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債期貨本身是一個利率衍生品,它肯定會影響利率,它對利率市場的影響,還不是簡單影響某一個利率,而是整個利率市場化,是整個利率體系很重要的環節。
作為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利率的市場化是很關鍵的一塊。在中國目前我們各個市場上,可以看到比如像信貸市場,像存款利率、貸款利率一般由央行強制制定,這塊是一個管制利率,是一個非市場化的利率。
在貨幣市場,可以說短期資金市場有shibor,上海的銀行間市場的利率,也是一個基準利率。
在國債市場有國債和央票,形成一些基準利率。按道理說,這是有幾個不同的利率體系,不同的整合,但是目前整個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基準利率還沒有形成,或者一個市場化的基準利率體系還沒有形成,這是和整個國債市場交易不活躍,國債的現貨交易太少,機構過於單一相關。而恰恰國債期貨的推出會改變這個狀況。
因為國債期貨,第一,它有不同的機構參與,不僅是商業銀行和大的保險公司,它有很多個人投資者和券商資金,它會反映不同市場投資者對利率的不同判斷,這是一個市場化的利率形成的基石。但是國債在交易所之間,交易所利率有競價,不同的機構同時報價,最後形成一個市場認可的利率,這樣一個利率體系對於形成整個中國的收益率曲線是很好的基石。
如果說國債期貨的推出對整個中國利率市場有什麼影響的話,應當說,國債期貨是整個利率市場化的基石。
Ⅱ 中國是哪年開始發行國債期貨的
你好,我國5年期國債期貨是2013年9月6日開始上市交易的;10年期國債是2015年3月20日上市交易的。
Ⅲ 國債期貨的介紹
國債期貨(Treasury future)是指通過有組織的交易場所預先確定買賣價格並於未來特定時間內進行錢券交割的國債派生交易方式。國債期貨屬於金融期貨的一種,是一種高級的金融衍生工具。它是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金融市場不穩定的背景下,為滿足投資者規避利率風險的需求而產生的。美國國債期貨是全球成交最活躍的金融期貨品種之一。2013年9月6日,國債期貨正式在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上市交易。
Ⅳ "3.27"國債期貨風波事件的事件結局
「327事件」震撼了中國證券期貨界。在仲裁機關的調解下,2月27日、28日進行了協議平倉,但效果不甚理想,3月1日又進行了強行平倉。局面剛剛明朗,又值兩會召開,對「327事件」責任的追究成為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關注的焦點。後來,中紀委、監察部會同中國證監會、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最高人民檢察院等有關部門組成聯合調查組,在上海市政府配合下進行了4個多月的調查,在此基礎上作出了嚴肅處理。
萬國證券公司進行了改組,董事長徐慶熊、副董事長兼總裁管金生同時辭去所任職務。管金生鋃鐺入獄。「327事件」的二號主角遼國發,由來自沈陽的高原、高嶺兄弟主持。「327事件」後,為了挽回巨額虧損,於3月份又試圖翻本,繼續在債市炒作「329」品種,結果再度虧損。遼國發案不僅是證券期貨違規問題,還有金融詐騙等嚴重犯罪,涉及金額數百億元。
「327風波」之後,各交易所採取了提高保證金比例,設置漲跌停板等措施以抑制國債期貨的投機氣氛。但因國債期貨的特殊性和當時的經濟形勢,其交易中仍風波不斷,並於當年5月10日釀出319風波。5月17日,中國證監會鑒於中國當時不具備開展國債期貨交易的基本條件,作出了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的決定。至此,中國第一個金融期貨品種宣告夭折。
「327」國債期貨事件事後被著名經濟學家戴園晨稱為「中國的巴林銀行事件」。管金生的確膽大,膽大本身不是錯誤,關鍵是他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實施了錯誤的行為,所以,管金生被捕。
Ⅳ 求一篇講中國國債期貨的外文原文加翻譯(題目,作者)實在不行只是講國債期貨的外文也行
用谷歌搜索filetype:ppt "Treasury future",出來的每一篇文章都可以直接下載,不會下再找我!!!!
Ⅵ 95年發生"3.27"國債期貨風波事件為什麼管金生會被捕
他被捕的官方理由是貪污受賄挪用公款,不是操縱市場,有的人(比如我)認為的理由是因為他觸及了財政部的利益,才會被張冠李戴的罪名批捕,他的錯誤只有地點,你懂吧。管金生想要與進行內幕交易的對手對抗,即使中途成功了最終沒有斗得過政策層面的力量,啷鐺入獄。是不是和孫悟空很像呢?反抗英雄最終被壓五指山下,悲情英雄。補充一下,據說327最終多頭賺了70多億,但中經開只賺到1億,剩下的錢都被誰賺走了呢?答案是老鼠。誰能當老鼠呢?答案是能知道財政部內幕並很有實力的人,你猜是誰?
Ⅶ 關於1995年327國債期貨事件問題
1,也就是148.5掛著一個大賣單,不要讓價格超過148.5。受理失敗是他的賣單被買走。
2,國債期貨的付出,當國家其實有沒有錢,價格上漲到超過148.5,IWC萬國表的股本已經被消滅了。這時國家利用漏洞在晚上結算之前,急於出售,即通風,一直打下來的價格。
3,IWC萬國表實際上操縱市場,擾亂了金融秩序。國家根本就付不起這么多保證金,但發布了大量空單的。
這是當一個賭徒輸光用同樣的心態,事情渾水摸魚成為大魚。如果國家不這樣做,其實是一條胡同,因為了,順帶著把交易所和其他市場參與者是連在一起的,如果萬不得已的良好方法,但也可能是能夠留一口氣。當然,這也與股市的早期,有顯著差距,在監管制度和相關性。
此後,債券期貨折,甚至商品期貨陷入困境,中國的期貨市場復甦。
但是這些東西也不能全怪IWC萬國表,財政部也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以下財務經開部幾乎看老千牌,但沒有人去調查。
Ⅷ 中國的國債期貨何時出現,又何時消失。為什麼
1993年10月25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向社會公眾開放國債期貨交易,到1995年2月27日開始休市,並組織協議平倉,最後1995年5月18日,中國證監會經國務院同意,暫停國債期貨交易試點。
原因:
1. 國債現券的規模較小,而市場資金在保證金制度的杠桿作用下能夠無限增大,就在這種錢與券的比例相差懸殊的情況下,容易發生「逼空」現象。其中發生了令人震驚的「327」事件和「319」事件。
2. 未形成市場化的利率機制。
3. 交易所在國債期貨的管理上存在著漏洞。
4. 市場參與者風險意識淡薄。
5. 信息披露不規范。
Ⅸ 中國國債期貨和股票指數有什麼關系,中國國債和人民幣匯率有關系嗎
國債期貨與股市的關系:理論分析與國際經驗均表明,上市國債期貨不會改變股市與債市的清晰界限,不會引起股市資金向債券市場的嚴重分流,不會對股市走勢和波動情況產生明顯影響,不會影響到股市的正常運行。
從長期來看,國債期貨上市是金融市場整體機制完善和創新發展的重要內容,對股市的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不會改變兩個市場的內在差別國債和股票是金融市場兩大基礎品種,這兩個市場有關聯但相對獨立,在風險屬性、運行方式和投資者群體等方面存在固有差異。
第一,國債市場波動性較小,風險較低,而股票市場波動性較大,風險較高。比較上證指數與銀行間債券市場5年期國債在2006年1月至2012年6月的數據,可以發現,上證指數日均波動率為1.35,5年期國債日均波動率為0.11,股票市場日均波動為國債的12.3倍。可見,股票市場日波動率遠超債券市場日波動率,風險較高。
第二,國債市場以機構投資者為主,而股票市場散戶比例相對較高。價格波動較小的國債市場,主要吸引低風險偏好投資者,參與主體為商業銀行、保險公司等機構投資者,以進行資產配置為主要目的。以交易所債券市場為例,個人投資者持債市值佔比為3%,機構投資者持債佔比為97%;個人投資者現券交易佔比為11%,機構投資者現券交易佔比為89%。價格波動較大的股票市場,主要吸引高風險偏好投資者,投資者類型更多樣,散戶比例較高。以滬市為例,個人投資者持股市值佔比23%,機構投資者持股佔比為77%;個人投資者股票交易佔比85%,機構投資者股票交易佔比為15%。
第三,國債市場受宏觀經濟因素影響,直接反映對利率走勢的預期,而股票市場除了受觀因素影響外,也受到個股因素的顯著影響。兩個市場的價格決定基礎、走勢趨動因素、運行規律乃至操作技巧都有著明顯差異,有各自不同的圈子和特色。
國債期貨直接服務於國債現貨市場。國債期貨的上市,屬於債券市場體系完善的重要內容,不會改變債市與股市之間內在的顯著差別,國債期貨與股市的關系不會對股市產生直接沖擊。
中國國債和人民幣匯率的 關系。
在人民幣重新估值後,中國人民銀行就會要面對不同的美元需求。這可以通過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來達到。而這些人民幣則可以用來購買那些被交易員們拋售的國債。
如此,如果在人民幣重新估值後,央行可以准確地滿足美元需求,那麼人民幣國債被大量拋售這一現象也不會持久。那些售出的債券很快又會被央行給買回了。如此一來,利率在有了一個飛躍之後就又會跌落至原來的水平。結論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在人民幣升值後,中國人民銀行僅僅是滿足一部分的美元需求,那麼就會產生一個對美元的凈需求,隨之也就會有個債券的凈賣(netsale)現象相應產生。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人民幣被重新估值後,利率可能會稍有上漲,而同時,人民幣可能也會放棄一些利潤。
Ⅹ "3.27"國債期貨風波事件的原因分析
當時期貨市場管理很亂,國債期貨是十分狂熱的。貼補率的博弈1994年,國內面臨兩位數的高通脹壓力,銀行儲蓄利率達到10%以上,固定利率的國債自然少人問津,當時公布的保值貼補率為8%,而且每月都不斷上升,到12月突破兩位數,受此刺激,「327」國債期貨的價格開始直線上漲。從1994年10月的110多元上漲到1995年初的140多元,上漲了20%多。
當時,國債期貨保證金的標準定在2.5%,也就是繳納250萬保證金可以做1億元市值的交易,20%以上的上漲幅度意味著在短短的三個月內,買入者已經有了相當於本金十餘倍的暴利!投資機構能日進千萬,欣喜若狂。當時有這樣一個插曲:某機構客戶代表上午打電話給公司本部,要求再想辦法籌資,趁行情如火如荼再做1000萬進去,但過了一小時後,該客戶電話再次打回本部,告訴那邊說:你那1000萬不用籌了,我這邊剛才已經賺出來了!「327」國債應該在1995年6月到期,它的9.5%的票面利息加保值補貼率,每百元債券到期應兌付132元。與當時的銀行存款利息和通貨膨脹率相比,「327」的回報太低了。 於是從1995年2月初開始,市場上開始傳聞財政部又將提高保值貼補率,「327」國債將會以148元兌付。面對傳聞,市場出現了急劇分化,權傾一時的國內證券界「教父」人物,時任萬國證券總裁管金生認為,宏觀調控三年的三大目標第一條就是治理居高不下的通貨膨脹,因此沒有可能再提高保值貼補率,而且財政部也沒有必要為此多支付10多億元的利息,使財政更加吃力。管金生的觀點代表了當時一批券商的看法,因此,他們把寶都押在做空上。
這個時候,中國經濟開發總公司開始進場堅定地做多,當時市場上絕大部分的中小散戶和部分機構也做多,他們的看法就是通貨膨脹短期內肯定是控制不住的,保值貼補肯定會漲,327國債的兌付價也會跟著漲。到當年的2月中旬,「誰是敵人,誰是朋友」,市場界限已經清楚的劃出來了:滿山遍野的散戶和中小機構,跟著「多頭司令」中經開做多;萬國證券和遼國發等一批機構做空。到2月23日,「327」合約每漲跌1元,萬國的賬面上就將浮動4億元的盈虧。有知情者後來評論說,其實這個時候,多空都已經沒有退路了,由對政策預期的差異變成了市場上的資金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