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現在總市值447億,流通市值310億,最新股價36元,總市值要達到1000億每股要漲到
1樓正解 80元左右
❷ 你怎樣看待國企改革:東航集團股權多元化改革引資310億元
近日,中國東方航空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宣布,將實施股權多元化改革。這也是我國國企改革的大動作之一。
具體情況據悉,東航集團將引入多家公司的新增資金且是從公司層面引進的,這些公司不僅包括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上海久事有限公司,還包括兩家中央企業中國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和中國國新資產管理有限公司,這幾家公司的增資資金共計310億,這也意味著東航集團將成為多元股東的央企集團。此次改革中,最具突破意義的是,此次為東航進行投資的主體中既有國資委旗下的央企,也有中央金融機構,地方國企,多種主體的投資都將為東航集團的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也將為其他企業的改革做出表率。今年的疫情給包括航空業在內的許多行業都造成了極其重大的影響,但在防疫抗疫的過程中,航空業發揮的巨大作用是不容小覷的。此次的增資也表現出投資者們對我國航空業發展充滿了信心,也非常認可東航近年來的發展。此次的股權多元化改革必將推動東航的高質量發展,有利於打造具有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的航空服務集成商。
❸ 310億美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1美元=6.5445人民幣,故310億美元等於2028.795億人民幣
❹ 高分懸賞!!1998年俄國金融危機屬於政治風險嗎
俄 羅 斯 金 融 危 機
張 康 琴
【內容提要】文中較詳細地分析了俄羅斯從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經歷的由三次金融大風波構成的金融危機的起因、政府應對政策、後果。指出根本原因是俄本身經濟虛弱;具體誘因則略有不同。第一次大波動主要是外來的,由東亞金融危機引起的;第二、三次則主要是俄政府的政策失誤,引起對其不信任所致,國際金融炒家染指俄金融市場也是產生全球效應的一個重要原因。
【關鍵詞】俄羅斯 金融危機 全球效應
【作者簡介】張康琴,1931年生,現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 100871)
一、進程與原因
俄羅斯從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經歷了由三次金融大風波構成的金融危機。其特點是,金融大波動的間隔越來越短,規模越來越大,程度越來越深,最終導致兩屆政府的垮台,甚至波及全球,產生全球效應。這是很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三次金融大風波的根本原因是由於長期推行貨幣主義政策,導致生產萎縮,經濟虛弱,財政拮據,一直靠出賣資源、舉借內外債支撐。但具體誘因,則有所不同。第一次大波動主要是外來的,由東亞金融危機波及之故,第二、三次則主要是俄政府的政策失誤,引起對政府的不信任所致,國際金融炒家染指俄金融市場也是產生全球效應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一次金融風波發生在1997年10月28日至11月中旬之間。
本來,俄羅斯自1992年初推行「休克療法」改革後到1996年生產連續下降,到1997年才出現止跌回升,但升幅很少,只0.8%[1]。俄於1996年起對外資開放,人們看好俄金融市場,紛紛投資股市和債市,因股價上升潛力大,回報率高。俄股票面值定得很低,平均只值50美分到4~5美元之間,股票回報率平均高達1倍以上;國債的回報率也在20%以上,而且80%是3~4個月的短期國債,兌現快。1997年是俄經濟轉軌以來吸入外資最多的一年。俄從1991年起一共吸入外資237.5億美元,其中1997年即達100多億美元。但是外資總額中直接投資只佔30%左右,70%左右是短期資本投資,來得快,走得也快,這就埋下了隱患。1997年10月間,外資已掌握了60%~70%的股市交易量,30%~40%的國債交易額。
1997年7月泰國首先爆發的金融危機對俄金融市場的影響還不大,因8~9月間還有大量外資湧入。及至10月韓國大爆發金融危機立即對俄金融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因在俄金融市場中韓資佔有一定比重。韓本國發生金融危機,韓資急忙大量撤走,以救其本國之急,其他外國投資者也紛紛跟進,結果,自1997年10月28日到11月10日間由於大量拋售股票,股價平均下跌30%,股市殃及債市和匯市,後者也紛紛告急。當時央行拿出35億美元拯救債市,以維持國債的收益率吸住外資。雖然國債收益率上升至45%,但外資依然撤走了100億美元。
第二次金融大波動發生在1998年5月~6月間。這次大波動的誘因則主要是國內的「信任危機」引起的。這次至少抽走資金140億美元。具體原因主要是3條。
一是,長達月余的政府危機引起投資者對俄政局的不安。1997年3月23日總統出於政治考慮,突然解散切爾諾梅爾金政府及解除其總理職務,引致政府、總統與杜馬在新總理任命問題上的爭斗。經過三次杜馬表決才勉強通過基里延科總理的任命。在這一個月政府危機期間,經濟領導受到很大影響,政府少收稅款30億美元,使拮據的財政更是雪上加霜。同時,由於新任命總理基里延科年輕,資歷淺,缺乏財團、政黨的支持和治國經驗,人們對新政府信心不足,那時已有部分投資者開始撤離。
二是,俄羅斯嚴重的財政、債務危機突然暴露在世人面前,引起投資者的心理恐慌。其實,俄自1992年以來一直存在財政赤字,由於政府採取發行國債、舉借外債、拖延支付等所謂「軟赤字」辦法加以彌補,再加上償付債息不包括在預算支出內,因此公布的財政赤字不高(除1994年赤字佔GDP10.7%外,其餘年份均在3%~4.6%之間)[2]民眾不甚了解其實際嚴重程度(實際在8%~10%之間). 1998年大筆債務陸續到期,拖欠需要償還,新政府要承擔償債任務,責任重大,才公布了財政債務危機的嚴重情況。俄羅斯生產一直下降,財政收入基礎越來越小;再加上稅種過多,稅率過高,引致企業稅務過重,因此逃稅現象十分普遍,幾乎一半單位偷、漏稅;拖欠工資額不斷增加,1998年上半年又增200億盧布,總數達700億盧布。國際能源價格下降,使俄少收入50億~70億美元。俄為支撐經濟生活運轉,不得不大量借新債還舊債,而且要借更多新債。除還內債外,還要彌補財政缺口,於是債務越滾越多,形成債務金字塔。到基里延科接任總理時,俄內債達700億美元(其中國債達4500億盧布), 外債達1300億美元。1998年預算中償舊債和補赤字加在一起,占國家開支的58%。當時財長承認,今年至少需再借100~150億美元才能渡過難關。
三是,議會修改政府的私有化政策,是引起這次金融市場波動的導火線。「俄羅斯統一電力系統股份公司」已有28%的股票售予外商。可俄國家杜馬又專門通過關於該公司股票處置法,規定外資擁有該公司的股票份額不得超過25%。這樣一來,引起外資對俄政府的不信任,紛紛拋售股票。這個公司的股票在兩周內下跌40%,別的股票也跟著下跌25%~40%。受此影響,國債價格急劇下滑,收益率被迫由50%上升至80%,更加重了政府還債的負擔。美元兌盧布的匯率上升到1∶6.2010~6.2030,超過俄央行規定的最高限額6.1850。而且,這次私有化政策變動已影響後續私有化的推行。最明顯的例子是俄羅斯石油公司擬出售75%股份而無人問津。當然,這也與世界石油市場價格暴跌、人們不看好石油生產有關。
面對上述不斷發生的金融市場動盪,基政府當時採取的對策主要有以下三條。
首先,保盧布,辦法是提高利率。央行將貼現率由5月19日的30%不斷上調至5月27日的150%。短短8天,提高了4倍。6月4日起曾降至60%,但不久又上調至110%。同時拋售美元干預匯率,外匯儲備由年初的200億美元減少到150億美元。
其次,由舉借內債轉向舉借外債。俄從1993年到1998年5月通過發行國債來彌補財政赤字,但代價很大。據報道,財政從市場每籌1盧布資金就要花費12盧布的代價,而國際金融市場上籌資的利息一般無如此之高,故而俄於1996年11月起大規模發行歐洲債券,並已籌得約45億美元,1998年擬再發行60億歐洲債券。1998年7月13日又從IMF為首的西方大國金融機構借到226個億美元的貸款。
第三,延長整個債務的償還期,以緩解還債高峰。俄當時的內外債務總額不算高,還未超過GDP的44%。其主要問題是還債集中,短期債務缺乏償債能力,當時俄債務構成中絕大多數是借期不到一年的短債,近三年間將發生嚴重的債務危機。由於3~4月間的政府危機,增加了居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感,購買國債大量減少。1998年4月俄發行國債不到200億盧布,而當月還本付息高達367億盧布,借新債已抵不上還舊債,財政更加緊張。當時測算,1998年下半年內每月需歸還310億盧布,如新的國債乏人購買,稅收又困難,則還債額要超過國家月收入的40%。因此必須改變還債的期限結構,用借長期新債來歸還短期舊債,以錯開還債高峰。IMF原承諾年內將分3期先提供148億美元,無疑對俄推遲還債高峰起一定作用。原以為,俄這次金融危機由於IMF和西方大國出手支援可能得以緩解,至少能穩定半年。殊不料,不到一個月,於8月中又爆發了更為嚴重的第三次金融大波動,而且導致基里延科新政府的垮台。
這次金融大波動的直接誘因是由於基政府貿然推行三項強硬的穩定金融措施,導致投資者對政府的信心喪失,葉利欽再次臨陣換馬,更加劇了危機的嚴重程度。
8月1日基政府推出穩定金融的經濟綱領,投資者對其能否產生預期效果,信心不足。因社會經濟形勢已相當嚴峻,政府的增收節支措施難以立竿見影,反映在債券上外資不願購買俄有價證券,相反還拋售手中的證券。俄報稱為「黑色星期一」的8月10日那天,世界證券市場上,原蘇聯欠外國商業銀行的舊債券的價格跌至面值的36%,俄新發行的歐洲債券只值一半。8月11日,俄國內證券市場的短期國債券收益率激增至100%。俄政府為增強投資者信心,對8月12日到期的國債進行清償。財政部將7月13日從IMF得到的48億美元貸款中撥出10億美元用於清償,餘下38億美元增加外匯儲備。原以為當天付出的53億盧布中會有一部分再購債券而回籠。殊不知,債民不但未購新債券,還將大部分清償款用於購進美元,其餘則或撤出市場,或留在手中以待時機。第二天(8月13日)國際大炒家索羅斯在報刊上公然敦促俄政府盧布貶值15%~25%。當天,俄國際文傳電訊社計算的100種工業股票價格指數大跌,跌到僅及年初的26%, 跌掉74%。若干外資銀行預期盧布貶值,紛紛要求俄銀行提前還貸。在這期間美國的標准-蒲耳氏計算機統計服務公司和穆迪氏投資服務公司都宣布降低對俄外債以及俄主要銀行和大工業集團的信譽評估等級。同時,7月份稅收只徵收到120億盧布,而執行預算每月不少於200億盧布,缺口很大。在這些內外壓力下,政府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應對。眼看國債券又將陸續到期,年底前政府需償還內外債240億美元,而當時外匯儲備僅為170億美元,不夠還債,更難以干預外匯市場。政府在此內外交困形勢下,就貿然決定,於8月17日推出了三項強硬的應急措施,即:第一項,擴大盧布匯率浮動區間,調低盧布匯率的上限到9.5∶1。這實際上是將盧布兌美元的匯率由6.295貶至9.5,貶值50%以上,市場有此預期,以後盧布匯率必然大跌,10天內跌到20~21∶1,將穩定了3年多的盧布匯率一下沖垮了。[3]
第二項延期90天償還到期的外債,估計有150億美元。
第三項轉換內債償還期,將1999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價值達200億美元的國債轉換成3、4、5年期限的中期國債。在轉換結束前,國債市場暫停交易。
這三項措施一公布,立即引起輿論大嘩,股票大跌而停擺,盧布匯率猛跌,後來,央行乾脆宣布任由盧布自由浮動,老百姓擠提盧布以兌進美元,或者搶購消費品。盧布匯率失守,股市更是一瀉千里。到8月28日,俄國際文傳電訊社綜合指數所包括的100種股票的市價已跌至159.2億美元,比年初的1033.56億美元,下跌85%,後來乾脆停業,變成一文不值。
二、後 果
俄羅斯這次金融大風波帶來的後果十分嚴重。不僅使本國已是困難重重的經濟雪上加霜,還震撼了全球金融市場。
首先,國內居民存款損失一半。進口商品價格上漲2~3倍,國產品也連帶成倍上漲。9月份,消費物價上升40%,超過1992年2月的上升36%,成為轉型以來的最高。居民實際工資收入下降13.8%,近1/3的居民處於貧困線以下。整個經濟下降5%,工業--5.2%,農業--10%,外貿--16.1%.
其次,大批商業銀行,尤其是大銀行損失慘重。西方報刊已驚呼「俄羅斯金融寡頭們的沒落」。它們前期為牟取利差,曾大量借取利率較低的外債,估計共約300億美元,兌為盧布後,購進高回報率的國債券。現在盧布貶值,國債券又要由高利、短期轉換為低利、長期,里外損失巨大。僅金融七巨頭之一的SBS-農業銀行當時就握有相當於10億美元的國家短期債券,頃刻之間不值幾文。據估計,商業銀行中有一半瀕臨破產。俄羅斯的SBS-農業銀行和國際商業銀行已被暫時置於中央銀行管理之下,其餘幾家大銀行不得不將自己的商業賬戶轉移到俄羅斯儲蓄銀行。由於普里馬科夫出任總理,組成中左政府,金融7巨頭與政治關系基本被割斷,勢力大為削弱。
第三,俄羅斯金融危機波及歐美、拉美,形成全球效應。本來,俄國經濟經過連續6年下降,在世界經濟中已微不足道,它的GDP僅佔全球的不到2%。俄金融市場規模也很小。到1997年股市最興旺的8月的日成交額也不過1億美元。這在國際金融市場中也無足輕重。但是,為什麼這樣一個配角可撼動全球經濟,引發歐美發達國家的驚慌呢?這里有三個原因。
一是,由於從1997年7月到1998年8月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市場幾乎都相繼出了問題,使國際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可靠性產生懷疑,紛紛撤資避險,形成連鎖反應,俄羅斯當然也在其中。8月俄羅斯金融市場崩潰後,9月上旬短短兩周內,巴西也出現外資撤走140億美元、外匯存底從700億美元減到500億美元的金融危機。下次將輪到誰已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關注熱點。
二是,美國對沖基金染指俄羅斯金融市場,並在俄8月17日那次匯市大跌、股市崩盤、國債停市中遭到了巨大損失。這是造成全球效應的一個最主要原因。現已獲悉,外國投資者在俄那次金融大風波中約損失330億美元,其中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即對沖基金)虧損25億美元,索羅斯量子對沖基金虧損20億美元,美國銀行家信託公司虧損4.88億美元,現已面臨被德意志銀行合並的可能。現行的對沖基金借巨資進行金融投機,一旦失利,提供貸款的銀行即聞訊逼債,甚至驚動政府出面救急(如美政府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救助),由原來的「暗箱」操作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引起多方面驚恐,形成連鎖反應。
三是,德國是俄羅斯的最大債權國,俄羅斯出現由金融危機引起的信用危機很快波及德國乃至歐洲。俄迄今已欠德國750億馬克(約合444億美元),其中主要是政府擔保的銀行貸款。俄羅斯金融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影響德國債權人的安危,因此引起震動。其沖擊波也傳到了歐洲金融市場,如法蘭克福股市上的DAX比價曾一度下跌3%;巴黎股市的CAC40指數下跌1.76%;阿姆斯特丹股市下跌2%;蘇黎士股市下跌1.6%,等等。
俄羅斯金融危機把俄羅斯經濟推向深淵,1998年經濟下降已成定局,估計1999年經濟還將下降。這是壞事,但這也可能促使俄轉變經濟改革和發展道路,拋棄貨幣主義一套作法,成為俄絕處逢生的轉機。從普里馬科夫3個多月來的作為看,只要以後政局穩定,是有可能出現轉機的。參考資料:東歐中亞研究 1999年第1期·經濟·
❺ 關於中央銀行的獨立性的爭論
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central bank )
一個由政府組建的機構(在美國是聯邦儲備體系),負責控制國家貨幣供給、信貸條件,監管金融體系,特別是商業銀行和其他儲蓄機構。
中央銀行是一國最高的貨幣金融管理機構,在各國金融體系中居於主導地位。中央銀行的職能是宏觀調控、保障金融安全與穩定、金融服務。
中央銀行是「發行的銀行」,對調節貨幣供應量、穩定幣值有重要作用。 中央銀行是「銀行的銀行」,它集中保管銀行的准備金,並對它們發放貸款,充當「最後貸款者」
中央銀行是「國家的銀行」,它是國家貨幣政策的制訂者和執行者,也是政府幹預經濟的工具;同時為國家提供金融服務,代理國庫,代理發行政府債券,為政府籌集資金;代表政府參加國際金融組織和各種國際金融活動。
中央銀行所從事的業務與其他金融機構所從事的業務的根本區別在於,中央銀行所從事的業務不是為了營利,而是為實現國家宏觀經濟目標服務,這是由中央銀行所處的地位和性質決定的.
中央銀行的主要業務有:貨幣發行\集中存款准備金\再貸款\再貼現\證券\黃金外匯占款\為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辦理資金的劃撥清算和資金轉移的業務等.
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歷史發展
從1973年到現在,工業國家的中央銀行經常在外匯市場上進行直接干預,其中較大的聯合干預約有5次,成功和失敗的兼而有之。
對1976年 1979年美元弱勢的干預在經過1974年至1975年的世界性經濟衰退以後,美國的經濟仍處於高通貨膨脹,高失業率和低經濟增長率的處境。卡特政府為了刺激經濟,決定採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雖然利率在上漲,但美國的通貨膨脹率漲得更快,外匯市場因此開始不斷地拋美元,使美元的匯價一路下跌。
面對美元的跌勢,卡特政府決定干預外匯市場。1978年10月底,卡特政府宣布了一項反通貨膨脹的計劃,但由於對美國未來的貨幣政府並沒有明確的表示,美元反而在外匯市場上狂瀉。面臨馬克和日元升值的巨大壓力,德國和日本兩國的中央銀行被迫進行不改變自己政策為前提的大規模干預,買美元拋本國貨幣,但收效甚微。
1978年11月1日,卡特總統宣布美元匯價太低,美國財政部和中央銀行將直接進行干預。由於前一星期的反通貨膨脹計劃使外匯市場大失所望,卡特這次宣布的干預包含兩項重要的政策轉變。第一,貨幣政策將緊縮。聯邦儲備銀行將把貼現率提高一個百分點,使貼現率達到當時歷史高點的9.5%,從而使這次干預包含政策內容。第二,美國中央銀行將調用300億美元干預外匯市場,平穩美元的匯價。其中150億將從其他中央銀行借調,50億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取和特別提款權的銷售,50億為所謂「卡特債券」(Carter bonds),即財政部在國外銷售的以馬克和瑞士法郎記帳的債券。卡特計劃宣布後,外匯市場果然受到震動,對其第一項緊縮政策更加警覺。在11月1日上午9:13,美元對馬克的匯價立刻比前一天的最低點上升3.25%,達到1.83馬克;幾分鍾後,隨著中央銀行拋出6,900萬馬克、1,900萬瑞士法郎後,美元繼續上升,對馬克的匯價又上升1%,對瑞士法郎的匯價也上升到1.567。在針對日元的干預動用了500萬美元之後,美元對日元的匯價也跌至187.5日元。在這一天外匯市場收市時,美元對主要外匯的匯價平均上升了7% 10%。
在以後的兩個星期內,外匯市場仍有拋美元風,以試探美國等中央銀行干預市場的決心,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聯合德國、瑞士和日本中央銀行,一次又一次地在市場干預。到11月底,美國干預市場的總額達350億美元,使美元明顯回升。但是,到12月初,外匯市場開始懷疑美國是否會真正採取貨幣緊縮政策,又開始拋美元,使美元再度下跌。美國等中央銀行繼續大規模干預外匯市場,光是美國就花了310億美元,但干預的效果已明顯下降,到12月底,美元匯價已低於11月的水平。美元的真正走強是1979年10月新的聯儲會主席保羅 沃爾克上台宣布貨幣供應控制以後的事。
1985年9月工業五國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如果說70年代末美國等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是一場失敗的持久戰,1985年9月工業5國對外匯市場的干預則是一場成功的速決戰。里根上台後,美元就開始一路走強,到1985年2月25日達到最高點,對馬克的匯率高達1美元兌3.4794馬克。經過春季和夏季的調整後,美元在該年9月又開始上漲。美國、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等五國的財政部長與中央銀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開會討論外匯干預問題。9月22日星期天,五國發表聲明。聲明說,五國財長和中央銀行行長一致同意,「非美元貨幣對美元的匯價應該進一步走強」,他們「在有必要時將進一步合作,進行干預」。第二天早上,外匯市場美元便立刻大跌,對馬克的匯率從2.7352跌到2.6524馬克,跌幅達3%以上。美元從此一路下跌,以至到1986年底,日本和德國的中央銀行又被迫採取支持美元的干預措施,收效仍然甚微,美元的跌勢到1987年初美元中央銀行也參加市場干預時才止住。 1985年9月的干預是否有效,外匯市場存在著爭論。有人認為,美元在干預前已經開始走弱,即使中央銀行銀行不幹預,它也會在9月份反彈後繼續走弱。但更多的意見認為,這次干預還是有效的。
這次干預如果說是成功的話,那就是「信號反應」起的作用。在干預的前後兩個星期,匯率大變,而工業國家之間的利率差根本沒有變化,一直到10月底,日本在信貸市場上實行緊縮政策,才使利率差開始有真正的變化。但是,這次五國聯合至少使外匯市場得到兩個強烈信號。首先,這次聲明使外匯市場意識到,五個工業國家將會充分協調,竭盡全力地進行更大規模的外匯市場干預。而以後的事實證明,中央銀行在干預外匯市場時,確實是那樣做的。其次,這次聲明意味著美國外匯政策的重大轉變。里根政府一開始就奉行讓市場自由競爭的自由放任政策,一直聽任美元的一路走強,而且對其他國家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要求置之不理。這次美國與其他工業國一起參與干預,使外匯市場有理由相信,美國為了與其他工業國家協調,有可能調整貨幣和宏觀經濟政策,使美元開始走弱。
1992年夏季美國等中央銀行對外匯市場的干預 1992年3月中旬開始,外匯市場對期待已久的美國經濟復甦再次失望,在德國高利率和美國堅持寬松的貨幣政策影響下,開始不斷拋售美元,致使美元對幾乎所有歐洲貨幣的匯價都一路下跌。美國與歐洲國家的中央銀行分別在7月20日和8月11日兩次大規模干預外匯市場。這兩次干預從性質上來說,都是屬不改變各自經濟政策的干預,雖然有短時的效果,從中、長期來看卻完全是失敗的。
第一次干預是7月20日馬克與美元的匯價沖擊1991年2月以後的新高點1.4430時進行的,美國等15個工業國家的中央銀行聯手在市場拋馬克買美元,經過3次干預後,美元對馬克的匯價一下子從1.4470上升到1.5000,美元在兩天內反彈了500多點。但是這次干預並沒有止住美元的跌勢。在經過半個多月的徘徊後,美元又繼續下跌。美國等13個工業國家的中央銀行於8月11日再次聯手干預,但效果比第一次還要差。第一輪干預使美元對馬克的匯率從1.4620馬克反彈到1.4780,僅上升150點,而且時效僅維持了半個多小時。以後美元重新下跌。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在3個多小時內分別在美元兌馬克的匯率1.4715、1.4730和1.4770等處4次干預市場,拋馬克買美元,但僅僅使美元略有反彈。在這次干預中,美國等工業國家共動用了10至15億美元。然而,兩天以後,美元又跌過干預前的最低點。
這次干預之所以失敗,除了上面所說的屬於不改變政策的干預外,外匯市場對這些干預早有期待也是個重要原因。對外匯市場來說,最以推動市場的是突發性事件,而預料之中的事件往往會提前反映到外匯市場中去。這是第一次干預比第二次干預有效一些的原因。而這兩次干預最終不能改變美元的弱勢,原因是中央銀行不能使外匯市場相信,美元的匯價應該市場價高一些。
1992年9月歐洲貨幣體系成員國對外匯市場的干預 1992年9月歐洲貨幣體系出現危機,外匯市場猛烈地拋售成員國中幾乎所有的疲軟的貨幣,英鎊、義大利里拉、愛爾蘭鎊等無不出現大幅度幣值下跌的情況。受其株連的是非成員國芬蘭等國貨幣,在外匯市場上也出現大跌,迫使這些國家宣布脫離與歐洲貨幣體系的自願掛鉤。
這次干預中,歐洲共同體的成員國幾乎都花了很大的代價。德國中央銀行花了120多億美元,英國花了近60億,而法國向德國中央銀行借調外匯進行干預的錢,到11月初才還清。這次干預使歐洲貨幣體系的矛盾有所緩和,但遠遠沒有解決問題。
由於外匯市場的短期波動非常頻繁且幅度較大,創造了非常多的短期獲利機會。因此,把握上述主要因素和外匯市場之間的關系,對於提高分析能力和盈利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❻ 1998年發生俄國金融危機
俄 羅 斯 金 融 危 機
張 康 琴
【內容提要】文中較詳細地分析了俄羅斯從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經歷的由三次金融大風波構成的金融危機的起因、政府應對政策、後果。指出根本原因是俄本身經濟虛弱;具體誘因則略有不同。第一次大波動主要是外來的,由東亞金融危機引起的;第二、三次則主要是俄政府的政策失誤,引起對其不信任所致,國際金融炒家染指俄金融市場也是產生全球效應的一個重要原因。
【關鍵詞】俄羅斯 金融危機 全球效應
【作者簡介】張康琴,1931年生,現為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北京 100871)
一、進程與原因
俄羅斯從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經歷了由三次金融大風波構成的金融危機。其特點是,金融大波動的間隔越來越短,規模越來越大,程度越來越深,最終導致兩屆政府的垮台,甚至波及全球,產生全球效應。這是很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三次金融大風波的根本原因是由於長期推行貨幣主義政策,導致生產萎縮,經濟虛弱,財政拮據,一直靠出賣資源、舉借內外債支撐。但具體誘因,則有所不同。第一次大波動主要是外來的,由東亞金融危機波及之故,第二、三次則主要是俄政府的政策失誤,引起對政府的不信任所致,國際金融炒家染指俄金融市場也是產生全球效應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一次金融風波發生在1997年10月28日至11月中旬之間。
本來,俄羅斯自1992年初推行「休克療法」改革後到1996年生產連續下降,到1997年才出現止跌回升,但升幅很少,只0.8%[1]。俄於1996年起對外資開放,人們看好俄金融市場,紛紛投資股市和債市,因股價上升潛力大,回報率高。俄股票面值定得很低,平均只值50美分到4~5美元之間,股票回報率平均高達1倍以上;國債的回報率也在20%以上,而且80%是3~4個月的短期國債,兌現快。1997年是俄經濟轉軌以來吸入外資最多的一年。俄從1991年起一共吸入外資237.5億美元,其中1997年即達100多億美元。但是外資總額中直接投資只佔30%左右,70%左右是短期資本投資,來得快,走得也快,這就埋下了隱患。1997年10月間,外資已掌握了60%~70%的股市交易量,30%~40%的國債交易額。
1997年7月泰國首先爆發的金融危機對俄金融市場的影響還不大,因8~9月間還有大量外資湧入。及至10月韓國大爆發金融危機立即對俄金融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因在俄金融市場中韓資佔有一定比重。韓本國發生金融危機,韓資急忙大量撤走,以救其本國之急,其他外國投資者也紛紛跟進,結果,自1997年10月28日到11月10日間由於大量拋售股票,股價平均下跌30%,股市殃及債市和匯市,後者也紛紛告急。當時央行拿出35億美元拯救債市,以維持國債的收益率吸住外資。雖然國債收益率上升至45%,但外資依然撤走了100億美元。
第二次金融大波動發生在1998年5月~6月間。這次大波動的誘因則主要是國內的「信任危機」引起的。這次至少抽走資金140億美元。具體原因主要是3條。
一是,長達月余的政府危機引起投資者對俄政局的不安。1997年3月23日總統出於政治考慮,突然解散切爾諾梅爾金政府及解除其總理職務,引致政府、總統與杜馬在新總理任命問題上的爭斗。經過三次杜馬表決才勉強通過基里延科總理的任命。在這一個月政府危機期間,經濟領導受到很大影響,政府少收稅款30億美元,使拮據的財政更是雪上加霜。同時,由於新任命總理基里延科年輕,資歷淺,缺乏財團、政黨的支持和治國經驗,人們對新政府信心不足,那時已有部分投資者開始撤離。
二是,俄羅斯嚴重的財政、債務危機突然暴露在世人面前,引起投資者的心理恐慌。其實,俄自1992年以來一直存在財政赤字,由於政府採取發行國債、舉借外債、拖延支付等所謂「軟赤字」辦法加以彌補,再加上償付債息不包括在預算支出內,因此公布的財政赤字不高(除1994年赤字佔GDP10.7%外,其餘年份均在3%~4.6%之間)[2]民眾不甚了解其實際嚴重程度(實際在8%~10%之間). 1998年大筆債務陸續到期,拖欠需要償還,新政府要承擔償債任務,責任重大,才公布了財政債務危機的嚴重情況。俄羅斯生產一直下降,財政收入基礎越來越小;再加上稅種過多,稅率過高,引致企業稅務過重,因此逃稅現象十分普遍,幾乎一半單位偷、漏稅;拖欠工資額不斷增加,1998年上半年又增200億盧布,總數達700億盧布。國際能源價格下降,使俄少收入50億~70億美元。俄為支撐經濟生活運轉,不得不大量借新債還舊債,而且要借更多新債。除還內債外,還要彌補財政缺口,於是債務越滾越多,形成債務金字塔。到基里延科接任總理時,俄內債達700億美元(其中國債達4500億盧布), 外債達1300億美元。1998年預算中償舊債和補赤字加在一起,占國家開支的58%。當時財長承認,今年至少需再借100~150億美元才能渡過難關。
三是,議會修改政府的私有化政策,是引起這次金融市場波動的導火線。「俄羅斯統一電力系統股份公司」已有28%的股票售予外商。可俄國家杜馬又專門通過關於該公司股票處置法,規定外資擁有該公司的股票份額不得超過25%。這樣一來,引起外資對俄政府的不信任,紛紛拋售股票。這個公司的股票在兩周內下跌40%,別的股票也跟著下跌25%~40%。受此影響,國債價格急劇下滑,收益率被迫由50%上升至80%,更加重了政府還債的負擔。美元兌盧布的匯率上升到1∶6.2010~6.2030,超過俄央行規定的最高限額6.1850。而且,這次私有化政策變動已影響後續私有化的推行。最明顯的例子是俄羅斯石油公司擬出售75%股份而無人問津。當然,這也與世界石油市場價格暴跌、人們不看好石油生產有關。
面對上述不斷發生的金融市場動盪,基政府當時採取的對策主要有以下三條。
首先,保盧布,辦法是提高利率。央行將貼現率由5月19日的30%不斷上調至5月27日的150%。短短8天,提高了4倍。6月4日起曾降至60%,但不久又上調至110%。同時拋售美元干預匯率,外匯儲備由年初的200億美元減少到150億美元。
其次,由舉借內債轉向舉借外債。俄從1993年到1998年5月通過發行國債來彌補財政赤字,但代價很大。據報道,財政從市場每籌1盧布資金就要花費12盧布的代價,而國際金融市場上籌資的利息一般無如此之高,故而俄於1996年11月起大規模發行歐洲債券,並已籌得約45億美元,1998年擬再發行60億歐洲債券。1998年7月13日又從IMF為首的西方大國金融機構借到226個億美元的貸款。
第三,延長整個債務的償還期,以緩解還債高峰。俄當時的內外債務總額不算高,還未超過GDP的44%。其主要問題是還債集中,短期債務缺乏償債能力,當時俄債務構成中絕大多數是借期不到一年的短債,近三年間將發生嚴重的債務危機。由於3~4月間的政府危機,增加了居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感,購買國債大量減少。1998年4月俄發行國債不到200億盧布,而當月還本付息高達367億盧布,借新債已抵不上還舊債,財政更加緊張。當時測算,1998年下半年內每月需歸還310億盧布,如新的國債乏人購買,稅收又困難,則還債額要超過國家月收入的40%。因此必須改變還債的期限結構,用借長期新債來歸還短期舊債,以錯開還債高峰。IMF原承諾年內將分3期先提供148億美元,無疑對俄推遲還債高峰起一定作用。原以為,俄這次金融危機由於IMF和西方大國出手支援可能得以緩解,至少能穩定半年。殊不料,不到一個月,於8月中又爆發了更為嚴重的第三次金融大波動,而且導致基里延科新政府的垮台。
這次金融大波動的直接誘因是由於基政府貿然推行三項強硬的穩定金融措施,導致投資者對政府的信心喪失,葉利欽再次臨陣換馬,更加劇了危機的嚴重程度。
8月1日基政府推出穩定金融的經濟綱領,投資者對其能否產生預期效果,信心不足。因社會經濟形勢已相當嚴峻,政府的增收節支措施難以立竿見影,反映在債券上外資不願購買俄有價證券,相反還拋售手中的證券。俄報稱為「黑色星期一」的8月10日那天,世界證券市場上,原蘇聯欠外國商業銀行的舊債券的價格跌至面值的36%,俄新發行的歐洲債券只值一半。8月11日,俄國內證券市場的短期國債券收益率激增至100%。俄政府為增強投資者信心,對8月12日到期的國債進行清償。財政部將7月13日從IMF得到的48億美元貸款中撥出10億美元用於清償,餘下38億美元增加外匯儲備。原以為當天付出的53億盧布中會有一部分再購債券而回籠。殊不知,債民不但未購新債券,還將大部分清償款用於購進美元,其餘則或撤出市場,或留在手中以待時機。第二天(8月13日)國際大炒家索羅斯在報刊上公然敦促俄政府盧布貶值15%~25%。當天,俄國際文傳電訊社計算的100種工業股票價格指數大跌,跌到僅及年初的26%, 跌掉74%。若干外資銀行預期盧布貶值,紛紛要求俄銀行提前還貸。在這期間美國的標准-蒲耳氏計算機統計服務公司和穆迪氏投資服務公司都宣布降低對俄外債以及俄主要銀行和大工業集團的信譽評估等級。同時,7月份稅收只徵收到120億盧布,而執行預算每月不少於200億盧布,缺口很大。在這些內外壓力下,政府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應對。眼看國債券又將陸續到期,年底前政府需償還內外債240億美元,而當時外匯儲備僅為170億美元,不夠還債,更難以干預外匯市場。政府在此內外交困形勢下,就貿然決定,於8月17日推出了三項強硬的應急措施,即:第一項,擴大盧布匯率浮動區間,調低盧布匯率的上限到9.5∶1。這實際上是將盧布兌美元的匯率由6.295貶至9.5,貶值50%以上,市場有此預期,以後盧布匯率必然大跌,10天內跌到20~21∶1,將穩定了3年多的盧布匯率一下沖垮了。[3]
第二項延期90天償還到期的外債,估計有150億美元。
第三項轉換內債償還期,將1999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價值達200億美元的國債轉換成3、4、5年期限的中期國債。在轉換結束前,國債市場暫停交易。
這三項措施一公布,立即引起輿論大嘩,股票大跌而停擺,盧布匯率猛跌,後來,央行乾脆宣布任由盧布自由浮動,老百姓擠提盧布以兌進美元,或者搶購消費品。盧布匯率失守,股市更是一瀉千里。到8月28日,俄國際文傳電訊社綜合指數所包括的100種股票的市價已跌至159.2億美元,比年初的1033.56億美元,下跌85%,後來乾脆停業,變成一文不值。
二、後 果
俄羅斯這次金融大風波帶來的後果十分嚴重。不僅使本國已是困難重重的經濟雪上加霜,還震撼了全球金融市場。
首先,國內居民存款損失一半。進口商品價格上漲2~3倍,國產品也連帶成倍上漲。9月份,消費物價上升40%,超過1992年2月的上升36%,成為轉型以來的最高。居民實際工資收入下降13.8%,近1/3的居民處於貧困線以下。整個經濟下降5%,工業--5.2%,農業--10%,外貿--16.1%.
其次,大批商業銀行,尤其是大銀行損失慘重。西方報刊已驚呼「俄羅斯金融寡頭們的沒落」。它們前期為牟取利差,曾大量借取利率較低的外債,估計共約300億美元,兌為盧布後,購進高回報率的國債券。現在盧布貶值,國債券又要由高利、短期轉換為低利、長期,里外損失巨大。僅金融七巨頭之一的SBS-農業銀行當時就握有相當於10億美元的國家短期債券,頃刻之間不值幾文。據估計,商業銀行中有一半瀕臨破產。俄羅斯的SBS-農業銀行和國際商業銀行已被暫時置於中央銀行管理之下,其餘幾家大銀行不得不將自己的商業賬戶轉移到俄羅斯儲蓄銀行。由於普里馬科夫出任總理,組成中左政府,金融7巨頭與政治關系基本被割斷,勢力大為削弱。
第三,俄羅斯金融危機波及歐美、拉美,形成全球效應。本來,俄國經濟經過連續6年下降,在世界經濟中已微不足道,它的GDP僅佔全球的不到2%。俄金融市場規模也很小。到1997年股市最興旺的8月的日成交額也不過1億美元。這在國際金融市場中也無足輕重。但是,為什麼這樣一個配角可撼動全球經濟,引發歐美發達國家的驚慌呢?這里有三個原因。
一是,由於從1997年7月到1998年8月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市場幾乎都相繼出了問題,使國際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可靠性產生懷疑,紛紛撤資避險,形成連鎖反應,俄羅斯當然也在其中。8月俄羅斯金融市場崩潰後,9月上旬短短兩周內,巴西也出現外資撤走140億美元、外匯存底從700億美元減到500億美元的金融危機。下次將輪到誰已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關注熱點。
二是,美國對沖基金染指俄羅斯金融市場,並在俄8月17日那次匯市大跌、股市崩盤、國債停市中遭到了巨大損失。這是造成全球效應的一個最主要原因。現已獲悉,外國投資者在俄那次金融大風波中約損失330億美元,其中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即對沖基金)虧損25億美元,索羅斯量子對沖基金虧損20億美元,美國銀行家信託公司虧損4.88億美元,現已面臨被德意志銀行合並的可能。現行的對沖基金借巨資進行金融投機,一旦失利,提供貸款的銀行即聞訊逼債,甚至驚動政府出面救急(如美政府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救助),由原來的「暗箱」操作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引起多方面驚恐,形成連鎖反應。
三是,德國是俄羅斯的最大債權國,俄羅斯出現由金融危機引起的信用危機很快波及德國乃至歐洲。俄迄今已欠德國750億馬克(約合444億美元),其中主要是政府擔保的銀行貸款。俄羅斯金融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影響德國債權人的安危,因此引起震動。其沖擊波也傳到了歐洲金融市場,如法蘭克福股市上的DAX比價曾一度下跌3%;巴黎股市的CAC40指數下跌1.76%;阿姆斯特丹股市下跌2%;蘇黎士股市下跌1.6%,等等。
俄羅斯金融危機把俄羅斯經濟推向深淵,1998年經濟下降已成定局,估計1999年經濟還將下降。這是壞事,但這也可能促使俄轉變經濟改革和發展道路,拋棄貨幣主義一套作法,成為俄絕處逢生的轉機。從普里馬科夫3個多月來的作為看,只要以後政局穩定,是有可能出現轉機的。
❼ 波塔寧的危機爆發
好事不長,不久俄羅斯便爆發了經濟危機,盧布大幅貶值,大量持有政府短期債券的銀行紛紛倒閉。在隨後不到一年的時間里,波塔寧的帝國坍塌了。到1999年初,Uneximbank已負債20億美元,凈資產幾乎為零。2月,它拒付歐洲債券2.5億美元的借款。從1997年的巔峰時期至此時,波塔寧控制的三家大型企業——諾爾里斯克鎳礦、Sidanko石油和Svyazinvest電信的市值已從310億美元狂跌至38億美元。索羅斯在其所著的《全球資本主義的危機》一書中公開承認,持股Svyazinvest是他投資生涯中「最失敗的投資」,此時他和波塔寧共同持有的該公司25%股份大約值50萬美元。Sidanko石油被多家債主向法庭提請破產,最終在2001年轉手給了另一個寡頭弗里德曼所控制的TNK石油公司。
❽ 谷歌310億美元安卓營收,算多嗎
「雲計算」概念誕生到現在已經超過五年,從某種角度看,幾乎谷歌的所有產品都可以被認為是典型的雲計算產品。然而其面向企業用戶的雲服務雖然推出四年有餘,但並未獲得太多關注。除了不溫不火的App Engine和並無太多獨到性且姍姍來遲的Google Drive,我們想知道,谷歌雲計算到底在哪裡? 我們不需贅言雲計算已經多大程度上成為事實上的IT界最熱概念,但回首其五年多的發展史,有兩家企業決不能被忽視:谷歌和亞馬遜(微博)。通過成功推出一些列AWS服務,亞馬遜已經成為全球范圍內實際意義上的公有雲計算主導者,並已經成功實現了近20億美元的營收。 而對谷歌而言,互聯網搜索是其核心業務,因此其雲計算的主打服務則是直接提供純粹基於互聯網的服務,包括電子郵件、在線日歷、聊天和各種谷歌應用軟體套件等。而針對企業市場,2008年,谷歌推出了Google App Engine這一全棧、受控的、可自動調整的網路應用平台,並在2009年發布了以企業級Google App為核心的商業版雲計算產品,同時開始進行廣泛推廣。 然而此時雲計算已經成為IT業界爭相依附的領先概念,除了Salesforce、Rackspace等成功轉型的雲計算企業,微軟(微博)、 IBM(微博)等IT巨頭也紛紛推出了自家的雲計算產品,並且提供了全面解決方案。而作為這一概念的提出者,谷歌反而因App Engine的局限性落在了後面。直到今年4月,谷歌正式推出可與Google Docs深度整合的雲存儲服務Google Drive,進軍雲端存儲市場,並填補了Chrome OS走向成熟的一塊重要短板。 一個字頭的誕生 2006年8月9日,谷歌首席執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會首次提出「雲計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這算是五年多來雲計算最正統的誕生記,然而我們知道,雲計算作為一種新興計算技術和服務理念,有著極其深厚的技術背景,而谷歌作為這一概念的首創者,也有著很大的必然性。 谷歌曾經是網格計算的最大實踐者之一。網格計算的核心架構是依託專網或互聯網,將部分處於不同地域的、自願參加的計算機組織起來,統一調度,利用閑散的計算資源,組成一台虛擬的「超級計算機」,形成超級計算能力。事實上在谷歌初創期間由於低端主機難以滿足其搜索伺服器的高性能和穩定性要求,於是只有在已有基礎上提高可靠性,機器獲得更高的性能,一定程度上說,這就是雲計算的雛形。 早在2006年之前,隨著各方面投入的加大和研發的不斷加深,谷歌就已經擁有了成熟完整的雲計算技術架構——硬體網路方面應用了自己設計的機架架 構、伺服器刀片、數據中心、全球網路連接,軟體系統方面開發完善了操作系統、文件系統GFS、並行計算架構MapRece、並行計算資料庫 BigTable以及開發工具等雲計算系統關鍵部件。至此,谷歌提出「雲計算」是一個水到渠成的過程。與其說「雲計算」是谷歌包裝出來用於引導產業技術發 展趨勢的概念,不如說是谷歌對自身發展經驗和技術積累的系統性總結。 我們可以從兩方面看谷歌推出基於互聯網基因而不是基於IT設備商(「先行者」亞馬遜的模式)的雲計算思路: 一方面,谷歌以其集群獨步天下,掌握了建立以廉價PC為節點的超大規模集群的構造技術,這是其真正的競爭力。集群並沒有一個中央處理器,在地理位置 上是遍及全美各地谷歌的數據中心,每個節點都是這個系統的一部分,一台廉價的PC機,在安裝了集群軟體後,立即融入到這個系統之中。另一方 面,Google的絕大多數收入來自於廣告,其它產品和服務的收入十分有限。甚至從技術優勢上看其最精髓PageRank演算法也是容易模仿復制的,當下比 較著名的搜索引擎技術提供商都有自己的核心演算法。 但是,相比以在線購物平台為主營業務、只在一年中某些日子迎來超高流量的亞馬遜,谷歌的搜索需求幾乎一直維持在相當高的水平,對其伺服器的壓力極 大,這種情況下「出租」自家數據中心做託管業務便不劃算也不現實。而且,谷歌擁有Gmail,Gtalk,Chrome,Google Docs,Picasa,Google Earth以及YouTube等一些列極具人氣的應用服務,這些服務有些是谷歌依靠自身資源在單獨運營,有些則要考慮到開發者為其完善服務做出的貢獻。同 時,由於其在線服務雖然針對個人用戶近乎全部免費,但是企業級用戶調用Google Earth、部署Gmail和Google Docs等都需要谷歌提供的相關服務甚至個性化定製服務。 當更多的用戶依賴於更加方便和實用的網路服務,谷歌甚至能將微軟甩在身後打造獨一無二的網路王朝——這是谷歌一直以來的夢想,如今我們越來越看到這個偉大夢想的雛形——從這個角度看,谷歌提出基於互聯網概念的雲計算不過是水到渠成和業務發展需求。 谷歌的雲布局 從雲計算角度而言,幾乎Google的所有產品都可以被認為是典型的雲計算產品。因為Google本身就是世界上最大的雲,在全球有30多個數據中心,伺服器的總數超過100萬台,而且在運營效率和自動化管理程度這兩個非常重要的雲指標上也是獨領風騷的,並且這些產品大都以Web的形式發布。此外 Google的雲技術的client端的核心就是Chrome瀏覽器,所有相關的技術都嵌入到了瀏覽器中,甚至操作系統的內核也算嵌到了瀏覽器中,成為雲瀏覽器。 具體到產品方面,Google在SaaS、PaaS、IaaS和雲客戶端這四個方面都有布局。 在SaaS層,Google的雲服務主要可分為兩大部分:其一是主要面向個人用戶的普通SaaS服務,其二是面對公司和機構的企業級SaaS服務。具體來看,包括其核心的網頁搜索和圖片搜索、視頻搜索和學術搜索等搜索服務、Google Map、Google Earth和Google Sky等地理信息服務、視頻服務 YouTube、雲存儲服務Google Drive,照片共享Picasa、辦公協作工具 Gmail、Google 日歷和Google Docs等,這些都屬於網路基因濃厚的SaaS服務。 而在PaaS層,Google App Engine 提供一整套開發組件讓用戶輕松地在本地構建和調試網路應用,之後能讓用戶在Google強大的基礎設施上部署和運行網路應用程序,並自動根據應用所承受的負載對應用進行擴展,免去用戶對應用和伺服器等的維護工作。同時提供大量的免費額度和靈活的資費標准。此外在IaaS層谷歌也推出類似Amazon S3的名為Google Storage的雲存儲服務。 當然,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雲+端」的模式將成為主流。所以,即便谷歌現在的利潤主要來源於搜索這樣的基於Web的SaaS服務,但是近兩年來,Google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雲客戶端方面,並推出了Android、Chrome和Chrome OS這三個產品。 雖然谷歌可以說是雲計算的最大實踐者,但是,谷歌的雲計算平台是私有的環境,特別是谷歌的雲計算基礎設施還沒有開放出來。 谷歌公開了其內部集群計算環境的一部分技術,使得全球的技術開發人員能夠根據這一部分文檔構建開源的大規模數據處理雲計算基礎設施,其中最有名的項目即 Apache旗下的Hadoop項目。而下面的兩個雲計算的實現則為外部的開發人員以及中小公司提供了雲計算的平台環境,使得開發者能夠在雲計算的基礎設施之上構建自己的新型網路應用。其中IBM的藍雲計算平台是可供銷售的計算平台,用戶可以基於這些軟硬體產品自己構建雲計算平台。亞馬遜的彈性計算雲則是託管式的雲計算平台,用戶可以通過遠端的操作界面直接使用。但是具體到自身方面,除了開放有限的應用程序介面如Google Web Toolkit以及Google Map API等,Google並沒有將雲計算的內部基礎設施共享給外部的用戶使用,上述的所有基礎設施都是私有的。 Web旗艦Chrome OS 即便Android已經成功占據了移動終端市場很大份額,谷歌依然期待著Chrome OS的真正爆發——那將是Web為王的時代,也是谷歌的時代。 在谷歌2006年開始陸續提出的雲計算構想中,人們的客戶端只要接入網路並且安裝一個瀏覽器,就可以得到它所需要的應用程序和數據,因為所有的應用程序存在於雲中。個人和企業用戶不再需要操作系統,不再需要自建數據中心,無須去購買大量的伺服器、存儲和網路設備,甚至不需要IT運維人員。 Chrome OS讓人們看到了谷歌的雲願景正在一步步走向現實——谷歌正在慢慢嘗試著利用Chrome OS取代我們如今使用的傳統操作系統,進而改變喜歡使用在線服務和網路資源。今年四月,Google 推出了 Chrome OS 的最新版本。從這次更新可看出 Google 的研發人員對操作系統的界面進行了重新設計(上一次的界面更新是 2010 年底)。 令人「驚恐」的是,Chrome OS的新版本界面和傳統操作系統已經越來越趨同——新添加的部件是硬體加速窗口管理器(Aura),是Chrome 的下一代用戶界面框架。在此之前,Chrome OS 一次只為用戶提供一個瀏覽器窗口。如果你想要運行新應用,那意味著,首先你得打開一個新標簽,然後再尋找你想要運行的應用。現在,Chrome OS內置一個類似 Launchpad的應用啟動器,以及一個類似Windows 的任務欄。不過應用還是得在瀏覽器標簽內啟動,而不能成為獨立窗口。 施密特曾稱,Chrome OS操作系統是用於上網本的Web平台,預計將利用可靠的網路和無盤機器。雖然微軟Windows和蘋果Mac機器主要依靠在本地硬體上安裝的軟體,但是,谷歌指望Chrome OS操作系統推動在Chrome瀏覽器中的Web應用。用「谷歌式語言」來解釋Chrome OS:它通過網路實現你的全部需求,顛覆了人們對應用程序的認知。因為現在生活中每個人早已和網路緊密相連,失去網路的電腦和手機是毫無意義的。 與iOS,Android以及Windows Phone等主流平台相比,Chrome OS是完全不同的,它體現了谷歌用網路替代桌面的思維,基於瀏覽器Web OS的形態使得其所有的應用和服務在前端都以基於HTML5的Web APP體現。首先,這意味著開發難度大大降低,因為HTML/JavaScript/CSS的門檻相比C/C++以及JAVA低得多;另一方面,Web APP的應用形式意味著機型適配以及升級成本近乎為零,開發者可以通過一次開發延伸到所有設備。 與Chrome OS同時發布的Chrome Web Store經過在Chrome瀏覽器上兩年的積累,已經逐漸成熟為一個可靠的應用分發平台。而基於谷歌搜索引擎的龐大流量,則使得應用服務的推廣效率大增。此外,相較於生硬的本地應用,搜索、地圖等谷歌服務將以內嵌插件的方式進入Chrome OS,形式上更加平滑,即使在開源的情況下也可防止被輕易替換。 當然現在Web APP的體驗,目前還無法與本地應用相提並論,但是HTML5作為未來應用新載體的趨勢已經逐漸成為共識,W3C等世界組織的推動將幫助WebAPI逐步進化,更好地調動手機的軟硬體資源,以提升用戶體驗。 此外,幾乎與Chrome OS更新同時面世的還有谷歌的雲存儲產品Google Drive。此前Chrome OS一直看起來像頭怪獸,一個裸奔於Linux上的完全的基於網頁的操作系統,長期被指責純粹是為了創新而創新。但有了Drive,Google就能真正實現這個平台了。谷歌Google Drive產品經理斯科特·約翰遜表示:「我們將有效地將Google Drive服務整合進Chrome系統的本地文件系統之中。如果用戶選擇使用,那麼Chrome系統的所有核心功能都將把Google Drive作為存儲位置。」 Drive和Chrome OS的整合會使得這個操作系統看起來更像筆記本計算機代替品。如果整合的好,Google Drive 可以像目前本地硬碟那樣顯示你所有的照片、視頻、文檔、及所有其他東西。如果Google能說服網頁開發者將應用整合到Google Drive我們就能看見有網頁可以從Drive裡面提取用戶數據來編輯視頻、音頻,繪圖等等。 仔細想想,這不正是谷歌最初描繪的雲計算美妙願景? 「雲不雲」重要麼? 從現在來看,谷歌在雲計算領域走的是一條獨具特色的道路:以IaaS層面的Google Storage和PaaS層面的App Engine為平台支撐,以Google Docs雲辦公、Gmail和一系列搜索雲應用、Google Drive雲存儲等為「拳頭」,加上整合的Android端平台和面向未來的雲操作系統Chrome OS——處處彰顯著谷歌獨特而濃厚的互聯網基因。 迥異於其他IT巨頭,從目前市場領先的亞馬遜來看,其靠「出租IT資源」的雲計算經營模式的雲計算策略有其先天劣勢,這更像是封建社會擁有大量土地 的地主由於能夠實現對現有資源的合理利用,這種模式在早期的優勢明顯,但很容易被更先進的模式打敗。當然,哪怕僅在IaaS領域深耕,亞馬遜依然獲益巨 大。 而微軟的雲計算平台Windows Azure從整個雲計算目前的市場需求和研究框架看,涵蓋了公有雲和私有雲、囊括了SaaS、PaaS和IaaS三大領域的微軟,推出包括存儲、計算、媒體服務等多種應用,已經具備了一線領跑能力。而在Windows 8和Windows Phone 8成功整合了PC、平板和智能手機後,其「雲+端」的大戰略布局將真正顯現出威力。 此外IBM在2007年11月推出了「改變游戲規則」的「藍雲」計算平台。為客戶帶來即買即用的IBM雲計算平台,它包括一系列的自動化、自我管理 和自我修復的虛擬化雲計算軟體,使來自全球的應用可以訪問分布式的大型伺服器池,使得數據中心在類似於互聯網的環境下運行計算。 另一方面,或許因為自己是「雲計算」這一概念的提出者,谷歌反而對之沒有盲目崇拜,而是按部就班但並不緩慢的走在通往未來的網路之路上——谷歌甚至 都不在乎自己的路是否還是雲計算、是哪種雲計算,因為雲計算至今為止也沒有標準定義,更沒有形成實質意義上的行業標准。作為一種更先進的計算模式、經濟模 式和生產關系轉型模式,誰將代表更先進的雲計算模式,當下實難定論。 在谷歌之外,關於雲計算的競爭已經白熱化,且越來越像不同的方向發展。政府牽頭參與、互聯網巨頭力挺,一個個「雲概念」橫空出世,更不用說數以千計 的大大小小軟體公司、IT設備商甚至電信運營商提出的各種各樣的「雲計算」了。從企業和開發者應用層級說,目前在雲計算領先的巨頭分別是亞馬遜、微軟和 IBM。 至此我們便清楚為什麼在亞馬遜、微軟、IBM與SalesForce等公司在雲計算領域「大展身手」乃至貼身肉搏的時候,我們卻會感到「雲計算鼻 祖」谷歌的缺席了——志不在此,自然不需血拚。在雲計算產業發展初期、各種標准和應用尚在探索階段之時,我們似乎沒有必要去問谷歌的雲計算在哪裡了——按 照谷歌的說法,「Internet將永生,我們將無處不在。」
❾ 上市首日就破發!盤中暴跌27%,310億市值的知乎究竟怎麼了
這個問題主要是因為知乎的股票受到了美股的影響,和知乎本身的關系並不大。
當互聯網公司上市的時候,很多投資者都會參與到這些互聯網公司的資本市場當中,因為很多人都非常看好這些企業,認為這樣的企業有很大的發展,同時可以在投資這些企業的過程中獲得豐厚的回報。我們經常提到的互聯網企業和科技企業,其實都是非常優質的投資賽道,投資這些企業的股票也很難出現巨大虧損。
知乎上市首日就暴跌27%。
當知乎在美股上市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知乎當天就在盤中暴跌27%,當然中間出現了小幅反彈,最後收盤的時候只有10.53%的跌幅。以前我們在談到10%跌幅的時候會覺得已經跌停了,但是對於知乎目前的狀況來說,這樣的跌幅顯然會讓很多投資者感到欣慰。
❿ 98年俄羅斯的金融危機是怎麼回事 誰來說下全過程 詳細點
俄羅斯金融危機
【內容提要】文中較詳細地分析了俄羅斯從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經歷的由三次金融大風波構成的金融危機的起因、政府應對政策、後果。指出根本原因是俄本身經濟虛弱;具體誘因則略有不同。第一次大波動主要是外來的,由東亞金融危機引起的;第二、三次則主要是俄政府的政策失誤,引起對其不信任所致,國際金融炒家染指俄金融市場也是產生全球效應的一個重要原因。
進程與原因
俄羅斯從1997年10月到1998年8月經歷了由三次金融大風波構成的金融危機。其特點是,金融大波動的間隔越來越短,規模越來越大,程度越來越深,最終導致兩屆政府的垮台,甚至波及全球,產生全球效應。這是很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三次金融大風波的根本原因是由於長期推行貨幣主義政策,導致生產萎縮,經濟虛弱,財政拮據,一直靠出賣資源、舉借內外債支撐。但具體誘因,則有所不同。第一次大波動主要是外來的,由東亞金融危機波及之故,第二、三次則主要是俄政府的政策失誤,引起對政府的不信任所致,國際金融炒家染指俄金融市場也是產生全球效應的一個重要原因。
第一次金融風波發生在1997年10月28日至11月中旬之間。
本來,俄羅斯自1992年初推行「休克療法」改革後到1996年生產連續下降,到1997年才出現止跌回升,但升幅很少,只0.8%。俄於1996年起對外資開放,人們看好俄金融市場,紛紛投資股市和債市,因股價上升潛力大,回報率高。俄股票面值定得很低,平均只值50美分到4~5美元之間,股票回報率平均高達1倍以上;國債的回報率也在20%以上,而且80%是3~4個月的短期國債,兌現快。1997年是俄經濟轉軌以來吸入外資最多的一年。俄從1991年起一共吸入外資237.5億美元,其中1997年即達100多億美元。但是外資總額中直接投資只佔30%左右,70%左右是短期資本投資,來得快,走得也快,這就埋下了隱患。1997年10月間,外資已掌握了60%~70%的股市交易量,30%~40%的國債交易額。
1997年7月泰國首先爆發的金融危機對俄金融市場的影響還不大,因8~9月間還有大量外資湧入。及至10月韓國大爆發金融危機立即對俄金融市場產生連鎖反應。因在俄金融市場中韓資佔有一定比重。韓本國發生金融危機,韓資急忙大量撤走,以救其本國之急,其他外國投資者也紛紛跟進,結果,自1997年10月28日到11月10日間由於大量拋售股票,股價平均下跌30%,股市殃及債市和匯市,後者也紛紛告急。當時央行拿出35億美元拯救債市,以維持國債的收益率吸住外資。雖然國債收益率上升至45%,但外資依然撤走了100億美元。
第二次金融大波動發生在1998年5月~6月間。這次大波動的誘因則主要是國內的「信任危機」引起的。這次至少抽走資金140億美元。具體原因主要是3條。
一是,長達月余的政府危機引起投資者對俄政局的不安。1997年3月23日總統出於政治考慮,突然解散切爾諾梅爾金政府及解除其總理職務,引致政府、總統與杜馬在新總理任命問題上的爭斗。經過三次杜馬表決才勉強通過基里延科總理的任命。在這一個月政府危機期間,經濟領導受到很大影響,政府少收稅款30億美元,使拮據的財政更是雪上加霜。同時,由於新任命總理基里延科年輕,資歷淺,缺乏財團、政黨的支持和治國經驗,人們對新政府信心不足,那時已有部分投資者開始撤離。
二是,俄羅斯嚴重的財政、債務危機突然暴露在世人面前,引起投資者的心理恐慌。其實,俄自1992年以來一直存在財政赤字,由於政府採取發行國債、舉借外債、拖延支付等所謂「軟赤字」辦法加以彌補,再加上償付債息不包括在預算支出內,因此公布的財政赤字不高(除1994年赤字佔GDP10.7%外,其餘年份均在3%~4.6%之間)[2]民眾不甚了解其實際嚴重程度(實際在8%~10%之間). 1998年大筆債務陸續到期,拖欠需要償還,新政府要承擔償債任務,責任重大,才公布了財政債務危機的嚴重情況。俄羅斯生產一直下降,財政收入基礎越來越小;再加上稅種過多,稅率過高,引致企業稅務過重,因此逃稅現象十分普遍,幾乎一半單位偷、漏稅;拖欠工資額不斷增加,1998年上半年又增200億盧布,總數達700億盧布。國際能源價格下降,使俄少收入50億~70億美元。俄為支撐經濟生活運轉,不得不大量借新債還舊債,而且要借更多新債。除還內債外,還要彌補財政缺口,於是債務越滾越多,形成債務金字塔。到基里延科接任總理時,俄內債達700億美元(其中國債達4500億盧布), 外債達1300億美元。1998年預算中償舊債和補赤字加在一起,占國家開支的58%。當時財長承認,今年至少需再借100~150億美元才能渡過難關。
三是,議會修改政府的私有化政策,是引起這次金融市場波動的導火線。「俄羅斯統一電力系統股份公司」已有28%的股票售予外商。可俄國家杜馬又專門通過關於該公司股票處置法,規定外資擁有該公司的股票份額不得超過25%。這樣一來,引起外資對俄政府的不信任,紛紛拋售股票。這個公司的股票在兩周內下跌40%,別的股票也跟著下跌25%~40%。受此影響,國債價格急劇下滑,收益率被迫由50%上升至80%,更加重了政府還債的負擔。美元兌盧布的匯率上升到1∶6.2010~6.2030,超過俄央行規定的最高限額6.1850。而且,這次私有化政策變動已影響後續私有化的推行。最明顯的例子是俄羅斯石油公司擬出售75%股份而無人問津。當然,這也與世界石油市場價格暴跌、人們不看好石油生產有關。
面對上述不斷發生的金融市場動盪,基政府當時採取的對策主要有以下三條。
首先,保盧布,辦法是提高利率。央行將貼現率由5月19日的30%不斷上調至5月27日的150%。短短8天,提高了4倍。6月4日起曾降至60%,但不久又上調至110%。同時拋售美元干預匯率,外匯儲備由年初的200億美元減少到150億美元。
其次,由舉借內債轉向舉借外債。俄從1993年到1998年5月通過發行國債來彌補財政赤字,但代價很大。據報道,財政從市場每籌1盧布資金就要花費12盧布的代價,而國際金融市場上籌資的利息一般無如此之高,故而俄於1996年11月起大規模發行歐洲債券,並已籌得約45億美元,1998年擬再發行60億歐洲債券。1998年7月13日又從IMF為首的西方大國金融機構借到226個億美元的貸款。
第三,延長整個債務的償還期,以緩解還債高峰。俄當時的內外債務總額不算高,還未超過GDP的44%。其主要問題是還債集中,短期債務缺乏償債能力,當時俄債務構成中絕大多數是借期不到一年的短債,近三年間將發生嚴重的債務危機。由於3~4月間的政府危機,增加了居民對政府的不信任感,購買國債大量減少。1998年4月俄發行國債不到200億盧布,而當月還本付息高達367億盧布,借新債已抵不上還舊債,財政更加緊張。當時測算,1998年下半年內每月需歸還310億盧布,如新的國債乏人購買,稅收又困難,則還債額要超過國家月收入的40%。因此必須改變還債的期限結構,用借長期新債來歸還短期舊債,以錯開還債高峰。IMF原承諾年內將分3期先提供148億美元,無疑對俄推遲還債高峰起一定作用。原以為,俄這次金融危機由於IMF和西方大國出手支援可能得以緩解,至少能穩定半年。殊不料,不到一個月,於8月中又爆發了更為嚴重的第三次金融大波動,而且導致基里延科新政府的垮台。
這次金融大波動的直接誘因是由於基政府貿然推行三項強硬的穩定金融措施,導致投資者對政府的信心喪失,葉利欽再次臨陣換馬,更加劇了危機的嚴重程度。
8月1日基政府推出穩定金融的經濟綱領,投資者對其能否產生預期效果,信心不足。因社會經濟形勢已相當嚴峻,政府的增收節支措施難以立竿見影,反映在債券上外資不願購買俄有價證券,相反還拋售手中的證券。俄報稱為「黑色星期一」的8月10日那天,世界證券市場上,原蘇聯欠外國商業銀行的舊債券的價格跌至面值的36%,俄新發行的歐洲債券只值一半。8月11日,俄國內證券市場的短期國債券收益率激增至100%。俄政府為增強投資者信心,對8月12日到期的國債進行清償。財政部將7月13日從IMF得到的48億美元貸款中撥出10億美元用於清償,餘下38億美元增加外匯儲備。原以為當天付出的53億盧布中會有一部分再購債券而回籠。殊不知,債民不但未購新債券,還將大部分清償款用於購進美元,其餘則或撤出市場,或留在手中以待時機。第二天(8月13日)國際大炒家索羅斯在報刊上公然敦促俄政府盧布貶值15%~25%。當天,俄國際文傳電訊社計算的100種工業股票價格指數大跌,跌到僅及年初的26%, 跌掉74%。若干外資銀行預期盧布貶值,紛紛要求俄銀行提前還貸。在這期間美國的標准-蒲耳氏計算機統計服務公司和穆迪氏投資服務公司都宣布降低對俄外債以及俄主要銀行和大工業集團的信譽評估等級。同時,7月份稅收只徵收到120億盧布,而執行預算每月不少於200億盧布,缺口很大。在這些內外壓力下,政府驚慌失措,不知如何應對。眼看國債券又將陸續到期,年底前政府需償還內外債240億美元,而當時外匯儲備僅為170億美元,不夠還債,更難以干預外匯市場。政府在此內外交困形勢下,就貿然決定,於8月17日推出了三項強硬的應急措施,即:第一項,擴大盧布匯率浮動區間,調低盧布匯率的上限到9.5∶1。這實際上是將盧布兌美元的匯率由6.295貶至9.5,貶值50%以上,市場有此預期,以後盧布匯率必然大跌,10天內跌到20~21∶1,將穩定了3年多的盧布匯率一下沖垮了。
第二項延期90天償還到期的外債,估計有150億美元。
第三項轉換內債償還期,將1999年12月31日前到期的價值達200億美元的國債轉換成3、4、5年期限的中期國債。在轉換結束前,國債市場暫停交易。
這三項措施一公布,立即引起輿論大嘩,股票大跌而停擺,盧布匯率猛跌,後來,央行乾脆宣布任由盧布自由浮動,老百姓擠提盧布以兌進美元,或者搶購消費品。盧布匯率失守,股市更是一瀉千里。到8月28日,俄國際文傳電訊社綜合指數所包括的100種股票的市價已跌至159.2億美元,比年初的1033.56億美元,下跌85%,後來乾脆停業,變成一文不值。
[編輯本段]後果
俄羅斯這次金融大風波帶來的後果十分嚴重。不僅使本國已是困難重重的經濟雪上加霜,還震撼了全球金融市場。
首先,國內居民存款損失一半。進口商品價格上漲2~3倍,國產品也連帶成倍上漲。9月份,消費物價上升40%,超過1992年2月的上升36%,成為轉型以來的最高。居民實際工資收入下降13.8%,近1/3的居民處於貧困線以下。整個經濟下降5%,工業--5.2%,農業--10%,外貿--16.1%.
其次,大批商業銀行,尤其是大銀行損失慘重。西方報刊已驚呼「俄羅斯金融寡頭們的沒落」。它們前期為牟取利差,曾大量借取利率較低的外債,估計共約300億美元,兌為盧布後,購進高回報率的國債券。現在盧布貶值,國債券又要由高利、短期轉換為低利、長期,里外損失巨大。僅金融七巨頭之一的SBS-農業銀行當時就握有相當於10億美元的國家短期債券,頃刻之間不值幾文。據估計,商業銀行中有一半瀕臨破產。俄羅斯的SBS-農業銀行和國際商業銀行已被暫時置於中央銀行管理之下,其餘幾家大銀行不得不將自己的商業賬戶轉移到俄羅斯儲蓄銀行。由於普里馬科夫出任總理,組成中左政府,金融7巨頭與政治關系基本被割斷,勢力大為削弱。
第三,俄羅斯金融危機波及歐美、拉美,形成全球效應。本來,俄國經濟經過連續6年下降,在世界經濟中已微不足道,它的GDP僅佔全球的不到2%。俄金融市場規模也很小。到1997年股市最興旺的8月的日成交額也不過1億美元。這在國際金融市場中也無足輕重。但是,為什麼這樣一個配角可撼動全球經濟,引發歐美發達國家的驚慌呢?這里有三個原因。
一是,由於從1997年7月到1998年8月新興市場國家的金融市場幾乎都相繼出了問題,使國際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可靠性產生懷疑,紛紛撤資避險,形成連鎖反應,俄羅斯當然也在其中。8月俄羅斯金融市場崩潰後,9月上旬短短兩周內,巴西也出現外資撤走140億美元、外匯存底從700億美元減到500億美元的金融危機。下次將輪到誰已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的關注熱點。
二是,美國對沖基金染指俄羅斯金融市場,並在俄8月17日那次匯市大跌、股市崩盤、國債停市中遭到了巨大損失。這是造成全球效應的一個最主要原因。現已獲悉,外國投資者在俄那次金融大風波中約損失330億美元,其中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即對沖基金)虧損25億美元,索羅斯量子對沖基金虧損20億美元,美國銀行家信託公司虧損4.88億美元,現已面臨被德意志銀行合並的可能。現行的對沖基金借巨資進行金融投機,一旦失利,提供貸款的銀行即聞訊逼債,甚至驚動政府出面救急(如美政府對長期資本管理公司的救助),由原來的「暗箱」操作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引起多方面驚恐,形成連鎖反應。
三是,德國是俄羅斯的最大債權國,俄羅斯出現由金融危機引起的信用危機很快波及德國乃至歐洲。俄迄今已欠德國750億馬克(約合444億美元),其中主要是政府擔保的銀行貸款。俄羅斯金融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影響德國債權人的安危,因此引起震動。其沖擊波也傳到了歐洲金融市場,如法蘭克福股市上的DAX比價曾一度下跌3%;巴黎股市的CAC40指數下跌1.76%;阿姆斯特丹股市下跌2%;蘇黎世股市下跌1.6%,等等。
俄羅斯金融危機把俄羅斯經濟推向深淵,1998年經濟下降已成定局,估計1999年經濟還將下降。這是壞事,但這也可能促使俄轉變經濟改革和發展道路,拋棄貨幣主義一套作法,成為俄絕處逢生的轉機。從普里馬科夫3個多月來的作為看,只要以後政局穩定,是有可能出現轉機的。
內容如下:1998年8月,俄羅斯媒體中"Default"這個外來詞成為當年出現頻率最高的單詞。金融危機對俄羅斯造成的沖擊是巨大的,不但盧布對美元比價暴跌,居民儲蓄大幅縮水,也實際上摧毀了整個俄羅斯脆弱的金融體系。
俄羅斯前中央銀行行長謝爾蓋·杜比寧回憶說,1997年10月,東南亞爆發金融危機,此後連續10個月,俄羅斯為生存進行了不懈的努力。當時國家大量發行國家債券,向市場投放大量外匯,結果俄羅斯的黃金外匯存底急劇減少。
這樣,俄羅斯政府就面臨兩難選擇:或者繼續維持"貨幣走廊"的匯率浮動政策,或者支持債券市場。俄羅斯政府最後選擇了前者,但金融局勢並沒有好轉,盧布開始大幅度貶值。當時俄羅斯有一家很著名的銀行,叫做SBS農業銀行,危機爆發後俄羅斯居民開始大量收購外匯,一天之內俄羅斯居民僅在SBS銀行就拋出了5千萬美元的盧布。銀行前總裁亞歷山大·斯摩棱斯基說,當時甚至出現了一筆購買5美元的業務:一位俄羅斯老太太在領到退休金後,馬上跑到銀行,把微薄的退休金換成了美元。
杜比寧認為,如果不是當年居民大面積的擠兌風潮,俄羅斯的金融危機不會如此深重。他說,當時很多人有種幻覺,似乎盧布貶值和金融危機是不可能同時發生的。但是當盧布急劇貶值的時候,沒有人會購買新的國家債券,這樣為了彌補財政危機,俄羅斯政府只能從中央銀行以貸款方式拿到錢。再往下就是惡性通貨膨脹,通膨率達到五位數,發行貨幣的票面價值以"萬"為單位,很類似今日的辛巴威。
據中央銀行數字,1998年俄羅斯資本凈流出量為110億美元,資本流出的結果是俄羅斯無力維持6盧布兌換1美元的匯率水平,於是迫不得已宣布盧布貶值。當年在俄羅斯財政部負責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阿列克謝·庫德林說,俄羅斯當時沒有採取預防性的貨幣貶值政策,因為俄政府把希望寄託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身上,希望能夠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外匯支持,此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曾出售援助過波蘭。但這一次俄羅斯顯然失算了。
還在俄羅斯政府宣布破產前,在98年8月初,聯邦政府召集俄羅斯銀行和金融界人士開會,當時的總理基里延科、政府高官丘拜斯、杜比寧、亞歷克薩申科等人列席。政府官員們見不一致,有時甚至截然相反,令銀行和金融界巨頭們也無所適從。杜比寧後來回憶說,中央銀行在7月份時曾建議將所有國家債券兌換成美元,而只有不超過10%的趙券持有人對此表示同意。
當聯邦政府和國家銀行開始同信貸機構開始談判後,聞風而動的金融界陷入恐慌,一時間政府和銀行算不清楚誰到底欠誰的錢,欠錢的數額是多少。俄羅斯政府最擔心的事情出現了:政府無力償還如此數量的國家債券。聯邦政府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債務重組,但是債務重組的對象只有兩家銀行,俄羅斯中央銀行和俄羅斯儲蓄銀行,因為這二者手持的國家債券數量綜合超過總數量的50%。其他信貸機構和個人手中的國家債券將由聯邦政府分期償還。但是這一決定遭到了眾多信貸機構的一致反對,他們要求所有的債權人都享有平等的權利。
最初代表俄羅斯政府和債券持有者進行談判的是第一副總理尤里·馬斯柳科夫,後來是主管稅務的部長鮑里斯·費奧多羅夫。等到時任財政部副部長卡西亞諾夫開始主持談判後,談判才取得了進展。卡西亞諾夫曾成功地將倫敦俱樂部債務重組,他擔任俄羅斯政府談判代表後,將債權人分為兩組,一組以德意志銀行為代表,另一組以J.P.摩根公司為代表。
談判進程異常艱苦,債權人之間的意見也不統一。俄羅斯政府最後逐一說服了債權人接受俄羅斯的債務重組方案。債權人最終還是承擔了一部分損失,凡是持有年收入17%盧布債券的公司遭受的外匯折算損失不超過10%,同樣在八月初購買俄羅斯國家債券(年收益率為30-70%的債券)的債權人將獲得的外匯折算收益率為3-4%。最後的結果是,平均算下來,原來進入債券市場,希望獲得50%回報率的投資人只回收了7-8%的盧布盈餘,個別投資人進入市場時計算的年投資回報率高達160%,但結果只回收了盧布結算的票面價值的本金。
在金融危機爆發前,眾多銀行收到國家債券的高額回報誘惑,於是紛紛向西方銀行貸款,用外匯貸款大筆購進國家債券。所以很多銀行在8月17日聯邦政府宣布無力償還債券後,這些銀行不但資金短缺,同樣也無力償還西方銀行的貸款。
根據當時的政策規定,俄羅斯大型銀行必須購買俄羅斯國家債券,購買額不得少於5000億舊盧布,而在金融危機爆發前三周,俄羅斯儲蓄銀行動用巨資購進國家債券,這筆資金相當於銀行吸收的所有儲蓄存款總額。
杜比寧說,如果俄羅斯銀行資金流動體系被摧毀,那麼此前脆弱的金融體系本身也隨之被摧毀。當儲戶們在銀行門口排起長隊,紛紛要求提款時,只有阿爾法銀行一家動用股東們的資金,滿足儲戶們的提款要求,而其他銀行紛紛宣布倒閉,實際上沒有完成對儲戶的商業承諾。
在98年金融危機中,受害最深的還不是俄羅斯國家債券的持有者,而是以盧布為收支貨幣的普通民眾。金融危機導致了一系列社會經濟動盪,俄羅斯的經濟瀕臨崩潰的邊緣。所以要把民眾的利益放到第一位來考量,是此後歷屆俄羅斯政府領導人得到的一個重要歷史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