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歐洲債券市場的介紹
歐洲債券市場是指發行歐洲債券進行籌資而形成的一種長期資金市場。它是國際中長期資金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歐洲貨幣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㈡ 誰知道債券市場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各國債券市場規模如何
債券市場作為證券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債券市場的主要部分是公債或政府債券,而且,各國的債券市場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從發行政府債券開始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馬克思在《資本論》中指出:「公共信用制度,即國債制度,在中世紀的熱那亞和威尼斯就已產生,到工場手工業時期流行於整個歐洲。」
中世紀歐洲的政府債券市場僅具有雛形。發行市場和流通市場都不很發達,17世紀下半期,荷蘭聯省共和國公開發行了一批政府債券,井在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上市。後來,歐洲其他國家也紛紛將本國政府債券投放到阿姆斯特丹交易所上市,使得阿姆斯特丹很快成了歐洲最主要的債券市場。
到18世紀中後期,英國和法國憑借其資本主義生產和對外貿易的迅速發展,取代荷蘭成為新的世界經濟和金融中心。歐洲公債市場的重心向倫敦和巴黎轉移,英國和法國的債券市場逐漸發展了起來。
在美國,早在獨立戰爭期間,政府就發行了各種臨時債券和中朗債券,以支付巨大的戰爭經費開支,1770年,費城成立了美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費城證券交易所,其中已有債券交易。獨立戰爭勝利後,財政部長漢密爾頓開始著手重建國家財政,特別是解決聯邦政府發行的紙幣——「大陸市」的急劇貶值問題,1790年,美國政府按面值贖回「大陸市」,同時發行了新的「公共債券\以籌集贖買資金。此後,國債交易日漸發達。
19世紀以後,資本主義經濟進入了高速發展階段,工商企業需要籌集大量資金以支持其長期發展,企業債券開始誕生:同「屯國家機構也日益龐大,政府開支膨脹,政府債券規模進一步擴人。在這種情況下,債券中場開始制匿化、組織化和規模化。l肌之年3 月,英國證券交易所開設了世界上第·家大型的專業化債券交易中心。美國在1817年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成立後,債券的發行與交易也逐漸地走上了規范化的軌道。
在歐美各國債券市場迅速發展的同時,亞洲一些國家的債券市場也在醞釀、形成和發展。日本在明冶維新初期就開始發行債券、後來在修建大販鐵路則,首次發行廠公司債券。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馬來亞、新加坡、韓國等其他國家的債券市場也在19世紀末和刀世紀初先後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各國債券中場發展十分迅猛,成為與股票中場相並列的資本市場兩大支往。債券品種日新月異,層出不窮,如中央政府債券、地方政府債券、政府保證債券、國庫券、其他政府部門債券、普通公司債券、可轉換公司債券、抵押債券、金融債券、境外債券、外國債券、歐洲債券等。債券的期限結構更加多樣化,出現了各種短期、中期、汪期債券。
同時,各國債券市場規模空前擴大。在發行中場方向,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出版的《金融中場趨勢》統計.1996年當年,美國聯邦政府債券、金融機構債券、國內公司債券、外國公司債券發行總額為12 644億美元.與美國當年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為17%;法國債券發行總額為4 752 億法郎,與GDP的比率為6.1 %;英國債券發行總額為386億英鎊,與GDP的比率為5.4%。
在市場交易額方面,據國際證券交易所聯合會的資料統計, 1996年,法國債券交易額達到了115 723.96億美元,與法國GDP的比率為752.8%;德國為21 727.29億美元,與GDP的比率為91.8%;英國為16 218.70億美元,與GDP的比率為146.2%;美國為58588.5億美元,與GDP的比率為78.9%。
㈢ 簡述金融市場的發展趨勢
金融市場國際化是金融業務的發展趨勢之一。金融市場發展超越國界的限制,與世界金融日益融合,逐漸趨向全球一體化。20世紀70年代以來,金融市場國際化的趨勢日益明顯和加速。主要表現在:
①金融機構跨國化。不僅發達國家在世界金融中心設立了大批的跨國銀行,而且發展中國家也在境外設立了一批離岸金融中心和金融機構。
②金融資產經營國際化。歐洲貨幣市場、歐洲債券市場和全球性股票市場的建立,使人們可在離岸市場上經營世界任何一國的貨幣金融資產。
③貨幣國際化。黃金作為世界貨幣的職能已經蛻化,人們可以通過國際匯兌來轉移各國間的貨幣購買力。不僅美元、德國馬克、英鎊、日元可作為國際結算貨幣,而且還有大批中等發達國家甚至發展中國家的貨幣也逐漸成為可自由兌換的貨幣,朝著世界貨幣的方向發展。
從整體來看我對於未來金融市場都是保持樂觀的態度,從未來五年看來金融市場的驅動力十足,製造業升級和相關的改革將持續獲得產業發展和政策的支持,金融去杠桿與金融監管作用下,貨幣流動性基本維持中性偏緊基本格局,隨著去產能、脫虛入實相關措施的見效,風險有望得到有效改善,消費升級、產業升級、互聯網的加速發展區域協同發展等結構性力量在活躍發力,金融內生結構也在發生積極變化。
㈣ 歐洲債券市場的概述
⑴普通固定利率債券,其特點是債券發行時,利率和到期日已作明確規定;⑵浮動利率債券,其特點是利率可以調整,多為半年調整一次,以6個月期的倫敦銀行同業拆放利率或美國商業銀行優惠放.款利率為准,加上一定的附加利息;
⑶可轉換債券,其特點是購買者可按發行時規定的兌換價格,把它換成相應數量的股票;
⑷授權證債券,其特點是購買者可獲得一種權利(而非責任),並據此按協定條件購買某些其他資產,類似對有關資產的買入期權;
⑸合成債券,它具有固定利率債券和利率互換合同的特點。
[編輯]歐洲債券市場的特點
歐洲債券是一種新型的國際債券,它是一種境外債券,像歐洲貨幣不在該種貨幣發行國內交易一樣,也不在面值貨幣國家債券市場上發行。 ⑴債券的發行者、債券面值和債券發行地點分屬於不同的國家。例如A國的機構在B國和C國的債券市場上以D國貨幣為面值發行的債券,即為歐洲債券。這個債券的主要發行人是各國政府、大跨國公司或大商人銀行。
⑵債券發行方式以辛迪加為主。債券的發行方式,一般由一家大專業銀行或大商人銀行或投資銀行牽頭,聯合十幾家或數十家不同國家的大銀行代為發行, 大部分債券是由這些銀行買進,然後轉到銷售證券的二級市場或本國市場賣出。
⑶高度自由。債券發行一般不需經過有關國家政府的批准,不受各國金融法規的約束,所以比較自由靈活。
⑷不影響發行地國家的貨幣流通。發行債券所籌措的是歐洲貨幣資金,而非發行地國家的貨幣資金,故這個債券的發行,對債券發行地國家的貨幣資金流動影響不太大。
⑸貨幣選擇性強。發行歐洲債券,既可在世界范圍內籌資,同時也可安排在許多國家出售,而且還可以任意選擇發行市場和債券面值貨幣,籌資潛力很大。如借款人可以根據各種貨幣的匯率、利率和其他需要,選擇發行歐洲美元、英鎊、馬克、法郎、日元等任何一種或幾種貨幣的債券,投資者亦可選擇購買任何一種債 券。
⑹債券的發行條件比較優惠。其利息通常免除所得稅或者不預先扣除借款國家的稅款。此外,它的不記名的發行方式還可使投資者逃避國內所得稅。因此,該債券對投資者極具吸引力,也使籌資者得以較低的利息成本籌到資金。
⑺安全性較高,流動性強。歐洲債券市場的主要借款人是跨國公司、各國政府和國際組織。這些借款機構資信較高,故對投資者來說比較安全。同時該市場是一個有效的和極富有活力的二級市場,持券人可轉讓債券取得現金。
⑻市場反映靈敏,交易成本低。歐洲債券市場擁有Euroclear clearance system Ltd及cedelS.A.兩大清算系統,從而使該市場能夠准確、迅速、及時地提供國際資本市場現時的資金供求和利率匯率的動向,縮小債券交割時間,減少 交割手續。世界各地的交易者可據此快速進行交易,極大地降低了交易成本。
⑼金融創新持續不斷。歐洲債券市場是最具有活力的市場之一,它可以根據供求情況,不斷推出新的或組合產品,並以此把國際股票市場、票據市場、外匯 市場和黃金市場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有力地推動了國際金融一體化與世界經濟一體化。
㈤ 歐洲債券市場產生於哪裡
.促進了歐洲企業債市場的發展及其一體化進程的一個有趣的進展便是信用衍生品市場的發展。事實上,正是該市場在對企業風險進行真正的定價。信用衍生品市場存在的問題是透明度不夠。同時,市場規模的測定也帶有很強的不確定性:在過去的幾年中,人們估計該市場的增長率超過了80%,根據惠譽(Fitch)全球信用衍生品的調查數據,2004年底該市場的總規模為5.3萬億美元。
與信用衍生品市場上的現象類似的是資產支持證券(ABS)的發展。資產支持證券市場透明度的欠缺使人們很難准確測定其規模。這一情況對於綜合證券化尤為明顯,在這一過程中,銀行並沒有賣出貸款,而只是轉讓了其蘊含的風險。事實上,我們僅能估計現金證券化的市場規模:其在歐洲的重要性雖不及綜合證券化市場,在1998年歐元問世以前還幾乎不存在,但此後卻發展迅速。歐洲證券化論壇的統計顯示,在1998年到2005年間,發行量翻了7倍,2005年超過了3000億。而總余額則估計在7000到8000億之間。
㈥ 歐洲債券的生產與發展
歐洲債券產生於60年代,是隨著歐洲貨幣市場的形成而興起的一種國際債券。60年代以後,由於美國資金不斷外流,美國政府被迫採取一系列限制性措施。 1963年7月,美國政府開始徵收「利息平衡稅」,規定美國居民購買外國在美發行的債券,所得利息一律要付稅。1965年,美國政府又頒布條例,要求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限制對國外借款人的貸款數額。這兩項措施使外國借款者很難在美國發行美元債券或獲得美元貸款。另一方面,在60年代,許多國家有大量盈餘美元,需要投入借貸市場獲取利息,於是,一些歐洲國家開始在美國境外發行美元債券,這就是歐洲債券的由來。
歐洲債券最初主要以美元為計值貨幣,發行地以歐洲為主。70年代後,隨著美元匯率波動幅度增大,以德國馬克、瑞士法郎和日元為計值貨幣的歐洲債券的比重逐漸增加。同時,發行地開始突破歐洲地域限制,在亞太、北美以及拉丁美洲等地發行的歐洲債券日漸增多。歐洲債券自產生以來,發展十分迅速。1992年債券發行量為2761億美元,1996 年的發行量增至5916億美元,在國際債券市場上,歐洲債券所佔比重遠遠超過了外國債券。
㈦ 歐洲債券市場的一體化
1999年誕生的歐元,對歐洲債市的發展有重大推動作用。歐洲十二國(註:指比利時、德國、希臘、西班牙、法國、愛爾蘭、義大利、盧森堡、荷蘭、奧地利、葡萄牙和芬蘭。)共同使用單一貨幣,使歐元地區的投資者在買賣區內其它國家債券時,不用擔心匯率風險。由歐洲央行全權負責歐元區的貨幣政策,代替以往十二國央行各自製定不同的政策,除大大簡化投資者研究各國經濟和利率趨勢的工作外,也減低了投資者面對的利率風險。因此,歐元的出現,有助促進歐洲債市的一體化,令區內債券買家由本國投資者擴大至區內所有國家。
使用單一貨幣也促進歐元區各國發債體之間的競爭。由於發債體不單與國內、也要與區內其它國家的發債體爭奪投資者的資金,競爭增加使投資者能獲得更佳的回報。
㈧ 歐債危機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歐債危機愈演愈烈
一個主權債務危機的幽靈在歐洲大陸徘徊
隨著希臘、愛爾蘭、葡萄牙主權債務危機的升溫,債務危機開始從歐元區外圍國家向核心國家蔓延,義大利和西班牙誰將是歐債危機下一個倒掉的「多米諾骨牌」成為議論沸點。 截至2010年底,義大利公債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19%,遠高於《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規定的60%上限,在歐盟各國中僅次於希臘的142.8%。此外,義大利經濟增長乏力,出口增長趨勢微弱,進口商品價格高漲,惡劣的經濟環境使得義大利的危機雪上加霜。 西班牙也面臨著被捲入債務危機的風險。數據顯示,西班牙2010年預算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高達9.2%。盡管西班牙政府正實施30年來規模最大的預算削減措施,同時還採取措施提高退休年齡和縮減裁員成本。但國際基金組織認為,西班牙為防止債務危機而採取的措施不夠完整,其面臨的債務風險相當巨大。 據報道,金融大鱷索羅斯將歐債危機的爆發歸咎於德國的自私及不作為。他認為德國總理默克爾堅持自行維系本國金融體制安危,才埋下了今日歐債危機的禍患。 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則呼籲國會盡快通過緊縮方案。然而,據資料顯示,義大利2011年第一季度經濟增速為1.03%,這種緩慢的經濟增長一旦遭遇財政緊縮,就可能陷入衰退。如果義大利向外界求助,就必須進行經濟緊縮,因此可能陷入經濟衰退和公共債務上升的雙重困境。 作為歐元區第三和第四大經濟體,義大利和西班牙在歐洲經濟中的地位至關重要,一旦出現債務違約,對市場的沖擊力度遠非希臘等國可比。 鑒於義大利和西班牙龐大的外債規模,有分析認為,如果兩國陷入債務危機無法從市場融資,那麼歐盟其他國家將沒有足夠力量來援救義大利和西班牙,歐元區有可能因此分崩離析。從全球范圍來看,如果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波及核心國家,全球市場的投資方向將會逆轉,資金撤出股市、商品市場,進入貴金屬市場等尋求避險。這將導致資產價格明顯波動,或許將引發新一輪的金融危機。 隨著義大利及西班牙國債危機逼近,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也開始面臨債務風險。有跡象顯示,市場投資者正在做空法國主權債券,債務危機正步步緊逼。
歐債危機背後的美債蹤影
歐債危機背後摻雜的是更深層較量,那就是美國與歐洲正在展開一場貨幣主導權與債務資源的大戰。事實上,美國依然延續其金融貨幣霸權所賦予的「結構性權力」。而自從歐元誕生之日起,歐元就作為全球最有力的潛在競爭對手,全面挑戰美元霸權體系。 首先,歐元削弱了美元在國際貿易中的結算貨幣地位。對新興市場國家來說,歐元提供了一種能夠替代美元的結算貨幣選擇。由於歐元區主要出口商品品種與美國具有競爭性,歐元結算量的上升就必然導致美元結算量的下降。結算量就是定價權,美元結算量的比重下降意味著美國在國際市場上定價權的流失。 其次,歐元沖擊了美元的儲備貨幣地位。歐元誕生之後佔全球總外匯儲備量的比重不斷上升,而美元則持續下降。根據IM F的官方外匯儲備構成數據統計,從1996年到2009年,美元在國際儲備中的地位經歷了一個「倒U」型走勢,在歐元正式成立之前和成立初期,美元在國際儲備中的地位不斷上升,其佔世界儲備的比重從1995年的59%上升到了2001年底71.5%。但是,自從2001年以後,美元的比重就開始不斷下降,截至2010年已經滑落到62.1%。 然而,對美國的威脅似乎還不僅僅是這些,還有一個最大的挑戰就是美國債券與歐洲債券的資源爭奪,這個恐怕是美國最為擔憂的。在借款「依賴型」體制下,美國長期國際貿易逆差和經常賬戶逆差能夠維持,需要以美元不間斷地循環周轉運動為保證。而要保證美元不間斷地循環周轉運動,就必然要依賴其他國家的商品出口換取美元,其他國家又用換取的美元通過購買美國債券投資於美國,於是美元迴流至美國,為其債務進行融資。 令美國擔憂的是,與美國相似歐洲國家也基本是「債務依賴型國家」。根據IM F的資料庫,世界外債發行數量最多的前十個國家,包括了美國、7個歐洲國家以及亞洲的日本和澳大利亞,這10個國家對外發行的債券佔全球的83.8%,而這其中歐元區各國債券市場加總後規模佔到了全球的45%,已經超過了美國32%左右的份額,無疑這是對美國債務依賴體系的最大挑戰。 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已經成為美國債務的最大買家,並且通過量化寬松政策讓債務貨幣化。危機爆發至今,美聯儲資產負債表總規模由2007年6月的8993億美元上升到2011年5月初的27231億美元,是危機前的3倍。而今美聯儲即將在6月停止6000億美元的國債購買計劃,由誰來繼續接手如此龐大的債務是最大的問題。在美國貨幣和財政雙雙承壓的情況下,只有製造一個比美國國債還爛的債券,才可能讓金融市場在壞與更壞之間選擇一個較好的。 於是,近期美國評級機構不斷調低希臘、愛爾蘭、比利時的主權信用評級,輪番對歐債危機製造動盪,大舉做空歐元,美元利用「避險屬性」和階段性強勢,使資本大量迴流美國本土,而美國成了這場危機的贏家,包括美國國債、美股及其它機構債券在內的美元資產大受追捧。盡管當前美國國債已經突破債務上限,但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和3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創下五個月低點,美國國債受到超額認購,債務融資得以順利進行。 內外夾擊之間,歐債危機不再是歐洲五國的危機,債務危機由邊緣國家向核心國蔓延的風險正在進一步加大,等待歐洲將是新一輪的債務風暴。□張茉楠
歐債危機或將大爆發
上周末,原商務部副部長、現任中國國際交流中心秘書長魏建國說:「為了防範風險,中國不會再急於買入歐債。中國已經買了很多歐債(大約占外匯儲備的1/4左右),如果歐元下跌,中國將出現巨額虧損。歐洲到底怎麼走,只能由其自己定,中國能做的很有限」。 這是一次微妙而明確的表態。筆者認為,這是個正確的決定,當然也是痛苦的決定——不買歐債,美債也不能多買,中國的外匯儲備買什麼? 歐元從上周五下午開始出現破位下跌走勢,雖然當晚美國非農數據極差,遠遠低於預期,但歐元在短暫反彈後仍然下跌,這預示著歐元將向震盪市的下軌靠攏,很可能在本周跌破14000整數關。 歐債危機的本源是歐元區競爭力的持續下降。以前這種競爭力下降的趨勢僅僅表現在二三線國家,而在歐債危機被一次次進行施救之後,歐元區一線國家也出現明顯的疲態。8月歐元區核心國家的經濟數據發出了極負面的預警,包括德國8月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終值為50.9,預期為52.0,是2009年9月以來最低。法國8月的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更差,只有49.1。德法兩國的數據說明,歐元區最強大的兩個國家實體經濟的增長率已經近零。雖然我們不能得出德法兩國是被希臘這樣的國家拖下水的——救人的人被拖下水很正常——結論,但德法兩國已經沒有餘力救助歐元區二三線國家,則是事實。而沒有了德法兩國經濟支撐的歐元區,會發生什麼事是可以預期的,強勢歐元則是不能預期的。 歐債危機必然真實發生的第二個原因是施救方案不切實際。歐債危機的源頭是絕大多數歐元區國家都嚴重地違反財政紀律,但歐盟制定的施救方案則是讓德法兩國包括歐洲央行都嚴重地違反財政紀律——動用公共資金和儲蓄存款去購買歐元區二三線國家的國債。其結果如何,雖然不能說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起碼是向受援國家發出了錯誤的信號——可以賴在大國身上,債主身上。 從外媒報道中得知,在歐洲央行(ECB)上月決定購買義大利國債後,該國明顯地放緩了預算整固措施。義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將削減巨額公共債務的許諾完全變成了空話。德國的媒體乾脆說:就是因為歐洲央行的介入導致義大利預算措施更為混亂。由於歐洲央行開始購買義大利國債,義大利的預算措施每天都在變,該國國債收益率因歐洲央行的購債操作而有所下滑,這給義大利政府發出了可以放鬆削減赤字努力的信號。因此,購買義大利國債的決定是錯誤的。雖然犯錯誤的不僅僅是歐洲央行。歐債危機的解決方案只有一個,就是斷尾,就是放棄強勢歐元政策。當然這是極其痛苦的,痛苦程度很可能超過2008年美國次級債危機。 歐債危機必然真實發生的第三個原因是歐元區17個國家本來就是一團散沙,卻非要製造堅強如鋼的假象。歐債危機從希臘蔓延到愛爾蘭,歐元區領導人無數次聚會,每一次都向全世界發表聲明顯示歐元區的團結以及多麼的具有強大的實力。但只要會議一散,雜音立即通過媒體發出,小動作更是不斷。 歐債危機必然真實發生的第四個原因是歐元區主要國家的領導人缺乏政治敏感性和前瞻性,錯判形勢。 歐債危機怎樣解決?預計很難拖過9月,解決的方案不是繼續購買歐元區出問題國家的債券,也不是建立所謂的歐元區統一債券市場。唯一的辦法就是斷尾,將希臘開除出歐元區。但客觀地說,最好的時機已經錯過,因為比希臘大許多倍的歐元區第三號國家義大利要出事了,後面還排著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要想都救,歐元區根本沒有這個實力。最後的辦法就是逼迫歐元區高負債國家變賣資產還債,但價格只能隨行就市。只有報價更低,市場才起作用,這就需要歐元下跌! 可以肯定地說,歐債危機的最終解決是在歐元大跌之後才能評估的。如今歐元已經跌破歐洲央行死守的防線13850,最低一度跌至13386,未來還需要至少15%的跌幅。 中國怎麼辦?只能看著,不能再買,不要想補倉。外匯儲備本來就是「雞尾酒式」的,歐元是相對其他貨幣下跌,歐元跌,美元會漲,其他貨幣更會漲。可以慶幸的是,我們持有的歐元資產還不是很多,1/4的外匯儲備在貶值,另外四分之三的儲備在升值,即使歐元貶值幅度很大,我們受的損失也不會大。問題是今後不能再買歐元了,外匯儲備也不能繼續大幅度增加了。歐債危機告訴我們的教訓不僅是歐元區國家存在問題,而是全世 界幾乎所有國家的貨幣都不可靠。可靠的辦法不是無限度地擴大儲備,而是怎樣將儲備花出去。
歐債危機擴散
歐債危機正在向歐元區核心國家擴散,這次輪到法國。著名評級機構穆迪已經發出警告:將在未來3個月內考慮是否將法國國債AAA評級置於「負面觀察」。負面觀察往往是降級的前奏。 穆迪在聲明中稱,與其他歐元區主權國家一樣,法國的財政狀況有所弱化;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沖擊法國,導致其財政指標在其他AAA國家中是最差的。 目前歐元區共有6個國家享有AAA級評級,分別是法國、德國、荷蘭、芬蘭、奧地利和盧森堡,法國負債水平最高。IMF稱,2011年法國公共債務將達到GDP的85%,在全球AAA級國家中都屬高位。10月17日,法國國債與德國國債的利差擴大到創紀錄的93.2個基點,而在今年4月利差僅有29個基點。 法國評級遭受新一輪壓力主要由其銀行系統對歐洲主權債務的巨大風險敞口,以及對其他國家加大救助力度所致。 歐盟正准備要求歐洲銀行提高核心資本金的規模和質量,政府將對未達標銀行進行注資。除了自身的負擔,身為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也是歐盟救助資金的第二大出資國。目前歐元區正在研究如何擴大EFSF的借貸規模,防範義大利和西班牙等更大規模經濟體陷入危機,而這也將進一步增添法國的公共財政負擔。 此外,法國的經濟增長形勢也讓公共財政不容樂觀。10月18日巴魯安承認,此前對於2012年GDP將增長1.75%的預測過於樂觀。歐洲政策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法賓·祖萊格則認為,在經濟增長潛力上,法國與(陷入困境的)西班牙並無太大差異。 法國主權評級遭受壓力將讓歐元區對債務危機的應對更為困難。目前EFSF所擁有的AAA級評級是基於各出資國家的評級水平做出的,因此,穆迪在17號也表示,如果法國遭受降級,EFSF的最高評級也會受到質疑。 對此,歐洲正在努力將永久性的危機應對機制歐洲穩定機制(ESM)提前運行。ESM的最重要特點是它享有類似於IMF一樣的國際機構身份,從而不受出資方評級的影響。按照原定時間表,ESM將在2013年夏天取代EFSF開始運行,但目前歐洲希望將此提前一年,至少在2012年內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