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投資經濟學債券融資的優缺點有哪些
投資經濟學債券融資的優缺點分析如下:
1、債券融資的優點:
(1)債券籌資的成本較低:從投資者角度來講,投資於債券可以受限制性條款的保護,其風險較低,相應地要求較低的回報率,即債券的利息支出成本低於普通股票的股息支出成本;
(2)從籌資公司來講,債券的利息是在所得稅前支付,有抵稅的好處,顯然債券的稅後成本低於股票的稅後成本;從發行費用來講,債券一般也低於股票;
(3)債券投資在非破產情況下對公司的剩餘索取權和剩餘控制權影響不大,因而不會稀釋公司的每股收益和股東對公司的控制。
2、債券融資的缺點:
(1)固定到期日,須定期支付,債券籌資有固定的到期日,須定期支付利息,如不能兌現承諾則可能引起公司破產;
(2)導致破產、清算債券籌資具有一定限度,隨著財務杠桿的上升,債券籌資的成本也不斷上升,加大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可能導致公司破產和最後清算;
(3)響籌資能力和發展公司債券通常需要抵押和擔保,而且有一些限制性條款,這實質上是取得一部分控制權,削弱經理控制權和股東的剩餘控制權,從而可能影響公司的正常發展和進一步的籌資能力。
Ⅱ 這幾個因果關系看不懂啊,熟悉經濟學的進來啊 貨幣供應量增加 → 債券價格上升 → 利息率下降
我是這么理解的啊。正確的關系是不是應該為:利息率下降-貨幣供應量增加,-現金流就增加,-現金入債券增加-價格上升?
你去中證網、和訊網、東方財富網看看吧。
你這關系貌似沒有因果關系啊。債券價格上升推不出利息率下降啊。
Ⅲ 如何用金融經濟學的內容分析企業債券值不值得買
債券基金階段性跑贏股票基金,並不是沒有可能,尤其是在大盤震盪過程中。股市的劇烈調整對於股票基金常常會造成一定程度的打擊,而債券基金則往往能在大跌中獨善其身。據統計,受股票市場大幅下跌的影響,2008年一季度股票型基金無一例外地出現嚴重負增長,平均跌幅達到21.4%;而債券型基金同期平均跌幅僅為1%,超過一半以上的債券型基金在一季度仍實現了正收益,且債券基金跌幅主要是受部分在股票類資產配置較多的債券基金影響所致。
經過連續兩年的狂飆突進,大盤震盪調整的可能性在不斷上升。如果投資者的資產配置中還是只有股票基金和混合基金等較高風險的基金品種,而沒有配備一定比例的債券基金,在市場出現調整時,投資者將不可避免要承受較高的系統性風險。
因此,拿出一部分資金用於購買債券基金,從降低投資組合風險的角度來說,是值得也是很有必要的。
Ⅳ 如何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問題
1、改革開放初期到九十年代中期。本階段義務教育規模迅速普及,中等教育發展迅速並取得一定成就,高等教育發展比較緩慢。
2、九十年代中期以後到二十一世紀頭十年。九年義務教育普及並成熟,中等教育由盛轉衰,高等教育大發展,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學前教育開始興起。
3、二十一世紀近幾年。九年義務教育雖然普及,但問題重重,並有日趨嚴重之勢;部分中等教育轉向職業教育,但發展緩慢;部分中等教育通過合並等方式擴大規模,轉向高等教育,但畢竟是中等教育水平;少數中等教育轉向高中教育;高等教育進一步擴大規模,但教育質量參差不齊,高質量教育仍佔少數;學前教育快速發展,但發展之初便問題重重,就像一出生就有先天疾病的嬰兒。
如果僅從教育規模和一些數據來看,我們教育事業的發展速度和成果足以讓人歡欣鼓舞,但我們著實高興不起來,廣大教育界同仁在各種成就和各種問題之間迷茫、思考、探討,從教育理論到教學方法不斷尋求改革嘗試,然而問題卻更多更棘手。需要舉例子嗎?德育缺失、教育資源不均衡、城市班額過大、農村留守兒童問題、幼兒教育步應試教育後塵、教師厭教、學生厭學、上學無用論興起、高考指揮棒下的應試教育如火如荼……
與此同時,很多教育界同仁,教育學者們,各級門,都在積極探索解決問題之道,然而形勢並不樂觀,很多問題還未得到解決,新問題又層出不窮。似乎我們永遠追不上時代的步伐,以至於很多教育工作者感到力不從心,從而失去信心,變得得過且過,這是一個很危險的信號。
就像本文開頭講的,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各行各業就得到迅速發展,出現問題也是不可避免的,與發達國家的差距也是客觀存在的。但我們不應失去信心,我們只有一條路——抱著必勝的信念去追趕時代的步伐,所以本文將從經濟學角度去討論我們的教育發展,是不是真的如字面上這樣成就斐然,有沒有發展的必然和人為的失誤。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一方面一些經濟學理論是體現物性和工具性的,然而教育學更多的是研究人,本文一些地方並非把人等同於工具,僅僅是因為經濟學理論的表述方式是這樣的,而我們也沒有必要因為這個問題再造一種表述方式或進行過多的解讀;再者,從一定程度上來講,人也是工具的,因為一個社會人本身就具有很強的工具性;而實際上,
「經濟學是一門研究財富的學問,同時也是一門研究人的學問。」(《經濟學原理》馬歇爾)「如果說倫理道德代表了我們心目中理想的社會運行模式的話,那麼經濟學就是在向我們描述這個社會到底是如何運行的。」(《魔鬼經濟學》史蒂芬·列維特)
Ⅳ 經濟學裡面說的「企業」和「公司」有什麼區別「企業債券」和「公司債券」有什麼區別
公司是企業的一種,企業可分為個人獨資企業,合夥制,公司制等。
企業債券和公司債券沒什麼差別。
Ⅵ 急!!個人在股票債券上的投資和經濟學意義上的投資有何不同。
對市場投資而言是直接和間接的區別,因為,股票是你用貨幣買相關企業的股權,也就是一種收益權,可以直接作用於市場,。債券是你向政府購買的一種定期可見固定收益的證明,政府將所得款項用於大型公建和大型跨地區跨行業的項目(你從此基礎上擴展)。對個人風險而言呢,股票風險大於債券,尤其是經濟危機中,因為政府用自己的誠信給債權做擔保,一般都比較穩定。股票則不同,一旦行業情況惡化,可能股票價格就會急轉直下,甚至企業會破產清算,你的收益最終為零。(你可以引用此次美國經濟危機中企業的表象來擴展內容)
Ⅶ 這幾個因果關系看不懂啊,熟悉經濟學的進來啊貨幣供應量增加 → 債券價格上升 → 利息率下降
簡單地說:
貨幣供應量增加,貨幣會更便宜,也就是貨幣的價格(利息率)下降,而債券的票面利率一般是固定不變的,因此相對而言,持有債券比持有貨幣更劃算,因此人們會紛紛放棄持有貨幣,轉而購買債券,這會使得債券的價格上升。
Ⅷ 什麼是經濟學的角度分析
經濟學分析是一個極為寬泛的概念,J·熊彼特從經濟分析史的角度,將它定義為「人類為了認識經濟現象在心智方面所作的努力」。從現代經濟學的角度看,這種「心智方面所作的努力」主要包括三種大的範式:馬克思主義經濟學、新古典主義經濟學和凱恩斯主義經濟學。
經濟學核心思想是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在對稱經濟學看來,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只是經濟規律的展開和具體表現,經濟學的對象應該是資源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後面的經濟規律與經濟本質,而不是停留在資源的優化配置與優化再生層面。
(8)經濟學角度分析債券擴展閱讀:
一、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古代經濟學家看來,所謂經濟,就是創造價值滿足人的需要的功利活動,所謂經濟學就是教人創造價值滿足人的需要的經世致用的學問。
但隨著後來經濟的發展、貿易的出現、經濟全球化與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產生出商品經濟,發展出市場經濟,提升為知識市場經濟,衍生出虛擬經濟。
隨著產品的邏輯逐步演變為貨幣的邏輯,衍生出金融的邏輯,最後產生出金融泡沫,虛擬經濟也就演變成虛幻經濟。當金融泡沫破滅,虛幻經濟就釀成金融危機。
二、經濟學基本原理是作為經濟學科學體系的出發點的公理、由科學的經濟學公理推導出來的經濟學定理。不同的經濟學範式有不同的經濟學基礎理論,但只有科學的經濟學才有經濟學基本原理。
政治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一般均衡論,對稱經濟學的基礎理論是對稱平衡論,對稱平衡論是經濟學的最基本原理。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學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經濟學分析
Ⅸ 不理解西方經濟學中的債券和利率的關系
我建議你在看下該書在貨幣政策一節對債券價格與市場利率的關系的解釋,會幫助你更好的理解。
我想我不可能比高老師解釋的更好,還是請你看書吧O(∩_∩)O~
10美元是債券的票面利息,它有時候會等於市場利率,但和市場自發形成的利率不是一回事。
你可以這樣想想,當這張債券市場價格從100元升到200元時,它的票面利息還是10元,10/200=5%,就是說,你以200元的價格購入這張債券的話,到期獲得利息,就只有你購買價格的5%。價格上漲,利率下降了。
同理可得,債券價格下降,利率上升。
利率怎麼是不變的呢?在上面說的市場利率從10/100=10%下降到了10/200的5%,不就是利率變化么。這裡面不變的是該債券的票面價格和票面利息,這是人為規定的,但進入市場後,它的市場價格和利率卻會受市場影響而發生變化。
Ⅹ 宏觀經濟學中 為什麼債券價格增加 其收益率反而降低
對於債券而言,你到期拿到的本金與利息是固定的,因此當債券還未到期之前,在二級市場 上,債券價格上升,意味著你要以更高的價格買入債券,也就是說你的買入成本增加了,這樣你的收益率也就下降了。
例如,票面價值為1000元,利息為5%,每年付息一次,如果你最初在1000買入,最終拿到的本息和為1000+5*1000*5%=1250,這樣的年收益率為5%,但如果由於二級市場的波動,現在價格變成了1100,你現在以這個價買入,假設期限還剩4年,你的年收益率為(1000+4*1000*5%-1100)/1100*4=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