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萬新隆德系事件
② 為什麼在滑鐵盧戰役中如果英國戰敗了,人們就搶著拋售英國公債,戰爭失敗是怎樣影響著公債的價值的
戰敗意味著國家有可能被侵略或者經濟的大蕭條,國家都面臨破產的危險,公債當然很有可能違約了。。。必然有很多拋售公債,導致債券價格暴跌。
③ 國投行的戰役專題債券為什麼打入鵬華基金公司的賬號
國投行的戰役專題債券打入鵬華基金公司帳號是因因為聯合行動金融投資。
④ 索羅斯四大戰役是哪些
「破壞者」索羅斯的四場經典戰役。
1、英鎊危機,凈賺10億
1992年,德國經濟的發展如火如荼,德國的官方貨幣馬克兌美元的匯率也因此不斷攀升。
德國春風得意,英國經濟卻一直處於不景氣的境地,它需要實行低利率政策,以刺激經濟的增長。但德國政府卻因為財政上出現了巨額赤字,擔憂引發通貨膨脹,於1992年7月把貼現率升為8.75%。
但英國政府卻受到歐洲匯率體系的限制,必須勉力維持英鎊對馬克的匯價。而一場英鎊的曠世危機的導火索也由此被點燃:過高的德國利息率引起了外匯市場出現拋售英鎊而搶購馬克的風潮。在過去的200年間,英鎊一直是世界的主要貨幣。然而到了1992年9月,投機者開始進攻歐洲匯率體系中那些疲軟的貨幣,英鎊首當其沖。
1992年9月15日,索羅斯出場了。他開始大舉放空英鎊,英鎊對馬克的比價一路狂跌,英國政府也因此亂了陣腳。到了16日清晨,英國政府無奈宣布提高銀行利率2個百分點,幾小時後又宣布提高3個百分點,將當時的基準利率由10%提高到15%,並同時大量購進英鎊,希望可以吸引國外短期資本的流入,以增加對英鎊的需求以穩定英鎊的匯率。然而,就在英國央行布局的同時,索羅斯早已開始對英鎊的空襲。大量英鎊被拋出,大量德國馬克被買進。
盡管英國央行購入了約30億英鎊以力挽狂瀾,但未能阻擋英鎊如雪崩般的跌勢。16日收市,英鎊對馬克的比價在一天之內大幅下挫約5%,英鎊與美元的比價也跌到1英鎊等於1.738美元的低位。此後的一個月內,又再度下挫約20%。
英國政府不得不宣告這場貨幣保衛戰以失敗告終,並同時宣布英鎊將退出歐洲匯率體系,開始自由浮動。索羅斯和他的量子基金則在此次英鎊危機中獲取了逾十億美元的暴利。
2、泰銖淪陷,百億入賬
在英鎊危機爆發的5年後,索羅斯將他的目標鎖定在了東南亞。1997年的東南亞,大部分國家都沉浸在一場資產的盛宴中,對自身經濟體制的漏洞並無察覺。索羅斯再次抓住了機會。
由於泰銖具有在東南亞各國流通性良好、風險較小、資產泡沫巨大等特點,這種貨幣很快就成為索羅斯中意的突破目標。
1997年3月,泰國央行宣布國內數家財務公司及住房貸款公司存在資產質量不高以及流動性不足等問題。索羅斯將其視為採取行動的信號,下令拋售泰國銀行和財務公司的股票,導致泰國銀行儲戶在泰國所有財務及證券公司發生擠兌。
就在大家因為突如其來的崩盤不知所措陷入慌亂時,以索羅斯為代表的空頭們開始大量拋售泰銖。5月,泰國政府動用了3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150億美元的國際貸款試圖挽救這場危機,但這筆數字相對數量龐大的游資而言,無異於杯水車薪。
1997年6月,索羅斯再度出兵,下令旗下基金組織出售美國國債以籌集資金,擴大「空襲戰」資金規模,並於當月下旬再度向泰銖發起了猛烈進攻。
然而,在擊破泰銖城池之後,索羅斯並不以此為滿足,他斷定,如果泰銖大貶,其他貨幣也會隨之崩潰,因此下令繼續擴大戰果,全軍席捲整個東南亞。這股颶風瞬間席捲了印尼、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家。然而,與泰國類似的是,這些地區央行的救援再度陷入「彈盡糧絕」的境地。
此後的局勢發展開始變得有些無法控制:泰國宣布放棄固定匯率機制,實行浮動匯率機制,當日,泰銖兌美元匯率暴挫逾17%,外匯及其他金融市場陷入混亂。在泰銖波動的影響下,菲律賓比索、印度尼西亞盾、馬來西亞林吉特相繼成為國際炒家的攻擊對象。
1998年2月11日,印尼政府宣布將實行印尼盾與美元保持固定匯率的聯系匯率制,以穩定印尼盾。此舉遭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及美國、西歐的一致反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揚言將撤回對印尼的援助。印尼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受其影響,東南亞匯市再起波瀾,新元、馬幣、泰銖、菲律賓比索等紛紛下跌。
3、閃襲香港,遭遇慘敗
1997年7月中旬,港幣遭到大量投機性的拋售,港幣匯率受到沖擊,一路下滑,已跌至1美元兌7.7500港幣的心理關口附近;香港金融市場一片混亂,各大銀行門前擠滿了擠兌的人群,港幣對始多年來的首度告急。香港金融管理當局立即入市,強行干預市場,大量買入港幣以使港幣兌美元匯率維持在7.7500港元的心退關口之上。
剛開始的一周時間里,確實起到了預期的效果。但不久,港廳兌美元匯率就跌破了7.7500港元的關口。香港金融管理局動用外匯儲備,全面干預市場,將港幣匯率重又拉升至7.7500措元之上,顯示了強大的金融實力。索羅斯第一次試探性的進攻在香港金融管理局的有力防守中就這樣失敗了。
這時候的索羅斯剛剛打完一場漂亮的「掃盪戰」,掃盪了整個東南亞金融市場,這次出手甚至波及到了整個世界的金融市場,但是索羅斯絕不是那種肯輕易罷休的人,他開始對港幣進行大量的遠期買盤,准備再重視英格蘭和東南亞戰役的輝煌。
1997年7月21日,索羅斯開始發動新一輪的進攻。當日,美元兌港幣3個月遠期升水250點,港幣3個月同業拆借利率從5.575%升至7.06%。香港金融管理局立即於次日精心策劃了一場反擊戰。香港政府通過發行大筆政府債券,抬高港幣利率,進而推動港幣兌美元匯率大幅上揚。同時,香港金融管理局對兩家涉嫌投機港幣的銀行提出了口頭警告,使一些港幣投機商戰戰兢兢,最後選擇退出港幣投機隊伍,這無疑將削弱索羅斯的投機力量。當港幣又開始出現投機性拋售時,香港金融管理局又大幅提高短期利率,使銀行間的隔夜貸款利率暴漲。一連串的反擊,使索羅斯的香港征戰未能討到任何便宜,據說此舉使索羅斯損失慘重。這次出手也是索羅斯為數不多的「敗仗」之一。
中國政府也一再強調,將會全力支持香港政府捍衛港幣穩定。必要時,中國銀行將會與香港金融管理局合作,聯手打擊索羅斯的投機活動。這對香港無疑是一種強心劑,但對索羅斯來說卻絕對是一個壞消息。「索羅斯所聽到的」壞「消息還遠不止這些。1997年7月25日,在上海舉行的包括中國、澳大利亞、香港特別行政區、日本和東盟國家在內的亞太11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央銀行會議發表聲明:亞太地區經濟發展良好,彼此要加強合作共同打擊貨幣投機力量。這使索羅斯感到投機港幣賺大錢的希望落空,只得悻悻而歸。
4、做空日元,狂賺10億美金
與之前做空英鎊和泰銖不同,做空日元的手法似乎更加狡猾和老到。
近幾年全球經濟的不景氣,讓索羅斯瞄準了日本這個動盪的肥肉。一位業內投資人士認為日元遭到對沖基金做空的根本原因,還在於其經濟體制內部的病因。
過去的十年間,日本政府大力推銷國債,日本財政收入對於舉債的依賴已經使得日本國債如滾雪球般地越滾越大,幾乎達到收不抵支的情況。
有數據顯示,與歐債危機中心地帶各國債務/GDP接近150%的比值相比,日本的這一數字竟高達200%,但仍能靠著借新錢還舊賬的「龐氏騙局」維持。
於是,「做空日元」成為當時華爾街最熱門的投機交易。據了解,從2012年11月到2013年2月,日元兌美元匯價已經下跌近20%,2013年2月更是創下33個月新低,為1985年來同期表現最差。
索羅斯當然不會錯過這樣的掘金機會,不過,主導那次做空的是跟隨他20多年的得意門生斯科特-貝森特。
2012年夏,貝森特正式接掌索羅斯基金。當遭遇9級地震的日本開始大量進口原油時,他便預測日元會貶值並積極尋找機會做空。直到2012年10月,貝森特前往日本調研,在得知「渴望」日元進一步量化寬松的安倍晉三當選首相幾率最大同時他發現大量日本資金從澳元高息資產撤回國內後,他感覺時機已經來臨。
為了籌集巨額建倉資金,索羅斯大量拋售股票。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顯示,索羅斯賣出通用汽車與通用電氣的股份。並且其基金在上一季度售出了110萬股LinkedIn、26萬股亞馬遜以及250萬股Groupon的股票。
若大手筆做空日元,必定會引發日本金融監管部門「注意」,貝森特的主要策略是通過日元利差交易放大杠桿融資,大量買進押注日元貶值與日股上漲的衍生品投資組合。一位接近索羅斯基金的人士透露,貝森特主要做空的日元頭寸,集中在執行價格為90-95區間的日元看跌期權,並以杠桿融資買漲日股作為「掩護」。
這也是索羅斯慣用的手法——做空外匯市場,做多股票和指數。所以,索羅斯除了增加日元空倉外,還買漲日股,日本股票占該公司內部投資組合的10%。因為索羅斯認為日本解決經濟困局的方法只有一個,就是貨幣貶值,而貨幣貶值會引發另一個現象,就是短暫的股指繁榮,註定這是一筆穩賺不賠的生意。
的確,日經225指數從2012年11月份8619的低點上漲幅度達到33%,這又讓索羅斯大撈一筆。
⑤ 為什麼滑鐵盧戰役決定英國公債價格的漲跌
在英國的公債相當於我國現在的可流通的國債。私人買來,到了一定的期限是可以變錢的,可以找國家去兌現的。
但是在英國的債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可以享有類似於公司股權的條件,如果戰爭勝利了,可以享受到戰爭勝利帶來的分紅。
任何高利潤的東西都是有風險的,萬一敗了,那麼就宣布債是很難償還的了,這樣持有債券的人就只是持有著一張廢紙(價格跌入深淵)。
那個時候去買國家的債並不是大多數人的舉動,因為風險太大,很多人都不敢想像英國能打敗法蘭西帝國(拿破崙時期的法蘭西相對於歐洲其他國家太強大了)。但是每個人又都願意支持去打這長戰爭,不然在拿破崙的威脅下,英國人的生意不好做啊。因此更多的人是積極的繳稅來支持的。繳稅也能享有一些好處,雖說不如買債,但是風險幾乎為零。
⑥ 關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國債的走勢,與1929年經濟大蕭條第二次世界大戰美國國債的走勢
1914年6月28日,奧匈帝國皇儲弗蘭茨·斐迪南為對塞爾維亞炫耀武力,到波斯尼亞檢閱部隊,在薩拉熱窩遇刺。
這一事件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7月28日,奧匈帝國對塞爾維亞宣戰。俄國根據有關條約,為支持塞爾維亞,於7月30日宣布軍事總動員。8月1日,德國對俄宣戰。8月3日德國對法宣戰。8月4日英國對德國宣戰。大戰由此全面展開。
在歐洲大陸首先點燃的戰火,迅速蔓延到中近東、遠東和非洲一些地區。其中歐洲戰場是主要戰場,由西線戰場、東線戰場、巴爾干戰場以及義大利戰場組成。參戰國還進行了多次海戰,並把空軍第一次用於實戰。第一次世界大戰按戰爭進程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914年,雙方速決戰計劃破產,西線由運動戰轉為陣地戰大戰爆發後,德軍擔任主攻的部隊和擔任牽制任務的部隊按計劃行動。8月21-25日,德軍同法軍和英國遠征軍在法國東北邊境進行多次交戰,即「1914年邊境之戰」。德軍突破法軍防禦,向法心臟地區進軍。9月,法軍組織了反擊德軍的「馬恩河戰役」,迫使貿然南進的德軍撤退,瓦解了德軍的速決戰略。至此,西線大部地段的軍事行動開始形成陣地戰。
但9—10月,在法國北部地區,德軍和英法聯軍相互迂迴對方翼側而實施連續機動作戰。在東線,東普魯士德軍挫敗了俄國優勢兵力進攻,迫使俄軍退守涅曼河和鮑勃爾河一帶。但俄軍在加里西亞打敗了奧匈帝國的軍隊。德國為援助奧匈,對俄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德軍失利。德國對東線戰爭規模的擴大使其陷入了兩線同時作戰的不利境地。日本在遠東地區趁火打劫,於1914年8月宣布對德宣戰,乘機奪取德國在華利益,出現了遠東戰場。土耳其於1914年11月宣布加入同盟國作戰,在近東開辟了新戰場。戰局更趨復雜。此外,英法德在北非的爭奪也非常激烈。在這一階段,英德海軍的海上軍事行動,主要是8月和11月在北海的兩次黑爾戈蘭海戰和12月在南大西洋的福克蘭群島海戰。雙方圍繞著封鎖與反封鎖,進行了一系列規模不等的海上戰役。
1915年,戰爭重心轉到東線,東部戰場進入了對峙狀態戰爭使雙方人力物力消耗巨大,軍隊的後備兵員和後勤補給發生嚴重困難,迫使各國加緊國民經濟的總動員。英法在西線基本上轉入戰略防禦,以便養精蓄銳,恢復元氣。為了減輕德軍對西線的壓力,它們要求俄國在東線加緊進攻。德國改變了戰略方針,在穩定西線戰局的情況下,集中兵力進攻俄國,企圖一舉擊垮俄國,爾後打敗英法。1915年1—3月,俄軍對德奧聯軍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冬季攻勢,均遭慘敗。德國抓住戰機,集中優勢兵力於5月初對俄國戰線中部發動了著名的戈爾采戰役,迫使俄軍全線潰退,損失慘重。德軍乘勝深入俄境,企圖迫使俄國退出戰爭。同年5月,原同盟國成員義大利轉而對奧匈帝國宣戰,在奧匈東南部開辟了新戰區。9—10月,整個東線也從運動戰轉為陣地戰。同年10月,保加利亞參加同盟國作戰,德奧保聯軍以優勢兵力佔領了塞爾維亞。
這一年,西線戰局相對平靜。英法聯軍利用德軍兵力東調之機,發起了幾次規模不大的進攻戰役,企圖牽制德軍,減輕俄國戰線的壓力。德軍也發動過數次局部反擊。其中在4—5月的伊珀爾戰役中,德軍首次大量使用毒氣。
1916年,戰爭重心再次轉到西線,協約國逐步取得戰略主動權。
1916年,德國把進攻重點再次轉向西線,力爭打敗法國。
從2月21日起,德法展開了歷時10個月的凡爾登戰役。由於兵力不足,德軍猛攻不克,傷亡慘重,從此逐步走向最後失敗。與此同時,英法聯軍為了減輕凡爾登所受的壓力,對索姆河上德軍堅固防線發動猛烈進攻,史稱「索姆河戰役」。
此役中,英軍首次使用了坦克作戰。
東線俄軍按照協約國協調一致進攻的戰略方針,為策應西線英法聯軍作戰,對德軍發動了大規模進攻,突破了奧匈軍隊的防線。此間,意軍也對奧匈軍隊進行了數次規模不等的進攻戰役。同年8月,羅馬尼亞參加協約國作戰。1916年的海上戰場,5月31日—6月1日,英德海軍主力在日德蘭半島以西,進行了整個大戰期間最大的一次海戰。
1917年,德國轉入全面防禦,俄國爆發革命,美國參戰。
經過兩年半戰爭,德國人力物力消耗巨大,協約國方面卻增強了實力,戰場形勢越來越不利於德國。德軍被迫在東西兩線轉入防禦,同時寄希望於海上開展「無限制潛艇戰」,企圖切斷英法海上交通線。在戰爭中一直保持中立,利用戰爭大發橫財的美國借口德國宣布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和德國密電墨西哥企圖結成德墨反美聯盟,於1917年4月對德宣戰,成了協約國在財政和軍需方面的支柱和直接參戰者。同時也使美得以參與重新瓜分世界。
1917年,西線的主要戰役是4—5月法軍對德軍發動的「尼維爾攻勢」戰役。由於德軍預有準備,法軍的進攻遭到慘敗,並引起法軍大規模騷亂。為配合法軍作戰,英軍也單獨發動了數次有限進攻,均未取得重大進展。東部戰線,該年9月,德軍發起里加戰役,這是東線最後一次規模較大的軍事行動。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俄國爆發了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以列寧為首的蘇維埃政府宣布退出帝國主義大戰。
1918年,協約國發動總攻,同盟國土崩瓦解。
俄國退出戰爭後,德國得到了片刻喘息之機。1918年,德國集中兵力於西線,企圖在美軍主力到達法國之前,迫使英法屈服。英法則決定在西線固守陣地,待美軍主力到達後發動總攻。為實現統一指揮,法國將軍福煦被任命為協約國最高軍事統帥。7—9月,英法軍發動局部進攻,取得進展。9月,美國遠征軍在總司令潘興率領下,發動了聖米耶爾戰役。9月26日,英法美聯軍發動總攻。在協約國軍步步緊逼下,德國的興登堡防線全面崩潰。9月29日保加利亞投降,10月30日土耳其投降,11月30日奧匈投降。11月初,德國十一月革命爆發,德皇威廉二世退位,社會民主黨組成臨時政府,宣布成立共和國。11月11日,《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簽訂,德國投降。歷時4年零3個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協約國的勝利告終。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各國人民蒙受了空前的災難。戰爭期間,協約國總計動員軍隊4218萬人,損失2210萬人,其中死亡515萬人。同盟國總計動員軍隊2285萬人,損失1540萬餘人,其中死亡380萬人。交戰雙方直接戰費約為1863億美元。
⑦ 20國開戰役債券農行可以拿憑證嗎
開過正義債券農行是可以拿到憑證進行交易的。
⑧ 什麼因素影響公債價格為什麼英國在滑鐵盧戰役中勝利了,公債價格就會上升
公債就是國債,國家有信用還債,有實力還債,國民才願意買,願意買的人多了價格就上去了。英國戰勝法國之後,自己國家政權安全了,和歐洲大陸的貿易也更加順利,價格自然會上升。
我覺得這個上升有可能是建立在之前國民不看好戰爭形勢,所以低估國債,導致價格較低所致,勝利了價格上漲應該說只是讓價格回到一個應有的位置上。長期的來看,國家的實力上升,有工業、科技等等很多方面,這方面進步帶來的國債價格上漲才是真正的價值量的上漲。
我感覺是這樣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⑨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戰爭
第一次世界大戰規模浩大的鋼鐵搏殺將大國間國力的較量推到一個極致。在德國為擺脫凡爾賽和約而苦心重整軍備的同時,「總體戰」思想逐步成形。德軍副總參謀長魯登道夫1935年出版的《總體戰》一書,總結了萌芽於「一戰」的戰爭經濟理論,強調戰爭需要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各方面對國家進行改造;要動員包括精神和經濟在內的全民力量參戰,不惜採取任何手段消滅敵方軍隊和平民。同時,針對德國的國情,必須擴大戰爭資源自給程度,預先儲備戰略原料,保證海外來源。這些思路無疑是後來納粹戰爭實踐的重要參考。
希特勒並非「一戰」後德國軍國主義暗流的正統接班人,而是發跡於經濟危機。在1920年慕尼黑「啤酒館暴動」時作為納粹黨綱提出的《二十五點綱領》中,這個小人物就以民族復仇主義和迎合中小資產階級社會改革要求為核心,猛烈抨擊資本主義、托拉斯、大工業家和大地主,主張「取締不勞而獲的收入,取締和沒收一切靠戰爭發財的非法所得,分享大工業利潤,將大百貨公司收歸國有,租給小商人」。隨後,納粹黨不斷以國家定貨、解決就業、取締土地投機等政策主張,拉攏中小企業、手工業者、中小農和社會下層。希特勒的理論是,「國家社會主義是維護私有財產的。個人為社會犧牲,這是國家主義;社會為個人服務,這是社會主義。這兩點結合,便是國家社會主義」。
希特勒不打算同英法爭奪海外殖民地,而是確立了「中歐—歐洲大陸—全球」的擴張順序。因此,首先令他憤憤不平的就是歐洲的現狀。在《我的奮斗》中,他提出:「國家社會主義運動必須努力消滅我國人口與我國面積之間的不平衡狀態,不僅把後者視為糧食的來源,而且也視為強權政治的基礎。」「領土政策是不能在喀麥隆實現的,今天幾乎完全只能在歐洲實現。要想在歐洲取得領土,只有在主要是犧牲俄國的情況下才有可能。新帝國必須……用德國的劍為德國的犁取得土地,為德國人民取得每天的麵包。」「我們要把目光轉向東方的土地,這片土地是為有力量佔有它的人民而存在的。」
1933年2月3日,剛上台5天的希特勒在對高級將領的講話中表示:「德國惟一的生存可能是移民,但德國人民的生存空間太小……因此,首要任務是建設國防軍,依靠國防軍。」
重整軍備的前提是經濟轉入戰爭軌道。1933年7月,納粹命令一切工業組織都要成立辛迪加,控制國內市場和價格。同日成立的「德國經濟總會」要求所有私人企業必須加入工業、商業、能源、銀行、保險和手工業6個大組之一,同時將全國分為18個經濟省。1934年,納粹規定經濟部有權設立、解散或合並所有工業組織,並向企業派出領導人,在經濟部門實行「領袖原則」。
在擴軍過程中,德國中央財政只能負擔軍費開支的2/3,為此,納粹除了沒收「國家敵人」的財產(僅剝奪猶太人資本就獲得60億~80億馬克),還動用了一切財政手段:控制德意志銀行、德累斯頓銀行和商業銀行,政府有權在緊急情況下處置所有公眾資本存儲中心的養老基金、社會保險基金等大規模公眾資本;削減福利開支;發行國庫券、特種匯票和稅票。
在1933~1939年9月的德國政府收入中,國內稅收、海關關稅等佔了818億馬克,「冶金研究所」信貸105億馬克,稅票31億馬克,加上短期信貸69億馬克,長期信貸167億馬克,共1190億馬克,其中軍費開支佔了600億馬克。1939年9月~1945年5月的戰爭期間,德國軍費開支總額達6220億馬克,占同期國家預算的92%,全部稅收累計為1827億馬克,國家預算赤字平均每年34%,1945年春,國債總額達3793億馬克。盡管政府負債累累,還是可以通過徵用令其獲得所有物資,代價是戰爭結束時貨幣體系已面臨崩潰邊緣。但納粹並不依靠高稅率,因為這可以給大眾一種穩定的假象,1941年,1萬馬克個人年收入的所得稅率為13.7%。
德國的另一個財源是「要大炮不要黃油」政策。「熟練的工人進兵工廠,不熟練的修高速公路」,軍工及相關產業的繁榮解決了德國嚴重的失業問題,社會總體購買力得以增加,成為第三帝國標榜的成就之一。當然納粹的首要目標並非改善生活,食品生產由國家控制,德國人之所以樂於接受納粹所提倡的農民式簡朴生活,很大程度上出於和大蕭條的對比,以及對納粹勾畫的強大帝國美好未來的期待。
1932~1938年,德國生鐵產量由390萬噸提高到1860萬噸,鋼產量由560萬噸上升到2320萬噸。1934年初,德國國防工作委員會批准了動員24萬家工廠供應戰爭訂貨的計劃。1933~1936年,德國新建300多家兵工廠,包括55家飛機廠、40家汽車和坦克廠、70家化工廠、15家造船廠和80家火炮廠。到1939年入侵波蘭前夕,德國工業產量已超過英國,僅次於美蘇。
汲取「一戰」時期食品嚴重不足造成後方不穩的教訓,德國到1938年已實現糧食自給,並將糧食儲備從上年的308萬噸激增至913萬噸,足夠全國食用兩年多,油脂儲備也從13萬噸增至47萬噸,土豆儲備高達1546萬噸。
但擴軍備戰並不能真正解決危機,反而使1939年德國出口下降,財政惡化,外匯和黃金儲備僅五六億馬克,國債卻高達600多億馬克。希特勒在1937年11月5日說:「對德國來說,經濟上的困窘也同樣變成了推動力。通過軍備生產去刺激世界經濟的做法,絕不能在一個長時間里為經濟的安排奠定基礎……惟一的,或許對我們值得夢想的補救辦法,就是要爭取獲得更大的生存空間。」戰爭已不止是一種誘惑,也是一種必然。
1940年7月31日開始准備侵蘇時,德軍估計需要120個師,8月2日總參謀長凱特爾要求戰時經濟與軍備局制訂裝備180個陸軍師的軍備計劃。到1941年2月,半年之內德國軍火生產增加近60%,其中彈葯增加100%,坦克增產25%,全國及佔領區鋼產量3180萬噸,石油480萬噸,煤4.39億噸,整個西歐還有4876家工廠在為德國生產軍火,一時間德國工業基礎超過蘇聯50%以上。同年,德國獲得812萬噸燃油,基本滿足軍隊需要,加上法、比、荷等國880萬噸的石油儲備,可以維持7個月的戰爭。
蘇德戰爭爆發前,德國已控制24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為本國領土的三倍,人口2.7億,其歐洲盟國還有80萬平方公里領土和7800萬人口。在兵員方面,雖然蘇聯20~39歲男性為3150萬,同年齡段德國男性只有1550萬,但德國可以利用仆從國軍隊和被外籍勞工、戰俘替換出來的工業勞動力。
蘇聯的備戰
蘇聯的備戰要追溯到1926年的工業化。作為利用「一戰」亂局革命成功的惟一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的和平建設帶有超強的備戰色彩。
1928年開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標志著蘇聯工業化的全面展開,1931年世界機器設備出口總額有1/3是蘇聯購買的,次年更高達50%,這一年工業在總產值中的比重也上升到70.7%。1933年開始的「二五」計劃建成工業企業4500個,工業總產值增加1.2倍,躍居歐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戰前13年,蘇聯累計國防開支1701億盧布,只略低於1850億盧布的工業投資總額。
蘇聯工業布局也充分考慮了戰略縱深。「一五」計劃在烏克蘭、高加索、白俄羅斯和哈薩克等地建立了新的工業基地,「二五」計劃將半數的重工業投資用於東部,「三五」計劃以伏爾加河流域、烏拉爾和西伯利亞為重點。
1927年斯大林在講話中斷言:「新的帝國主義戰爭,這一問題是現時的基本問題,這是幾乎不能懷疑的了。」蘇聯將面臨「一場長期的、殘酷的競賽,交戰雙方的全部經濟和政治基礎都將在這場競賽中受到考驗」。1933年他又表示:敵人「隨時都可以利用我國技術上、經濟上的弱點來進攻我們」。戰前一個月,斯大林在紅軍指揮學員畢業典禮講話中明確指出:「德國將是敵人。」
蘇軍的戰爭准備,特別是計劃的機械化裝備規模之大,在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已達脫離實際的地步。蘇軍人員從1933年的85.5萬擴編到1939年初的194.3萬人後,1941年6月增加到500餘萬人,陸軍計劃從98個師增加到303個。1941年3月,蘇軍總參謀部擬定了工業轉入戰時生產的計劃,但裝備生產嚴重滯後。改編要求坦克部隊擴充到61個坦克師和31個摩步師,每個師分別應配備375和275輛坦克,共計31400多輛,戰前一共只得到7000多輛,其中新型坦克只有26%。改編要求一年內新建25個航空兵師部和106個航空兵團,其中半數裝備新式飛機,但到1941年夏,蘇聯航空工業生產能力比德國高約50%,總產量特別是新機型產量卻遠遠跟不上需要,直到德軍入侵時,也只有19個團完成改裝。年初開始組建的5個空降軍技術兵器嚴重不足,新的防空體系也尚未真正建成。結果戰爭爆發一個月,蘇軍原有編制計劃就被迫大幅縮減,航空兵師由4~6個團減為兩個團,每團飛機從61架減為22~32架,步兵編制縮小25%,火炮減少52%,汽車減少64%,摸索之中的機械化軍則全部撤銷。
1940年3月,勉強取勝的蘇芬戰爭,暴露了蘇軍在大清洗後的虛弱與混亂。「肅反」後提拔的大批軍官缺乏訓練和作戰經驗,造成許多部隊訓練水平下降。德軍作戰部隊中最年輕的士兵是1940年秋入伍的,1941年春入伍的派往後備軍團。而蘇軍士兵一入伍就充實到一線,戰前邊境軍區竟有2/3以上士兵是第一年服役的,其中又有一半當年才入伍。
用一位英國歷史學家的話說:戰爭前夜的蘇軍是一台功能強大,但還未組裝完成的機器。這也是為什麼希特勒急於動手,而斯大林竭力避免在1941年交戰的原因。
蘇德開戰後雙方的實力
「踹開破舊的門板,整個房屋就會轟然倒塌。」
——希特勒對侵蘇戰爭的預言
正因為總體戰需要動員全民之力,深知德國國力的魯登道夫在《總體戰》中特別強調速決戰的重要:「必須從一開始就毫無顧忌地投入『最後一兵一卒』。對許多已知的、可能產生的威脅置之不顧,聽從戰爭的安排。」
希特勒也深知蘇聯的實力,戰前兩個月,德國空軍代表團曾參觀了幾個蘇聯航空軸承、合金和發動機廠,在給戈林的報告中,他們承認蘇聯的飛機製造業是全歐洲最大、最先進的。
從定下侵蘇決心到1941年春,只剩不到一年,高估了自己的希特勒和德軍統帥部把賭注押在了速決戰上,認為侵蘇戰爭只需5個月,不必也不可能全部換裝和總動員,只需繼續執行「四年計劃」和「寬度軍備」(即軍事工業的面鋪得很寬,但規模不是很大)方針,主要通過現有軍工力量的全速運轉來滿足需要。
希特勒更大的賭注在於:「如果(對蘇作戰)勝利,可能造成迫使英國媾和的形勢」,同時「消滅俄國之後就會大大增加日本在遠東的力量」,整個世界都會因蘇聯的崩潰「屏住呼吸」。
1941年6月22日戰爭爆發,蘇聯在各方面損失慘重。當年9月,失去150萬平方公里國土,約7500萬人口淪陷敵後,一年內蘇軍戰斗減員804萬,其中死亡250萬人,被俘434萬人,傷殘120萬人。開戰半年,工業總產值跌至戰前的48%,黑色/有色金屬板和軸承等關鍵武器材料的生產一度停頓。到1942年,煤、生鐵和鋼的產量分別從1940年的16600萬噸、1500萬噸和1800萬噸下降到7500萬噸、500萬噸和480萬噸。
但是,蘇聯的後方動員機制很快運轉起來。戰爭爆發兩小時,最高蘇維埃就發布了「關於戰爭狀態」的命令,規定了公民勞動義務、徵用運輸工具、生活必需品定量供應等措施,26日發布了「關於戰時職工工作時間制度」的命令。6月30日,蘇聯成立國防委員會,作為戰時最高權力機構,7月,將綜合性的國防工業人民委員部改組為航空、造船、軍械和彈葯4個專業人民委員部,並從中型機器製造人民委員部中分離出專門的坦克製造人民委員部,11月,將普通機械製造人民委員部改建為火箭裝備人民委員部,專門負責火箭炮和迫擊炮生產,原有的經濟委員會被改組為國防、冶金、燃料和機械製造4個專業經濟委員會。
工業東遷是蘇聯戰時動員的重要措施。6月24日成立的疏散委員會從6月29日就安排了11個航空廠搬遷的計劃,到1941年下半年從西部搬遷了2593個工業企業的設備和大量物資。1942年5月,基本完成烏克蘭、白俄羅斯、波羅的海沿岸地區企業的轉移,第二階段又疏散了斯大林格勒和北高加索等南部地區企業。整個東遷過程中,鐵路共運輸工業設備150萬個車皮,運送職工1000多萬人,其中日俄戰爭後建成、工業化中得到完善的西伯利亞大鐵路發揮了重要作用。不少內遷企業平均不到兩個月就在新址開始運轉,有些甚至在中途或露天就部分開工。
在1941年第三季度的國民經濟動員計劃中,蘇聯迅速增加煤、石油和金屬的生產,調整軍事工業的原料、電力和設備分配,到1941年下半年坦克產量比上半年增加1.8倍,飛機增加60%,火炮增加兩倍,8月通過的1942年戰時經濟計劃要求動員伏爾加河流域、烏拉爾、西伯利亞、哈薩克和中亞地區的全部物力,增加軍火產量。1941~1945年,僅烏拉爾地區就生產了44萬門火炮、13.6萬架飛機、10萬輛坦克和自行火炮。
力量的消長
「我們曾估計敵人大約有200個師,現在已經查明番號的就有360個……如果我們消滅十幾個師,俄國人就會再投入十幾個。時間……對他們有利,他們靠近自己的資源,而我們卻一步步遠離自己的資源。」
——德國陸軍參謀長哈爾德1941年8月的日記
蘇德戰爭爆發6個月後,德軍被阻於莫斯科城下,傷亡近75萬人,4000輛坦克損失2750輛,到1942年3月底,傷亡增加到100多萬人,占東線總兵力的1/3,其中至少損失1.5萬名軍官,還有大量非戰斗減員。40萬「後備軍」在1941年8月就已抽調一空,而前線還需要13.2萬人。在1942年開春前,德軍不惜抽調工人、後方人員和西線部隊,為東線補充了40多個師,但到當年7月仍只有284.7萬兵力,夏季攻勢開始時只有8個師完全做好了進攻准備,主攻部隊也只有一半的實力。到年底,雖然德國的仆從國軍隊增加到72.5個師,使總兵力達到266個師620萬人,仍低於蘇軍的659.1萬人。而且蘇軍一直沒有兩線作戰的壓力,1942年11月的390個師只有47個部署在遠東,而德國的264個師卻有71個必須駐扎在西歐、南歐和北非。
由於連年消耗、急功近利的軍備方針、組織管理不善和勞動力及原料的制約,德國的戰爭經濟並未達到預期水平,彈葯產量大幅降低,火炮和反坦克武器生產不足,步兵火力受到削弱,空軍缺少戰略轟炸的遠程兵器,海軍裝備差距更大。
蘇聯也面臨巨大壓力。首先是食品供應極為困難,其次是勞動力缺乏。為此最高蘇維埃實行了配給制,並通過了《戰時動員有勞動能力的城市居民參加生產和建設的法令》,成立了勞動力登記分配委員會。到1942年夏,蘇聯完成了國民經濟戰爭轉軌,有1200家東遷的工廠和850家新建工廠投產,東部地區工業產值的比重從1940年的28.4%上升到70%,僅東部的軍工產量就達到戰前全國水平,主要軍工產品產量超過德國。1944年,蘇聯飛機年產量達到40300架,坦克28983輛,火炮122500門,均數倍於德國。
第三帝國的黃昏
1942年年初,希特勒不得不承認,閃電戰沒能擊敗蘇聯。同時,德國佔領區開始縮小,所能獲得的戰略資源已達極限,「以戰養戰」後繼乏力,重工業原料和人力資源短缺嚴重,不得不實行國家經濟的總動員,「戰爭經濟」真正開始。
1942年2月,施佩爾被任命為軍備與軍需部(1943年9月改組為軍備與戰時生產部)部長,開始德國工業的大改組。在集中權力的同時,施佩爾也鼓勵私人企業的自治、委託代理和聯營,這些措施使德國軍工管理中的種種爭權奪利和隨意性有所克服,大規模生產體系得以標准化,無論是克虜伯大型兵工廠,還是西里西亞只有十來個人的家族小廠,都可以協作起來,這對在盟軍轟炸不斷加強的情況下保持產量有特別的意義。另一方面,德國加緊了掠奪,1942年從仆從國獲得物資20.08億馬克,1943年從西歐被佔領國運走物資42.3億馬克。
應該說,這一時期德國軍火工業顯示了驚人的適應與生存力,1944年保持了增長,7月武器生產達到頂峰,比1939年擴大5.3倍。這一年的飛機廠從1943年的80家增加到550家,上半年飛機產量增加19.4%,全年飛機產量39870架,其中戰斗機30511架,分別是1941年的3.4倍和6.6倍,坦克產量增長33.9%,達到2.7萬輛,火炮增加50.3%,達到8.7萬門。
然而這一結果也是殺雞取卵,戰爭經濟畸形發展,1943年德國產品有4/5為軍用品,農牧業生產不斷下降,工業生產在1943年短暫地達到頂峰後開始下滑,鋼鐵、煤炭和電力等重要基礎產業陷入停滯,到1944年上半年,除電力、鋼和鋁外,德國多數重工業產品產量下降,戰略物資儲備越來越少,加上運輸困難,都從根本上動搖了軍工生產的基礎。
1944年4月,蘇軍打出了戰前邊界,6月盟軍登陸西歐,兩線受敵的德國進一步陷入困境,戰火很快進入德國本土。雙方戰爭經濟的實力對比迅速傾斜,1944年,蘇美英三國軍火產量與德國之比達9∶2。以空軍為例,1943年下半年德國生產作戰飛機11395架,修理5144架,1944年上半年分別為15299架和5491架,但戰場的損失使實際飛機保有量反而從19932架下降到15233架,整個空軍只能為本土防空疲於奔命。盟軍不斷升級的戰略轟炸將潛艇廠、飛機廠、滾珠軸承廠、煉油廠、合成橡膠廠和汽車廠依次作為六類最重要目標,施佩爾後來承認:「搶救空襲造成的破壞動用了數十萬士兵。」戈培爾在經歷一個相對平靜之夜後寫道:「真是荒謬絕倫,只不過十架喧鬧的轟炸機,就足以把1500萬到1800萬德國人從床上趕下地來。」戰前德國人平均每人每天食品配額可得到熱量約3000卡,到1942和1944年分別降至2500和2200卡。到1945年3月,柏林戰役前夕,德國鋼的平均月產量只有1944年的15%,煤為16%,坦克月產量也從705輛跌至333輛。至此,德國已談不上戰時經濟問題。
蘇德戰爭的啟示
縱觀蘇德戰爭,蘇聯人沒有什麼特別高明的戰略戰術和冒險行動,決定因素是自己像北極熊的體量一樣龐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超強的意志和忍耐。開戰頭幾個月德軍俘獲蘇軍就達360萬,大出意料之餘,也以為蘇聯後備力量已經不多,在莫斯科城下精疲力竭的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博包克說:「此時誰投入最後一個營,誰就能取得勝利!」不料蘇軍統帥部又動員了9個集團軍的預備隊。開戰不久,希特勒也對蘇軍的實力深感震驚,他曾對古德里安說:「如果我早知道你那本書(指《坦克,前進!》)列舉的蘇聯坦克數字是真的,也許就不會發動這場戰爭了!」在紐倫堡受審時,納粹的外長馮·里賓特洛甫將「紅軍意想不到的強大力量」列為德國失敗三大要素之一。
德國不光經不起作戰力量的對等消耗,甚至經不起不對等消耗,蘇軍在東線損失30萬人以上的戰役不止一次,但仍能動員出更多的力量,而德軍在莫斯科一役便無力全線進攻,斯大林格勒一役便陷入被動。如果說對蘇聯動員潛力的估計受蘇聯軍事建設的絕對保密所限,那麼希特勒和德軍將領們認為蘇聯民心會很快瓦解,只能說是種族主義的狂妄和對蘇聯國情缺乏了解。
在談及工業化的代價時,斯大林曾說:「如果德國是已經建立了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家,那蘇聯的工業化當然可以從輕工業入手。」以嚴厲的契卡工作法在經濟管理中聞名的捷爾任斯基也有名言:「工農的俄國,難道能是別的樣子?只能是金屬的。」於是,蘇德戰爭的沉重教訓和偉大勝利都成為標本,「帝國主義戰爭不可避免論」成為真理,工業化、農業集體化和「軍事生產力布局」成為紅色聖經。
蘇德雙方在武器裝備上體現出的兩種不同技術哲學也對戰時生產有重要影響。蘇聯設計師始終堅持一個最朴實的真理——武器必須簡單可靠,易於大批生產、訓練和維修,才能適應戰爭需要。武器生產必須講究單位投入所產出的總作戰效能最高,而不是單純地追求性能,這正是蘇聯坦克和飛機數量優勢的原因。德國當然也曾投入過裝甲厚度、火炮威力的數量角力,為與T-34中型坦克和KB-1重型坦克對抗,研製過越來越重的「豹」、「虎」和「虎王」等重型坦克。但國力不如蘇聯的現實,始終使以質勝量的思想貫穿德國軍備發展,甚至出現過188噸的「鼠」超重型坦克等「先進」得無法實現的設計。納粹的種族主義趕走了大量科學家,但德國在「二戰」末期趕制出來或即將問世的新式武器仍令後人瞠目結舌,噴氣式飛機、制導炸彈、防空導彈、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雛形都源自德國,還有一大批匪夷所思的方案,這與那個瘋狂的黨魁有一定關系。雖然這些武器一般不用於對付蘇軍,相比之下,戰爭中蘇軍基本上沒有追求過比較新穎的武器。
⑩ 為什麼滑鐵盧的戰役的最終結果,決定著英國公債價格的升降
投資債券是以人們的風險喜好所決定的,風險越高,折價率就越高,簡單來說就是利率越高,債券的價格也就越低。風險越低,折價率就越低,利率越低,債券的價格也就越高。
滑鐵盧戰役如果英國失敗了,那麼當然意味著英國「大陸平衡」政策的破產,歐洲大陸將崛起一個英國無法抗衡的大帝國,英國的實力和地位的下降,以及戰爭失敗所造成的軍費和賠款,都會嚴重影響英國政府償債能力,也就是增加了購買英國公債的風險,面對一種可能無法獲取利潤,甚至要失去本金的公債,人們自然會拋售它,公債的價格就會下跌。
反之亦然。戰爭的勝利,會讓人們對發債主體英國產生良好的預期,自然人們會持有並大量購買這種穩定收益的公債。自然,公債價格就會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