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政治政策和貨幣政策如何影響證劵市場 急要答案謝謝
宏觀經濟因素是影響證券市場長期走勢的唯一因素。宏觀經濟因素對投資領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對證券市場產生重大影響。二是宏觀經濟的運行決定了證券市場的總體運行態勢。下面我將結合我國宏觀經濟的政策和宏觀經濟的運行周期兩方面論述宏觀經濟因素如何對證券投資市場產生影響。一. 宏觀經濟的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我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雖然30年的改革開放成績斐然,但是許多方面還沒有完全市場化。國家的宏觀調控仍然是發展經濟的主要動因。通過中國股市10餘年的發展經歷,我們看到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對證券投資市場有著重要的影響。1. 利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利率水準的變動對股市行情的影響最為直接和迅速。一般利率與股票反向。利率下降時,股市上漲。利率上升時,股市下降。在08年10月9日,央行存款利率為5.58%(5年年利率),當時滬市指數為2100點左右,而後央行存款利率一調再調08年10月30日為5.13,11月27日為3.87,12月23日再次調整為3.60。那麼股市中表現出明顯反應,股市從最低點1600點左右漲至今天的近2900點。從這一變化,足以證明利率對股市直接的影響。究其原因,利率上升公司借貸成本增加,公司因融資能力相對減弱不得不選擇縮小縮小生產規模,導致公司利潤下降股票價值因此下降。同時,利率的上升使得場內資金轉向銀行和債券,也是導致股市下跌的原因。反之,利率下降,股市上漲也是同樣的道理。2. 匯率變動對證券市場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開放,證券市場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證券市場受匯率的影響也越來越大。2005年7月至今,人民幣匯率一直在下調,從人民幣匯率走勢圖來看(見圖1),2007年12月至2008年12月匯率下調幅度最大,2007年12月的匯率為美元兌人民幣7.3:1,當時的上證指數為5200點左右。一年後,2008年12月,匯率為6.83(之後匯率一致在6.83附近)而大盤在1600左右,大盤縮水3600餘點。不得不承認其中匯率下調是大盤大跌的原因之一。 匯率下調,人民幣升值,對於股市來說,本國產品競爭力減弱,出口型企業利潤受損,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其中一駕陷入困境,股市自然下跌。3. 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國家的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非常大。自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採用擴張性貨幣政策。如3月18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信貸結構調整,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指導意見》(銀發[2009]92號),要求人民銀行系統和各金融機構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和《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08]126號)精神,認真執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促進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意味著一方面社會貨幣供給總量擴大,使更多資金進場,對證券市場交易有著積極的影響。另一方面,貨幣政策寬松,利率降低投資者成本也相對降低,上市公司運營成本也降低。自2009年3月以來,股市明顯上漲近30%,可以說得益於寬松的貨幣政策。4. 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金融危機以來政府不斷提高轉移支付水平,創造更多的社會福利條件。如出口退稅,家電下鄉政策。這些優惠政策會是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和購買力水平提高,從而增加社會總需求,帶動經濟的發展,從而間接促進證券指數上升。 在金融危機爆發後,我國政府出台了龐大的4萬億投資計劃,國務院批准了十個重點產業的調整和振興規劃。這樣宏偉的計劃對社會總需求產生的乘數效應和擠出效應,可以直接刺激經濟。從而刺激股市,4萬億計劃帶動水泥、鋼鐵、建材等行業的發展。其中一隻題材股600293三峽新材,自計劃出台後已經上漲近一倍。由此可見,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影響深遠。當然,某些政策也會使證券市場受到負面影響,比如2007年被稱之為530的大跌,就是因為出台上調印花稅的政策。綜上,證券市場受到宏觀經濟政策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二. 經濟運行周期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在我國股市10餘年的發展歷程中經歷了幾次熊市和牛市的交替,其證券市場周期初露端倪。而證券市場的周期與經濟運行的周期之間存在著必然的聯系。如07年CPI指數和GDP達兩位數時,股市形式一片大好,而08年兩個指數下降時,股市也陷入下跌。當經濟周期進入衰退期時,CPI,PPI指數雙雙下降,引起通貨緊縮,通縮造成工廠利潤減少,工廠倒閉,失業人數增加,消費減少,導致更多的工廠倒閉,這樣惡行循環,導致公司的股息,紅利分配隨之不斷下降,持股的股東也因收益下降紛紛拋售,使股票價格下跌證券市場也隨即陷入衰退期。反之亦然。這是經濟周期對證券市場影響之一。值得注意的是,經濟周期與證券市場的周期並不一致,證券市場的反應相對宏觀經濟要慢一些。可以通過對先行指標,同步指標,後行指標,以及GDP對證券市場的走勢進行預測。以上是我對宏觀經濟政策和宏觀經濟運行對證券市場的影響的一些理解,在進行證券投資時關注國家出台的宏觀經濟政策,把握國家的宏觀經濟運行狀況,就會減少不必要的風險,產生更大的收益。
㈡ 證券市場是什麼有哪些功能
廣義上的證券市場指的是所有證券發行和交易的場所,狹義上,也是最活躍的證券市場指的是資本證券市場、貨幣證券市場和商品證券市場。是股票、債券,商品期貨、股票期貨、期權、利率期貨等證券產品發行和交易的場所。
證券市場的功能:
一、融通資金
證券市場的融資功能是指證券市場為資金需求者籌集資金的功能。融通資金是證券市場的首要功能,這一功能的另一作用是為資金的供給者提供投資對象。
二、資本定價
證券市場的第二個基本功能就是為資本決定價格。證券是資本的存在形式,所以,證券的價格實際上是證券所代表的資本的價格。
證券的價格是證券市場上證券供求雙方共同作用的結果。證券市場的運行形成了證券需求者競爭和證券供給者競爭的關系,這種競爭的結果是:能產生高投資回報的資本,市場的需求就大,其相應的證券價格就高;反之,證券的價格就低。因此,證券市場是資本的合理定價機制。
三、資本配置
證券市場的資本配置功能是指通過證券價格引導資本的流動而實現資本的合理配置的功能。證券投資者對證券的收益十分敏感,而證券收益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企業的經濟效益。流向經濟效益好的企業,遠離效益差的企業。
四、轉換機制
企業如果要通過證券市場籌集資金,必須改製成為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公司的組織形式是社會化大生產和現代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這種企業組織形式對企業所有權和經營權進行了分離,並且有一系列嚴格的法律、法規對其進行規范,使企業能夠自覺地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和資金使用效率。
五、宏觀調控
證券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它能夠靈敏地反映社會政治、經濟發展的動向,為經濟分析和宏觀調控提供依據。證券市場的動向是指市場行情的變化,通常用證券價格指數來表示。如果在一段時間內,國家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整體發展態勢良好,證券價格指數就會上升;反之,如果政治動盪,經濟衰退,或發展前景難以預測,證券價格指數就會下跌。
六、分散風險
證券市場不僅為投資者和融資者提供了豐富的投融資渠道,而且還具有分散風險的功能。對於上市公司來說,通過證券市場融資可以將經營風險部分地轉移和分散給投資者,公司的股東越多,單個股東承擔的風險就越小。另外企業還可以通過購買一定的證券,保持資產的流動性和提高盈利水平,減少對銀行信貸資金的依賴,提高企業對宏觀經濟波動的抗風險能力。
㈢ 中國當前的宏觀經濟形勢對中國證券市場有什麼影響
第一,石油價格問題。在今年6月,石油價格一度沖破60美元一桶,創出新高。目前,石油價格已經回落。我自己認為,2006年從需求壓力方面來講,石油價格應該不會有更大的提升了。但是,由於富餘的產能有限,任何一種人們沒有預料到的沖擊,都會使目前脆弱的平衡受到破壞。我覺得我們對中東政治應該予以高度的關注。目前,我們已經聽到伊朗總統在談論以色列,而以色列也在談論伊朗。如果一旦發生政治沖突和軍事沖突,中東石油的供應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當然,對許多發達國家來說,石油價格再度上漲對他們的經濟增長影響可能不太大。但是,對於中國這樣一個高度依賴能源的國家來說,沖擊將是非常巨大的。第二,美元問題。2002年5月以後,就出現了所謂的美元戰略性貶值。美元的走勢,主要取決於美元資產回報率和美國經常項目逆差所導致的美國債務不斷攀升所帶來的風險之間的對比關系。從2005年以來,人們開始一直預言,美元將會不斷繼續下跌。但是,在2005年,美元不但沒有隨著貿易順差貶值,相反對日元和歐元都出現升值。很大程度上,這是因為亞洲中央銀行大量購進美元。在最近一段時間里,由於美國經濟形勢良好,美國資產對私人投資者仍然有相當的吸引力,所以私人投資者仍然迴流美國。盡管一段時間內,美元會下降(除非出現某種奇跡),只要美國的雙赤字得不到扭轉,美元的總趨勢是繼續走軟。許多經濟學家,特別是美國經濟學家仍然認為,美元在2006年大幅度貶值的可能性是不能排除的。第三,日本和歐洲經濟。我對日本經濟是相當有信心的。我在1995年開始研究日本經濟,在1998年以後開始年年預言日本經濟將會復甦,一直都沒有復甦,令人非常失望。但是,我覺得現在終於看到了曙光。我相信,日本經濟在2006年應該能夠保持一個比較好的勢頭。歐洲經濟主要是德國經濟,我相信在2006年依然能夠保持一個比較好的勢頭。但是,在2005年,德國經濟的增長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外需推動的,所以德國經濟的恢復對於世界經濟、對於歐洲經濟的增長到底能夠發揮什麼作用,還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第四,關於房地產泡沫崩潰的風險。由於缺乏其他的投資渠道,全世界范圍內都出現了嚴重的房地產泡沫,衡量房價是否過高的尺度是房價租金比。以此尺度衡量,參照歷史經驗,2004年底,美國房價高過了35%,英國、澳大利亞和西班牙房價高過了50%。因而一旦形勢有變,房價就有可能回落,房價上漲是維持加強支出的一個重要因素,房價回落將會削弱家庭支出,從而危機整個經濟增長。一些經濟學家宣稱,房地產泡沫即將破滅,世界經濟將隨之進入通貨收縮。我認為,這種判斷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達到令人足以信服的程度。但是對於這樣一種可能性,哪怕可能性不是很大,我們也不能完全排除。第五,中國經濟增長的勢頭。在2005年初,許多經濟學家都預言中國經濟在2005年有大幅度下降。事實證明他們的預言是完全錯誤的。我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信心是非常充分的,我敢在這里打個賭:2006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依然可以保持在9%左右。第六,貿易摩擦問題。馬丁·沃爾夫曾經預言,2005年貿易摩擦將加劇。我認為他的預言基本正確的。另外,我們也應該看到,世界貿易的增長並沒有因為這種貿易摩擦而受到很大的影響。但是,我認為,在2006年,除去國際收支狀況得不到改善,如果由於貿易相關的失業增加,美國國會必將加大對美國行政當局的壓力,美國政府必將採取某些更為嚴厲的保護主義措施,因而,國際貿易摩擦在2006年將會進一步增加。總之,對2006年世界經濟的前景,我的基本看法是,一般來講,2006年全球經濟將能保持一個良好的勢頭;全球經濟的不平衡並不會得到糾正;由於美國資本市場和美元的特殊地位,盡管美國的雙赤字依然非常嚴重,在2005年由於出現了迴流,所以世界經濟依然得到了一種平衡,但是這種平衡是一種不平衡中的平衡,是在刀刃上的平衡,是不穩定的平衡,對此我們應該充分的重視。2006年世界經濟面臨兩大威脅是,美國房地產泡沫破滅和由於軍事和政治沖突引起的石油危機。美聯儲降息後,美元將大幅貶值,美元大幅度貶值將使中國高度依賴外需的東亞國家受到極大沖擊,有著巨大外匯儲備的國家將面臨著外匯資產嚴重縮水之類的問題,隨之而來的可能是出口增長速度暴跌、經濟增長速度下降、失業增長等。但是,我要強調的是,我說的僅僅是一種可能性,而且是概率不高的可能性。我們所希望看到的是,美國政府逐漸削減財政赤字,美聯儲逐步緩慢提升利息率,通過減緩財富的增長路線,通過使美國的資產價格減緩,甚至下降來降低居民消費增長速度,降低企業的投資增長速度,從而使全球的不平衡得到逐步的糾正,而又不知對全世界經濟造成沖擊。但是,這樣的前景我們也不能抱以太高的期望,美國也有這樣的可能性:房地產泡沫突然破滅,可能突然停止升息。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美國經濟可能不會出現大的振動,但是中國和亞洲國家依然會受到相當的沖擊。對於中國的國內經濟形勢,特別是貨幣政策,我簡單講幾句話。今年前三個季度,經濟形勢運行良好,在經過兩年的宏觀調控之後,國內需求出現走軟,它的具體表現:第一,進出口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增加,而且增加的非常大。第二,各類物價指數持續下跌。第三,企業的利潤總額增長速度下降。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看到經濟中的結構性問題依然嚴重,固定資產投資增長速度時有反彈,國際石油價格對物價影響進一步體現,房地產投資增長速度回落。所有這些因素提醒我們,對物價回升的可能性抱有警惕。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中國應該繼續保持一種比較穩定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的基本方向不應該變。我自己認為,目前銀行系統的流動性已經十分充分,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中央銀行推出了一系列的新的政策去緊縮流動性是完全正確的。
㈣ 股市對於國家有何意義
一、含義:
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二、對於國家發展的意義:
1、對發展的作用:
(1)可以廣泛地動員,積聚和集中社會的閑散資金,為國家經濟建設發展服務,擴大生產建設規模,推動經濟的發展,並收到「利用內資不借內債」的效果。
(2)可以充分發揮市場機制,打破條塊分割和地區封,促進資金的橫向融通和經濟的橫向聯系,提高資源配置的總體效益。
(3)可以為改革完善我國的企業組織形式探索一條新路子,有利於不斷完善我國的全民所有制企業,集體企業,個人企業,三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的組織形式,更好地發揮股份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
(4)可以促進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發展,特別是股份制改革的深入發展,有利於理順產權關系,使政府和企業能各就其位,各司其職,各用其權,各得其利。
(5)可以擴大我國利用外資的渠道和方式,增強對外的吸納能力,有利於更多地利用外資和提高利用外資的經濟效益,收到「用外資而不借外債」的效果。
2、對企業的作用:
(1)有利於股份制企業建立和完善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經營管理機制。
(2)有利於股份制企業籌集資金,滿足生產建設的資金需要,而且由於股票投資的無期性,股份制企業對所籌資金不需還本,因此可長期使用,有利於廣泛制企業的經營和擴大再生產。
3、對投資者的作用:
從股票投資者的角度來說,其作用在於:
(1)可以為投資者開拓投資渠道,擴大投資的選擇范圍,適應了投資者多樣性的投資動機,交易動機和利益的需求,一般來說能為投資者提供獲得較高收益的可能性。
(2)可以增強投資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有利於投資者股本的轉讓出售交易活動,使投資者隨時可以將股票出售變現,收回投資資金。股票市場的形成,完善和發展為股票投資的流動性和靈活性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4、市場影響:
股票市場的活動對股份制企業,股票投資者以及國家經濟的發展亦有不利影響的一面。股票價格的形成機制是頗為復雜的,多種因素的綜合利用和個別因素的特動作用都會影響到股票價格的劇烈波動。股票價格既受政治,經濟,市場因素的影響,亦受技術和投資者行為因素的影響,因此,股票價格經常處在頻繁的變動之中。股票價格頻繁的變動擴大了股票市場的投機性活動,使股票市場的風險性增大。
股票市場的風險性是客觀存在的,這種風險性既能給投資者造成經濟損失,亦可能給股份制企業以及國家的經濟建設產生一定的副作用。這是必須正視的問題。
三、參考資料:
1、股票市場分析要素.[引用日期2014-01-7];
2、股票交易術語.搜狐網[引用日期2014-04-4];
3、美國股市.維際海外投資.2012-10-30[引用日期2012-10-31]。
㈤ 怎樣看待經濟在政治發展中的作用
[Full] 完整版 [Rss] 訂閱 [Xml] 無圖版 [Xhtml] 無圖版 Rss & SiteMap
中國改革論壇 http://www.chinareform.org.cn/cirdbbs
中國改革論壇 ◎ 中國改革論壇 → 政治改革 → 客觀看待民營經濟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共1 條記錄, 每頁顯示 10 條, 頁簽: [1]
[瀏覽完整版] 標題:客觀看待民營經濟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1樓 奔奔 發表於:2008-3-25 10:54:00
劉漢元
一、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歷史和貢獻
在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時間里,我國民營經濟從零開始,從無到有,法律法規、政策和市場環境不斷改善,為民營經濟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環境,促進了民營經濟的穩步快速發展,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據初步統計,截至2007年底,我國登記注冊的民營企業約600萬戶,注冊資金總額超過9萬億元,從業人員達7100萬人。
在GDP貢獻方面,民營經濟2007年已佔我國GDP比重的60%左右,2010年這一比例有望達到75%,而東部發達地區則普遍在60%—70%之間,個別地區甚至高達80%—90%;
在解決就業方面,民營經濟多年來已成為我國就業的主渠道,1992—2007年的15年間,我國民營企業平均每年提供就業崗位達800多萬個,占同期城鎮新增就業崗位的80%,國有企業下崗人員中近70%在非公經濟領域實現了再就業,沿海發達地區這一比重超過90%。
在稅收貢獻方面,2000年以來,我國民營經濟稅收連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長,根據新華社公布的統計數據,2006年民營經濟納稅總額佔全國比重為37.23%;根據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數據,2007年這一比重已經達到了53%;從全國各省區數據看,非公經濟的稅收占當地稅收比重均達50%左右,部分地區甚至達到75%。其中重慶為55%、寧夏達到78.9%;從城市來看,無錫市民營經濟稅收佔全市稅收總額的46.8%,深圳接近60%,青島為54.9%,雲南麗江超過60%,安徽銅陵縣甚至高達91%。另據統計,民營經濟提供了我國70%的技術創新,65%的發明專利和80%以上的新產品,成為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源泉。
二、民營經濟在國家資源配置中的歷史和現狀
在我國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快速發展的二十多年時間,在社會資源的配置上,始終處於弱勢地位和被忽視的角色。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甚至到90年代中期,銀行每年初制定信貸計劃時,根本沒有民營經濟的位置和盤子,雖然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民營經濟也可以作為信貸的主體參與,但信貸規模和比例由於歷史、觀念等原因,一直增長緩慢。從全國來看,1991年國有銀行提供給民營企業的貸款比重為7.16%,1997年為8.85%,而到2007年,四大國有銀行給民營企業的短期貸款為其總額的22.13%。
在資本市場上,中國的證券市場設立的初衷是以支持國有企業為出發點,只有為數極少的效益好的特大型民企才有可能爭取到上市指標,眾多中小型企業幾乎沒有多少機會。數據顯示,自1992年6月2日境內第一家民營企業「深華源A」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以來,1992—1997年間年均僅有6家民企上市,相比大批的國企改制上市,數量微乎其微。自1998年以後,民企上市進程雖有所加快,但截至2003年底,通過首發上市的民營上市公司佔全體上市公司比重僅為6.97%,2005年這一比例為15.38%。到2007年,民營上市公司總數雖然達到410家,但其中單獨IPO的也不超過200家,大多數是民營經濟借殼上市,數量也僅占滬深兩市1545家上市公司的26.53%。據統計,民營經濟20多年來在證券市場上的融資總額比重僅佔5%—10%。多年來,廣大民營經濟在國家資源配置的弱勢地位不斷延續,民營經濟對經濟增長所做的貢獻,與它從金融體系中所獲的金融支持,嚴重不相匹配、不成比例。
三、客觀看待民營經濟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種公平機制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這給廣大民營經濟吃了定心丸。
20多年來,我國民營經濟用僅占社會資源三分之一不到的比重,創造了我國GDP三分之二的增長,可以說,用較少的社會資源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此發展過程中,雖然同時也出現了諸如山西黑磚窯之類的極端事件,一時間媒體全面跟進,全方位跟蹤挖掘報道,感情、法律、政策幾乎一邊倒,黑心老闆、為富不仁等不絕於耳,直接形成了對整個群體的質疑和困惑。但縱觀這些事情發生的前後,以及我國過去、現在經濟轉型時期的特殊國情,從全國范圍來看幾乎涵蓋了世界上經濟最發達與最不發達國家大多事例的生動寫照。在此階段,無論國有還是民營經濟,包括其他各類社會群體,都難免會在這樣一個跨度范圍內,發生和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客觀地說,我國經濟建設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相當一部分人剛解決溫飽或剛邁進小康,少數甚至還在貧困下生活,但有他們的存在並不等於我們過去的發展錯了,不等於國家政策錯了,更不等於過去二三十年響應黨的號召拚命參與經濟發展的廣大民營經濟的建設者錯了;個別領域和地區有貪官、有腐敗現象不等於黨和政府不好、不等於政府不可信任;有偷稅漏稅、為富不仁的民營企業個體,不等於所有民營經濟群體不好,更不等於整個富裕群體都有為富不仁的共性。
就世界范圍來講,大部分發達國家都以民富為基礎,民富的民族必定國強,國家的發達和強大,各種社會福利和保障體系的建立都必須以社會經濟的發展作為前提。因此,客觀看待民營經濟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正確理解這期間出現的一些弊端,理解我們在社會經濟發展時期社會的多元性、廣泛性和差異性,真正為民營經濟各個方面營造一個公正、寬松的輿論環境、資源配置環境、政策法規環境,繼續鼓勵和維持民營經濟建設者投資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尊重和肯定他們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取得的成績和做出的貢獻,對我國經濟的繼續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共1 條記錄, 每頁顯示 10 條, 頁簽: [1]
--------------------------------------------------------------------------------
Copyright &; 2000 - 2008 chinareform.org.cn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
Processed in .03125 s, 2 queries. [Full] 完整版 [Rss] 訂閱 [Xml] 無圖版 [Xhtml] 無圖版
劉漢元
一、我國民營經濟發展的歷史和貢獻
在改革開放二十多年的時間里,我國民營經濟從零開始,從無到有,法律法規、政策和市場環境不斷改善,為民營經濟提供了必要的外部環境,促進了民營經濟的穩步快速發展,為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據初步統計,截至2007年底,我國登記注冊的民營企業約600萬戶,注冊資金總額超過9萬億元,從業人員達7100萬人。
在GDP貢獻方面,民營經濟2007年已佔我國GDP比重的60%左右,2010年這一比例有望達到75%,而東部發達地區則普遍在60%—70%之間,個別地區甚至高達80%—90%;
在解決就業方面,民營經濟多年來已成為我國就業的主渠道,1992—2007年的15年間,我國民營企業平均每年提供就業崗位達800多萬個,占同期城鎮新增就業崗位的80%,國有企業下崗人員中近70%在非公經濟領域實現了再就業,沿海發達地區這一比重超過90%。
在稅收貢獻方面,2000年以來,我國民營經濟稅收連年保持40%以上的增長,根據新華社公布的統計數據,2006年民營經濟納稅總額佔全國比重為37.23%;根據國家發改委中小企業司數據,2007年這一比重已經達到了53%;從全國各省區數據看,非公經濟的稅收占當地稅收比重均達50%左右,部分地區甚至達到75%。其中重慶為55%、寧夏達到78.9%;從城市來看,無錫市民營經濟稅收佔全市稅收總額的46.8%,深圳接近60%,青島為54.9%,雲南麗江超過60%,安徽銅陵縣甚至高達91%。另據統計,民營經濟提供了我國70%的技術創新,65%的發明專利和80%以上的新產品,成為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源泉。
二、民營經濟在國家資源配置中的歷史和現狀
在我國民營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快速發展的二十多年時間,在社會資源的配置上,始終處於弱勢地位和被忽視的角色。20世紀80年代到90年代初,甚至到90年代中期,銀行每年初制定信貸計劃時,根本沒有民營經濟的位置和盤子,雖然從20世紀90年代中後期開始,民營經濟也可以作為信貸的主體參與,但信貸規模和比例由於歷史、觀念等原因,一直增長緩慢。從全國來看,1991年國有銀行提供給民營企業的貸款比重為7.16%,1997年為8.85%,而到2007年,四大國有銀行給民營企業的短期貸款為其總額的22.13%。
在資本市場上,中國的證券市場設立的初衷是以支持國有企業為出發點,只有為數極少的效益好的特大型民企才有可能爭取到上市指標,眾多中小型企業幾乎沒有多少機會。數據顯示,自1992年6月2日境內第一家民營企業「深華源A」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以來,1992—1997年間年均僅有6家民企上市,相比大批的國企改制上市,數量微乎其微。自1998年以後,民企上市進程雖有所加快,但截至2003年底,通過首發上市的民營上市公司佔全體上市公司比重僅為6.97%,2005年這一比例為15.38%。到2007年,民營上市公司總數雖然達到410家,但其中單獨IPO的也不超過200家,大多數是民營經濟借殼上市,數量也僅占滬深兩市1545家上市公司的26.53%。據統計,民營經濟20多年來在證券市場上的融資總額比重僅佔5%—10%。多年來,廣大民營經濟在國家資源配置的弱勢地位不斷延續,民營經濟對經濟增長所做的貢獻,與它從金融體系中所獲的金融支持,嚴重不相匹配、不成比例。
三、客觀看待民營經濟在社會經濟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各種公平機制
黨的十七大報告中指出:「堅持和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地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地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堅持平等保護物權,形成各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相互促進新格局」。這給廣大民營經濟吃了定心丸。
20多年來,我國民營經濟用僅占社會資源三分之一不到的比重,創造了我國GDP三分之二的增長,可以說,用較少的社會資源為國家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在此發展過程中,雖然同時也出現了諸如山西黑磚窯之類的極端事件,一時間媒體全面跟進,全方位跟蹤挖掘報道,感情、法律、政策幾乎一邊倒,黑心老闆、為富不仁等不絕於耳,直接形成了對整個群體的質疑和困惑。但縱觀這些事情發生的前後,以及我國過去、現在經濟轉型時期的特殊國情,從全國范圍來看幾乎涵蓋了世界上經濟最發達與最不發達國家大多事例的生動寫照。在此階段,無論國有還是民營經濟,包括其他各類社會群體,都難免會在這樣一個跨度范圍內,發生和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客觀地說,我國經濟建設雖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相當一部分人剛解決溫飽或剛邁進小康,少數甚至還在貧困下生活,但有他們的存在並不等於我們過去的發展錯了,不等於國家政策錯了,更不等於過去二三十年響應黨的號召拚命參與經濟發展的廣大民營經濟的建設者錯了;個別領域和地區有貪官、有腐敗現象不等於黨和政府不好、不等於政府不可信任;有偷稅漏稅、為富不仁的民營企業個體,不等於所有民營經濟群體不好,更不等於整個富裕群體都有為富不仁的共性。
就世界范圍來講,大部分發達國家都以民富為基礎,民富的民族必定國強,國家的發達和強大,各種社會福利和保障體系的建立都必須以社會經濟的發展作為前提。因此,客觀看待民營經濟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正確理解這期間出現的一些弊端,理解我們在社會經濟發展時期社會的多元性、廣泛性和差異性,真正為民營經濟各個方面營造一個公正、寬松的輿論環境、資源配置環境、政策法規環境,繼續鼓勵和維持民營經濟建設者投資創業的積極性和創造力,尊重和肯定他們在我國經濟建設中取得的成績和做出的貢獻,對我國經濟的繼續快速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㈥ 簡述宏觀經濟政策調整如何對證券市場產生影響
宏觀經濟因素是影響證券市場長期走勢的唯一因素。宏觀經濟因素對投資領域的影響是全方位的,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對證券市場產生重大影響。二是宏觀經濟的運行決定了證券市場的總體運行態勢。
我國是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雖然30年的改革開放成績斐然,但是許多方面還沒有完全市場化。國家的宏觀調控仍然是發展經濟的主要動因。通過中國股市10餘年的發展經歷,我們看到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對證券投資市場有著重要的影響。
1.利率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利率水準的變動對股市行情的影響最為直接和迅速。一般利率與股票反向。利率下降時,股市上漲。利率上升時,股市下降。
2. 匯率變動對證券市場的影響。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開放,證券市場國際化程度不斷提高,證券市場受匯率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匯率下調,人民幣升值,對於股市來說,本國產品競爭力減弱,出口型企業利潤受損,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其中一駕陷入困境,股市自然下跌。
3. 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國家的貨幣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非常大。自金融危機以來,我國採用擴張性貨幣政策。
4. 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財政政策對證券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金融危機以來政府不斷提高轉移支付水平,創造更多的社會福利條件。如出口退稅,家電下鄉政策。這些優惠政策會是一部分人的收入水平和購買力水平提高,從而增加社會總需求,帶動經濟的發展,從而間接促進證券指數上升。
㈦ 正確的證券投機對於證券市場運行的積極意義
這么久了都沒人回答,我來開個先例吧!
在證券市場上,投機者的投機活動是具有雙重作用的活動,它有積極意義,也有消極意義。積極意義有:
一價格平衡作用
證券價格是證券市場上證券供求雙方共同作用的結果。證券市場的運行形成了證券需求者和證券供給者的競爭關系,投機活動活躍,市場的需求就大,相應的證券價格就高;反之,投機活動低迷,市場需求小,證券的價格就低。通過市場機制本身的作用,需求與供給相互之間的影響使證券保持一定合理的價位,起到價格平衡的作用!
二增強流動性
所謂「流動性」就是賣方無須讓價就能立即找到買方的難易程度。投機活動活躍,市場流動性很高,對於許多企業融資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便於生產和經營,適當的投機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三有助於分散價格變動風險
自然條件和政治、經濟因素的變化都會給市場經濟主體帶來風險,所有的風險最終導致價格風險!而投機者恰好承擔了一部分風險,使證券市場有序的,適當活躍的進行著
㈧ 證券市場的風險有哪些
投資者在追求投資收益的同時,也必然同時面對投資風險。
所謂風險,一般的理解是指遭受各種損失的可能性。股票投資的風險則是指實際獲得的收益低於預期的收益的可能性。造成實際收益低於預期收益的原因是股息的減少和股票價格的非預期變動。
影響收益變動的各種力量構成風險的要素。某些影響是公司外部的,其影響遍及絕大部分股票;還有一些影響是公司內部的,它們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控制的。在投資中,那些不可控的、外部的並且影響廣泛的力量是系統風險的來源,而那些可控的、依產業或企業各異的內部因素則是非系統風險的來源。
系統風險指的是總收益變動中由影響所有股票價格的因素造成的那一部分。經濟的、政治的和社會的變動是系統風險的根源,它們的影響使幾乎所有的股票以同樣的方式一起運動。例如,如果經濟進入衰退,公司利潤下降之勢已很明顯,那麼股票價格就可能普遍下跌,幾乎所有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在一個較長時期內都與紐約證交所指數同方向運動,平均而言,一種股票價格的50%的變動可以解釋為股市指數的變動,換句話說,典型的普通股票的總風險中大約有一半是系統風險。系統風險主要有以下幾種不同的形式:
(1)購買力風險
購買力風險,又稱通貨膨脹風險,是指由於通貨膨脹引起的投資者實際收益率的不確定。證券市場是企業與投資者直接融資的場所,因而社會貨幣資金的供給總量成為決定證券市場供求狀況和影響證券價格水平的重要因素,當貨幣資金供應量增長過猛,出現通貨膨脹時,證券的價格也會隨之發生變動。
通貨膨脹對證券價格有兩種截然不同的影響。在通脹之初,公司、企業的房地產、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帳面價值因通貨膨脹而水漲船高,物價上漲不但使企業存貨能高價售出,而且可以使企業從以往低價購入的原材料上獲利,名義資產增值與名義盈利增加,自然會使公司、企業股票的市場價格上漲。同時,預感到通脹可能加劇的人們,為保值也會搶購股票,刺激股價短暫上揚。然而,當通貨膨脹持續上升一段時期以後,它便會使股票價格走勢逆轉,並給投資者帶來負效益,公司、企業資產虛假增值顯露出來,新的生產成本因原材料等價格上升而提高,企業利潤相應減少,投資者開始拋出股票,轉而尋找其他金融資產保值的方式,所有這些都將使股票市場需求萎縮,供大於求,股票價格自然也會顯著下降。嚴重的通貨膨脹還會使投資者持有的股票貶值,拋售股票得到的貨幣收入的實際購買力下降。
(2)利率風險
這里所說的利率是指銀行信用活動中的存貸款利率。由於利率是經濟運行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經濟杠桿,它會經常發生變動,從而會給股票市場帶來明顯的影響。一般來說,銀行利率上升,股票價格下跌,反之亦然。其主要原因有兩方面:第一,人們持有金融資產的基本目的,是獲取收益,在收益率相同時,他們則樂於選擇安全性高的金融工具,在通常情況下,銀行儲蓄存款的安全性要遠遠高於股票投資,所以,一旦銀行存款利率上升,資金就會從證券市場流出,從而使證券投資需求下降,股票價格下跌,投資收益率因此減少;第二,銀行貸款利率上升後,信貸市場銀根緊縮,企業資金流動不暢,利息成本提高,生產發展與盈利能力都會隨之削弱,企業財務狀況惡化,造成股票市場價格下跌。
(3)匯率風險
匯率與證券投資風險的關系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本國貨幣升值有利於以進口原材料為主從事生產經營的企業,不利於產品主要面向出口的企業,因此,投資者看好前者,看淡後者,這就會引發股票價格的漲落。本國貨幣貶值的效應正好相反;二是對於貨幣可以自由兌換的國家來說,匯率變動也可能引起資本的輸出與輸入,從而影響國內貨幣資金和證券市場供求狀況。
(4)宏觀經濟風險
宏觀經濟風險主要是由於宏觀經濟因素的變化、經濟政策變化、經濟的周期性波動以及國際經濟因素的變化給股票投資者可能帶來的意外收益或損失。
宏觀經濟因素的變動會給證券市場的運作以及股份制企業的經營帶來重大影響,如經濟體制的轉軌、企業制度的改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人民幣的自由兌換等等,莫不如此。
政府的經濟政策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現代經濟生活中,不論一國選擇了什麼樣的經濟體制,政府對經濟實行宏觀管理的職能都不會被取消,經濟政策從多方面影響到證券投資。政府的產業政策對不同企業股票的市場價格變動會帶來不同的影響,前些日子上海股市中汽車板塊股價大幅上揚的原因就在於此。財政政策將直接影響到國債的發行規模,而國債的發行量以及市場價格水平同股票價格又有著十分明顯的聯動效應,1995年底、1996年初我國股市的持續低迷就同傳說1996年國債發行量將進一步增加有關。稅收政策通常從企業收益與消費者投資實際所得兩方面影響股市,就我國股市現狀來說,上市公司企業所得稅的15%與33%之爭、個人投資者股票投資收益所得稅徵收與否,成為困擾股市健康發展的兩個隱患。金融管理政策是證券市場最敏感的一個因素,嚴格的管理法規,有助於市場交易的正常進行,不健全的法規則可能為不正當交易提供契機,1995年上海股市發生的"長虹事件"就是如此。此外,政策的連續性與穩定性也至關重要,隨意地發布重大信息必然會造成市場的不正常波動。
經濟的周期性波動也會給投資者帶來較大的風險。一般認為,現代市場經濟中的經濟周期大體包含四個階段:復甦、繁榮、危機和蕭條。在經濟復甦和繁榮時期,社會總需求、總投資旺盛,經濟增長率上升,就業率和個人收入水平也有較大的提高,與此同時,證券市場籌資與投資十分活躍,證券投資收益看好。然而,在經濟蕭條,特別是危機時期,由於社會經濟活動處於停滯不前甚至萎縮和倒退狀態,經濟秩序不穩定,證券市場也必然受到沖擊。這樣就可能出現:一方面,資金需求減少,市場交易規模隨之縮小;另一方面,股票價格大幅度波動並呈現跌勢,投資者實際收益下降,甚至出現虧損。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明顯的波動,經濟過熱與經濟緊縮交替出現,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股票市場的周期性波動。
國際經濟因素的變化,也會影響股市的穩定。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跨出一國狹小的范圍,出現國際聯動的效應,一國經濟發生的問題會在國際上引起聯鎖反應。如1987年紐約股市暴跌,很短時間內就殃及倫敦、法蘭克福、東京等主要國際證券市場,釀成一場全球性的股災。目前國際經濟中的不確定因素對我國國內股市投資的沖擊,主要通過對我國宏觀經濟的干擾間接地傳遞進來,其影響程度尚不大。不過,隨著我國進一步對外開放,加入國際貿易組織以及實現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自由兌換,隨著我國企業更多的股票去海外證券市場上市以及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的聯系進一步密切,國際經濟中不確定因素對我國股票投資的影響會越來越明顯。
(5)社會、政治風險
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是經濟正常發展的基本保證,對證券投資者來說也不例外。倘若一國政治局勢出現大的變化,如政府更迭、國家首腦健康狀況出現問題、國內出現動亂、對外政治關系發生危機時,都會在證券市場上產生反響。此外,政界人士參與證券投機活動和證券從業人員內幕交易一類的政治、社會丑聞,也會對證券市場的穩定構成很大威脅。像80年代日本出現的"利庫洛特事件",其影響面如此之廣、影響時間如此之長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社會、政治領域中的不確定因素對股票投資的沖擊,還表現在"國家風險"上。對於那些在海外從事直接投資的股份制企業來說,當地社會、政治環境是否安定對它至關重要,一旦所在國發生社會政治動亂,不僅它在海外投資的利益會受到損失,而且它在國內發行股票價格也會受到不利影響,換句話說,這種國家風險很大程度上將會轉移到企業普通股票持有者身上。
(6)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股票持有者所面臨的所有風險中最難對付的一種,它給持股人帶來的後果有時是災難性的。在股票市場上,行情瞬息萬變,並且很難預測行情變化的方向和幅度。收入正在節節上升的公司,其股票價格卻下降了,這種情況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還有一些公司,經營狀況不錯,收入也很穩定,它們的股票卻在很短的時間內上下劇烈波動。出現這類反常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投資者對股票的一般看法或對某些種類或某一組股票的看法發生變化所致。投資者對股票看法(主要是對股票收益的預期)的變化所引起的大多數普通股票收益的易變性,稱為市場風險。
各種政治的、社會的和經濟的事件都會對投資者的態度產生影響,投資者會根據他們自己對這些事件的看法作出判斷和反應。市場風險常引發於某個具體事件,但投資者作為一個群體的情緒波動往往導致滾雪球效應。幾種股票的價格上升可能帶動整個股市上升,而股市的最初下跌可能使很多投資者動搖,在害怕蒙受更大損失的心理支配下,大量拋售股票,使股市進一步下跌,最後發展到整個股市狂跌,使千百萬股票投資者蒙受重大損失。1987年10月19日及其以後幾天中的世界股市暴跌,就是一個例子,提起"黑色星期一",至今仍使許多人談虎色變。
對於普通股票的長期投資者來說,市場風險相對不那麼重要,雖然股票的市場價格大起大落也會使人不安,但如果一個投資者打算相對長期(一般指10年以上)持有股票,那麼每周、每月甚至每年的價格波動對他來說就不那麼重要了。
可是,如果對一種股票可能擁有多長時間不能確定,或者存在著隨時必須賣出股票的可能性時,股票市場價格波動的程度就變得極端重要。
非系統風險是總風險中對一個公司或一個行業是獨一無二的那部分風險。管理能力、消費偏好、罷工之類的因素造成一個公司利潤的非系統變動。非系統因素基本獨立於那些影響整個股票市場的因素。由於這些因素影響的是一個公司或一個行業,因此只能一個公司一個行業地研究它們。因非系統風險僅涉及某個公司或某個行業的股票,所以,投資者可以通過審慎的投資選擇來減少甚至避免非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的主要形式有以下幾種:
(1)金融風險
金融風險是與公司籌集資金的方式有關的。我們通常通過觀察一個公司的資本結構來估量該公司的股票的金融風險。資本結構中貸款和債券比重小的公司,其股票的金融風險低;貸款和債券比重大的公司,其股票的金融風險高。股份公司只有在支付了所有債務利息以及到期的本金之後,才能對股東支付股息。公司的銷售產品和勞務所得的全部收入減去工資、折舊、材料等所有營業開支之後所剩餘的部分,是公司的營業收入。從營業收入中再減去稅款和必要的金融支出,例如支付給銀行或其他債權人的利息,剩餘部分才是可用於股息支付的收入。由於這一收入被用於股息支付,並且對於投資者對公司股票價格的判斷影響很大,因此它的大小和易變程度在決定股東的收益率方面很重要。如果一個公司的全部資本都是通過發行股票籌集的,則它沒有利息支出。而對於任何採用舉債方式籌措部分資金的公司,由於必須支付利息,因此其營業收入的變動將引起股東凈收入的更大變動。
可見,利息支出產生更加易變的凈收入,從而將股東置於風險更大的處境之中。
降低金融風險的方法比較簡單,只要購買債務較小的公司股票就行。然而,選擇舉債少的公司股票也有缺點,因為這些企業在經濟擴張時期收益和股息的增加往往落後於那些將債務作為公司資本結構的一部分的公司,因此,金融風險的減少是以減少潛在的收益為代價的,股票投資者需要在這兩者之間權衡。
(2)經營風險
經營風險指的是由於公司的外部經營環境和條件以及內部經營管理方面的問題造成公司收入的變動而引起的股票投資者收益的不確定。經營風險的程度因公司而異,取決於公司的經營活動,某些行業的收入很容易變動,因而很難准確預測。由於公司的收益和現金流量是緊緊依賴於其收入,因此易變的收入將導致收益和現金流量的不確定。當公司收入突然下降時,由於普通股持有者在進行現金分配時排在最後,他們會遭受重大損失。與公司的債券持有者相比,普通股票持有者處於一個風險大得多的地位。當公司經營情況不妙,收入迅速下滑時,公司在支付債務利息和到期本金後,可用於支付股息的收益已所剩無幾,從而導致股東們所得股息的減少或根本沒有股息,與此同時,股票的市場價格一般也會隨之降低,使股東們蒙受雙重損失。
(3)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指的是由於將資產變成現金方面的潛在困難而造成的投資者收益的不確定。一種股票在不作出大的價格讓步的情況下賣出的困難越大,則擁有該種股票的流動性風險程度越大。在流通市場上交易的各種股票當中,流動性風險差異很大,有些股票極易脫手,市場可在與前一交易相同的價格水平上吸收大批量的該種股票交易。如美國的通用汽車公司、埃克森石油公司股票,每天成交成千上萬手,表現出極大的流動性,這類股票,投資者可輕而易舉地賣出,在價格上不引起任何波動。而另一些股票在投資者急著要將它們變現時,很難脫手,除非忍痛賤賣,在價格上作出很大犧牲。當投資者打算在一個沒有什麼買主的市場上將一種股票變現時,就會掉進流動性陷井。
(4)操作性風險
在同一個證券市場上,對待同一家公司的股票,不同投資者投資的結果可能會出現截然不同的情況,有的盈利豐厚,有的虧損累累,這種差異很大程度上是因投資者不同的心理素質與心理狀態、不同的判斷標准、不同的操作技巧造成的。
由於這些原因造成的投資者投資收益的差異,稱作操作性風險。操作性風險中最重要的是心理因素的影響。
股票投資決策是人的主觀行為,客觀因素無論怎樣變化,最終都得由人來評判其是與非,決定是否參與及如何參與股票投資。如果說基本因素是從"質"的方面影響股票價格,市場因素是從"勢"的方面影響股票價格,那麼,心理因素可以說是影響股票市場價格水平的"人氣"。我們可以把引起股票投資風險的心理因素歸為兩類:一類是市場主導心理傾向變化;一類是投資者個人心理傾向變化。
所謂市場主導心理傾向,是指一段時期內證券市場上大多數人對行情的看法。看法有時悲觀,有時樂觀,但只要一成氣候,單個投資者往往會被捲入其中,即便這種"氣候"是投機因素或謠言攪和起來的虛假現象也在所難免。在發育不成熟的市場上,個人投資者素質不高,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大批散戶就會捕風捉影,聞風而動,大量拋出或購入股票,形成"利好"或"利淡"的市場氣氛。
個人投資者的心理因素內容比較復雜,比較典型的有"搏傻"心理、從眾心理、貪婪心理、僥幸心理和賭徒心理等等。