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國債利率是負的意味著什麼
負利率往往意味著極高的通貨膨脹率,導致投資者即使利率為負也繼續投資國債。
所謂的負利率是指的是在某些經濟情況下,存款利率(常指一年期定期存款的利率)小於同期CPI的上漲幅度。這時居民的銀行存款隨著時間的推移,購買力逐漸降低,看起來就好像在「縮水」一樣,故被形象的稱為負利率。
在負利率的條件下,相對於儲蓄,居民更願意把自己擁有的財產通過各種其他理財渠道進行保值和增值,例如購買股票、基金、外匯、黃金等。所謂負利率,即物價指數(CPI)快速攀升,導致銀行存款利率實際為負。存銀行的利率還趕不上通貨膨脹率就成了負利率。實際利率=名義利率-通貨膨脹率。負利率=銀行利率-通貨膨脹率(就是經常聽到的CPI指數)。
(1)瑞士債券到期收益率是負的擴展閱讀
負利率的消極影響:
1、存貸利率倒掛會打亂正常的金融市場秩序。有人會從銀行借款再存入銀行。以坐收利率倒掛的差額;
2、不利於借款企業節約使用資金。當存貸利率倒掛時,企業的資金使用會浪費,甚至有貨幣資金閑置時也不歸還銀行貸款,引起信貸資金周轉不靈;
3、不利於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經濟核算。利率倒掛的情況下,銀行吸收存款越多,發放貸款規模越大,則虧損越大,不利於銀行自身的發展,也不利於銀行業務的開展。
❷ 誰能幫忙看看這個國債為什麼到期收益率為負
國債到期收益率是有可能出現負數的。負收益率債券在歐洲國債中的佔比一直在上升,例如2015年2月份,德國首次發行了負利率的五年期政府債券。 因為債券發行的時候不一定是以票面價值發行的,可能有折價或者溢價。比如有債券coupon是10%,那很明顯高於大家所理解的「利率」了,這種情況下就要溢價發行,並且真實的收益率肯定小於10%。
❸ 近期可轉債收益率為什麼為負數
債券價格高過價值了
❹ 國債到期收益率為負的有人買嗎
這個問題嘛,我也一直比較困惑,我覺得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樓上說的金融危機的極端情況中,因為避險的需要,到期收益率為負的情況是存在的,但與目前我國的情況顯然不符。
2、關於避稅的目的,我在別的地方也聽過這種說法。但是我覺得,通過確定的虧損來節稅,所節省的稅收肯定是低於虧損的總量的(除非所得稅大於等於100%),這與國債是否免稅並不相關,我覺得這個邏輯不太說得通。
3、有些貨幣市場或者債券基金對於基礎利率債券持倉的比例有要求,可能臨時遇到監管或者考核的要求,需要緊急補短期國債的量,因此即使虧損一點也先把量補足,畢竟期限比較短,虧也虧不了多少。但是我覺得市場上可替代的品種還是比較多的,這種可能性不大。
4、這個我覺得可能性比較大,就是機構之間的對敲操作,比如兩間機構商量好以某個價格一起下單,成交。這個目的也很不好說。比如說利益輸送,也可能是對倒操作(相當於一個約定好的買斷式回購)來實現融資;或者代持,都有可能。
這是我自己的推斷和猜測,僅供參考。
❺ 以前不太了解基金,最近買了一些債券型基金,可是一個多月了,收益竟然是負的。大家說怎麼樣啊
1、基金漲了卻顯示收益是負的原因:基金漲跌只是相對於前一天的基金凈值的比較總體可能是處於基金凈值的下降,並且基金每天需要扣除基金費用。
2、基金費用一般包括兩大類:
一類是在基金銷售過程中發生的由基金投資人自己承擔的費用,主要包括認購費、申購費、贖回費和基金轉換費。這些費用一般直接在投資人認購、申購、贖回或轉換時收取。其中申購費可在投資人購買基金時收取,即前端申購費;也可在投資人賣出基金時收取,即後端申購費,其費率一般按持有期限遞減。
另一類是在基金管理過程中發生的費用,主要包括基金管理費、基金託管費、信息披露費等,這些費用由基金資產承擔。對於不收取申購、贖回費的貨幣市場基金和部分債券基金,還可按不高於2.5‰的比例從基金資產中計提一定的費用,專門用於本基金的銷售和對基金持有人的服務。
3、基金單位凈值即每份基金單位的凈資產價值,等於基金的總資產減去總負債後的余額再除以基金全部發行的單位份額總數。
❻ 債券價格為什麼和到期收益率成反比呢
❼ 息票債券和永續債券可能出現名義利率為負的情況嗎
分期付息債券又稱附息債券、息票債券,是指在債券到期以前按約定的日期分次按票面利率支付利息,到期再償還債券本金。
永續債券,又稱無期債券,是非金融企業(發行人)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注冊發行的「無固定期限、內含發行人贖回權」的債券。永續債的每個付息日,發行人可以自行選擇將當期利息以及已經遞延的所有利息,推遲至下一個付息日支付,且不受到任何遞延支付利息次數的限制。
應答時間:2020-12-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❽ 據說國債收益率還有負數的
有啊,歐洲和日本都曾有過負利率的時候,國債在理論上也可能會出現負數,但這種情況是因為整體經濟環境疲軟,出現通貨緊縮,盡管持有到期之後你賬面上有損失,但你換成貨幣之後的購買力實際上是上升的,如果不是持有到期的話,這個債券的價格也會可能會出現上漲
很多買國債的投資者是機構,他們不追求收益率,追求的是安全性,如果市面上沒有更好的投資標的的時候,國債是他們的第一選擇,哪怕是負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