新的7274億美元,仍為第一大持有國。 數據同時顯示,中國去年11月末持有的美國國債就已經超過7000億美元大關,為7132億美元。這意味著去年12月份,中國凈增持美國國債142億美元。在各個月份中,又數去年10月份我國凈增持美國國債的力度最大,單月增持額為659億美元。
此外,根據美國財政部同時公布的年度外國投資者持有美國各類證券類資產的初始報告,截至2008年6月底,中國共計持有美國證券類資產達1.205萬億美元,較2007年6月底增加2830億美元。上述數據僅包括來自中國境內的投資,離岸中資機構及中國委託境外機構的投資不包含在內。
在不久前的一次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副局長方上浦曾表示,美國財政部發布的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的數據不僅有外匯儲備,也可能包括了金融機構的投資。由於金融危機對美國的影響進一步深化,美國國債的信用評級可能被調降,包括中國在內的美國國債債權人將套得更深。
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者之一,中國央行目前正為如何處置所持美國國債感到左右為難:如果央行停止購買美國債券,其原有投資將陷入虧損,因為購買美國國債收益率僅3%;如果繼續購買,人民幣的升值因素也將導致虧損。除了收益率損失外,央行所持美元債券還將遭受匯率損失和價差損失。 盡管遭遇多重風險,央行目前卻無法停止繼續購買美元債券,因為這將導致美元貶值,引發中國原有投資進一步損失。這一兩難處境是人民幣匯改滯後所造成的,由於結售匯機制,央行不得不持有巨額外匯儲備,也不得不持有巨額美元債券資產;而美元一旦惡化,「我們是天下第一大戶」,風險自然最大。央行數據顯示,截止2008年底,我國的外匯儲備高達1.95萬億美元。而外匯儲備中確有7274億是美國的國債,比例是否過高?美元外匯是否需要這樣大的儲備?國家外匯管理局官員和專家認為這樣的比例是否合理?是不是我國外匯管理投資的重大失誤?能否修正?也許有專家還堅持認為目前投資美元產品是在「抄底」,當然也有人認為不是「抄底」而是「墊底」,並且是無可奈何的「墊底」。能否調整我國的外匯投資策略?這將是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金融專家們研究的課題。
除此而外,還有更大的金融和經濟風險。美國是一個實用主義和利己主義盛行的國家,美元繼續下行,美國人有可能會主動創造一種新的貨幣對外發行,這對於美國國內的公民來說,會有一些影響,但新幣的產生將會弱化美元貶值帶來的影響;新幣的推廣和使用,也將使美國民眾的認可程度及全球理念進一步強化,更是一種美國經濟的提振劑,有利振興美國經濟。如果是這樣的話,可就是害了原來擁有美元的國家,會被美元貶值後拖垮經濟,導致經濟的雪崩,也可能導致各國局面的混亂。現在中東和歐洲很多國家已經完成了對美元及美元資產的絕大部分減持,減少了這種風險的存在和影響,而中國卻不然,不僅沒有大量地減持美元,而相反,我國在增持美元及美元的金融產品,當然有一些是被動的,但很多還是主動的,是部分官員及部分專家所倡導的增持美元,還可能沉浸在美元美夢之中。而美國人清楚地知道各國對美元的持有量,所以,由換算造成的影響,他也會根據政治影響力和信息渠道加以控制,這些都是可控范圍,所以無需擔心各國會對美元的這次變動產生抵觸,可悲的是美國人正利用它所擁有的金融信息和政策方向對美元的走向進行調控,在適當的時候推出新幣,這種情況出現的話,我國可以肯定是最吃虧的,而中國吃虧不僅僅在於美國人提供的信息不公開,無從了解方向,更在於可能導致機會的錯失和無可奈何的被動接受。現在看美國人是有可能這樣搞的,這就是假如有一天金融危機進一步加深,深度達到迫使美國人更換貨幣才能解決的地步,那麼我國的問題要比我們現在看到的和想像到的還要嚴重。
『貳』 關於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問題...
美國的數量寬松政策是否能夠生效 http://www.jrj.com 2009年04月21日 17:17 《中國金融》
【字體:大 中 小】【頁面調色版 】
免費解套:010-58325082
短期來看,美國購買長期國債將給我國外匯儲備帶來賬面增值。但長期來看,巨額的美國國債考驗著中國的政策選擇
何帆 馬錦
數量寬松政策的影響機制
2009年3月18日,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發布政策聲明,指出美聯儲將繼續保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0.25%的目標區間不變,同時還推出更為激進的措施:一是通過增加購買7500億美元的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和1000億美元的機構債,擴大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以便為抵押貸款市場和樓市提供更大支持;二是在未來6個月內購買多達3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這標志著美聯儲的政策導向已經從傳統的利率政策轉為倚重數量寬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policy)。
通常情況下,美聯儲主要通過在公開市場操作影響短期利率。但是,隨著美聯儲的不斷降息,美國的基準利率已經降到了「零利率邊界」。這意味著傳統的利率政策基本失效。在此情況下,美聯儲只好依靠非常規的數量寬松政策。
所謂數量寬松政策,是指中央銀行通過增加其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影響金融市場上的利率水平、資產價格和經濟產出。除此之外,中央銀行還可以通過改變其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對利率水平、資產價格等產生影響。有的學者就將前者稱為數量寬松,而將後者稱為性質寬松(qualitative easing)。舉例來說,中央銀行可以從金融機構手中購買國債。假設中央銀行從一家養老基金手中購買100萬美元的國債,養老基金在賣出國債的時候得到了現金,因此其在商業銀行的存款就會增加100萬美元,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也相應增加。中央銀行也可以直接從商業銀行手中購買國債。商業銀行賣出國債的時候得到了現金,其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就會直接增加。當商業銀行的存款增加之後,它就有能力增加貸款,因此,這將帶來貨幣供給的擴大,並刺激經濟增長。中央銀行購買金融資產的時候,往往會增加流動性較差、風險更高的資產。這是因為,如果中央銀行只是購買高質量的資產,對商業銀行的幫助不大,只有當中央銀行從商業銀行那裡購買風險較高的資產,才能幫助商業銀行減少損失。對於中央銀行來說,這意味著中央銀行以好資產置換了金融機構的壞資產,金融機構可以「輕裝上陣」,但中央銀行則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當利率政策無所作為的時候,數量寬松政策依然可以發揮作用。數量寬松政策的影響機制主要有以下渠道:一是資產組合渠道。當各種資產之間不是完全可替代時,居民會在貨幣供給增加的情況下重新配置資產組合。當中央銀行通過數量寬松政策向金融市場提供更多的貨幣之後,居民可能會覺得手上的現金過多,而把一部分現金換成其他資產。這就導致非貨幣資產的價格提高。資產價格提高之後,按照托賓Q理論,會拉動投資、刺激經濟增長。二是財政渠道。當中央銀行購買國債的時候,相當於以通貨膨脹稅取代了直接稅收如收入稅,這將使得政府的預算約束更加寬松,可以方便政府放開手腳,實行減稅或增加公共開支的政策。三是相對價格渠道。中央銀行可能持有各種不同種類、不同期限的金融資產。比如,美聯儲持有的國債期限從4周到30年不等,但平均的期限是1~4年。如果美聯儲增加對長期國債的購買,長期國債的價格就會上升,收益率減少,長期國債的利率就會下降。中央銀行通過調整資產組合,可以對不同金融產品的相對價格產生影響。
美國的數量寬松政策能否生效
美聯儲採取數量寬松政策的主要目的:一是彌補國債發行缺口,繼續向世界推銷美國國債。根據奧巴馬政府的預算,2009財年的財政赤字將達到1.75萬億美元,佔美國GDP的12.3%。估計2009年美國國債的發行量將達到2萬億美元,而國內外投資者購買的意願均不強烈。從外國投資者來看,出口導向型和能源輸出型國家貿易順差減少,使其購買能力不足。出於對美元貶值的擔憂,原來大量購買美國國債的國家如今也不得不三思而後行,尤其是很多國家開始拋售美國長期國債,轉為購買短期國債。從國內投資者看,由於經濟不景氣和失業加劇,美國居民的收入大幅減少,增持美國國債的數量也不會太大。2009年美國國債的需求可能會有1.8萬億美元,與2萬億美元的國債供給存在至少2000億美元的缺口。美聯儲通過購買長期國債,一方面促使長期國債價格上升,可以阻止外國投資者大量拋售美國長期國債,並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國債市場;另一方面,美聯儲直接購買美國國債也有逼迫他國購買的意味,如果外匯儲備充裕的國家和有支付能力的本國民眾都不買的話,那就只有美聯儲自己「印鈔」買了。二是改善私人信貸市場條件。由於國外投資者對美國長期國債的減持,長期國債價格持續走低,收益率上升。截至今年3月17日,10年期美國國債的利率一度攀升到3.01%,比年初提高了80個基點。作為金融產品定價的基準,美國國債尤其是長期國債的利率不斷上升,無疑會提高銀行信貸、企業債券和房地產融資等各項中長期金融工具的融資成本,進一步打擊美國經濟。美聯儲購買3000億美元國債的消息傳出,5~10年期國債的利率下降了大約0.5個百分點。美聯儲希望,隨著國債利率走低,抵押貸款利率也能下降,並緩解很多居民的還債壓力。三是通過通脹減輕美國債務負擔。巨額的赤字將大大增加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而近期國債收益率的攀升也將增大政府的付息負擔。美國正處於經濟負增長、通貨緊縮的局面。如果進入通脹通道的話,可以「一石三鳥」,既降低國債收益率,又提高經濟增長率和通脹率,還有助於減輕政府的債務負擔。
美聯儲已經將其資產負債表余額從2007年7月份的8680億美元推高到了今年3月中旬的32186億美元。盡管從理論上講數量寬松政策為中央銀行在零利率時代提供了更多的政策工具,但其效果是否有效,仍然有待觀察。從歷史經驗來看,日本曾經在2000~2005年採取了數量寬松政策,但效果並不理想,銀行的儲備資產增加了,但信貸並未相應增加。美聯儲的數量寬松政策也可能遇到一系列的挑戰:第一,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通過降息和提供貸款等方式,已經給商業銀行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從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角度來看,商業銀行的短期存款並不稀缺,但問題是其持有大量價值縮水、缺乏流動性的長期資產。從企業和居民的角度來看,如果以前的過度負債使得企業和居民的資產負債表惡化,那麼它們現在最迫切的壓力是償還債務,對借貸的需求也不強烈,因此,數量寬松政策能否有效地解決信貸緊縮的困境,仍然值得懷疑。第二,抵押利率過去一直隨著國債利率變化,國債利率下降則抵押貸款利率也下降。但是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由於房地產市場的違約率不斷提高,抵押貸款利率和國債利率之間的利差不斷擴大。考慮到房地產市場的潛在風險,抵押貸款市場出現了萎縮。因此,數量寬松政策能否傳導到住房市場,也不容樂觀。第三,貨幣的超額發行將導致通貨膨脹抬頭。盡管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遇到通貨緊縮的壓力更大,全球范圍內生產能力過剩,近期通貨膨脹的壓力似乎不大,但是隨著經濟復甦、實際產出與潛在產出的缺口縮小,則通貨膨脹很可能卷土重來。數量寬松政策放出來容易,收回去很難。一旦美國遇到通貨膨脹的壓力,美聯儲要麼提高利率,但這將使得美國經濟的復甦更加困難,要麼忍受更高的通貨膨脹,這將導致美元進一步貶值。
數量寬松政策對中國的影響
美國此次購買長期國債將對中國產生重大影響。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截至2009年1月末,中國已持有7396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居各國持有美國國債總量的首位。短期來看,美國購買長期國債將給我國外匯儲備帶來賬面增值。我國以美國國債形式持有的7396億美元和以「兩房」債券為主的機構債形式持有的5106億美元,二者均可因債券市場價格的上揚而增值。但長期來看,巨額的美國國債考驗著中國的政策選擇。如果中國拋售美國國債,將導致美國國債價格大幅下降,甚至會出現債市恐慌性拋盤,那麼中國尚未拋出去的美國國債將面臨巨大的損失;而如果繼續持有美國國債,就要承擔美元貶值和資產損失的風險。事實上,自次貸危機以來,中國仍在不斷增持美國國債,但增持的數量在逐月下降。從2008年10月到今年1月份,中國分別增持美國國債659億美元、290億美元、143億美元和122億美元。高額的美國國債余額將成為中國經濟更大的掣肘。事實上,美國挽救危機的過程也就是債台高築的過程。如果中國沒有良好的減持措施的話,危機過後,對美國國債持有量也將劇增。
為了更好地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我們應該注意:第一,增強對外話語權。中國要力爭在維護世界金融體系的穩定性上發揮重要作用,在改革國際貨幣體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同時要求美國政府制定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為美國國債的市場價值提供擔保,並以此作為繼續購買美國國債的條件。中國可以承諾不減持美國國債,但美國必須承諾不盲目發行新的國債,而且在發行新國債的時候應和通貨膨脹掛鉤,甚至可以仿照當年卡特政府在德國發行德國馬克債券融資的方式,在中國發行人民幣債券,這將有助於中國規避匯率風險。第二,抓住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及海外優質資產價格偏低的有利時機,增加有色金屬、能源、鐵礦石等的收儲量,適當購置海外優質資產、股權等,一方面為國家存儲戰略資源和潛力資產,另一方面也可使外匯儲備更加多元化,提升抗擊國際金融危機的能力。第三,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只有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交易量不斷增多,成為國際性的貨幣,才能真正擺脫美元貶值的風險,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才能脫離「兩難」的困境。目前可逐步推進人民幣國際結算、開展雙邊貨幣互換,並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山東大學經濟學院
『叄』 華為首次境內發債,預示了哪些信號
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下稱華為)正籌劃在銀行間市場發行兩期共計60億元中期票據,兩期發行規模各30億元,期限均為3年;兩期評級機構為聯合資信評級,主體長期信用等級和債項評級均為AAA。
同樣,因為身處今年以來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斷升級的貿易壁壘摩擦、加劇的外匯市場波動等大環境,聯合資信同樣指出華為公司資產、業務全球化布局存在不確定性和管理難度。同時,華為面臨美國司法部提起的多項刑事指控,存在訴訟周期長和訴訟結果可能不利的負面預期。
此外,聯合資信還指出,華為的研發費用、折舊攤銷等剛性成本持續處於較大規模,若未來業績增長未如預期,利潤增長將承壓。
記者查詢華為2019年半年報,華為流動性良好,其合並資產負債表內流動資產項下的貨幣資金,截至六月末高達2497.31億元。截至2019年上半年底,華為凈資產、總資產分別為2454.87億元和7057.16億元。今年上半年華為營收達到3965.3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凈利潤達到 348.83億元。
『肆』 華夏海外收益債券大家覺得如何
10月11日,境內首隻直接投資海外債券市場的QDII——華夏海外收益債券型基金獲得證監會批准,將於11月15日發行,該基金將可較好滿足投資者對海外低風險產品投資的需求。
近幾年全球股市大幅震盪,固定收益類產品也以其較低的風險越來越受到投資者的喜愛。基金公司適時走出去,尋找海外債券市場的投資機會,對基金公司與投資者可謂雙贏。
作為行業內固定收益類管理資產規模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目前華夏基金管理的各類固定收益資產規模超過900億元人民幣。此外,該公司專門設置了固定收益投資決策委員會,建立了由研究員、交易員、信用分析師及基金經理組成的超過30人的業內最大的固定收益團隊,並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海外債券投資經驗,雄厚的實力將使華夏海外債基金的運作如虎添翼。
目前,境內投資海外市場的產品絕大部分是偏股型基金,至今沒有直接投資於海外債券的債券型基金。華夏基金再度把握行業先機,引領未來發展趨勢,率先推出了直接投資海外債券的債券型基金。業內人士指出,1988年至2011年期間,全球債券市場投資的年均收益率達7.11%,相比主投境內債市的債券基金,華夏海外債券基金的投資范圍更廣、投資機會更多,是投資固定收益類基金不錯的選擇。
華夏海外債基金的擬任基金經理劉魯旦介紹說,海外債券蘊藏著較好的投資機會。首先,亞太地區信用債市場表現顯著優於境內外股市,也強於境內債市。今年以來摩根大通亞洲債券指數漲幅已經超過12%。其次,海外信用債的信用利差較大,投資價值凸顯。另外,中資企業在境外發行的債券一般收益率更高,也為海外債券投資帶來良好的機會。
『伍』 小米集團擬發行12億美元債券,小米的債券值得購買嗎
我認為小米公司的債券是值得購買的,小米公司擁有著非常強的實力,而且一段時間以來都是處於盈利的狀態的,在未來是有償還債務的能力的。
這個市場對於小米公司的評價一直以來都是非常不錯的,而且小米公司的產品能夠得到市場的歡迎,從這些方面就已經可以說明小米集團在社會當中擁有著非常高的地位,並且所有產品的性價比都是很高的。
小米集團處於盈利的狀態。之所以推薦購買小米集團的債券,是因為小米集團目前處於盈利的狀態,而且這種狀態已經持續了幾年的時間了。小米集團的業務是非常廣泛的,除了手機之外還有周邊的配套電子產品,這些都能夠為小米集團帶來更多的利潤。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小米公司在未來肯定是能夠償還自己所發行的債券的,之所以會發現這些,是因為目前市場的發展需要更多的資金的支持。小米集團是一家非常靠譜的公司,而且對於創新是非常重視的,小米集團在未來將會獲得更強的盈利能力。
『陸』 債券通將為我國債券帶來哪些發展機遇
中國人民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2日發布聯合公告,為促進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共同發展,決定批准香港與內地債券市場互聯互通合作(「債券通」)上線。其中,「北向通」將於2017年7月3日上線試運行。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表示,首先債券通的開通有利於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者參與,提供一個更加便利渠道,可在香港本土完成。拓寬了交易者渠道,推動了我國債券市場的國際化,增加海內外機構對債券資產的持有。
國開行資金局局長王中表示,「債券通」機制的開通,對國開行具備特殊意義。國開行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債券通」的啟動,有利於拓展國開行籌資的市場基礎,更好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作用。
『柒』 短期融資券屬於公司債券的一種嗎
短期融資融券,並不是屬於公司債券,而是屬於股票和資金。
一、短期融資融券的定義:
CommerCommercial Paper,商業票據(國外),又稱短期融資券(國內)。
二、短期融資券 (CP)含義和條件:
(一)指具有法人資格的非金融企業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發行的,約定在1年內還本付息的債務融資工具。
(二)發行條件:
1. 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依法設立的企業法人;
2. 具有穩定的償債資金來源,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盈利;
3. 流動性良好,具有較強的到期償債能力;
4. 發行融資券募集的資金用於本企業生產經營;
5. 近三年沒有違法和重大違規行為;
6. 近三年發行的融資券沒有延遲支付本息的情形;
7. 具有健全的內部管理體系和募集資金的使用償付管理制度;
8. 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其他條件;
9. 待償還融資券余額不超過企業凈資產的40%。
(三)發行優勢:
1. 信用擔保,無需抵押;
2. 協助企業償還到期較高成本貸款;
3. 補充企業經營性現金流,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4. 申請發行的門檻較低,發行流程簡單。
(四)短期融資券與美國商業票據的區別
CP發行人多為金融公司,融資券以非金融企業為主
1、通常,人有信用佳、評級高的公司或外國政府才發行CP。目前一級CP余額佔到美國CP市場余額的約90%。金融公司是CP發行的絕對主力,分為三類——企業附屬金融公司、銀行相關的金融公司以及獨立金融公司。發行CP的非金融公司包括公用事業、製造業和服務業公司。截至2005年5月末,美國CP市場余額為15034.7億美元,其中金融公司CP約佔90%。
2、國內《短期融資券管理辦法》僅適用於非金融企業發行融資券,截至今年6月15日,共有6家公司發行8隻融資券,總金額為129億元。
3、CP平均期限30天左右,融資券大多為一年期
CP期限要求一般為一年內。但在美國,為了避免證券注冊引起的成本,CP期限一般不超過270天。再者,美聯儲貼現窗要求,用做抵押的CP余期不能超過90天。因此90天以內的CP更受市場歡迎。事實上,大部分CP期限在1—45天之間,平均期限在30—35天。發行人通過短期CP的滾動發行,來滿足自身對融資期限的實際需求。
4、國內規定,融資券期限最長不得超過365天,截至2005年6月15日,已發行的8隻融資券中,有5隻選擇了一年期的上限,一年期融資券發行量佔到總發行量的86%。主要原因在於:
(1)企業「借短用長」傾向。國內企業債發行實行審批制和年度規模管理,大多數企業難以通過發行中長期債券滿足資金需求。融資券市場為企業提供了相對寬松的低成本融資渠道,因此企業傾向於發行較長期限融資券,以部分彌補長期資金需求。
(2)投資者「飢不擇食」。國內貨幣市場工具種類較少,融資券供不應求。投資者對投資的短期偏好在賣方市場中表現並不明顯,融資券期限完全取決於發行人的要求。
(3)發行人基於收益率曲線形狀的理性選擇。如果認為貨幣市場收益率曲線未來會變陡,則發行較長期限更有利;反之,應選擇較短期限滾動發行。當前收益率曲線近端較為平坦,加息預期的存在可能促使發行人選擇發行一年期融資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