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沒有固定的發行時間,銀行會有通知,國債不是每個銀行都有。
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
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國債法,是指由國家制定的調整國債在發行、流通、轉讓、使用、償還和管理等過程中所發生的社會關系的法律規范的總稱。它主要規范國家(政府)、國債中介機構和國債投資者涉及國債時的行為,調整國債主體在國債行為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國債關系。
與民法中的債法不同,國債法調整的是以國家為一方主體所發生的債權債務關系,這與財政法主體的一方始終是國家這一特徵是一致的,而且國債是國家取得財政收入的重要途徑,其目的是滿足社會需要,實現國家職能。因此,國債法是財政法的重要部門法。
但是,國債法調整的社會關系的核心是國債主體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即國家作為債務人與其他債權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因此,國債法與民法特別是與民法中的債法有密切的聯系,民法中有關債的理論及其具體規定常常也可適用於國債法。
國債法雖屬於財政法的重要部門法,但與稅法等其他財政法的部門法也有比較明顯的區別,如國債法主體的平等性即明顯區別於其他部門法,盡管國債法的一方主體必須是國家,但在國債法律關系中,國家是作為債務人與其他權利主體發生權利義務關系的,其他權利主體是否與國家發生債權債務關系,一般都由自己的意志決定,在國債法律關系中,他們與國家處於平等的地位,但在其他財政法律關系中,主體間的隸屬性則明顯區別於國債法。另外,國家取得國債收入的權利與其還本付息的義務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而其他權利人要享有取得本息的權利,也必須履行支付購買國債資金的義務。因此從一定意義上講,國債法是具有公法性質的私法。
Ⅱ 國家發行國債一般是在什麼時間和哪些因素有關,有無規律
這次11月10日就有發行
Ⅲ 英國國債
英國國債成避險資產
隨著歐債危機仍在蔓延,英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創下歷史低位水平,國際投資者正以創紀錄的規模購買英國國債,英國債將是美國國債市場外的最好避風港。只要歐元區債務危機仍未解決,英國國債將繼續作為安全資產受到投資者追捧。
英國是歐盟成員,但位於歐元區17國之外,而且英國在控制其貨幣方面的能力仍令人羨慕,關鍵是如果有需要,英國有能力實施相關貨幣政策。
據英國央行的數據,國際投資者在10月和11月期間購買了288.7億英鎊的英國國債,為1982年有數據記錄以來的兩個月最高水平。10年期基準國債收益率上周一度跌至1.96%,而周三的交易價格收於2.05%水平。收益率下跌,位於低位可與德國國債收益率相媲美。
歐洲債務危機已經到了緊要關頭,而英國的表現則比其他國家出色。蘇格蘭皇家銀行分析師表示,英國國債將是美國國債市場外的下一個最好的避風港,英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將進一步下降。
Ⅳ 英國的自由經濟體制最早是怎麼形成的
英國是資本主義的發源地,也是自由放任市場經濟的發軔地。但是,20世紀以來,英國市場經濟體制已具有不同於自由放任市場經濟體制的特點,成為以私人資本所有制占據統治地位,經濟決策結構高度分散,資源配置以市場機制為主要方式,政府對經濟干預和調節的范圍和程度較為有限的現代自由型市場經濟體制。
一、市場經濟運行中的所有制形式
英國企業的所有制形式主要有國家資本所有制和私人資本所有制。它們在市場經濟運行中具有不同的地位。
在英國,國家資本所有制形式是在開展國有化運動中形成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英國開展了兩次大規模的國有化運動。第一次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初期,對大部分私人鐵路、鋼鐵公司、銀行和煤炭公司實行了國有化;第二次發生在70年代中後期,將造船工業和宇航工業收歸國有。這兩次國有化運動都是在英國工黨政府的推動下發生並完成的。經過兩次國有化浪潮,英國的國有企業達1600多家,分布於煤炭、電力、郵政、鐵路、航空、計算機等基礎設施、基礎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部門。盡管如此,這些國有企業在組織機構、供給資金限額、職能和許可權以及部分資產出售等方面,雖也按各級政府的指令辦事,但在生產和財務上卻擁有較大程度的自主權,並作為獨立法人同其他私人公司發生合同關系。因此,英國國有企業實際上表現為政府間接控制的一種公共企業。
1979年5月撒切爾夫人上台後, 提出了把英國建成「大眾資本主義社會」的口號,對國有企業實行了英國歷史上最大規模和最為廣泛的私有化,從而使英國工黨在英國市場經濟運行中實行企業國有化的兩次努力幾乎化為烏有。國有企業私有化的過程經歷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將那些在國民經濟中無足輕重的不具有壟斷性質的規模較小的商業企業實行私有化;第二階段是將那些在國民經濟中舉足輕重並具有自然壟斷地位的規模龐大的部門實行私有化。實行私有化的主要方式是:把企業推向市場,上市股票;把企業賣給私營公司;由集團投資或由管理人員和雇員合資購買企業等。國有企業私有化以後,國有企業的數量大大減少,國有企業的職工人數在全國職工總數中的所佔比例大大下降,在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經濟部門中,只剩下鐵路、煤炭、郵政、市內公共交通幾個部門掌握在政府手中。
私人資本所有制形式主要由公司所有制和個人資本所有制構成。在英國,現存的公司所有制形式是依據《1948年公司法》和對該公司法進行了修訂和補充的《1967年公司法》而建立的。公司所有制形式大體可分為公公司、通常私公司和免除私公司三種。公公司是指可以公開募集股份、公開募集公司債務的募集公司;通常私公司是指既不可公開招股,又不可公開募集公司債務,公司股份轉讓和公司股東人數均受到限制的公司;免除私公司則是可以免除某些義務,但必須寫年度報告書,同時也存在某些限制的公司。公司的組建及其籌資方式主要採取發行債券、優先股票和普通股票的辦法。公司所有制的組織形式多為壟斷性企業。
在企業結構上,英國和美國一樣,大壟斷企業居於核心地位,許多中小企業像衛星一樣,緊緊環繞著大壟斷企業,構成市場經濟的主體,不斷推動市場經濟的運行。
二、市場經濟運行中的市場形式
英國現代自由型市場經濟體制的運行是以較為自由的市場形式為基礎的。
英國的勞動市場實行的是自由僱傭制。在勞動市場上,僱主有權根據企業自身的需要自行招聘或解僱工人,工人也有權根據企業的工資和福利待遇情況自由地選擇職業。僱主和工人之間的雙向自由選擇成為英國勞動市場運行的一個重要特徵。但是,這種僱主與工人之間在自願基礎上建立的關系也必然存在著利益上的矛盾,而對這一矛盾進行協調的任務則主要由工會去完成。工會作為英國經濟領域中的一個強有力的院外活動集團,具有代表和保障工人利益的權利,可以就工資增長、合同內容、工人權利、企業的生產經營、工人的福利等問題與資方進行談判,經過多次磋商達成協議。由工會所完成的勞資關系的協議,受到政府制定的法律的保護和制約。
英國的產品市場主要由工業品市場與農產品市場構成。工業品市場的競爭機制較為健全,各經營企業可以自由地購進各類工業產品,按照自己的意願決定產品的銷售;農產品市場卻是政府大力保護的對象,政府和農場主在主要農產品如家畜、牛奶、蛋類、羊毛、穀物、馬鈴薯等農產品的定價上達成協議,當國內自由市場上農產品價格低於協議價格時,政府就按差價對農場主進行「虧損補貼」。產品市場以批發商業和零售商業為主要形式。根據經營方法和經營品種的不同,批發商業分為傳統的商人批發商業、批發合作社、自願組合連鎖批發商業、現購自運批發商業、批零兼營批發商業等。其中傳統的商人批發商業是批發商業中最主要的類型,自願組合連鎖批發商業和現購自運批發商業是英國新興的批發商業。零售商業的主要形式有傳統的獨立商店、多支店商店、百貨商店、超級市場、巨型市場、購物中心、消費合作社、郵購貿易公司等。
在市場形式中,英國的金融市場最為發達。金融市場由貨幣市場、資本市場、外匯市場和黃金市場構成。貨幣市場經營短期資金,一般為1~7天的拆放,3個月或稍長時間的借貸;它囊括了歐洲貨幣市場、 存款單市場、地方政府存款市場、銀行同業存款市場、公司同業存款市場等。資本市場經營中長期借貸,其方式主要有發行債券或股票等有價證券和直接借貸。倫敦證券交易所是資本市場的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所之一。
外匯市場由英格蘭銀行指定的250 多家外匯銀行和眾多的外匯經紀商組成,主要交易英鎊、美元、加拿大元、日元、德國馬克、法國法郎、瑞士法郎和荷蘭盾等;幾乎所有的交易都是通過連結經紀商的專線電話直接進行,完善的電訊設備使倫敦可以與全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保持密切的聯系。
英國以海外貿易為主的特點,決定了外貿市場在英國市場經濟運行中的重要地位。英國的外貿進出口額在1985~1990年間增長十分迅速。出口商品主要是電器、機械、飛機、紡織品、化工產品等工業製成品,進口商品主要是食品、飲料、煙草、原材料,礦物燃料等;貿易對象主要是歐共體國家、其他西歐國家和北美國家。
三、政府幹預和調控經濟的有限性
英國現代自由型市場經濟體制有別於歷史上自由放任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在市場經濟中納入了政府的宏觀調控。
英國的私人資本所有制企業是完全自主的商品生產者,具有比較充分的自主決策權,政府雖然沒有直接干預企業經濟行為的權力,但是卻有要求企業按照宏觀經濟目標發展的義務。英國的市場形式具有以市場機制為主要方式配置資源的特點,在實際運行中存在著許多不完善、甚至被扭曲的現象,造成資源配置一定程度的失效。為了規范企業的經濟行為,彌補市場發展的不足之處,英國政府對經濟進行了干預和調控。但是,從英國經濟的現實狀況來看,政府的這一宏觀調控與西方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是極為有限的。英國數百年市場經濟的發展,雖已形成了一整套約束企業和市場行為的法律規章,但是政府對經濟干預和調控的程度和范圍都是較弱小的;既沒有經濟計劃的職能部門,也沒有明確的可實施的經濟計劃,政府幹預和調控經濟的主要手段是經濟政策。
英國的經濟政策包括產業政策、財政政策、貨幣政策、收入政策、外匯政策等,這些政策在一定時期內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但對市場經濟運行中存在的諸如失業、貧困等痼疾則無法進行徹底的根治。
為了從宏觀上把握產業結構的發展與變化,英國政府制定的產業政策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合並衰落的傳統產業。在煤炭、鋼鐵、紡織、汽車等產業趨於衰落的情況下,政府對這些產業採取了合並的措施,並進行了現代化的技術改造,提高其設備性能和技術水平。第二,支持新興產業的發展。新興產業是英國現今極有前途的產業,包括石油、電子、化工、高技術等。第三,扶植其它產業的發展。即以先進的技術和裝備帶動其它產業的發展。
為了加強對經濟領域的需求管理,達到調節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目的,英國政府制定了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是稅收。稅收的種類有:(1)個人所得稅;(2)公司稅;(3)增值稅;(4)社會保險稅。此外,還有公共項目和地方財產稅,汽油、 酒精飲料和煙草稅,資本收益稅、消費稅等。財政收入與財政支出在英國經濟的實際運用中表現為財政赤字。英國自30年代以來一直推行的都是赤字財政政策,政府希冀憑借赤字財政刺激消費和投資,抑制經濟危機,促進經濟發展。
貨幣政策的目標是實現充分就業、物價穩定、經濟增長。主要內容一是操縱短期利率,英格蘭銀行規定銀行利率高低,其他短期利率如銀行的存款和貸款利率,只允許根據銀行利率作有限的變動,政府也通過發行國庫券來影響短期利率的高低;二是控制貨幣供給量,政府通過控制政府支出和公共部門借款需求等途徑,規定流通中的貨幣量和全部儲蓄存款及存款證書的增長幅度。貨幣政策在實施過程中的具體做法是:通過英格蘭銀行在公開市場上買賣政府債券來控制貨幣供給量,影響利率;有時,政府也會採取某些人為的措施如改變銀行流動資產與非流動資產的比例、規勸各銀行服從英格蘭銀行的意志等,限制商業銀行的行為,控制貨幣供給量。
由此可見,英國政府宏觀調控的有限性主要表現在:它只有短期調節,沒有長期調節;它只調控總量,不調控微觀;它只管價值指標,不管實物指標。
四、與市場經濟運行相聯系的社會保障制度
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是英國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市場經濟正常運行的重要環節。
英國是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發源地。19世紀上半期,英國就已頒布並實施了新的《濟貧法》,推行以救濟大量貧民、失業者為主要內容的社會政策;20世紀初制定了一系列的社會保障法案,如《老年贍養法》、《職業介紹所法》、《國民保險法》等;到20世紀中期,英國基本形成了一整套的社會保障體系。這一體系是與現代自由型市場經濟的運行相適應的。
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基本內容有四個方面:(1)社會保險。 這是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主要內容。英國法定的退休年齡男為65 歲, 女為60歲,參加了國民保險的人只要交足了156周的保險金, 退休後即可領取退休金;交納了國民保險金的人在失業期間可領取失業保險金;按月交納了工傷保險金的職工因工作中的意外事故或某些規定的疾病而受傷或致殘者可享受工傷保險金;交納了國民保險金的人死之後,其家屬均可得到一筆死亡保險金。(2)社會補貼。 這是對社會保險的一種補充。英國社會中沒有交足國民保險金不能領取退休金而只能領取少量救濟金的80歲以上高齡老人和不交納國民保險金的16歲以下兒童均可享有這一補貼。(3)社會救助。對象一般是低收入家庭、 就業不充分的人和那些無力上交國民保險金而領不到退休金,或只能領少量退休金而無法維持最低生活需要的老人。(4)醫療保健,英國於1948 年建立了國民保健制度,凡英國公民,無論其財產多少,均可免費獲取國立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
英國社會保障費用主要來源於職工、僱主交納的國民保險金和政府的財政撥款,凡享有退休金、工傷保險金、失業保險金等權益的人,均按收入的一定比例交納國民保險金;政府的財政撥款主要用於醫療保險、社會救助和社會福利設施。
英國社會保險制度的實施對英國市場經濟的運行所產生的影響具有兩面性。第一,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在使全社會公民基本生活有所保障的同時,卻使英國社會兩極分化的現象日趨嚴重,貧富不均的鴻溝繼續擴大。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既使全社會公民在處於年幼、失業、疾病、傷殘、孤寡、年老時能得到社會的支持和幫助,也使全社會公民能夠享受到國家提供的多方面的社會服務。這一龐大的社會保障體系網路的形成,覆蓋了全社會公民基本生活需要的方方面面。但是,社會保障制度在實施過程中,大部分的保障基金卻作為「社會工資」流入了高收入階層的腰包,廣大的貧民階層所得甚微,英國社會中低於、處於或略高於官方貧困線的貧困家庭不斷增加。面對這一現實,人們無不懷疑社會保障制度「社會安全網」的作用。在資本主義制度中,貧困和兩極分化現象不是實施社會保障制度所能克服和解決的。
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在鞏固了壟斷資本統治的同時也使壟斷資本統治者付出了沉重的經濟代價,造成了經濟發展的長期停滯和低速增長。英國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使英國壟斷資本統治者利用小恩小惠籠絡了人民群眾,利用社會保障的具體設施麻痹了工人的鬥志,束縛了工人的行動,從而鞏固了壟斷資本的統治地位。壟斷資本統治者在社會保障制度這一「保護傘」之下,隨心所欲地剝削工人,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潤。他們利用國家提供的社會救助加強職工的培訓教育,提高勞動者的勞動素質;利用公費醫療,恢復和改善勞動者的勞動能力;利用多種福利事業,提高勞動者的勞動興趣;利用社會保障制度的實施,刺激經濟的增長等。所有這些,都為壟斷資本的統治奠定了「社會和平」和政治穩定的基礎,創造了良好的生產秩序和生產條件。但是,社會保險基金的大量開支卻使英國這個經濟上的「窮國」表現為消費上的「富國」。財政出現赤字、國債急劇膨脹,市場經濟發展受到限制;加上越來越多的沒有工作或少干工作的人也可以照常生活,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人們去尋找、恢復或變換工作的緊迫性,降低了勞動的流動性,滋長了對社會和政府產生依賴和吃「大鍋飯」的思想,造成了企業生產的低效率和整個經濟的低速增長。可見,英國社會保障制度作為市場經濟運行的一個環節,要對市場經濟的運行產生積極的推動作用,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Ⅳ 國債發行時間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曾於1950年1月發行了「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實際發行額摺合人民幣為2.6億元,該債券於1956年11月30日全部還清本息。1954年,我國又發行了「國家經濟建設公債」,到1958年共發行5次,累計發行39.35億元,至1968年全部償清。此後20餘年內,我國未再發行任何債券,處於一個「既無外債,又無內債」的特殊時期。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政府的工作中心轉向了經濟建設。1981年1月16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理》,財政部為平衡財政預算,開始發行國庫券,對象是企業、政府機關、團體,部隊、事業單位和個人。截止1997年,連續發行了17年。
1987年,為促進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大型項目籌集中長期建設資金,我國發行了3年期的重點建設債券,發行對象是地方政府、地方企業、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和城鄉居民,發行總額為55億元。1988年,為支持國家重點建設,我國發行了2年期國家建設債券,發行對象為城鄉居民、基金會組織、金融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發行額為80億元。
Ⅵ 國債發行時間是什麼時候
2017年8月10號發售的是儲蓄國債(電子式),招商銀行有代銷,可通過招行網銀專業版或招行網點購買,銷售時間截止到8月19日。
Ⅶ 18世紀初英國發生什重大事件。(與工業革命有關)
為什麼工業革命發生在18世紀的英國 ——馬德斌教授在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史學講壇的講演為什麼工業革命獨獨在英國發生?我們喜歡找到一個轉折點,但工業革命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可能牽扯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是聚焦在工業革命這一時點就會產生很大的誤解。馬德斌 1998年獲得美國北卡羅來納大學博士學位,曾在美國、日本等多所大學任教與訪問研究,現為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經濟史系終身副教授、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史學系海外聯席系主任,新一屆國際經濟史學大會(IEHA)秘書長。主要研究興趣為中國以及東亞的長期經濟增長、制度與法律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中國與東亞其他國家以及歐洲國家長期經濟發展的比較。在Journal of Economic History等國際知名經濟史學期刊上發表十多篇論文,在海內外出版編輯多本專著文集等。工業革命與大分流18世紀末源於英國的工業革命是經濟史研究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這場革命意義十分重大,從根本上改變了生產力的動力源泉。亞當·斯密1776年出版《國富論》時,正是工業革命前夕,在他眼裡,專業分工是經濟增長的原動力,但他沒有想到技術革命有如此巨大的可能性和推動力,不僅改變了一個國家的命運,也改變了整個世界的格局。工業革命把英國從歐洲的邊緣帶入世界的中心,把一個不起眼的陰暗、潮濕的小島變成了日不落的帝國。同時,在喬叟與莎士比亞文學中造就的僅六七百年的現代英語,通過殖民等渠道廣泛傳播,最終成為一種全球性語言。一些經濟學家和史學家,如加州大學的格雷戈里·克拉克和伽羅等人則把工業革命之前的世界簡化為馬爾薩斯的世界:1700年前,英國工人的實際工資曲線基本上是平的,只有在工業革命以後,工資水平才扶搖直上,走出了馬爾薩斯陷阱。有研究表明,在工業革命之前或之初,全球收入分配不均等的原因大部分可以由國家內部的收入分配不均等來解釋,而工業革命之後,則越來越需要由國與國之間的收入不均等來解釋,今天如果不扣除物價等因素,全球最富國家如瑞士的人均收入已經是非洲最窮國家的40倍。這在工業革命之前是無法想像的。我現在舉另外兩個學者(布羅德伯里和古普塔)的研究來進一步說明工業革命帶來的轉變。以工業革命中最重要的行業——紡織業為例,英國的棉紡業在工業革命之前本來是落後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歐洲人趨之若鶩的是印度的棉織品、中國的絲織品,就跟今天中國富人到倫敦買奢侈品一樣,是一種時髦。對於荷蘭與英國的東印度公司而言,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到亞洲采購。但在當時,比如1680年英國工人的工資已是印度工人的4倍,原材料、資本的價格也和印度差不多,英國資本相對廉價但人工價格較高,英國的生產成本並沒有優勢,技術上也落後,這種情況下它的紡織業沒有競爭力可言。可到了19世紀,經過工業革命的洗禮,盡管英國總的生產要素成本仍高於印度,但它的棉紗卻能以印度一半的價格銷售,還不賠本。因為以動力為基礎的技術革命使英國能夠更便宜地生產這些東西,在成本不降低的情況下,大大降低了產品的價格。布羅德伯里和古普塔應用經濟學生產函數和費用函數的原理做計量分析,說明在17世紀到19世紀末的階段,工業革命使英國與印度在紡織業上發生了逆轉。事實上,英國的機制紡紗產品不但摧垮了印度的傳統手紡紗業,也解體了中國從黃道婆開始起源的手紡紗業,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其紡織品與機器出口到全世界。為什麼工業革命會發生在18世紀的英國?從經濟史角度看,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題目,以前大家問的最多的是,工業革命為什麼發生在英國而不是荷蘭?因為荷蘭至少在英國之前是當時歐洲最發達的經濟體,英國工業革命前的很多制度都是從荷蘭借鑒而來。相比之下,英吉利海峽的阻隔,使很多先進的東西從歐州大陸傳到英國有時間差。還有,工業革命為什麼發生在英國而不是法國?法國的國家制度發展較早,一直想成為世界中心。而如果我們看得更長遠一點,文藝復興時代的威尼斯、佛羅倫薩,這些都是歐洲文化一度最燦爛、經濟最發達的地方,為什麼這些地方都沒有發生工業革命,而獨獨發生在英國的中北部,像曼徹斯特、蘭開夏這些英國相對貧窮落後的地區,並繼而席捲英國乃至世界?前些年彭慕蘭教授提出的「大分流」問題,也從另一角度提出了為什麼工業革命沒有發生在18世紀中國發達的江南地區的命題。江南的手工業特別是紡織業也很發達。李約瑟很早就研究了中國的悠久技術傳統,他認為在宋朝,也就是西歐最黑暗的中世紀,中國的技術已經達到頂峰,四大發明領先世界,所以工業革命為什麼不在那時發生就是所謂的「李約瑟難題」。我們甚至可以擴展來看,為什麼工業革命不發生在印度?印度的孟加拉灣條件也可以。為什麼不是中東呢?中東有很悠久的歷史,伊斯蘭教的興起從公元600年開始,流傳到各地,古希臘的大量文獻被翻譯成阿拉伯語,歐州的文藝復興,也依賴於阿拉伯語的古希臘文獻轉譯與文化倒流,不僅如此,即使到近代,伊斯蘭文明的奧斯曼帝國也打敗了東羅馬帝國,並一直和西歐競爭到17、18世紀。為什麼工業革命獨獨在英國發生?我們喜歡找到一個轉折點,但工業革命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可能牽扯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光聚焦在工業革命這一時點就會產生很大的誤解。我將從第一次工業革命作為一個動力革命說起,倒溯到之前17世紀英國所發生的許多重大轉變,就是所謂的金融和財政革命。在財政、金融革命的背後是政治制度的革命。工業革命之前還有科學革命,像英國的牛頓、法國的笛卡爾都對科學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但一般認為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中,科學並不重要,主要都是手工業匠人的一些技術改良,靠的是長時間的經驗積累,他們並沒有受過很高的教育。但是第一次工業革命和以前最大的不同就是,之後又有了第二次、第三次產業革命,這些顯然都是需要科學基礎的推動,17世紀歐州科學革命的重要性在這里就顯現了出來。工業革命與資源稟賦工業革命實際上就是動力革命,以前的驅動力是人力或畜力,有些會用風力、水力。但是工業革命最大的特點就是用燃料作為能源代替了人力,這也是英國的紡織業、特別是紗紡業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動力驅動能使紡紗工人的勞動生產率達到手紡工人的40倍。所以,這就是為什麼英國在勞動力價格很高的情況下依然可以生產出有競爭力的產品的原因。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發生有幾個必要條件:首先是燃料原料,這個就可以解釋工業革命為什麼沒有發生在荷蘭了,因為荷蘭雖然是當時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但它沒有煤,同樣,中國最發達的江南地區也缺乏煤礦資源。當然,煤礦資源只是一方面。工業革命另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用機器來替代人的勞動,所以必須要有鐵礦業與機器製造業(哪怕是手工的)為基礎。最後一個重要的因素:由於工業革命用機器代替勞動力,所以很適合於一個勞動力工資比較高而煤礦資源價格比較低的地方,這樣看來,工業革命發生在工人工資相對較高(相對於南歐和其他地區)而煤資源又比較豐富的英國北部不完全是偶然的。生產要素相對價格影響生產技術的選擇是一個微觀經濟學的老命題,在同樣的技術下,英國的生產採用較多比例的資本與能源和更少的勞動力;而中國在同樣的情況下,是用較少的資本與能源和較多的勞動力,這種選擇符合兩地生產要素價格的相對差異。因為中國的勞動力相對來說更便宜。這一點在最近荷蘭學者范·贊登和中國學者李伯重的比較研究中也提到,比如中國以前有拉船的纖夫,但荷蘭是靠馬匹來拉動,因為人力太貴了。還有一個比較好的例子就是活字印刷。活字印刷是中國發明的,但中國最後應用得並不多,最常用的還是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在15世紀後對歐洲的新教革命起到很大作用,活字印刷出來的第一本書就是《聖經》。因為對於中國而言,雕版印刷的資本含量很低,手工含量較高;活字印刷需要製造鐵的機器,對資本要求較高,就不合算了。其實,要素價格的命題在史學家中也經常被提起,馬克·埃爾溫有一個很有名的理論叫「高水平陷阱」,說在元朝有一個很大的轉輪,可以節省很多勞動力,但是後來就慢慢消失了。他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勞動力過剩。另外,趙岡也提出過相同說法,與黃宗智的「內卷化」論點也相符。最近,牛津大學的羅伯特·艾倫教授在這個老命題中引入了新的計量和經濟學模型分析。工業革命的技術通過英國的要素價格組合才能產生利潤,而在最初中國勞動力非常便宜的條件下是不會有利潤的。但工業革命不是一次性發明、以後就一勞永逸了,恰恰相反,新技術發明的不斷更新使技術變得越來越有競爭力,機器的勞動生產效率提高到最後連勞動力最便宜的地方也不得不轉向開始用機器來代替勞動力,這就是後來手工業解體的開始,也是工業革命走向全球的開始。因此,英國工業革命的觸發有一個低能源價格、高工資、低資本價格的結合,但之後又有技術發明不斷更新的路徑依賴。從要素價格來解釋技術革新,從根本上說還是一個技術需求的理論,但它沒有一個供應的理論:即對能源技術的需求並不一定導致供應的產生。能源本身的技術開發也是一個過程,不能完全作為外在的條件,其背後也有制度等深層因素。這也是對這個所謂技術誘發創新的觀點所作的最根本的批評。所以有些學者,如喬爾·莫基爾,強調理解工業革命不能忽略17世紀科學革命與思想啟蒙運動的重要性。「工業革命不是一次性發明、以後就一勞永逸了,恰恰相反,新技術發明的不斷更新使技術變得越來越有競爭力,機器的勞動生產效率提高到最後連勞動力最便宜的地方也不得不轉向開始用機器來代替勞動力,這就是後來手工業解體的開始,也是工業革命走向全球的開始。」工業革命與體制變革建立在生產要素價格上的分析沒有能解釋為什麼英國和荷蘭在工業革命前夕工資已經比較高而資本的成本較低了,即已經達到一個比較高的經濟發展水平了。一個重要的說法是工業革命前,英國已經經歷了商業與貿易革命。貿易革命對英國和荷蘭的崛起起了非常大的促進作用,大西洋航線的發現與開拓和整個大西洋貿易的興起,以及南美洲和北美洲的相繼開發,作用尤其明顯。歐洲的貿易中心慢慢走出了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海岸。但是這樣的分析帶來更大的疑問,因為大西洋最早的開發者是西班牙和葡萄牙。通過在南美洲的經營與殖民,特別是銀礦的開發與出口,西班牙與葡萄牙已經成為當時歐洲最強盛的國家,帶動了所謂的歐洲價格革命和後來的重商主義政策。但奇怪的是,即便如此,最終從中得利最多的卻依然是英國和荷蘭。阿西墨格魯等經濟學家提出,英國和荷蘭之所以發展起來,不只是由於外貿的興起,更同它的內在體制有關。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海外開放基本是以皇權和國家利益為驅動力的,英國和荷蘭的海外開發則是以公司為動力驅動的,東印度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荷蘭和英國有發達的國會制度,商人參政很早就開始出現,政治本身的內在價值和貿易的興起,兩者結合使商人的政治力量大大加強,他們對規則加以干預和改變的力量也大大加強,而這些規則的改變就帶動了17世紀英國金融和財政制度的改革。中世紀歐洲的國會跟現在的概念很不一樣。那時的國會是代表地方勢力,或通俗地說是地方的土豪劣紳。以前召開國會也僅僅是在皇帝需要錢的時候,召集地方精英協商加稅。這和歐洲特別是英國中世紀大憲章以來的傳統有關,皇帝徵用子民財產的權力受到制約,精英們的產權也由漸漸發展起來的普通法界定與保護,地方的自治權力也較高。皇帝加稅需要召集國會,國會在一開始就跟稅收聯系起來,也就是所謂的「稅收與代議制的關聯」,這也是美國獨立戰爭最重要的口號。國會制度在中世紀大部分歐洲國家都有,但在有些國家不那麼系統,唯獨英國和荷蘭有一個全國性的框架,而它們的商人組織與影響在大西洋貿易發展之後越為強大。中世紀的歐洲皇權政府跟中國的封建政府有共通之處,沒有今天公共財政的概念,有的只是皇家的領地與財產,也可以靠臨時性借款、賣官、濫發貨幣甚至強制徵用或掠奪,所以財稅制度非常脆弱,沒有形成一個現代的納稅體系。今天的發展經濟學強調保護產權和制約國家權力,但實際問題是在國家綜合行政能力很低的時候,國家權力被濫用的機會也最大,一旦政府有財政問題,向商人掠奪、賴債甚至把債主趕出國門都可能會發生,這在某種程度上踐踏了產權。諾斯與溫格斯特在1989年發表的文章,把1688年的英國光榮革命解讀為國家轉型的一個關鍵點。很多革命都帶有偶然性。英國光榮革命起源於當時席捲歐洲的宗教革命,英國也發生了新教和天主教的爭斗,以英國國會勢力為代表的政治力量,通過引進外來的荷蘭皇帝,也引進了荷蘭的經濟制度。光榮革命最重要的作用就是推進了英國現代國家制度的形成,執行了《人權法案》,規定皇帝要定期召集國會,國王要增加的財政預算必須經過國會通過。為什麼國會這么關心財政?因為國會代表了有產者和商人的利益,他們自己是交稅者,就必須知道這些稅是派什麼用途的,隨著國王權力的虛化,英國的政治架構朝著現代君主立憲制演變。國會制約王權和掌控稅收,反而導致稅收大幅增加,其中重要的原因是所謂國家能力的增強,特別是建立了現代的納稅制度和文官隊伍。文官隊伍的中立化與專業化保證了稅收直接進入國庫,而不是被中飽私囊。更重要的是界定了納稅人的合法財產權,這是光榮革命之後一個重要的制度建設。公共財政制度的建立帶動了英國的公債市場,堅實的財政與國會的信譽,提高了英國國債的信譽。與此同時,在17世紀末由政府特許商人認股而成立的英格蘭銀行,也開始經營政府的公債市場,同時也帶動了倫敦的金融市場,使倫敦發展成比荷蘭阿姆斯特丹規模更大的金融中心。隨著介入歐戰與殖民開發,英國政府開支與借款也大幅上升,而公債的利率卻在下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信譽度高,風險低,這就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構成了17世紀的財政與金融革命。中國為什麼沒有走上工業革命道路諾斯與溫格斯特對光榮革命的詮釋引發了不少非議,特別是聚焦關鍵時刻的方法會忽略歷史的連續性,尤其忽視了英國的財政金融制度有一個漫長的從他國借鑒消化的過程。我們回到中國為什麼沒有走上工業革命道路這一問題上。命題的復雜性在於:首先,工業革命為什麼發生在歐洲,經濟史並沒有定論;其次,英國工業革命的道路是否具有普遍性,也沒有定論。從表面上看,傳統中國在歷史上最早建立中央集權體制和以科舉為中心的文官體系,而中國的皇權是無邊的。這似乎都意味著中國會有很強的國家能力。但從稅收來講,中國中央稅率按人均來算,自宋朝以降,是在慢慢下降的,同時稅收構成越來越依賴比較固定的土地稅,而英國、荷蘭更多轉向商業稅,商業稅又以城市為主,這對於歐洲的城市化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中國正規的文官體系並沒有隨著人口增長而增加,依賴於吏治等體制外的制度操作,腐敗等問題在體制內並沒有解決,最終形成了一個我所說的「強政權與弱治理並存的矛盾體」。中國歷史上沒有產生嚴格意義上的公債。西方的公債跟戰爭有很大關系。但中國也不缺少戰爭,為什麼中國的戰爭不會產生公債?這個問題最早是馬克思·韋伯提出來的。有一種簡單的說法:中國的皇權是至高無上的,產權是絕對的,正像在晚清的時候,大臣跟皇帝提議要建立大清銀行,發行公債,皇帝說所有的東西都是我的,我怎麼還要去借呢?這個說法其實不完全,歐洲也有根深蒂固的絕對王權與產權的傳統。區別在於,給歐洲王權貸款的銀行家往往在這些國家的疆域之外。所以,要想繼續向銀行家貸款,這些歐洲皇帝就必須遵守「有借有還」的原則,這當然和歐洲政治分裂的架構有關。中國政治上的大一統始於秦朝,宋朝後得到鞏固,也許是大一統和絕對皇權這兩個條件並存制約了國債的發展。政府的稅收基本上都用於戰爭,也會帶來很多問題,畢竟,借公債去打仗、窮兵黷武也不是什麼好事。但是,借公債去打仗同讓軍人直接去山西商人家裡沒收財產相比,就是一個很大的進步,因為維持公債需要政府建立一定的信譽,對隨意踐踏私人財產權就會有所顧忌。在清朝,每次戰爭都會導致銀庫庫存下降,乾隆在位時很自豪地說,大清的銀庫有八千多萬兩庫存。八千萬兩實際上就等於清朝兩年的收入,但到18世紀末鎮壓白蓮教時就差不多耗盡。與之相比,近代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權政府,它一年的公債就等於七年財政收入,它的公債依賴義大利不少城邦的銀行家,經常以來自南美殖民開發的白銀資源作為抵押,這就讓西班牙王權的財政不用受制於國會或國內的納稅體系。由此看出,國家能力、政治架構與公共財政有密切的互動關系。對英國工業革命的解釋,我從要素價格誘發技術創新開始,再倒推回到財政和金融革命,最後聯繫到國家的政治架構。最重要的是,與歐洲的高資本價格相比,中國不是一個簡單的例外,其背後可能有更深層的制度與歷史原因。當然,把工業革命的淵源直接和財政、金融革命乃至政治制度聯系起來,沒有一個簡單的結論,更沒有一個單一的因果關系。我希望這個討論能給有關工業革命的老問題提供新的視角。
Ⅷ 英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什麼時候成立主要交易政府債券
1773年,英國的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在倫敦柴思胡同的喬納森咖啡館成立。
1802年,交易所獲得英國政府正式批准。最初主要交易政府債券,之後公司債券和礦山,運河股票陸續上市交易。此後,在英國其他地方也出現廣大證券交易所,高峰時期達30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