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國債不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
國債,就是我們說的國家公債,它是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系。
國債是由國家發行的債券,是中央政府為籌集財政資金而發行的一種政府債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資者出具的、承諾在一定時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償還本金的債權債務憑證,由於國債的發行主體是國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中央銀行是「國家的銀行」,它是國家貨幣政策的制訂者和執行者,也是政府幹預經濟的工具;同時為國家提供金融服務,代理國庫,代理發行政府債券,為政府籌集資金;代表政府參加國際金融組織和各種國際金融活動。
② 央行發行的貨幣是央行的資產還是負債
你看的是外國的央行,不是中國的。
美國,法國,德國的央行是私人擁有的,
中國的央行是政府的。不一樣。
另外說一點,
央行是通過回收票據,發行貨幣的。
發行票據,回收貨幣的。
這樣來控制市場平衡。
錢都是國家的,
我想是資產。
③ 中國國債共有多少
美國財政部數據計算顯示,中國2009年10月末約持有美國長期機構債4,797.68億美元、長期公司債245.46億美元、股票1,007.5億美元。從2008年9月起,中國已經超過日本,成為全球美國國債的最大持有國。2009年年底,中國持有美國國債8948億美元,約為2009年年底中國外匯儲備存量的37%,以及2009年中國GDP的18%。
持有美國國債面臨著較高的機會成本或實際成本。美國10年期國債的年度收益率平均為3%-6%,這遠低於投資者投資於股票指數或進行直接投資能夠獲得的平均收益率。對中國央行而言,持有美國國債有著更為現實的成本。這是因為,央行外匯儲備的累積會導致外匯占款增加,為防止外匯占款增加對國內基礎貨幣的沖擊,央行通常採用發行央票的方式進行沖銷,而央票是有利息成本的。
至於中國政府購買美國國債的主因,就是因為其著眼點並不放在投資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穩定本國貨幣對美元的匯率,藉此保護國家的出口業。要令人民幣不升值有兩個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場上大舉拋售人民幣,或是大舉購入美元。這個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購入美國債,以防止人民幣匯率上升。
希望採納
④ 中國的國債(國庫券)是財政部發行的還是人民銀行發行的
國債是財政部發行的,人民銀行發行央票
⑤ 國債是不是一定要央行發行的
發行國債與買賣國債的區分:國家或者政府有權決定是否要發行國債,執行的是財政政策,因為財政政策的主體是國家或者政府;買賣國債的主體是央行,央行執行的是貨幣政策,因此兩者不一樣。考試無需考慮國債、有價證券是什麼,不會考查,主要考查國債前面的詞語,如果考查「發行」,對應財政政策,如果考查「買賣」,對應貨幣政策,看清楚主體就能夠區分清楚。
⑥ 國債是政府發行的還是中央銀行發行的
發行國庫券,目的是為了向社會公眾舉債,彌補財政赤字。所以發行國庫券是由中央政府財政部門發行。在我國是國家財政部發行。以前發行的實物國庫券,不是現在的記賬式國債,由財政部委託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各商業銀行向社會公眾發行。
所以,國庫券歸要結底是政府(通過財政部)發行的。可以參看一下以前的國庫券的圖片,背面全部印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的公章。
⑦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債券嗎
人民銀行三大職責之一是發行貨幣。但是不發行債券,發行債券由商業銀行辦理,如建行等。至於像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政策性銀行也不發行債券,通常只完成政策性投資等業務。
⑧ 中國這么有錢買美國的萬億國債,為什麼還要發行國債
那個外匯儲備是放在央行的,不一定全是我們自己的,因為除了國內的企業自己賺取的美元外匯,還有國外企業到中國的投資,或者他們出口賺取的外匯,以及發達國家對我們的援助,世界主要金融機構對我們的貸款,如世界銀行;還有一些只是想短期在國內賺取收益的「熱錢」。他們進入國內後,就會把美元拿到銀行換成人民幣在國內使用,那麼我們的銀行收到美元就會放出等額的人民幣;所以這些美元不全是我們自己的。如果把這些錢發出來,就會引發通貨膨脹;因為這些美元對等的人民幣已經放出去了,如果再把美元放出來,就會造成貨幣越來越多,引發物價上漲,資產泡沫,那麼普通老百姓的儲蓄存款就會縮水。這是損人不利己的招,到時就會出現解放前那樣抱一捆鈔票只是去買一盒火柴的情況
我們發行國債,是財政部發行的,財政部是管理一個國家的收入和支出,收入是稅收;而支出,就很多了,例如公務員、教師的工資、國防開支、社會福利和醫療等;當收入不能滿足支出了,就需要發行國債,向社會企業、個人借錢了。
補充:
我們不差錢,但是那個錢是在中央銀行手裡,中央銀行是負責發行貨幣和管理外匯的。而我們國家自己發行國債,是財政部在發行;財政部和央行是兩個單位。法律規定央行是不能買財政部發行的國債,那樣的話,意味著是印刷鈔票,會引發通貨膨脹!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
⑨ 哪些國家買了中國國債
東盟十國、蒙古、朝鮮等主要與中國進行貿易的亞洲國家
發達國家中,挪威央行已投資於人民幣資產,總額達33億元人民幣;
奈及利亞中央銀行行長拉米多·薩努西於今年9月7日接受路透社記者采訪時表示,奈及利亞將從下個季度起,逐步將部分外匯儲備轉換成人民幣,所佔比例可望達到10%;
奈及利亞最感興趣的資產類別是中國政府發行的國債,該國未來可能獲得人民幣的辦法包括和中國央行簽署貨幣互換協議、在香港人民幣市場將美元轉換成人民幣,以及在兩國貿易中使用人民幣結算等;
眼下中國之所以沒有大規模向海外發行人民幣計價國債,主要原因如下:首先,人民幣尚不能做到完全自由兌換,國外投資者難以直接通過中國央行用外匯兌換人民幣;其次,海外缺乏人民幣國債的流通市場,投資者購買後二級市場的買賣交易極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