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國債290萬億怎麼回事美國只有23萬億
用你的屁股想一下,就知道這是胡扯。
290萬億甭說是美元,就算是日元,那也有19萬億人民幣了。按照14億人口算,平均每個中國人負債1.36萬元人民幣,你覺得可能嗎?
如果是290萬億人民幣,人均就是20.7萬元;如果是290萬億美元,整個國家賣掉也不夠還。
㈡ 2019年5月6日中國持有美國國債是多少
近一年來,中國增減持美國國債時間表,見下:
2008年11月 中國成美國國債最大持有國
2008年12月 中國08年底增持142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9年1月 中國增持美國債122億美元 總量達7396億
2009年3月 中國3月再次增持237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9年4月 美財政部:中國4月減持44億美元美國國債
2009年7月 中國增持美國國債 總量首超8000億美元
2009年11月 中國再度減持93億美元美國國債,共持有美國國債7896億美元
美國財政部1月19日公布的國際資本流動性報告顯示,2009年11月,中國減持美國國債93億美元,持有總量降到7896億美元,但仍居各國之首。 只知道2009年的
㈢ 2019年美國平均每人欠債多少
2019年,美國平均每人的負債率大概在1000美金以上。
㈣ 2019年中國持有多少美債
美國財政部周一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所持美國國債2019年2月環比增長42億美元,總持有規模為1.1309萬億美元,這是繼去年連續5個月減持後第3個月持續攀升,穩居美債最大海外持有地。
中國在去年7-11月,連續5個月減持美債,並在12月又開始增持美債21億美元,又在今年1月增持31億美元。2018年全年,中國凈減持美債規模達614億美元。
㈤ 2019年中國外匯美元儲備是多少,佔美元總儲備量的多少
外管局公布的2018年末的外匯儲備數據,中國外匯儲備30727.1億美元。在我國的外匯儲備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美元資產,占據外匯儲備總量的70%左右,以美國國債和機構債券為主要持有形式。
具體如下:
2018年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持有美國國債規模統計
㈥ 美國債已超過19萬億美元 為什麼沒事
很簡單
美元是國際貨幣,是世界流通的貨幣
各國都將美元作為儲備貨幣,換而言之,美國可以開足了印刷機印票子,然後投入國際市場
正如資本論中提到的,貨幣實際上是一種信用,尤其是美元和黃金脫鉤後,更是一種信用貨幣
維系美元地位的實際上就是美國的軍事力量
這也就是為什麼美國屢屢對外用兵,充當世界警察的原因
㈦ 美國現在的國債規模達到多少
美國國債市場是全球規模最大、流動性最高的市場。美國當前國債總額為14.3萬億美元,其中9.7萬億為公共債券,可在二級市場流通;4.6萬億為各政府部門所持有(如社保管理局SSA,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等,這些債券絕大部分不能在二級市場交易)。
美國國債(U.S. Treasury Securities),是指美國財政部代表聯邦政府發行的國家公債。根據發行方式不同,美國國債可分為憑證式國債、實物券式國債(又稱無記名式國債或國庫券)和記賬式國債3種。
美國國債第一債主是中國,約有1.2萬億美元左右,第二位日本,第三是英國。
如圖所示,美國在1980年時,國債總額僅有1萬億美元;而現在卻超過了14萬億。自奧巴馬上任後的兩年裡,國債以每年2萬億的驚人速度增長。
㈧ 美國政府國債上限 12.294 萬億美元,是怎麼計算計算出來的
國債余額上限是指聯邦政府的債務上限。美國憲法賦予美國國會有權確定美國聯邦政府債務總額的最高限額。確定法定債務的上限是要限制聯邦債務的擴大,控制聯邦政府的支出。如果聯邦政府債務總額接近法定的上限,美國財政部必須採取非尋常措施來滿足承擔的義務。債務上限也確定了國會和政府承擔財政義務,使政府在赤字條件下借入資金。同時,債務上限也表達了節儉的理念和管理政府財政的經濟考量。
美國聯邦政府的債務通過兩個方式形成,一是聯邦政府向公眾發行債券出售債務,為預算赤字融資,這被稱為公眾持有的債務;二是聯邦政府因某些支出增加債務,如社會安全、醫療和運輸,從而減少了政府賬戶的順差,這被稱為政府賬戶產生的債務。這兩類方式產生的債務加總為聯邦政府的債務總和。
法律上確定美國國債上限始於1917年的"第二次自由債券法案",該法案出台背景是美國政府通過融資參與世界第一次大戰。該法案對美國財政部發行債券作出總量限制的規定,並在以後的20年裡,該法案實施中分別對長短期國債債券的數量作出限制。1939年,美國國會廢除了分別限制長短期國債債券的數量限制,但繼續實行對公共債務的總量限制,從而使財政部更能靈活地管理國債事務,對各類債務進行期限搭配。 1941年至1945年,美國國債上限被限制在3000億美元。二戰結束後,國債上限下降,一直到1962年,才接近3000億美元的水平。但1962年以後,美國國債上限一直提高,國債上限佔GDP的比重不斷上升,尤其金融危機爆發以來的最近幾年。2008年至2010年,美國國債上限分別為10.61萬億美元、12.10萬億美元和14.29萬億美元,分別佔GDP的比重為70%、84.1%和92.1%。
美國國債上限增加背後的經濟機制是這樣的:國債上限增加是美國財政赤字的增加,財政赤字增加在短期內能刺激需求和增加產出。這就是美國出台"2009年美國復興與再投資法案"的理由。從長期看,當經濟復甦接近充分就業時,政府的赤字會導致拉動利率的上升,高利率會導致融資成本的上升,從而抑制投資,削減生產性資本存量。高利率也會抑制消費。但高利率的積極效應促使外國資金流入美國。高利率條件下,美元資產更具吸引力,外國投資者會購買美國國債。 因為購買美國的債券,首先必須購買美元,從而導致美元升值。美元升值將導致美國進口產品價格下降和出口產品價格上升,從而引起美國貿易收支朝逆差方向發展。外國資本的流入可以部分抵消財政赤字增加對投資的消極作用。由於美元是國際貨幣,美國中央銀行通過購買美國國債使美元流向全世界。所以,美國的財政赤字,即美國的債務一定程度上是全世界承擔的。
誰是美國債務的債權人?美國國債持有者的分布是這樣的:美國政府通過其掌握的信託基金是美國國債主要的持有者,擁有美國國債的37.8%;美聯儲擁有6.5%;國內私人機構和自然人擁有21.8%;州政府和當地政府擁有4.6%;外國投資者29.3%。
美國國債上限的上下幅度如何確定?從長期看,國債佔GDP的比例是確定經濟穩定的關鍵指標,從而也成為確定國債上限的依據。如果國債的增長超過GDP增長,國債是不可持續的。國債佔GDP的比例取決於預算赤字,也取決於利率和GDP增長率。通常情況下,預算赤字應該等於債務利息支付。從而使每年的債務增長等於債務的融資成本。所以,債務增長率等於利率。如果利率高於GDP增長率,債務增長就超過了GDP增長,國債佔GDP的比例就上升。 與此相反,利率低於GDP增長率,國債佔GDP的比例就下降。從1940年至1970年,美國政府的預算赤字與債務利息支付基本持平,但是從小布希政府以來,預算赤字遠遠超過了債務利息支付,所以,美國國債已面臨不可持續問題。投資者如果懷疑美國國債的償付能力,美國國債就不再可能在市場上繼續融資。從橫向比較看,美國國債佔GDP的比例在發達國家中並不高。2009年,國債佔GDP的比例,比利時為101.2%,希臘為114.9%,義大利為123.6%,日本為189.3%,美國為83.9%。
由於目前美國經濟復甦的勢頭良好,預計2011年美國經濟增長將超過3%。美國強大的國力和美國國債有著良好的信譽,美國國債並沒有給美國造成嚴重的問題
㈨ 美國的債務規模為何越來越高
美國經濟有一個矛盾的現象:一邊大規模減稅,另一邊財政赤字又越來越大,這是怎麼回事呢?
沒有足夠的稅收,財政赤字如何填補?美國目前的財政赤字主要通過國債融資來彌補。但是,通常政府發行債券又要以這個國家的財政稅收作為基礎,若稅收不足,國債又怎麼能夠融得到資金呢?但實際上,美債依然是全球最穩定的資產之一。
後來,伴隨著美聯儲政策的轉向,一種復興凱恩斯主義的貨幣理論——現代貨幣理論(MMT)也出現了。
美國經濟學家蘭德爾·雷(師從美國後凱恩斯主義者明斯基)等人綜合了凱恩斯為代表的凱恩斯主義、科納普的國家貨幣理論、英尼斯的內生貨幣理論、勒納的功能財政理論、明斯基的金融不穩定假說和戈德利的三部門均衡理論,開創了這個理論。
蘭德爾等人提出了不一樣的貨幣起源學說,他們認為,貨幣只是一個記賬工具,可以理解為欠條。國家發行貨幣,實際上是幫助市場解決交易問題,促進市場交易便利。
蘭德爾認為,政府發行債券與貨幣是一樣的。貨幣是欠條,債券也是欠條,都只是記賬工具。所以,他們認為,政府發行債券不是為了借錢,而是與發行貨幣一樣,都是為了市場交易便利。
所以,現代貨幣理論認為,政府不需要關注債務,只要維持利率穩定,發行貨幣即可融資。換言之,只要利率穩定,就可以不斷地發行貨幣,支持政府大規模的借債融資。政府可以依靠發行貨幣獲得收入,而不是依靠稅收。
這套理論,聽起來有些不可思議,在這套邏輯中,稅收似乎被邊緣化了。現代貨幣理論只將稅收視為啟動貨幣的一種工具。這個意思就是,聯邦政府要求以美元征稅,相當於給美元找到了一個巨大的應用場景,從而啟動了美元。
實際上,現代貨幣理論,是一個典型的財政赤字貨幣化理論,它讓財政赤字貨幣化擴展到了最大化。目前,這一理論備受美國各界痛斥。
如今,雖然美聯儲系統並不承認現代貨幣理論,但是其實誰都清楚,最近20多年,尤其是2008年之後,美國正按著現代貨幣理論的套路走。只要美元信用能夠維持,那就發幣,政府大舉借錢。於是,最近十多年,美元發行量與美債總量都同時大幅度增加。其中,美債更是突破了歷史最高值,超過了23.2萬億美元。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個聽硬課、讀硬書、看硬文的硬核學習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benshe0-1),學習更多深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