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美國一旦把中國捲入戰爭,那中國持有的1.3萬億美國國債就會化為炮灰,對不
那個錢從一開始就是打水漂了,再直白點了,那就是保護費,算是美國從中國崛起過程中收取的分紅。
美國想要賴掉這錢的方式很多,比如超發貨幣什麼的,事實上他也就這樣做了,而且不止一次。但是這樣的話對他的國際信用傷害非常大。現在美國債務光是利息就已經是天文數字,除非明搶,否則美國已經沒可能還得起這錢。你現在能指望的就是慢慢減持美債,事實上中國也沒有完全減持,而且光是利滾利就減不下來了。
總而言之,錢是肯定沒有的,美國拿這錢都去養軍隊了,你想要錢可以來試試。美國的軍隊規模在整個人類歷史上都是空前的,他真有本事就別舉債把這些兵一直養到破產為止。在之前你指望和美國開戰一點都不現實。
② 中國持有那麼多美國國債還怎麼和美國對抗。
美國政府需要錢,所以要發行國債。如果中國不買,那麼他發行的國債肯定賣不完。
1.這樣美國就會出現不穩定,從而經濟滑坡,進而沒那麼多錢進口,進而中國經濟滑坡。。。政府也很沒面子啊。
2.如果你不買,我要給你施加很大壓力哦。或者,我買可以,你在某些方面要。。。
③ 中國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對美國國家安全構成威脅。請詳解原因。
中國最初持美國國債,是為了發展經濟的需要。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稱為美金,是世界通行貨幣,也是最堅挺的貨幣。後來美國用這一種方式,借了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大量的錢,是為了穩定美國的經濟。美國人過度消費,同時造成了美國赤字連續上升。中國人的一種中庸思想,也不希望美國經濟出現問題,因為一旦美國經濟出現問題,會對全球經濟造成巨大損失,同時中國也會受到影響,於是大量增持美國債。當中國人認識到美國不會歸還全部借款時,就用另一種方式,比如購買美國的資產(當然有時不能得逞)。因為美國必竟是老牌流氓,中國不容易讓他們吃虧上當。但是中國知道,如果中國不繼續增持美國國債,受到更大損失的是美國以外的國家,中國也會受到巨大損失,因為老流氓會把損失轉嫁給弱者。現在中國以及美國的鐵桿小日本、韓國共同簽定了用美元以外的貨幣進行貿易交易。這對美國是一個巨大的打擊,也是在逐步改變現在的狀況。中國持有美國國債,對美國絕對一種威脅,因為如果中國少量拋售美國國債甚至停止購買美國國債,美國經濟絕對陷入危機,世界經濟也會陷入危機。這不是中國的願望。我相信,中國國家領導肯定做好了受到最小損失,逐步解開這個套的計劃。當然,同時也讓世界其他國家少受損失。到那時,美元絕對不再是世界上受歡迎的貨幣。
④ 中國持有美國的債券
- - ....好吧,詳解吧.
首先要講清楚,我們持有的美國債券那叫外匯儲備,,外匯怎麼來的?就是出口換來的.首先外國向我們訂購1億的貨物,我們又向外國訂購5千萬的貨物,這當中的5千萬貿易順差就是外匯儲備..
出口的錢為什麼不直接當財政收入用在財政支出上呢?簡單點 ,就是因為外匯儲備指的就是外幣...而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其實外匯的錢,早就流通到了國內...
打個比方,日本跟我們訂購100輛車,我們Z,F就跟企業買,企業接到定單,就把這100輛車造出來,賣給Z,F,Z,F把錢給企業.這個過程中,這100輛車所產生的費用和利潤已經是結算了的.我們社會就少了100輛車的材料,因為它們已經流通到國外去了,而以此為交換的,就是Z,F支付的錢...問題就來了,社會的物資流通到國外了,而社會收到的只有那些錢,也就是紙幣.物資少了,貨幣多了,就會造成通貨膨脹...那為什麼還要出口呢?因為外匯儲備...雖然我們的物資是少了,但是外匯儲備卻多了,Z,F就可以用這外匯儲備來進口相應的物資回來,達到物資上的收支平衡.所以外匯儲備,它必須用以進口,而不能當成貨幣流通到國內...
所以說持有這么多的美國債券,好處就是這債券其實就代表著外國向我們購買了多少物資...就代表著他們向我們投入了多少資金,解決了我們多少就業,幫助了我們多少的工業...為什麼,我說的是外國而不是美國?因為美國債券是國際通用貨幣,我們所持有的美國債券並不是全部來自美國,也有一部分是跟其他國家貿易,而他們是拿美圓付帳,又或者是我們拿他們國家的債券,去兌換美圓.兌換美圓的好處就是我們的外匯可以跟全世界購買物資,如果局限性的持有日圓或者韓元的話,那這一部分的外匯就只能跟日本跟韓國貿易,也就局限了我們貿易的支付能力...
當然,事情都有兩面性,有好處當然也就有壞處.
貿易順差造成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減少了國內的可用資源,不加節制也會損壞本國的工業發展..雖然貿易的過程中確實解決了許多經濟和民生上的問題,但是隨著資源的減少,不可避免的會造成物價上升.所以貿易順差,也是物價上漲的原因之一.
貿易順差也會加劇國際沖突,因為在兩國貿易中,我們的剩餘物資總是能銷售到國外,而他們的剩餘物資卻不能等量的銷售到我國,這也是不公平的一種,當年也就是這巨大的貿易順差,讓英國佬把心一橫發動鴉片戰爭,想以戰爭來扭轉貿易上的被動,結果我們的百年國恥啊。。。.所以,作為國際上貿易順差的我們,就必須保持一定的軍費支出,讓國外那些要以戰爭來為貿易服務的思想收斂.
"好多人都說假如美國和中國干起來 那麼中國把這些債券全部拋出去"這個事是不存在的.外匯要以貨幣的形式交易的話,嚴格來說不能說賣或者買,而是叫兌換.兌換並不產生利益,你今天拿6人民幣兌換1美圓,明天又拿這1美圓兌換6人民幣,十幾年反復如此,也沒有任何意義,不會讓誰的利益受損.外匯不是股票...
外匯儲備,它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債權,我們持有的這一筆美圓,實際上代表著全世界一共欠我們多少錢.你把這個債權轉讓給別人,其實對美國來說都一樣,無論你怎麼兌換,美國的工商業都欠著這筆錢.當然,這只是理論,實際操作上還是有變化的.
比如你所說的這種帶有政治性質的拋售,你肯定得跟接收國秘密商議,以較低的價格跟他兌換,如果對方確實需要,那他就必須也出賣點利益給我們.但是這樣一來,我們出口的資源就等於是真正的流失了,到頭來受害的還是我們自己...
只能說,貿易是可以當武器用的,但外匯當武器用,沒有什麼實際效果的.
好處和壞處只能說,一時間說不完,因為經濟學實在太博大精深了....反正LZ對外匯和貿易有一定的了解就行了,畢竟也不是靠這個吃飯的,誰會去鑽研..LZ如果有什麼不明白,可以追問的.什麼都說完,那這9999個字也說不完....
⑤ 關於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問題...
美國的數量寬松政策是否能夠生效 http://www.jrj.com 2009年04月21日 17:17 《中國金融》
【字體:大 中 小】【頁面調色版 】
免費解套:010-58325082
短期來看,美國購買長期國債將給我國外匯儲備帶來賬面增值。但長期來看,巨額的美國國債考驗著中國的政策選擇
何帆 馬錦
數量寬松政策的影響機制
2009年3月18日,美聯儲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發布政策聲明,指出美聯儲將繼續保持聯邦基金利率在0~0.25%的目標區間不變,同時還推出更為激進的措施:一是通過增加購買7500億美元的機構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和1000億美元的機構債,擴大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規模,以便為抵押貸款市場和樓市提供更大支持;二是在未來6個月內購買多達300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這標志著美聯儲的政策導向已經從傳統的利率政策轉為倚重數量寬松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policy)。
通常情況下,美聯儲主要通過在公開市場操作影響短期利率。但是,隨著美聯儲的不斷降息,美國的基準利率已經降到了「零利率邊界」。這意味著傳統的利率政策基本失效。在此情況下,美聯儲只好依靠非常規的數量寬松政策。
所謂數量寬松政策,是指中央銀行通過增加其資產負債表的規模影響金融市場上的利率水平、資產價格和經濟產出。除此之外,中央銀行還可以通過改變其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對利率水平、資產價格等產生影響。有的學者就將前者稱為數量寬松,而將後者稱為性質寬松(qualitative easing)。舉例來說,中央銀行可以從金融機構手中購買國債。假設中央銀行從一家養老基金手中購買100萬美元的國債,養老基金在賣出國債的時候得到了現金,因此其在商業銀行的存款就會增加100萬美元,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的存款也相應增加。中央銀行也可以直接從商業銀行手中購買國債。商業銀行賣出國債的時候得到了現金,其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就會直接增加。當商業銀行的存款增加之後,它就有能力增加貸款,因此,這將帶來貨幣供給的擴大,並刺激經濟增長。中央銀行購買金融資產的時候,往往會增加流動性較差、風險更高的資產。這是因為,如果中央銀行只是購買高質量的資產,對商業銀行的幫助不大,只有當中央銀行從商業銀行那裡購買風險較高的資產,才能幫助商業銀行減少損失。對於中央銀行來說,這意味著中央銀行以好資產置換了金融機構的壞資產,金融機構可以「輕裝上陣」,但中央銀行則要承擔相應的風險。
當利率政策無所作為的時候,數量寬松政策依然可以發揮作用。數量寬松政策的影響機制主要有以下渠道:一是資產組合渠道。當各種資產之間不是完全可替代時,居民會在貨幣供給增加的情況下重新配置資產組合。當中央銀行通過數量寬松政策向金融市場提供更多的貨幣之後,居民可能會覺得手上的現金過多,而把一部分現金換成其他資產。這就導致非貨幣資產的價格提高。資產價格提高之後,按照托賓Q理論,會拉動投資、刺激經濟增長。二是財政渠道。當中央銀行購買國債的時候,相當於以通貨膨脹稅取代了直接稅收如收入稅,這將使得政府的預算約束更加寬松,可以方便政府放開手腳,實行減稅或增加公共開支的政策。三是相對價格渠道。中央銀行可能持有各種不同種類、不同期限的金融資產。比如,美聯儲持有的國債期限從4周到30年不等,但平均的期限是1~4年。如果美聯儲增加對長期國債的購買,長期國債的價格就會上升,收益率減少,長期國債的利率就會下降。中央銀行通過調整資產組合,可以對不同金融產品的相對價格產生影響。
美國的數量寬松政策能否生效
美聯儲採取數量寬松政策的主要目的:一是彌補國債發行缺口,繼續向世界推銷美國國債。根據奧巴馬政府的預算,2009財年的財政赤字將達到1.75萬億美元,佔美國GDP的12.3%。估計2009年美國國債的發行量將達到2萬億美元,而國內外投資者購買的意願均不強烈。從外國投資者來看,出口導向型和能源輸出型國家貿易順差減少,使其購買能力不足。出於對美元貶值的擔憂,原來大量購買美國國債的國家如今也不得不三思而後行,尤其是很多國家開始拋售美國長期國債,轉為購買短期國債。從國內投資者看,由於經濟不景氣和失業加劇,美國居民的收入大幅減少,增持美國國債的數量也不會太大。2009年美國國債的需求可能會有1.8萬億美元,與2萬億美元的國債供給存在至少2000億美元的缺口。美聯儲通過購買長期國債,一方面促使長期國債價格上升,可以阻止外國投資者大量拋售美國長期國債,並吸引更多投資者進入國債市場;另一方面,美聯儲直接購買美國國債也有逼迫他國購買的意味,如果外匯儲備充裕的國家和有支付能力的本國民眾都不買的話,那就只有美聯儲自己「印鈔」買了。二是改善私人信貸市場條件。由於國外投資者對美國長期國債的減持,長期國債價格持續走低,收益率上升。截至今年3月17日,10年期美國國債的利率一度攀升到3.01%,比年初提高了80個基點。作為金融產品定價的基準,美國國債尤其是長期國債的利率不斷上升,無疑會提高銀行信貸、企業債券和房地產融資等各項中長期金融工具的融資成本,進一步打擊美國經濟。美聯儲購買3000億美元國債的消息傳出,5~10年期國債的利率下降了大約0.5個百分點。美聯儲希望,隨著國債利率走低,抵押貸款利率也能下降,並緩解很多居民的還債壓力。三是通過通脹減輕美國債務負擔。巨額的赤字將大大增加美國政府的債務負擔,而近期國債收益率的攀升也將增大政府的付息負擔。美國正處於經濟負增長、通貨緊縮的局面。如果進入通脹通道的話,可以「一石三鳥」,既降低國債收益率,又提高經濟增長率和通脹率,還有助於減輕政府的債務負擔。
美聯儲已經將其資產負債表余額從2007年7月份的8680億美元推高到了今年3月中旬的32186億美元。盡管從理論上講數量寬松政策為中央銀行在零利率時代提供了更多的政策工具,但其效果是否有效,仍然有待觀察。從歷史經驗來看,日本曾經在2000~2005年採取了數量寬松政策,但效果並不理想,銀行的儲備資產增加了,但信貸並未相應增加。美聯儲的數量寬松政策也可能遇到一系列的挑戰:第一,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通過降息和提供貸款等方式,已經給商業銀行提供了大量的資金。從商業銀行資產負債表的角度來看,商業銀行的短期存款並不稀缺,但問題是其持有大量價值縮水、缺乏流動性的長期資產。從企業和居民的角度來看,如果以前的過度負債使得企業和居民的資產負債表惡化,那麼它們現在最迫切的壓力是償還債務,對借貸的需求也不強烈,因此,數量寬松政策能否有效地解決信貸緊縮的困境,仍然值得懷疑。第二,抵押利率過去一直隨著國債利率變化,國債利率下降則抵押貸款利率也下降。但是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由於房地產市場的違約率不斷提高,抵押貸款利率和國債利率之間的利差不斷擴大。考慮到房地產市場的潛在風險,抵押貸款市場出現了萎縮。因此,數量寬松政策能否傳導到住房市場,也不容樂觀。第三,貨幣的超額發行將導致通貨膨脹抬頭。盡管從目前情況來看美國遇到通貨緊縮的壓力更大,全球范圍內生產能力過剩,近期通貨膨脹的壓力似乎不大,但是隨著經濟復甦、實際產出與潛在產出的缺口縮小,則通貨膨脹很可能卷土重來。數量寬松政策放出來容易,收回去很難。一旦美國遇到通貨膨脹的壓力,美聯儲要麼提高利率,但這將使得美國經濟的復甦更加困難,要麼忍受更高的通貨膨脹,這將導致美元進一步貶值。
數量寬松政策對中國的影響
美國此次購買長期國債將對中國產生重大影響。據美國財政部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顯示,截至2009年1月末,中國已持有7396億美元的美國國債,居各國持有美國國債總量的首位。短期來看,美國購買長期國債將給我國外匯儲備帶來賬面增值。我國以美國國債形式持有的7396億美元和以「兩房」債券為主的機構債形式持有的5106億美元,二者均可因債券市場價格的上揚而增值。但長期來看,巨額的美國國債考驗著中國的政策選擇。如果中國拋售美國國債,將導致美國國債價格大幅下降,甚至會出現債市恐慌性拋盤,那麼中國尚未拋出去的美國國債將面臨巨大的損失;而如果繼續持有美國國債,就要承擔美元貶值和資產損失的風險。事實上,自次貸危機以來,中國仍在不斷增持美國國債,但增持的數量在逐月下降。從2008年10月到今年1月份,中國分別增持美國國債659億美元、290億美元、143億美元和122億美元。高額的美國國債余額將成為中國經濟更大的掣肘。事實上,美國挽救危機的過程也就是債台高築的過程。如果中國沒有良好的減持措施的話,危機過後,對美國國債持有量也將劇增。
為了更好地維護中國的國家利益,我們應該注意:第一,增強對外話語權。中國要力爭在維護世界金融體系的穩定性上發揮重要作用,在改革國際貨幣體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同時要求美國政府制定切實有效的政策措施,為美國國債的市場價值提供擔保,並以此作為繼續購買美國國債的條件。中國可以承諾不減持美國國債,但美國必須承諾不盲目發行新的國債,而且在發行新國債的時候應和通貨膨脹掛鉤,甚至可以仿照當年卡特政府在德國發行德國馬克債券融資的方式,在中國發行人民幣債券,這將有助於中國規避匯率風險。第二,抓住大宗商品價格低迷及海外優質資產價格偏低的有利時機,增加有色金屬、能源、鐵礦石等的收儲量,適當購置海外優質資產、股權等,一方面為國家存儲戰略資源和潛力資產,另一方面也可使外匯儲備更加多元化,提升抗擊國際金融危機的能力。第三,加快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只有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交易量不斷增多,成為國際性的貨幣,才能真正擺脫美元貶值的風險,中國龐大的外匯儲備才能脫離「兩難」的困境。目前可逐步推進人民幣國際結算、開展雙邊貨幣互換,並加快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
作者單位:中國社科院世界政治與經濟研究所;山東大學經濟學院
⑥ 我國持有美國大量國債,對美國有何威脅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是中美兩國雙贏,其實你完全沒有必要把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想得那麼復雜,碰巧兩個是最大的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給一些小說家有了一些戲劇聯想罷了,買美國國債說白了就是我國靠外貿出口(也就是世界工廠)賺取了太多的美圓,工廠把賺來的美元拿到銀行換成人民幣,給工人發工資、支付原材料費用等成本支出,而銀行保存的美元為了保值增值,就必須對外投資,我國就購買美國的國債,美國的國債最安全收益穩定,總不能買伊拉克的國債吧!不好的就是美國國債收益低,如果老美的美圓一貶值,反過來我們的外匯資產還會縮水,中國也沒有太多辦法,只能靠升值增加進口減少出口,同時增加國內消費。
關於你說的利用手中的美國國債搞點小動作,你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這種觀點認為我國持有大量的美國國債是一種牽制美國的武器。通過拋售美國國債影響美元匯率和國內利率。而在國際上這種觀點被政治利用,比如前總統夫人希拉里將這一武器用於民主黨黨內選舉,她呼籲限制性的立法以阻止美國成為北京、上海或東京經濟的人質。她聲稱「美國國債超過44%由外國控制,讓美國特別容易受到攻擊」。
就拋售美國國債的後果來看,中國並非能比美國輕松。如果中國拋空美國國債,那麼將帶有標志性意義,國際市場的跟風不可避免。美元迴流將使得貶值成為美元的唯一選擇,而美元貶值、人民幣升值對我國的負面影響毋庸置疑。
美國是世界的唯一超級大國,軍事、科技、金融等都是世界第一,其國債安全性是最高的,而且流動性最好,你中國不買,日本、還有中東石油國家一樣會購買美國國債;當然,隨著美圓貶值,我國的美圓外匯資產出現了縮水,但是不買美國國債,縮水更嚴重;如果美圓反彈,或許會減輕資產出現的縮水。所以買美國國債不得已的選擇,不可能去買股票,那樣風險太高,虧損了怎麼辦,你看看中國的股市從6000點掉到2000多點,資產縮水多少?還有很多國內投資海外的QDII基金都出現了或多或少的虧損;如果去買工業資源,例如鐵礦石、石油等,中國買什麼就漲什麼,這些東西價格現在不知道翻了多少,因為國際炒家都在炒中國概念。
美國永遠也不會玩完!美國出現經濟危機也不是第一次了,每次都經過衰退——變革——重新崛起。因為他的貨幣是世界貨幣,世界上很多國家的外匯儲備是美元,我國就有1萬多億美元外匯,美國玩完,我們的財產也玩完!美國玩完,我們生產的東西賣給誰,而我們的收入普遍很低,消費不了這么多的產品,如果工廠開工不足,必然裁員關門,中國勞動力眾多,不能就業沒有收入難道都去喝水。下游工廠倒閉,上游的電廠、鋼鐵廠、水泥廠、鐵路港口、石油化工等等……都好不到哪兒去,還有服務業,大家的收入沒有了,網吧、餐館、卡拉OK、理發店,直接關門。房子也沒人買,銀行業受牽連!
所以,美國一定不能跨,他已經借「美元」是世界貨幣,要挾了世界,不光中國,日本、中東石油國家、歐洲……很多。現在世界已經全球化了,彼此環環相扣,你那種冷戰思維需要在新形勢下做出改變。
⑦ 關於中國持有巨額美國國債問題
相比於減持本身,中國需要尋找「治本」之策來破解美元貶值難題 ——
新華網北京6月16日電(記者 王宇 姜銳)美國財政部網站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為7635億美元,低於3月底的7679億美元,這意味著4月份中國減持了約44億美元美國國債。
這是中國一年多來首次減持美國國債。分析人士認為,減持本身體現了在美元貶值背景下,政府或機構對持有巨額美國國債的復雜心理。相比於減持本身,中國需要尋找「治本」之策來破解美元貶值難題。
「減持不一定是官方行為,也有可能是機構在減持。與目前的7000多億美國國債相比,40多億美元只是一個很小的數字。」中國國際經濟關系學會常務理事、金融專家譚雅玲說。
「因為減持的數量很小,所以目前還不能判斷它是否成為一種趨勢,但可以肯定的是,減持行為體現了政府或機構對持有美國國債的謹慎心理。因為隨著美元的貶值,持有巨額美國國債無疑是有很大風險的。」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斌說。
據介紹,美國政府債券是以美國政府信用和政府收入作為擔保的,信用等級相對較高。歷史上,鄰國日本曾在積累了巨額外匯儲備後,通過購買大量美國國債一度成為美國的最大債權國,不過,作為美國國債最大債券國的日本,近年來開始逐步減持。
到2008年9月,根據美國財政部網站披露的數據,當時日本持有美國國債量為5700多億美元,而當時中國持有美國國債達到5850億美元,超過日本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債主。
然而,在美國政府陷入長期債務危機的情況下,美國通過實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大肆購買美國國債和其他債券,變相印發美元,使得當前美國國債的信用受到來自市場的極大質疑。受其影響,近一個月來,美元指數一度暴跌超過10%,投資者對美元和美元資產的信心正受到嚴重沖擊。
在經濟衰退時期成為美國國債的最大債主,意味著可能要承擔一定的額外風險。美元如果大幅貶值,中國的1.95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是否面臨縮水困境,這已成為市場無法躲避的話題。針對這一狀況,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經濟學家克魯格曼更是尖銳地總結說,中國正在陷入美元陷阱。
對此,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博士鄭聯盛曾做過一個形象的比喻:當中國持有700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時,可以買7000億個漢堡包,但是此後如果美國發生了嚴重的通脹,漢堡包變成2美元一個,暫不考慮浮盈或浮虧,那麼中國只能買到3500億個漢堡包了。
其實,面臨同樣困境的不僅是中國。為了擺脫美國國債價值縮水的厄運,尋找途徑來降低對美元依賴,成為16日在俄羅斯召開的首屆金磚四國峰會的重要議題。而中國也並非是唯一減持美國國債的國家,包括日本、俄羅斯、巴西等國在內的多個國家和地區均在4月份減持了一定的美國國債。
可見,減少對美元的依賴正成為一些國家的戰略選擇。不過分析人士也指出,目前的尷尬之處在於,除了美國國債,是否還會有更好的投資機會。「現在全球都在討論、質疑美元和美元資產的價值,我們完全可以根據各種資產在市場中的表現,來選擇適合我國的外匯投資組合。但綜合目前情況開看,美國國債仍然是一種較好的投資渠道。」譚雅玲說。
國家相關部門負責人日前也指出,對美國國債進行投資是中國外匯儲備投資運用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張斌認為,減持是否會成為趨勢還要看今後幾個月的情況,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繼續減持,其規模也不會很大。因為作為美國國債的最大債主,如果中國的減持動作過大,無疑將對國際金融市場產生劇烈影響。
雖然無法判斷減持行為是否會成為趨勢,不過,相比於減持行為本身,中國需要尋找「治本」之策來破解美元貶值難題。專家指出,減持也好,投資其他產品也罷,其實都只是擺脫美元貶值困境的「治標」手段,真正的化解之道,是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經濟的內外部失衡。
中國銀行研究員王元龍認為,因國際收支的不平衡並積累出巨額的外匯儲備,以及由此產生了「被美元綁架」的問題,都是中國經濟的內外部失衡的表現。在這一系列復雜關系中,實施人民幣國際化或可成為破題之舉。
他認為,通過人民幣的國際化,可以減少中國對美元的需求、減少國際收支順差中的美元比例,並進一步緩解經濟的外部失衡壓力。
⑧ 中國持有美國大量國債,如果一旦發生局部戰事,中國持有的國債會不會變成美國的一種利器
你還是先了解國債的意義再談這個問題。每個國家都會發行國債,我國也一樣,其全稱為國家基金券(國庫券)。
國債是一種保證基金,分期發行,分期兌現。有一年,三年、五年、十年的,作為理財投資,可照本返金,坐地分紅。國債的基本保證是由發行國的儲備黃金,固定資產作為扺押的。換句話說,美國如對中國發動戰爭,中國可以拋棄美國國債,直接從國際銀行套現,如果國際銀行無力夽現,將以它的儲備黃金扺債,要是儲備黃金不夠,可以直接在國內凍結美國的投資及資產。
打仗的准備的過程是很長的,開戰前必須先撤資、撤僑,這點是繞不過去的。要是美國忽然撤資,必須償還所有債務,不然無法撤資。中國和美國都是民主國家,發動戰必須要人大(美國國會)通過,才有對外發動戰爭的權力。
⑨ 中國持有美國國債
過去的數年來,中國政府持續購買美國國債,但美國本土的投資者卻不停減持。例如,10年前美國國債的總額約為3萬億元,當中逾七成、即2萬億元以上為美國本土的投資者擁有;但時至今天,美國國債的總額增至4萬億元,卻只有三成為本土投資者持有,而且比例不斷下降。美國人不買美國國債的原因十分簡單,就是利息率不吸引人。
至於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的主因,就是因為其著眼點並不放在投資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穩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藉此保護國家的出口業。要令人民幣不升值有兩個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場上大舉拋售人民幣,或是大舉購入美元。這個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購入美國債,以防止人民幣匯率上升。
專家認為,在中國現有的金融環境下,購買美國國債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外匯儲備來自外商直接投資、對外貿易順差及進入中國的國際游資。截至2005年底,中國外匯儲備超過8000億美元,我國已連續10年資金凈外流,10年來國外凈運用我國資金累計達到1.72萬億元。中國如同國際資金流動的「中轉站」:一邊是外資持續湧入賺取高額回報,推高外匯儲備余額;一邊是中國的資金持續多年凈外流,而投資回報率偏低。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宋國青把這種現象稱為「一江春水向西流」。招商銀行首席外匯分析員劉維明指出,中國資金凈外流是巨額外匯儲備對外投資引起的,並不是說國內企業的資金多得用不了。這並不是一個悖論。劉維明解釋說,在現行外匯制度下,境外資金進入中國時必須兌換為人民幣,由央行把外匯買下,形成外匯儲備。目前中國的外匯儲備主要用來購買美國國債,而10年期美國國債的收益率不到5%。與進入中國的國際資本獲得的高額回報相比,中國運用外匯儲備投資取得的收益顯得頗低。這是一個無奈的選擇。
對此,央行解決方案是,加緊研究建立靈活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滿足企業和個人合理的用匯要求,降低國內資金凈外流的水平。不能苛求外匯儲備對外投資所獲回報的高低。投資美國國債雖犧牲了部分收益,但能夠規避風險。由於我國國內金融體系處理風險的能力較低,這里存在一個風險和收益相交換的問題。美國國債風險低,變現能力強,且與歐元區和日元區相比,美元區經濟仍處於強勢地位。在此背景下,購買美國債就不難理解了。
買與不買陷入兩難
現在,中國已經陷入了「兩難境地」:假如繼續買入美元國債,從經濟角度上看,將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因為美國國債回報低,只較日債稍好;但如果停止購買美國國債,甚至沽出的話,美元就會再進一步貶值,中國同樣損失慘重,即所謂「買又慘,不買又慘」!
由於中國購入了大量美債,假如美元貶值的話,持有國債在賬面上已輸一大截,加上利息率的上升,債匯價格定會再進一步下跌。根據英國《金融時報》的估計,假如人民幣升值10%,中國政府就會承受500億美元的賬面資本損失,如果美國利率再上升2%,中國就再損失三百億到五百億美元,結果總共損失八百億到1000億美元,當然以上還沒有計算美元匯價下跌而帶來的出口損失。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政府可做出的選擇非常少。
不穩定的平衡
所以現在的情況下,是一個「不穩定的平衡」,雖然美國人每天仍能吃喝玩樂,但這樣的平衡是令人擔心的。美國的經常赤字不斷膨脹,2005年經常賬目赤字,已創紀錄升至8000億美元,比2004年攀升34%,即美國每天差不多要吸收30億元,才能填補這個赤字。
所以,世界就是這樣的奇妙:中日拿上數千億的真金白銀,不斷購買美元資產來資助美國利率,然後美國人將已超買的資產拿來再抵押,來買中國及日本生產的電器。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笑話,就像你把大部分的身家都借給一個債仔,由於借出去的錢實在太多了,於是自己每天要節衣縮食,把省下來的錢拿給債仔享用,並希望他每天生活得幸福快樂,不要有些微傷風感冒,否則便會同歸於盡!因為假如大家都停止支持這個債仔的話,美國政府將在極短時間內破產,帶來的災害將會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更為嚴重。
⑩ 為什麼中國必須繼續購買美國債券
中國為什麼會要給美國救市呢?奇怪嗎?一點也不奇怪,因為改革開放搞了這么些年,終於把老百姓手裡的錢都整的七七八八了,最後整出來的是什麼?不就是「開放」嗎?不就是把我國的老百姓買不起的這些東西都低價傾銷到國外便宜那些外國人嘛。既然本來中國老百姓都買不起了還指望他們什麼?只要救救鬼佬,只要他們還來買我們的東西,我們就還能夠繼續「發展」,繼續「增長」嘛!也就是說,給老百姓發錢,實際的執行也是給老百姓發錢——只不過是——變相的發給美國的老百姓嘛!
中國政府為什麼夥同美國救市?
美國作為中國最大的貿易出口支撐國,其經濟、國力興衰事關我國經濟發展的持續與否。問題是,我們目前更應該關注的是,美國模式是不是還能夠繼續存在?如果能夠挽回美國過去了的高消費經濟模式,那麼,我們也應該論證代價與收益之間的利弊;如果美國的救市是在為重拾世界霸權地位而不惜一切的最後一搏,我們又有什麼理由「助紂為虐」?
不管是「城門失火殃及魚池」,還是世界經濟一體的「蝴蝶效應」,我們已然因之而付出慘重的代價。如果這代價能夠轉化為「學費」的支出,那麼,我們當下應該考量的是在接下來的博弈中事關自身的利與弊;如果,我們僅限於考慮已造成的損失能否最大限度的減少而抱希望於美國的救市舉措,那麼,我們無疑將成為一場曠世空前的賭局的參與者。
萬事歸宗,任何事物總有個度,以華爾街模式為代表的美國經濟實際觸及的就是「度」的問題。興與衰是美國面臨的兩個命運選擇,而決定興衰的前提正是單純大能量流動性救市措施的取與舍。
在世界經濟秩序面臨重新洗牌的歷史機遇面前,我們應該站在更高的高度看問題。世界從來就沒有救世主,我們完全沒有必要視無知和膚淺為協作和大度。
如果,在這樣一場險象橫生、風雲際會的經濟戰爭中,我們連賭徒的最後一搏都看不清楚的話,那麼,我們所付出的慘重代價其實連「學費」都沒有交足。
美國救市被中國當局看作是利好,真的耐人尋味。這大概也是說明中國在國際經濟、政治舞台只能是個小丑而已的根本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