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債劵類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在期初攤余成本和賬面價值有差異時,怎樣調整期末的賬面價值
期初攤余成本與公允價值不同時,期末按公允價值調整期末前的賬面價值為期初公允價值加減利息攤銷額,期末的公允價值就是調整後的賬面價值。
『貳』 債券的每期期初賬面價值與債券面值的關系
本期票面利息(應付利息)攤銷額=面值×計息期的票面利率
債券面值是指債券發行時所設定的票面金額。
本期利息費用=期初應付債券賬面價值×實際利率
本期溢價攤銷額=(本期票面利率-本期利息費用)
『叄』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攤余成本和當前賬面價值究竟什麼關系
不是。
第一年的期初攤余成本是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入賬金額,也就是其公允價值和相關交易費用之和。(實際支付的價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領取的債券利息,不算在入賬金額里,不屬於第一年期初攤余成本。)
從第二年開始
期初攤余成本=上期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息-現金流入
其中,
實際利息=當期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現金流入=持有至到期投資面值*票面利率
如果發生減值損失,也應從攤余成本中扣除。
『肆』 會計中債券期末攤余成本等於賬面價值嗎
一般情況下,攤余成本等於其賬面價值,但也有兩種特殊情況:
(1)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以公允價值計量的金融資產,若僅僅是公允價值的暫時性下跌,那麼計算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時,不需要考慮公允價值變動明細科目的金額,此時攤余成本不等於賬面價值。
(2)貸款。已經計提損失准備的貸款,攤余成本也不等於賬面價值,因為其攤余成本要加上應收未收的利息。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投資收益-應收利息-已收回的本金-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賬面價值是資產或負債在資產負債表中列示的金額,對於計提了減值准備的各項資產,其賬面價值就是其賬面余額減去已計提的減值准備後的金額。
『伍』 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和攤余成本的區別
賬面價值是為了與當期的公允價值進行比較的,而攤余成本則是為了衡量投資收益的。所以,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不需要考慮攤余成本。
持有至到期投資和貸款以及應收賬款的處理非常相似,並且其賬面價值與攤余成本時刻相等。
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中,股票是沒有攤余成本的,債券有,並且不一定等於賬面價值。比如,可供出售債券金融資產公允價值上升,應計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這將影響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賬面價值,但不影響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攤余成本。
攤余成本可以理解為投資者還沒有賺回的錢。
比如:2000年1月1日購入平價發行的5年期債券,面值1000元,支付價款1000(包含交易費用),票面利率10%,此時實際利率也是10%,年末支付利息,最後一年末支付最後一年的利息並且歸還本金。2000年12月31日,收到利息100元,此時的攤余成本=購入價格*(1+實際利率)-利息,還是1000元。這1000元在時間坐標軸從左向右看是攤余成本,從右向左看是未來的本金和利息在此時的現值。也就是,攤余成本是這個時點上我還沒有收回的投資,是未來收到資產在此時的現值。
金融資產賬面價值的就算公式交易性金融資產:成本+/-公允價值變動
持有至到期投資:初始投資金額+按實際利率計算的投資收益-按票面利率計算的應收利息-持有至到期減值准備
貸款應收款項:成本-減值准備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股票:初始投資成本+/-公允價值變動-減值准備
債券:初始投資成本+/-公允價值變動+按實際利率計算的投資收益-按票面利率計算的應收利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減值准備
『陸』 面值,賬面價值,期初攤余成本(應付債券賬面凈值)
面值就是票面價值,就是指那個債券上標明的價格
賬面成本是指有可能你的面值在經過攤銷等以後賬面上記載的價值
公允價值一般就是指市場公認價
『柒』 債券的攤余成本、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的關系
是的,賬面價值=成本+利息調整,所謂攤余成本是指對「利息調整」按實際利率法攤銷以後的結果,攤余成本和賬面價值是一個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