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電概念股龍頭個股解析 水電概念股有哪些
1、桂冠電力:
火電增發:紅水河流域水電廠2010年上半年遭遇百年大旱,來水銳減,造成水電發電量大幅下降,使得公司紅水河流域水電廠減發8%左右;而火電利用小時在6000小時高位,上網電量同比增加45.18%,火電累計實現利潤1.22億元,比2009年同期的虧損1.60億元增加利潤2.82億元,減虧幅度176.62%,能夠盈利的主要原因是收到淘汰部分火電機組落後產能財政獎勵款1.03億元。
水電業績增長可期:在收購了岩灘水電站後,公司水電裝機容量佔比已達到84%,因此業績受來水影響極大,需要關注2011年的來水情況,從現在情況來看,紅水河流域各水電廠2011年上半年來水形勢較2010年同期有一定程度好轉,可以推斷公司2011年水電發電量應有增長,成為全年業績的主要來源。
等待龍灘注入:除上市公司外,大唐集團廣西分公司的水電資產較多,但僅龍灘電站盈利能力較強。且由於新近投產,電價較高,其注入將對公司產生質的影響。然而,考慮公司現有資產負債能力、龍灘電價尚未核定,我們預計該資產注入仍需等待。
2、川投能源:
3、浙富股份:
國家一號文件《關於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為公司未來帶來良好的政策前景:國家對於水利建設的發展將成為公司最大的利好,同時國家「十二五」規劃強調「優先開發水電,優化發展煤電、大力發展核電,積極推進新能源發電。」, 在「十二五」規劃中,常規水電開工目標有可能由6300萬千瓦上調到830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開工目標從5000萬千瓦上調到8000萬千瓦,水電將迎來大發展。
公司業績基本符合預期,訂單2010 年大幅增長代表著行業拐點到來:由於行業在前幾年相對不景氣,公司2008 年和2009 年訂單分別只有7.7 億元和3.9 億元,而公司水電合同建設周期較長,一般長達3 年,公司2010 年的凈利潤增長僅為8.09%。但2010 年,公司披露訂單已經達到14.0 億元,同比增長259%,從一個側面預示著行業拐點已經到來,而未來幾年,國家對於水電行業的扶持將很可能使公司在11 年訂單超過20 億元。
公司大型機組能力競爭力增強:國家未來水電建設仍以大中型機組為主,近兩年公司訂單主要還是單機容量在50MW以下的中小型水電機組。去年底公司披露的單機容量為180MW軸流機組合同顯示公司在大中型機組招標中已經具備競爭力, 這也有可能為公司未來業績帶來超預期表現。
抽水蓄能能否中標仍是未來主要看點:目前,抽水蓄能仍是解決新能源並網調峰問題的首選。「十二五」國家抽水蓄能機組規劃8000 萬千瓦 ,從以往招標經驗來看,抽水蓄能機組合同總價和毛利率較高,對於公司業績提升無疑是一個刺激。而今年開始國家已經開始對於抽水蓄能機組進行公開招標,公司極可能獲得訂單,這也將成為公司未來主要看點。
如何解決產能瓶頸是公司未來主要問題:公司目前的產能約為18 億元,而公司目前的在手訂單已經超過20億元,這也暴露了未來公司的產能上面臨著壓力。公司已經在努力通過興建產房和外協的方式擴大產能,公司也只有有效解決產能瓶頸,才能更好的迎接國家的這場水電建設的盛宴。
4、國投電力:
公司目前處於發電行業中的第二梯隊,主要從事投資建設、經營管理以電力生產為主的能源項目,打造「水火並舉、風光互補」的電源結構。
公司具備較強的競爭優勢。在需求方面,電力需求方的議價能力將被逐步削弱。供給方面,公司議價能力將有所提高。行業壁壘方面,電力企業進入門檻較高,不會引起過度競爭。替代產品方面,公司具一定優勢。面對同業競爭,公司具有集團背景、資源、技術三大優勢,整體毛利率高。
5、葛洲壩:
水電增長趨勢確定。1)「十二五」電力發展思路:優先開發水電。「十二五」計劃常規水利開工830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8000萬千瓦。2)水電基地工程是「十二五」的可再生能源產業的十大工程之一。3)10年以來獲批大型水電站多。不完全統計,10年至今有12個大型水電站獲批,投資額有2454億元。4)張國寶稱,「計劃全年新開工水電項目規模達到2000萬千瓦以上」,而十一五期間全部開工量僅為2000多萬千瓦。5)「十二五」西藏將建藏木、老虎嘴、果多、多布4大水電站。
海外業務:2010年1-11月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1103億元,同增4%;完成營業額743億元,同增15%。11月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14 億元,同增123%;11月對外承包工程完成營業額83億元,同增7%。所有指標都顯示海外工程全面景氣,新簽訂單額與完成營業額從8月起止跌回升,在09年高基數的基礎上,10年繼續增長。巴基斯坦計劃奧2017年簡稱17座水電站,總裝機容量達510.7萬千瓦。
6、湖北能源:
湖北省能源綜合巨頭:湖北能源通過整體資產臵換登陸A股(資產交割日為2010.10.31);第一、二大股東分別為湖北省國資委(持股42.96%)和長江電力(持股36.76%)。目前公司電力投資涉及水電、火電、風電、核電,已投產可控裝機容量為544.55萬千瓦,其中:水電可控裝機容量為361.83萬千瓦,約佔66.61%;火電可控裝機容量為180萬千瓦,約佔33.14%;風電可控裝機容量為2.72萬千瓦,約佔0.25%。
現有水電力業務盈利能力強:公司旗下主要水電資產為清江梯級水電站336.23萬Kw、清能水電2.03萬Kw、柳樹坪水電2萬kw、洞坪水電11萬Kw、芭蕉河水電5.1萬Kw、鎖金山水電4.5萬Kw、白水峪水電5萬Kw。年均發電量約73億Kwh,年均收入22.5億,年均凈利潤5億元。另外公司有7萬Kw水電在建項目,計劃2011年投產。
新能源(核電)業務增長空間巨大:在核電方面,公司分別持有咸寧核電40%股權、湖北核電40%股權。咸寧核電規劃400萬Kw,預計一期工程2台百萬Kw機組將於2015、2016年投產。預計湖北核電旗下松滋核電將於2012年動工,1期200萬Kw預計2017年投產。若湖北能源旗下核電業務進展順利,在2015年進入核電投產期,之後每年平均有1-2台核電機組投產,至2020年有望擁有800-1000萬Kw核電。另外公司投資8000萬參加設立新能源創投,在太陽能、生物質能、核能能源管理等方面,有廣闊遠景。
向煤炭行業延伸降低火電業務風險:公司旗下火電資產主要包括:100%控股鄂州電廠(2.30萬Kw,1999年投產),51%控股葛店發電(2.60萬Kw,2010年初投產)。受煤價上漲影響,目前公司火電業務略虧損。2010.12.7公司公告,收購參股的湖北煤投並增資8000萬,另外與陝煤化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約定陝煤化至少提供鄂州電廠2、3期所需的1/3煤炭,另外協助湖北能源在鄂爾多斯的煤礦建設和運營。公司向上游煤炭行業延伸的戰略非常清晰,將有效降低火電業務的風險。
金融、天然氣增厚業績:公司持有長江證券(000783)股權11.67%、長源電力(000966)股權11.8%,每年權益利潤在1億左右。投資2億參加設立長江財險(20%股權),亦是未來金融業績增長點。
7、粵水電:
我們在專題報告中分析指出:水利水電將迎來全新發展期。以中小型水庫、地區性農田水利設施、農村飲水工程、區域水資源調配為方向的水利建設將火熱展開。以西南地區百萬千瓦級大型水電站為主,中部、東部地區抽水蓄能電站為輔,全國各地眾多清潔能源機制小水電為補充的水電建設大潮將拉開序幕。公司作為廣東水利建設的龍頭、全國水電建設的重要參與者,具有較高規模擴張彈性,將成為水利水電建設大潮下的充分受益者。
BT模式大幅提升利潤率的同時撬動業務的規模化擴張
作為廣東省水利水電工程承包的絕對龍頭(55%的市佔率),公司是省水利投資加速的最大受益者,不僅如此,廣東是國內唯一以BT模式建設水利項目的省份, 公司作為本省試行這一模式的唯一平台,受益的不僅是未來工程利潤率的大幅提升,還能以水利BT 項目撬動市政工程業務,從而實現業務的規模化擴張。
有望成為廣東省內最具實力的軌道工程承包企業
未來十年,廣東地區在建和待建的城市和城際軌道交通達到1630公里,總投資達4528億,其中土建規模為2400億,年均投資額240億。較「十一五」期間年均投資增長150%。公司在廣東省內軌道交通市場的佔有率大約為10%,每年理論上可獲得的地鐵合同可達24億左右,是目前軌道業務年合同規模的185%。若增發順利完成,公司將以13台盾構的數量成為廣省內最具實力的軌道交通工程承包企業。
8、三峽水利:
廠網一體的地方電力企業。公司供電區域主要為重慶市萬州區,市場佔有率為90%;現有總裝機約127MW,多為小水電,上網電量基本以自供為主;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水利部下屬的綜合事業局。
供電穩定增長,水電進入擴張期。公司近年售電量基本保持10~15%穩定增速,預計未來幾年仍有望維持在5N10%水平。新疆塔尕克水電收購完成後公司水電裝機規模將增長近50%,預計將增厚公司2011年業績近2,000萬元,對應EPS約0.07元。2012年定增募投的楊東河項目投產後將再度提升公司水電裝機逾30%,預計增厚業績近5,000萬元,摺合EPS約0.19元。
地產項目即將進入收獲期。參股16%的錢江水利置業下屬杭州青山湖別墅及公司開發的重慶五橋百安壩項目均有望於2011年開始銷售,考慮項目公司分紅比例和時間上的不確定性,初步預計公司2011~2012年將通過地產項目結算增厚業績各1,500萬元,對應EPS約0.06元。
未來發展更多依賴大股東支持,新疆水電值得期待。公司實際控制人一一水利部綜合事業局下屬的新華水利水電已投產水電裝機逾2,100MW,權益裝機近1,OOOMW(相當於公司現有規模近10倍);在建水電規模逾700MW,權益裝機近550MW。未來新疆將成為新華水利水電的投資重點,隨著項目推進,其負債率已升至09年3季度的83.5%。我們認為,若此次新疆塔尕克水電資產能夠順利交割,公司所具有的二級市場融資能力有望促使綜合事業局進一步明確對其定位,同時未來可能的水電資產注入也值得期待。
9、長江電力:
世界水電龍頭逐步成型。按照集團在建水電站進度,預計「十二五」期間長江電力在逐步接管三峽地下電站、向家壩電站和溪洛渡電站後,將擁有水電裝機逾4500萬千瓦,「十二五」期間年均增長率約15%,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水力發電企業。
公司通過靈活控制汛期水庫水位、積極把握蓄水進度來挖掘發電潛力。10年10月26日三峽工程終於達到了175米的蓄水位,充分保證未來三峽電站的發電量。公司發電潛力仍有很大空間可以挖掘,一方面通過汛期水位的靈活運用,三峽水庫水位每抬高1米,單機可增發電量1.2萬千瓦,汛期水位提高5米,整個汛期可以增加發電量30億千瓦時。另一方面通過蓄水時機和進度安排進行提前蓄水,對發電量會產生較大影響。我們預計2010全年三峽電站發電量達到820億千瓦時,11年開始將達到892億千瓦時。
10、黔源電力:
所屬董箐水電站四台機組投產是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裝機總容量為880MW的董箐水電站分別於2009年12月和2010年6月投產,投產後公司控股裝機和效益裝機分別增加58%和49%。全年完成上網電量57.65億千瓦時,較上年同比增長約67%,發電收入同比增長76.75%,導致凈利潤增長。
所屬光照水庫在2010年底仍保持高水位,將發揮水庫「年調節」作用,有利於光照電站和董箐電站今年釋放業績。根據我們對貴州地區的降雨情況及北盤江光照水庫水位的跟蹤情況,光照水庫去年底水位大約是739米,調節庫容達到16億方,主要用於今年一季度枯水季節的發電。我們保守估計,今年一季度公司發電量將達6.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過50%,從而收入大幅增加0.6億元,同時去年底公司定向增發融資成功,一季度季節性虧損將減虧超過0.3億元。
作為華電集團在西南地區的電力資產整合平台,公司有望獲得優質電力資產注入。華電集團在西南地區有大量的優質電力資產,僅貴州省控股裝機容量就超過1200萬千瓦,其中包括約900萬水電資產和烏江水電和約360萬火電資產的華電貴州公司,另有金沙江中游、怒江流域等未開發的大型水電項目,將保證公司多年可持續發展能力。
水電比重大的發電公司:長江電力、黔源電力、明星電力、三峽水利、岷江水電、樂山電力、烏江電力、閩東電力、桂冠電力、桂東電力、三環股份(湖北能源)
另外還有,國投電力、川投能源、韶能股份,國電電力等等.現在火電水電都混合經營了,很多發電公司同時有水電和火電,通常稱水電公司就看水電營業收入是不是佔大頭.
發展能力。
B. 都說炒股,請問我現在該從哪裡開始下手具體過程怎樣
投資者如需入市,應事先開立證券賬戶卡。分別開立深圳證券賬戶卡和上海證券賬戶卡。
(一)辦理深圳、上海證券賬戶卡
深圳證券賬戶卡
投資者:可以通過所在地的證券營業部或證券登記機構辦理,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證及復印件,委託他人代辦的,還需提供代辦人身份證及復印件。
證券投資基金、保險公司:開設賬戶卡則需到深圳證券交易所直接辦理。
開戶費用:個人50元/每個賬戶;機構500元/每個賬戶。
上海證券賬戶卡
投資者:可以到上海證券中央登記結算公司在各地的開戶代理機構處,辦理有關申請開立證券賬戶手續,帶齊有效身份證件和復印件。
委託他人代辦:須提供代辦人身份證明及其復印件,和委託人的授權委託書。
開戶費用:個人紙卡40元,個人磁卡本地40元/每個賬戶,異地70元/每個賬戶;
(二)證券營業部開戶
投資者辦理深、滬證券賬戶卡後,到證券營業部買賣證券前,需首先在證券營業部開戶,開戶主要在證券公司營業部營業櫃台或指定銀行代開戶網點,然後才可以買賣證券。
證券營業部開戶程序
(1)個人開戶需提供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深、滬證券賬戶卡原件及復印件。
若是代理人,還需與委託人同時臨櫃簽署《授權委託書》並提供代理人的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
(2)填寫開戶資料並與證券營業部簽訂《證券買賣委託合同》(或《證券委託交易協議書》),同時簽訂有關滬市的《指定交易協議書》。
(3)證券營業部為投資者開設資金賬戶
(4)需開通證券營業部銀證轉賬業務功能的投資者,注意查閱證券營業部有關此類業務功能的使用說明。
選擇交易方式
投資者在開戶的同時,需要對今後自己採用的交易手段、資金存取方式進行選擇,並與證券營業部簽訂相應的開通手續及協議。例如:電話委託、網上交易、手機炒股、銀證轉賬等。
(三)銀證通開戶
開通「銀證通」需要到銀行辦理相關手續。
開戶步驟如下:
1.銀行網點辦理開戶手續:持本人有效身份證、銀行同名儲蓄存摺(如無,可當場開立)及深滬股東代碼卡到已開通「銀證通」業務的銀行網點辦理開戶手續。
2.填寫表格:填寫《證券委託交易協議書》和《銀券委託協議書》。
3.設置密碼:表格經過校驗無誤後,當場輸入交易密碼,並領取協議書客戶聯。即可查詢和委託交易。
(註:詳細內容見以後「銀證通」章節)
參考資料:http://news1.jrj.com.cn/news/2003-08-26/000000631533.html
只要存入能買一百股的現金就行。當然,多者不限。
C. 董明珠等中南財大校友回武漢簽約投資1546億項目是真的嗎
9月17日消息,17日,第三批武漢百萬校友資智回漢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專場在武漢洲際酒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湖北省委副書記、武漢市委書記陳一新在大會上介紹,今日簽約項目總金額1546億!
本次簽約的項目類別集中在金融領域,包括銀行、證券、保險、投資等領域,這也跟中南大的學科特點高度契合,27個項目分別為:
愛琴海購物公園項目
武漢交投集團與長江證券戰略合作項目
長江證券總部項目
視美樂激光顯示產業集群項目
武漢新港燕磯碼頭項目
武漢森泰環保股份有限公司項目
武漢城市礦產交易所項目
廢鋼業務總部項目
京東運營中心綜合項目
金一文化產業基金項目
保險創新總部基地項目
管道大安保產業鏈湖北總部公司項目
青菱生態化都市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合作項目
平安城市產業基金項目
江海證券湖北分公司落戶及發行公司債項目
東方龍智庫有限公司華中區域總部項目
華中文創影視產業園、武漢智慧科技城項目
富民普惠普惠金融服務項目
華中手游矽谷項目
中南大知識產權綜合服務合作項目
上海市匯業律師事務所武漢項目
人行道人才服務項目
全天候保險代理湖北省分公司項目
中國·中部廚衛智造產業園項目
九頭鳥科幻大世界項目
中德工業4.0產教融合創新基地項目
時尚文化旅遊特色小鎮項目
除以上27個項目外,本次中南大專場的一大亮點是,中國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三大國有銀行現場與武漢市簽訂政銀戰略合作協議,分別增加在漢授信1200億,共計3600億元,用於支持武漢經濟社會發展和重點項目建設。
D. 小米的發展戰略
1.前言
2.上市——小米發展歷程中的轉折點
3.小米模式核心問題之一——對產業鏈發展趨勢的誤判
3.1理想中的小米模式
3.2羊毛未能出在豬身上
4.小米模式核心問題之二——對線上線下渠道發展趨勢的誤判
4.1線上市場的天花板
4.2渠道費用與風險分攤
5.小米模式核心問題之三——新零售的末路
5.1小米小店名存實亡——缺乏成體系的商業模式
5.2小米之家爆品戰略失效——Costco模式的水土不服
6.後記
1.前言
在知乎的一個相關問題下,我想嘗試著系統分析下,小米創業以來戰略戰術的成功與失敗。
然而,只寫了一小部分就已經七千多字。再寫下去,文章太長,觀看體驗並不好。
因此決定寫成系列文章發表在專欄。
欲揚先抑,文章會先討論小米模式已暴露的商業模式問題,然後分析小米僅用9年就取得輝煌成就,成為目前最年輕的世界500強公司,是因為做對了哪些事情。
預計系列文章分為四篇,
第一篇,也就是本篇,分析小米企業發展戰略的核心問題,也是導致小米陷入困境的元兇。
第二篇,分析小米戰術上的一些失誤,以及非戰之罪的客觀原因。
第三篇,分析小米戰術上的成功,以及曾經取得輿論廣泛認同的原因。
第四篇,分析小米當前最大的軟肋,以及小米模式真正適合的領域。
2.上市——小米發展歷程中的轉折點
在知乎的相關問題下,@小蒜苗歷數了小米17年的聲譽巔峰以及18年的人設崩塌,個人也非常贊同。
這方面本人的專欄文章中已寫過相關內容,這里就不再贅述了。
現實主義理想者:從錘子科技失敗看智能手機產業發展趨勢
zhuanlan.hu.com
圖標
@小蒜苗的回答中,還提到一點:
18年小米上市,是小米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轉折點是上市,但問題的根源來源於哪裡呢?
有人認為,小米問題的根源是過分拘泥於性價比戰略,小米的困境,是其在產品打造、研發、公關等方面講性價比的結果。
但筆者認為,這屬於戰術問題而非戰略問題,是問題的一個表象而非根源。
舉例來說,小米手機也曾多次不惜血本沖擊高端市場,晶元SOC也曾多次付出高額費用流片,路由器也曾匯聚行業一流人才全力打造……
如此種種,證明小米並非一味講求性價比,並非認識不到研發的重要性。
小米被詬病的「過分追逐性價比」,大量採用ODM公模機,更多的是因缺錢不得已而為之。
小米今日的一系列問題,根源於企業的商業模式問題,根源於企業戰略層面的誤判!
福兮禍所依,禍兮福之所伏。
早在小米1發布,並在隨後幾年取得高速增長時,就註定了小米今日的困局!
3.小米模式核心問題之一——對產業鏈發展趨勢的誤判
3.1理想中的小米模式
商業,從來都是要賺錢的。
絕大多數行業,一味講求性價比、價格戰,最終就會導致企業沒有足夠的利潤。
也就無法擴大生產,也無力投入研發,結果就是被同行逐漸甩開。
雷軍不是聖人,但我個人仍然相信,雷軍宣稱的「良心」、「厚道」、「讓所有人都能享受科技的樂趣」,至少在最初並不是宣傳,並不是純粹立人設。
問題的關鍵,是「羊毛出在豬身上」的互聯網思維。
這里涉及到強調一個概念,產業鏈利潤分配
不同行業、不同產業鏈,上下游營業額、利潤分配存在明顯差異。
E. 海爾多元化戰略
1首先看看海爾的多元化戰略:
從1992年開始,海爾從一種產品開始向多種產品擴張,全面實施多元化戰略。通過兼並、收購、合資、合作等手段,迅速由單一的冰箱產品進入冷櫃、空調、洗衣機等白色家電領域;1997年,以生產數字彩電為標志,海爾又從白色家電領域進入黑色家電領域;1998年,海爾又涉足國外稱之為米色家電領域的電腦行業。在進行擴張時,海爾以吃"休克魚"的方式進行資本運營.堅持以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即以經過實踐檢驗的具有海爾特色的先進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盤活被兼並企業的資源,既保證了資本運營的成功率.又實現了低成本擴張。達到了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海爾的規模做大,把企業做強的目的。海爾主業仍然是家電行業,銷售額約占海爾總銷售額的40~70%。 2001年,海爾通過在產業領域創出的品牌的信譽進入金融業,搭建了海爾的金融框架,包括入主青島商業銀行、長江證券、成立保險代理公司,人壽保險合資公司,財務公司,為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奠定基礎,為集團今後的發展搭建了更為廣闊的舞台。從相關多元化到不相關多元化。從製造業向服務業發展。發展紐帶從類似的產業模式到服務品牌轉變。在多元化發展方式上從以強扶弱的合並方式到強強聯合的合資方式轉變,在地域上從青島到山東到全國到東南亞到歐洲到美日。
2再分析採取這種策略的因素
時代的需要,市場的需要,社會的需要,發展的需要檢舉 回答人的補充 2009-05-13 00:35 般來說,企業多元化戰略的成功都要遵從以下的法則:
1企業應不斷根據市場技術變化調整產品結構和行業結構
2重視資源的共享,追求協同優勢
3不斷調整自身的組織結構,形成企業整體戰略
4在主要領域有效部署,發揮核心能力
5從戰略高度重視企業文化的融合
6重視品牌延伸的有效范圍
那麼海爾集團又是怎樣在這樣的法則之上走出了一條具有自身特色的多元化戰略之路的呢?首先,海爾集團的多元化戰略階段可以大致的分為5個:
一 單一產品——電冰箱
二 製冷家電——電冰箱、電冰櫃、空調
三 白色家電——製冷家電、洗衣機、微波滬、熱水器等
四 全部家電——白色家電、黑色家電
五 進軍知識產業
F. 長江證券的發展歷程
1991年
1991年3月1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北證券公司(長江證券前身)成立。公司實收資本金1700萬元,其中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出資1000萬元。
1991年4月18日,公司首次參加財政部組織的國債承銷團,確立了公司國債一級自營商的地位。
1991年4月23日,公司首家營業部正式對外開業。
1992年
1992年3月13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湖北省分行批准,公司發行2000萬元湖北投資受益債券(現合並為同智證券基金),在業內較早地開展了證券投資品種的業務創新。
1992年6月20日,公司上海證券業務部成立,這是公司在湖北省外設立的第一家業務部。
1992年8月28日,華中地區第一家開通滬深股票異地代理交易業務的證券營業部——公司漢口營業部(今武漢友誼路營業部)正式開業。
1993年
1993年1月18日,公司與美國美林集團就大陸企業到海外上市等事宜正式簽定合作協議。這是公司首次與境外券商進行業務交流與合作。
1994年
1994年1月3日,公司第一次擔任主承銷商和上市推薦人的「華新水泥」上市,成功實現在投資銀行業務領域的突破。
1995年
1995年末,公司第一個五年規劃——《湖北證券有限公司
未來五年的發展戰略》出台,這是一份對公司後來的發展具有深遠意義的專題報告。 1996年
1996年,以股票主承銷家數為排名指標,公司在全國列第七位,首次躋身全國十大券商之列。
1997年
1997年5月26日,公司擔任主承銷商和上市推薦人的上年額度內計劃發行的首家大盤股和三峽概念股——「葛洲壩」發行上市。
1997年10月21日,公司主承銷的第一隻B股——「大化B股」發行上市。
1997年,按照《關於中國人民銀行各級分行與其投資入股的證券公司脫鉤問題的通知》的要求,公司與人民銀行脫鉤。同時,公司增資擴股至1.6億元,中國葛洲壩水利水電工程集團公司等13家企業成為公司增資擴股後的股東。
1998年
1998年11月11日,經中國證監會核准批復,公司以資本公積金及上年度部分待分配紅利轉增股本,使公司的資本金擴充至3.02億元。
1999年
1999年3月26日,公司參與發起設立的長盛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運營。
1999年4月2日,公司參與發起設立的第一隻證券投資基金——「基金同益」上網定價發行。
1999年12月23日,公司主承銷的第一隻大型企業債券——「98清江債」發行。公司當年還擔任了「三峽」、「中信」、「寶鋼」、「東風汽車」等多家全國性企業債券的副主承銷商。
2000年
2000年2月23日,經中國證監會核准批復,公司增資擴股至10.29億元,同時更名為「長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上海海欣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湖北省外知名的上市公司和大型企業成為公司大股東。
2000年5月12日,公司與中國農業銀行(總行)簽署全面合作框架協議,從而實現在銀證合作方面的重大進展。
2000年9月14日,長江證券發展戰略咨詢委員會成立,首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劉鴻儒先生任咨詢委員會主任。與此同時,公司第二個未來五年規劃——《長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2001—2005年發展戰略》出台。
2000年10月8日,公司總部喬遷至智能化辦公大樓——長江證券大廈,從而結束了多個地點分散辦公的歷史。同日,公司網站「長網」改版升級,證券電子商務全面啟動。
2000年10月9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公司進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和債券市場。
2001年
2001年10月,公司管理架構實現重大變革,北方、上海、南方及西南四大總部撤銷,同時經紀業務總部成立,公司管理體系完成了從「塊」到「條」的變革。
2001年12月,經中國證監會核准批復,公司增資擴股至20億元,青島海爾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2002年
2002年3月7日,公司與法國巴黎銀行簽署「設立中外合營證券公司」的框架協議,並就雙方長期合作達成協議。這是中國加入WTO之後,中國證券業的首批合資案例之一。
2002年8月9日,公司與中信實業銀行舉行「銀證超越理財計劃」合作簽字儀式暨產品推介會。這是國內第一個規范性集合理財產品。在該項業務中,公司突破了傳統的理財模式,確立了證券公司理財產品化和銀證合作理財的業務發展思路。
2003年
2003年4月28日,公司主發起設立的長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開業運營,基金管理業務步入新階段。 2003年11月26日,公司與法國巴黎銀行合資設立的長江巴黎百富勤證券有限責任公司開業運營,公司投資銀行業務轉移至新的平台運作。
2003年,公司實現全公司的財務集中管理,各業務部門財務職能並入財務總部,總部統一向營業部派駐財務人員,並實行定期輪崗。
2004年
2004年3月10日,公司擔任主承銷商和保薦人的「楚天高速」2.8億股A股上市交易。這是湖北省當年發行上市的首隻大盤股,也是公司作為主承銷商、發行股票中流通盤最大的股票。
2004年3月16日,公司與廈門海洋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簽訂《推薦恢復上市、委託代辦股份轉讓協議書》,拉開代辦股份轉讓主辦券商業務帷幕。
2004年6月17日,公司與杭州恆生電子公司簽訂大集中交易項目軟體開發合同,公司大集中交易系統正式步入實施階段。
2004年9月16日,公司控股的長江期貨經紀有限責任公司舉行開業慶典。公司是華中地區首家進入期貨行業的證券公司。
2004年12月1日,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公告,包括公司在內的5家證券公司成為從事相關創新活動的試點證券公司。至此,我公司成為率先進入創新試點行列的8家券商之一。
2004年12月29日,中國證監會批准了公司分立改制的方案。通過分立改制,剝離非證券類資產,公司朝著股份制改造、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邁出了關鍵的第一步。
2005年
2005年1月14日,受中國證監會的委託,公司託管大鵬證券經紀業務及所屬的31家證券營業部和2家證券服務部。
2005年3月28日,公司「超越理財1號」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募集申請獲中國證監會批准。這是《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行辦法》正式實施以來,首批獲准發行的3隻券商集合理財產品之一,也是首隻提取「風險准備金」的理財產品。
2005年11月26日,公司參與創設的武鋼認沽權證上市,這是創設首次被引入國內證券市場。
2006年
2006年1月19日, 「第二屆(2005)中國品牌影響力高峰論壇年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年會同時宣布了「第二屆(2005)中國十大影響力品牌」公益評選活動獲獎名單,公司榮膺「中國證券行業十大影響力品牌」稱號。
2006年5月11日,中國證監會正式發文,同意設立諾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這是國內首家由外資相對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諾德基金由公司、美國諾德?安博特基金公司和清華控股有限公司,其中公司出資3000萬元人民幣,占注冊資本的30%。
2006年12月9日,公司與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借殼石家莊煉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一事達成初步合作意向,石煉化董事會發布公告,宣布12月11日起該公司股票將因此繼續停牌。這標志著公司上市工作邁出了歷史性一步。
2007年
2007年3月,經中國證監會批准,長江巴黎百富勤證券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更名為長江證券承銷保薦有限公司(簡稱「長江承銷」)。長江承銷是公司全資控股、國內第一家專門從事投資銀行業務的專業子公司,注冊地和總部辦公地點設在上海。
2007年4月16日,公司參股的諾德基金公司發行首隻基金」諾德價值優勢基金」並受到投資者追捧,發行首日認購金額達150億元,遠超該基金80億元的發行限額。
2007年8月11日,公司的客戶交易結算資金第三方存管上線工作宣告竣工。
2007年8月19日,中國證監會核准長江期貨注冊資本由3000萬元變更為1億元,並通過股權變更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
2007年8月20日,公司歷時數年的交易系統大集中工作宣告完成。
2007年12月6日,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下發《關於核准石家莊煉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回購、重大資產出售暨以新增股份吸收合並長江證券有限責任公司的通知》(證監公司字[2007]196號),正式核准公司借殼石煉化上市方案。這標志著公司成為國內第4家成功借殼上市的證券公司。
2007年12月27日,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舉行上市儀式,宣告正式登陸A股市場。
2008年
2008年起,公司開始全面推進零售客戶業務體系改革。 2008年2月26日,公司集合理財產品「超越理財2號」獲准發行。該計劃又名「基金管家」,為開放式非限定性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其突出特點是對投資者利益的保護上有創新,即公司將以一定量自有資金承擔有限責任。
2008年3月22日與4月18日,公司與招商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先後簽訂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表明了公司在銀證合作領域取得重大突破。
2008年4月16日,中國證監會核准公司期貨IB業務資格,為公司營業部提供了新的業務渠道。
2009年
2009年初,《長江證券企業文化綱要》出台,公司首次總結並形成了以「追求卓越」為核心價值觀的文化體系。
2009年1月20日,由公司發起成立的湖北省長江證券公益慈善基金會正式成立。
2009年5月25日,公司獲得湖北證監局核准,實施經紀人制度。由此,公司成為國內第二家,亦是華中地區首家獲批實施證券經紀人制度的券商。
2009年7月上旬,中國證監會公布了2009年證券公司分類監管評價結果,公司成功晉升至A類A級。
2009年11月13日,公司配股認購繳款工作結束,認購比例為98.8046%。本次配股是公司上市以來的首次融資,為公司的各項業務發展提供了強大的資本金支持,為實現公司長遠發展目標奠定堅實基礎。
2009年12月8日,長江成長資本投資有限公司登記成立,標志著公司直接投資業務正式啟動。
2010年
2010年11月1日,中國證監會核准同意公司以自有資金出資,在香港特別行政區設立長江證券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港幣30,000萬元。2012年2月16日,長江證券控股(香港)有限公司舉行開業慶典。
2010年10月29日,公司通過了中國證券業協會組織的融資融券業務實施方案專業評價,15家公司中排名第一;11月24日,公司融資融券業務資格獲證監會核准,成為融資融券業務試點證券公司;12月7日,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換發的經營證券業務許可證,同意公司經營范圍變更,在公司經營范圍中增加「融資融券」。12月13日,公司成功實現了融資融券業務的平穩上線,3家營業部為公司實現了融資融券業務零的突破。
2011年
2011年5月,公司申報的「結算存管質控模式」創新項目在中國證券業協會組織的專業評價中獲得第一。該模式在實踐中有效控制了結算風險,提高了結算工作能力,改善了結算工作質量,其設計思想和實施方法具有較突出的創新性和實用性,不僅為公司結算存管業務的發展帶來許多便利,也對整個證券行業有著較大地參考和借鑒價值。
2011年10月,公司營業部數量突破100家。
2011年11月28日,公司正式獲准開展債券質押式報價回購業務試點。12月19日,公司報價回購業務的首單交易在武漢武珞路營業部誕生,這標志著該項業務正式進入了試運行階段。
2011年12月14日,公司新三板首家掛牌項目「北京科若思技術開發股份公司」獲得了中國證券業協會的批准,這標志著公司實現新三板業務「零突破」。
2012年
2012年7月6日,公司首隻金融債主承銷項目——「2012年漢口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小型微型企業貸款專項金融債券」成功發行,發行總規模50億元,這也是截至當時,公司歷史上發行規模最大的債券主承銷項目。7月22日,公司主承銷首隻中小企業債——武漢四方物流2012年中小企業債成功發行。
2012年10月23日,公司獲得受託管理保險資金管理人資格。
2012年11月8日,公司收到中國證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關於參與轉融通業務的復函》和《關於參與轉融通業務試點的通知》,批准公司的轉融通業務試點資格。
2015年重要事件
2015年4月21日晚間公告,長江證券公司第一大股東青島海爾[1.56% 資金 研報]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爾投發)通知,海爾投發正在籌劃與公司相關的重大事項,鑒於該事項存在不確定性,為確保公平信息披露,維護投資者利益,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相關規定,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4月22日(星期三)開市起停牌,待有關事項確定後,公司將盡快刊登相關公告並復牌。
2015年4月28日晚,長江證券(000783)停牌原因揭曉——公司第一大股東將由海爾投資變更為新理益集團,本次股價轉讓價格確定為100億元。公司股票4月29日起復牌。長江證券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青島海爾(600690)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與新理益集團有限公司簽署了《長江證券股份轉讓協議》,海爾投資擬通過協議轉讓其持有的公司無限售流通股6.98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4.72%),轉讓價格100億元。本次權益變動完成後,新理益集團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海爾投資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G. 800字的展望海西
五年發展成績顯著
「海峽西岸經濟區」是近期兩岸各大媒體報道的熱點。海西是一個比較大的區域概念,它以福建為主體,涵蓋台灣海峽西岸,包括浙江南部、廣東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區,與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兩個經濟區銜接。
今年是福建提出並實施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戰略構想的第5個年頭。日前,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在當前兩岸關系出現重大積極變化的新形勢下,應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進一步發揮福建省比較優勢,賦予先行先試的政策,加快建設海西經濟區。
2004年1月8日,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盧展工在省十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首次公開、完整地提出「建設對外開放、協調發展、全面繁榮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在中央的支持下,支持海西發展相繼寫入十六屆五中、六中全會文件,「十一五」規劃綱要,中共十七大報告,最終上升為中央決策和國家戰略。50多個部委、中央企業與福建簽署了以各種形式支持海西建設的合作協議或會議紀要,深入實施支持海西發展的舉措。
在海西的效應中,金融機構巨資支持,海內外閩商紛紛回歸,台商加緊西進海西,更推動海西建設如火如荼。到2008年,福建經濟增速已連續7年保持在兩位數以上,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人民幣,人均超過4000美元。
兩岸金融合作可望突破
海峽西岸經濟區與台灣地區一衣帶水,經濟上有著非常強的相似性。海西經濟區新規劃的出台,將給海西帶來怎樣的經濟提升推動,哪些行業將會從承接台灣產業轉移中受益?多位專家指出,以金融為代表的服務業以及兩岸交通運輸、貿易行業等都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會。
福建江夏學院金融學教授柯原認為,根據南京第三次「陳江會」簽署的《海峽兩岸金融合作協議》,海西經濟區「先行試驗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將極有可能來自金融領域,兩岸金融領域的合作有望在銀行業、證券及期貨業、保險業全面展開。兩岸金融機構的准入及開展業務等事宜極有可能在海西經濟區先行試點,此後再向全國推行。具體說來,在資本市場層面,柯原建議以產業基金以及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作為兩岸資本市場合作先行的突破口,並制定兩岸資本市場先行的總體目標、步驟以及相應的對策。他說,設計中的兩岸資本市場合作先行先試的總體目標為:以設立海峽產業基金、大力發展兩岸民間合作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完善三板交易市場與福建產權交易中心的無縫對接為突破口,建立多層次的市場體系。
「國家支持海西先行先試一攬子試點政策將會出台,台灣金融保險業將大舉入閩;在閩台商將可以通過A股上市,台商融資渠道將得以拓寬;台商在閩與內地企業合資辦企業的股本比例有望松綁。」經濟學教授陳明森說。
專家們樂觀地表示,在金融危機進一步蔓延和不斷深化的背景下,海西經濟區建設的提速,不僅將為台灣經濟提供強勁的動力和更大的發展空間,對於推動大陸沿海地區形成完整的經濟產業鏈條也具有極其現實的意義。
在閩台商期待新發展
面對著一片叫好聲,在福建投資興業的台商們更是鼓掌興奮。「海西經濟區提速建設,將為我們台商提供更廣闊的投資興業舞台,台商在閩發展空間更大。」
漳州台商協會會長何希灝說,這是在閩台商、台胞長期熱切期盼的,對進一步加強兩岸互動十分必要。相信《意見》發布後,將對兩岸關稅互免、檢驗檢疫互認、教育交流等有實質性的推動。
福州市台協會會長庄福池認為,今後海西政策將更加靈活,吸引更多的台商到福建投資,台商的發展空間也會更大;海峽西岸經濟區的人口和經濟總量將上一個新的台階,台商在福建也就有了一個更為廣大的發展腹地。
廈門台協會會長曾欽照說,《意見》支持福建加快建設海西經濟區,對台灣同胞來說是一大喜訊。「這說明大陸高層非常重視兩岸經貿的合作,充分體現了海峽西岸經濟區在大陸經濟總體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我期望福建主動爭取政策,並把政策落到實處,加強投資軟環境和硬環境的建設。」曾欽照說。
商務部唯一定點的「海峽兩岸(泉州)農產品交易物流中心」,是集交易、物流、倉儲、冷藏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交易市場。福建閩台農產品市場有限公司總經理林成績說,海西建設為兩岸經貿交流創造了很好的環境,而「三通」後,兩岸間的運輸成本降低,提升了台灣農產品在大陸市場的競爭力。他說:「隨著兩岸經貿合作的進一步深化,希望當地政府以閩台農產品市場為試點,給予關稅方面的進一步優惠,直至實現零關稅。在條件成熟時再逐步擴大到其他區域、領域,最終建立『兩岸共同市場』。」
海西經濟區不同於一般的行政區劃,是具有地緣經濟利益的區域經濟共同體。人們有理由相信,在大機遇面前,海西經濟區建設全面提速,必將為兩岸經濟的優勢互補、共同繁榮,提供更寬廣的發展空間。
H. 長三角城市群合作與發展的模式和機制
一、長三角的概念
對於長三角,可從地理概念、工業經濟概念及泛長三角的概念等不同角度來理解,但目前通常從工業經濟角度來分析,即長三角是指由蘇、浙、滬兩省一市15個地級以上城市組成的復合性區域,具體包括上海市;江蘇省的南京、蘇州、無錫、常州、鎮江、揚州、南通、泰州及浙江省的杭州、寧波、嘉興、湖州、紹興、舟山等15個城市。本文即以此為基礎進行分析。
截至目前,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即:以民間自發推動為重要特徵的階段、以企業聯合推動為主的階段、以市場和政府推動型為主的階段、以市場推動型為主的階段。
從長三角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來看,其合作的內容呈現出不斷增加的趨勢,目前表現為「五化」,即交通一體化、人才一體化、市場一體化、產業一體化、政策一體化。
交通一體化是指長三角政府共同規劃,在未來5年內,把長三角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個小城鎮全部納入「3小時都市圈」。盡快建立以公汽、地鐵、輕軌為主的大城市公共交通骨架體系,減少對汽車的需求以形成高效率、高強度、高密度、清潔的城市空間。盡快建設滬通(上海—南通)大通道、杭州灣大通道,打通上海—寧波的快捷通道。
人才一體化主要表現在人力資源整合實現突破。長三角15個城市共同簽署了《關於建立長江三角洲人才開發一體化共同宣言》,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簽署了《關於建立長江三角洲緊缺人才培訓合作協議書》。15個城市的人事部門還在專業技術職務、異地人才服務、博士後工作合作、高層次人才智力共享、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資源共享和公務員互派等6個制度層面開展合作。
市場一體化是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本標志。它包括商品市場一體化、要素市場一體化、產權市場一體化、信用市場一體化等。目前,長三角已建立起了一批融入國內統一大市場的金融、技術、商品等要素市場,形成了一批年成交額超過百億元的商品市場。據統計,在全國十大生產資料市場中,長三角就有6個,其中包括華東不銹鋼中心批發市場、上海寶山鋼材交易市場、寧波開發區生產資料綜合市場、紹興中國輕紡城原料市場等。
政策一體化包括戶籍制度、就業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醫療制度、社會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一體化。
產業一體化則主要體現在長三角的產業分工按照「一個發展極(上海),兩個支撐點(南京、杭州),五條發展軸(滬寧、滬杭、杭甬、寧通、寧杭)」的基本格局展開。各市在區域性的主導產業、支柱產業中尋找自己的位置,因地制宜發揮自己的優勢。長三角各個城市已建立了一批自己的優勢行業和特色,如上海以金融、證券、信息為代表的高層次服務業、以信息、汽車、電子、生物工程為代表的新興工業;南京的石化、電子業,杭州的輕紡、旅遊業,寧波的石化,舟山的海水捕撈和養殖都具有相當規模。
二、長三角城市群的發展模式
1、蘇南模式
自從20世紀80年代以來,中國的鄉鎮企業就有了所謂的蘇南模式。蘇南模式是中國城郊經濟在大中城市的輻射和帶動下,通過城鄉結合,「以工補農、以工促農」,使農工商協調和平穩發展,並進而帶動工業化和人口城市化水平不斷提高的典型路子。它反映了中國70年代開始形成的鄉鎮集體經濟和鄉鎮工業在改革開放以後,在逐步實行市場經濟過程中,不斷發展壯大,並最終成為一個地區的工業化主體和地方經濟主體的發展軌跡。
新世紀初葉,蘇南模式進入創新與提高階段。如要與原來的蘇南模式有所區別,則可稱新蘇南模式。新蘇南發展模式是在經濟國際化背景下,在原有的蘇南模式基礎上,經過創新演進所形成的新型區域經濟與社會發展模式,其基本內涵是「三以三堅持」,即以實現「兩個率先」(率先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為目標,以園區經濟為載體,以打造現代國際製造業基地為引擎,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快速發展、科學發展、協調發展,堅持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國際化互動並進。具體看,新蘇南模式呈現出諸多新特徵。
外向型經濟。以外促內、內外互動是蘇南在對外開放過程中逐步實現經濟國際化的一大特色。蘇南是一個經濟基礎較為雄厚的地區,但是人多地少、資源匱乏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改革開放以來的20多年裡,蘇南一直在「外」字上做文章,堅持「兩頭在外」和「三外(外經、外貿、外資)一起上」,充分利用外部資源和外部市場,實施外部帶動戰略。統計數據顯示,蘇南外貿依存度高於全國平均數10個百分點。外資依存度高出全國平均數2倍多。
園區經濟。蘇南把開發園區的建設和管理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蘇南已建成國家級開發區10家,省級開發區38家,如蘇州4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和9個省級開發區,基本上是在1990年代初開始建設的,在基礎設施上投入了巨大的資金。經過7-9年的大規模建設,現在這些園區已進入產出階段。園區不僅是蘇南發展的外資高地;園區還是蘇南發展的產業高地;園區更是現代國際製造業基地的核心區域。
混合型經濟。蘇南鄉鎮企業的改制實質意味著傳統意義的集體經濟趨於消亡,代替它的是個私經濟和混合經濟。蘇南民營經濟發展一般有兩個來源,一是鄉鎮企業改制以後,企業出資主體變成了民間資本為主;另一來源是十五大以後在各級政府鼓勵下,民間新的投資熱情高漲。另外,由於蘇南地區位於中國長江三角洲的心臟地帶,與上海浦東近在咫尺,勞動力素質較高,很多跨國公司都選中蘇南作為它們的加工基地。因此,隨著中外合資合作的發展、企業橫向聯合的展開、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推行,中資和外資之間、城市與農村之間、地區與地區之間、企業和個人之間、企業和企業之間相互交叉滲透,蘇南地區已形成多種形式的混合經濟。
城市化。蘇南地區經濟的發展既是一種經濟鄉鎮企業化的過程,同時也是一種農村城市化的過程。目前,蘇南以大中城市為主導、以小城鎮為紐帶走上城市化之路。蘇南的城市化是以工業化為根基的,蘇南的工業化與城市化是互動並進的。本世紀初以來,隨著中心城市現代化改造步伐的加快,蘇南地區通過開發區建設、行政區劃調整、都市圈規劃等戰略措施,逐步邁進了以大中城市為主導、以小城鎮為紐帶的城市現代化、城鄉一體化的嶄新時代。這不僅有助於工業化、城市化水平的同步提升,而且有力地促進了工業與農業、城市與鄉村的協調發展。如今,蘇南城鄉企業的界限已明顯淡化,在這種情況下,鄉鎮企業總部及其營銷中心逐步進入城市,利用城市市場中心,利用城市第三產業,利用城市廠商集聚效應,降低交易成本。新一輪的城市化進一步豐富了蘇南模式的內涵。
2、溫州模式
溫州模式是指溫州人民率先運用市場機制發展民營經濟、實現富民強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模式。總結溫州模式三條重要的經驗是:一是發展市場經濟,二是發展農村的非農產業,三是發展非公有制企業。主要體現在以下特徵:
時代性。目前,我國正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初級階段是我國在生產力落後、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經歷的特定階段。而溫州模式正是在這一階段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自然打上這一時代的烙印。同時,由於溫州模式符合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商品經濟發展的要求,個體經濟、私營經濟不僅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有益補充」,而且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它有一個在較長時期內存在和發展的客觀必然性。
民本性。溫州經濟社會發展是在缺乏國家投入的前提下靠老百姓自己發展起來的,所以,溫州經濟是「老百姓經濟」,是一種「民辦、民營、民有、民享」的民本經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根本出發點是「以民為本」,從這個角度看,市場經濟就是民本經濟。就其本質而言,民本經濟是按人民自己的意志、人民自己的力量來創造財富和配置資源的。溫州模式是民本經濟的集中體現,是百姓經濟的典型代表。百姓是經濟的主體,是產權的主體,是創造財富和配置資源的主體。這正是溫州模式存在和發展極其深刻而廣泛的社會基礎。
區際性。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範式的溫州模式,區際化或區際性是其重要特徵之一。它不僅重視發揮溫州急劇增長的私人儲蓄及私人投資在區域資本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而且重視跨地區的貿易在總貿易中的重要地位。溫州是全國首批對外開放的l4個沿海城市之一,全國首批農村改革實驗區之一,並且是全國第一個金融改革試點和綜合改革試點城市。溫州已獲得「中國鞋都」、「中國電器之都」、「中國汽摩配之都」等24個「國字型大小」金名片,顯示了國際性輕工城的強大實力。「炒房」、「炒煤」、「炒車」,龐大的民間資本在四處尋找創業增值機會。現如今溫州的市場與貿易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正由貿易區際化向國際化拓展。
創新性。溫州模式的靈魂是創新。凡是到過溫州的人,就不難發現溫州人在思想觀念、運行機制、企業制度、政府職能等方面都在大膽創新。溫州人把黨的改革開放政策同本地實際相結合,敢於沖破一切束縛生產力發展的舊觀念、舊思想、舊框框,率先進行市場改革,率先發展家庭工業、個體私營經濟、專業市場,率先推行金融浮動利率,率先經營包機航線,率先建設中外合資的地方鐵路,率先發展股份合作經濟,率先探索公有制的多種實現形式和途徑,率先培育社會中介組織,率先建立私營企業的地方性法規,現在又正在努力基本實現現代化,努力成為東南沿海城市群的「領跑城市」,到2010年,把溫州建設成為我國東南沿海現代化的工業、商貿、港口、旅遊城市。如此等等,無一不體現出溫州人的敢為人先、開拓創新精神。
發展性。用歷史的、發展的觀點來看,溫州模式不是永遠停止在一個水平上,而是隨著溫州經濟社會的發展而不斷發展的。溫州模式不是一成不變、永遠如此的,而是與時俱進、不斷發展的範式。溫州模式的發展要保持其持久的內在生命力,不僅取決於溫州模式自身的不斷創新和有序演進,取決於溫州經濟與文化、經濟與政治、經濟與社會的良性運行和協調發展,取決於溫州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化的全面推進和發展,還要取決於整個國家的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化和發展。
3、浦東模式
20世紀90年代浦東通過開發區龍頭的帶動形成了由都市經濟支持的中心城區和開發區、由城鎮經濟支撐的中小城鎮共同構成的城市體系即「中心城—開發區—中小城鎮」體系,因此我們把這種以開發區帶動整個地區城市化的方式稱為浦東模式。
浦東開發開放是在我國一個特大型國際大城市裡進行的,具有全方位、多領域、高起點的特點。它肩負著黨中央賦予的推動上海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帶動長江流域經濟騰飛的重要使命。這就決定了浦東新區在開發戰略上要注重塑造以金融、商貿等第三產業群為支柱的現代化國際中心城市功能;要多元化地籌措資金,保證社會和經濟高速發展的需要;要制訂和推行一系列符合國際慣例的政策,使國內外投資者較快地適應辦事程序,便於對投資的回報作出基本預測;要處理好新區建設和上海舊城改造的關系,以東西聯動等方式把城市建設推上新台階;要搞好土地的規劃、開發和管理,充分發揮土地開發的效益。這五個方面是浦東開發開放帶有戰略性的重大問題。鑒於此,當時上海市委、市政府確定了浦東開發開放要實施五個戰略,這些也是浦東模式的特徵:
金融貿易、基礎設施和高新技術產業化「三個先行」。浦東新區的起步,是金融貿易先行,先行發展金融、商貿等服務性的第三產業。這樣,一方面可以為浦東開發開放創造良好的金融環境,為新區建設提供資金來源,為今後上海真正成為金融中心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通過建設自己的商業街、商業中心、中央商務區,開展出口貿易等,使上海成為全國各省市產品的大貿易市場和亞太地區貨物集散中心之一。其次,城市化也是一個基礎設施的發展過程。當時對上海來講,浦東新區之所以是一個有待發展的區域,根本原因是越江交通不方便。因此,開發開放浦東,頭等重要的是基礎設施,以越江交通、通訊、能源等項目為重點,把浦東浦西連為一體,這樣浦西的經濟能量自然會順勢蔓延,形成千軍萬馬開發浦東的燎原之勢,使浦東成為城市布局合理、交通網路完善、通訊系統便捷和生態環境良好的現代化、多功能新城區。最後,城市化更是一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發展過程。通過吸引技術含量高的內外資項目,移植世界先進技術,使浦東成為上海乃至全國科技創新和高科技產業的重要基地,實現越過一般工業化直接進入後工業化的發展跨越。
多元化籌集資金。要把浦東新區建成一個現代化的國際新城區,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當時估計,在浦東開發開放的前五年,基礎設施、基建項目和工業、商業、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投資需要近百億美元。通過多元化、多渠道地籌集資金,主要包括七個方面:中央的政策資金、新區財政收入和土地批租收入、內聯投資、發行證券、外商投資、國外貸款、國內金融機構融資等等。
以政策為第一推動力。在中央的支持下,當時浦東新區不僅有全國各大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經濟特區的全部優惠政策,而且在第三產業方面實行了一系列浦東特有的新的開放政策。例如,允許外國企業在浦東新區開辦百貨商店、超級商場等第三產業;允許外資在整個上海范圍內開辦銀行、財務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允許上海設立證券交易所,為浦東開發開放自行審批發行人民幣股票和B種股票;允許在外高橋設立中國開放度最大的保稅區,也就是自由貿易區。正是在中央這些政策的支持下,在浦東新區率先進行了外資銀行經營人民幣業務,建立中外合資保險公司、外貿公司和零售商業企業等試點,把對外開放擴展到金融、貿易、電訊、會展、旅遊以及律師、會計、咨詢、教育、醫療等服務貿易領域。
東西聯動、城鄉一體化。浦東開發要以浦西為依託,讓浦西雄厚的經濟基礎和豐富的人才資源,為浦東開發提供強大的物質基礎。同時,浦東開發又推動了浦西的改造和發展,為上海成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中心之一,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歷史的發展機遇。通過浦東浦西聯動發展、功能互補,實現管理體制一體化、城市規劃一體化、市政建設一體化、產業發展一體化、城鄉發展一體化,促使上海城市面貌發生巨大變化。當時,市政府特別確定浦東未來的城市化地區,融入上海的城市規劃布局。浦東陸家嘴中心地區2平方公里同浦西的外灘、南京路4平方公里,共同構成上海的中央商務區;浦東陸家嘴金融貿易區28平方公里,與浦西30平方公里共同組成上海市的中心商業區;內環線內浦西80平方公里與浦東40平方公里共同構成上海市的中心區域;沿著浦江兩岸,外環線內浦西的400平方公里和浦東的200平方公里共同形成上海的主城區。
綜合管理土地資源。土地資源是浦東開發開放的基礎資源。為了科學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資源,浦東從開發開放之初就十分重視對土地資本的管理。從土地預徵到一級市場批租出讓,從二級市場的土地使用權轉讓到房地產交易,都形成了一套規范化、法制化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一是實行土地預征,控制土地潛在效益(這種做法相當於現在的土地儲備)。在不改變土地使用權和使用性質的情況下,把這部分土地由農村集體的所有權和管理權轉為國家所有、國家管理,這樣有效地控制征地費用的上漲,降低開發成本,使開發建設帶來的部分土地級差增值效益留在國家手中。二是國家投資成片開發,控制土地一級市場。市政府和浦東新區管委會投資成片土地的開發建設,把財政資金投入到國資開發公司,並把成片土地批租出讓給這些開發公司,由這些開發公司組建合資企業或股份制企業,進行「七通一平」建設,然後再轉讓。三是按規劃帶項目批土地,規范土地二級市場。明確規定所有內外商投資的項目,必須符合浦東新區的總體規劃。凡是沒有項目或者項目不符合規劃的,一律不批土地。對於拿了土地、項目遲遲不開工、資金長期不到位的,就收回土地。四是實行補地價政策,防止國家土地資源流失。五是加強對房地產市場的宏觀調節等。
三、長三角城市群合作與發展的目標和協調機制
1、長三角城市群合作與發展的指導思想
結合世界經濟發展趨勢、國內經濟發展格局及長江三角洲在我國及東亞地區的發展現狀與條件,長江三角洲的戰略定位應是:中國及國際(東亞經濟區)的重要經濟、金融、貿易區,中國的知識產業研發中心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其產業結構總體呈現「二、三、一」格局,第二產業以技術、知識密集型產業為主導,第三產業以貿易、金融、咨詢、信息服務、旅遊及賓館業為主導,第一產業以優質、高效的現代化農業為特徵。
從這一戰略定位的要求出發,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合作與發展的基本指導思想應該體現「高起點、高層次、多方位、新模式」的特點。
高起點——新一輪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與發展的方向,不僅是為了以整體優勢面向國內市場,在國內經濟中的地位更加凸顯,而且更是為了參與國際經濟循環,面向國際市場競爭。面對經濟、科技全球化的趨勢,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要以更加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在中國地域分工體系發展過程中,使長江三角洲成為國內外經濟循環的接軌區和融合區,充分發揮極化和擴散效應。
高層次——新一輪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與發展的著眼點,應該是增強區域經濟綜合競爭力。其關鍵在於增強知識生產、分配與使用的能力,提高科學技術水平,在國內率先成為創新和創新應用的中心,率先建立科技先導型經濟。因此,區域合作的重點應放在促進人力資源開發和未來技術利用的高層次上,通過合作加快教育和科技的發展,提高研究與開發能力,從而帶動區域的整體技術水平。
多方位——新一輪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與發展的范圍,應該是在擴大地區間開放領域和開放程度基礎上的多方位全面合作。即使各成員經濟體能夠最大限度地獲取發展區域內經濟合作的好處,又有與區域外發展經濟聯系的充分空間。因此,除了已經開展的基礎設施建設合作外,還要進一步開展以區域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為核心的產業全面合作,以及電信、咨詢方面和服務業領域的嘗試性合作。
新模式——新一輪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與發展的形式,應該是在形成利益互動的協調機制的基礎上,開創更為規范、更為緊密的長期合作局面。根據長江三角洲地區高密度城市群的特點,構建有某種特定內化結構系統、開放系統及系統結構巨大的城市群的區域經濟發展的新模式。
2、長三角城市群合作與發展的戰略目標
根據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合作與發展「高起點、高層次、多方位、新模式」的要求,其要實現的戰略目標是:
進一步確立長江三角洲在長江經濟帶乃至全國的經濟主導地位,未來10年內力爭使該地區成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亞太地區經濟發達地區之一;
進一步發展成為具有較強國際競爭能力的外向型經濟示範區,通過廣泛參與國際分工和競爭,成為國內外市場的接軌點和國內與國際經濟循環的戰略支點,帶動全國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重點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以及成為新技術改造傳統支柱產業的基地,並且成為我國重要的產業改造和創新基地,在長江經濟帶及全國起產業示範作用;
培育和完善上海的城市綜合功能,增強其集聚輻射能力,進一步鞏固上海在長江三角洲及長江經濟帶的「龍頭」作用,更好地為全國服務。
為此,要充分發揮長江三角洲的比較優勢,加速經濟社會和環境的協調發展,到2010年,成為經濟實力最雄厚的,以市場導向為主的半緊密型區域經濟聯合體;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個經濟實力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區域內產業結構高度化、區域經濟外向化、經濟運行機制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長江三角洲經濟共同體。
3、長三角城市群合作與發展的基本原則
為了在一個高起點、高層次、多方位、新模式的框架內展開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合作與發展,實現其總體目標,除了要採取相應的政策措施外,首先要確立若干基本原則:
互惠互利,共同繁榮。長江三角洲的區域合作與發展,不能期望用行政推動型方式來實現合理的區域分工,而要以利益關系為紐帶,以經濟促動型為主的方式來推進,具體模式有二:一是市場群落——商業城鎮——城鎮網路——區域經濟網路——區域經濟聯動發展;二是企業群落——企業城——城鎮網路——區域經濟網路——區域經濟聯動發展。在此過程中,不能靠損害一個地區的利益去增加另一個地區的利益,而要在充分尊重各地不同利益的基礎上,通過利益協調和利益分享的機制使各地都能從區域合作中獲得好處,取得「雙贏」局面。
揚長避短,優勢互補。區域合作的目的在於獲取分工協作的好處,使總體利益最大化,因此各地區的經濟發展都應通過市場選擇,揚其所長,避其所短,按比較利益原則進行合作。通過區域內的要素流動實行互補,充分利用各地有利的自然資源、經濟條件和社會條件,消除不必要的重復建設,盡可能節約人、財、物的消耗,使不具有產業絕對優勢或絕對優勢很少的地區也能獲得較充分的發展機會,使具有許多產業絕對優勢的地區能夠集中配置於一個或少數幾個具有更高絕對利益的產業上,最大限度地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市場主導,政府推動。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要以市場機制為基礎性的協調力量,通過強化市場的資源配置功能來擴展地區合作秩序,深化區域分工體系。與此同時,中央政府及各地政府要採取積極措施加以引導與推動,消除區域合作中的各種行政性保障和市場自身無法克服的障礙,以保證區域合作的有序化。
多邊協調,互相聯動。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是兩省一市的整體性合作,不能搞雙邊關系協調,而要從區域合作的角度形成多邊協調關系,形成區域內整體性行動,實現各地區相互之間的聯動效應。
4、長三角城市群合作與發展的協調機制
在上述原則指導下,區域合作與發展的協調機制的設計大致有兩種類型可供選擇:一是制度化的協調機制;二是非制度化的協調機制。這兩種協調機制的運作方式及內容是不同的,其成效也有所不同。
四、區域合作協調機制比較
制度化
非制度化
締結條約或協議,具有法律強制性
由領導人作出承諾,缺乏法律效力
進行集體談判
採取集體磋商形式
組成嚴密的組織
鬆散的組織形式
一般來講,制度化的協調機制更有利於推進區域緊密型合作與發展,但這需要具備相應的條件,如中央和地方關系,行政體制框架、外部競爭環境、內部經濟關聯等。從目前我國實際情況來看,實行制度化的協調機制尚不具備,宜通過「倡導式」的機制不斷擴大地區合作的范圍。從原則上來說,採取「自主參與,集體協商,共同承諾」的方針,其行事方式應是以相互尊重、平等協商、資源和漸進的方式來處理各種事務,採取協商一致和非約束性的運作方式。具體構想為:
把設定區域發展目標作為推動力。也就是,確立明確的目標和實現這個目標的內容;為實現這個目標制定行動議程;通過單邊行動和集體行為來落實議程。這樣,目標本身就成為長江三角洲區域合作不斷發展的一個動力機制。
有一套制度化的議事和決策機制。定期召開市場高層會議,為各地政府就地區經濟發展問題進行協商並形成共識提供必要的經常性機制。它既有靈活性(包括在議程安排和進行承諾,就有了「隱形壓力」,必須完成。長江三角洲16個城市經濟協調會成立以來,在商貿、旅遊等方面已取得重要進展。今後,「協調會」作為一個制度化的議事機構要繼續發揮自身作用,進一步推動長江三角洲各城市之間、鄉村之間及城鄉之間的合作向高層次、寬領域、緊密型方向發展。
建立起一套功能性的機構。除負責日常聯絡和組織工作的秘書處外,還應設立各種專業委員會和工作小組。它們具有一定的管理、協調、研究分析和組織職能,並越來越具有一定的常設性質。如可設立長江三角洲區域規劃委員會、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管理委員會、太湖流域環境保護與治理委員會等專業或綜合職能管理機制。
建立合理的投資管理機制和區域共同發展基金制度。要按照區域開發銀行的模式。組建長江三角洲開發銀行,參與國家投資項目的「拼盤開發」融資,也可以按照商業銀行法則,經過嚴格審貸,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開發項目實行一般商業貸款或短期融資。在此基礎上,應建立區域共同發展基金,使協調機構具有相當的經濟調控能力和投資管理能力,以促進區域合作與發展。
鼓勵建立各類半官方及民間的跨地區合作組織。例如,建立在政府指導下的長江三角洲城市聯合商會和行業協會,大企業聯合會和企業聯誼會,產權交易聯合中心和證券交易中心,以及長江流域發展研究院和長江三角洲發展研究中心等。
作為區域合作的制度創新,「倡導式」協調機制的運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當地政府的行為方式。為了形成這種協調機制,最重要的是要有具體的實際的東西來逐步啟動,先易後難,從時間中走出一條路來,逐步予以完善。以後隨著中央與地方關系的調整,行政體制的改革,逐步淡化政府產值業績考核,以及經濟區劃功能逐步替代行政區劃功能,這種協調機制可以進一步轉向制度化的正規方式。
I. 中國投資銀行的前景
非常不錯,且有越來越集中的態勢,像中金公司、中信證券、銀河證券這樣的大券商越來越吃香
J. 網路文藝概念股可投資哪些股票
華誼兄弟(300027,股吧)300027
研究機構:東北證券(000686,股吧)分析師:耿雲撰寫日期:2015-08-27
報告摘要:
2015年1-6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2.93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67.26 %;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04億元,同比增長35.41 %;實現基本每股收益0.36元。
三大主營穩健發展,積極探索IP 衍生業務。影視娛樂版塊主營收入較上年同比增長110.92%,毛利率達42.52%,報告期內公司一共上映9部電影,電視劇業務、藝人經紀與相關服務業務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76.87%,影院等主營業務齊頭並進,已投入運營的影院為15家。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版塊收入較上年同期相比增長151.44%,報告期內新增兩個項目,公司目前累積簽約項目已達13個,公司4年內建設20個項目的計劃已經完成過半。互聯網娛樂版塊收入較上年同期同比增長351.74%,毛利率達82.44%,主要是由於對廣州銀漢科技有限公司半年度全部並表,另外,公司加強與互聯網公司和各大運營商的合作,與百視通的戰略合作項目「星影聯盟」運轉良好,粉絲經濟值得期待。
定增增加財務流動性,加深與互聯網企業的融合。公司近期擬向阿里創投、平安資管、騰訊計算機和中信建設四家非公開發行新股1.46億股,實際募集資金達36億元。
影視傳媒行業龍頭,企業後勁十足。公司不僅擁有IP 資源和製造能力,也通過互聯網娛樂和實景娛樂獲得了IP 資源的變現實力,我們看好公司長期發展。預計公司2015-2017年每股收益分別為0.75元、0.93元、1.15元,目前股價對應PE 分別為 53x、43x、34x.
風險提示:影視業務收入波動,衍生業務短期內的利潤低於預期
歌華有線(600037,股吧):收入乏力導致業績低於預期 新業務發展尚需時日
歌華有線 600037
研究機構:高盛高華證券分析師:廖緒發撰寫日期:2015-09-02
與預測不一致的方面。
歌華有線公布上半年業績,收入持平,凈利潤同比增長58%。凈利潤高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有效稅率為0%,而去年下半年為25%。剔除稅的影響後,稅前利潤同比增長19%,低於我們55%的全年凈利潤增速預測。
投資影響。
主要不利因素:(1) 收入增速自一季度的2%降至二季度的-2%。由於有線電視用戶人數持續下降,上半年會員費收入同比下降2%。我們認為有線電視運營商正面臨著來自互聯網電視和I.TV 等其它視頻服務供應商的更加激烈的競爭,其用戶可能將繼續流失。(2) 新業務的發展仍需時日。上半年廣告收入同比增速放緩至17%,高清互動平台用戶增長11%至432萬。寬頻用戶同比增長33%,但仍然僅占高清互動用戶的8%。其它如電視影院、電視游戲、大數據、電視購物等新業務的收入貢獻非常有限。
主要積極因素:(1) 主營業務成本下降3.3%,原因在於資本支出下降推動折舊攤銷持續下滑。息稅前利潤率因此從14年上半年的4%升至6%。(2) 管理層仍在積極地從單一的有線電視運營商轉型為更加綜合的傳媒集團,具體途徑是繼續投資於上游內容、增值服務並與其它企業(如百視通)結盟以推動用戶價值最大化。
我們將2015-17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14-22%以反映收入的下降,並將2018-20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24-28%,從而我們的12個月目標價格也相應下調了28%至人民幣21.2元(仍基於18倍的2020年預期市盈率對應的股權價值貼現得出)。維持中性評級。風險:新業務擴張快於/慢於預期。
東方明珠:因競爭優勢強勁,估值具吸引力而重申買入評級
東方明珠(600637,股吧)600637
研究機構:高盛高華證券分析師:廖緒發撰寫日期:2015-08-24
建議理由。
我們重申對東方明珠的買入評級,新的12個月目標價格為人民幣48.03元,對應43%的上行空間。1) 重組後,東方明珠已成為業務覆蓋全產業鏈的綜合傳媒娛樂巨頭,我們認為其龐大的用戶規模、貨幣化機會、上游內容儲備以及播控牌照方面的政府支持將為公司帶來競爭優勢。2) 盈利增長勢頭強勁,2015-17年預期增速為33%,多項業務處於快速增長階段,且管理層正在積極尋找並購機會。3) 估值具有吸引力,當前股價對應的2016年預期市盈率為23.9倍,而中國傳媒行業平均為33倍。
推動因素。
(1) 並購。管理層表示將積極尋找全產業鏈並購機會,以擴大用戶規模、對內容進行貨幣化以及進入新的娛樂子行業。(2) 激勵計劃。管理層計劃在年底前推出員工和管理層激勵計劃。如果實施,這將通過將員工薪酬和公司業績掛鉤而促進公司長期增長。(3) 上海迪斯尼。我們認為2016年初上海迪斯尼的開業將提振中國文化旅遊業的總體增長。
估值。
上半年業績發布後,我們將2015-17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了2.9%-0.7%,並考慮到業務結構的小幅調整而將2018-20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了1.7%-3.0%。我們的12個月目標價格也相應從49.37元降至48.03元,仍基於18倍的全球同業市盈率均值,其中採用了2020年預期每股盈利,然後貼現回2016年,股權成本為8%。我們新預測所得出的2015-20年每股盈利年均復合增速為28%,目標價格對應34倍的2016年預期市盈率,與當前行業均值一致。
主要風險。
IPTV 用戶增長和互聯網電視貨幣化速度慢於預期。執行風險導致並購整合成本高於預期。
中南傳媒:傳統業態高效增長,數字教育持續拓展
中南傳媒(601098,股吧)601098
研究機構:首創證券分析師:張炬華撰寫日期:2015-09-11
投資要點。
業績描述。
公司2015年上半年營業收入43.96億元,同比增長13.7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88億元,同比上升23.02%,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08億元,同比減少22.95%。基本每股收益0.44元。
2015年9月8日,中南傳媒與培生教育出版亞洲有限公司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一致同意以各自的資源、資金、產品及品牌為基礎,原版教材引進、定製開發本地化教材教輔、數字教育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共同開發適應中國教育的產品,聯合打造教育「龍頭」品牌。
業績點評。
凈利穩健增長,傳統業態高效增長助毛利率上升:公司2014年凈利潤增長率為23.02%,保持了穩健的發展速度。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整體銷售毛利率由去年年報的40.67%繼續上浮了約2個百分點到打了42.68%。而這一成果的貢獻者並不是數字教育、金融服務等新業態。尤其是在數字教育由於成本較高且收入只能到下半年實現而毛利率較低的情況下,公司出版、發行兩項主業收入保持較快增長,同時有效控製成本上升,毛利率相較去年年報均明顯提升。在公司營收格局仍以傳統業態為主的情況下,傳統業態經營效率的每一點提高,都會給公司整體數據帶來明顯提升。
天聞數媒持續快速發展,攜手培生教育鞏固數字教育領先地位:2014年,公司旗下天聞數媒在業務拓展和營收增長方面均實現了重要飛躍。2015年上半年,天聞數媒繼續完善在線教育和數字文化兩大產品線,市場拓展與產品研發齊頭並進。截至報告期末,天聞數媒在線教育產品已覆蓋20個省(市、自治區)共 87個區縣,AiSchool 在線教育解決方案單校產品已累計拓展至713所學校,區域教育雲產品和「三通兩平台」項目新拓展多個區域。產品研發方面,繼續加大內容資源建設力度。報告期內上海閔行區共有70餘所學校參與資源建設與共享,共建 12000餘條內容資源。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實施的數字教育重點項目集中在下半年驗收交付,其實現的收益將在下半年體現。2015年上半年,天聞數媒實現營業收入 2235.84萬元。
公司最新與培生教育簽訂了合作協議。培生教育(PEARSON EDUCATION LTD)是全球領先的教育集團,迄今為止已有150多年的歷史,其旗下擁有培生教育、金融時報和企鵝三大集團,分別在教育書籍、商業和政治新聞以及大眾讀物的領域領先市場。培生教育出版集團於2011年重組,並分別成立國際和北美分部。
盡管培生教育約70%的銷售收入來自北美,他們的經營范圍卻覆蓋超過50個國家和地區,培生國際總部設在倫敦,並在歐洲、亞洲和南美設有辦事處。培生教育旗下擁有在各個學科備受矚目的教育品牌包括: 朗文集團( Longman,Prentice Hall ) 、Scott Foresman 、Addison-Wesley、以及CummingsBenjamin 等。培生教育集團年銷售額約50億美元,在高等教育、中小學教育、英語教育、專業出版、考試測評、網路教育等眾多領域位居全球之首,幫助全世界一億多人接受教育與培訓。在過去的5年中,培生教育集團以高於市場平均增長的速度,引領教育出版潮流。
與培生教育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將對公司鞏固數字教育領先地位提供優勢資源保障,在國際教育的數字化產品、教育雲平台發展、AiSchool 的優化與市場拓展等各個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發行業務再創新高,傳統業態積極改革:2015年上半年,公司在傳統業務方面,繼續注重夯實教輔教材內容資源建設以及圖書品牌建設。其中發行業務進一步創新營銷模式,截至報告期末已有近 200家校園書店開業,通過延伸銷售終端,提升市場服務,繼續保持教材教輔和一般圖書發行穩中有升的良好局面。自有文化產品的開發和發行來勢喜人,《一手好字》、《翰墨飄香》發行突破 40萬冊,銷售碼洋過千萬元,市場反響良好。文化產品銷售實現營業收入 2.8億元,同比增長 36%。新教材公司在省外大力推廣湘版教材教輔,春季義教教材發行總冊數 3920萬冊,同比增加約 25%。
新老業態齊頭並進,長期走勢看好:我們認為,公司作為業態轉型升級較為成功的龍頭傳媒股,新老業態齊頭並進,長期走勢看好,維持「買入」評級。
風險提示傳統出版企業改革進度低於預期;文化金融協作項目進展緩慢;國家政策出現重大變化。
中文傳媒:新業態全速崛起,舊業態亟待減負
中文傳媒(600373,股吧)600373
研究機構:首創證券分析師:張炬華撰寫日期:2015-06-30
投資要點
公司簡介
中文天地出版傳媒(601999,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公司」)於2010年12月21日完成重大資產重組,以主營業務整體借殼上市,是江西省出版集團公司控股的多媒介全產業鏈的大型出版傳媒公司。
投資要點
公司積極進軍新媒體、數字出版領域。2015年1月,公司完成對北京智明星通科技有限公司的並購重組,有效注入互聯網基因,邁入互聯網國際化平台領域。近年來,公司產業結構升級效果初現,毛利率最低但營收佔比最大的貿易板塊營收規模縮小。我們認為,公司業務轉型決心較強,正修正業務結構,對部分業務進行縮減規模或中止業務,這是企業業務轉型的必經之路。通過促融合和調結構,公司對自身改革的方向和轉型後的定位將更加明確,整體經營效率將顯著提高,逐步向同行看齊。
投資建議
綜合考量,我們預計公司原有業務2015-2017年營業總收入為123.91億元、136.56億元和156.45億元,同比增長17.97%、10.21%和14.57%;歸屬上市公司凈利潤為12.87億元、16.78億元和21.80億元,同比增長58.70%、30.63%和29.95%。EPS 為0.93、1.22和1.58,對應目前股價28.31元的市盈率分別為30.44倍、23.20倍和17.92倍。
風險提示
智明星通業績低於預期;物資貿易效率低下;新老業態不匹配。
鳳凰傳媒:業績呈現增長態勢,智慧教育及新業務生態充滿前景
鳳凰傳媒(601928,股吧)601928
研究機構:長江證券(000783,股吧)分析師:劉疆撰寫日期:2015-08-21
傳統業務表現穩健,新業態板塊加速發展。傳統業務方面,上半年出版、發行的毛利率分別達到34.12%(同比增加10.65%)、30.18%,特別是專司職教圖書發行的鳳凰職教圖書公司上半年利潤更是增長235.14%;公司在上半年開卷零售市場名列全國第二,旗下譯林出版社在文藝類圖書出版單位中總體經濟規模排名連續六年第一;省外和國外市場也進一步拓展,省外教材發行已大幅超越省內的基礎上起始年級使用學生數新增30萬,新教材《書法練習指導》發行100萬冊,國外獨立開發運營《冰雪奇緣》系列累計銷售300萬冊;總體而言出版、發行業務仍然呈現積極面貌。新業態方面,軟體開發、教育培訓等新板塊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25%,毛利率超過75%;影視有11部作品籌備立項,游戲方面鳳凰慕和年內還將推出7款游戲並籌備單獨上市,通過並購3DM和鳳凰游俠,單機游戲的市佔率達到75%左右,鳳凰數據取得取得ISP、IDC雙牌照,成為華東最大的雲計算中心。
整合資源優勢,加速智慧教育布局和數字化轉型。公司致力於轉型為智慧教育運營者和全媒體版權運營商:智慧教育方面,依託全國幼教出版第一優勢(幼教門戶下半年上線)、處於龍頭地位的K12在線教育板塊(以上半年注入的學科網為拳頭,)影響力以及職教雲平台項目(鳳凰創壹在職教領域卓具特色),有望形成包含幼教、K12、成人職教為一體的全國最大在線教育體系;數字化板塊方面,雲計算業務的發展使得鳳凰數據公司呈現爆發之態;此外,公司組建全媒體大眾出版公司,在紙書出版、手機閱讀、游戲出版、影視製作等進行全媒體、全版權運營嘗試,完善的資源整合進一步提升資源優勢,更有利於公司轉型。
投資建議:公司在出版發行領域處於龍頭地位,主營業務穩定增長,國內國外業務雙獲豐收;新業態布局完備,是國內罕見的真正實現全媒介、全內容覆蓋的綜合傳媒集團,而智慧教育與數字化業務的全面推進則為後續的成長打開了空間,維持「買入」評級。
華錄百納:利潤率下降導致業績低於預期,新業務仍需時間
華錄百納(300291,股吧)300291
研究機構:高盛高華證券分析師:廖緒發撰寫日期:2015-09-02
與預測不一致的方面
華錄百納公布上半年收入/凈利潤同比增長300%/38%(上半年報表包含藍色火焰)。二季度收入/凈利潤增長139%/30%,而一季度增幅為783%/53%。凈利潤38%的增幅低於我們此前66%的全年預測,但其中計入了資產減值。
投資影響
主要擔憂因素:(1)毛利率下滑至20%,而去年上半年為34%,主要由於綜藝節目表現落後,特別是《造夢者》和《前往世界盡頭》。電影業務也不及預期,《爸爸的假期》票房僅為1.16億,低於預期。(2)電視劇業務正在經歷從傳統電視渠道向新媒體轉型的艱難時期,我們預計短期內將對增長造成拖累。
主要積極因素:(1)公司正在積極向體育營銷擴張,包括7月16日與歐洲籃球冠軍聯賽簽訂合約獲取了該賽事在中國大陸地區15年獨家版權和商務開發權利。(2)綜藝節目進一步鞏固:7月12日,公司簽約韓國知名綜藝節目導演金榮希,並將於2016年一季度播出金導演的首個節目。公司表示《最美和聲》和《女神的新衣》等現有節目進展良好。
鑒於資產減值損失、綜藝節目和電影收入低於預期,我們將2015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了16%;我們還將2016-17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了6-7%、將2018-20年每股盈利預測下調了6-9%以反映收入增長的下滑。我們的12個月目標價格也相應下調9%至人民幣25.90元,仍然基於2020年18倍的預期市盈率對應的股權價值貼現回2016年得出,其中採用8%的行業股權成本。維持中性評級。風險:新業務擴張快於/慢於預期。
新文化:與愛奇藝達成戰略合作,進一步延伸IP戰略發展空間
新文化(300336,股吧)300336
研究機構:長江證券分析師:劉疆撰寫日期:2015-09-02
報告要點
事件描述
公司公告,已於8月31日與愛奇藝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作期限五年,合作期滿後,雙方可根據具體情況續簽協議或延長合作期限。
事件評論
合作為公司IP 開發戰略的推動帶來重要助力。根據艾瑞5月數據,愛奇藝PPSPC 端擁有3.25億月用戶、13.8億小時的月使用時長和4866.1萬的日均用戶,移動端擁有1.85億月用戶均位列第一,合作將為公司的內容分發運營帶來極優質的互聯網渠道資源。具體來看合作類別、形式非常值得期待:1、電視劇、網劇方面:各種方式就電視劇合作不低於2部,基於公司現有的成熟知名IP 開發有線合作不少於1部,定製網路劇、網路欄目孵化IP 合作項目不少於2部;2:電影方面:每年合作電影項目不少於1部,共同研發、投資和製作具有強烈網路屬性的電影項目,推進電影IP 的全產品開發。我們認為,基於優質IP 的多產品線開發逐漸成為提升內容價值的必要途徑,而網劇開發及互聯網推廣則是實現的重要路徑,愛奇藝作為網路視頻行業龍頭, 近期推出的《盜墓筆記》單月獲得約20億點擊成為現象級網劇,印證了其在這方面的經驗和實力,此次合作將帶來極大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