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某債券面值為1000元,票面利率為10%,期限為5年,某企業要對這種債券進行投資,當期市場利率
根據市場利率和票面利率的關系,如果票面利率低於市場利率,則出現發行折價,設市場利率為12%,發行價格為X時公司會進行投資,則算式為:
1000*(P/F,10%,5)=X*(P/F,12%,5) X約等於1094.3
復利債券與單利債券相對應,指計算利息時,按一定期限將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再計算利息,逐期滾算的債券。
年利率以利率逐年累進方法計息的債券。累進利率債券的利率隨著時間的推移,後期利率比前期利率更高,呈累進狀態。
(1)表明當債券期限增加時擴展閱讀:
債券持有一方出券方和購券方在達成一筆交易的同時,規定出券方必須在未來某一約定時間以雙方約定的價格再從購券方那裡購回原先售出的那筆債券,並以商定的利率(價格)支付利息。
當債券票面利率等於市場利率時,債券發行價格等於面值;當債券票面利率低於市場利率時,企業仍以面值發行就不能吸引投資者,故一般要折價發行;反之,當債券票面利率高於市場利率時,企業仍以面值發行就會增加發行成本,故一般要溢價發行。
Ⅱ 為什麼債券期限越長利率風越大
利率是影響債券價格的重要因素之一,當利率提高時,債券的價格就降低,此時便存在風險。債券剩餘期限越長,利率風險越大。
當利率變化時,期限越長的債券,其價格變動幅度越大,比如加息:債券價格下降,所以期限越長的話不確定性就越大,受影響也就越大。
Ⅲ 債券期限5+2後面的+2是什麼意思
一般這種對於發行期限的幾加幾的發行模式,通稱是X+Y發行模式,所謂的X+Y發行模式是指該債券的發行期限是X+Y年,但在第X年年末,發行人有權決定在本期債券存續期的第X年末上調本期債券後Y年的票面利率,並且發行人發出關於是否上調本期債券票面利率及上調幅度的公告(實際上是發行者可以選擇不上調的,但一般債券條款限定只能上調或不上調,卻不能下調,這個是否上調主要是看X年年末時當時的市場因素情況而定)後,投資者有權選擇在本期債券的第X個計息年度的投資者回售登記期內進行登記,將持有的本期債券按面值全部或部分回售給發行人或選擇繼續持有本期債券。投資者選擇將持有的本期債券全部或部分回售給發行人的,須於發行人上調票面利率公告日起五個工作日(這個的天數要視乎相關債券條款是怎麼規定,一般就是五個工作日)內進行登記;若投資者未做登記,則視為繼續持有本期債券並接受上述上調或不上調。
Ⅳ 為什麼購買距到期日還有一年的債券,當利率由10%上升到20%,息票利率為10%時,下一年的價格為1000美元
這個問題我很奇怪啊,1年期的債券,1年後的價格不就是他的面值嘛???有什麼可疑問的呢?該債券到期了,你拿著債券就能換1000元大洋,和利率已經沒有關系了。而其他期限的債券,由於沒有到期,自然要受市場利率的影響,利率提高,債券價格會下降,資本利得與期限成反比。而到期債券,和利率無關。
Ⅳ 債券期限
這只債券是含有回售和調整票面利率的條款的。
就是在債券發行5年期滿時發行人可以提前公告來調整票面利率。
在公告發布以後投資者可以選擇回售或者繼續持有。
也就是說從期限上來說這是一隻10年期的債券,但是由於有回售權,實際你可以把它當成一隻5年期的債券來看,因為5年末可以回售。
Ⅵ 影響債券到期期限的因素
您好,
1.投資項目性質
確定債券期的一個主要根據是投資項目。如果為生產性建設項目籌資而發債券,期限應長一些。因為只有在項目建成投產後才有償還能力。如果企業為了改造生產設備而籌資,期限可以短些。如果是為了補充暫時性流動資金發債券,期限有幾個月即可。說到底,債券期限長短要和籌資用處、投資項目性質適應,以付出最小代價,最大限度地利用資金。
2.債券交易的難易度
如果債券市場不發達,發行困難大,轉讓難出手,債券發行者就盡量發行短期債券,增加對投資者的吸引力。目前,我國債券市場不發達,市場上企業發行的債券期限一般都在3~5年以內。
3.投資者的心理狀態
發行債券期限長短要適應當地居民的投資心理。有些地方,居民思想解放,投資意識強,看準了效益好的債券,就敢大膽購買,這種情況下,企業最好發行長期債券,也有些地方居民思想保守,對長期債券顧慮大,擔心經濟受到損失,這時,宜發行短期債券。
4.證券市場的利率變化
如果預測的結果是遠期債券利率降低,那麼企業應發行短期債券為好。這樣做有利於發行者以較低的債券利率發行新債券,降低籌資成本。如果預測到後期債券利率要提高,就要發行長期債券,以避免在高利率情況下發行新債券,造成籌資成本過高。
Ⅶ 債券發行人在確定債券期限時,要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不包括( ) ,請解釋為什麼選擇該答案,謝謝
這個問題我搜索了很多答案,但我課本上的和那個考試資料網上的答案一樣,和上面的不同,希望可以寫下來,供大家參考使用
債券到期期限是指債券從發行之日起至償清本息之日起止的時間,也是債券發行人承諾履行合同義務的全部時間。發行人在確定債券期限時,要考慮多種因素的影響,主要有:
資金的使用方向
市場利率變化
債券的變現能力
所以,這個題目應該選擇B
Ⅷ 決定發行債券的期限應考慮哪些因素
1. 發行額。債券發行額指債券發行人一次發行債券時預計籌集的資金總量。企業應根據自身的資信狀況、資金需求程度、市場資金供給情況,債券自身的吸引力等因素進行綜合判斷後再確定一個合適的發行額。發行額定得過高,會造成發售困難:發行額太小,又不易滿足籌資的需求。
2. 債券面值。債券面值即債券系面上標出的金額,企業可根據不同認購者的需要,使債券面值多樣化,既有大額面值,也有小額面值。
3. 債券的期限。從債券發行日起到償還本息日止的這段時間稱為債券的期限。企業通常根據資金需求的期限、未來市場利率走勢、流通市場的發達程度、債券市場上其他債券的期限情況、投資者的偏好等來確定發行債券的期限結構:一般而言,當資金需求量較大,債券流通市場較發達,利率有上升趨勢時,可發行中長期債券,否則,應發行短期債券。
4. 債券的償還方式。按照債券的償還日期的不同,債券的償還方式可分為期滿償還、期中償還和延期償還三種或可提前贖回和不可提前贖回兩種;按照債券的償還形式的不同,可分為以貨幣償還、以債券償還和以股票償還三種。企業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和投資者的需求靈活做出決定。
5. 票面利率,票面利率可分為固定利率和浮動利率兩種。一般地,企業應根據自身資信情況、公司承受能力、利率變化趨勢、債券期限的長短等決定選擇何種利率形式與利率的高低。
6. 付息方式。付息方式一般可分為一次性付息和分期付息兩種。企業可根據債券期限情況、籌資成本要求、對投資者的吸引力等確定不同的付息方式,如對中長期債券可採取分期付息方式,按年、半年或按季度付息等,對短期債券可以採取一次性付息方式等。
7. 發行價格。債券的發行價格即債券投資者認購新發行的價格。
8. 債券時實際支付的價格。債券的發行價格可分為平價發行(按票面值發行)、折價發行(以低於票面值的價格發行)和溢價發行(以高於系面值的價格發行)三種。選擇不同發行價格的主要考慮因素是使投資者得到的實際收益與市場收益率相近。因此。企業可根據市場收益率和市場供求情況相機抉。
9. 發行方式。企業可根據市場情況、自身信譽和銷售能力等因素,選擇採取向特定投資者發行的私募方式、還是向社會公眾發行的公募方式;是自己直接向投資者發行的直接發行方式、還是讓證券中介機構參與的間接發行方式;是公開招標發行方式、還是與中介機構協商議價的非招標發行方式等。
10. 是否記名。記名公司債券轉讓時必須在債券上背書。同時還必須到發行公司登記,而不記名公司債券則不需如此。因此,不記名公司債券的流動性要優於記名公司債券。企業可根據市場需求等情況決定是否發行記名債券。
11. 擔保情況。發行的債券有無擔保,是債券發行的重要條件之一,一般而言,由信譽卓著的第三方擔保或以企業自己的財產作抵押擔保,可以增加債券投資的安全性,減少投資風險,提高債券的吸引力,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的資信狀況決定是否以擔保形式發行債券,通常,大金融機構、大企業發行的債券多為無擔保債券,而信譽等級較低的中小企業大多發行有擔保債券。
12. 債券選擇權情況。附有選擇權的公司債券指在債券發行中,發行者給予持有者一定的選擇權,如可轉換公司債券、有認股權證的公司債券、可退還的公司債券等。一般說來,有選擇權的債券利率較低,也易於銷售。但可轉換公司債券在一定條件下可轉換成公司發行的股票,有認股權證的債券持有人可憑認股權證購買所約定的公司的股票等,因而會影響到公司的所有權。可退還的公司債券在規定的期限內可以退還給發行人,因而增加了企業的負債和流動性風險。企業可根據自身資金需求情況、資信狀況、市場對債券的需求情況以及現有股東對公司所有權的要求等選擇是合發行有選擇權的債券。
13. 發行費用。債券發行費用,指發行者支付給有關債券發行中介機構和服務機構的費用,債券發行者應盡量減少發行費用,在保證發行成功和有關服務質量的前提下,選擇發行費用較低的中介機構和服務機構。
Ⅸ 債券的期限與債券的發行價格呈同方向變動 正確嗎
不完善,只能補充讓你完善唄!不過如何完善呢,需要做好如下幾方面工作:
1、如果是單一制度的問題,比較容易解決,只要將制度印發相關部門及人員,徵求大家意見建議,然後約定一個時間,召開一個專題討論會,就可以解決,如果涉及范圍人員較多,可以分層次進行,先班組,後工段,再車間(分廠、中心),最後集中各基層意見建議,在公司層面召開最終專題討論會,如果問題專業性強,還可以邀請專家參加,協助決策。
2、如果是多項制度或者是多個體系均不完善,就比較復雜一些。
首先:建立公司相關制度的基本框架,明確制度建設的主要內容。這個環節需要公司主要領導參加,並根據需要聘請有關專家參加,因為制度總體框架體系的建立與企業發展和總體戰略密切相關。
其次:結合現有制度擬定修訂和增加制度類型及名稱。確定哪些制度需要修訂、哪些需要增加,建立制度完善清單。
第三:結合企業現狀,根據經營需求,安排修訂的增加的先後次序和輕重緩急,明確完善的大致進度及步驟。
第四:建立相關的組織領導機構。由於這一項工作內容多、涉及面廣,必須有專門的部分人員組成一個工作小組專心進行,才能保障質量和按時完成。
第五:由工作小組或項目小組,制定具體的完善計劃,即:分項工作進度計劃。明確如何分析制度、如何查找不足、如何定位問題、如何集中企業智慧制定完善措施及細則、如何審定、頒發等一系列工作環節的落實辦法。
第六:按計劃實施,做好過程式控制制和階段性檢查糾偏,定期進行總結分析,確保工作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