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2當前宏觀經濟的狀況如何,宏觀經濟對債券的影響
2009年,國際經濟環境更趨嚴峻,國內經濟發展面臨著周期性調整和結構性調整雙重壓力。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全力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成為全年工作的主線。扭轉經濟增速下滑趨勢:宏觀調控最重要的目標 2008年下半年以來,由美國次貸危機演化而成的國際金融危機不斷擴散蔓延,嚴重沖擊全球經濟,波及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沖擊強度之大超過人們的預料。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加上我國經濟本身長期存在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我國經濟運行困難急劇增加。特別是2008年第四季度以來,經濟增速下滑已經成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問題。 一是工業生產顯著放緩。去年最後3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幅同比分別回落9.7個、11.9個和11.7個百分點;能源、原材料和運輸需求縮減,鋼材、電解鋁等產品市場價格下降,產能過剩問題明顯暴露。今年前兩個月,工業生產增速雖有所提高,但仍處於近7年來的最低點。 二是對外貿易急劇下滑。去年11、12月份,外貿出口額分別下滑2.2%、2.8%。今年以來,出口下滑幅度進一步加大,1月份下降17.5%,2月份下降25.7%。 三是部分企業經營困難,企業訂單減少、銷售不暢、利潤縮減狀況從沿海向內地、從中小企業向大企業、從外向型行業向其他行業蔓延,虧損企業增加較多。今年前兩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同比下降37.3%,創多年來新低。 受經濟增速下滑影響,全國企業用工需求明顯下滑,就業形勢更趨嚴峻。 當前,國際金融危機還在蔓延,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為此,必須堅持靈活審慎的調控方針,提高宏觀調控的應變能力和實際效果,盡快扭轉經濟增速下滑趨勢,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積極的財政政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 在外需顯著萎縮的情況下,著力擴大內需是拉動經濟增長的必然選擇。當前,擴大內需最主動、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大規模增加政府投資,實行結構性減稅。 去年11月5日,我國宏觀調控政策進行了重大調整,財政政策從「穩健」轉為「積極」,貨幣政策從「從緊」轉為「適度寬松」,並大規模增加政府支出,推出了兩年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規模相當於2007年GDP的16%。其中,中央政府新增直接投資1.18萬億元,主要用於民生工程、技術改造、生態環境保護、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和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根據預算,今年國家將落實1.18萬億中央新增投資中的5915億元。 在大幅度增加政府支出的同時,國家還推出了大規模的減稅計劃。通過減稅、退稅、或抵免稅等多種方式,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促進企業投資和居民消費,增強微觀經濟活力。 據初步測算,今年全面實施增值稅轉型,落實已出台的中小企業、房地產和證券交易相關稅收優惠以及出口退稅等方面政策,加上取消和停徵100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可減輕企業和居民負擔約5000億元。 受經濟增速放緩、減輕企業和居民稅負等影響,去年四季度以來,我國財政收入出現多年不見的負增長。今年,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又需要大幅增加投資和政府支出,財政收支緊張的矛盾十分突出。 為了彌補財政減收增支形成的缺口,國家今年安排中央財政赤字7500億元,同時發行2000億元地方債券。全國財政赤字合計9500億,雖然增加較多,但仍在我國綜合國力可以承受的范圍。 此外,國家今年將嚴格控制一般性開支,通過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繼續加大對改善民生、基礎設施、災後重建等領域的支持力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增強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 貨幣政策的變化,始終與宏觀經濟形勢緊密相連。為應對日益嚴峻的國際金融危機,2008年11月我國決定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是貨幣政策近10年來首次提出「適度寬松」。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發揮其反周期調節和保障流動性供給的作用,便利、及時、較低成本地供給資金,有利於促進經濟增長。 去年以來,中央銀行連續5次下調金融機構存貸款利率,大幅減輕了企業財務負擔。同時,還連續4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使商業銀行流動資金大幅增加。今年,國家繼續改善金融調控,保證貨幣信貸總量滿足經濟發展需求。為此,廣義貨幣計劃增長17%左右,新增貸款5萬億元以上。今年前兩個月,銀行信貸大規模增長。其中,1月份人民幣貸款增加1.62萬億元,2月份增加1.07萬
2. 宏觀經濟學兩大問題求助!30分懸賞~~
一、需求拉上通貨膨脹值得是總需求的增加導致物價水平的持續上升。當總需求增加時,在當前價格水平下,總供給量一定超過了總需求量,從而總供給量(是總供給量不是總供給)必須上升,從而推動價格上升。反映在圖上就是AS曲線向右移動,達到新的均衡時物價水平提高。治理當然就是減少總需求,採取緊縮的財政政策和緊縮的貨幣政策都是可行的,例如減少政府購買,增稅,緊縮貨幣供給等,只要使AS曲線向左移動就行。
二、財政政策包括稅收政策,支出政策等,當經濟蕭條時,減稅增加政府支出等積極財政政策都能增加總需求,使總需求向右移動,從而增加產出,使經濟恢復充分就業,同理經濟過熱時就採取緊縮財政政策。
看法:一方面財政政策的確能夠影響經濟,但同時他也有它的弊端,
一是時滯,從發現經濟問題到財政政策的決策作出存在一個時滯,從作出決策到財政政策發揮作用也存在時滯,如果經濟在這段時滯內已發生改變,如開始時經濟蕭條,此時決定試行擴張型財政政策,但等到政策開始發揮效果時可能經濟已轉變方向開始過熱,這樣政策不但不會平穩經濟反而加大經濟波動。
二是處理滯漲,無論是財政政策還是貨幣政策都是需求管理政策,都只能改變總需求,如果存在技術沖擊使供給改變,如石油危機,導致通貨膨脹與失業並存,這時無論擴張還是緊縮的財政政策都會加大通脹減少失業或者降低通脹減少失業,而不能夠有效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事實上滯漲的出現也是使凱恩斯經濟學在流行了30多年後近乎破產的一個根本原因。
三是人們的預期,凱恩斯經濟學中消費函數有一個重要隱含的假定,人們的消費是與當期收入相關的,如增加當期稅收,人們就會減少消費,增加政府購買導致赤字,總需求就增加等等。但如果人們是理性預期的,也就是說人們的消費取決於人未來永久性的收入,當期稅收的改變,在人們看來如果未來稅收不變,他的永久收入幾乎不改變,也許當期消費變化並不大,而政府發行債券來加大支出,也許人們會預期到政府在未來會加大稅收從而支付這筆債務,從而會擠出私人的消費,事實上從李嘉圖等價原理來說,政府發行債券和征稅效果其實是一樣的。
3. 高中政治題:買債券、股票算消費嗎
這應該是經濟學里的知識吧?購買證券等是屬於投資(T),不是消費(S),但投資和消費都是個人支出的范疇,恩格爾系數(e)的計算公式是用個人食品支出(A)除以個人總支出(B)的比例,個人總支出包括投資支出,因此要算進去:e=A/B B=S T 各種各樣的支出!
4. 宏觀經濟學 人們購買債券 它的價格會提高 為什麼利率會降低呢
債券的收益率(利率)跟價格呈反向變化,價格越高,收益率越低,價格越低,收益率越高。
債券是固定收益產品,未來的現金流是一定的。當購買的人多,供不應求,債券價格就升高了,說明投資者願意為未來固定的現金流支付更大的成本,成本逐漸抬高,達到一個均衡,在這個成本抬高的過程中,債券就變得越來越沒有吸引力(購買債券獲得的收益越來越少),所以他的收益率是一個逐步降低的過程。
相反,如果購買的人少,債券供過於求,那麼債券的價格就逐步下跌,表明投資者願意為未來固定的現金流付出的代價越來越低,通過更低的成本獲得未來的現金流,所以債券的收益率是逐步提高的過程,也就是說,隨著債券價格的下跌,收益率越來越高。
5. 宏觀:下面情況政府買進債券會不會引起貨幣供應量的增加為什麼
A因為這個時候老百姓手裡有錢了,貨幣由銀行出籠了,當然貨幣增加了
6. 宏觀經濟學里的投資和個人購買股票或債券有什麼區別
美股研究社指出:宏觀經濟學中的投資是指資本支出,購買資產用於生產,例如土地、廠房、設備等這些都是屬於資產,還有商標、專利這些無形資產。而普通人說的投資,可能只是購買股票、債券等以取得財產性收入。
一般認為,宏觀經濟學上的投資能形成實際支出,創造需求和財富;而我們普通人的投資,在經濟學家眼中只是各種資產之間的轉換(例如現金、存款換成股票),不創造財富,即不計入GDP,只有在這個過程中,中介或經紀收取的服務費才計入GDP。
7. 債券與宏觀調控
這首先需要央行手裡持有債券,然後向市場賣出債券,意味著回收市場上的資金,起到緊縮的作用,反之,買回債券,釋放資金,起到向市場注資的作用
8. 宏觀經濟學 債券中性和債券非中性是怎麼回事
簡單說就是民眾預期到了政府以後會換不上債務,而增加稅收,所以會特意為那時的收入減少而省下一些消費,導致政府發債刺激經濟的政策被抵消,最終就是中性的了。
以下是網路解釋
公債中性是指在宏觀經濟中公債的發行不會引起投資和儲蓄的變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不會刺激經濟擴張,且政府以債券和稅收籌資的效果是等價的。
公債中性需要以下條件:個人壽命無限期長;個人和政府的借貸利率相同;未來的稅收具有可預見性;稅收是對經濟總額課稅;政府購買和轉移支付的動態特徵是已知的。
由於以上條件,經濟中的實際利率、投資和消費將保持恆定,不會隨著稅收和預算赤字的變化而變化,也不會隨著初始債務的變化而變化。這是因為:政府為彌補財政赤字發行的債券是靠將來的稅收償還的;公債可以減少當前的稅收,但會導致更多的將來的稅收。市場經濟中的行為主體會意識到公債僅僅改變了稅收時間,沒有減少稅收總量,他們儲蓄相當於未來征稅的收入以備將來納稅,因而,當前人們可支配的財富數量與政府增加稅收籌資的效果一樣。政府以債券代替稅收對個體決策的影響是增加了私人儲蓄,經濟中的儲蓄總量大體不變,所有家庭多儲蓄的部分恰好抵消了政府支出的擴大,經濟仍然處於原來的均衡狀態。公債的發行並沒有引起利率的提高和投資的增加,因而是中性的。
9. 債券市場對宏觀經濟的作用
債券市場的作用:
(1)融資作用。債券市場作為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具有使資金從資金剩餘者流向資金需求者,為資金不足者籌集資金的功能。我國政府和企業先後發行多批債券,為彌補國家財政赤字和國家的許多重點建設項目籌集了大量資金。在「八五」期間,我國企業通過發行債券共籌資820億元,重點支持了三峽工程、上海浦東新區建設、京九鐵路、滬寧高速公路、吉林化工、北京地鐵、北京西客站等能源、交通、重要原材料等重點建設項目以及城市公用設施建設。
(2)資金流動導向作用。效益好的企業發行的債券通常較受投資者歡迎,因而發行時利率低,籌資成本小;相反,效益差的企業發行的債券風險相對較大,受投資者歡迎的程度較低,籌資成本較大。因此,通過債券市場,資金得以向優勢企業集中,從而有利於資源的優化配置。
(3)宏觀調控作用。一國中央銀行作為國家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實施部門,主要依靠存款准備金、公開市場業務、再貼現和利率等政策工具進行宏觀經濟調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