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精準扶貧異地搬遷政策
「異地扶貧搬遷」(全稱扶貧移民異地搬遷)項目,該項目以中央投入為主,地方適當配套,中省聯合實施,補助對象為居住條件惡劣或生態環境脆弱地區的貧困戶,2009年以前實行整體搬遷與零星搬遷相結合,扶持標准為:搬遷每人補助1000元,每戶補助5000元,即所謂的「1+5」補助政策,從2009年開始實施集中搬遷,不再安排零星搬遷,國家扶貧重點縣每年省上安排實施2個村,扶持標准為:搬遷每人補助3800元,每戶補助庄基費1000元,特困戶每戶再補助1萬元(控制在點上農戶的10%),2001年以來,全縣累計投入資金6668萬元,搬遷貧困人口1884戶8649人,新建住房7988間15.97萬平方米,建成整體搬遷點86處,貧困人口生存與發展環境明顯改善。
2. 異地扶貧搬遷的政策具體是怎樣的
1、異地扶貧搬遷需同時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1)生活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
(2)本人願意搬遷的;
(3)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2、遷出地區域劃定標准,劃定區域應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土地貧瘠、人地矛盾突出、水資源匱乏等生產生活條件惡劣,通過就地就近幫扶促進生產或就業仍無法讓農戶脫貧的區域,重點是貧困程度相對較深的貧困村;
(2)生態環境脆弱,屬於石漠化重度或中度的地區;
(3)地震活躍帶、地質災害多發易發區;
(4)易漬易澇湖區低窪區;
(5)屬於縣域內水源保護區、生態保護區核心區域等主體功能區的限制開發區或禁止開發、不宜開發的區域;
(6)地理位置偏遠,交通、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落後,嚴重製約區域發展,並且延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成本高於易地扶貧搬遷成本的區域;
(7)農村危房改造任務特別重且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無房戶和D級危房存量大的行政村;
(8)縣域內其他需要搬遷的區域。
(2)異地搬遷扶貧債券擴展閱讀
(一)資金籌措渠道
易地扶貧搬遷資金來源5大塊,即中央預算投資、專項建設基金、地方政府債券、長期信貸資金和貧困戶自籌資金,省按大約6萬元/人預算標准撥付給各縣。
其中:中央預算內資金7000元/人,專項建設基金5000元/人,地方政府債券10000元/人,長期信貸資金人均不超過35000元。農戶自籌資金原則上人均不超過3000元,戶均不超過10000元,對於鰥寡孤獨等特殊困難群體,可免交。
(二)資金使用原則
縣級人民政府可統籌全縣易地扶貧搬遷資金,在充分保障貧困人口基本住房、基礎設施及公共服務建設需求的前提下,項目資金如有結余,允許調劑用於易地扶貧搬遷貸款還本付息,支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後續產業發展和就業。
中央投資和地方政府統籌資金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建設最低補助標准為800元/m2,各縣市區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建檔立卡貧困戶安置住房建設的差異化補助標准。
(三)資金管理原則
易地扶貧搬遷業務應與其他業務物理隔離、獨立封閉運行。易地扶貧搬遷項目的征地拆遷費用主要由地方政府自籌及整合其他資金解決,不得從易地扶貧搬遷資金中列支。易地扶貧搬遷有關的工作經費由當地政府配套解決,嚴禁從易地扶貧搬遷資金中列支。
對地方政府債券資金、國家專項建設基金、長期政策性貸款資金和貸款貼息資金等應分別建立台賬,實行專戶專賬管理、專款專用。
3. 異地扶貧搬遷有哪些政策
一、根據《細則》第二章第五條有關規定,易地扶貧搬遷對象必須是已被錄入國務院扶貧開發和四川省「六有」信息平台「五個一批」中「移民搬遷安置一批」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具體指生存在安全隱患區、資源匱乏區、設施配套艱難區、工程移民區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
二、關於易地扶貧搬遷建房標准:
根據《細則》第四章第十一條有關規定,建檔立卡貧困戶易地搬遷安置人均住房面積不超過25㎡。
三、關於易地扶貧搬遷補助標准 :
根據《細則》第五章第十九條第1款有關規定,中心村(聚居點)、產業園區、鄉村旅遊區實現安置或村內分散建房安置的,可人均補助2.5萬元;在集鎮購房安置的,可人均補助3萬元;在縣城(含市中心城區)購房安置的,可人均補助3.5萬元;投親靠友不新建(購)房的可人均補助1.75萬元;
(3)異地搬遷扶貧債券擴展閱讀
異地搬遷在中國反貧困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僅在「十二五」期間,在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支持下,就有1171萬人通過異地搬遷改善了生活條件。在「十三五」期間,計劃有近1000萬的農村貧困人口通過異地搬遷實現脫貧。異地搬遷對於實現精準扶貧的目標意義重大,充分體現了中國在反貧困中的制度優勢。
異地搬遷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到「十三五」期間,每個遷移人口計劃投入6萬元以上,這需要政府具有廣泛動員扶貧資源的能力;
異地搬遷涉及遷出地和遷入地的統一行動,特別是許多遷入地都是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扶貧任務不重,但是為了搬遷後的貧困戶可以脫貧,遷入地各級政府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承擔了許多搬遷成本;
國家下發了《關於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全國各地的異地扶貧搬遷工作計劃在2年內全面完成。凡是在農村,只要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就能享受到方方面面的扶貧優惠政策,其中的一種扶貧方式就是異地搬遷。
目前部分地方的部分貧困農戶已經完成了扶貧異地搬遷,還有大部分農戶依舊沒有收到搬遷的通知。
4. 異地搬遷戶,國家扶貧資金是多少
我來回答異地搬遷國家扶貧基金是多少?這個一般的情況下就要看你搬遷的位置,這個國家是有一定標準的不是現在就能說準的。
5. 什麼是異地扶貧搬遷
易地扶貧搬遷指的是將生活在缺乏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搬遷安置到其他地區,並通過改善安置區的生產生活條件、調整經濟結構和拓展增收渠道,幫助搬遷人口逐步脫貧致富。
2015年12月8日從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獲悉:發展改革委、扶貧辦、財政部、國土資源部、人民銀行等5部門日前聯合印發《「十三五」時期易地扶貧搬遷工作方案》。
1."十五"期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共安排國債資金56億元,搬遷120多萬人,取得了顯著成效。"十一五"期間,將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易地扶貧工程。
2.明確用5年時間對「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力爭在「十三五」期間完成1000萬人口搬遷任務,幫助他們與全國人民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3.根據《方案》,「十三五」時期將堅持群眾自願、積極穩妥方針,堅持與新型城鎮化相結合,對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地方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實施易地搬遷。
4.政府投入力度,創新投融資模式和組織方式,完善相關後續扶持政策,強化搬遷成效監督考核,努力做到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確保搬遷對象盡快脫貧,從根本上解決生計問題。
6. 異地扶貧搬遷的政策具體是怎樣的
易地扶貧搬遷對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發等生存環境差、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以及生態環境脆弱、限制或禁止開發地區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尊重農民群眾意願的基礎上,做到應搬盡搬。
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安置方式。集中安置主要包括行政村內就近集中安置、建設移民新村集中安置、依託小城鎮或工業園區安置、依託鄉村旅遊區安置等。分散安置主要包括插花安置、投親靠友等其他安置方式。我省根據實際情況,安置模式有統規統建、統規自建、分散自建和購房安置四種。
安置區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由地方政府統籌資金建設,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安置住房建設由中央投資、地方政府統籌資金和農戶自籌三部分組成,其中,中央投資為人均7000元,農戶自籌資金原則上每戶不超過10000元,對於鰥寡孤獨等特殊困難群體,可免交。中央投資不需要償還,地方政府統籌資金由地方政府和項目實施公司償還,不需要搬遷戶償還。中央投資和地方政府統籌資金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建設最低補助標准為800元/m2,各縣市區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建檔立卡貧困戶安置住房建設的差異化補助標准。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搬遷安置住房建設以「保障基本、安全適用」為原則,建設面積嚴格控制在人均25平方米以內(宅基地嚴格按照當地標准執行)。同步搬遷的其他農戶住房建設面積根據當地居民生產生活習慣,結合地方財力和農戶自籌能力,自行確定面積控制標准。
易地扶貧搬遷既要「挪窮窩」、也要「換窮業」、「拔窮根」,最終目的是通過徹底改善搬遷貧困群眾生活居住環境和生產發展條件在2020年前實現穩定脫貧。國家對搬遷群眾創業就業、產業發展、技能培訓與搬遷工作同步推進。實施搬遷後,脫貧攻堅的其他政策措施也要繼續惠及搬遷貧困戶,加大對搬遷對象後續發展的支持力度。各地政府應因地制宜、千方百計制定各種扶持辦法,如「鄉村旅遊+特色產業」、「就業培訓+公益崗位」、「資產收益+物業經濟」等,努力做到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
7. 異地扶貧搬遷補償款啥時候能發放
國家下發了《關於支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全國各地的異地扶貧搬遷工作計劃在2年內全面完成。
但凡是在農村,只要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就能享受到方方面面的扶貧優惠政策,其中的一種扶貧方式就是異地搬遷。
目前部分地方的部分貧困農戶已經完成了扶貧異地搬遷,還有大部分農戶依舊沒有收到搬遷的通知。
一、搬遷條件
這次搬遷范圍非常大,總共涉及全國22個省份共1400餘個縣市,其中包括新疆、甘肅、陝西、雲貴川等地。
1、必須是農村建檔立卡的貧困戶;
2、農戶需是居住在深山老林、石山、荒漠化嚴重地區、自然災害頻發地區等環境惡劣之地;
3、農戶家庭經濟收入水平和家庭狀況符合異地搬遷政策。
二、搬遷費用
關於搬遷的費用問題,相信也是大夥兒最關心的問題,目前異地搬遷的政策並不是完全免費,農戶需要自己出一部分錢。
以陝西省的政策為例,人均搬遷費用為2500元左右,如果一家四口人,就需要繳納1萬元的費用;但是1萬元是上限,每家繳納的最高費用不能超過1萬元,剩下的費用由政府補助。
(7)異地搬遷扶貧債券擴展閱讀:
各縣(市、區)委、人民政府,市直有關單位:
根據市委市政府《關於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培育農業農村轉型發展新動能的實施意見》和《關於推進精準扶貧增強低收入農戶發展能力的實施意見》。
2017年起採取市級引導、市縣聯動、社會幫扶等舉措,進一步強化精準扶貧,著力解決低收入農戶安居難、醫療支出負擔重和收入持續增長動能不足等問題。
現就進一步明確相關政策要求通知如下:
一、推進異地搬遷差異化補助。各地要根據浙江省財政廳浙江省扶貧辦公室浙江省國土資源廳《關於印發浙江省農民異地搬遷項目和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浙財農〔2013〕373號)文件要求。
落實好省級扶持政策,並採取市、縣聯動在全市范圍內推進低收入農戶異地搬遷差異化補助政策。
全市計劃三年時間新增完成1000戶以上低收入農戶異地搬遷,計劃任務逐年分解落實到各縣(市、區)。
縣級政府在落實好省、市相關支持政策基礎上,應當統籌本級財政投入和其他相關資金,適當提高到戶到人的補助標准,並對符合條件的低收入農戶異地搬遷實行差別化補助,重點解決低收入農戶基本住房問題。
享受異地搬遷差異化補助對象,除在省級規定的異地搬遷扶持范圍之外,允許覆蓋到非扶貧重點村搬遷、地質災害生態搬遷、文泰抗震安居和危房改造等急需解決基本住房問題的低收入農戶群體。
市財政按照每戶3萬元的補助標准測算下達補助資金,由各縣(市、區)統籌用於異地搬遷差異化補助。
各地應當結合當地實際出台具體的差異化補助政策,認真落實市級下達的任務,該項任務納入市對縣(市、區)扶貧工作考核。
市級扶貧部門聯合市慈善總會開展「助推搬遷·安居圓夢」活動,針對低收入農戶中特別困難的群體,在享有各項財政資金補助(含本規定差異化補助)後仍有困難的,可優先推薦社會力量幫扶。
由縣級扶貧部門和慈善總會推薦上報,市慈善總會發動社會捐助,由捐助人確定支持對象及金額,一般每戶受捐助2萬元,直接發放到戶。
一些對象經報道後引發捐贈資金數額較大的,獲贈金額(含物資折算金額)不超過10萬元。
二、推行低收入農戶醫療支出補充保險。對低收入農戶意外傷害和大病醫療支出推行商業補充保險,不設年齡和健康狀況的限制,有利於進一步防止因病因意外傷害返貧致貧。
2017年商業補充保險覆蓋低收入農戶17萬人,其中,蒼南縣、平陽縣覆蓋2017年認定的低收入農戶一半左右,其他地方覆蓋2017年認定的全部低收入農戶。
保險責任主要包括意外身故、意外傷殘、意外傷害門診醫療、住院補貼、大病再補償醫療費用等。
8. 精準扶貧異地搬遷要自己出20多萬的錢,我是湖南鳳凰,這符號政策嗎請懂有關這方面的老師幫忙解答一下
這完全不符合。你可以到當地政府去查。去問問。這明顯就是騙子一樣了啊
9. 易地扶貧搬遷還是異地扶貧搬遷
是易地扶貧搬遷。
易地扶貧是指將生活在缺乏生存條件地區的貧困人口搬遷安置到其他地區,並通過改善安置區的生產生活條件、調整經濟結構和拓展增收渠道,幫助搬遷人口逐步脫貧致富。"十五"期間,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組織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試點工程,共安排國債資金56億元,搬遷120多萬人,取得了顯著成效。"十一五"期間,將繼續積極穩妥地推進易地扶貧工程。
遷出區域主要為自然條件嚴酷、生存環境惡劣、發展條件嚴重
欠缺且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相對集中的農村貧困地區。
——深山石山、邊遠高寒、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嚴重,且水土、
光熱條件難以滿足日常生活生產需要,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的地區。
——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中的禁止開發區或限制開發區。
——交通、水利、電力、通信等基礎設施,以及教育、醫療衛
生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十分薄弱,工程措施解決難度大、建設和運
行成本高的地區。
——地方病嚴重、地質災害頻發,以及其他確需實施易地扶貧
搬遷的地區。邊境一線地區不納入遷出范圍。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網 發展改革委印發全國「十三五」異地扶貧搬
10. 國家異地扶貧搬遷政策
易地扶貧搬遷對象主要是居住在深山、石山、高寒、荒漠化、地方病多發等生存環境差、不具備基本發展條件,以及生態環境脆弱、限制或禁止開發地區的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尊重農民群眾意願的基礎上,做到應搬盡搬。
採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安置方式。集中安置主要包括行政村內就近集中安置、建設移民新村集中安置、依託小城鎮或工業園區安置、依託鄉村旅遊區安置等。分散安置主要包括插花安置、投親靠友等其他安置方式。我省根據實際情況,安置模式有統規統建、統規自建、分散自建和購房安置四種。
安置區配套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由地方政府統籌資金建設,農村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安置住房建設由中央投資、地方政府統籌資金和農戶自籌三部分組成,其中,中央投資為人均7000元,農戶自籌資金原則上每戶不超過10000元,對於鰥寡孤獨等特殊困難群體,可免交。中央投資不需要償還,地方政府統籌資金由地方政府和項目實施公司償還,不需要搬遷戶償還。中央投資和地方政府統籌資金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建設最低補助標准為800元/m2,各縣市區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制定建檔立卡貧困戶安置住房建設的差異化補助標准。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搬遷安置住房建設以「保障基本、安全適用」為原則,建設面積嚴格控制在人均25平方米以內(宅基地嚴格按照當地標准執行)。同步搬遷的其他農戶住房建設面積根據當地居民生產生活習慣,結合地方財力和農戶自籌能力,自行確定面積控制標准。
易地扶貧搬遷既要「挪窮窩」、也要「換窮業」、「拔窮根」,最終目的是通過徹底改善搬遷貧困群眾生活居住環境和生產發展條件在2020年前實現穩定脫貧。國家對搬遷群眾創業就業、產業發展、技能培訓與搬遷工作同步推進。實施搬遷後,脫貧攻堅的其他政策措施也要繼續惠及搬遷貧困戶,加大對搬遷對象後續發展的支持力度。各地政府應因地制宜、千方百計制定各種扶持辦法,如「鄉村旅遊+特色產業」、「就業培訓+公益崗位」、「資產收益+物業經濟」等,努力做到搬得出、穩得住、有事做、能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