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債券融資 > 國貿國債依存度公式

國貿國債依存度公式

發布時間:2021-04-19 19:59:19

⑴ 國際貿易的國際貿易專業

既然所學專業為「國際貿易」,就得先知道什麼是國際貿易?
「貿易」一詞的來源是《商君書·開塞》「二者名貿實易,不可不察」,意思是二者表面相仿,實際卻以差易換好,不可不覺察。從商鞅的話中顯然可以看出,他並不喜歡商賈,可這樣一句批評商人的話,後來被縮寫成「貿易」,且失去了原來的貶義,變為了中性詞。那原先為什麼會是貶義詞呢?
更早的孔夫子在《論語·先進》中說「回也其庶乎,屢空。賜不受命,而貨殖焉,億則屢中。」可見隨著時代越推越早,中國越不喜歡商人。而「商人」的起源明顯來自殷商,或許因為春秋戰國屬於周朝,自然不會喜歡上一個被推翻的朝代人們的所作所為,就像猶太人做生意,也不得其他歐洲主流民族的好感,雖然《聖經》即猶太人所書。
猶太人從小就要學猶太習俗、語言和做生意。在《聖經·創世紀》雅各布的兒子約瑟在埃及連續7個豐年囤積糧食,之後連續7個歉收年份出售所囤糧草,導致埃及成為奴隸制國家,故事大約發生在公元前1650年左右,那時中國處於商朝中前期。從中可以發現商人同奴隸制度的建立有密切的聯系。主人自然是債務人,好比當今發國債、欠外債最多的美國,而奴隸是債主,好似日本、中國。 國際貿易是指世界各個國家(或地區)在商品和勞務等方面進行的交換活動。它是各國(或地區)在國際分工的基礎上相互聯系的主要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國(或地區)在經濟上的相互依賴關系,是由各國對外貿易的總和構成的。
從一個國家的角度看國際貿易就是對外貿易(Foreign Trade)。
區別「對外貿易」概念的定義
一種觀點:有的專家認為從某種角度,對外貿易或國際貿易都是指世界各國之間商品、服務和要求交換的活動,國際貿易是各國之間分工的表現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國在經濟上的相互共存。從國家角度可稱為對外貿易;從國際角度可稱為國際貿易。
另一種觀點:對外貿易是指一國(或地區)同其他國家(或地區)所進行的商品、技術和服務的交換活動。因此,提到對外貿易時要指明特定的國家。如中國的對外貿易等;某些島國如英國、日本等也稱對外貿易為海外貿易。 按商品移動的方向國際貿易可劃分為
1、進口貿易(import Trade):將其他國家的商品或服務引進到該國市場銷售。
2、出口貿易(Export Trade):將該國的商品或服務輸出到其他國家市場銷售。
3、過境貿易(Transit Trade) :A國的商品經過C國境內運至B國市場銷售,對C國而言就是過境貿易。由於過境貿易對國際貿易的阻礙作用,WTO成員國之間互不從事過境貿易。
進口貿易和出口貿易是就每筆交易的雙方而言,對於賣方而言,就是出口貿易,對於買方而言,就是進口貿易。此外輸入該國的商品再輸出時,成為復出口;輸出國外的商品在輸入該國時,稱為復進口。
按商品的形態國際貿易可劃分為
1、有形貿易(Visible Trade):有實物形態的商品的進出口。例如,機器、設備、傢具等都是有實物形態的商品,這些商品的進出口稱為有形貿易。
2、無形貿易(Invisible Trade):沒有實物形態的技術和服務的進出口。專利使用權的轉讓、旅遊、金融保險企業跨國提供服務等都是沒有實物形態的商品,其進出口稱為無形貿易。
按生產國和消費國在貿易中的關系國際貿易(是否有第三國參加)可分為
1、直接貿易(Direct Trade):指商品生產國與商品消費國不通過第三國進行買賣商品的行為。貿易的出口國方面稱為直接出口,進口國方面稱為直接進口。
2間接貿易(Indirect Trade)和轉口貿易(Transit Trade):指商品生產國與商品消費國通過第三國進行買賣商品的行為,間接貿易中的生產國稱為間接出口國,消費國稱為間接進口國,而第三國則是轉口貿易國,第三國所從事的就是轉口貿易。
按貿易內容分為:
服務貿易,加工貿易,商品貿易,一般貿易.
按貿易參加國的數量分為:
雙邊貿易和多邊貿易
1、雙邊貿易是指兩國之間通過協議在雙邊結算的基礎上進行的貿易。這種貿易,雙方各以一方的出口支付從另一方的進口,這種方式多實行於外匯管制國家。另外,雙邊貿易也泛指兩國間的貿易往來。
2、多邊貿易也成多角貿易,是指三個或三個以上的國家通過協議在多邊結算的基礎上進行互有買賣的貿易。很顯然,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多邊貿易表現的更為普遍。 國際貿易地理方向亦稱「國際貿易地區分布」(International Trade by Region),用以表明世界各洲、各國或各個區域集團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地位。計算各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重,既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額在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也可以計算各國的進出口總量在國際貿易總量(世界進出口總額)中的比重。
由於對外貿易是一國與別國之間發生的商品交換,因此,把對外貿易按商品分類和按國家分類結合起來分析研究,即把商品結構和地理方向的研究結合起來,可以查明一國出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去向和進口中不同類別商品的來源,具有重要意義。 國際貨物貿易屬商品交換范圍,與國內貿易在性質上並無不同,但由於它是在不同國家或地區間進行的,所以與國內貿易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國際貨物貿易要涉及不同國家或地區在政策措施、法律體系方面可能存在的差異和沖突,以及語言文化、社會習俗等方面帶來的差異,所涉及的問題遠比國內貿易復雜。
2.國際貨物貿易的交易數量和金額一般較大,運輸距離較遠,履行時間較長,因此交易雙方承擔的風險遠比國內貿易要大。
3.國際貨物貿易容易受到交易雙方所在國家的政治、經濟變動、雙邊關系及國際局勢變化等條件的影響。
4.國際貨物貿易除了交易雙方外,還需涉及到運輸、保險、銀行、商檢、海關等部門的協作、配合,過程較國內貿易要復雜得多。 1.客戶詢盤。
2.報價磋商。
3.簽立訂單。
4.下達生產通知。
5. 驗貨。
6.制備基本文件:製作出口合同,出口商業發票,裝箱單等文件。
7.辦理商檢。
(以下是船務流程)
8. 租船訂倉:
9. 安排拖櫃,將貨物運送到貨代倉庫。
10.委託報關:
11. 獲得運輸文件:
12. 准備其他文件:商業發票、FORMA原產地證書或一般原產地證、裝運通知、裝箱單。
13.交單:
1)採用L/C收匯的,應在規定的交單時間內,備齊全部單證,並嚴格審單,確保沒有錯誤,才交銀行議付。
2)採用T/T收匯的,在取得提單後馬上傳真提單給客人付款,確認收到餘款後再將提單正本及其他文件寄給客人。
3)如果T/T收匯的,要求收全款才能做櫃的,要等收款後再安排拖櫃。拿到提單後可立即寄正本提單給客人。
14.業務登記:每單出口業務在完成後要及時做登記,包括電腦登記及書面登記,便於以後查詢,統計等。 1、貿易額和貿易量
貿易額就是用貨幣表示的貿易的金額,貿易量就是剔除了價格變動影響之後的貿易額,貿易量使得不同時期的貿易規模可以進行比較。這里有三個概念需要掌握。
(1)對外貿易額(Value of Foreign Trade):就是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的進口總額與出口總額的和值。一般用該國貨幣表示,也可用國際上習慣使用的貨幣表示;聯合國發布的世界各國對外貿易額是以美元表示的;各國在統計有形商品時,出口額以FOB價格計算,進口額以CIF價格計算;無形商品不報關,海關沒有統計。
(2)國際貿易額:(Value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以貨幣表示的世界各國對外貿易值的綜合,又稱國際貿易值。它等於一定時期內世界各國用FOB價格計算的出口貿易額之和。
(3)貿易量:貿易量是為了剔除了價格變動影響,能准確反映國際貿易或一國對外貿易的實際數量,而確立的一個指標。在計算時,是以固定年份為基期而確定的價格指數去除報告期的貿易額,得到的就是相當於按不變價格計算(剔除價格變動的影響)的貿易額,該數值就叫報告期的貿易量。
貿易量可分為國際貿易量和對外貿易量以及出口貿易量和進口貿易量。
2、貿易差額
貿易差額(Balance of Trade)是指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出口總額與進口總額之間的差額。
(1)貿易順差(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中國也稱它為出超(Excess of Export over Import):表示一定時期的出口額大於進口額。
(2)貿易逆差(Unfavorable Balance of Trade ),中國也稱它為入超(Excess of Import over Export)、赤字,表示一定時期的出口額小於進口額。
(3)貿易平衡:就是一定時期的出口額等於進口額。
一般認為貿易順差可以推進經濟增長、增加就業,所以各國無不追求貿易順差。但是,大量的順差往往會導致貿易糾紛。例如日美汽車貿易大戰等。
3、國際貿易條件
國際貿易條件(Terms of International Trade):是出口商品價格與進口商品價格的對比關系,又稱進口比價或交換比價。它表示出口一單位商品能夠換回多少單位進口商品。很顯然,換回的進口商品越多,越為有利。貿易條件在不同時期的變化通常是用貿易條件指數來表示,貿易條件指數是出口價格指數和進口價格指數的比值,計算公式是:出口價格指數除以進口價格指數,再乘以100(假定基期的貿易條件指數為100)。
報告期的貿易條件指數大於100,說明貿易條件較基期改善。
報告期的貿易條件指數小於100,說明貿易條件較基期惡化。
4、貿易的商品結構
貿易的商品結構(Composition of Trade)就是各類商品在貿易總值中所佔的比重。這里涉及到一個商品分類的問題,一般有兩種分類方法。
(1)聯合國秘書處的《國際貿易標准分類》(SITC):把有形商品依次分為10大類,其中0一4類商品稱為初級品,把5一8類商品稱為製成品,第9類為沒有分類的其他商品。初級產品、製成品在進出口商品中所佔的比重就表示了貿易的商品結構。
(2)是按生產某種商品所投入的生產要素進行分類,可分為勞動密集型商品、資本密集型商品等某種生產要素密集型商品。
5、貿易的地理方向
(1)對外貿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Foreign Trade)
對外貿易的地理方向是指該國進口商品原產國和出口商品消費國的分布情況,它表明該國同世界各地區、各國家之間經濟貿易聯系的程度。
例如,2003年中國前十位進口來源地分別是日本、歐盟、台灣省、東盟、韓國、美國、香港地區、俄羅斯、澳大利亞和巴西。2003年中國前十位出口市場分別是美國、香港地區、歐盟、日本、東盟、韓國、台灣省、澳大利亞、俄羅斯和加拿大。由此而確定的2003年中國前十大貿易夥伴(根據進出口總額確定)為日本、美國、歐盟、香港地區、東盟、韓國、台灣省、俄羅斯、澳大利亞和加拿大。
(2)國際貿易地理方向(Direction of International Trade)
是指國際貿易的地區分布和商品流向,也就是各個地區、各個國家在國際貿易中所佔的地位。通常用它們的出口額(或進口額)佔世界出口貿易總額(或進口貿易總額)的比重來表示。
例如,2003年世界商品出口前 八位的國家或地區是美國、德國、日本、法國、中國、英國、加拿大、義大利。2003年世界商品進口前 八位國家或地區是美國、德國、英國、日本、法國、中國、義大利、加拿大。
6、對外貿易依存度
對外貿易依存度(Foreign Dependence Degree)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國民經濟外向程度大小的一個基本指標。它是指對外貿易額在該國國民收入或國民生產總值中所佔的比重。 1、從形式上,工業革命時期的國際貿易以直接出口貨物為主,而二戰後直接在外國投資成主流;
2、從內容上,工業革命時期的國際貿易具有偶爾、單純、片面的勞務輸出或商品輸出,貿易涉及的商品大都是工業成品和初級原料。二戰後,國際貿易形式多樣、商品層次豐富,涵蓋三大產業;
3、從組織上,工業革命時期缺乏國際貿易組織,出口大都業余偶然,很少有專門從事貿易轉換的公司,分工不細。二戰後,成立了WTO等協調各國貿易,制定貿易原則,而且跨國公司基本壟斷國際貿易,分工很細;
4、從范圍上,工業革命時期國際貿易往往局限於殖民地和宗主國、資本主義國家之間,而且牽涉面窄(指民眾)。二戰後,全世界均受波及,沒有哪個國家置身國際貿易之外;
5、從意識形態上,工業革命時期重商主義較為盛行,資本主義國家之間圈佔殖民地;二戰後,雖然一度出現冷戰兩大陣營的貿易互不往來,但基本實現自由貿易。
原因:
1、生產力的進步,分工細化,導致生產效率的極大提高,在滿足該國之後有剩餘出口;
2、科技不斷進步,包括交通運輸、冷凍技術、重型貨輪等,為長途貿易提供必要條件;
3、兩次世界大戰打破了原有的殖民體系,成立了聯合國和WTO,為各國自由競爭創造了條件;
4、人類思想的不斷進步,包括經濟學說和人權學說等。
《國際貿易》主要內容:
1、《國際貿易》的基本內容
2、國際貿易的有關統計指標
3、人民幣幣值與進出口貿易
4、古典貿易理論
5、從古典貿易理論向現代貿易理論的過渡
6、現代貿易理論
7、新貿易理論
8、關稅(一)
9、關稅(二)
10、非關稅措施
11、不公平貿易
12、地區經濟一體化(一)
13、地區經濟一體化(二)
14、國際服務貿易
15、國際技術金金貿易
16、WTO的歷史淵源
17、GATT
18、WTO(世界貿易組織的組織機構)
19、WTO的基本原則
20、WTO與中國
21、中國入世的機遇和挑戰
22、國際貿易史

⑵ 急!!!!!國貿計算題

要解決第一題你得知道一些基本概念:
對外貿易依存度是指一國進出口總額與其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生產總值之比,出口(進口)依存度:即一國出口總額(進口)與其國內生產總值或國民生產總值之比。
這樣第一個小問就往公式里帶數字就好
1.對外貿易依存度=(600+400)/10000=0.1
出口依存度=出口額/國民生產總值=400/10000=0.04
進口依存度=進口額/國民生產總值=600/10000=0.06

第二道題要知道什麼是乘數
凱恩斯在消費傾向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乘數原理:投資變動給國民收入帶來的影響,要比投資變動更大,這種變動往往是投資的變動的倍數。通過乘數原理,凱恩斯得到了國民收入( Y )與投資量( I )之間的確切關系。所謂乘數,是指在一定的邊際消費傾向條件下,投資的增加(或減少)可導致國民收入和就業量若干倍的增加(或減少)。收入增量與投資增量之比即為投資乘數。以公式表示為:K=△Y/△I
其中,K表示乘數,△Y表示收入增量,△I表示投資增量。同時,由於投資增加而引起的總收入增加中還包括由此而間接引起的消費增量(△C)在內,即△Y=△I +△C,這使投資乘數的大小與消費傾向有著密切的關系,兩者之間的關系可用數學公式推導如下:
K=△Y/△I=△Y/(△Y-△C)=1/(1-△C/△Y)
其中, △C/△Y為邊際消費傾向。由上式可見,邊際消費傾向越高,投資乘數越大,反之則投資乘數越小
K=1/(1-△C/△Y)=1/(1-0.9)=10 在一定的邊際消費傾向條件下,投資的增加可導致國民收入和就業量10倍的增加。
第三題相關概念貿易條件是用來衡量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出口相對於進口的盈利能力和貿易利益的指標,反映該國的對外貿易狀況,一般以貿易條件指數表示,在雙邊貿易中尤其重要。
貿易條件指數(N)=出口價格指數(Px)/進口價格指數(Pm)×100
代入公式 貿易條件指數=92/112*100%=82%
第四題和第三題差不多,你自己算吧
啰嗦一點,不過能看懂哦

⑶ 從依存度看國債規模大,而從國債負擔率看,國債規模不大,你對此問題如何看

國債依存度是國債收入與中央財政支出之比,國際公認警戒線為25%-35%左右。我國國債近年依存度高達80%左右,這是因為:1、我國的國民收入分配過分向個人傾斜,國家總財政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不高;與此對比,發達國家的財政收入占國民收入比重一般為45%-55%左右;2、我國中央財政在國家總財政收入中的比重長年維持在52%-53%左右。即我國的中央財政支出基數低於國際標准水平。我國的低國債負擔率恰恰說明了我國國民收入高,只不過是大部分為國民所持有。需要支出的是,我國的國債規模近年已相當高的增速增加,需要引起警惕!

⑷ 國債依存度數據應該去哪裡查

在當年的財政預算報告中,可以查到很多相關資料

⑸ 誰有2000-2012年的中國對外經濟統計年鑒 高分跪求 發到[email protected]

中日貨物貿易競爭力比較 國貿1003 代小英
學號:2010110422 摘要
對外貿易結構是一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內容,反映了對外貿易的發展水平,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國家的經濟實力、國內產業發展水平和企業競爭力狀況。從貿易大國向貿易強國轉變是我國新時期貿易發展的宏偉目標,這個目標的實現依賴於貿易結構的優化。日本是我國的第二貿易大國,我國與日本的商品貿易結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國貿易結構所處的層次、競爭力狀況以及同發達國家國際分工中的地位。本文主要是通過文獻研究法、數據分析法等中日貿易的現狀進行闡述來比較中日兩國貨物貿易的。
本文主要分為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中日兩國貿易發展歷程;第二部分從中日兩國貨物貿易數量、結構比較和現狀說明中日兩國的競爭力;第三部分是影響中日兩國貨物貿易競爭力強弱的因素;第四部分是針對存在的問題以及制約因素提出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 中國、日本、貨物貿易、貿易結構、競爭力、策略 目錄 一、引言
二、中日貿易發展歷程 三、中日貨物貿易現狀及競爭力比較 四、中日貨物貿易競爭力的影響因素 五、結論與建議 一、引言
中國和日本經濟總量分別位居亞洲第一和第二,而且中日兩國GDP
約占東亞經濟總量的80%。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方式,從原有的注重經濟發展速度逐漸向注重經濟發展質量的階段,我國社會也處於轉型時期,保證經濟的穩定增長和社會的穩定,是我們現階段的最主要的任務,日本與中國的雙邊貿易與合作十分廣泛,為了促進中日貿易進一步深化,因此,本文分析中日貿易發展現狀、競爭力比較和存在問題。
中國是東亞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勞動力、資源和市場等巨大優勢,日本是東亞最發達的國家,擁有資金、技術等優勢。中日地理毗鄰、語言相近、經濟互補,使中日經濟貿易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研究中日自由貿易以進一步推進其發展,對兩國經濟發展和國際競爭力增強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發展好區域經濟,對擴大中國大國形象和國際地位也具有深遠的意義。
截至2011 年6 月,日本的國債和借款余額總計988 萬億日元 ,2010 年度日本的債務總額是GDP 的 2.06 倍,在發達國家中處於最高水平。2002
-2010 年, 中國對日本一直處於貿易逆差地位,逆差額由2002 年的50.3 億美元增長到 2010 年的556.4 億,9 年間逆差 擴大了10
倍。為了打破中國逆差的地位,實現中國在「十二五」經濟規時期的新突破,尤其是在東亞經濟地位的變更,不斷的提升國際競爭力和政治影響力,那麼,研究中日貿易發展現狀、競爭力比較和存在的問題,對於突破我國的發展瓶頸,是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中日貿易發展歷程 (一)改革開放之前 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1972
年中日關系正常化為止的二十多年中,中日貿易關系所經歷的道路是十分曲折的。主要原因在於在當時國際環境下兩國還沒有建立正式外交關系,但由於我國同日本民間友好貿易團體簽訂了三種特殊形式的貿易協定,即「日中民間貿易」、「L-T」
貿易協定和「備忘錄貿易協定」,由此溝通了兩國民間的經濟聯系,並為促進兩國關系正常化打下一定的基礎。 (二)改革開放到二十世紀末 從1978
年改革開放到二十世紀末,雙方的友好關系在從官方到民間的各個層次上迅速發展,兩國人民對彼此的好感日益加深,雙方往來頻繁。良好的政治氛圍為經濟發展提供了理想的大環境,雙方經濟合作大大發展。同時在良好的氛圍下,在中日兩國政府和民間的共同努力下,中日兩國貿易關系迅速發展,貿易規模逐年擴大;在貿易結構上,由於雙方處於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主要還是垂直分布。
(三)二十一世紀初至今
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中日貿易關系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特別是金融危機對中日貿易關系產生了重大影響。中日兩國貿易關系出現了如下五個新動向:一是貿易規模打破了穩步增長格局而呈現急速擴大態勢;二是貿易收支漸趨平衡,並將朝著「中方逆差、日方順差」的方向發展;三是貿易依存度由中國更依賴於日本轉為日本更依賴於中國;四是貿易結構以水平分工為主,屬於垂直型產業內貿易;五是受金融危機的影響,中日進出口貿易額均大幅下降,但是表現出復甦徵兆。
三、中日貨物貿易現狀及競爭力比較
(一)、中日兩國貿易 分別從 2009 年到 2011 年的雙邊貿易額以及貿易商品進行了分析。2009 年中日兩國貿易額2321.8
億美元,同比減少12.8%。其中日本對華出口1096.6 億美元,同比減少11.6%,從中國進口1225.2 億美元,同比減少13.9%。在2010
年,在中日兩國貿易中,出口、進口及貿易總額等三項指標都創下歷史新高,其中,日本的出口總額為1490.9 億美元,比2009
年增長36%,進口總額則為1527.5 億美元。在日本貿易總量中,對中國貿易額所佔的比重,與2009 年相比增加0.2%,高達20.7%。在2011
年,據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發表的統計表明,2011 年中日貿易額達到3449
億美元、同比增14.3%,創歷史新高。但是,日本的出口總額不斷增加,增加比重不斷上漲。 圖一 2009 至2011 中日貿易總額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2009 2010 2011 貿易額 摘要來源:侯俊軍,馬喜燕.標准對中日雙邊貿易規模的影響研究[J].亞太經濟
如今,中國對日本出口產品以機電產品、紡織品、服裝和家電等工業製成品為主,而且商品的檔次和質量都在不斷提高。從中日兩國的貿易商品結構來看,盡管貿易額在不斷擴大,但貿易的商品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貿易商品結構呈現不斷優化的態勢,如圖
表一 日本對中國出口主要商品構成 表二 日本對中國進口主要商品構成 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7 摘要來源:劉昌黎.東亞雙邊自由貿易研究. 從上表中可看出:
1.中國對日本出口商品中,傳統貿易商品的比重有所下降
初級產品的出口所佔比重下降較快,其中以第一類產品(活動物及動物產品)、第二類產品(植物產品)和第四類產品(食品,飲料,酒及醋,煙草及煙草代用品製品)為代表的農產品出口增長較緩。而以第五類產品(礦產品)為代表的礦產品的出口出現徘徊增長的書面。
2.中國對日本出口商品中,工業製成品的貿易額增長迅速
尤其是在中國對日的出口商品中,工業製成品的貿易額急劇增長,同時比重也日益增加。具體表現在第十六類商品(機器、機械器具等)在中國對日本的出口中增長迅速,並且在中日之間貿易額中占的比重較大;第十五類商品(賤金屬及其製品)和第十八類商品(光學、照相等器械以及其零件、附件)在中日貿易的中國對日本出口中的金額增長較快;第六類商品(化學工業及其相關工業的產品)和第二十類商品(雜項製品)在中國對日本的出口中也有較大增長。
3.中國對日本進口商品中,仍主要集中在製成品貿易中。在中國對日本進口商品中,排在前十位的產品基本上沒有變化,並且占據絕大多數比重,其中,中國對日本進口的第十六類商品(機器、機械器具等)所佔比重最大。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中國對日本進口主要是機電、賤金屬及製品、運輸設備、化工產品等,而中國對日本出口主要是機電產品、紡織品及原料、化工產品、玩具、傢具等。可以看出,再出口結構上,日本的競爭力比中國強但中國所佔的優勢是出口數量較大。
(二)、中日對外貿易 2003—2008年日本所有商品進出口統計表 單位:億美元 年份 出口總額 進口總額 2003 4698.6 3815.2
資料來源: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ORO) http://www.jetro.go.je 2003—2008 年中國所有商品進出口統計表 單位:億美元
數據來源: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03-2008》 http://www.stats.gov.cn 從上表中可以看出,自2003 年至2008
年,中國的今年出口貿易增長均比較快而日本的矜持口買一增長速度均比較慢。同時還可以看出中國的貿易順差額大於日本的貿易進出口差額。
(三)、中日貿易商品比較優勢及競爭力分析 1、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 (RCA)
它是衡量一國產品或產業在國際市場競爭力最具說服力的指標。它旨在定量地描述一個國家內各個產業(產品組)相對出口的表現。通過RCA
指數可以判定一國的哪些產業更具出口競爭力,從而揭示一國在國際貿易中的比較優勢。所謂顯示性比較優勢指數是指一個國家某種商品出口額占其出口總值的份額與世界出口總額中該類商品出口額所佔份額的比率,用公式表示:
RCAij =(Xij / Xtj)÷(XiW / XtW ) 其中,Xij 表示國家j 出口產品i 的出口值,Xtj 表示國家j
的總出口值;XiW表示世界出口產品i 的出口值,XtW表示世界總出口值。 一般而言,RCA 值接近1 表示中性的相對比較利益,無所謂相對優勢或劣勢可言;RCA
值大於1,表示該商品在國家中的出口比重大於在世界的出口比重,則該國的此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具有比較優勢,具有一定的國際競爭力; RCA
值小於1,則表示在國際市場上不具有比較優勢,國際競爭力相對較弱。 (1)、1994——2005 中日貿易主要產品的RCA 指數 中國貿易主要產品的RCA 指數
1994年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5年 動物 2.139 1.812 2.105 2.122 2.892 1.998
2.027 2004 5650.3 4546.6 2005 5982.1 5186.3 2006 6472.9 5792.9 2007 7127.3
6210.8 2008 7762 7554.9 年份 出口總額 進口總額 2003 4382.3 4127.6 2004 5933.2 5612.3 2005
7619.5 6599.5 2006 9689.4 7914.6 2007 12177.8 9559.5 2008 14285.6 11330.8 植物
1.844 1.758 1.834 1.725 2.492 2.328 2.17 食品飲料 1.478 1.781 2.295 2.652 3.395 1.61
3.289 礦產品 2.172 1.713 1.598 1.466 2.103 0.859 1.538 化學工業品 0.702 0.72 0.753 0.734
0.943 0.695 1.045 塑膠製品 0.363 0.421 0.493 0.509 0.681 0.645 0.76 皮革皮毛 0.62 0.689
0.661 0.733 0.933 1.871 0.701 木製品 1.996 2.099 2.334 2.165 2.634 0.935 1.828 木漿紙品
0.414 0.511 0.626 0.656 0.758 1.475 0.98 紡織 1.21 1.344 1.334 1.589 2.106 0.654
1.45 縫制 0.518 0.542 0.565 0.597 0.843 0.964 0.694 陶瓷玻璃類 0.957 1.205 1.165 1.064
1.412 0.822 0.944 賤金屬 0.787 0.661 0.701 0.701 0.868 0.807 0.873 機器設備 0.662 0.758
0.851 0.721 0.834 0.723 0.795 運輸設備 0.312 0.416 0.357 0.454 0.799 0.723 0.688
機密儀器 1.13 1.113 1.249 1.251 1.545 1.166 1.321 傢具玩具 0.503 0.508 0.506 0.516 0.71
0.638 0.672 資料來源:2005 年以前的數據來自《對外經濟統計年鑒》;2005 年數據來源於國研網 2005
年中國對日本出口的商品中,RCA 指數超過1
的有:農產品、食品、礦產品、化學產品、木製品、紡織製品、精密儀器等類別的產品。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在七種行業的產品相對與日本具有比較優勢,在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領域也開始擁有了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從整體動態分析,在19
種行業中,有15 個行業的顯示性比較優勢在增長,增長幅度較大的有:植物產品、食品飲料、塑膠製品、木漿紙品、金屬製品、機械設備、運輸設備。
(四)、中日貿易競爭力指數 貿易競爭力指數,即TC(Trade
Competitiveness)指數,是對國際競爭力分析時比較常用的測度指標之一,它表示一國進出口貿易的差額占進出口貿易總額的比重,即TC 指數
=(出口額-進口額)/(出口額+進口額)。該指標作為一個與貿易總額的相對值,剔除了經濟膨脹、通貨膨脹等宏觀因素方面波動的影響,即無論進出口的絕對量是多少,該指標均在
-1—1 之間。其值越接近於0 表示競爭力越接近於平均水平;該指數為-1 時表示該產業只進口不出口,越接近於-1 表示競爭力越薄弱;該指數為1
時表示該產業只出口不進口,越接近於1 則表示競爭力越大。 中國對日貿易競爭力指數 1994年 1996年 1998年 2000年 2002年 2004年
2005年 SITC0 0.907 0.925 0.916 0.902 0.931 0.935 0.922 SITC1 0.875 0.839 0.811
0.783 0.829 0.853 0.805 SITC2 0.389 0.33 0.177 0.157 -0.088 -0.246 -0.332 SITC3
0.871 0.808 0.708 0.79 0.681 0.587 0.413 SITC4 0.48 0.458 0.694 0.428 0.055
0.356 0.581 SITC5 -0.468 -0.415 -0.483 -0.562 -0.592 -0.609 -0.543 SITC6 -0.338
-0.243 -0.257 -0.249 -0.255 -0.208 -0.166 SITC7 -0.715 -0.489 -0.385 -0.401
-0.336 -0.344 -0.286 SITC8 0.641 0.654 0.651 0.66 0.581 0.392 0.398 SITC9 -0.659
-0.864 -0.999 0.613 0.417 0.416 0.308 數據來源:根據聯合國UN COMTRADE 資料庫計算得出
從表中可以看出,中國相對與日本競爭力較強的商品種類有:第0 類食品及活動物類和第1 類飲料類和煙類,第3 類礦物類和第4 類油脂類、第8
類雜項製品具有較弱競爭力優勢。由此可看出,我國在初級產品及部分勞動力密集型產品上相對於日本具有競爭力,而日本在資本和技術密集型製成品上競爭力較強,這與前面比較優勢分析的結論是基本一致的。
四、中日貨物貿易競爭力的影響因素
1、日本貿易壁壘提高,貿易保護主義增強。 2006 年5 月29 日,日本正式實施針對進口農產品的新規定《食品中殘留農業化學品肯定列表制度》。該項制度至少涉及
300 種農產品、796 種農業化學品(農葯、獸葯、飼料添加劑)和53862
個限量標准,幾乎涵蓋所有農業化學品的管理,范圍之廣、標准之嚴前所未有,提高了大量農產品的輸入標准,對我國農產品對日輸出造成很強的技術壁壘。數據顯示, 2006
年,我國農產品出口在日本市場中的比重從2005 年的29.2%下降到26.5%,食品出口比重從30.7%下降到27.8%。使中國對日貿易競爭力減弱。
2、雙邊貿易不平衡 根據中國商務部的統計,自2002 年起中日貿易平衡狀況發生逆轉,中國由2001 年的貿易順差轉為逆差,全年累計貿易逆差為50.3
億美元。2003 年中方逆差達134 億美元,2004 年208.6 億美元,2005 年164.6 億美元,2006 年接近250
億美元。出現貿易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有:
(1)兩國出口商品的結構出現明顯的差異。中國對日出口的產品多為低附加值產品,國際競爭力較弱;而日本對華出口則以高附加值的工業製品為主,國際競爭力強。而低附加值產品與高附加值產品之間的價格相差甚遠,兩國的貿易收入出現較大的差距也就不足為奇了。
(2)兩國市場的開放程度不同。中國自加入WTO
以來,逐年降低進口關稅,國內市場正在加快對外開放的步伐,因此,日本對華出口增長迅猛。而日本則由於種種原因,如保護本國民族企業,設置貿易壁壘阻止中國產品的進入,市場開放空間相對狹小。此消彼長,導致中國逆差急劇擴大。
(3)兩國市場的需求增長速度不同。隨著中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國內的需求也開始迅速增加,尤其是對高新技術產品的需求增長最為迅猛;而日本生產的高端產品正好迎合了這一需求,使日本的出口額得以大幅度增加。與此同時,中國對日出口則仍以初級產品和工業製成品為主,特別是食品、紡織品等生活必需品居多;這些產品幾乎沒有什麼需求彈性,需求量總是維持在固定水平,所以日本市場的需求增長速度相對慢了很多,從而導致中國出口額無法大幅提高。
3 日元的不斷貶值 近年來,日元的不斷貶值對中日雙邊貿易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為中日貿易的一大問題。
首先來看日元貶值對中國出口的影響。中國的出口產品多為勞動密集型和加工貿易型產品,如紡織品、輕工產品、機電產品、農產品等,由於中國勞動力成本、生產成本相對較低,中國出口產品的價格也相應較低,換言之,中國出口產品最主要的優勢在於其價格優勢。而一旦日元貶值,就意味著人民幣的相對升值,如此一來,中國的出口產品價格也就會相對上升,價格競爭力就會減弱,價格優勢不再那麼明顯,這對中國的出口就產生了十分不利的影響,
有統計數據顯示,日元匯率每貶1%,我國對日出口增速就下降0.7
個百分點。 其次來看日元貶值對日本出口的影響。毫無疑問,日元的貶值使日本生產的產品價格更具優勢,加之產品質量有所保證,使得日本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大大提高,
日本出口額也因此迅速增長。事實上,日元貶值也是幫助日本經濟走出低迷,實現復甦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日元貶值是使國貨物貿易的競爭力有所減弱 。 五、結論與建議
1、優化商品出口結構
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雖然全球一體化進程在加快,但貿易保護主義仍然盛行,近幾年我國面臨的反傾銷、反補貼、「綠色壁壘」等障礙越來越多。我國傳統的粗放經營、科技投入低、質量難以符合發達國家標準的產品,很容易受到關稅制裁。
中國和日本處於不同的發展階段,在產業結構、要素稟賦上的差異較大。由於近年來日本經濟的低靡,中國和日本的貿易互補性有所下降。隨著中國產業結構的變化,資本以及技術密集型產品的競爭力日益提高,中國近幾年來在工業製成品上具有越來越明顯的比較優勢,出口的產品不論是在品種上還是數量上都日益增多,而與此同時在初級產品上的比較優勢則出現了弱化的苗頭。由於在當代國際貿易活動中,工業品擴展貿易額的能力要強於初級產品,因此在實現中國對日本貿易潛力,突破現實約束的問題上,更應該注重發揮工業製成品的比較優勢,在科技含量上多下功夫,並要跟蹤研究日本的產業結構調整動態,更好的發揮中日互補特性。
2、探索自由貿易區形式的合作與溝通
經濟全球化和地區經濟一體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兩大趨勢。事實證明,建立自由貿易區已經成為推動地區經濟一體化和增進經濟合作的最有效、最便捷和相對容易的途徑。
2005 年底,在世界貿易組織登記備案的各種地區貿易協定多達290 個,WTO
絕大多數成員國都參加了一個或多個自由貿易區,全球貿易的70%左右是在各個自由貿易區內進行的,並且這一比重還在呈上升趨勢。
近年來,隨著東亞地區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以及各種形式和層次地區經濟合作的迅速發展,建立自由貿易區日益成為東亞地區加快地區經濟合作機制建設的首選形式,而中日自由貿易區的建設將成為覆蓋整個東亞地區自由貿易區的關鍵性環節。由於中國與日本在經濟結構和產品結構方面存在著一定差別,
經濟有著很強的互補性, 只要找到一個相應的貿易平衡點,促進形成一個較為合理的資源和產品配置流動方式,
就能形成兩國貿易合作的多贏局面。中日之間有著十分廣泛的合作前景。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趨勢不斷增強和經濟全球化向更廣泛領域的滲透, 這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最終途徑。
3、擴大內需
拓展國內市場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內貿易和對外貿易共同構成經濟系統循環的一個環節,都是企業實現產品價值的最終階段,都是實現利潤最大化的手段。所以,國內貿易和對外貿易可以相互替代。這對於疆域遼闊、地區間差異顯著的大國而言,具有更為特別的意義。所以,我們要積極發揮大國優勢,加強國內需求的開發。我國有13
億人口,有十分龐大的需求潛力。目前,我國總體上已經進入買方市場發展時期,國內各行業競爭非常激烈,這對民族工業整體競爭力的提高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由於我國社會經濟發展不平衡,地區之間和城鄉之間存在著懸殊的消費差異,這就為企業尋找和細分市場,集中於某些優勢產業和產品,實施目標積聚戰略提供了機會和發展空間。通過對國內需求的開發,以國內市場為依託,取得國際市場上的局部競爭優勢,是我國企業走向國際舞台的積極而有效的策略。
參考文獻 [1]周立人.中日貿易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國際商務研究;2008.1 [2]王可. 中日經貿關系的現狀分析.北方經濟,2006 (10).

⑹ 國債規模的衡量指標

國債償債率(10%以內)
國債依存度(警戒線20%)
國債負擔率(發展中國家不超過45%,發達國家不超過60%)
國債債務率
3%的赤字率,60%的債務率
借債率(國際以10%控制上限,我國按照西方的經驗3%-5%)

⑺ 國債依存度的介紹

國債依存度是指當年國債發行額占當年中央財政支出或財政支出的比率。該比率是反映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財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賴發行國債籌措資金的指標。當國債發行規模過大、債務依存度過高時,表明財政支出過多依賴債務收入,財政狀況脆弱。國際上關於國債依存度公認的警戒線是20%。國債依存度,表明財政支出靠債務收入的安排程度,該指標越高說明財政對債務依賴性越強,對財政未來發展威脅也越大。

⑻ 名詞解釋 (財政政策 累進稅率 零基預算 財政投融資 公共定價 國債依存度)

財政政策是指國家根據一定時期政治、經濟、社會發展的任務而規定的財政工作的指導原則,通過財政支出與稅收政策來調節總需求。
累進稅率累進稅率是隨稅基的增加而按其級距提高的稅率,是稅率的一種類型。
零基預算是指在編製成本費用預算時,不考慮以往會計期間所發生的費用項目或費用數額,而是以所有的預算支出為零作為出發點,一切從實際需要與可能出發,逐項審議預算期內各項費用的內容及其開支標準是否合理,在綜合平衡的基礎上編制費用預算的一種方法。
財政投融資是指政府為實現一定的產業政策和財政政策目標,通過國家信用方式把各種閑散資金,特別是民間的閑散資金集中起來,統一由財政部門掌握管理,根據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在不以盈利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採用直接或間接貸款方式,支持企業或事業單位發展生產和事業的一種資金活動。
公共定價是指政府相關管理部門通過一定程序和規則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價格和收費標准,即公共物品價格和收費標準的確定。
國債依存度是指當年國債發行額占當年中央財政支出或財政支出的比率。該比率是反映一個國家在一定時期內財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賴發行國債籌措資金的指標。

⑼ 有誰知道我國歷年的國債依存度啊謝謝了。

05國債(11) 附息 20051020 20101020 333.5 2.14 97.25 3.416 3.272
國債0511 附息 20051020 20101020 333.5 2.14 100.99 2.200 2.137
06國債(9) 附息 20060626 20260626 310.9 3.70 101.03 5.234 3.700
國債0609 附息 20060626 20260626 310.9 3.70 101.03 5.234 3.700
05國債(12) 附息 20051115 20201115 344.1 3.65 102.33 4.386 3.566
國債0512 附息 20051115 20201115 344.1 3.65 101.43 4.511 3.650
05國債(9) 附息 20050825 20120825 319.4 2.83 100.35 3.329 3.112
國債0509 附息 20050825 20120825 319.4 2.83 101.74 3.007 2.827
06國債(17) 附息 20061016 20091016 310.6 2.29 101.09 2.330 2.283
國債0617 附息 20061016 20091016 310.6 2.29 101.09 2.330 2.283
07國債(1) 附息 20070206 20140206 300 2.93 100.48 3.183 2.928
國債0701 附息 20070206 20140206 300 2.93 100.48 3.183 2.928
06國債(16) 附息 20060926 20160926 300 2.92 100.10 3.513 2.918
國債0616 附息 20060926 20160926 300 2.92 100.10 3.513 2.918
國債0513 附息 20051125 20121125 328.4 3.01 101.10 3.220 3.006
06國債(3) 附息 20060327 20160327 340 2.80 96.94 3.628 3.207
國債0603 附息 20060327 20160327 340 2.80 100.08 3.117 2.801
05國債(14) 附息 20051215 20071215 333.9 1.75 100.34 2.052 2.050
國債0514 附息 20051215 20071215 333.9 1.75 100.54 1.757 1.755
06國債(6) 附息 20060525 20130525 305.6 2.62 102.28 2.798 2.617
國債0606 附息 20060525 20130525 305.6 2.62 102.28 2.798 2.617
06國債(8) 零息 20060615 20070615 325.7 1.92 101.56 1.931 1.911
國債0608 零息 20060615 20070615 325.7 1.92 101.56 1.931 1.911
06國債(1) 附息 20060227 20130227 330 2.51 96.33 3.519 3.253
國債0601 附息 20060227 20130227 330 2.51 100.27 2.666 2.508
07國債(2) 零息 20070315 20080315 260 2.10 100.13 2.106 2.095
國債0702 零息 20070315 20080315 260 2.10 100.13 2.106 2.095
97國債(4) 附息 19970905 20070905 130 9.78 111.45 -3.671 -3.607
99國債(5) 附息 19990820 20070820 160 3.28 102.49 2.115 2.114
99國債(8) 附息 19990923 20090923 200 3.30 102.55 3.033 2.966
20國債(4) 附息 20000523 20100523 140 2.87 104.11 2.394 2.332
國債905 附息 20001114 20071114 120 2.90 100.19 4.508 4.507
國債995 附息 19990820 20070820 160 3.28 102.18 2.954 2.960
國債998 附息 19990923 20090923 200 3.30 102.00 3.278 3.201
國債904 附息 20000523 20100523 140 2.87 102.61 2.924 2.834
21國債(10) 附息 20010925 20110925 200 2.95 100.33 3.436 3.249
國債0115 附息 20011218 20081218 200 3.00 101.08 2.925 2.887
國債0203 附息 20020418 20120418 200 2.54 99.04 3.513 3.289
21國債(12) 附息 20011030 20111030 200 3.05 100.66 3.393 3.207
國債917 附息 20010731 20210731 240 4.26 108.47 4.701 3.575
21國債(15) 附息 20011218 20081218 200 3.00 101.35 2.757 2.723
21國債(7) 附息 20010731 20210731 240 4.26 108.26 4.730 3.593
20國債(10) 附息 20001114 20071114 120 2.90 101.49 2.315 2.305
國債973 附息 19970905 20070905 130 9.78 112.13 -5.134 -5.023
國債912 附息 20011030 20111030 200 3.05 99.81 3.623 3.412
02國債(3) 附息 20020418 20120418 200 2.54 98.85 3.561 3.332
國債903 附息 20010424 20080424 120 3.27 103.62 2.791 2.774
21國債(3) 附息 20010424 20080424 120 3.27 103.92 2.496 2.482
國債0210 附息 20020816 20090816 200 2.39 99.97 3.155 3.083
02國債(10) 附息 20020816 20090816 200 2.39 100.17 3.061 2.993
國債0213 附息 20020920 20170920 240 2.60 91.93 4.389 3.549
02國債(13) 附息 20020920 20170920 240 2.60 91.93 4.389 3.549
02國債(14) 附息 20021024 20071024 224 2.65 101.40 2.272 2.261
國債0214 附息 20021024 20071024 224 2.65 101.20 2.641 2.630
02國債(15) 附息 20021206 20091206 340 2.93 101.58 2.755 2.690
國債0215 附息 20021206 20091206 340 2.93 101.08 2.961 2.887
國債0307 附息 20030820 20100820 360 2.66 99.98 3.322 3.196
03國債(7) 附息 20030820 20100820 360 2.66 101.32 2.865 2.769
國債0301 附息 20030219 20100219 350 2.66 99.16 3.190 3.095
03國債(1) 附息 20030219 20100219 350 2.66 99.90 2.901 2.821
03國債(3) 附息 20030417 20230417 260 3.40 99.41 4.817 3.585
國債0303 附息 20030417 20230417 260 3.40 99.54 4.799 3.574
03國債(8) 附息 20030917 20130917 163.8 3.02 99.60 3.698 3.381
國債0308 附息 20030917 20130917 163.8 3.02 99.47 3.725 3.404
03國債(11) 附息 20031119 20101119 310 3.50 103.51 2.965 2.855
國債0311 附息 20031119 20101119 310 3.50 103.68 2.911 2.806
06國債(4) 附息 20060417 20090417 309.6 2.12 102.06 2.150 2.118
國債0604 附息 20060417 20090417 309.6 2.12 102.06 2.150 2.118
06國債(20) 附息 20061127 20131127 345.9 2.91 101.04 3.152 2.908
國債0620 附息 20061127 20131127 345.9 2.91 101.04 3.152 2.908
07國債(3) 附息 20070322 20170322 300 3.40 100.15 3.926 3.399
國債0703 附息 20070322 20170322 300 3.40 100.15 3.926 3.399
04國債(3) 附息 20040420 20090420 304.6 4.42 108.56 2.268 2.233
04國債(4) 附息 20040525 20110525 367.5 4.89 113.62 2.571 2.472
04國債(7) 附息 20040825 20110825 312.9 4.71 111.35 2.760 2.639
國債0407 附息 20040825 20110825 312.9 4.71 109.60 3.209 3.048
國債0408 附息 2000 20091020 336.1 4.30 105.02 3.111 3.031
04國債(8) 附息 2000 20091020 336.1 4.30 106.30 2.573 2.517
04國債(10) 附息 20041125 20111125 359.1 4.86 111.25 2.785 2.655
國債0410 附息 20041125 20111125 359.1 4.86 109.78 3.143 2.979
05國債(1) 附息 20050228 20150228 300 4.44 108.95 3.559 3.216
國債0501 附息 20050228 20150228 300 4.44 107.95 3.730 3.354
05國債(3) 附息 20050426 20100426 333.9 3.30 104.23 3.008 2.914
國債0503 附息 20050426 20100426 333.9 3.30 103.15 3.408 3.288
05國債(4) 附息 20050515 20250515 339.2 4.11 109.21 4.873 3.540
國債0504 附息 20050515 20250515 339.2 4.11 101.61 5.901 4.112
05國債(5) 附息 20050525 20120525 337.8 3.37 104.71 3.176 2.987
國債0505 附息 20050525 20120525 337.8 3.37 103.63 3.435 3.216
05國債(7) 附息 20050715 20070715 350.8 1.58 101.05 1.974 1.967
國債0507 附息 20050715 20070715 350.8 1.58 101.03 2.048 2.043
05國債(8) 附息 20050815 20080815 324.5 1.93 101.34 1.867 1.850
國債0508 附息 20050815 20080815 324.5 1.93 99.24 3.496 3.454
05國債(13) 附息 20051125 20121125 328.4 3.01 99.42 3.602 3.337
06國債(13) 附息 20060831 20130831 331.1 2.89 101.73 3.117 2.888
國債0613 附息 20060831 20130831 331.1 2.89 101.73 3.117 2.888
06國債(19) 附息 20061115 20211115 300 3.27 101.28 4.019 3.270
國債0619 附息 20061115 20211115 300 3.27 101.28 4.019 3.270
06國債(12) 附息 20060815 20110815 300 2.72 101.75 2.845 2.716
國債0612 附息 20060815 20110815 300 2.72 101.75 2.845 2.716
06國債(18) 附息 20061025 20111025 300 2.48 101.11 2.591 2.478
國債0618 附息 20061025 20111025 300 2.48 101.11 2.591 2.478
06國債(5) 附息 20060516 20110516 308 2.40 97.95 3.711 3.511
國債0605 附息 20060516 20110516 308 2.40 102.14 2.493 2.399
06國債(15) 零息 20060915 20070915 306.1 1.96 101.09 1.976 1.957
國債0615 零息 20060915 20070915 306.1 1.96 101.09 1.976 1.957
國債0610 附息 20060717 20090717 319.8 2.34 101.69 2.379 2.336
06國債(10) 附息 20060717 20090717 319.8 2.34 101.69 2.379 2.336

⑽ 我國近年的國債規模~~(2003-2008)

我國國債規模及其風險防範

摘要:自恢復國債發行以來,國債規模日益擴大。國債政策在拉動投資、擴大內需方面起到了積極作用,對我國經濟快速增長做出了極大貢獻。同時,國債規模的迅速擴大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和擔憂。本文以國際上通用的指標來衡量國債規模,認為目前我國國債規模已經偏大,對目前國債規模應持謹慎態度。文章最後提出一些措施,以防範國債規模風險。
關鍵詞:國債規模;國債依存度;國債償債率;國債負擔率;國債風險防範

國債政策是財政政策的一項重要內容,經常被各國用以調節經濟。從1998年開始我國政府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加大了國債的發行力度。事實表明,近幾年的國債政策在拉動投資、擴大內需、確保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據國家統計局測算,國債對GDP增長貢獻如下:1998~2002年國債投資拉動經濟增長分別是1.5%、2%、1.7%、1.8%和2.0%.與此同時,加大國債發行力度使得國債規模迅速擴大,5年來我國累計發行國債22577.6億元(加上發行的長期建設國債,總量達到29177.6億元),平均每年發行4515.5億元,年均增長28.56%,2002年我國國債發行規模更是創下5946.30億元的歷史新高。國債規模的迅速擴大引起了各方面的關注和擔憂。

一、國債規模現狀分析

從世界各國管理國債規模的實踐來看,一般都採用國債依存度、國債償債率和國債負擔率來判斷一國的國債規模是否合理。

(一)國債依存度

國債依存度是指當年國債發行量占該年財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了財政支出對國債的依賴程度。在我國,國債依存度有兩種計算口徑,即國家財政國債依存度和中央財政國債依存度。我國的國債由中央財政發行,國債收入歸中央財政控制使用。因此,我們在用國債依存度來衡量國債規模時採用中央財政國債依存度更為合理。從表1中可以看到,1994~2002年我國中央財政國債依存度分別為:64 84%、75 72%、85 89%、95 23%、121 86%、96 69%、84 37%、84 67%和87 63%.這些數據表明我國中央財政國債依存度非常高,中央財政支出資金來源很大部分依靠發行國債,這必然會削弱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其中潛在的風險是不言而喻的。國際上關於中央財政對國債依存度的警戒線是25~30%,我國的中央財政國債依存度遠遠高出世界公認警戒線,表明我國的國債規模的形勢比較嚴峻。

(二)國債償債率

國債償債率是指當年國債還本付息額與財政收入的比例關系,反映了國債發行規模與財政收入是否相適應。這一指標越高,表明以前所發國債對財政形成的壓力越大,反之則越小。從表1中可以看到,1994~2002年我國國債償債率分別為:6.65%、12.56%、17.09%、21.04%、22.74%、15 66%、11.59%、11.74%和13.05%.很多學者都主張我國的國債償債率應控制在8~10%,可見我國的國債償債率已經超過了公認的安全線。雖然國債償債率已經呈現出向安全線逐步接近的趨勢,但是我國近些年由於國債規模的膨脹,加上新發國債期限較短,還本付息的支出負擔日益沉重,償債壓力會進一步擴大。一般來說,國債本息是必須無條件償還的,剛性很強。在我國財政尤其是中央財政困難不能得到根本扭轉的背景下,就不得不利用發新債來還舊債,後果是國債規模越來越大,極大地加劇了國債的規模風險。

(三)國債負擔率

國債負擔率是指某一時期國債余額占同期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根據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數據,國債負擔率與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大致相同。近年來,我國財政收入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在20%左右。因此,我們應推算我國合理的國債負擔率在20%左右。從表1中可以看到,我國1994~2002年國債負擔率分別為:4.89%、5.64%、6.42%、7.40%、9.91%、12.85%、14.56%、16.28%和18.89%.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我國的國債負擔率比較低,似乎可以說明國債規模還不夠大。事實上,我國舉債的歷史比較短,不能夠將我國的國債余額與西方發達國家國債余額作簡單的比較,西方發達國家的國債余額是經歷上百年時間積累形成的。從上面的數字我們可以看到我國國債負擔率增長較快,2002年國債負擔率是1994年的3.86倍,1994年到2002年間國債負擔率平均年增長率約為18%,大大超過了財政收入的增長率和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率。如果長此以往,我國財政將會不堪重負,不利於經濟的發展。

二、國債規模風險防範對策

我國國債依存度和國債償還率已經遠遠超出國際安全警戒線,而且國債負擔率增長很快,表明我國國債規模已經偏大,面臨著較大的國債規模風險。為此,採取相關措施,控制和防範國債規模風險就顯得尤為重要。
(一)合理界定國債使用方向,加強對國債資金使用的監督

首先,國債資金應優先投向那些瓶頸性產業和部分生產建設性項目,以彌補國家建設資金的短缺,避免重復建設。國債資金應支持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支持國有企業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和產業升級,加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入,引導銀行、企業增加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技術領域投資。在每個投資項目中,應確保國債資金的投入能夠促進經濟的增長,從而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增大政府的償債能力,實現國債規模的均衡發展及自身良性循環。其次,要堅決杜絕半拉子工程,對於已經開工的國債項目建設,嚴把工程質量關,嚴禁擠占挪用國債資金,確保國債投資的高效率。針對目前我國國債一些投資項目效率差的情況,需要在資金使用方面加強管理。這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項目管理制度,明確資金使用者的使用責任,保證項目的質量。

(二)加快財政改革的速度,降低國債償債率和國債依存度

雖然近年來我國的財政收入有所改善,但我國的財政收入仍然較低,處在世界較低水平。財政收入低制約了國債償還能力,使得國債規模風險比較突出。要降低衡量國債規模風險的兩大指標———國債償債率和國債依存度,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國家財政收入。為此,必須加快財政改革的速度。首先,必須完善流轉稅制度,加強個人所得稅的征管,逐步提高個人所得稅在稅收結構中的比重,努力擴大關稅在籌集財政收入中的作用,大力壓縮無稅區和低稅區。其次,加強預算外資金管理,積極穩妥地推進「費改稅」,逐步將預算外和體制外收入納入預算管理,將具有稅收性質的基金和收費納入稅收管理。再次,要加強稅收征管工作,減少稅收流失,嚴厲打擊偷稅、漏稅、逃稅行為。

(三)加強國債期限結構管理,優化國債償還期限結構

國債總額不且淮緯デ宓模

閱讀全文

與國貿國債依存度公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獄解剖類型電影 瀏覽:369
文定是什麼電影 瀏覽:981
什麼影院可以看VIP 瀏覽:455
受到刺激後身上會長櫻花的圖案是哪部電影 瀏覽:454
免費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國產 瀏覽:122
韓國雙胞胎兄弟的愛情電影 瀏覽:333
法國啄木鳥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484
能看片的免費網站 瀏覽:954
七八十年代大尺度電影或電視劇 瀏覽:724
歐美荒島愛情電影 瀏覽:809
日本有部電影女教師被學生在教室輪奸 瀏覽:325
畸形喪屍電影 瀏覽:99
美片排名前十 瀏覽:591
韓國電影新媽媽女主角叫什麼 瀏覽:229
黑金刪減了什麼片段 瀏覽:280
泰國寶兒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83
3d左右格式電影網 瀏覽:562
跟師生情有關的電影 瀏覽:525
恐怖鬼片大全免費觀看 瀏覽:942
電影里三節是多長時間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