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剛性兌付」神話破滅:誰的盛宴
不出意外,今年將成為信託品種打破剛性兌付的元年。在各類產品危局頻出的當下,即便最後時刻各種神秘力量出現成功「兜底」,理財市場對信託產品退避三舍的態度已然形成。
心理學的「自我實現的預言」告訴我們,當外界對某個事件形成一致預期,便會加速該事件的形成。這一規律在資本市場上屢試不爽。
然而,市場對信託剛兌的信心正在趨於瓦解。
記者了解到,此前一家以出售信託為主的第三方銷售機構已經全面轉身,不再出售任何形式的信託產品。過去幾年間,股市疲弱,代銷信託產品幾乎是這個公司唯一賺錢的出路。現在該公司已經轉而主銷陽光私募,特別是能夠提供穩定絕對收益的對沖型產品。
而以各種眼花繚亂的形式最終很大程度上流入企業貸款的銀行資金池業務也開始追逐對沖類產品。能夠提供穩定回報的優質對沖成為信託替代品,漸成業內共識。
事實上,受益剛兌瓦解的不僅僅是可作為信託替代品的對沖產品。A股——這一在信託重壓之下日漸邊緣化的市場,或許也將迎來出頭之日。
各個板塊之間「你死我活」蹺蹺板效應,似乎是資本市場繞不開的鐵律。2010年,伴隨著房地產限制政策的出台,信託業發展高歌猛進,而股市則墜入谷底泥足深陷。
2009年信託規模幾千億,完全與股市不在一個數量級上。這幾年則以舍我其誰的氣勢「大殺四方」。數據顯示,自2010年起,信託總規模迅速擴張,連續幾年以超過50%以上的速度增長。截至2013年底,其規模已經超過10萬億。這是股市總市值的一半,與股市的實際流通市值旗鼓相當。
「如果市場無風險利率都能給到10%以上,誰還會去追逐傳統藍籌的相對高風險低回報呢?」在業內人士看來,信託這幾年對股市的影響有兩點:藍籌股無人問津,要求回報動輒30%-40%;二是增量資金有限,A股市場逐漸淪為存量資金的游戲。
事實上,這幾年信託大躍進式的發展,信託產品沾邊的品種「雞犬升天」,與2010年之後國家開始出台房地產限制政策不無關系。各種金融產品通過各種形式的包裝,繞道為房地產等限制行業提供貸款,獲得了高額的回報。
最極端的情況下,連銀行間市場利率都被畸高不下的同業存款連續拉高,致使余額寶[微博]等貨幣市場基金收益居高不下,造成歷史罕見的「錢荒」的事件,以及隨之而來的債券熊市。
「成年人不講對錯,只講利弊。」韓寒的這句經典台詞可能只猜到了故事的開頭。還有一句話叫作,「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隨著剛性兌付神話破滅,不合理的暴利終究會以某種形式歸還。
新浪聲明:此消息系轉載自新浪合作媒體,新浪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② 打破剛性兌付下,銀行理財該怎麼玩
我覺得題主要有個觀念:打破剛兌不代表就會虧損或者損失本金。
截止目前銀行對普通投資者而言仍是最安全理財渠道,擁有大量風控人員、成熟風控體系和作業經驗、高素質從業人員,這是一般投資機構不具備的。
當然,打破剛兌後,一般投資者在挑選理財產品時一定要更加註重產品選擇,仔細閱讀產品說明說,知道自己買的錢被投向何處,如果被拿去購買貨幣基金或者債券,風險自然小。
如果大部分錢被拿去買股票,自然有虧損風險。
總之,風險與收益相伴,提高自己才是根本。
③ 央企債券都開始違約了,理財產品怎麼選才安全
一般而言,理財產品有三重保障:一是借款企業自身的抵質押擔保等,二是產品發行方如信託公司的兌付保障,三是理財產品銷售平台的兌付保障,有些情況下,產品發行方和產品銷售平台是同一家企業。
「剛性兌付」指的是,當借款企業違約時,地方政府、監管機構等出於各種考慮,會協調產品發行方和銷售平台進行強制兌付。一旦「剛性兌付」被打破,產品發行方和銷售平台的兌付責任就由「強制」變為「自願」,這對投資者而言究竟意味著什麼呢?對理財產品的選擇又有什麼影響呢?
在「剛性兌付」的環境下,當借款企業違約時,產品發行方和銷售方都會承擔兌付責任,必要時地方政府甚至會出錢解決,保障投資者本息的「絕對安全」。對投資者而言,選擇理財產品只要關注利率就好了,很省心。沒有了「剛性兌付」,借款企業違約時,產品發行方和銷售方不再承擔強制性兌付責任,資金的安全性開始成為選擇理財產品時首先要考慮的問題。
想要安全的理財產品,且看三方面建議
那麼,對普通投資者而言,非剛性兌付環境下,該如何選擇理財產品呢?
(一)基於借款企業的資信情況選擇理財產品
(二)基於產品發行方和銷售平台選擇理財產品
(三)選擇有大型企業集團背書的理財大平台
④ 宜華2019年10月債券兌付沒有
一華2019年10月的這個債券應該還是沒有兌付的,因為最近的事件比較多。
⑤ 16宜華mtn001 是銀行間債券嗎
是的,這是中期票據
⑥ 國債是剛性兌付嗎
首先和大家說一說什麼是剛性兌付,所謂剛兌,就是說你購買的金融產品到期之後,無論這筆資金投向的是什麼項目,是賺錢還是虧錢了,發行機構都必須按照約定償還投資者的本金和收益。
在實際投資過程中,收益率有高有低,甚至有的是虧損的怎麼辦,那就只能金融機構預估一個大概的總體收益率,然後給予所有投資人一個固定的收益了。但是這種剛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把這項金融投資給變成了「高收益、零風險」,除非這個金融機構宣布破產,否則本息是肯定可以拿到的,投資者無需任何操心。
看起來是好事啊,而且是保護投資者收益的好事,對投資者是一個有利的條款,但是金融這個領域有一個有趣的事實就是,很多人所認知到的東西,和真正的事實,是恰好相反的。
真正的事實是,剛兌是嚴重不利於普通投資者的,因為他蒙蔽了投資者的知情權,誘導投資者做出了錯誤的投資判斷,從而會蒙受巨大的損失。
無風險利率
這個社會,是有自己的無風險利率的,通常來說,我們把短期國債收益等同於無風險利率,但是實際上,真正的無風險利率是要比國債收益還要略低一點的。
因為國債代表國家債務,只要國家不破產,國債就一定會被兌付,但是只要國家不存在了,國債自然也無從談起了,北洋政府不可能承認清政府的國債,國民政府不可能承認北洋政府的國債,新中國也不可能承認國民政府的國債,所以國債是有損失全部本金的可能性的,只不過概率很低很低,風險溢價微乎其微,但是這個收益=無風險收益+風險溢價的原理是一樣的。
那麼我們假設短期國債收益就是社會無風險利率,我國目前的短期國債收益率是3-4%,這就是中國目前的無風險收益率,超過這個收益率的,都有損失本金的風險存在。
很多吃瓜群眾表示不相信,有人說我買的銀行理財是5-6%的收益率,銀行做擔保,這還能有問題?社會的無風險收益率應該是5-6%。有人說我買的是某P2P,8~10%收益率,XXX做靠山,背景硬,不會有什麼問題,社會的無風險收益率至少是8%吧,因為他也是剛兌啊,找了各種大公司做擔保,能有什麼風險。
這就是剛兌的危害之處,他迷惑了投資人的眼睛,讓部分群眾認為國債、銀行理財、P2P、民間借貸的風險是一樣的,因為他們都是剛性兌付,但是其實,他們的風險是天壤之別。對理性投資者而言,在剛兌的背景下,越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則越劃算,結果導致高風險產品非理性增長,推升了整個社會的風險偏好,最後釀成大禍。
⑦ 關於CFA考試問題:為什麼要投債券
一、為什麼投資和投資什麼
生在一個信用貨幣的時代,我們每個人生下來就被金融綁架,一生積累的財富不再是金銀銅這些實物資產,而是貨幣當局的信用符號。因此,每一個活在當下的人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如何投資?因為,即使選擇不投資,也只是投在了各國央行印出來的數字上而已,可能更加危險。這恐怕是大多數客戶投資的根本動力,也是一個行業的人賴以養家糊口的飯碗。
無論是大眾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在清楚自己必須投資之後,都要面臨投什麼的問題。也就是選擇一個或幾個大類資產。每個大類資產能夠長期存在,大體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有個邏輯來告訴投資者為什麼投這類資產。股票、期貨、債券、(融資類)信託是國內最常見的幾個大類資產。單獨看某一個人或者某一類機構,由於專長的局限或者監管的規定,對大類資產選擇可能是相對穩定的,但是綜合看整個市場,幾大類資產都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邏輯去吸引資金。這個邏輯主要就是風險和收益兩個要素的匹配。如果橫向比較這幾大類資產,投資邏輯的兩大要素大體是在動態中不斷追求著平衡,從而滿足不同客戶的需求(風險偏好)。比如,債券一般只能滿足8%以下的客戶需求,融資類信託滿足了8%到12%需求的客戶,而12%以上的客戶一般會選擇股票和期貨。
大多數客戶對於投資的要求是確定性,避免賭博,除非貪欲被勾起,投資往往是被動接受風險(職業投資人的觀念則截然不同)。只有精明的投資人會進一步去不斷拷問每類資產背後的投資邏輯,優化自己的組合。
二、債權類產品
多數個人和機構投資者是保守的投資者,債權類(固定收益類)資產會是其主要選擇。目前存量較大的債權投資品種包括銀行貸款、信託貸款、標准化債券和銀行存款(銀行理財不是基礎資產,不算在內)。債權類資產有著極為相似的特點,都只能取得固定的收益,都需要承擔信用風險,都有一定的流動性(包括信託、存款和銀行貸款)。因此,不僅在融資方看來,三種債權融資方式有著極強的相互替代性;在投資方看來,債權類資產也是可替代的,區別的根源在於業務模式上的差異。
有的客戶會主動接受「債券比信託安全,收益率低」的觀念,精明的客戶卻會詰問為什麼安全?銀行貸款、信託貸款和標准化債券的業務模式怎麼不同,關鍵點在哪裡?
(一)護城河裡的王者
銀行貸款是固定收益類產品的基礎業務模式和定價基礎。雖然銀行貸款是大多數機構投資者難以進入的領域,但是銀行貸款的存在卻切實地影響著每個債權類投資者的投資邏輯。
首先,銀行貸款體量最大,可以說銀行掌控著企業的資金命脈,一個企業一旦被銀行抽貸,其還款能力將岌岌可危,反之,則信用風險可控。
其次,銀行掌控著資金賬戶,對企業的了解程度是非銀行類機構無法企及的。
第三,銀行信貸經理每天生活在企業身邊,一旦企業有融資需求,銀行往往是吃第一口肉的人;同樣,一旦企業遭遇困難,銀行也是最有可能取得優質資產的人。
如果再考慮到當地銀行與企業和地方權利機關可能存在的各種聯系,銀行與其他機構投資者之間相當於建立了一條不可逾越的護城河。即使有信貸類ABS出現,銀行在打包過程中的信息優勢和可能存在的道德風險,也讓大多數投資者難以真正承擔購買銀行貸款的風險和收益。因此,銀行雖然充分競爭,但是它的競爭優勢來自於業務模式,來自於網點支撐,不是職業投資機構可以依靠自身力量平衡的。
(二)護城河外的山賊和小姑娘
無論是(融資類)信託投資者還是債券投資者,通常是被攔在這道護城河之外的人,既沒有遍布全國的網點,也沒有客戶的一手賬戶信息。
雖然信託產品定位於高收益率要求客戶,債券產品定位於低收益率要求客戶,但是債務主體卻往往是同一批債務人,有著一樣的信用評級,甚至公開信息。是什麼讓兩者的投資收益率可能相差巨大?
於是,客戶提出這樣的疑問:相同的借款人,信託和債券放在紙面上的區別僅在於發行程序和交易託管場所的不同。信託公司放款速度快、利率確定,債券發行審核繁瑣,借款人當然願意為時間和確定性付高價。此外,信託公司還有剛性兌付的潛在擔保和一批更有經驗的貸後管理人員。我為什麼要舍棄10%的信託,而去投7%的信用債券,債券到底安全在哪裡?流動性好在哪裡?資金緊張的時候,爆倉的不都是債券嗎?
回答這個問題並不容易:
理論上,公開信息可以讓市場監督借款主體的行為,債務人的資質被市場認可,從而帶來流動性溢價。但實踐中,債券投資經理對於借款主體的監督能力十分有限,至少遠遜於做項目出身的信託經理。結果,債券投資機構遇到問題往往恐慌性地封殺一類機構或者盲目地拼爹,造成發行人再融資壓力。但這些壓力並不能改變債務人的行為,甚至會造成「虱子多了不咬」和「被迫挑爛蘋果」的結果。投資人之間的相互懲罰,又會反過來削弱債券的流動性優勢,讓資質差的信用債更加類似信託產品。如果比較安全性好的AAA級信託產品和同等資質的債券產品,由於信託產品本身收益率高,流動性也很好,它的流動性溢價甚至會低於債券。
在貸後處置上,債券投資者往往缺乏處置不良資產的能力,專業機構可以多參加幾次實地調研,大多數機構只能依靠評級報告。真出現違約風險,專業投資機構往往難以迅速行動,多數時間只能站在個人投資者後面,到監管機構去尋求保護。反倒是信託公司的業務人員能發揮對項目熟悉的優勢和在銀行鍛煉出的業務能力,表現出更強的處置能力。
總之,投資者的疑問並不無道理,債券安全性高和流動性好的邏輯依據並不在業務模式本身,而是在監管保護、輿論監督(違約多了,效果會降低)和個人投資者盾牌(處置機構會區別對待機構和個人)這些比較隱晦的因素。
那麼問題來了:是「債券是相對安全的資產,信託是風險較大的資產」的投資邏輯錯了,還是債券投資者應該去改變業務模式,建立自己的貸後管理機器來擺脫對監管保護的依賴?
這樣的問題難以有確定的答案,但是有兩點比較明確:標准化債券產品的投資者不應該去試圖做銀行已經做的事情,額外的保護(實踐中只能來自於監管和制度)是債券市場「安全、流動性強」定位的基礎。作為低風險資產的投資者,債券投資者購買的產品本就應是低風險的。這是基本的投資邏輯,也是被大眾投資者接受的心理預期,更是債券市場發展多年積累下來的無形財富。因此,債券市場的發展繞不過保護債券投資者這道坎,在公開信息監督力度不夠的環境(也就是失信成本不高的客觀環境)下,監管保護才是債券吸引力的基石。隨著信用事件的增多,本就模糊的監管保護勢必逐漸弱化。如何在讓市場承擔信用風險的同時,強化監管保護的制度性安排可能是促進債券市場良性發展的方向,也是考驗監管智慧的關鍵點。
(三)站在債券品牌形象的高度看,監管保護的重要性
信用風險上的「買者負責」理論上是正確的,但是實踐中連信託產品的剛性兌付都難以打破。凡是理論上正確而又在現實中屢屢碰壁的事情,通常需要格外小心。
換一個角度看,讓遠隔千里的投資者去放心地把錢交給一個只見過評級報告(最多每年調研一次)的借款人。在沒有強大的輿論監督環境下,這本身就是一廂情願的想法。任何金融產品的最終投資方一定是非專業投資者,是老百姓,專業投資機構不過是靠老百姓信任和專業自信謀生的中介機構。如果真按照買者負責的原則來處理債券市場的違約問題,大眾投資者對債券市場的信賴感一定會受到打擊,信用債券恐怕都會被殃及。這和信託不敢打破「剛兌」是一樣的道理。讓老百姓吃一次虧容易,回頭再融資就難了。
一旦債券市場低風險低收益的品牌形象被破壞,最終受損的一定是參與債券市場的機構和發債企業。貨幣當局也難以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為低風險偏好資金(比如今後的海外人民幣投資信用債)提供投資品種。維護這一形象就需要正視「資產處置能力缺口」這條護城河,沒有跨越這條護城河的橋梁,就不會有信用債券的安全性優勢、流動性優勢、低融資成本優勢和對全世界投資者的吸引力。因此,對債券的保護不僅需要,而且需要制度化。
三、政策穩定
泱泱五千年中華文明史,沒有輝煌的金融史。自乾隆時代有外國人記錄中國的商業信息以來,興也高利率,衰也高利率,這種不正常狀態不是用經濟本身的興衰能解釋的。縱看數百年,長期未有改變的只有不穩定的「政策」和從未建立起來的制度信用。如果後面一個文件永遠比前面一個文件大,發一個文件就可以造成投資者的損失,那麼未來的損失就沒人能預見,資金使用者就只能靠支付高利率去彌補借款人可能的損失,信用借貸體系會陷入惡性循環,甚至壓垮實體經濟。很難說這個問題在乾隆末期國家經濟的衰落過程中到底起到了怎樣的作用,但類似的循環真實存在。
希望在大國崛起的過程中,我們能穩定政策,打下一個信用經濟的基礎,在此之上才可能有被人尊重的商業文明,甚至一個可以與盛唐並稱的偉大時代。
⑧ 我為什麼堅持認為中國股市值得長期投資
我為什麼堅持認為中國股市值得長期投資?在A股,好的投資標的會「說話」
第三,專業化的機構投資者成為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
證監會通過對內幕、坐莊、爆炒等非法行為加重處罰,完善監管制度,重塑機構投資者理念和行為,即重視企業本身的內在價值,平衡風險與收益,與企業共同成長;而個人投資者很少具備全面的企業價值分析能力,由專業機構統一分析並配置將成為趨勢,個股分化也許不會結束,而可能成為常態。
2
轉型與去杠桿下的宏觀環境
中國經濟增速在2010年以後開始放緩,並在
結構上發生明顯的變化,主要特徵有二:
1、總量增速放緩
,2010前十年,GDP平均增速達到10%,供應不足、資本開放及勞動力紅利,成為經濟騰飛的推動力,2011年開始,實業結構型過剩,總量增速放緩,存量競爭成為很多行業的共同點,但於全球角度,依然是增長最快的經濟體之一。
2、增長結構轉變
2010前十年,投資和出口是拉動經濟的主力,物質基礎薄弱刺激實業投資,但2011年開始,出口優勢縮小,投資費效比下降,消費及內生增長成為經濟最重要拉動力,行業分化成為趨勢。
對於經濟總量,我們認同L型企穩的增長路徑,高層重視經濟質量而非數量,消費增長會提供主要拉動;對於經濟結構,過剩產能在供給側改革下企穩,新增長點更多圍繞商業模式創新及消費升級展開。
同時,在2010年之前,企業間規模差異不大,各企業均能從經濟騰飛中獲得超額收益,但在經濟降速期,市場競爭加劇,大中型企業憑借資本、管理、人才、渠道、品牌等優勢,能獲得更高的經營效益,並實現並購整合,實現行業內的強者越強,由3-5家核心企業瓜分行業多數利潤,是大部分行業發展的必然結果,對行業核心企業的研究尤為重要。
價格現象從來都是一種貨幣現象。
2010年之前,央行的外匯資產是貨幣創造的發動機,銀行依靠存貸差即可獲取暴利,自身加杠桿動力不強,商業銀行總負債/央行總負債一直保持在3-4倍以內;但2010年開始,外匯資產下降縮減了商業銀行存貸差收益,商業銀行轉為發展主動負債,大幅放大經營杠桿,來維持高額收益,商業銀行總負債/央行總負債在今年達到7倍,隨後遭到監管層強力的降杠桿措施。
在2011-2012年的第一輪金融創新中,非標資產成為商業銀行加杠桿對象,並蔓延至其他資產,但很快被監管嚴控並納入表內,造成股債雙災,「錢荒」效應即是在此階段產生;在2014年開始的第二輪金融創新中,加杠桿對象直接作用於股債,並蔓延至房地產,形成股債房三牛,隨後迎來了監管層暴力去杠桿,股票及債券分別在2015、2016年被刺破泡沫。
本輪商業銀行的去杠桿仍在深入,唯一高高在上的資產只有房價,股市杠桿已基本清理完畢,在流動性層面上,
目前更多是處於存量資金博弈狀態,對企業本身價值更為關注。
3
好行業、好企業、好生意
在投資中,股票價格圍繞價值會有較大波動,但對於企業經營本身,應是具備穿越經濟周期的能力。因此對於投資標的的選擇,我們通常圍繞好行業、好企業、好生意的三個標准進行抉擇。
1、好行業。
根據行業生命周期特點,大多數行業從誕生開始,都會陸續經歷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三個階段,經歷大量競爭和並購後,最終形成行業內的寡頭壟斷,由3-5家主導企業分享多數收益,如果喪失創新機遇或被替代,甚至可能遭遇衰退期,如柯達、諾基亞等。
對成長期行業的投資,更關注行業規模增長的持續性,以及企業本身能從行業增長中獲得的營收和利潤增長;對成熟期行業的投資,更關注企業在競爭中構建的獨特優勢,並依靠優勢獲取盈利和成長的能力。
2、好企業。
在行業高速成長期,單獨企業的優劣並不明顯,但隨著行業發展成熟,競爭壓力增加,好企業的價值將放大。在我們評判企業本身優劣的過程中,著重分析其管理團隊、競爭優勢、財務狀況三個方面。
優秀的管理團隊,具備對企業戰略戰術的堅決執行和反饋能力,能靈敏地捕捉市場趨勢的變化並作出針對性決策。
獨特的競爭優勢,能幫助企業樹立競爭壁壘,維護自身收益水平,降低經濟周期波動帶來的影響。
清晰的財務狀況,既有利於評估管理團隊措施執行的有效性,也有利於在行業間進行比較分析,明晰企業在競爭中的優劣勢,並對企業進行定量化的價值評估。
3、好生意。
商業模式對企業盈利的持續性和穩定性起重要作用,其表現為盈利與增長模式、核心競爭力、市場壁壘等,同時商業模式並無好壞之分,只有適合與否。
如2010年之前,批量化、低成本、分銷式帶來的規模優勢,可以幫助企業快速滿足市場需求,獲取高額收益,但隨著競爭加劇和消費升級,個性化、高品質、直銷式可能成為企業突破競爭的重要方向。
例如,在2011年時,宜華生活與索菲亞均為家居行業重點品牌,且宜華生活市值與市場規模均高於索菲亞,但隨著消費者對家居品質及定製化需求的提升,以及對直銷門店渠道的把控,索菲亞從競爭中突破,其市值從36億增長至360億,而宜華生活市值從94億增長至146億,兩者增速差距巨大。
作者 王建輝
⑨ 東北特鋼債券違約 最後怎麼處理的
在東北特鋼債券違約事件出現之前,一直國企債券存在著剛性兌付的問題,即企業還不起的話有政府兜底。
但當東北特鋼出現債券違約時,政府為了敲碎剛性兌付這一潛規定,沒有為東北特鋼的債務問題負責。最終以東北特鋼債務重組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