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簡要闡述一下,在債權投資後續計量過程中,應收利息、利息收入、利息調整攤
應收利息=債券面值×票面利率
利息收入=債券投資攤余成本×實際利率
利息調整金額為上述二者的差額,應收利息大於利息收入的差額為溢價攤銷,反之為折價攤銷。
㈡ 怎麼去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資裡面的利息調整還有攤余成本還有下面這個怎麼理解
圖上:一個是購入溢價發行的債券,一個是購入折價發行的債券。
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利息調整子賬戶是就是對取得時的價值與票面價值之間的溢價或折價額在持有期間內進行合理調整的所有到的賬戶。解析:
因為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資時所付的價款在很多的情況下會高於或是低於票面面值,高於形成溢價,低於會形成折價。然而持有至到期投資,是一種收回期限固定,收回金額固定的特點。也就是每期應收到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這樣一來你如果按債券的面值和面值利率來確定你的投資收益時,就不會真實的反映你的實際收益。會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因為有溢價或折價,你實際上的收益理當高於或低於以票面面值和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收入。所以要將這部分溢價或是折價按照一個合理的方法進行調整,使每一期的收益都能真實的反映實際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賬戶數額的確定,就是票面面值與實際支付金額減去已到付息期尚未領取的利息後的差額。要計算真實的收益,就得有你實際取得成本和實際採用的利率去計算,實際成本就是你花了多少錢取得的,這個好確定。實際利率較難計算(考試中一般題目中會告訴的),在實際操作中,將票面面值與票面利率計算的每期的利息收入,作為年金按一「實際利率」在持有期間內進行年金折現後成你的取得時的實際成本,這個「實際利率」就是真正的計算你真實的投資收益的利率。這個「實際利率」的計算方法是用年金折現的「插入法」計算確定(比較麻煩,要一個一個的試)。實際「投資收益」=攤余成本(第一期為實際取得時成本)×實際利率
應收利息=票面面值×票面面值
實際收益與應收利息的差額就是利息調整的數值。借記或貸記「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科目。
其後每期的攤余成本就是加上或是減去上一期的利息調整數值,再按上述方法確定下一期的利息調整數值。依此類推。注意:最後一期的利息調整應是最初確定的利息調整減去各期已調整的數。因為計算中會有四捨五入,所以最後一期進行倒擠法計算,剩餘的利息調整余額調整完。
持有至到期投資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率-本期收回的本金和利息-本期計提的減值准備 所以,對於持有至到期投資來說,攤余成本就是賬面價值。如果是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由於是公允價值屬性計量的,他的賬面價值是公允價值,不等於攤余成本。
㈢ 利息調整要怎麼算
溢價購入,所以利息調整等於票面利息減去實際利息(投資收益)
具體:
年初攤余成本 41730.8 第一年利息調整等於 40000*6%-41730.8*5%
第一年攤余成本 41730.8*1.05-40000*.06
第二年就是用票面利息減去第一年攤余成本乘以0.05
以此類推
此外,你還會發現財務成本上的一個規律:
溢價的債券,隨著到期日臨近,他的攤余成本(就是財務管理所稱的價值)越來越低,而且降低的越來越快(因為利息調整越來越大)
㈣ 利息調整如何判斷是記在借方還是貸方
在持有至到期投資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科目的二級明細科目中,會有利息調整的科目。
簡言之,利息調整是指債券投資的票面金額與 債券的攤余成本的差異。 而攤余成本是我們核算債券類金融資產的基本方法之一,持有至到期投資的核算就是基於攤余成本法。而債券類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雖 然是以公允價值計量,但也需要考慮公允價值和攤余成本之間的差異 進行賬務處理
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攤余成本,是指該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的初始確認金額經下列調整後的結果:
扣除已償還的本金
加上或減去採用實際利率將該初始確認金額與到期日金額之間的差額進行攤銷形成的累計攤銷額;
扣除已發生的減值損失
攤余成本是用實際利率作計算利息的基礎,投資的成本減去利息後的金額。因此在初始確認時,利息調整借方余額體現為攤余成本高於 投資成本的金額,貸方余額體現攤余成本低於投資成本的金額。
PS: 要關注購買手續費的賬務處理,此處不贅述。
可以參考: 1、注冊會計師輔導教材,《會計》,2011年後任意版本,「金融資產」 章節相關賬務處理。
2、《企業會計准則——應用指南》,「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應用指南、附錄「主要會計科目及賬務處理」
㈤ 利息調整是什麼類的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屬於資產類會計科目,其總分類賬戶,下設四個二級科目:成本、應計利息、利息調整和公允價值變動。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如為債券的,到了資產負債表日則要核算其利息,分期付息的應該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進入到「應收利息」中,如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計入「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其會計核算分錄為:
借:應收利息(分期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應計利息(到期時一次還本付息債券按票面利率計算的利息)
貸:投資收益(可供出售債券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利息調整(差額,也可能在借方)
㈥ 債權投資生的利息調整包括哪些內容
債券投資不產生利息,只產生投資收益,也就是按著約定固定回報率或者按著投資主體的經濟效益取得分紅,固定回報率有借貸的性質,沒有投資主體的資產分配權、股本表決權和經營管理權。
㈦ 持有至到期投資產生的利息調整包括哪些內容
對「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的理解及核算過程用一個例子來說明問題:
例如:用2089元買入面值為2000元的5年期的債券作為持有至到期投資,票面的年利率為5%,實際的內含的年利率為4%。具體的核算過程如下:
解析題面,由於我們高於面值買入,比面值多付了89元,但是當債券到期時,人家只給你會還你面值的部分2000本金,並不會給你2089元。這超出的89元,就是包含在你所收到的各項利息中的,也就是你所收到的真正的利息收入並非全是你投資的收益,這裡面還包含有你多付出應該收回的部分,這部分就是利息調整部分,它要在各期中分別收回。也就是到期時,要將這89元都要收回才行。
我們在分步解析吧:購買時的分錄:
借: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 2000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89
貸:銀行存款 2089
上述分錄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資——成本(面值)」和「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就是多出的部分),這兩部分一起構成持有至到期投資的入賬價值,到期後能收回的本金是面值部分2000元,而多付出的「利息調整」部分,必須在持有期間內得到補償或收回,補償或收回的方法,那就是只有在利息收入中得到補償。那這樣一來,人家按期付給的利息是票面利息。而到我們這里還要補償或收回多付出的「利息調整」部分,所以我們的實際的利息收入(「投資收益」)=應予收到的票面利息—補償或收回的「利息調整」。所以,在到期末應收利息時,就有以下分錄:
借:應收利息 100 (2000×5%)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16.44 (100—83.56)
投資收益 83.56 (2089×4%)
上述分錄中「應收利息」就是票面利息,「投資收益」就是我們實際的投資應得到的真實的回報,二者的差額就是我們多付的「利息調整」部分的補償或收回。
至此我們已收回本金16.44,致使我們的投資本金2089元減小成了2072.56元了,我們這里的本金也稱「攤余成本」,
下一期我們計算實際的利息收入(投資收益)時,將以「攤余成本」2072.56元為基礎了。
到了下一期末,我們再記錄利息收入時的分錄為:
借:應收利息 100 (還是票面利息,各期都是一樣的,就是應收到的)
貸: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 17.10(100—82.90)
投資收益 82.90 (2072.56×4%=82.9024,這里出現了四捨五入的尾差)
這樣又收回本金17.10,攤余成本為2055.46(2072.56—17.10),下期以此為計算投資收益的基礎。
以此類攤:第三期應收回本金(利息調整):100—82.22=17.78元,攤余成本為2037.68(2055.46—17.78);
第四期收回本金(利息調整):100—81.51=18.49,攤余成本為2019.19(2037.68—18.49)
最後一期原則上也是用以上方法進行,但為了避免四捨五入形成的誤差,不再按上述方法進行計算,而是用倒擠法進行調整,將剩下的未調整完的一次調整完,即89—16.44—17.10—17.78—18.49=19.19,也可以將2019.19中的19.19調整完即可。
對於攤余成本的確定,我給大家一個通用的公式:(適用於分期付息,到期還本)
本期末攤余成本=期初攤余成本-(票面利息-實際利息)
票面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實際利息=期初攤余成本×實際利息
友情提示:此公式同樣適用於應付債券的攤余成本的計算,公式中的數據位置不要變更即可!
㈧ 發行債券和購買債券利息調整的分錄
你好
購入債券確認實際利息收入的分錄應該是:
借:應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資-利息調整(或在貸方)
貸:投資收益
收到票面利息時分錄:
借:銀行存款
貸:應收利息
至於發行債券的相關分錄,貌似很少考,不太熟悉。但應該不會用「持有至到期-利息調整」科目。應該是相關的權益類科目才對
㈨ 發行債券,為什麼進行利息調整啊
債券發行價格是債券投資者認購新發行債券時實際支付的價格。在實際操作中,發行債券通常先決定年限和利率,然後再根據當時的市場利率水平進行微調,決定實際發行價格。決定債券發行價格的基本因素如下:
1、債券面額:債券面值即債券市面上標出的金額,企業可根據不同認購者的需要,使債券面值多樣化,既有大額面值,也有小額面值。
2、票面利率:票面利率可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一般地,企業應根據自身資信情況、公司承受能力、利率變化趨勢、債券期限的長短等決定選擇何種利率形式與利率的高低。
3、市場利率:市場利率是衡量債券票面利率高低的參照系,也是決定債券價格按面值發行還是溢價或折價發行的決定因素。
4、債券期限:期限越長,債權人的風險越大,其所要求的利息報酬就越高,其發行價格就可能較低。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投資有風險,選擇需謹慎。
應答時間:2021-05-24,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