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某債券半年付息一次,周期性收益率是3%,則實際年收益率
一般使用算數年化法,就可以了,也就是直接乘以年度付息次數,在這里是2次——對於固定付息債券,一般結果比較近似。
但是月度付息的債券,差異較大,建議年化收益率採用「幾何年化法」,也就是(1*票息)的N次指數
B. 半年付息的為什麼比一年付息的債券價格低
設半年的利息為x,則通常同等情況下一年的利率就是2x
如果考慮到半年獲得的利息可以進行下半年的再投資,則一年的有效利率=(1+x)^2-1=2x+x*x
所以半年付息,有效利率高一點點,這樣折現下來,債券的價格就低一點點,不會差很多。
C. 當到期收益率變化時,為什麼長期債券的價值比短期債券價值波動更大
因為期限短的債券的到期時間短,久期就比較小,所以受的影響就比較小。
比如:兩個同為10年期的債權,付息債券的久期就小於一次還本付息的債權,後者的久期等於10,前者的久期一定小於10。
那麼為什麼久期越長,價格波動越大呢?比如:市場利率開始上升,債券肯定要下跌,付息債券因為每年都可以拿回一定的利息,所以他的不確定性要明顯小於一次還本付息的債權,所以價格下跌也就要小。利率降低的情況反過來就行了。
D. 債券價值是怎麼計算的,比如到期一次還本付息,還有每年付息,各種情況都該怎麼算啊
債券價值=未來各期利息收入的現值合計+未來到期本金或售價的現值,債券價值是指進行債券投資時投資者預期可獲得的現金流入的現值。債券的現金流入主要包括利息和到期收回的本金或出售時獲得的現金兩部分。當債券的購買價格低於債券價值時,才值得購買。
單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發行價格×(1-籌資費用率)=債券面值×(1+債券期限×票面利率)×(P/S,r,n)-債券面值×票面利率×所得稅率×(P/A,r,n)。
復利計息、到期一次還本付息的債券:發行價格×(1-籌資費用率)=債券面值×(S/P,票面利率,n)×(P/S,r,n)-各期利息抵稅現值之和。
(4)非連續付息債券周期波動擴展閱讀:
債券投資注意事項:
1、了解債券投資的風險所在。價格變動風險:債券市場的債券價格是隨時變化的,所以投資者要謹慎把握債券的價格。
2、轉讓風險:當投資者急用資金而不得不轉手債券時,有時候不得不壓低價格。
3、信用風險:這個主要發生在企業債券中,因為由於各種原因,企業優勢不能完全履行其責任。
4、政策風險:由於政策的變動到這債券價格的變化。
5、如果債券的賣出凈價沒有發生變化,那麼投資者任何時候買入都沒有差別。買賣有差價,當天買當天賣投資者會虧,因為銀行的買入價低於賣出價,相當於投資者而言,買價高於賣價。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債券價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一次還本付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復計利息
E. 債券在上個付息日後買,在下個付息日前賣掉,除了本身的漲跌浮動收益,還有利息收益嗎
1,有利息收益。債券交易是按凈價交易、全價結算;全價=凈價(成交價)+應計利息。所以,你在付息日前賣出會得到應計利息,利息是按天算,持有一天就有一天的利息。
2,無息債券就是貼現債券,主要是一年以下的短期債券。債券的發行價與回收價(或者說賣出價、面值)之間的差價就是收益。
3,除了票面利息5元,還有交易價格與面值的差值(100-95=5元),當然你買進的成本不止95元,結算的時候還要計算11個月的應付利息,實際得到的是5元的利息減去11個月的利息等於一個月的應得利息,即持有一個月得一個月的利息。總收益=5元差價+一個月的利息收益。
參考資料:玉米地的老伯伯作品,拷貝請註明出處參考資料。
F. 為什麼越近下一個付息日,非連續支付利息的債券的價值會越高
你好,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解析:應付利息是一項流動負債,是在一年內必須要支付或兌現的負債。而一次性還本付息的債券利息,並不會在每個計息期都支付,而是到了債券到期日才一次性支付的,而應付債券一般都是在一年以上的期限,是非流動負債,那麼其應計利息也是非流動負債了,所以不能反映在流動負債項目中。故應當計入到應付債券的賬面價值中的。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我提問!!!
G. 不連續付息的債券價值與到期時間關系圖解
H. 債券中的起息日和付息日,為什麼有些時候會不一樣
這要視乎該債券有沒有稅收優惠,如果是國債或地方債,按照現在的稅收政策是不收相關的紅利稅的,若忽略相關的收益率問題,在那一天買都是一樣的。如果是企業債或公司債(也包括城投債,即城市投資建設公司發行的債券),這些都是非免稅債券,個人投資者要被徵收20%紅利稅(是按個人所得稅徵收的,但一般這種投資方式的征稅都是叫紅利稅),法人機構要被徵收10%的紅利稅。征稅金額是按照當期付息金額乘以稅率。由於這稅是按時點徵收的,只有債券付息時向當前付息時的持有者徵收的,不論你可以買入該債券。稅收問題很多時候會導致相關避稅現象,在付息前債券價格可能會因稅收問題出現價格回落,在付息後也因稅收問題的過去而上漲,但一般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還是建議在起息日這一天或之後買比較合算,原因是這20%的稅率是比較重的,就算債券價格因稅收問題在付息前後有漲跌,但這個漲跌很多時候在短時間內是無法彌補上這個稅的差異的。
對於每年支付一次利息的債券來說,起息日和付息日不一致很多時候是由於相關付息日遇上法定節假日問題所造成的,一般是順延支付。就算時每半年付息一次利息的債券來說(一般多數是國債),起息日所對應的半年後的付息日不一致也是由於這個原因所造成的。
的確是這一輪的利息是起息日和付息日之間的利息,只要這債還沒有到期還是會繼續算利息的,但如果該債券的這輪付息是到期的還本付息,這在這之後的利息是不再算利息,原因是一般債券的最後計息日為該債券的到期還本付息日,但由於節假日順延的相關利息是不再計算並支付的。
I. 為什麼說付息間隔短的債券,風險相對較小
首先,你理解有點問題,債券是沒風險的,跟股票型基金不一樣,一般的債券是沒風險的,就是定期回報多少,當然,收益也不高,比銀行利率稍高點。特殊的是有風險的,當然。。。你如果願意買。 付息期,是對收益的一個調整,比如我最近買的天鴻添利基金,3個月一個付息期,年前的時候,銀行的利息調整為3%,因為3個月一個調整期,天鴻添利是三月發行的,因此到六月是3.9%的收益,因為付息期為3個月,因此到六月的時候,因為最近銀行又調息了,變成3.25%,因此我的收益會變成4.25%左右,因此付息期短,你收益會多的。 就算是有風險的債券,付息期短,相當於股票基金的分紅,你早早的把錢拿到手裡,不管熊市還是牛市,你錢是不會有風險的,因此相對較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