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四大銀行都可以買的。
一、(1)只要是央行所屬的各大銀行,都能買國家債券,
(2)一般利率比央行同一時期定期要高很多利息,沒有任何風險,按以往的規律,每年的年初或是4、5月份,即是國債的分售期。
二、購買債券方法:個人買債三大渠道:
1、證券公司開戶交易所交易。目前在交易所債市流通的有記賬式國債、企業債、公司債和可轉債,在這個市場里,個人投資者只要在證券公司的營業部開設債券賬戶,就可以像買股票一樣的來購買債券,並且還可以實現債券的差價交易。
2、銀行櫃台購買儲蓄式國債。可以在債券發行期間可到銀行櫃台認購憑證式國債和面向銀行櫃台債券市場發行的記賬式國債
。這些債券一般不具有流動性,僅面向個人投資者發售,更多地發揮儲蓄功能,投資者只能持有到期,獲取票面利息收入;不過有的銀行會為投資者提供憑證式國債的質押貸款,提供了一定的流動性。購買憑證式國債,投資者只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在銀行櫃台辦理開戶。開立只用於儲蓄國債的個人國債託管賬戶不收取賬戶開戶費和維護費用,且國債收益免徵利息稅。現在隨著網銀的流行,銀行也有電子國債,可以通過網上銀行購買電子式國債。
3、債券基金與固定收益產品除了國債和金融債外,幾乎所有債市品種都在銀行間債券市場流通,包括次級債、企業短期融資券、商業銀行普通金融債和外幣債券等。這些品種普遍具有較高的收益,但個人投資者尚無法直接投資。債券基金可投資國債、金融債、企業債和可轉債,而銀行的固定收益類產品可投資的范圍更廣,包括在全國銀行間市場發行的國債、政策性銀行金融債、央行票據、短期融資券等其他債券。
三、(1)個人投資者一般能買的都是短期國債,
(2)現在銀行主要賣10年以下的國債,現在3年期國債利率每月10號發售,
(3)利率是4.92%,五年期國債,利率5.32%。30年、50年國債都是只面向銀行機構等發行。
中國最早是從清朝末期開始發行國內公債並大量舉借喪權辱國的外債。
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色政權在新民主主義時期也曾多次發行公債,如1932年江西中央革命根據地曾分2期發行總額為180萬元的「革命戰爭短期公債」。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國債發行可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新中國剛剛建立的1950年,當時為了保證仍在進行的革命戰爭的供給和恢復國民經濟,發行了總價值約為302億元的「人民勝利折實公債」。
第二階段是1954-1958年,為了進行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分5次發行了總額為35.46億元的「國家經濟建設公債」。
第三階段是1979年以後,為了克服財政困難和籌集重點建設資金,中國從1981年起重新開始發行國債。截止到1995年,共發行了8種內債,有國庫券、國家重點建設債券、財政債券、特種債券、定向債券、保值債券、轉換債券等,累計余額達3300億元。
⑵ 請問我的1954年發行的國家經濟建設債券20000元,現在可以換多少錢
每年利息800元,1954年發行的建設債券最長計息是8年,超過8不計算利息;那麼8年一共利息收入是6400元。1955年以前是第一套人民幣,55年開始流通第二套人民幣,轉換比例是1:10000;所以你一共所得的本息和是26400元,兌換成現在的人民幣是2.64元;可以到你所在地的財政局或者國有銀行去兌換。但這樣兌換並不劃算,你可以考慮繼續收藏或者拿到當地集郵錢幣市場去賣掉,我記得同樣54年發行的國家經濟建設債券50萬圓的,現在可以賣到兩百元人民幣。
⑶ 長期債券與短期債券的區別是什麼
1、時間不同
短期債券是為籌集短期資金而發行的債券。一般期限在一年以內。有些在市場上流通的中長期債券,其到期日不足一年的,也視作短期債券。
長期債券是發行者為籌集長期資金而發行的債券。各國對債權期限劃分的標准不同。一般來說,償還期限為1年以內的為短期債券,1年以上、10年以下的為中長期債券或稱中期債券。償還期限為10年以上的為長期債券。
2、特點不同
發行長期債券的目的,主要用於籌集大型工程、市政設施及一些期限較長的建設項目的建設資金。中國1954—1958年發行的國家經濟建設公債,就屬長期債券。這種債券由於償債期限長,因而流動性較差,債券持有人要將其轉換為現金比較困難。
短期債券具有流動性強、風險低的優點,因此往往受一般投資者的歡迎。但是,它的收益率也較低。
3、作用不同
短期債券的大量發行和流通,也使中央銀行有條件運用各種貨幣工具,吞吐債券,以達到調節貨幣流通和穩定金融市場的目的。
中長期債券的發行者主要是政府、金融機構和企業。發行中長期債券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長期穩定的資金。我國政府發行的債券主要是中期債券,集中在3~5年這段期限。
⑷ 國債和國庫券有什麼區別
1、國債
國債又稱國家公債,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2、國庫券
國庫券(Treasury Securities)是指國家財政當局為彌補國庫收支不平衡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因國庫券的債務人是國家,其還款保證是國家財政收入,所以它幾乎不存在信用違約風險,是金融市場風險最小的信用工具。中國庫券的期限最短的為一年,而西方國家國庫券品種較多,一般可分為3個月、6個月、9個月、1年期四種,其面額起點各國不一。國庫券採用不記名形式,無須經過背書就可以轉讓流通。
3、區別:
(1)國債一般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債券,國庫券一般是指期限在1年以下的債券。
(2)(中長期)國債屬於資本市場工具,是一種息票證券,國庫券屬於貨幣市場工具,是一種貼現證券(發行價採用貼現價格,即以低於票面金額的價格發行)。
(3)國債分為記名的和不記名的,國庫券是不記名國債。
(4)國債主要是記帳式和憑證式債券,國庫券屬於實物性債券。
(5)國債分為國家內債和國家外債,而國庫券屬於國家內債的一部分。
(4)1954年債券擴展閱讀:
國庫券是政府的直接債務,對投資者來講是風險最低的投資,眾多投資者都把它作為最好的投資對象。國庫券的利率一般雖低於銀行存款或其他債券,但由於國庫券的利息可免交所得稅,故投資國庫券可獲得較高收益。
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國債的債權人既可以是國內外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也可以是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政府以及國際金融組織,而債務人一般只能是國家。
參考鏈接:國庫卷—網路 國債—網路
⑸ 1954年國債是新中國成立發行第一批國債請問你知道當時一萬元面值國債卷能換多少人民幣
1954年發行的國庫券(實物國債)早已經到期了,可以拿到銀行去兌換。因為當時按第一套人民幣比值計算面值,那時的1萬相當於現在的1元。55年以前的1萬元的國債,可以換到1元本金、可能還有幾角幾分錢的利息吧!
財政部規定,各類到期國債利息均按單利計算,逾期兌付不加計利息,國債兌付由原售出機構網點辦理,以前年度到期應兌未兌的實物國債,2008年可繼續到當地常年兌付網點辦理兌付,各地常年兌付網點地址請向中國人民銀行當地分、支行國庫部門查詢;以前年度到期應兌未兌的特種國債兌付由當地財政部門辦理。
如果數量不多,最好繼續收藏,或者拿到錢幣集郵市場去賣,可能賣的價格比得的利息還要高,同時你自己去詢問那家銀行可以兌換也比較麻煩。具體價格還是要依據你的國庫券的品相、以及市場稀缺程度,所以不好估價。
⑹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發行的債券
我國首次發行的債券,是1894年清政府為支付甲午戰爭軍費的需要,由戶部向官商巨賈發行的,當時稱作「息借商款」,發行總額為白銀l l00多萬兩。甲午戰爭後,清政府為交付賠款,又發行了公債,總額為白銀1億兩(當時稱「昭信股票」)。
自清政府開始發行公債以後,舊中國歷屆政府為維持財政平衡、都發行了大量公債。北洋政府、南京國民政府、武漢國民政府、以及蔣介石政府先後發行了數十種債券。
新中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曾於1950年1月發行了「人民勝利折實公債」,實際發行額摺合人民幣為2.6億元,該債券於1956年11月30日全部還清本息。1954年,我國又發行了「國家經濟建設公債」,到1958年共發行5次,累計發行39.35億元,至1968年全部償清。此後20餘年內,我國未再發行任何債券,處於一個「既無外債,又無內債」的特殊時期。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黨和政府的工作中心轉向了經濟建設。1981年1月16日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庫券條理》,財政部為平衡財政預算,開始發行國庫券,對象是企業、政府機關、團體,部隊、事業單位和個人。截止1997年,連續發行了17年。
1987年,為促進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為大型項目籌集中長期建設資金,我國發行了3年期的重點建設債券,發行對象是地方政府、地方企業、機關團體、事業單位和城鄉居民,發行總額為55億元。1988年,為支持國家重點建設,我國發行了2年期國家建設債券,發行對象為城鄉居民、基金會組織、金融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發行額為80億元.
⑺ 本人有幾張六十年代發行的期票,五十年代的經濟建設公債。有沒有懂行的給個建議,這種東西值得收藏嗎。
兌付價值低於收藏價值
上世紀50年代的早期國債兌換率低,由於1954年和1955年國家經濟建設公債是用舊幣計算的,當時的一萬元舊幣只能摺合現行人民幣1元,即使加上利息,當年一萬元的國家經濟建設公債最多能兌付1.32元。但在收藏市場出售估計價值過萬元。
因此,照此來看,兌付遠不如進入收藏市場劃算。
現在很多50年代的債券,銀行沒有資料讓他們去辨認真偽,因此有的地方無法幫助兌換。
這批早期國債的兌付問題,財政部在1987年出台的有關文件曾有解釋。根據當時的逗關於我國五十年代國家發行的經濟建設公債券仍可兌付的通知地,上世紀五十年代發行的經濟建設公債的兌付工作已於1968年結束,但為了照顧購券者的利益,該債券經審核無誤後,仍可予以兌付,兌付利息按當時規定的利率,但利息只能計算到債券規定的還本付息截止期。因此即使該債券留了50年,但過期後是不計利息的。
但在收藏市場出售估計價值過萬元。
⑻ 1954年國家經濟建設公債1萬元紙幣現在多少錢
兌付價值低於收藏價值 上世紀50年代的早期國債兌換率低,由於1954年和1955年國家經濟建設公債是用舊幣計算的,當時的一萬元舊幣只能摺合現行人民幣1元,即使加上利息,當年一萬元的國家經濟建設公債最多能兌付1.32元。但在收藏市場出售估計價值過萬元。 因此,照此來看,兌付遠不如進入收藏市場劃算。 現在很多50年代的債券,銀行沒有資料讓他們去辨認真偽,因此有的地方無法幫助兌換。 這批早期國債的兌付問題,財政部在1987年出台的有關文件曾有解釋。根據當時的「關於我國五十年代國家發行的經濟建設公債券仍可兌付的通知」,上世紀五十年代發行的經濟建設公債的兌付工作已於1968年結束,但為了照顧購券者的利益,該債券經審核無誤後,仍可予以兌付,兌付利息按當時規定的利率,但利息只能計算到債券規定的還本付息截止期。因此即使該債券留了50年,但過期後是不計利息的。 但在收藏市場出售估計價值過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