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國債首先在哪個國家確立起來
最早出現於奴隸社會,伴隨著商品經濟的一定發展及國家財政赤字的出現,國債由此而產生。國債的產生使國債理論開始逐漸形成並不斷發展。
現代意義上的國債是在佛羅倫薩和義大利其他城市共和國中首先出現的。從那時起,國債席捲整個歐洲,一些民族國家,如西班牙、法國和荷蘭都開始發行國債。在數百年的國債實踐活動中,西方社會產生了種種國債理論,並且很自然地發生了各種的爭論。由於利益得失等各種因素的原因,也就形成了反對與支持國債兩種主要觀點,也就使得國債理論構成了財政經濟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
⑵ 新中國成立最早發行的是哪種國債
新中國成立後至今,我國國債的發展可以分為兩個主要階段:
第一個階段(1950-1958年):
新中國成立後於1950年發行了"人民勝利折實公債",成為新中國歷史上第一種國債。在此後的"一五"計劃期間,又於1954-1958年間每年發行了一期"國家經濟建設公債",發行總額為35.44億元,相當於同期國家預算經濟建設支出總額862.24億元的4.11%。
1958年後,由於歷史原因,國債的發行被終止。
第二個階段(1981年至今):
我國於1981年恢復了國債發行,時至今日國債市場的發展又可細分為幾個具體的階段。
1981-1987年間,國債年均發行規模僅為59.5億元,且發行日也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這一期間尚不存在國債的一、二級市場,國債發行採取行政攤派形式,面向國營單位和個人,且存在利率差別,個人認購的國債年利率比單位認購的國債年利率高四個百分點。券種比較單一,除1987年發行了54億元3年期重點建設債券外,均為5~9年的中長期國債。
1988-1993年間國債年發行規模擴大到284億元,增設了國家建設債券、財政債券、特種國債、保值公債等新品種。1988年國家分兩批在61個城市進行國債流通轉讓試點,初步形成了國債的場外交易市場。1990年後國債開始在交易所交易,形成國債的場內交易市場,當年國債交易額占證券交易總額120億元的80%以上。1991年我國開始試行國債發行的承購包銷;1993年10月和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推出了國債期貨和回購兩個創新品種。
1994年財政部首次發行了半年和一年的短期國債;1995年國債二級市場交易活躍,特別是期貨交易量屢創紀錄,但包括"3.27"事件和回購債務鏈問題等違規事件頻頻出現,致使國債期貨交易於5月被迫暫停。
1996年國債市場出現了一些新變化:首先是財政部改革以往國債集中發行為按月滾動發行,增加了國債發行的頻度;其次是國債品種多樣化,對短期國債首次實行了貼現發行,並新增了最短期限為3個月的國債,還首次發行了按年付息的十年期和七年期附息國債;第三是在承購包銷的基礎上,對可上市的8期國債採取了以價格(收益率)或劃款期為標的的招標發行方式;第四是當年發行的國債以記帳式國庫券為主,逐步使國債走向無紙化。
1996年以後,國債市場交易量有所下降。同時,國債市場出現了託管走向集中和銀行間債券市場與非銀行間債券市場相分離的變化,呈現出"三足鼎立"之勢,即全國銀行間債券交易市場、深滬證交所國債市場和場外國債市場.
⑶ 國債是哪一年開始發行的
發行國債,最早是從50年代就開始了。那時候不叫國債,叫做建設公債。
⑷ 茅台首次發行債券,具體是怎麼回事
9月16號下午,茅台發布公告,面向專業投資者發行不超過150億元公司債券,公告稱,茅台此次發行的150億債券,擬用於對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的股權收購,償還有息債務,補充流動資金需求。
茅台股價已經跌逾3%。深受投資者青睞的茅台股價為何會下跌如此之多,究其原因還是2020上半年的營收額以及凈利潤下跌所致的,再加上如此龐大的債券,所以投資者以及投資機構都擔心茅台未來的發展潛力,因此才會拋售茅台的股票,從而導致股價大跌。
(4)首次在發行國債擴展閱讀:
相信茅台集團此舉是為了緩解地方投資債券的發行壓力,從而降低貴州的金融風險。茅台作為貴州的龍頭企業,犧牲了自己,幫助了別人,值得我們的稱贊。由於貴州非標債務的違約現象較多,貴州部分地方投資債券難以銷售,長期來看將導致貴州部分地方政府破產。
因此,茅台集團發行債券購買這些投資債券。在我看來,這是一個負責任的表現,這是一個大企業的責任。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如此。成功屬於那些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人。對社會不負責任的公司也不會走得太遠。
我也從這一舉動中看到了茅台集團報恩的品格。茅台集團是貴州政府一步一步打造的品牌,它現在擁有的一切都離不開政府最初的支持。貴州省部分地方政府正面臨財政危機。
為了回報當初的恩情,集團毅然伸出了援手,值得其他企業學習。無論是一個企業還是一個人,只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向前走,才能永遠發展。我也相信茅台集團一定會度過這次危機,以更強的姿態重新回到我們的視野中。
⑸ 新中國首次發行國債是哪一年發行的人民勝利折實公債
1950年
⑹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發行的債券
我國首次發行的債券,是1894年清政府為支付甲午戰爭軍費的需要,由戶部向官商巨賈發行的,當時稱作「息借商款」,發行總額為白銀l l00多萬兩。甲午戰爭後,清政府為交付賠款,又發行了公債,總額為白銀1億兩(當時稱「昭信股票」)。
自清政府開始發行公債以後,舊中國歷屆政府為維持財政平衡、都發行了大量公債。北洋政府、南京國民政府、武漢國民政府、以及蔣介石政府先後發行了數十種債券。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曾於1950年1月發行了「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實際發行額摺合人民幣為2.6億元,該債券於1956年11月30日全部還清本息。1954年,我國又發行了「國家經濟建設公債」,到1958年共發行5次,累計發行39.35億元,至1968年全部償清。此後20餘年內,我國未再發行任何債券,處於一個「既無外債,又無內債」的特殊時期。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政府的工作中心轉向了經濟建設。1981年1月16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理》,財政部為平衡財政預算,開始發行國庫券,對象是企業、政府機關、團體,部隊、事業單位和個人。截止1997年,連續發行了17年。
1987年,為促進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大型項目籌集中長期建設資金,我國發行了3年期的重點建設債券,發行對象是地方政府、地方企業、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和城鄉居民,發行總額為55億元。1988年,為支持國家重點建設,我國發行了2年期國家建設債券,發行對象為城鄉居民、基金會組織、金融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發行額為80億元.
⑺ 我國第一次發行國庫券在哪一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印有「國庫券」字樣的不記名的國庫券(實際上應該稱為不記名國債,區別於金融學上稱的1年以內的「國庫券」)發行於1982年~1997年。最早發行應該是1982年。早先50年代發行過「愛國公債」,屬性和之後的國庫券一樣也是不記名國債,但是沒有稱為「國庫券」。
⑻ 中國第一次發行國債什麼時候
您好,很榮幸能回答您的問題。中國第一次發行國債是在1950年。希望我能幫助到您。
⑼ 我們中國的第一期國債是在什麼時候發行的
1、中國的第一期國債: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曾於1950年1月發行了「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實際發行額摺合人民幣為2.6億元,該債券於1956年11月30日全部還清本息。
2、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