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影響國債的負擔因素有哪些
國債的適度規模客觀存在,但在具體實踐中,卻往往很難把握其具體數量界限。某些國家現行的關於國債規模的警戒性指標,諸如國債負擔率(國債余額/GDP)不超過60%;國債依存度(當年債務收入/當年財政支出)不超過20%;國債償債率(當年債務償還額/當年財政收入)不超過10%;當年財政赤字/GDP比例不超過3%,等等,只是起警戒作用的一般性經驗指標,並不一定與其他各國的具體情況吻合,特別是難以適應對各國某個特定時期國債適度規模的判斷。這就需要從國債規模的影響因素出發來進行必要的分析探討,以求科學認識國債發行的需要和可能,進而討論和決定較為適宜的國債規模。
在現實經濟中,影響或決定國債規模的因素是多層次、多方面的。從宏觀經濟來看,諸如經濟的發達程度、當時的經濟周期區位、經濟的增長率和效益指標、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費水平、全社會投資規模和結構合理性程度、財政收支狀況和金融深化程度等等因素,都會影響國債適度規模的大小。從國債自身的運作來看,國債的管理水平與結構狀況,諸如籌資成本、期限安排、品種搭配、償還方式和國債資金的使用方向與使用效益,均會構成決定國債適度規模大小的因素。
促進經濟的均衡發展
財政是國家宏觀調控的重要工具,因此國債政策措施應首先注重促進宏觀經濟的均衡發展。從我國現階段情況看,與國債規模相關的首先是赤字問題,在赤字完全以債務彌補的情況下,政府赤字債務規模的合理確定就成為合理確定國債規模的關鍵。從理論上說,只有當年赤字債務額與當年凈儲蓄額相等時,才能實現國民經濟的宏觀均衡,才是最佳的赤字債務額。當然,這是從靜態的角度分析的,如果再考慮政府赤字開支的擴張效應(即帶動相關社會投資的增加),那麼實際的赤字債務額要小於靜態的社會凈儲蓄額。具體情況如何,則要視赤字開支擴張效應的大小而定。如果當年赤字債務額超過社會凈儲蓄,那麼可能會產生兩種後果,即或者成為通貨膨脹的直接動因,或者對社會有效投資產生明顯的「擠出效應」。從長期來看,這些後果均會對社會資源配置產生不良影響,而且徒增國家財政的未來負擔。反之,若當年赤字債務額遠遠小於社會凈儲蓄,又未能夠有效調動社會儲蓄轉化為有效投資,那麼會造成社會資源的利用不足(即未達到充分就業狀態),減緩經濟增長的速度,也會阻滯財政收入的增長。
糾正社會投資的偏離度
另外,如果社會投資在總量上達到一定規模,但在結構上存在著不合理的現象,那麼就必然和理論上所說的社會有效投資規模存在著相應的偏離度。在這種情況下,政府的債務籌資存在的必要性之一,是糾正社會投資的偏離度。我國一直存在、而且目前依然存在著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實際上體現著社會有效投資的不足,從而使得政府不得不採取國債籌資的形式來形成有效投資以矯正投資的偏離度。當然,政府行為是否能夠達到這一點,則取決於政府的效率和經濟預測、決策、管理水平的高低。政府對投資偏離度的矯正方式及效率不同(如政府直接投資或舉債貼息引導投資等),也同樣會影響因此而引發的國債規模。政府究竟應採取何種方式或方式組合,要視當時的具體經濟環境和諸種影響制約因素,以效率為基點而定。
政府管理水平及信譽
再有,從社會經濟總量方面對國債適度規模進行的探討,還必須結合政府管理與財政實際運行狀況。這是因為政府或財政作為國債的負債主體,其本身的管理水平和信用狀況也制約著國債規模的擴展。政府因信息不全或自身的行為缺陷,往往導致對社會經濟形勢預測不準、決策時滯大,乃至於決策失誤,不但影響國民經濟的均衡發展,而且有時也會加重政府的債務負擔,並影響政府信譽。總的說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舉債所取得的經濟效益是以宏觀的、社會綜合的效益為主,而不是具體的微觀經濟效益的簡單加總。這使得政府債務資金的支出效益往往反映在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或未來增加的潛力與後勁)、社會人均收入的提高(或形成未來提高的空間)、社會基礎設施的擴大、生態環境的保護、公共服務的改進等方面。問題在於,政府決策者的行為並不總是直接體現為社會效益與國家利益的最大化。這里既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因素,但確實決定著政府信譽的有限性(盡管我們常常認為政府的信譽是最高的),而且,就應債主體來看,仍然存在著私利和公利的協調配比問題,以及對政府的認知和評價問題。這樣,即使在國債資金運用較為合理的條件下,國債的依存度和國債的負擔率的評估仍然聯系著社會對政府信譽的主觀評估,也同樣體現為國與國之間政府信譽的相互評估指標。國債規模的警戒性經驗指標實際上反映了對政府經濟行為的信任度指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規制政府行為的指標。雲掌財經為您解答
B. 國債管理研究的內容提要
近年來,國債管理與國債市場發展已成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關注的課題。根據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定義,國債管理是制定和執行政府債務管理策略的過程,以滿足政府籌資需要,達到成本和風險管理目標,同時實現其他政府債務管理的目標,例如建立和發展高效、高流動性的國債市場。
本書在對國際經驗比較研究的基礎上,從不同角度對國債管理進行了研究,包括國債管理目標與傳導機制,國債規模管理,國債發行管理,國債市場流動性的提高,運用國債管理政策防範金融風險,國債管理與貨幣政策、現金管理的協調等。在對我國國債管理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的基礎上,提出我國國債管理和國債市場發展的目標和若干建議。現對本書的框架結構和主要內容作以簡述。
本書共分9章。導論、結束語單獨成章,正文部分7章。
第1章,導論部分。導論部分首先對本書的選題背景和意義進行了闡述,並對基本概念加以說明;其次從國債對經濟的影響和債務風險的角度對國內外研究進行了歸納,對國債管理和發展國債市場的意義進行了簡單闡述,在釐清本書的研究方法和整體框架的基礎上,指出本書創新和不足之處。
第2章,國債管理的目標、傳導機制與政策協調。國債管理的目標包括基本目標與最終目標兩個層次。國債管理的基本目標包括債務成本最小化和債務風險最小化兩個層面。國債管理的最終目標包括經濟增長、物價穩定、收入分配公平、資源有效配置和國際收支平衡,這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是一致的。在債務管理目標之間有時也存在沖突,政府需要在籌資成本最小化或風險最小化之間進行選擇,實現長期債券與短期債券的最佳搭配。作為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債券品種,國債管理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國債規模的確定,國債期限品種的設計,國債發行對象及方式的選擇,國債發行利率的確定,國債買賣和回購,衍生工具的運用等,債務管理者運用上述政策工具來影響金融市場的流動性和利率水平,通過傳導機制最終實現宏觀調控的目標。同時,國債管理政策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聯系密切,也是兩大宏觀經濟政策協調配合的結合點。這些內容都將在本章中加以論述。
第3章,國債管理國際比較。本章基於各國債務管理者多年的探討與實踐,提出了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發展的最佳途徑,並對市場發展的若干問題,新興債券市場發展面臨的挑戰,國債管理面臨的新問題等進行了闡述。英國、美國、加拿大、日本在國債管理和國債市場發展方面積累了不同的經驗,本章分別作以介紹。近年來,許多OECD成員國財政出現了預算盈餘或赤字減少的情況,面對這種情況,為對債務資產進行重組,抵消發行量減少對流動性的沖擊,許多國家採用了類似的管理技術,包括轉換操作,旨在提高市場流動性並將新發債券和余額債券整合到較大規模基準債券的發行。本章從不同角度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分析,以期對我國國債管理和市場發展提供一定借鑒。
第4章,國債規模管理——兼評國債風險。對適度國債規模進行合理約束的關鍵是如何確定一定時期內國債規模的界限,從而有效防範國債風險和財政風險,這是本章研究的重點。本章首先從理論和實證的角度對適度國債規模指標進行了分析,對國債規模增長的穩定負擔率條件、國債規模增長的臨界值模型進行了歸納,指出指標臨界值的確定不應盲目照搬別國經驗,應根據本國的經濟體制、財政收支情況和市場發展情況綜合考慮。
然後在指標分析的基礎上,對我國國債規模風險、發行風險和償還風險進行了評價。如果從債務負擔率、赤字率和居民應債率的角度分析,基本得出目前我國國債的規模並不過大,總體上仍是適度的結論。只要我國能維持一個比較合理的實際經濟增長速度,採用正確的宏觀經濟政策,保證國債實際利率不超過實際經濟增長率,同時基本將赤字控制在一定的水平內,努力提高國債投資效益,那麼國債規模就是可持續的,就不存在大的財政風險,債務危機就不可能發生,適度的國債發行會對經濟的穩定增長做出貢獻。但如果從償債率的角度考察,通過對未來幾年的預測,本書認為我國償債負擔出現逐年加大的態勢,必須加以足夠重視。財政部作為國債發行體和國債管理者,在保障政府資金需求的前提下,應把降低債務的利息支付作為債務管理的主要目標,在國債成本優化的基礎上均衡償債支出,避免財政風險。最後,從國債規模管理體制上看,許多國家經驗表明國債余額管理是控制國債規模的有效方式。在這種體制下,債務管理者對國債政策的運用相對靈活。我國以余額管理制度取代傳統的發行額管理制,這將對國債管理以及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產生深遠的影響,本章將從多角度對上述問題進行分析。
第5章,國債管理的基石——發行管理。國債發行是國債管理的重要環節。不同的發行方式對政府籌資的效率和成本影響很大,而採取何種發行方式又受到國家的經濟、金融體制與金融市場發達程度的制約。從發達國家實踐來看,目前所採用的國債發行方式主要有直接發行、連續發行、承購包銷和公募招標四種方式,選擇合適發行方式的原則,應是能夠反映債務管理的目標取向,並且能夠發揮國債作為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協調配合的有效工具。在對各種發行方式進行比較的基礎上,本章對我國國債發行方式的演變進行了簡要回顧與評價。國債的成本管理是國債管理的關鍵,在國債管理中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降低國債的成本,包括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發行市場,適時進行相應的國債轉換和買回,加強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等。國債結構管理包括對品種結構、期限結構、利率結構、應債主體結構等方面的管理,其中核心問題是國債期限結構的選擇問題,合理的期限結構將會促進一級市場的發行和二級市場的流動性。國債期限結構的特點受到國民儲蓄、居民消費、金融體系特點、投資者結構、政府資金需求結構以及二級市場流動性等因素的影響。在發行新債時,國債期限長短的確定以及長、短期國債如何搭配是國債管理的具體內容。考慮到債務管理籌資成本最小化目標與流動性目標的沖突,本章在期限設計中將籌資成本目標與國債流動性目標進行協調,在此基礎之上,引入政府效用損失函數,對國債最優期限模型進行了推導。結合國際經驗,提出了我國國債品種創新的主要思路,即發行儲蓄債、指數債和本患拆離債,同時認為引入預發行是發行機制創新的路徑之一,提出了預發行方案的初步設計框架。
第6章,國債管理的關鍵——建立流動性的二級市場。國債的一、二級市場必須同步並行發展。國債要能夠以合理的價格在一級市場順暢發行,必須依賴於一個完善的國債二級市場,也只有高流動性的國債二級市場,才能夠形成較為合理的國債收益率曲線,促進利率的市場化進程,實現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有效協調配合。同時,高流動性的國債二級市場還是投資者進行資產管理、有效規避金融風險和確定金融產品價格的良好場所。
本章首先結合金融市場微觀結構理論,對國債市場流動性問題進行了國際比較研究。流動性度量的指標包括緊度、深度和彈性。影響國債市場流動性的因素包括產品設計、市場結構、交易機制、信息披露和稅收等問題。從國際經驗來看,國債市場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建立有深度的、流動性的市場,提高市場流動性的途徑包括交易的競爭性結構,將稅收對流動性的負面影響最小化,提高交易信息的透明度,標准化交易和清算操作,市場參與者的多元化,確定核心資產,滿足基準債的市場需求,完善回購市場和衍生工具市場的功能,培育機構投資者,充分的市場監管等。然後在國際比較的基礎上,本章對中國國債市場流動性不足的現狀進行了分析,提出改善我國國債流動性的政策建議:一是提升國債基準利率的功能。雖然由於各種原因,目前我國國債利率尚不足以發揮基準利率的功能,但如果能夠優化國債市場結構和交易機制,國債應能擔當起基準利率的職能。
二是培育和完善機構投資者。機構投資者的發展對資本市場的微觀結構有著普遍而深入的影響,不僅提高了清算和結算的效率,並且有助於金融資產的准確定價。三是逐步建立統一互聯的國債市場體系。我國國債市場的分割格局是從1997年商業銀行從交易所市場撤出,銀行間債券市場成立開始,目前市場分割是完善市場體系和提高市場效率的重要制約因素。因此,國債管理部門應採取措施推動統_互聯市場體系的建立,包括市場參與主體對交易場所的自由選擇,統一的登記、託管、結算體系的建立等。四是完善做市商制度。借鑒國外市場發展經驗,做市商制度是對提高國債市場流動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我國銀行間國債市場雖然也存在做市商制度,但是有行無市的困擾一直存在。為此,應借鑒國外經驗,進一步完善我國國債市場做市商制度。最後,提出了提高完善市場流、動性的相關政策建議。對上述內容,本章均進行了較為細致的闡述。
第7章,國債管理與金融風險防範。國債作為政府信用工具,是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結合部。國債政策是一把「雙刃劍」,國債政策與金融政策協調配合,運用得當,可以促進金融業的穩定與發展。如果配合出現偏差,就會危及整個金融業的安全和穩定。因此,加強國債市場運行中金融風險防範的研究十分迫切。本章首先對國債管理和國債市場運行的風險進行了簡要分析,然後結合亞洲國家在危機之後紛紛迅速發展國債市場的實例,分析了國債管理與國債市場發展對防範金融風險的意義。反思亞洲金融危機,理論界和債務管理當局開始認識到債券市場發展的落後是亞洲金融危機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韓國在亞洲金融危機之後迅速發展國債市場,從而較快從危機中恢復,中國則從1998年實施以增發國債促進經濟增長為主要特點的積極財政政策,從而有效地避免了金融風險,上述例子充分說明國債市場發展對金融風險防範具有重要意義,進而提出發展亞洲債券市場應是亞洲國家共同防範金融風險的選擇。最後,考慮到中國商業銀行是國債市場的最大投資人和持有者,在利率上行的通道中將面臨巨大的利率風險,本章從印度的實踐經驗角度,分析了政府從管理者角度應如何對國債的最大持有者——商業銀行的利率風險提供有效的避險機制,同時提出應積極發展衍生工具市場以應對利率風險,如完善國債利率掉期,並對我國恢復國債期貨交易時機是否成熟進行了探討。
第8章,國債管理與國庫現金管理、貨幣政策的協調。本章首先對現金管理的含義與目標進行了闡述,然後結合國際經驗,分析了國庫現金管理的基本模式,在此基礎上,對我國開展國庫現金管理的意義及方式進行了分析,並對債務管理與現金管理的關系進行了闡述。對於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國庫現金管理是指財政部通過定期發行短期債券和每天運作國庫現金等主要方式,以實現熨平國庫現金流量波動,優化政府財務狀況,提高國庫現金使用效率,實現政府借款成本最小化、政府儲蓄和投資的回報最大化,以及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協調等目標。發達國家的經驗表明,債務與現金管理的目標應是一致的。也就是:「使政府的長期債務融資成本最小化,控制債務風險,以最低成本的方式管理財政部(即中央政府賬戶)總的現金需求,同時實現與貨幣政策目標相一致」。國庫國債管理與國庫現金管理,既有交叉,又有差別,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在我國開展國庫現金管理初期,主要實施商業銀行定期存款和買回國債兩種操作方式,而買回操作則是債務管理和現金管理的主要協調工具。本章結合歐盟成員國和美國的經驗,對國債買回操作的具體做法進行了介紹。從2006年起,我國開始參照國際慣例實行國債余額管理制度,結束多年來的年度發行額審批的方式,這將為我國國債管理、貨幣政策以及國庫現金管理協調奠定製度基礎。它不僅標志著一個國家財政管理的成熟度和透明度,同時短期國債的滾動發行也可以為債務管理、現金管理和貨幣政策提供更加靈活的手段與更加豐富的工具。另外,國債管理、現金管理與貨幣政策運作在機構設置與政策決策上應實現徹底分離,並應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以實現在操作層面以及必要時候開展高效的協調配合。
第9章,結束語。本章首先對全書的基本結論作以歸納和總結,然後在借鑒國際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中國國債管理的目標和國債市場的發展方向與路徑。我國國債管理的目標從長期看應是政府的債務融資成本最小化,控制債務風險,同時實現與貨幣政策等政策的協調配合。為實現這一目標,應該建立一個統一、互聯、開放、安全、高效的國債市場,其中建立流動性的國債市場是關鍵。
C. 從依存度看國債規模大,而從國債負擔率看,國債規模不大,你對此問題如何看
國債依存度是國債收入與中央財政支出之比,國際公認警戒線為25%-35%左右。我國國債近年依存度高達80%左右,這是因為:1、我國的國民收入分配過分向個人傾斜,國家總財政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不高;與此對比,發達國家的財政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一般為45%-55%左右;2、我國中央財政在國家總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長年維持在52%-53%左右。即我國的中央財政支出基數低於國際標准水平。我國的低國債負擔率恰恰說明了我國國民收入高,只不過是大部分為國民所持有。需要支出的是,我國的國債規模近年已相當高的增速增加,需要引起警惕!
D. 我國當前國債規模是否適當!!!
我國著名財政經濟學家、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中國財政學會副會長何盛明教授曾經說過:
我們的財政政策和國債政策從來都是為實現國家的政治和經濟目標服務的。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造成了嚴重的影響,物價水平總下降,經濟增長速度下滑。鑒於此,中央決定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增發國債用於基礎設施建設。1999年又進一步實行積極財政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經濟各項指標下滑的趨勢得到控制。1998年的經濟增長率為7.8%,1999年的經濟增長率為7.1%。
認識我們的債務規模,關鍵就要看國家財政政策所要解決的問題以及實施反周期調節的經濟效果如何。至於在亞洲金融危機得以緩解,東南亞一些國家經濟復甦以後,我們的財政政策將如何改變,則需另當別論。但從今年的經濟形勢來看,還應當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具體到我們國家,國債規模的大小,我想應該結合我國的現實情況來分析。籠統地說發債空間大小與否,我認為不具體,也是沒有說服力的。我們國家從1993年開始實行宏觀調控,並在1996年順利實現了經濟軟著陸。但是,在軟著陸以後,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中的深層次矛盾也開始暴露出來,這集中表現為結構性矛盾、制度性矛盾和體制性矛盾;而且,這三種矛盾交織並發、錯綜復雜。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也可以說反映了三大風險、三大困境,即國有企業處於困境,銀行處於困境,財政處於困境。鑒於這三大矛盾同時並存,要擺脫困境,當然要從經濟入手,從企業入手。而國民經濟的調整,產業結構的升級,國企改革的深化,都離不開財政和銀行的支持。但是,在這三大矛盾、三大困境同時出現的時候,我們解決問題的迴旋餘地就不是很大了。面臨著這樣一個現實矛盾,那麼,我國的國債規模究竟要搞多大呢?
衡量我國國債規模的大小,既要考慮到我們的財政政策是為經濟服務的,不能夠只求財政平衡而放棄總的經濟目標,又要從客觀形勢出發,考慮到財政自身的運行問題。我們可以用兩個總量指標來衡量國債規模的大小,一是赤字率,即赤字佔GDP的比重,按國際標准不能超過3%;二是債務率,即債務余額佔GDP的比重,以60%為警戒線。從公開的數字來看,目前我國的赤字率還不高,好象發債空間還比較大,但是如果考慮到其他一些隱性赤字,就已經接近或超過國際警戒線了。更重要的是,分析赤字率時,我國還有幾點與西方不同。第一,我國的債務余額積累是從1982年開始的,而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已有了近二百年的歷史,因而其債務率遠遠高於我國;國與國情況不同,債務率不具有可比性。第二,我們的財政能力也有別於西方市場經濟國家。我國的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是12%,而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比重都在30-40%,財政能力比我國要強得多;而我國的財政能力相對較弱,這一點在比較債務率時必須加以考慮。第三,我們的資本市場剛剛起步,還很不發達,發行的國債還不能直接進入資本市場流通。而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資本市場應當說是比較成熟的,無論國債發行多少,都能進入資本市場流通,通過市場的循環消化,債務問題便很難暴露;並且,西方一些市場經濟國家即使沒有財政赤字,也要發行國債,以便進行公開市場操作,調控宏觀經濟運行。所以說,為什麼西方國家債務率高於100%都不會出現大的問題,道理就在這里。因此,我們在作國際比較時,必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從我國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發債的空間應該說不是很大了;我認為,現在財政已經盡力了。
1998年以來我國適度增發國債,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對我國的沖擊;二是為了扭轉國民經濟增速下滑的局面,是實施反周期經濟調控的重要舉措。從目前情況來看,亞洲一些國家已經相繼走上了經濟復甦的道路,金融危機的影響正在減退。我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雖然趨緩,但仍保持在較高水平,物價也出現止跌跡象。因此,我們的反周期調節也將告一段落。在經濟運行恢復正常以後,就要注意解決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等深層次的矛盾問題。財政政策,包括稅收政策、轉移支付政策等,都應當以此作為調控目標。這些問題不解決,國民經濟發展和財政運行都會受到很大影響。
但有一種傾向是我們所不願看到的,那就是不分具體情況,一味地依賴積極的財政政策來解決需求不足的問題。擴張性財政政策與需求不足之間,並沒有必然聯系。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特別是出現買方市場時,需求不足是一種常態,主要應當靠市場進行調節,宏觀調控政策應當處於輔助地位,其作用效果是有限的。過分依賴財政政策調整市場需求,事倍而功半。處理不好,還會導致債務危機。而債務危機反過來又會對經濟運行產生負面影響。俄羅斯經濟的崩潰就是一個明證:首先是債務危機,進而導致經濟危機爆發。因此,國債政策也是要謹慎使用的。
E. 影響國債規模的因素有
影響國債規模的因素有銀行的高額理財和一些保險業對國債都有影響
F. 求目前國內外國債研究現狀(論文用)
我國貨幣市場的另一個重要子市場是國債市場,這是中央銀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的重要場所。1997年6月後,我國的國債市場一分為二,形成了相互隔絕的交易所場內國債市場和銀行間債券市場兩部分,從而杜絕了銀行資金流入股市。其中的銀廳間債券市場應規范運作,發展較為迅速,己經成為中央銀行進行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重要場所。
但是必須看到,目前的銀行間債券市場規模過小,使得中央銀廳公開市場業務操作的效果大打折扣。例如,1999年全國銀行問債券市場的交易量僅為刀.4億元,只相當於場內國債交易量的,而1997年底余額為1億元,商業銀行系統的法定準備金、備付金合計約20000億元,則基礎貨幣約為33456億元,即使假定這完全系中央銀行買入,中央銀行所能增加的基礎貨幣僅佔全部基礎貨幣的0.23,無法真正有效地調節社會貨幣供應量。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協調是通過協調手段的調節實現的。其重點調控手段有:
第一,國債與公開市場業務的協調配合。目前國債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也成為國家財政用於建設性支出和調整產業結構的主要財力來源。要把國債變成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協調手段,使之成為既調節產業結構,又調節貨幣流量,成為發展、穩定於一體的經濟杠桿,國債改革還需把握兩個方面:一是發行短期國債,期限在3個月、半年、9個月和一年不等,不定期常年發行,中央銀廳可以通過公開市場業務,吞吐國債,穩定基礎貨幣,調節社會供需總量平衡,實現穩定。二是改變國債的使用方向,提高國債的利用效率。即國債不能用於消費性財政支出,應主要用於生產建設性支出,特別是用於支持國有經濟的發展,確保國債走上「有投入也有產出」的良性循環機制,不致釀成沉重的償債負擔。
第二,財政投資項目與銀行配套貸款的協調配合。目前我國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重點在於財政對於貸款的貼息措施。財政貼息可以大大降低信貸資金的成本,從而真正刺激起社會的投資需求,這樣會在財政投入和民間投資之間建立起直接的連帶關系。把後者真正帶動起來。
G. 研究國債規模的意義
我國國債發行規模狀況
我國國債發行始於1950年的人民勝利折實公債,1954年—1958年又相繼發行了國家經濟建設公債,其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終止了政府舉債融資,我國成為世界上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的國家。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從1981年開始恢復發行國債,國債的發行主要用於籌集建設資金,彌補財政赤字。由於當時彌補財政赤字可以向銀行透支,因此,國債發行規模較小,增長較慢。從1994年起,國家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出台了《預演算法》,規定財政赤字不允許向銀行透支,使得國債發行規模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並在以後逐年增加發行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1998年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通過大量發行國債籌集建設資金以投入基礎設施等建設,為此,1998年國債規模達3310.09億元。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國債發行規模不斷擴大,2000年至2006年發行量達44556.4億元(詳見下表)。我國國債對支持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發展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保持一定規模的國債發行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經濟意義。
H. 簡述衡量國債規模的相對指標及意義
我國國債發行規模狀況我國國債發行始於1950年的人民勝利折實公債,1954年—1958年又相繼發行了國家經濟建設公債,其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終止了政府舉債融資,我國成為世界上既無內債又無外債的國家。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從1981年開始恢復發行國債,國債的發行主要用於籌集建設資金,彌補財政赤字。由於當時彌補財政赤字可以向銀行透支,因此,國債發行規模較小,增長較慢。從1994年起,國家實行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出台了《預演算法》,規定財政赤字不允許向銀行透支,使得國債發行規模首次突破1000億元大關,並在以後逐年增加發行量,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增長。1998年國家實施積極財政政策,通過大量發行國債籌集建設資金以投入基礎設施等建設,為此,1998年國債規模達3310.09億元。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增長,國債發行規模不斷擴大,2000年至2006年發行量達44556.4億元(詳見下表)。我國國債對支持經濟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發展和完善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過程中,保持一定規模的國債發行仍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經濟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